[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科普勒斯頓哲學史(第8卷):從功利主義到早期分析哲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905-1312
    【優惠價】
    566-820
    【作者】 英弗雷德裡克·科普勒斯頓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知識讀物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5455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1154558
    作者:[英]弗雷德裡克·科普勒斯頓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廣闊的思想史視野


        本書以其詳盡的內容在哲學史界占據無可比擬的重要地位,力圖破除哲學簡史類書籍對哲學家、哲學思想漫畫式的理解,不僅細致地描述了哲學史上耀眼的“明星”哲學家們及其哲學思想,還對那些通常被史書忽略的哲學家們給予一定關注。


    ◎細致的哲學流派譜繫研究


    科普勒斯頓以深厚的學養勾勒出各哲學體繫的邏輯發展和內在聯繫,試圖以“永恆哲學”的原則完成歷史材料的挑選工作,提供連貫而有意義的哲學歷史解釋。


    ◎豐富的學術研究成果引用


    作為一本以“成為教科書”為目標的哲學史,其中廣泛吸納了各種古代、近代、現代學術研究的成果,鼓勵學生在學習哲學史之後去閱讀哲學原典,拿起書來。

     
    內容簡介

    《科普勒斯頓哲學史》是由科普勒斯頓所撰寫的11卷本的西方哲學史,其內容涵蓋了從前蘇格拉底到存在主義各個時期西方哲學發展的脈絡,是現代英語學界*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詳盡而充滿熱情的敘述,不僅意圖幫助讀者獲取哲學史的知識,還希望開拓讀者的胸襟和視野,增進其對人類理智奮鬥的了解和同情,使其更堅定和深刻地掌握哲學的原則。
        本書各卷為讀者研究特定時期的哲學提供觀念引導,其中第8卷檢視了19世紀英國經驗主義轉向,分析了功利主義思想家諸如邊沁、密爾的重要作品;追溯英美觀念論的發展及 20 世紀摩爾和羅素對其的反叛;同樣還介紹了皮爾士和杜威的實用主義。

    作者簡介

    科普勒斯頓(Frederick Copleston,1907—1994),著名哲學史家,大英帝國勛章獲得者、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英國皇家哲學學會成員、亞裡士多德學會成員、倫敦大學海斯洛普學院教授、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榮譽院士。


    譯者簡介


    周曉亮(1949—),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室主任、西方哲學史研究室主任,《哲學動態》《世界哲學》主編,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領域為16—18世紀西方哲學、現像學、心靈哲學。主要著作有:《休謨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版《西方哲學史》(第四卷,主編)等。主要論文有:《胡塞爾和休謨關於主體性問題的理論關繫》《西方近代認識論論綱: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直覺與演繹:笛卡爾的方法論選擇及其困境》等。主要譯著:《人類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等。

    目錄

    出版總序


    前 言


    致 謝


    部分 英國經驗主義
    章 功利主義運動(一)


    第二章 功利主義運動(二)


    第三章 J. S. 密爾:邏輯與經驗主義


    第四章 經驗主義者、不可知論者、實證主義者


    第五章 赫伯特· 斯賓塞的哲學


    第二部分 大不列顛的觀念論運動
    第六章 運動的開始


    第七章 觀念論的發展


    第八章 觀念論:布拉德雷


    第九章 觀念論:鮑桑葵


    第十章 向人格觀念論的轉向


    第三部分 美國的觀念論
    第十一章 導論


    第十二章 羅伊斯的哲學


    第十三章 人格觀念論與其他傾向


    第四部分 實用主義運動
    第十四章 C. S. 皮爾士的哲學


    第十五章 詹姆斯和席勒的實用主義


    第十六章 約翰· 杜威的實驗主義


    第五部分 對觀念論的反叛
    第十七章 英國與美國的實在論


    第十八章 G. E. 摩爾與分析


    第十九章 伯特蘭· 羅素(一)


    第二十章 伯特蘭· 羅素(二)


    第二十一章 伯特蘭· 羅素(三)


    結束語


    約翰· 亨利· 紐曼


    參考文獻


    索 引

    前言

    我在本《哲學史》第七卷的前言中說,我希望用下一卷,即第八卷,專門論述19世紀法國和英國思想的某些方面。這個願望隻是部分地實現了。因為本卷不包括對法國哲學的論述,而隻是論述了英國和美國思想的某些方面。它涉及我們相當熟悉的一個領域。而在一部西方哲學通史中,這個領域顯然應當包括在內。
        因為我已經對20世紀哲學多有論及,所以可能需要對如下情況做某種說明:我已經對伯特蘭· 羅素(他現在仍愉快地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的哲學做了比較全面的論述,而將維特根斯坦(他於1951年去世)的思想,除了在關於羅素的一章中略有提及外,放到本卷的“結束語”中了。可以指出的是,不論在對邏輯和純數學命題的邏輯地位的解釋上,還是在邏輯原子主義方面,維特根斯坦畢竟對羅素本人有某種程度的影響。


    這個說明很簡單。羅素的思想天然符合反叛觀念論的背景,雖然他對20世紀英國思想中分析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明顯產生了強大影響,但在某些重要方面,他對哲學的功用仍然保持傳統的觀點。眾所周知,他不同意維特根斯坦的後期思想,不同意現在“牛津哲學”(Oxford philosophy)的某些方面。而且,雖然他強調了作為一種認識論的經驗主義的局限,但在某些方面,可以認為他將經驗主義的傳統延伸到了20世紀,即便他用新的邏輯分析技術豐富了這個傳統。然而,維特根斯坦卻對哲學的性質、功用和範圍直截了當地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概念。的確,《邏輯哲學論》中闡發的語言觀與《哲學研究》中闡發的語言觀,兩者之間有相當大的區別,但兩者中的哲學概念遠遠不是傳統的哲學概念。由於篇幅所限,我不能集中對與維特根斯坦的名字相聯繫的語言問題做出全面論述,所以我決定將對這個論題的討論局限在“結束語”中做的一些簡要評論。不過,我們不應說這一情況暗含著對羅素哲學或維特根斯坦哲學的價值判斷。我的意思是說,我用三章來論述羅素,這個事實並不表明在我看來他的思想隻不過是19世紀留下的殘餘。除了在論羅素的諸章中有所提及外,我將維特根斯坦放到“結束語”中去論述,這個事實也不意味著我不欣賞他的原創性和重要性。更恰當地說,這裡的問題是:我無法對兩位哲學家的思想做出同樣全面的論述。


    關於我對紅衣主教紐曼的論述做幾句說明也許是適宜的。對於任何專心的讀者來說,很明顯,在區分19世紀的思想流派時,我使用的是傳統的稱謂,如“經驗主義”“理性主義”等,這些稱謂中沒有任何一個能適用於紐曼。但要是因為難以歸類而完全忽略他,那是荒謬的,尤其在許多遠不出名的思想家已經被我提到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因此我決定,在附錄中對他的某些哲學思想做一點評論。當然,我充分意識到,這將不會使熱心於紐曼的人滿意。不過,一位作家是不可能保證使每一個人都滿意的。


    本書的第七卷和第八卷分別專門論述了19世紀的德國哲學和英美哲學,按照自然而然的順序,下面就應該用一卷,即第九卷,來專門論述同一時期法國及其他歐洲哲學的諸方面。但我傾向於推遲這一卷的寫作,而將我的注意力轉移到我在第七卷前言中提到的那個論題,即所謂的哲學史的哲學,或對哲學思想的發展及其含義做出一般的反思。因為我願意承擔
    這項任務,同時又很有可能完成它。


     

    媒體評論

    《思想》(Thought)雜志評價:“視野廣闊而客觀,綜合而學術,統一而和諧,力薦。”

    在線試讀

    功利主義運動(一)
    引言 — 邊沁的生平與著作 — 邊沁主義的原理,附某些批判性評論 — 詹姆斯· 密爾的生平與著作 — 利他主義與聯想心理學;密爾對麥金托什的反駁 — 詹姆斯· 密爾論心靈 — 關於邊沁經濟學的評論
    19 世紀經驗主義的階段以功利主義運動著稱,可以說它是以邊沁( Bentham)為起始的。雖然我們往往自然而然地認為他是 19 世紀早期的哲學家,因為從那時起他的影響纔被感應到,但他出生於 1748 年,即休謨去世前 28 年。他的有些著作是在 18 世紀後 30 年出版的。因此, 如果我們發現在 18 世紀經驗主義與 19 世紀經驗主義之間有明顯的連續性因素,那不足為怪。譬如,還原分析的方法,即將整體還原到它的部分,將復雜的東西還原到它的原始的或簡單的成分,這是休謨常用的方法,而邊沁在繼續使用。如在詹姆斯· 密爾的哲學中所能見到的那樣,這導致了對自我的現像論的分析。在從其假定素重建精神生活的過程中,利用了聯想主義的心理學,這種心理學在 18 世紀已經被發展起來,譬如被大衛· 哈特萊( David Hartley)所發展,更不用說休謨對觀念聯想原理的運用了。而且,在《政府論殘篇》( Fragment on Government)的章中,邊沁明確表示他受惠於休謨,因為當他在《人性論》中看到休謨如何摧毀社會契約或社會約定的虛構,表明一切德性如何以功利為基礎時,他的思想受到了啟發。當然,邊沁也受到法國啟蒙運動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受到愛爾維修( Helvétius)的影響。但這並不能改變如下事實:在方法和理論兩方面,在 18 世紀和 19 世紀大不列顛的經驗主義運動之間存在明顯的連續性因素。
    不過,一旦我們已經指明了這種連續性因素,我們一定會注意到它們的著重點有很大不同。至少如傳統上所描述的那樣,古典的英國經驗主義主要關心的是人類知識的性質、範圍和界限,而功利主義運動的觀點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它以法律、刑法和政治的改革為目標。的確,人們可能過分強調了古典經驗主義中認識論的作用。譬如,休謨關心的是人性科學的發展。而且可以證明,實際上已經證明,休謨首先是一位道德哲學家。但休謨的目的主要是理解道德生活和道德判斷,而邊沁主要關心的是對人們共同接受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政治制度提供判斷標準,其目的是對它們進行改造。也許我們可以采用馬克思的那個著名論斷,並且說,休謨首要關心的是認識世界,而邊沁首要關心的是改造世界。


    功利主義運動(一)
    引言 — 邊沁的生平與著作 — 邊沁主義的原理,附某些批判性評論 — 詹姆斯· 密爾的生平與著作 — 利他主義與聯想心理學;密爾對麥金托什的反駁 — 詹姆斯· 密爾論心靈 — 關於邊沁經濟學的評論


    1.大衛· 休謨代表了古典英國經驗主義的,喚起了托馬斯· 裡德及其追隨者的強烈反應。的確,就各大學而論,在 19 世紀的前幾十年,所謂的“蘇格蘭學派”是一個活躍的、生機勃勃的思想運動。而且,雖然在此期間它受到一些沉重的打擊,失去了它初的活力,但它在大學中的地位終是被觀念論所取代的,而不是被經驗主義所取代的。


    無論怎樣,如果以為裡德對休謨的攻擊使經驗主義跌落到瀕臨滅亡的境地,並且以為它一直處於那樣的狀態,直到 J. S. 密爾( J. S. Mill)使它重獲新生,那就大錯了。哲學並不局限在大學。休謨本人也從未得到一個大學的教席,盡管眾所公認,這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經驗主義的生命不顧裡德及其追隨者的攻擊而仍然在延續,盡管它的主要代表不是大學的教授或講師。
        19 世紀經驗主義的階段以功利主義運動著稱,可以說它是以邊沁( Bentham)為起始的。雖然我們往往自然而然地認為他是 19 世紀早期的哲學家,因為從那時起他的影響纔被感應到,但他出生於 1748 年,即休謨去世前 28 年。他的有些著作是在 18 世紀後 30 年出版的。因此, 如果我們發現在 18 世紀經驗主義與 19 世紀經驗主義之間有明顯的連續性因素,那不足為怪。譬如,還原分析的方法,即將整體還原到它的部分,將復雜的東西還原到它的原始的或簡單的成分,這是休謨常用的方法,而邊沁在繼續使用。如在詹姆斯· 密爾的哲學中所能見到的那樣,這導致了對自我的現像論的分析。在從其假定素重建精神生活的過程中,利用了聯想主義的心理學,這種心理學在 18 世紀已經被發展起來,譬如被大衛· 哈特萊( David Hartley)所發展,更不用說休謨對觀念聯想原理的運用了。而且,在《政府論殘篇》( Fragment on Government)的章中,邊沁明確表示他受惠於休謨,因為當他在《人性論》中看到休謨如何摧毀社會契約或社會約定的虛構,表明一切德性如何以功利為基礎時,他的思想受到了啟發。當然,邊沁也受到法國啟蒙運動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受到愛爾維修( Helvétius)的影響。但這並不能改變如下事實:在方法和理論兩方面,在 18 世紀和 19 世紀大不列顛的經驗主義運動之間存在明顯的連續性因素。
        不過,一旦我們已經指明了這種連續性因素,我們一定會注意到它們的著重點有很大不同。至少如傳統上所描述的那樣,古典的英國經驗主義主要關心的是人類知識的性質、範圍和界限,而功利主義運動的觀點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它以法律、刑法和政治的改革為目標。的確,人們可能過分強調了古典經驗主義中認識論的作用。譬如,休謨關心的是人性科學的發展。而且可以證明,實際上已經證明,休謨首先是一位道德哲學家。但休謨的目的主要是理解道德生活和道德判斷,而邊沁主要關心的是對人們共同接受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政治制度提供判斷標準,其目的是對它們進行改造。也許我們可以采用馬克思的那個著名論斷,並且說,休謨首要關心的是認識世界,而邊沁首要關心的是改造世界。
        在這兩個人中,休謨這位哲學家確實偉大得多。不過,邊沁有一種天賦,他能抓住某些並非他自己發明的觀念,將它們發展、融合為社會改革的武器或工具。狹義的邊沁主義和廣義的功利主義,表達了中產階級中的自由激進分子對待傳統影響,以及對待現在常說的權勢集團的既得利益的態度。與法國大革命相聯繫的過激行動在英格蘭引起了強烈的反應,在埃德蒙· 伯克( Edmund Burke, 1729 — 1797)強調社會穩定和傳統的反思中可以看到對這種反應的明確表述。但至少在拿破侖戰爭之後,激進的改革運動更容易使人感受到它的影響。在這個運動中,功利主義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重要性。作為道德哲學來考慮,它過於簡單了,將困難棘手的問題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不過,它的過分簡單化特征,以及至少看上去的明晰性,顯然有助於把它用作努力保證社會政治領域實際改革的工具。
        在 19 世紀期間,大不列顛的社會哲學經過了若干連續的發展階段。個階段出現了哲學的激進主義,它是與邊沁的名字聯繫在一起的,並且他在 18 世紀的後幾十年已經將它表述出來。第二個階段出現了由 J. S. 密爾修正、補充和發展了的邊沁主義。第三個階段出現了觀念論的政治哲學,它是在 19 世紀末葉興起的。“功利主義”一詞涵蓋了前兩個階段,當然不包括第三個階段。功利主義在觀點上是個人主義的,即便它的
    目的是社會福利,而在觀念論的政治理論中,國家作為有機整體的觀念在希臘和德國兩者思想的影響下嶄露頭角。


    本章和下面一章將專門論述從邊沁到 J. S. 密爾的整個功利主義的發展。後者在邏輯學、認識論、本體論領域的理論,將在隨後一章單獨討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