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知聖篇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廖平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中國古代哲學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ISBN】97875222008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2200804
    作者:廖平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5月 

        
        
    "

    編輯推薦

    廖平說經,有一種通天徹地的宏大格局。此書制作過程中,紙樣上布滿了編輯情不自禁畫下的驚嘆號。

     
    內容簡介

    《知聖篇》是廖平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廖平提出,搞通六經的起點在於“知聖”,而聖人之事是哲學,因此經學就是哲學。廖平以此抨擊“六經皆史”說以史學取代或冒充哲學,使聖人作經的主旨蔽而不明。《知聖篇》即重在闡明六經並非前代散佚舊文,而全部為孔子作為素王為萬世立法的制作。全書包含正篇和續篇。正篇主要反映“尊今”思想,提出孔子是受命改制,六經皆孔子為改制而作,康有為曾據此書著成《孔子改制考》;近世學林流行的“托古改制”說,蓋即肇始於此篇。續篇又加入“小統大統”“天人之學”等學說,在時空上進一步推衍,可以考見廖平經學“二變”以後的學術發展歷程。

    作者簡介

    廖平(1852-1932),號六譯,清末民初經學大師,張之洞的學生和康有為的老師。廖平早年於干嘉考據、宋學義理等無所不窺,後專心探求聖人微言大義,其經學思想的意義曾被譽為明“兩千年來不傳之學”。廖平一生學術有六次轉向,著述逾百種,以經學為主,兼及史學、小學、醫學、堪輿等,有《四益館經學叢書》《六譯館叢書》等傳世。然而由於學界長期隻關注曾參與重大政治事變的大儒,加之廖平經學一向以“精微幽窅”著稱,因此,其學術思想長期未得到足夠重視。然而近年來,廖平作為經學思想大師的意義逐漸開始被學界所重視。

    目錄

    目 錄


    校注說明


    知聖篇
    知聖篇自序
    知聖篇
    自跋
    鄭跋


    知聖續篇
    知聖續篇自序
    知聖續篇


    主要征引書目

    前言
    校注說明
    近代經學大師廖平著述宏富,《知聖篇》是其中頗有影響的代表作之一。《知聖篇》又稱《知聖編》,分上、下兩卷,刊行時分別以《知聖篇》(即正篇)和《知聖續篇》命名。書中所載,除序、跋之外,皆為經話札記,共一百四十一則,其中正篇七十則,續篇七十一則。《知聖篇》的成書過程,頗費周折。光緒戊子(1888)鼕,廖平撰成《知聖篇》,為廖氏經學“二變”時期尊今思想之代表作。次年,廖平客居廣州廣雅書局,欲刊此本,然而其論非常可駭,“或以發難為嫌,東南士大夫轉相鈔録,視為枕中鴻寶,一時風氣為之改變。湘中論述,以為素王之學倡於井研者,此也”。不久,廖平以該書稿示康有為,康有為“遂據之撰為《孔子改制考》,且於廖氏說大有發展。近世學林流行之托古改制說,蓋即肇始於此”。此書在一定程度上啟發康有為撰《孔子改制考》,而《孔子改制考》則是戊戌變法的重要思想淵源之一,可見此書的歷史意義非同一般。

    校注說明
    近代經學大師廖平著述宏富,《知聖篇》是其中頗有影響的代表作之一。《知聖篇》又稱《知聖編》,分上、下兩卷,刊行時分別以《知聖篇》(即正篇)和《知聖續篇》命名。書中所載,除序、跋之外,皆為經話札記,共一百四十一則,其中正篇七十則,續篇七十一則。《知聖篇》的成書過程,頗費周折。光緒戊子(1888)鼕,廖平撰成《知聖篇》,為廖氏經學“二變”時期尊今思想之代表作。次年,廖平客居廣州廣雅書局,欲刊此本,然而其論非常可駭,“或以發難為嫌,東南士大夫轉相鈔録,視為枕中鴻寶,一時風氣為之改變。湘中論述,以為素王之學倡於井研者,此也”。不久,廖平以該書稿示康有為,康有為“遂據之撰為《孔子改制考》,且於廖氏說大有發展。近世學林流行之托古改制說,蓋即肇始於此”。此書在一定程度上啟發康有為撰《孔子改制考》,而《孔子改制考》則是戊戌變法的重要思想淵源之一,可見此書的歷史意義非同一般。
    據《知聖篇》自跋,壬辰(1892)以後,該書稿屢有修改。但因“借鈔者眾,忽失不可得”。庚子(1900)得廣雅書局己丑(1889)鈔本,遂略加修改,滲入“三變”時期大小統、“四變”時期天人學思想,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由綏定府中學堂付梓。廖平晚年又於家藏《知聖篇》(以下簡稱“家藏本”)上續有批改,“五變”時期孔子造字等說亦入之,可見其治學之善變思進。
    《知聖續篇》成於光緒二十八年,隨即與正篇合為上、下兩卷,由綏定府中學堂刊行,此即原刻本,後收入《六譯館叢書》。是書“卷內仍題為《知聖篇》《知聖續篇》,蓋以示二篇非一時之作也”。《續篇》撰成之時,廖平已漸悟天、人之學,開啟經學“四變”,故其較多地反映“三變”“四變”時期思想。
    《知聖篇》以“知聖”命名,何為“知聖”?蓋“知聖”二字取自《孟子·公孫丑上》“宰我、子貢知足以知聖人”,“聖”即孔子。廖平雲:“欲明經學,必先知聖與制作六經之本旨。……學者必先知聖,而後可以治學;必先知經,而後可以治中西各學。”
    治經治學的前提在“知聖”,“知聖”即知孔子為素王制作六經之義。“孔子為生民未有之人”,以宰我、子貢之智方足以“知聖”,聖不易知,學聖更不可矣。
    《知聖篇》開篇雲:“孔子受命制作,為生知,為素王,此經學微言,傳授大義。……今欲刪除末流之失,不得不表章微言,以見本來之真。洵能真知孔子,則晚說自不能惑之矣。”
    《知聖篇》開篇即明言“孔子受命制作”,“為素王”,此為全書核心要義,亦即公羊家之素王論。廖平在本篇中多方引經據典,對素王論加以闡述和發揮,提出如下一些重要論點:六經皆孔子改制救弊之作,“六經旨要,以制度為大綱,而其辨等威、決嫌疑,尤為緊要”;孔子托古改制,有德無位,“存空言於六經,托之帝王,為復古反本之說”;孔子為中國立萬世法,“集群聖之大成,垂萬世之定制”,等等。
    至於“三變”時期大小統、“四變”時期天人學思想,在《知聖篇》的部分段落中有所反映,當為1900至1901年間所增訂,而在《知聖續篇》中,廖平則不厭其煩,詳加闡述。所謂小統,是指以《春秋》為經、《王制》為傳的王伯學,為中國治法;所謂大統,是指以《尚書》為經、《周禮》為傳的皇帝學,為全球治法。此說當本之於公羊家之大一統說。“四變”之後,廖平以《春秋》《尚書》為人學,“為著明之行事”,適於中外開通後之全球;以《詩》《易》為天學,“為隱微之思想”,適於數千萬年後六合之外。此皆為孔子翻定六經而為後世所立之大法,後生所為僅“知聖”而已。
    就現存《知聖篇》早期版本而言,除光緒二十八年綏定府中學堂刻本、民國時期《六譯館叢書》刻本(較前者除多鄭跋外,其餘版刻實與之相同)外,還有宣統三年(1911)上海國學扶輪社發行的張鈞衡《適園叢書》鉛印本(以下簡稱“適園本”)。適園本在原刻本的基礎上校訂,但亦有未盡改、錯改和奪字者。此次校注,即以《六譯館叢書》本為工作底本,以適園本參校,並參考了《廖平學術論著選集一》(李耀仙主編,巴蜀書社1989年版)等點校本。惜家藏本真顏無從得見,今乃據巴蜀書社本校勘記轉録廖氏晚年之續改內容(共二十九處),以資參閱。
    本書繫“經典與解釋”叢書之一,其校注的主要體例如下:
    一、全書采用繁體橫排,施加現代標點,於難解語詞、人名地名、典章制度等,作簡明箋注。
    二、正文用大號宋體字,原書自注和校注者新增注釋用小號宋體字。新增注釋文字較短者,采用隨文夾注形式,外加圓括號(單獨注音除外);文字較長者和校勘記,則采用腳注形式。
    三、為適應現代排版和閱讀的需要,版式方面作了適當調整。如將長段引文改為“獨立引文”格式,采用仿宋字。雙行小字改為單行。對於篇幅較長的段落,酌情再分段;同時,標出原書正文段落的序號(原書每則杞記為一自然段),以便查檢。
    四、對於底本文字涉及訛、脫、衍、倒者,一般在頁下出校記說明。若有文獻依據,或繫明顯錯誤,將底本文字改正;若僅為筆劃小誤,如日曰、己已等之類混淆,則徑改而不出校記。
    五、逐一核實引文,並盡量標注出處。廖氏引書,有節引、意引乃至“改經”等多種情況。若文字有訛、出入較大,一般出校記說明,或據材料改正,或存異文;若僅繫虛詞出入或詞句省略,而不影響閱讀,則不出校記說明。
    七、凡原書沿用習慣,為避聖諱、清諱所改字,徑予回改,不出校記。
    八、凡原書字跡漫漶而無法辨認者,用“□”表示。
    九、異體字一般仍如其舊;但若前後混用且無異義,則統一為通用字。為規範起見,將舊字形悉改為新字形。
    十、增列主要征引書目,附於全書末。
    六譯先生學術閎深,後學雖竭駑鈍之材,書中疏謬難免,尚祈方家郢正,有以教之雲爾。
    潘林
    庚子暮秋
    識於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

    媒體評論

    [廖子]明兩千年不傳之學,義據通深,度越一世,香像渡河,眾流截斷。(蒙文通  語)


    “六經皆史”說閹割了中國哲學智慧的血脈,以至於如今在經學領域竟然要以哲學為恥了。廖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堅定地要經史分家,實為拯救中國哲學智慧之壯舉。(劉小楓 語)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