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瑜伽文庫[18]:智慧盛開 吠檀多哲學之應用(第一卷)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 -> 哲學
    【市場價】
    684-992
    【優惠價】
    428-620
    【作者】 印斯瓦米·戴陽南達 
    【所屬類別】 圖書  哲學/宗教  哲學  哲學知識讀物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2030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20120305
    作者:[印]斯瓦米·戴陽南達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03月 

        
        
    "

    編輯推薦

      書稿既有哲學宏觀深邃的一面,又充分關照日常生活,將艱澀的哲學思考和現實社會、瑜伽修習結合起來,講解得風趣、幽默,充滿哲思。

     
    內容簡介

      全書分吠檀多的視野、吠檀多用於日常生活、冥想三個主題,以深入淺出的語言詮釋吠檀多哲學智慧的關鍵內容,運用吠檀多整體的視野分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具體指導瑜伽和冥想的修習。
      書中充滿生動形像的比喻、風趣幽默的語言,將吠檀多這一歷久彌新的印度古老智慧活學活用於日常生活,對於瑜伽修習、認識和指導日常生活都具有一定的幫助。

    作者簡介

      斯瓦米·戴陽南達,印度傑出的吠檀多學者和大師,從20世紀60年代起,在印度和世界各地親授吠檀多50餘載。戴陽南達吉對東西方文化的深刻洞見使他成為向現代聽眾傳授吠檀多智慧的罕見大師。他的學生遍及世界各地,zui*名的是印度現任總理莫迪。
      譯者汪永紅翻譯有《薄伽梵歌的教導》等瑜伽文庫的作品。

    目錄
    吠檀多的視野 001
    一條訊息 001
    立即賜福的傳統 002
    在聯合國的講話 004
    《奧義書》介紹 007
    吠檀多學習介紹 016
    識別根本問題 021
    我如何知道我即喜樂? 034
    知識本身即是解脫 041
    知識和行動 047
    究竟知識(Pramā) 056
    商羯羅(?a?kara) 057
    尋找問題所在 064
    自我成長和自我發現 069

    吠檀多的視野 001


    一條訊息 001


    立即賜福的傳統 002


    在聯合國的講話 004


    《奧義書》介紹 007


    吠檀多學習介紹 016


    識別根本問題 021


    我如何知道我即喜樂? 034


    知識本身即是解脫 041


    知識和行動 047


    究竟知識(Pramā) 056


    商羯羅(?a?kara) 057


    尋找問題所在 064


    自我成長和自我發現 069


    認清你自己 071


    沉?默 072


    汝即那 075


    小陶罐 082


    吠陀傳統的形式和靈魂 088


    古魯學堂的學習傳統 098


    問題的本質 100


    探尋者和被探尋對像 130


    “我”的自我證明本質 141


    不二論吠檀多的教導傳統 149


    古魯的視野 169


    教導的奇跡 172


    《奧義書》——一種有效的知識手段 179


    什麼是自我的本質? 187


    你是獨一無二的 195


    你照亮世界——比喻 198


     


    吠檀多用於日常生活 202


    包容他人 202


    行動—反應 206


    活動與內在休閑 210


    對行動結果的態度 222


    危機管理 226


    處理憤怒 237


    責任和衝突 246


    結束像征著開始 259


    領導力和自我形像 262


    在吠檀多之光中管理 266


    人事管理 282


    情況管理 293


    日常生活中的成功 299


    處理爭論 304


    吠檀多用於壓力生活 307


    什麼是成功? 314


    什麼是成功的人生? 317


    為什麼不活著和讓眾生活著? 321


    你並不軟弱 323


     


      325


    禱 告 325


    接納秩序 326


    承認無助 329


    不卷入(Asa?gatva?) 331


    自我靜默(ātma-?ānta?) 333


    一個冥想——我觀照 336


    作為一個苦行僧(Sādhu) 338


    困惑中的秩序 341


    認識到無助 342


    我順從 344


    存在—意識—喜樂(Saccidānanda) 346


    冥想者 350

    在線試讀
    吠檀多用於日常生活
    包容他人
    吠檀多是關於自我的教導,是個人內在的探索,人們在其中發現“我”一詞的真意指不變的“自我”,那從童年到青年到老年未曾改變,其本質是純粹的意識,是的滿足和愛,從任何感官局限中解脫。為了接納無限完整的你自己,你需要一個準備吸收該知識的心智。吠檀多之於尚無準備的心智,就像微積分之於正在學習基礎數學的人。在吠檀多中,這種準備指:當尋求意義發現時,需要一種與之相對的心智,如果自我是滿足的,那麼探尋者的心智必須是相對滿足的;如果自我是的愛,那麼探尋者必定是相對有愛的人,一個樂於接納人和事物本來面目的人。
    為了獲得這樣的心智,要培養特定價值觀和態度,並在了解其重要性的同時,對它們保持清醒。包容他人就是這樣一種價值觀。事實上,憤怒是由於缺乏包容。如果你期望世界符合你的願望,那麼,是你自己的願望給你帶來了憤怒。包容是理解他人的所作所為,因為他不能違背自己的本性行事,你無權為了迎合自己的需求而期望他變得不同;如果你認為你有權要求他改變,那麼,他也有權要求你讓他按自己的方式活著。
    事實上,隻有通過包容他人,讓他們做自己,你纔能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相對的自由。在很多方面,每個人都會干涉別人的生活,每個人的行動都會產生廣泛的影響。通常,你隻是從一個小的角度看待事情,你發現那個讓你生氣的人在你面前若隱若現。事實上,你永遠無法擺脫任何人的影響,或宇宙中所有力量。你也不可能在不影響到別人的情況下付諸行動,即使你的言論也會影響到別人。因此,我們的自由需要考慮到我們都是相互關聯的這一事實。
    即使是斯瓦米也不是自由的。當我待在植物園的時候,有幾個人經過,一個人對另一人說“你檢查那個新來的人了嗎?”人們經常這樣評論。我試著不去打擾別人,但似乎我的衣服,一件棄絕者的傳統袍子,確實引起他們的反應。我已經做出了一個決定,它肯定會影響到其他人。如果我被別人的評價打擾,那麼,我隻能得到他們給我的那麼多自由。但是,如果我逆轉這個過程,如果我給予別人自由,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我是自由的。所以,我不與他們爭論。我的自由是我給予他們的自由,容許他們對我有任何看法,即便這些看法可能是錯誤的。

    吠檀多用於日常生活


    包容他人


      吠檀多是關於自我的教導,是個人內在的探索,人們在其中發現“我”一詞的真意指不變的“自我”,那從童年到青年到老年未曾改變,其本質是純粹的意識,是的滿足和愛,從任何感官局限中解脫。為了接納無限完整的你自己,你需要一個準備吸收該知識的心智。吠檀多之於尚無準備的心智,就像微積分之於正在學習基礎數學的人。在吠檀多中,這種準備指:當尋求意義發現時,需要一種與之相對的心智,如果自我是滿足的,那麼探尋者的心智必須是相對滿足的;如果自我是的愛,那麼探尋者必定是相對有愛的人,一個樂於接納人和事物本來面目的人。


      為了獲得這樣的心智,要培養特定價值觀和態度,並在了解其重要性的同時,對它們保持清醒。包容他人就是這樣一種價值觀。事實上,憤怒是由於缺乏包容。如果你期望世界符合你的願望,那麼,是你自己的願望給你帶來了憤怒。包容是理解他人的所作所為,因為他不能違背自己的本性行事,你無權為了迎合自己的需求而期望他變得不同;如果你認為你有權要求他改變,那麼,他也有權要求你讓他按自己的方式活著。


      事實上,隻有通過包容他人,讓他們做自己,你纔能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相對的自由。在很多方面,每個人都會干涉別人的生活,每個人的行動都會產生廣泛的影響。通常,你隻是從一個小的角度看待事情,你發現那個讓你生氣的人在你面前若隱若現。事實上,你永遠無法擺脫任何人的影響,或宇宙中所有力量。你也不可能在不影響到別人的情況下付諸行動,即使你的言論也會影響到別人。因此,我們的自由需要考慮到我們都是相互關聯的這一事實。


      即使是斯瓦米也不是自由的。當我待在植物園的時候,有幾個人經過,一個人對另一人說“你檢查那個新來的人了嗎?”人們經常這樣評論。我試著不去打擾別人,但似乎我的衣服,一件棄絕者的傳統袍子,確實引起他們的反應。我已經做出了一個決定,它肯定會影響到其他人。如果我被別人的評價打擾,那麼,我隻能得到他們給我的那麼多自由。但是,如果我逆轉這個過程,如果我給予別人自由,讓他們成為他們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我是自由的。所以,我不與他們爭論。我的自由是我給予他們的自由,容許他們對我有任何看法,即便這些看法可能是錯誤的。


      因此,包容人們的真實面目是有益處的。如果有人對你做出評價,請允許他這麼做。如果該評價不屬實,你通常試圖證明你的行為是正確的,並證明他是錯的。如果你是客觀的,你就會看出他對你的批評是否有道理。如果他出於自我安全考慮,把你擊垮,你便給他那個自由,然後,你就自由了。當沒有螺母時,螺栓怎麼可以擰緊?同樣,世界也隻能在你允許的範圍內打擾你。如果你給予世界在社會規則容許範圍內行事的自由,你就不會讓世界干擾到你。以這種方式完全改變自己,根據你的價值觀,你獲得包容、相對持久的滿足和自由。


      練習包容,你會在心理上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個性。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瑜伽修行。它不是印像的耗竭(vāsanas),而是對某些現實的理解。回顧那些曾經困擾過你的情況、人和事件,它們不隻是記憶,而是反應的殘餘。反應不是你有意識地去做的事情,你不能有意識地生氣,因為生氣不是一種行為,而是發生的一種反應,是你無法控制的事情。反應會對你產生極大影響,變成你的心理的部分,它們是個人個性的各個方面。事實上,它們是錯誤的,因為你缺乏警覺性。記憶本身並不會令人不快,由於揮之不去的反應和情緒,不愉快存在於你的心智中,變成就像真的一樣。因此,回憶那些讓你痛苦的人和事。或者,也許你因為自己造成了對別人的傷害而感到內疚。在冥想的時候,把它們全部回憶起來,然後將它們都放下。給予耐心,你就能從所有反應的殘餘中解脫出來。


      當你注視著藍天和星星,或者鳥兒和山脈,你對它們沒有抱怨,你是開心的。你看見河床裡的石頭,它們沒做任何事來使你開心;然而你樂於接納它們本來的樣子,因此你是開心的。河流兀自流淌,它不會打擾你。你不期望它漲滿成為大河,或流向不同方向。事實上,你找到一個自然環境,因為它們不會激起你看起來不高興的人,那憤怒、難以取悅的樣子。你內心那苛刻的神經不會被它們撞擊。你與環境合一,一個寬容的自我,無須世界做任何事情來取悅你。


      因此,隻有涉及一些事物時,你纔是開心的人,你必須在你的內在創造這種契機。當你去到山裡,山脈沒做什麼來取悅你,但是你會發現是你在取悅自己。看看你能夠多麼愉悅,把那個開心者帶至所有讓你不高興的情況和人身上。然後,以看待自然的方式來看待你自己,接納他人,就像你接納星星那樣。如果你認為你或者他們需要改變,請為改變祈禱,並盡你所能促成改變。但是,首先請接納他人。隻有這樣,你纔能真正改變。完全接納他人,你就自由了,然後你將發現愛,那就是你自己。


      你想通過改變他人,獲得自由,但事實並非如此。完全接納他人,你就自由了,然後你將發現愛,那就是你自己。


     


                                               1985年7月於加拿大多倫多


     


     


    行動—反應


      在有知覺的生命中,隻有人類是有自我意識的、未被設計的。他們意識到自己和其環境,自由選擇他們的態度和行為。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是人類的“人性”。所有其他生物被他們的本能所束縛;人類也有本能,但是他們不受本能的束縛。事實上,擁有自由意志的人不能依賴本能來指導自己的行動,而必須根據道德標準審慎選擇自己的行為。如果他放任行動任意發生,被本能的衝動或某種條件“機械性”地觸發,那就不是在行動,而是在反應。


      所有的反應都是偶然的,人類的選擇是行動,而不是反應。一旦我采取行動,就沒有能力選擇反應。我可以選擇拍手或不拍手,但是,當我的手掌以一定速度相互接觸時,我就無法判斷是否發出了噪音,反應亦如此。任何反應都是由規則和環境的總和決定的,一旦一個行動發生了,就會使特定的反應發生。


      如果我不能有意識地、有意地選擇我的行動,而是任由它們發生,它們將是反應,要麼是本能產生的衝動反應,要麼是條件反射產生的機械反應。在這兩種情況下,我都沒有運用那使我成為人類的特殊能力,即基於理性思考的行動選擇。


      那又怎樣?為什麼我是否運用這種特殊能力很重要呢?為何我要有意識地選擇我的行動呢?讓衝動或條件反射來引導我有什麼錯?我的衝動是正常的,父母、老師、社會對我的教育是好的。這可能是真的。但是,在任何時期,基於衝動或機械行為的生活都會遇到問題。當我的“行動”是真正的反應時,我的心智將會混亂,因為:


      經驗教訓不了我。思想和行為間的衝突將困擾我。痛苦的情緒會累積。心情是我的主人。


      當我有意識地、理性地選擇我的行動時,我就能從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中獲益。經驗是我的老師,喫一塹長一智。但是,當我放任我的行動發生時,我並未有意識地從經歷中學習。


      此外,這些“發生的行動”會導致我的分裂,不論我的條件反射多麼有建設性,我的衝動並不總是與我的道德標準一致,導致行為與價值觀的衝突。在衝突中采取行動會導致心智分裂,就像《摩訶婆羅多》中的難敵,我將發現自己說:


     


    jānāmi dharma. na ca me prav.tti


    jānāmi adharma. na ca me niv.tti


    我知道什麼是對的,但是我做不到,


    我知道什麼是不對的,但是我不能不做。


     


      難敵已經失去了理智選擇自己行動的能力,他的心智處於價值觀和衝動的衝突和分裂中。矛盾的心智總是痛苦的心智。


      事實上,痛苦是諸多反應的結果。當我分析那些宗教都譴責為“壞”的態度和行為時,我發現壞的行動確實是痛苦的行動。普遍譴責的情緒,比如嫉妒和仇恨,是由反應導致的,這些都是困擾心智的令人不安的情緒。沒人會有意識地選擇嫉妒或仇恨,這種行為從被許可發展為衝動,衝動源於欲望/渴望愉快和憤怒/厭惡不愉快。在


      《薄伽梵歌》中,克裡希那說:


     


    .aknotīhaiva ya. so.hu. prāk .arīravimok.a.āt


    kāmakrodhobhava. vega. sa yukta. sa sukhīnara.


    (在這個世上)能夠掌控憤怒和欲望所致力量者,在


    離開肉身之前就是行動瑜伽士,他確實是快樂的人。


                                      《薄伽梵歌》(5.23)


     


      後,在某種程度上,我的行動是衝動的結果,我會被情緒控制。心情是我的主人,我將成為自己和他人的問號。沒人知道我在什麼時候是理智的、敏感的、合作的還是固執的。


      因此,分析表明,衝動或條件所產生的輕率行為會給我帶來痛苦和問題,如果我看到了這一切,卻發現自己陷入反應和機械性之中,我該怎麼辦?我可以采取警戒的計劃。


      我讓自己有意識地關注我所有的思想、言語和行為,不論它們有多小、瑣碎或微不足道。意識到所有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在梵語中被稱為苦修(tapas)。這個詞被用來形容許多宗教苦行,比如齋戒、遵守沉默和類似戒律。所有這些訓練旨在讓個人更有意識,當個人在做一些不同於日常的事情時,警覺性和意識就會增強。


      有了敏銳的覺知,當我變得機械時,我就可以意識得到。如果我意識到我是機械的,機械性就會停止。意識和機械性不能共存。隨著機械性消失,我的行動服從於我的選擇,我可以有意識地選擇調整我的思想、言語和行為,這樣它們就不會相互衝突。對小事的掌控帶來對大事的掌控。通過機警和慎重,我可以把自己從衝動和條件反射中解脫出來。


      一個沒有反應的心智是安靜的、接納的、客觀的、有能力的、平靜的。這樣的人享受著相對的快樂,他能從經驗中學習,而不被衝突嚴重傷害,他能處理負面情緒,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個這樣的心智,已準備好借由吠檀多的教導來發現自我之實相。


      接納事實是行動的先決條件,不接納是反應的理想條件。


     


    活動與內在休閑


      休閑有兩種,一種與時間有關,另一種與時間無關。與時間有關的休閑涉及無行動,當你無事可做時,你享受休閑——一種身體上的休閑。這種休閑隻有當你有一段時間空隙時纔有可能,休閑地放松,閑暇地打個盹兒,休閑地讀報紙。


      但是,如果你為了趕報告,必須閱讀報紙上每一篇文章時,休閑就不存在了,然後,它就變成了工作或苦差事,不再是休閑。


      休閑不一定總是與無所事事聯繫在一起,它與態度或心態有關。假如你匆忙地穿過開滿美麗鮮花的花園,需要多長時間纔能夠欣賞到鮮花的美麗?它與時間無關,隻與你的性情、你的心態有關。如果你的精神狀態能夠暫時忽略其他關注和問題,不論狀態可能多麼緊迫,你仍可以,即便隻是短暫地欣賞大自然的深刻之美。問題和擔憂會逐漸消失,你的心會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這隻不過是內心的休閑,這種休閑與時間無關,因此,它不能被計時。它是一種內在的氣質,它取決於你在這個時點上是什麼樣的人。


      我們每個人偶爾都有能力成為這樣的人,在某一天,某個時刻,你能看到自己是一個不同的人,一個似乎沒有任何顧慮的人,這樣的時刻是不受束縛的,不受你的焦慮、不安、雄心勃勃導致的問題的束縛。如果沒有這些問題,你就會很休閑。


      因此,在你之內存在兩種人。一種人能夠享受當下,內心休閑似乎以自己為中心。一般來說,這種休閑是屬於心智的,但事實上,它與心智無關。當心智忙於閱讀或聽音樂時,它是活躍的,內心可能沒有休閑。由此可見,它更多取決於你個人的放松程度。這種把休閑歸結到心智上的傾向,導致了適應或改變心智的手段的發展。


      因此,缺少內在休閑與心智沒有多大關繫,它與你有關。所有的精神問題都集中在“你”身上,你是問題和解決方案。沒有空閑時間的你突然發現了一個解決辦法,你發現事物是光明和美麗的,一切開始改變。


      有兩種方法可以達到並享受這種內在休閑。你是一個放松的人,即便你很活躍、非常活躍,不關心和不受與活動相關的問題的影響,無論它是什麼,你總是享受休閑。這是由於你認識到或悟到休閑是不受外部力量影響的心智狀態,它是一種態度。當你學*《薄伽梵歌》時,你將發現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你擁有休閑是態度使然,即行動瑜伽;另一種是確信無論你做什麼,你都是自由的。


      我們所做的各種行動,比如看、聽、嘗,和各種其他行動,比如步行、談話等,使我們成為個體。我們是行動導向的人,至少我們多數人認為行動應該是實際的,實用主義是務實的,我們從來都是務實的,我們總是很現實,沒有所謂理智之事。理解會改變你對事物的看法,如果這種視野意味著認知,那就意味著你曾經無知。你不能既無知又能解決問題,如果你不是無知的,你也許沒有問題。


      如果有些問題產生於你的困惑,你將如何處理它們,卻不解決困惑?事實上,在經文的觀點中,所有的心理問題,那些否定休閑的問題,都是源於對現實的困惑。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兩種現實。當你想到工作中的問題時,它們是真實的,不是幻覺,它們等待著被處理,不論看起來有多難。決策也是現實,處理決策過程能力不足是另一個現實,在這方面的緊張是真實存在的,因為它可以決定一個問題的成敗。但這種緊張與世界或現實毫無關繫,它隻與你有關。當世上有些情況對你來說不愉快,讓你的生活不舒服,這些現實必須要面對。這個世界似乎要為你的悲傷負責,因此它控制著你。這些現實可能引起憤怒、焦慮、恐懼,等等。你抱怨世界是你的問題的罪魁禍首,然後尋求幫助來解決這個問題。


      你需要的是改變那困擾你的處境,它使你行為異常。你不能應對變化,世界充滿了變化,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這個世界有一種讓你焦慮的內在的能力,世界似乎要奪走你的時間,你有太多角色要扮演,父母、鄰居、朋友等,它是持續的、不間斷的,一個接著另一個。自然的你沒時間休閑。於是你說:“斯瓦米吉,我什麼時候纔能擺脫這一切?”當你變成一個棄絕者時。為了找到內在休閑,你錯誤地建立了一種外在休閑。在變成棄絕者後,存在外在休閑,因為你擺脫了幾乎所有角色。作為棄絕者,你不是父母、丈夫、親戚、公民,等等。對於世界,除了作為學生(.i.ya)外,沒有別的角色。聽起來非常誘人!


      為了發現以你為中心的內在休閑,你必須內心放松,一個悠閑的人不需要遠離任何事物來尋找休閑。悠閑者能發現悠閑,平靜者能發現平靜,有愛者能發現持久的愛,富有同情心的人能發現一種自然自發的、主動給予援手的同情心,給予可以讓你發現順從和慷慨。至少你相對程度上享受同樣事物時,你纔能毫不費力地掌握這一切。如果一個人盡管被其所扮演的角色壓得喘不過氣來,但仍然很快樂,那麼他就會發現休閑。


      你如何看待你所面臨的情況,取決於你對它的反應。如果你有恐懼,無法面對這種情況,與情況本身無關,與你對情況的反應有關。它毫無疑問是真實的,因為它就存在那裡,向你灌輸恐懼,因此你試圖改變它來適應你。如果你不能改變這種情況,你就把自己從它中抽離。


      世界沒有能力改變你或影響你,它不會引起悲傷,事物和情況本來就是那樣,它們對你來說是外在的,通過你的感官向你報告,你根據這些事實采取行動。某些事情不能引起任何反應,你對它們漠不關心。感官隻是記錄者,而意識卻在它們背後,它們隻作為工具,不會造成任何問題。“你”決定是否回應,以及如何回應。


      據說一群人在偷鄰居樹上鮮花時被抓,他們被帶到法官面前審問。他們的解釋是:既然鮮花屬於神,就不能認為它們是偷來的。法官頗有幽默感地說:“如果鮮花屬於神,你為什麼要偷呢?這就像扒竊一個口袋,然後把裡面的東西還給失主!”


      這就是生活,有些現實你必須面對,有些是不愉快的,它們不必總是令人愉快的。不管是小孩子的氣球,還是股市氣球都會爆炸!你不能做所有的決定,你隻能對現實采取行動,或者在可能的情況下改變它。問題是,你內心的困惑,你對生活中某些事實的誤解,創造了“另一種現實秩序”。對某些事實的無知可能導致錯誤,當出現問題時,認識情況並解決錯誤,這個決議就是你對形勢缺乏預測的原因。這種情況不會引起混亂,這是你看待它的方式導致的,即所謂“你看見,所以它存在”。存在著影子,你與影子鬥,就好像它們是真的一樣,你的想像創造了你的世界。如果你分析你的恐懼、焦慮等,會發現這僅僅是由於你的視野,它不是來自造物或造物主。每種悲傷都集中在你身上,以及你怎樣看待它。如果你以應有的方式看待它,就不會有悲傷。現實還有另一種秩序,“它存在,因此你看見”。斯瓦米就站在這裡,因此你看見仍必須接受這一現實,沒有其他現實。


      這個世界是“賜予”我們的,“賜予”是一個專業術語,你剛好擁有,它不需要進一步解釋。你發現你自己周遭都是安排的事物,包括這個地球及其中的一切。當你出生時,你對任何事物沒有什麼認知。隨著時間推移,你會發現新的事物、新的地方,等等。你認識到世上的力量,身體及其功能,和無數其他事物。即使是現在,你還在繼續學習,而學習過程是什麼賜予我們的,雖然我們把它視作理所當然。意志、行動、欲望、探索的力量是賜予你的。充滿活力的、有意識的身體是賜予你的。記憶和回憶的能力是賜予你的。這是實相,一切都是被賜予的,這就是事實。


      此時此刻你有什麼顧慮?你有什麼焦慮?你發現你需要休閑,這種休閑與時間無關,它不取決於你的心智,它取決於你對世界和對自己的看法。這些全是賜予你的。


      當我們成長時,你被賜予認知和想像的能力。然而,你生來無知。如果你生來就有知識,就不需要認識和想像的能力。既然你生來無知,你就對自己感到困惑。這個困惑是“我看見,所以它存在”。如果你通過改變觀點來減少這種困惑,如果你開始清楚接納自己作為安排事物中的一分子,也明白在安排事物中自己的位置,明白你被賜予的安排事物的大體現實,然後,你就可以舒服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當事物各歸其位時,就不存在困惑。


      很多時候,解決方案存在於問題之外,如果饑餓是問題,食物就在饑餓之外。有時,解決方案存在於問題中,事實上,問題本身就是解決方案。很明顯,困惑或缺乏知識造成了這個問題。在謎題中,答案就蘊藏在謎題中,隻有當你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時纔出現問題。在生活中,如果你在安排事物時歸於你自己的位置,就沒有問題。生活不像一個被一勞永逸解決的迷題,生活並非如此。它一直在變化,你的生活模式也在不斷地變化。這就要求我們時刻安於現狀。這種技巧被稱為生活。幫助你在特定情況下找到自己位置的能力和堅定的態度,隻有在視野改變時纔能夠產生。


      現實的兩種秩序,一種是主觀的,另一種不是主觀的。主觀的指:一件事物存在是因為你踫巧看見它,它為你而存在,你的視野使它成為現實。“一件事物因為我看到而存在”,即使它不是真的。與之相反的是另一種現實秩序:“我看見一個東西,因為它就在那兒。”如果你能忽略那些從你的視野中產生的東西,而相信你對現實的清晰認知所“看到”的東西,你就會有正確的感知,否則就是主觀的。你對自己的人為創造無能為力,如果你感到焦慮、沮喪和悲傷,這感受是你自己造成的,沒有其他的原因。


      當你看見我站在這裡,你的心智必須經歷一個變化來感知我。如果這種改變對感知任何事物是不必要的話,那麼,你將發現自己處於一種同時看到所有事物的狀態。如果在看的時候無須相關的心理變化,那麼你將同時看到所有一切;或者,完全沒有感知,不可能有獨立的感知。


      但從你的經驗來看,情況並非如此。當你看到我的時候,那種感覺就會在你的腦海中浮現,我變成你思想的對像。同樣地,當你看見一棵樹時,你思考的對像就是那棵樹。如果感知到的踫巧是一棵樹的話,那棵樹是思想的對像。如果你踫巧看見某個東西,比如奶牛,然後,感知將隻是那頭奶牛。當你看見一棵樹、奶牛、人,思想的對像與感知是一致的。當你生氣或沮喪時,思想的對像是什麼?情感的感知是不存在的,因為它們不是客體,它們隻是主觀的反應。如果不存在相關的外部對像,而個人在情緒上做出反應,那麼這種反應純粹是主觀的。


      隻有當你對自己投射的事物有發言權時,你纔能稱自己為“人”。問題是每個人都受制於情緒,你變成你不想成為的人。這意味著你很無助,認識到這種無助讓你從中解脫出來。當你生氣時,有人說不要生氣,那是毫無意義的。如果你能控制你的憤怒,那麼你就能運用你的意志並超越它,做或不做的建議隻有在以你的意志為中心的行動中纔有效,否則就會產生罪惡感。而存在無助時,建議並無幫助,更不用說你的意志了。你不能願意不生氣或生氣。生氣是當遇到不希望發生的情況時自發產生的情緒。因此,顯然,你對這種“我看見,因此它存在”的混淆沒有發言權。


      因此,你必須有一個認知上的改變,如果你改變了你的視野,你的造作就不會發生。是什麼改變了?你的問題,那些主觀的問題,往往是由於你對自己和周圍的世界缺乏了解。你看到的世界是上天賜予你的,你沒有創造它,你也不需要為你遇到的不同情況負責。你發現自己置身於安排的事物中,你被賦予為感官和身心感覺的復合體,你有認識和無知。你有能力去認知和記憶、去意願和欲望、去行動和創造,每個人都被賦予了這三重能力。


      這三重能力是有限的,你必須認識和理解。它也意味著對某些事情的無知。知識是有限的,因為感知數據是有限的。欲望的力量是有限的,因為你不認識所有要認識的事物。由於技能、時間等方面的限制,行動能力也受到限制。


      欲望本身在本質上是不受約束的,它們隻是賦予你的能力的一種表現。它們不會抑制。但是,有無一種邏輯,即你所有的欲望都必須得到滿足?不!人類有欲望,並想滿足欲望是正常的,欲望沒有錯,隻有當人們被欲望控制,總是期望欲望被滿足時纔導致問題。如果我們能夠接受某些欲望無法實現這一事實,那麼,生活中的不確定性就不會對我們產生不利影響。


      行動的結果無法追蹤或審查,有很多法則影響到你要做的事情。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過馬路,你永遠不知道你是否能安全抵達馬路那邊。任何基於認識不足的預測都不會產生預期的結果,你應該推算並承擔風險。你有能力權衡利弊,在制定計劃之前,所有這些都必須考慮進去。盡管盡了努力,事情還是會出錯。努力、熱情、勇氣、知識、能力、力量是克服障礙的首要條件。神的恩典存在於任何有這些特質的地方,神的恩典意味著將不確


      定性轉化為確定性,你擁有的一切是神賜予的。


      這些賦予你的東西必須結合到一起,當事物被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時,就被創造出來了。這個身體是物質創造的一部分,是智慧地歸集到一起的,創造意味著知識,一個有意識的存在。如果知識是有限的,那麼,該有限意識是個人;如果知識是無限的,他是神。當我們談論整個造物,它是以整體知識為前提的。因此,神是全知的(sarvaj.a.),他必定具有創造的能力。創造這個世界的物質不能與神分離,如果它是分離的,那麼“創造材料者”將經歷無盡的回歸。神是造物主和材料兩者,造物離不開材料,線和纖維是不分離的,造物存在於何處,神必存在於該處。


      地、水、火、風素是神。當萬物均是神時,事情是怎麼發生的?當你付諸行動時,你一定會失去,但你會不斷得到,這歸功於賜予者。當你穿過馬路,為什麼沒被車子撞上?即便你被撞上了,為何沒有傷得很慘?這歸功於神。這適用於你生活的一切方面,當你說“神”時,不存在對於該賜予者視野的困惑。“他存在那裡,因我看見。”如果你頓悟到這個賜予的情況,更進一步,認識到是神賜予的,然後,何來憤怒?即使憤怒產生,在認知後也不會存在。在有效的知識下,記憶是沒有力量的,記憶是一種表像、一種投射,它可能會威脅到你,但知識會贏。隻有恩典纔能幫助無助。


      你不能錯過接納這源源不斷的奇妙恩典。何以存在內在休閑的喪失?你有什麼內在壓力?當你看到恩典如此切實、如此鮮活、如此始終如一、如此恆久不變,那麼主觀、憤怒、沮喪、絕望又何以存在?在你的思想和你的存在中跳動的隻有恩典。同情、愛、理解和關心是你所擁有的一切,僅此而已。何以喪失內在休閑?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改變你的視野,讓你壓抑的創造消失,把你自己投入恩典的懷抱。這不是理論或實踐。你是恩典。你越清楚領悟這點,問題就越少。


      沒有失敗一說,所謂失敗就是一個人無法接受事實。


                                                               於印度金奈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