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幸運兒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教育
    【市場價】
    212-308
    【優惠價】
    133-193
    【作者】 (美)利爾萊博維茨 
    【所屬類別】 圖書  歷史  中國史  近代史(1840-1919)圖書  社會科學  教育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10296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100102964
    作者:(美)利爾萊博維茨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4年11月 

        
        
    "

    編輯推薦


        《幸運兒》是一本引人入勝的作品,它生動描述了中美之間早期教育交流的歷史。本書將留美幼童的曲折經歷和心靈感悟放在中美社會文化廣闊的歷史背景中,通過幼童與中美不同社會文化的互動,展示中國現代化的艱難曲折和中美文化融合的困難,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盡管在過去的一百年中,中國的歷史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多到本書難以盡述,但是,從那些幼童開始**次面對的、中國所面臨的根本挑戰,卻沒有改變。

     
    內容簡介


        1872—1875年間,清政府根據容閎提出的“留學教育計劃”,四年之內向美國分批選派120名幼童。這是中國*早的官派留學計劃。清政府的目的是讓這些幼童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和技術,以對抗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但是這些幼童到達美國之後,不但掌握了先進的技術,而且接受了西方的平等和民主的觀念。在清朝政府中保守派的反對下,留學計劃擱淺,許多幼童在沒有完成學業的情況下被召回。本書再現了那個時局動蕩的年代裡,一群幸運的孩子被遴選出來,擔負著重大的使命赴美學習,回國之後在不同的領域展現自己的纔華和能力,改變中國的經濟、外交和政務的往事,以及他們在那個時代所面臨的衝突與挑戰。

    作者簡介


        利爾萊博維茨(Liel Leibovitz),紐約大學傳播學助理教授,Tablet雜志編輯。其他作品(包括合著)有:The Chosen Peoples: America, Israel, and the Ordeals of Divine Election,Lili Marlene: The Soldiers' Song of World War II和A Broken Hallelujah: Leonard Cohen's Secret Chord。



    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作家,目前定居紐約。其他合著作品:Lili Marlene: The Soldiers' Song of World War II。


     



        譯者李志毓,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民國政治史。


     

    目錄
    目錄
    中譯本序言(李喜所) 1
    導論 1
    部分
    1. 新生 7
    2. 大清 19
    3. 外國人 45
    4. 自強 63

    第二部分
    5. 到達 85
    6. 威拉德街上的紫禁城 103
    7. 歸國 127


    目錄



    中譯本序言(李喜所)  1



    導論  1



    部分



    1.   新生  7



    2.   大清  19



    3.   外國人  45



    4.   自強  63


     



    第二部分



    5.   到達  85



    6.   威拉德街上的紫禁城  103



    7.   歸國  127


     



    第三部分



    8.   獄徒  161



    9.   空虛的大帝國  181



    10.   百日維新  211



    11.   殘陽  241



    後記  265



    說明  269



    資料來源  271



    致謝  275



    注釋  277



    索引  293


     

    媒體評論


        本書將留美幼童的曲折經歷和心靈感悟放在中美社會文化廣闊的歷史背景中,通過幼童與中美不同社會文化的互動,展示中國現代化的艱難曲折和中美文化融合的困難,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李喜所


     



        清政府在19世紀末派出一批幼童去康涅狄格上學之後發生了什麼呢?好吧,他們開始擅長打棒球、取各種外號——“中國鬥士”、“胡鬧的強尼”——但是他們也返回故鄉,為改變中國付諸了行動。《幸運兒》是一本引人入勝的作品,它生動描述了中美之間這一早期教育交流的歷史。——彼得赫斯勒

    在線試讀
    中譯本序言
    李喜所

    我一向認為,史學永不枯竭的動力來源於不斷發展的客觀現實。人們總是由客觀現實所凝練和升華的價值追求與是非評判出發,去反觀歷史,選取那些與現實貼近、能展示其價值觀的歷史畫面去深入研究。不管研究者是否意識到這種現實與歷史的潛在默契,都難以超越這種基本的思維範式。所以,隻要現實在前進,史學就跟進。我也是在這樣的“魔咒”捆綁下,從1978年後的改革開放中汲取了一點點靈感,開始涉足留美幼童及近代留學史的研究。1980年,我發表了篇《容閎與留美幼童》的論文,但並沒有引起學界和社會太多的關注。因為那時雖然官方已經有了大量向國外派遣留學生的意向,1978年12月26日也有五十名中國留學生赴美,但還是局部的,沒有波及整個社會。然而,當20世紀80年代初,自費留學定為國策後,成千上萬的青年學子爭相負笈海外,考“托福”、“GRE”的人逐年猛增,許多人為了報名被迫徹夜排隊,出國留學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牽動著千家萬戶。這種客觀現實,給學界對留學生的研究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我也受此影響,先後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在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和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三部關於容閎及留學生的著作。可喜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關於留美幼童和留學史的研究持續升溫,研究人員、相關論著不斷增多,一些研討會也在召開,容閎的家鄉珠海還把容閎當作其響亮的“城市”名片,千方百計張揚其歷史文化價值,一批留美幼童的後代還努力搜集其祖上的資料,追尋前輩的輝煌。當2004年南開大學和徐州師範大學在天津、徐州召開“留學生與中外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時候,已經是群賢畢至、碩彥雲集,海內外一百二十多名專家學者濟濟一堂,探討中國留學生的歷史。此後,新聞、文藝界也卷了進來,尤其是中央電視臺大型歷史專題紀錄片《大清留美幼童》的播出,幼童留美的故事得到廣泛的傳播。本書的作者就是在北京於電視上看到這部專題片後,撞出了他們的靈感,決定撰著本書的。總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迅速推進,將容閎和留美幼童推向了歷史的前臺。


    中譯本序言



    李喜所


     



    我一向認為,史學永不枯竭的動力來源於不斷發展的客觀現實。人們總是由客觀現實所凝練和升華的價值追求與是非評判出發,去反觀歷史,選取那些與現實貼近、能展示其價值觀的歷史畫面去深入研究。不管研究者是否意識到這種現實與歷史的潛在默契,都難以超越這種基本的思維範式。所以,隻要現實在前進,史學就跟進。我也是在這樣的“魔咒”捆綁下,從1978年後的改革開放中汲取了一點點靈感,開始涉足留美幼童及近代留學史的研究。1980年,我發表了篇《容閎與留美幼童》的論文,但並沒有引起學界和社會太多的關注。因為那時雖然官方已經有了大量向國外派遣留學生的意向,1978年12月26日也有五十名中國留學生赴美,但還是局部的,沒有波及整個社會。然而,當20世紀80年代初,自費留學定為國策後,成千上萬的青年學子爭相負笈海外,考“托福”、“GRE”的人逐年猛增,許多人為了報名被迫徹夜排隊,出國留學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牽動著千家萬戶。這種客觀現實,給學界對留學生的研究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我也受此影響,先後發表了十多篇論文,在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和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三部關於容閎及留學生的著作。可喜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關於留美幼童和留學史的研究持續升溫,研究人員、相關論著不斷增多,一些研討會也在召開,容閎的家鄉珠海還把容閎當作其響亮的“城市”名片,千方百計張揚其歷史文化價值,一批留美幼童的後代還努力搜集其祖上的資料,追尋前輩的輝煌。當2004年南開大學和徐州師範大學在天津、徐州召開“留學生與中外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時候,已經是群賢畢至、碩彥雲集,海內外一百二十多名專家學者濟濟一堂,探討中國留學生的歷史。此後,新聞、文藝界也卷了進來,尤其是中央電視臺大型歷史專題紀錄片《大清留美幼童》的播出,幼童留美的故事得到廣泛的傳播。本書的作者就是在北京於電視上看到這部專題片後,撞出了他們的靈感,決定撰著本書的。總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迅速推進,將容閎和留美幼童推向了歷史的前臺。



    毫無疑問,留美幼童是洋務運動所開啟的中國早期現代化運動的產兒。現代化自然是彰顯這一歷史事件重要意義和客觀價值的起點和歸宿,也是揭開其歷史秘密的鎖鑰。本書的價值取向和研究思路牢牢把握住了這一點,自始至終以現代化為圭臬。但是,中國的現代化銘刻著中國文化的特色,有強烈的獨特性。她不是歐美那樣原發性的,也不是印度那樣殖民式的全盤移植,而是在保留原有“木本”基礎上的有選擇的一種“嫁接”。“嫁接”之後,客體與本體的矛盾與衝突,以及由此引起的許許多多的問題是難以想像的。圍繞留美幼童,引發出傳統文化現代轉換進程中的一繫列問題。諸如,幼童到美國接受西式教育,宣告了讀“洋人”書的合法化,傳統的知識源流和國人的知識結構將發生根本轉變,這就從根基上動搖了儒家的文化統治地位;幼童留美開闢了高級人纔培養與選撥的新途徑,對流行了千餘年的科舉教育體制和人纔選撥機制是新的挑戰,讓清政府摸不著頭腦,隻能得過且過;幼童赴美留學十多年,接受了道地的美國文化,他們在汲取科學知識的同時,還會受到政治、思想、宗教、道德、習俗等一整套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價值繫統的浸染,這與大清的價值體繫格格不入,也是清廷派幼童出國時所料不及的;幼童留美是清廷走向世界的重要標志,這又引發出美國如何認識中國和中國如何看待美國及西方世界的問題,在幼童留美的過程中,如何處理中美關繫經常會波及。此外,還有幼童的管理、宗教信仰、如何對幼童進行中文和儒學等傳統文化的學習以及幼童歸國後的命運等等。一個不大不小的幼童留美事件,就引發出如此之多的重要問題,可見準確探討中國的現代化歷史何其艱難。不過,問題越多,研究的價值纔越高。本書在現代化視角下,對這些問題都有所涉獵,應該說作者在歷史價值的判斷和研究趣旨的把握上是相當準確的。而且作者總是以歷史關照現實,清晰地意識到,在中國推進現代化的進程中,留美幼童當年“所面臨的問題仍然是當今中國所面臨的問題”。



    由於幼童留美事件涉及問題多,又是中國有史以來官方首次派遣的留學生,而且是幼童,在中國全力向現代化搏擊的今天,就很容易引起學者的研究興趣和較廣泛的社會關注,所以近二十年來有關研究成果頗為可觀。粗略統計,中外學者已出版的專著和專題史料集已有六部,還有數篇博士和碩士論文。如果再加上容閎傳記和留學史著作中的有關專章,就更多了。至於論文已有二百六十餘篇,還不包括報章、文藝等通俗作品。所以,幼童留美已經是一個起點很高的研究課題。在這樣的學術背景下,本書的優勢和特色又在何處呢?除了責任編輯外,我作為中譯本的個讀者,至少有三點感受或收獲:



    其一,史料運用上有某些突破。



    在國內從事留學研究的學者大概都有一種體會,鋻於語言和出國查找資料的困難,外文史料的使用較少。而留學生畢竟在國外學習、生活,外文資料的缺乏,就難以準確闡述他們的文化選擇和思想動向,這無疑是一重大缺陷。目前,留美幼童研究的死穴恰恰也在這裡。本書作者則充分利用其美國人的優勢,著力從美國的檔案館和報章查閱了一些新史料。其在充分利用康涅狄格歷史社會檔案的基礎上,檢閱了《紐約時報》、《紐約世界報》、《哈特福德報》、《費城時報》、《春田聯合報》等相關報章。利用這些新史料,本書對容閎和幼童留美事件的敘述就豐滿多了。例如,容閎與美國基督徒瑪麗·凱洛格小姐結婚的場景,以前知之甚少,書中引述1872年3月2日《紐約時報》的報道說:


     



    容閎先生,中國廣東人,現任中國駐哈特福德教育委員會學生監督,周三與瑪麗· L.凱洛格小姐成婚。婚禮在埃文市的凱洛格父親B. S.凱洛格家中舉行,由庇護所山公理會教堂的J. H.特威切爾牧師主持,他是新郎的摯友。新娘身著的白色婚紗,是由特意從中國進口的絲綢制作的,有精心制作的絲綢刺繡做裝飾。新娘的弟弟和妹妹擔任伴郎和伴娘。儀式完畢後,呈上了中式佳肴和美式風味大餐。理事葉緒東(Yoh Shu Tung)先生和在中國駐哈特福德教育委員會任教的容運福(Yung Yun Foo)先生穿著中式服裝出席,但早已接受了美國時尚的新郎則身著西式晚禮服。新婚禮物數量眾多且價值不菲。之後容閎夫婦乘坐當晚的火車前往紐約進行短暫的新婚旅行。


     



    類似這樣形像逼真的歷史場景,書中有不少。這對進一步深化幼童留美的研究無疑意義不凡。



    其二,注重幼童留美細節的敘述。



    本書並沒有按照幼童留美的派遣、留學狀況、中途撤回、回國貢獻這樣比較常見的敘史方式去謀篇布局,而是以幼童的行為、思想、感受及其命運為中心通盤展開,尤其注重幾位比較典型的幼童如唐紹儀、梁敦彥、梁如浩、李恩富、蔡紹基、鐘文耀、詹天佑、蔡廷干、容尚謙等較具體逼真的評述,再現這批幼童留美的歷史場景和命運歸宿。特別是他們在美國留學時的一些細節的敘述,讓讀者大飽眼福。例如,書中披露了梁敦彥剛到美國一年半就用英文寫的一首詩:


     



    我是一隻小花貓,



    名字叫作灰虎斑,



    我居住在鄉村裡,



    二十裡外的鄉村裡,



    我的眼睛黑中夾著淡褐色,



    我的皮毛軟如絲,



    每天的清晨和夜晚,



    我都喝下一整碟牛奶。


     



    看到這首詩,不用加任何說明,幼童們的聰明好學即一目了然。書中還詳細描述了1877年在哈特福德舉辦的中國新年慶祝會,幼童們用英文所做的精彩演講,令在座的美國政要、專家學者、友好人士和中國官員傾倒。書中記述1876年幼童們在費城世博會上的談吐不凡和優秀業績,較一般書上的敘述要詳盡精彩許多。該書還首次披露了吳子登上任後,公開在《哈特福德日報》刊文,訓斥幼童,其雲:


     



    你們應該明白,朝廷為了培養人纔,不惜重金將你們送到好的學府學習。你們固然要用功讀書,但也不可疏忽禮節。如果你們現在不好好用功,如何應付將來所需?如何纔能不低人一等?如果你們故意不顧母國之禮法,將來回國後如何能與同胞和睦相處?希望此信能讓你們思考過去與現在,明了你們在此地時間短暫,而回國來日方長,因此不應根深蒂固地感染外國的習慣,以免積習難改。中西學習應並重,以便今後學以致用。如不如此,你們來此何用?


     



    書中記述了很多幼童留學時的生動故事,描寫了他們的性格愛好,乃至英文“外號”等。所有這些,為以前的論著所少見。在研究基礎已經極為豐厚的研究課題上做研究,往往細節決定成敗。應當承認,本書的成功,注重細節是一重要方面。



    其三,視野廣闊,大中見小。



    本書將留美幼童的曲折經歷和心靈感悟放在中美社會文化廣闊的歷史背景中,通過幼童與中美不同社會文化的互動,展示中國現代化的艱難曲折和中美文化融合的困難,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遐想空間。書中涉及在中國延續了千餘年的科舉、清朝的創立、鴉片戰爭、曾國藩和李鴻章的洋務事業、中日甲午戰爭、百日維新和光緒帝、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慈禧太後及清朝的滅亡。這些歷史背景的簡略陳述,緊扣幼童命運的起伏,讓讀者在不經意間對這個歷史事件的理解加深了一步。誠然,對中國讀者來講,如此蜻蜓點水的歷史陳述,並不解渴,但對西方讀者,則不但必要,而且增加不少歷史知識。就像書中對美國相關歷史文化背景的概述一樣,可能對美國讀者過於淺顯,但對我們了解幼童的生存環境和中途撤回就很有價值。例如,書中講到華工在美國的痛苦生活和19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的排華惡浪,這和幼童受到少數美國人的鄙視和1881年的中途撤回有直接關聯。以往的多數著作,將幼童撤回的原因完全歸之於清廷的頑固守舊,而忽略了那時的排華惡劇,顯然有失偏頗。書中還披露,1880年的紐約已是一百二十多萬人的大都市,但華人僅八百左右,且多是苦力,幼童赴美纔讓美國有機會看到中上流社會的華人。書中記述那時舊金山、紐約、費城、馬薩諸塞州的一些社會歷史狀況,也頗有價值。平心而論,這些關於中美歷史背景的簡要評述,絕非畫蛇添足,而是深刻理解幼童悲喜劇的必要前提,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書的理論深度。當讀者通過留美幼童來透視中國早期的現代化進程和美國那時的現代社會時,就比較容易理解作者在導論中富有一定哲理的斷言:


     



    在美國,今天的中國人也許還會遇到與當年相同的熱情和相同的偏見,時而激勵他們,時而阻礙他們。盡管在過去的一百年中,中國的歷史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多到本書難以盡述,但是,從那些幼童開始次面對的、中國所面臨的根本挑戰,卻沒有改變。


     



    總體來看,利爾·萊博維茨(Liel Leibovitz)和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合著的這本著作,特色鮮明,值得一讀。這雖然不是一本嚴肅的學術專著,但其在通俗流暢的敘述中,體現了其較高的學術見解和學術深度,融高雅於通俗之中。因此,我們在研讀本書中,切不可因其深入淺出而忽略了其在留美幼童研究中的學術建樹和富有某種啟迪意義的現實關懷。比較客觀的態度應是,既要把其當作一本通俗讀物,又要視其為一本學術專著。



    關於本書的翻譯,文字清新,譯文準確,很多歷史史實都精心地加以核對。譯者李志毓博士,曾跟我在南開大學讀過兩年博士後,給我的印像是文史功底較深厚,纔思敏捷,一心向學,視學問為其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願這種學術之雅,能持久留香,讓學問之美與人生之美同放異彩。


     



    2012年8月18日於多倫多旅次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