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老後生活心事典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總論
    【市場價】
    419-608
    【優惠價】
    262-380
    【作者】 日佐籐真一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1991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2019919
    作者:[日]佐籐真一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8月 

        
        
    "

    編輯推薦

    我們該如何面對“老”的到來?


    不用怕老,怕的是沒準備要老。


    老年不是人生終點,而是第二人生的出發點。 
    內容簡介
    我們該如何面對“老”的到來?

    當面對父母離世、配偶重病、屆齡退休、持續老去、入住贍養設施……等各種情況時,

    .面對“屆齡退休”人生事件,隻要將其轉變為“仍有前路”,後半生也將可以成為復合式生活方式的起點。
    .面對“配偶死亡”人生事件,不要抑制悲傷,也不可以過度執著,要學習接受死亡。
    .面對“無法行走”人生事件,即使必須乘坐輪椅,隻要持續保有好奇心,就能深化內在生活圈。

    我們該如何面對“老”的到來?



    當面對父母離世、配偶重病、屆齡退休、持續老去、入住贍養設施……等各種情況時,


    我們應該保有何種心境呢?



    .面對“屆齡退休”人生事件,隻要將其轉變為“仍有前路”,後半生也將可以成為復合式生活方式的起點。

    .面對“配偶死亡”人生事件,不要抑制悲傷,也不可以過度執著,要學習接受死亡。

    .面對“無法行走”人生事件,即使必須乘坐輪椅,隻要持續保有好奇心,就能深化內在生活圈。



    很多人都知道要為退休之後的生活存錢、做準備,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懂得為退休之後的生活做心理準備。這是一本讓你從容面對人生後半場的心理指引書,從心理學、老年學的角度,帶領你觀看你人生的下半場,如何讓你的心快樂地生活,直到生命的*後一刻。




    書中闡述60到90各年齡層會面臨的人生事件——

    60年齡層,教你如何找到自己的“本心與真義”,會面臨到的生活事件,像是失去父母以及退休或是再就業等問題;

    70年齡層,告訴讀者如何接受心靈和身體上的變化;

    80年齡層,則著重在自己與配偶的照護及如何避免罹患失智癥;

    90年齡層,人生事件包括“委托他人管理管理金錢”及深化內在生活圈,讓自己保有美好回憶等等,有條理不紊地告訴讀者如何以輕松的心態活在當下、從容自在面對老後生活。
    作者簡介

    佐籐真一


    1956年出生於日本東京。大阪大學研究所人類科學研究科臨床生死學、老年行為科學研究領域教授、博士(醫學)。

        歷任東京都老人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人口學研究所高級客座研究員、明治學院大學心理學部教授等職務。主要著作有《充滿謎題的老人:老人行動學的解釋說明》(光文社新書)、《失智癥中的無法理解行動有其原因》(Soft Bank新書),合著方面有《年老之心:年齡漸長與成熟的發展心理學》(有斐閣)、《年老與心靈的照護──老年行動學入門》(Menrva書房)、《老齡化心理學:與年老相關的理解與支持》(北大路書房)等等。


    目錄
    目錄
    前言 我們要如何面對“老”的到來?1

    第1章 60世代(60—69歲)找出自己的本心與真義並加以實踐的年代1
    1. 人生事件——“屆齡退休”4
    2. 人生事件——“延長雇用、再次就職”44
    3. 人生事件——“小區活動的參與”57
    4. 人生事件——“雙親去世”82
    5. 人生事件——“配偶或是自己罹患重病”105
    6. 人生事件——“老化的進行”116

    第2章 70世代(70—79歲)接受他人的協助,並且思考世代繁衍傳承的年代133
    1. 人生事件——“工作正式退休”136
    2. 人生事件——“身心質量的變化”145

    目錄


    前言   我們要如何面對“老”的到來?1


     


    第1章  60世代(60—69歲)找出自己的本心與真義並加以實踐的年代1


    1. 人生事件——“屆齡退休”4


    2. 人生事件——“延長雇用、再次就職”44


    3. 人生事件——“小區活動的參與”57


    4. 人生事件——“雙親去世”82


    5. 人生事件——“配偶或是自己罹患重病”105


    6. 人生事件——“老化的進行”116


     


    第2章  70世代(70—79歲)接受他人的協助,並且思考世代繁衍傳承的年代133


    1. 人生事件——“工作正式退休”136


    2. 人生事件——“身心質量的變化”145


    3. 人生事件——“退出社區活動”164


    4. 人生事件——“給予孫輩援助”172


     


    第3章  80世代(80—89歲)超越失去,並保有嶄新未來展望的年代185


    1. 人生事件——“自己與配偶被判定需要看護,或是罹患失智癥”188


    2. 人生事件——“入住養老設施,或是與孩子同住”198


    3. 人生事件——“故交、友人的死亡”204


    4. 人生事件——“配偶的死亡”209


     


    第4章  90世代(90歲—)持續保持智性的好奇心,


    深度拓展內在生活圈的年代219


    1. 人生事件——“失去步行能力”222


    2. 人生事件——“委托他人管理金錢”230


    3. 人生事件——“隻有入睡與起床的每一天”233


     


    結語243

    前言
    前言 我們要如何面對“老”的到來?
    在我們的人生中,每個人都會面臨許多“人生事件(Life event)”的挑戰。所謂的“人生事件”,指的就是讓我們日常生活發生極大變化的重要事件,其中包括美好開心的,也有非常糟糕哀傷的,有時則是不好不壞的中性事件。

    舉例來說,像是升學與結婚、子女或是孫輩誕生、自己與配偶在職場獲得升遷等情況,都是大多數人感到“美好”的人生事件。不過相較於這些美好事件,若遇到的是自己或是家人受傷生病、夫妻之間有所紛爭、失業,或是失去親人、面臨死別等眾多情況時,大多數人就會認為這些屬於“糟糕”的人生事件。另外,像是孩子獨立、與父母同住、自己與配偶的退休等情況,大多數人則認為是性質“中立”的人生事件。

    前言    我們要如何面對“老”的到來?


    在我們的人生中,每個人都會面臨許多“人生事件(Life event)”的挑戰。所謂的“人生事件”,指的就是讓我們日常生活發生極大變化的重要事件,其中包括美好開心的,也有非常糟糕哀傷的,有時則是不好不壞的中性事件。


     


    舉例來說,像是升學與結婚、子女或是孫輩誕生、自己與配偶在職場獲得升遷等情況,都是大多數人感到“美好”的人生事件。不過相較於這些美好事件,若遇到的是自己或是家人受傷生病、夫妻之間有所紛爭、失業,或是失去親人、面臨死別等眾多情況時,大多數人就會認為這些屬於“糟糕”的人生事件。另外,像是孩子獨立、與父母同住、自己與配偶的退休等情況,大多數人則認為是性質“中立”的人生事件。


     


    許多的人生事件都是“將來某個時間點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但我們卻無法得知這些事情會在何時發生。更何況,我們在人生下半場的60歲以後,常常要面對退休導致失去與社會連結、經濟方面的壓力與不安、父母與配偶死亡、疾病,或需要長期看護等重大情況,可說大都屬於較為負面的挑戰。因此,事先設想何時會發生何種人生事件,並深入思考對應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還年輕的時候,人生就算失敗仍然可以再次修正,但當人生進入下半場之後,想要重新站起就會變得較困難。如果對於人生事件采用錯誤的處置方法,人生的後半輩子可能就是無比的辛勞與寂寞啊!


     


    不過,現在的你已經感到自己即將邁入人生下半場了嗎?抑或是覺得距離仍然非常遙遠呢?在進入本書正文之前,不妨再想想,我們究竟是在哪些時刻覺得“人生已經進入下半場”?或者心裡是否已經感受到“老”之將臨了?


     


    至於我,則是在自己開始出現老花眼時就感受到“老”的到來。雖然原本就必須戴眼鏡,但面對近視用眼鏡慢慢看不清楚,必須改戴老花眼鏡的情況時,心裡還是大感頹喪失落。就像這樣,對於自己邁向老年有所自覺的情況,就稱之為“老化認知(Selfawareness of aging)”。老化認知包含了“由內而外的自覺”與“由外而內的自覺”,像老花眼、重聽、記憶變差這些自己感受得到的身心衰退,就是“由內而外的自覺”。


     


    相對於這些狀況,孩子與孫輩的成長、屆齡退休,或是被當作老者對待等情況,則屬於“由外而內的自覺”。


    如果是在一般公司上班,也可能會因為調職或是轉任等因素,而感覺到自己已經進入人生後半場。


     


    但到了50歲左右,就已經很清楚自己是否已成為年過60也仍舊活躍職場的董事干部,抑或是權力核心之外的人。如果是後者的話,往往要面對的是薪資已經停滯,或是在公司要求之下調職、轉任等情況。而且薪資的停滯與調職、轉任,也是要求個人接受“自我的限制”。


     


    從50歲到60歲這段時間,也是工作方面大多是在自我控制之下的階段。自己本身也很清楚該做的事,而且若有擔任管理職的話,也是必須向部下們發出指示的位置,當然自我控制的程度也會更深。不過,當面對薪資的停滯與調職、轉任等種種情況時,卻是我們無法有所選擇的處境,甚至自己也完全無法掌握,隻能順從接受他人的單方面決定。因此,在自尊強烈受損的同時,我們也會逆向回到無法自我控制的狀態,並且造成自我的限制。這樣的情況同樣也會為轉往下坡的自己,帶來所謂“老”的自覺與認知。


     


    遇到這些情況時,如果隻是選擇自我限制,那等在人生前方的就是失意落寞的日子。隻能心裡想著,“明明已經這麼努力了,公司卻是這麼冷淡無情”“我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東西啊!”然後過著苦悶煩憂的每一天。不過,在即將到來的屆齡退休開始之前,若把這個狀況當作是暖身時期練習題的話,大家又覺得如何呢?


     


    當遠離至目前為止的熟悉工作時,能稱得上是自己真正能力的究竟是什麼?你又會把新的價值觀置於何處呢?自己又是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呢?如果把它想成是領取薪水的同時,還能正視自己的內在,並對未來人生進行練習或是預備暖身的話,大家應該會更加歡迎這樣的處境吧!


     


    大家是否也曾因為家人之間關繫有所變化而感受到“老”的到來呢?育有孩子的人,往往都是在孩子獨立之後便開始感受到自己變老。當孩子們長大之後,因為升學或是成家立業而離開家裡時,身為父母雖然可以從這個身份與職責得到解放而輕松不少,但在此同時卻也感受到寂寞與孤單的來襲。特別是那些育兒工作占據生活極大比例的家庭主婦,有時也會因為空虛與不安而出現罹患“空巢癥候群(Emptynest syndrome)”的抑郁狀態。


     


    這個原因就在於父母雖然認為獨立的孩子纔是可靠的,但另一方面卻又感到空虛寂寞的矛盾精神狀態,可是這類的人生事件在現今的日本卻是持續不斷地減少,因為孩子們根本就不會離開父母而獨立。


     


    年輕人無法就業、無法結婚的現像常常成為社會的議題,但其實問題的背後始終有著父母的存在。如果是從前,孩子們會在體力與經濟等方面慢慢超越父母之後,兩者之間的權力關繫終會反轉為由孩子們保護父母,而父母們也漸漸步入老年。可是,現在的情況卻演變成孩子們不願外出擴展自身的權力,反而留在舒適的家中拖拉發懶,導致永遠也無法成長茁壯並超越父母。


     


    從父母的立場來看,也因為有著不想對孩子松手而感到空虛寂寞的想法,所以看到孩子無法獨立也不會加以怪罪責備。加上現今都是有如“朋友般親子”關繫,和以前的情況大不相同,所以和孩子之間的朋友關繫如果持續下去,很多事情父母都會覺得很不錯。舉例來說,即使女兒到了30—40歲,母親60—70歲了,仍然可以一起購物或是旅行,同樣很有樂趣。


     


    特別是孩子們在金錢方面無法離開父母而獨立時,彼此間的羈絆也就更加強烈,父母與孩子們就這樣無意地維持模糊的關繫,拖拖拉拉地繼續同住在一起。但父母們的身體終究會慢慢衰老,不久之後就需要看護照顧。如果父母到了70—80歲仍舊維持這樣的關繫,彼此互相依賴,許多的問題也就會浮上臺面。


     


    在這當中,目前已知未婚的中年兒子與高齡的母親之間,容易發生與年輕夫婦相同的家庭暴力。原因就在於兒子與母親關繫親近緊密,且性別也屬男女之故。


    像這種老年期問題的根源,與孩子的離家獨立時期息息相關。雖然孩子獨立後的寂寞空虛是邁向老年的步,但其實這也是為後半輩子帶來幸福生活的一個步驟。


     


    當感到衰老時,我們都會出現沮喪氣餒,或是覺得厭煩苦悶,甚至想要逃避的種種反應。有些人則是裝作不在意,或是想要努力克服,這全都是因為我們把“老”視為負面之物,並竭力想要逃避的緣故。


     


    不過,“老”並不是隻會失去各種東西的負面之物,隻要借助你如何看待“老”,以及是否了解修正方法,就能徹底改變“老”的內在。我們真的能夠將喪失轉變為獲得,並且開展出一個新的世界。


     


    那麼,要怎麼做纔能將喪失轉變為獲得呢?那就是正視自己的未來,並對可能發生的人生事件預先在物理與心理兩方面都做好準備。有許多人為了退休生活而預先儲蓄金錢,但是會對退休後生活做好心理準備的人並不多,但人生真正重要的正是心的準備。雖然很少人能夠對於突發事件快速應變、處置得宜,但隻要事先假設有可能發生的人生事件,並加以深思熟慮的話,還是能夠不慌不忙地處理及面對事情。


     


    在本書中,我們將從老年心理學的立場來察看預期人生後半場出現的代表性人生事件,將會為心理與行動帶來哪種影響,並對應該如何處置進行深度思考。我們要怎麼改變心理?怎麼保持心理的穩定?如果想要在人生終點來臨之前幸福生活的話,該怎麼做纔好呢?這些正是60世代(60—69歲這個階段)的主題,同時也是本書的主旨。
    在線試讀
    4. 人生事件——“雙親去世”

    逐漸接近雙親的衰老。
    想要理解老化的身心是很困難的。
    隻有對於自己的衰老有所認知,纔能對雙親的年老有所共感。到了60歲之後,父母通常應該也超過80歲了。對於孩子們來說,雖然父母曾經是一個能夠給予自己許多東西的存在,但終究在不知不覺中大幅地衰老,甚至到了自己都無法自理的狀態。面對如此的情況,即使心裡清楚爸媽年紀真的大了,但在遇到不斷被要求“那個給我”“這個給我”的話,心中應該也會浮現“真是啰唆”,或是“真是夠了,給我適可而止點!”等想法,或許忍不住還會將這些話脫口而出吧!

    或許有些人可能會遇到家中父母,好像上了上門推銷及電話詐騙的當,或是真的遇到詐騙等的情況。當發生這些問題時,總忍不住罵道:“不是已經提醒過很多次了嗎?”因為過於擔心而怒氣爆發,或是覺得厭煩疲倦的同時,心裡也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電視節目與新聞報導都提醒過那多次要多加注意了,而且行騙手法也早已被破解公開,為什麼父母還是會上當呢?

    其實,因為孩子們的心裡都還留著父母年輕且活力十足時的印像,所以對於父母身心的衰老是無法真正體會理解的。有時長輩都已經出現失智癥的癥狀,甚至四處徘徊走動等奇怪的言行舉止,都已經非常明顯了,還是有些為人子女的人根本連這些都沒有察覺,或者已經發現卻不肯接受父母罹患失智癥的事實。

    當父母變得依賴,或是落入詐騙集團圈套時,常常是因為他們的身心隨著老化的進展開始衰退,會一直要求拿這個、拿那個,身體無法靈活使用雖然是原因之一,但其實真正原因更與腦部衰退有關。隨著年齡老去、上了年紀之後,腦部的信息處理能力就會逐漸下降,所以漸漸無法在同一時間處理大量的信息。

    4. 人生事件——“雙親去世”


     


    逐漸接近雙親的衰老。


    想要理解老化的身心是很困難的。


    隻有對於自己的衰老有所認知,纔能對雙親的年老有所共感。到了60歲之後,父母通常應該也超過80歲了。對於孩子們來說,雖然父母曾經是一個能夠給予自己許多東西的存在,但終究在不知不覺中大幅地衰老,甚至到了自己都無法自理的狀態。面對如此的情況,即使心裡清楚爸媽年紀真的大了,但在遇到不斷被要求“那個給我”“這個給我”的話,心中應該也會浮現“真是啰唆”,或是“真是夠了,給我適可而止點!”等想法,或許忍不住還會將這些話脫口而出吧!


     


    或許有些人可能會遇到家中父母,好像上了上門推銷及電話詐騙的當,或是真的遇到詐騙等的情況。當發生這些問題時,總忍不住罵道:“不是已經提醒過很多次了嗎?”因為過於擔心而怒氣爆發,或是覺得厭煩疲倦的同時,心裡也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電視節目與新聞報導都提醒過那多次要多加注意了,而且行騙手法也早已被破解公開,為什麼父母還是會上當呢?


     


    其實,因為孩子們的心裡都還留著父母年輕且活力十足時的印像,所以對於父母身心的衰老是無法真正體會理解的。有時長輩都已經出現失智癥的癥狀,甚至四處徘徊走動等奇怪的言行舉止,都已經非常明顯了,還是有些為人子女的人根本連這些都沒有察覺,或者已經發現卻不肯接受父母罹患失智癥的事實。


     


    當父母變得依賴,或是落入詐騙集團圈套時,常常是因為他們的身心隨著老化的進展開始衰退,會一直要求拿這個、拿那個,身體無法靈活使用雖然是原因之一,但其實真正原因更與腦部衰退有關。隨著年齡老去、上了年紀之後,腦部的信息處理能力就會逐漸下降,所以漸漸無法在同一時間處理大量的信息。


     


    人在采取行動時,一般都會經歷的過程是先會擬定計劃,並且模擬如何進行,接著開始行動,執行過程,後完成行動,但這個過程卻必須伴隨著大量的信息處理,所以父母下意識裡開始覺得難以自行處理,便對你產生依賴。對於父母來說,想要掩飾自己能力衰退是非常自然的行為,隻是在你眼中卻成為了“任性”“自以為是”的樣子。


     


    遇到電話詐騙而上當受騙,還是與腦部機能退化有關。我們平常在與人談話時,並不會將所有出現在腦海中的事情直接脫口說出,而是在下意識中解讀對方意圖與情緒,然後判斷是否適合提到這些事情後再將話給說出口。換句話說,就是要在一瞬間捕捉到話語間真正的涵意。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對這些行為開始感到難以應對。雖然我們常常說到“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但以社會性為背景的認知能力在年老後還是會慢慢降低、變差,造成腦部逐漸無法領會對方真正意圖的結果。如此一來,當人無法明確判斷實際狀況時,就隻能對於對方言詞的表面性意義作出反應。舉例來說,如果有通電話打來說,“我挪用了公司的經費,你幫我準備30,千萬不要告訴別人!”我們隻要聽到這裡就會知道這是電話詐騙,但上了年紀之後,判讀這種情況開始變得困難,所以也隻能接受對方語詞表面上的意義,而作出“你怎麼會做這種事!”的喫驚反應,或是告訴對方,“媽媽可以幫你什麼事情?”,甚至是再三確認“真的嗎?”


     


    當然,對方一開始就是企圖行騙,再加上設下巧妙的圈套,之後父母上當受騙也是理所當然的結果,所以千萬不要責怪父母。對於“社會認知”能力逐漸低落的父母說出“要自己注意”之類的話語,原本就過於苛責不合理,首要之務還是外圍親人找出良好對策。舉例來說,也有人采取的是“把父母老家的電話都設為電話留言,完全聽過留言之後再打電話”這類方法,但這樣的作法在緊急時刻卻反而會造成麻煩及困擾,而且父母隻要忘記這個設定接了電話之後,一樣沒有效果。因此,目前的現況可能還是沒有什麼有效的方法吧!


     


    隻要年齡漸長,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出現認知機能下降的情況。日本厚生勞動省(注:日本中央省廳之一,主管社會福利與勞務等領域的政策)曾推估過在65歲以上的人之中,不符合對應年齡而出現輕微認知機能低下的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人數約為400萬人,罹患失智癥的人數約為462萬人(2012年)。特別是在失智癥這部分,74歲以下罹患人數約為10%;到了85歲之後的罹患人數可以發現竟超過40%,也就是隻要年齡超過75歲,失智癥的罹患比例就會大幅提高。


     


    在無法正確認知父母衰老的情況下,孩子們對於父母始終不斷尋找物品,或反復詢問同一事情的狀況開始感到憂心,所以每每都會提出“又忘記啦?”“剛剛不是纔講過?”“因為你根本完全沒在記!”之類的指責話語。大家好還是帶著父母前往近來陸續增加的“健忘門診”接受檢查,纔能正確診斷出是否罹患失智癥。


     


    另一方面,雙親在不斷否認病情,並且認為“自己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其實內心也會擔心自己的記憶力是否開始退化。不管是對於自己頻繁健忘有所自覺的人,還是健忘到完全記不住也沒有自覺的人,兩者其實都會受到家人不斷指責,所以內心同樣都會惶惶不安。


     


    那麼,若在醫院的健忘門診被確定是MCI的話,又該怎麼辦呢?即使醫師確診是MCI,也並非罹患失智癥,但如果被醫生告知是“輕度認知障礙”的話,千萬也不要自認是“完全沒有問題”。有些人在遇到此種情況後會認為“自己馬上就會變成失智癥”而情緒低落,甚至陷入憂郁狀態。就算不告知病患本人診察結果,但同樣還是會因為在記憶檢查及認知檢查中,發現自己無法順利回答問題而出現相同的反應。


     


    如果是失智癥的話,可以盡早服用愛憶欣(Aricept)等藥物,有些案例是在服用後病程進展速度減緩,或是記憶障礙的情形獲得改善。既然實際狀況已經如此,所以為人子女者盡早陪同父母就診應該是很自然的。不過,若被診斷為MCI或是失智癥,日本目前仍無針對病患本人或家人情緒低落等心理狀況給予看護的機制。不論是醫生、護士、居家看護員,對於心理狀況都是無法給予治療照顧的。因此,如果陪伴父母至健忘門診接受診療檢查,家人務必事先考慮好收到檢驗報告後的治療方案。


     


    就算原本被判定為MCI,也不是所有人將來都會罹患失智癥。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在被認為是MCI的病人中,約有70%會出現認知機能逐漸下降的情形,但還有30%的人並不會這樣。另一方面,當MCI患者進展至失智癥後,以目前的藥物是無法治愈失智癥的,即使投藥治療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減緩病程的發展。失智癥的棘手之處在於,即使盡早前往醫院就診,也並不是一定能夠獲得良好結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厚生勞動省便於2013年啟動“失智癥實施政策五年推薦計劃(Orange plan)”,並且開始發展將MCI與早期失智癥病人納入重點範圍的範例行業。同時設置了“初期失智癥集中支援團隊”,從有可能罹患失智癥的階段開始,就由醫療、看護等專家們針對本人及家人進行家庭訪問及支援,再根據範例行業的情況來討論是否擴及全國而制度化。


     


    如果真的實施制度化,初期失智癥集中支援團隊便會配置在地區,包括支援中心,擔任病人與家屬的心理看護工作。


    另外,上了年紀之後,也會出現被稱為“老年癥候群”的各種疾病與癥狀的惡性循環。其中包括失智癥、憂郁、骨質疏松癥、尿失禁、營養不良、摔跌等等。總而言之,所謂的“老”,就是身心狀態處於上述的各種病癥當中。


     


    當父母開始出現各種癥狀及疾病,而必須接受孩子們照顧後,就會開始有所顧慮。當孩子年紀幼小時,父母總是要求做這個、做那個,而孩子們也不得不遵從父母的命令。雖然父母的勢力會比孩子們來得更高、更強,但當父母年老之後,雙親與孩子間的勢力關繫便會出現逆轉。因為孩子的勢力變強了,所以父母也隻能遵從孩子們的要求。說不定,對此種現像有所察覺的人是出乎意料外的少。原因就在於孩子們通常是出於善意,纔會動手做或開口說許多事情的。但當父母漸漸衰弱,即使心裡討厭也無法開口表明自己的不悅。對於父母這樣的想法給予理解,並且將父母的課題當作是自己的課題而加以同感思考,我想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但重要的是要用這樣的姿態來和已然衰老的父母相處。隻是,過了60歲之後,自己本身也不再年輕了。白發漸盛、老眼昏花、疲勞難以恢復、腰痛等等癥狀陸續出現。當自己開始衰老,也就是理解父母衰老的起點。當對自己的衰老有所認知時,雖然自己心中會感到落寞,但另一方面卻是能夠確實理解父母的衰老,並且能夠在擁有相同感覺的情況下,面對父母與父母同一世代的人們。憑借對於衰老的同感共鳴,就能溫柔對待他人。


     


    隱藏在“被家人照顧纔是幸福”的家人看護神話中的看護與控制的陷阱。


     


    現在的你,是否正和雙親同住呢?還是各自居住在不同處所?如果你已婚,我想應該是沒有住在一起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日本目前父母與孩子夫妻同住的比例,僅僅隻有一成左右。


     


    在更早之前,曾經有許多父母都是與孩子同住的,但時至今日卻早已大不相同了。與孩子同住的高齡者(65歲以上的人)在1986年時約為64.3%,但到了2013年卻減少到40.0%(資料來源:平成二十五年國民生活基礎調查)。特別是與孩子夫婦同住的比例由46.7%下降至13.9%,大幅減少了將近1/3(與單身子女同住的比例則由17.6%上升至26.1%)。


     


    單身子女與父母同住的情況之所以增加,則是與終生未婚及因非典型雇用的派遣工作,導致經濟不穩定的孩子人數變多有關,但如果提到跟已婚子女之間的數據,卻是一直在持續減少當中。


     


    這並不隻是因為孩兒輩夫婦不再希望與父母同住,現今社會的想法甚至已傾向為當孩兒輩成為父母之後,父母輩單獨居住的意願也大於和孩兒輩夫妻同住。這個轉變的背後原因,就在於不想生活時還要顧慮到孩兒輩夫妻,以及不希望對孩兒輩夫妻帶來困擾的心情。因此,現在很多父母即使需要看護了,都還是想要自己想辦法就好。


     


    事實上,有些父母在狀況需要看護到去世的這段時間裡,仍舊繼續夫妻兩人住在熟悉的老家,有些父母則是自行決定入住需要付費的老人中心。不過,其中也有些是早已無法負擔隻剩下年邁雙親的生活,卻還是認為,“現在還好”。


     


    當父母慢慢老去,即使旁人看來都覺得已經到達極限了,但本人卻還是沒有發現。另外,有些人則是對於自己的失智癥沒有病識感,甚至連孩子或是居家看護員前來探望的事情都給忘得一干二淨,也不知道自己已經無法獨自生活了。像這類情況,不管雙親怎麼保證自己沒有問題,根本就無法繼續下去。


     


    當憑借看護保險等各種方法,及孩子往返父母家中照顧都還是無法處理時,就必須考慮是否要將父母送至老人中心居住,或是接到自己家中同住。如果是原本就一同居住的家庭,在父母無法自行處理日常生活事務時,同樣也要思考是否留在家中看護,或是送至老人中心入住。當面臨這些狀況時,應該要怎麼選擇纔是比較好的呢?


     


    當雙親進入老人中心之後,身為孩子可說必然會出現矛盾的心情。對於自己無法親自照顧的歉疚感,以及負擔減輕的安心感、寂寥,以及解放感等等,各種矛盾復雜的情緒全都纏繞在心頭而煩惱不已。


     


    在現實狀況中,父母進入老人中心生活後大多可以比較長壽。這是因為老人中心裡有人協助管理營養、保持身體及環境的清潔,甚至健康惡化時也馬上被人察覺。即使心裡很清楚這些優點,但還是會想說:“爸媽雖然答應入住老人中心,但是心裡其實是很不願意的吧。”另外,有時親戚還會從旁插嘴:“居然要送到老人中心,哪有這種事情,你是要拋棄父母嗎?”反而造成更多的麻煩與衝突。因為這些沒有同住的親人,並不了解看護的實際狀況,所以隻會抱怨自己的想法。


     


    因為親人同樣也是擔心父母纔會說出這些話,所以無須加以責備。不過,“住得遠的親人纔是麻煩的”這句話,應該是所有看護者的共同認知與感受吧!舉例來說,即使失智癥發作至某個階段,有些人卻隻能在客人來訪保持穩定。如果隻看到當時的樣子卻不了解平常的狀況,親人有時就會發怒生氣,認為“怎麼可以這樣,為什麼要把人送到老人中心啊!”萬一你自己就是那個未與父母同住的人,除了父母的感受之外,也應該深入了解堅持將父母送至老人中心入住的孩子的想法。


     


    那麼,如果是同住的父母需要看護的話,又該怎麼做纔好呢?一般說來,隻要提到“與父母同住照顧父母”,大家多半都會認為“你很孝順!”“令尊、令堂真的好幸福!”所以,可能感受不到那種將父母送至老人中心的矛盾情緒與糾葛。不過,與父母同住還是會有同住的麻煩及衝突。


     


    如果是與父母同住的話,有時是父母前往孩子家中,有時則是孩子搬至父母家中,但不論是上述哪種情況,都還是父母衰弱後開始依賴孩子一起居住,所以孩子的權力也會呈現壓倒性的強勢狀態。當父母的立場變成希望受到孩子保護時,就沒有辦法違抗孩子們所說的話。再加上父母需要孩子看護照顧,所以這種“借貸”就無法償還了。


     


    在家人及朋友之間的這類親密關繫中,人們有時會感受到權力關繫(Power relationship)不對等所帶來的痛苦。例如,當我們跟朋友借錢之後,不知為何總是感到虧欠而難以平靜。這是因為與朋友之間的權力關繫失去平衡之故,所以除了金錢方面的負債,連心裡也都產生了“負債感(Indebtedness)”。因此,隻有返還借款也無法讓兩人之間的權力關繫恢復原狀。隻有在同時歸還道謝的禮物與金錢之後,纔能將這種負債感消除,或是讓權力關繫再度平衡。


     


    在親子之間,同樣也會出現這種情況。當我們從別人那邊收到某些東西時,就好像是跟對方借貸一樣。所以當需要別人照顧時,就仿佛是向孩子們進行借貸。


    因此,當父母需要被看護照顧時,就會產生心理方面的負債感,並且想要將其消除。可是身心都已經衰弱的雙親,卻無法為孩子做什麼。或許心裡會想說,自己死了之後可以留點財產,但現在卻什麼也沒辦法做。


     


    無法消除心理方面負債感的雙親,即使對於隻能遵從孩子感到不悅,卻也無法開口抱怨,隻好將自己的情緒壓抑下來。隻是本來就是孩子權力較大的同住,又感到無法違抗孩子的情況下,更是加重了心理的負債感。如此一來,父母會對被人看護照顧的情況感到痛苦,慢慢覺得應該是照顧的“Care”,變成了剝奪自己自由的“Control”。


     


    另一方面,因為孩子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回報,就會慢慢感覺自己無法一直給予“照顧”,於是花費自己許多勞力、時間及金錢來照顧父母,就成為了一種來自雙親的束縛,所以也開始認為自己受到了父母的“控制”,並且覺得非常痛苦。不過,這種情緒是不能說出口的。因為現實生活中仍存在著,“能得到家人照顧真的好幸福”“照顧父母與配偶真是至情至愛的表現”“照顧父母與配偶是不會感到辛苦的”等等這類“家人看護神話”。


     


    像這樣子的“家人看護神話”,乍看下似乎再真實不過,而且也有很多人深信不疑,但神話終究隻是神話。家人看護裡存在著“照顧轉變成控制”的陷阱,從體貼對方開始後卻漸漸陷入痛苦的矛盾狀態中,然後在心中不斷糾結煩惱;而被照顧的人也無法說出“討厭”“辛苦”等話語,隻能持續壓抑忍耐下去,終的結果就是一場悲劇。


     


    當然,想要親自照顧自己雙親的想法是很自然的,當然也不會要加以否定。隻是千萬不要受制於所謂的“家人神話”,而不斷地勉強自己。如果需要與父母同住並且照顧他們時,請不要自己扛起一切,而是要多多利用保險、地方機關提供的服務及義工等各種外來協助,好好了解所謂的“開放式看護”。


     


    入住老人中心與在家同住都會有優點及缺點,無法一概而論為“老人中心比家人照顧好”或是“家人照顧比老人中心好”。隻是,目前日本的實際狀況是價格低廉的特別老人養護中心,隻能入住需要看護等級三的老人,但全國各地登記候補的人數卻高達52萬人。如果是團體家屋(注:group home,提供病人小單位看護的醫療單位),或是付費老人中心的話,沒有準備一筆費用就難以申請入住,還是隻能留在家中看護照顧。


     


    而且現在政府也從入住中心,改為居家看護的方向推廣。也就是說,今後想要以低廉費用入住老人中心的希望,隻是更加渺茫。


    如果想要克服這個問題,就應該重新了解雙親與自己所居住地區,究竟提供何種看護資源?包括公家及非公家的部分,都應先行清楚掌握。即使是老人中心,還是有很多種類,所以大家務必事先看過書籍、雜志、網絡等媒體提供的信息。


    人通常在死亡到來的前10年,大約壽命一成左右的時間,多多少少都需要接受看護照顧。即使是現在仍然健朗的雙親,需要別人看護的日子還是一定會到來。當雙親面臨人生終點時,敬意纔是重要的。


    需懷抱著敬意來領會父母的尊嚴。


     


    當父母逐漸邁向人生終點時,為人子女者有時也會被迫面臨各種判斷。例如,當父母再也無法用口部咀嚼喫飯時,是否要實施經皮內視鏡胃造口術(Endoscopic Gastrostomy)?呼吸困難時,是否要進行氣切而給予插管治療呢?腎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時,要一直洗腎嗎?當心髒停止跳動時,要不要嘗試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急救呢?當雙親意識不清,或是罹患失智癥而無法自行清楚表達意見時,醫生、配偶及子女都會被迫面臨決斷與選擇。


     


    如果年紀還很輕,讓對方接受延長生命治療(Lifeprolonging treatment)應該是毫不猶豫的。可是,當父母年齡已經超過八九十歲,會希望接受什麼程度的延長生命治療呢?切開身體、裝上各種管子又有什麼意義呢?我想很多人都對此感到極為煩惱吧!


     


    我們一般都很容易誤認,“年紀到了八九十歲就很高齡了,本人應該也不希望切開身體,裝上一堆管子吧!”甚至父母自己也曾親口表明,“如果病情無法恢復,隻能實施胃造口術,再也不能用嘴巴喫東西的話,我寧可死掉。”可是,這是他們真正的心聲嗎?


     


    或許,父母心裡真正想的是“就算要實施胃造口術或是氣切,隻要能活著,我還是想要活下去。”日本人現今的生死觀已經開始改變,還會抱持“來世”觀念的人並不多,所以認為“死掉就什麼都沒有了,我還是想要活下去”的人應該是增加的。或者,家人都想說,“都已經九十多歲,活得也很夠本了,還是讓本人壽終正寢安然去世吧!”但本人心裡說不定想的是:“我就快到100歲了,我要活到100歲。”


     


    即使本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表明“不要接受延長生命治療也無妨”,但我們終究還是無法得知此種想法,是否為其真正本意。有可能是因為顧忌到家人,纔會這麼說。另外,也有可能因為失智癥導致心情憂郁,心裡想要“早點死掉”。


     


    當然,也可能會有家人希望“活得更久一點”,但本人卻“想要早點死掉”的情況。罹患失智癥的病人,從早期就會出現回答問題時,會配合對方點頭稱是的傾向,所以詢問父母“狀況不允許時,是否要接受延長生命治療”這種問題時,如何進行適當的延長生命治療,成為了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不要進行無謂的延長生命治療,自行決定自己死亡的“尊嚴死(Death with dignity)”,是因為患有不治之癥及重病末期的病人所產生的想法。尊嚴死是指罹患癌癥之類重病時,能夠以自己意志決定自己死亡的人。不過,隨著高齡化的發展,當病情無法治療及重病末期時,因為失智癥等疾病而無法表達自己意思的人卻是越來越多。因此,配偶與孩子必須取而代之作出決策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多。


     


    那麼,當我們雙親仍高齡健在時,到底該怎麼做纔好呢?可以的話,應該在父母仍然健康且充滿活力的時候,先行詢問某種程度的意願。雖然不見得這就是他們真正的想法,而且即使是真正想法,但當身體狀況漸漸不如以往健康後,父母的考量說不定也會改變。不過就算真是如此,事先詢問還是會比什麼問題都從未問過來得好些。若能問過雙親的希望與想法,多少還是能夠作為判斷的根據。


     


    事實上,當父母無法親自判斷時,要如何進行延長生命治療就隻能與醫生及家人共同商討後再作出決定。要參考的除了臨終前的狀態,包括疾病有無治療方法、營養狀態與意識清楚程度等條件,此外還包括地點究竟是要到醫院、看護機構,還是自己家裡等等,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沒有將所有情況納入,根本就無法作出任何決定。


    隻是,不論是哪一種狀態,還是有一個要件是共通的。就是在判斷之際,務必對雙親抱持著敬意。


     


    舉例來說,當面臨是否實施胃造口術時,通常會遇到有些醫院會以實施胃造口術為住院條件;但是某些老人中心卻反而不願照顧實施胃造口術的病人。在聽到一百八十度完全相反的要求時,心裡一定心亂如麻、煩惱不已。可是這時重要的還是,“你該如何領會父母親的尊嚴?”


    也就是說,把父母親“當作是一個無法取代的存在,抱持著敬意忖思他們的人生與死亡”,憑借這個思考過程,自然就會知道要該怎麼做了。


    當然,結果是會因人而異的,所以要實施或不實施胃造口術都可以。如果是懷抱著敬意來徹底了解父母生與死的結果,也是領會雙親尊嚴後的結果,我想父母就能夠迎接幸福的人生終點。


     


    彼此的連結不會因為死別而被斷絕。


    重新構築父母活著的意義,持續保有彼此的連結。


     


    一旦父母親迎向人生終點,接踵而來的就是聯絡親朋舊友、葬禮守靈及準備各種文件申請等等待辦事項。即使有葬儀社在旁協助,還是會讓人面臨手忙腳亂的情景,有時甚至要到頭七之後,稍為能夠喘口氣時,所有深切的悲傷纔會瞬間湧上心頭。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何姆斯與雷賀(Thomas
    Holmes & Richard Rahe)發表的“社會再適應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其中關於雙親死亡的部分共有63條。所謂的社會再適應量表,就是將人生事件帶來的壓力給予數值化,壓力程度(100分)的人生事件就是配偶的死亡。


     


    這是美國在1960年代所做的研究,所以與現今日本的狀況可能有所出入,當然也會有個人的差異,但在某個程度上還是能夠當作參考。隻要發現量表數值竟與“拘役”“入獄”同樣都是63分,相信大家一定馬上就能了解雙親死亡帶來的壓力。


     


    在更早以前,大家都認為“不可以永遠想著已經去世的人”。事實上,近年來我們的社會纔發現並非如此。開始討論起“延續性連結(Continuing bond)”的概念,這種死亡並不會切斷連結而是會持續下去的想法,可以讓人持續保有健康的連結,並且早日從悲傷之中恢復心情,甚至讓留存於世上的人擁有更好的未來展望。


     


    舉例來說,內人父親去世分贈遺物時,我收到了嶽父的外套與大衣。每每穿上這些外套與大衣,總讓我懷念起嶽父,不禁想著:“真是好時尚的人啊!”“他曾穿著這件衣服到國外去呢!”等等有關嶽父的各種回憶。所謂與逝者之間持續保有連結,就是讓那個人永遠存活在我們心中。


     


    說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帶著玩偶旅行的旅行社。過程就是帶著客人寄來的玩偶出發旅行,並在由車窗向外觀看風景時、參觀名勝古跡時,或是大家進餐時,一一拍下各處場景的照片,並且上傳到網絡。回來之後,再將玩偶與衝洗好的照片與光盤,一同送還給客戶。那些出發旅行的玩偶,有時是客人從小到大都很珍惜的好朋友,有時是因為生病而無法自由行動的自己分身,或是已經去世的孩子或親人的替代品。


     


    據說這家旅行社隻有一位女性經營,她將其視為工作成立公司後,甚至連國外都前來委托案件。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則報導時,完全是可以理解體會的,我想這樣的服務在未來隻會越來越多吧!原因就在於這個服務,其實也是一種延續性的連結,而且將負面想法轉為正面思考的服務。


     


    當父母去世時,身為子女的人心中多少會留下後悔的感覺,像是“如果我更溫柔就好了”“如果待在身邊更久的話該多好”“說想要去泡溫泉,我卻沒能帶他們去”等等。但雙親已經去世,終究無法達成願望。不過,如果將玩偶當作是父母,帶著它們前往旅行,就會感覺完成了願望。


     


    雖然比起帶著玩偶會花費更多時間,但隻要能在自己心中持續保有與雙親的連結,並且持續對話的話,不久後一定能夠再次構築自己與父母親之間的關繫,那些負面的想法也能升華轉變為正面的思考,同時也可以借去世雙親為由,許多無法見面的人繼續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就再也不會感到孤獨了。


     


    事實上,即使到了90歲、100歲的高齡,這些無法見面的人能夠活在我們心中,都還是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即使身體無法自由活動,後留在心中的還是心的自由,因為這時的說話對像,正是這些住在我們心中無法見到的人們。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