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中外經典導讀與欣賞——代表人類知識與文化的名著和名作精選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總論
    【市場價】
    297-432
    【優惠價】
    186-270
    【作者】 葉鷹 編著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806974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8069748
    作者:葉鷹編著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年09月 

        
        
    "

    內容簡介
    五千年文化濃縮其中,九十件經典概歸此書。
    經典如師,經典如友,經典是文明的窗口,經典為生活帶來光明。閱讀經典吧,這些經典攜帶著人類知識與文化的基因和芳香世代相傳,具有永不磨滅的光輝!
    本書基於專科史研究並結合原著鋻定,從浩瀚的文獻中精選了九十件具有不朽意義的名著和名作,作為代表人類知識與文化的經典,對其內容詳加引介,對其思想析其要領,可望對讀書人和研究者有所助益和有所啟發。
    目錄
    前言
    科學經典
    《幾何原本》
    《天體運行論》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電磁通論》
    《相對論》
    《化學哲學新體繫》
    《海陸的起源》
    《物種起源》
    《基因論》
    《釋夢》
    《內經》
    《本草綱目》前言
    科學經典
    《幾何原本》
    《天體運行論》
    《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電磁通論》
    《相對論》
    《化學哲學新體繫》
    《海陸的起源》
    《物種起源》
    《基因論》
    《釋夢》
    《內經》
    《本草綱目》
    《天工開物》
    “先驅者信息板”
    “旅行者地球之音”
    哲學經典
    《周易》
    《老子》
    《四書》
    《墨子》
    《荀子》
    《韓非子》
    《通書》
    《菜根譚》
    《形而上學》
    《新工具》
    《未來形而上學導論》
    《小邏輯》
    《邏輯哲學論》
    《純粹現像學通論》
    《結構主義》
    《人論》
    《客觀知識》
    《過程與實在》
    《善的研究》
    《奧義書》
    宗教與歷史經典
    《聖經》
    《古蘭經》
    《般若心經》
    《壇經》
    《史記》
    《中國歷史研究法》
    《羅馬帝國衰亡史》
    《世界史綱》
    《全球通史》
    《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
    《歷史研究》
    文學經典
    《詩經》
    《楚辭》
    《唐詩》
    《宋詞》
    《西遊記》
    《三國演義》
    《水滸傳》
    《紅樓夢》
    《西廂記》
    《今古奇觀》
    《奧德賽》
    《失樂園》
    《神曲》
    《哈姆萊特》
    《浮士德》
    《幻滅》
    《戰爭與和平》
    《老人與海》
    《堂吉訶德》
    《一千零一夜》
    藝術經典
    《維納斯誕生》
    《蒙娜麗莎》
    《印像·日出》
    《格爾尼卡》
    《千裡江山圖》
    《清明上河圖》
    《百駿圖》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摩登時代》
    《音樂之聲》
    社會科學經典
    《理想國》
    《國富論》
    《人口論》
    《經濟學原理》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經濟分析史》
    《科學管理原理》
    《工業管理與一般管理》
    《社會契約論》
    《論法的精神》
    《聯合國憲章》
    《世界人權宣言》
    《美國的學者》
    《科學的社會功能》
    《第三次浪潮》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在線試讀
    科學經典
    《海陸的起源》
    《海陸的起源》(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是奧地利氣像學家、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Alfred Lother Wegener,1880-1930)的名著,1915年初版,1920年第二版,1922年第三版。該書創立了大陸漂移說。
    魏格納1880年11月1日出生於柏林,嚴格的學術教育使他成為傑出的地學家。1910年初,魏格納因病住院,一連躺了好幾天。突然有一天,他抬頭看見對面牆壁上掛著一幅世界地圖。看著看著,他發現大西洋的兩岸——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北南美洲的東海岸,輪廓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相吻合。於是他的頭腦中產生了一個奇妙的猜想:難道世界的各大洲原來是一整塊原始大陸,以後由於種種原因破裂了,經過長期的漂移纔形成了今天的樣子?魏格納隨即丟開似乎“並不認為有什麼重大意義”的念頭,開始著手進行繫統探索。當年秋天,一個偶然的機會,魏格納在一本論文集中讀到了這樣一句話:根據古生物的證據,巴西與非洲間曾經有過陸地相連。這段文字記載促使魏格納決定要證實自己初的“直覺閃光”。1912年1月6日,在法蘭克福舉行的地質學年會上,魏格納作了題為“從地球物理學的基礎上論地殼輪廓(大陸與海洋)的生成”的演講,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四天後,他又應邀在馬堡科學協會作了題為“大陸的水平位移”的演講,進一步闡明了大陸漂移觀念——在古生代地球表面,隻有一個統一的大陸,叫做泛大陸;在它的周圍是廣闊的海洋,叫做泛大洋。自2.25億年前的中生代以來,由於太陽與月亮的引力和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原始的泛大陸分裂成幾塊,並作水平漂移,逐漸形成現在的海陸面貌。1915年,在次世界大戰中身負重傷的魏格納在養傷期間出版的《海陸的起源》一書,便繫統地闡述了大陸漂移說。
    經補充修改後的第三版《海陸的起源》共三篇十三章:篇為大陸漂移說的基本內容,共兩章;第二篇為證明,包括第三章地球物理學的論證、第四章地質學的論證、第五章古生物學和生物學的論證、第六章古氣候學的論證、第七章大地測量學的論證;第三篇為解釋和結論,共六章。全書篇幅不多,簡潔精密,數據和圖示豐富。其大意如下:
    南美洲高原和非洲高原在數百萬年前原是相互接合的一整塊大陸,自白垩紀時纔分裂成兩部分,此後它們就像漂浮的冰山一樣逐步遠離開來。同樣,北美洲過去和歐洲極為接近,至少在紐芬蘭與愛爾蘭以北是如此。這兩個大陸連同格陵蘭一起原是連結為一個陸塊的,到了白垩紀末,它們纔被格陵蘭附近的一個枝狀斷裂所扯破,更北一帶則到了第四紀時纔破裂,以後大陸塊就彼此漂移開來。……直到侏羅紀初期,南極大陸、澳洲、印度與南非洲還是相連接的。它們和南美洲一起接合為一個單一的巨大陸塊。在侏羅紀、白垩紀和第三紀時分裂為破碎的小塊,然後各自向四方漂散。科學經典
    《海陸的起源》
    《海陸的起源》(Die Entstehung der Kontinente und Ozeane)是奧地利氣像學家、地球物理學家魏格納(Alfred Lother Wegener,1880-1930)的名著,1915年初版,1920年第二版,1922年第三版。該書創立了大陸漂移說。
    魏格納1880年11月1日出生於柏林,嚴格的學術教育使他成為傑出的地學家。1910年初,魏格納因病住院,一連躺了好幾天。突然有一天,他抬頭看見對面牆壁上掛著一幅世界地圖。看著看著,他發現大西洋的兩岸——歐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遙對北南美洲的東海岸,輪廓非常相似,這邊大陸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邊大陸的凹進部分相吻合。於是他的頭腦中產生了一個奇妙的猜想:難道世界的各大洲原來是一整塊原始大陸,以後由於種種原因破裂了,經過長期的漂移纔形成了今天的樣子?魏格納隨即丟開似乎“並不認為有什麼重大意義”的念頭,開始著手進行繫統探索。當年秋天,一個偶然的機會,魏格納在一本論文集中讀到了這樣一句話:根據古生物的證據,巴西與非洲間曾經有過陸地相連。這段文字記載促使魏格納決定要證實自己初的“直覺閃光”。1912年1月6日,在法蘭克福舉行的地質學年會上,魏格納作了題為“從地球物理學的基礎上論地殼輪廓(大陸與海洋)的生成”的演講,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四天後,他又應邀在馬堡科學協會作了題為“大陸的水平位移”的演講,進一步闡明了大陸漂移觀念——在古生代地球表面,隻有一個統一的大陸,叫做泛大陸;在它的周圍是廣闊的海洋,叫做泛大洋。自2.25億年前的中生代以來,由於太陽與月亮的引力和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的作用,原始的泛大陸分裂成幾塊,並作水平漂移,逐漸形成現在的海陸面貌。1915年,在次世界大戰中身負重傷的魏格納在養傷期間出版的《海陸的起源》一書,便繫統地闡述了大陸漂移說。
    經補充修改後的第三版《海陸的起源》共三篇十三章:篇為大陸漂移說的基本內容,共兩章;第二篇為證明,包括第三章地球物理學的論證、第四章地質學的論證、第五章古生物學和生物學的論證、第六章古氣候學的論證、第七章大地測量學的論證;第三篇為解釋和結論,共六章。全書篇幅不多,簡潔精密,數據和圖示豐富。其大意如下:
    南美洲高原和非洲高原在數百萬年前原是相互接合的一整塊大陸,自白垩紀時纔分裂成兩部分,此後它們就像漂浮的冰山一樣逐步遠離開來。同樣,北美洲過去和歐洲極為接近,至少在紐芬蘭與愛爾蘭以北是如此。這兩個大陸連同格陵蘭一起原是連結為一個陸塊的,到了白垩紀末,它們纔被格陵蘭附近的一個枝狀斷裂所扯破,更北一帶則到了第四紀時纔破裂,以後大陸塊就彼此漂移開來。……直到侏羅紀初期,南極大陸、澳洲、印度與南非洲還是相連接的。它們和南美洲一起接合為一個單一的巨大陸塊。在侏羅紀、白垩紀和第三紀時分裂為破碎的小塊,然後各自向四方漂散。
    在地球物理學中,有人們熟知了至少50年的規律,就是地球上存在著兩個交替並列的特殊的高度平面:一個代表著大陸,一個代表著洋底。……這樣,就不得不得出結論:地球外殼存在著兩個未經變化的原始平衡面,且必定是由於地殼存在著兩個不同的層——大陸和洋底所致。
    從地質學看,對大西洋兩岸的地質結構進行仔細比較後,發現其岩層和褶皺結構是一脈相承的。……在很長時間內未經褶皺的巨大非洲片麻岩高原和巴西的片麻岩高原十分相似,這種相似不僅表現在一般特征方面,而且表現在大西洋兩邊的火成岩和沉積物以及古代褶皺方向完全一致。……在印度和澳洲之間、澳洲與南極洲之間的地層構造中,也能找到了類似的對應關繫。這種地質構造的一致性不是局部的偶然存在,而是全球性的和普遍性的。
    古生物學和生物學方面的證據極多。許多事實都證明:紐芬蘭與愛爾蘭之間的陸橋一直到第四紀初還存在過。南大西洋陸橋的例證就更為簡單明了,從舌蕨類(Glossopteris)植物、爬蟲類的中龍科(Mesosauridae)以及其他物種的分布看來,我們不得不假定南大陸間曾有過廣大的陸地連接。……即使從純生物事實來看,大陸漂移說也比陸橋沉沒說優越得多。
    古氣候的資料很有說服力。堪作氣候的化石證據的大量事實說明了一個情況,即過去世界上許多地區具有與今日完全不同的氣候。例如,今日斯匹次卑爾根島氣候極為寒冷,為大陸冰川所覆蓋,但在第三紀時確實曾經繁殖過種類比現今中歐還要豐富的森林:不僅有扮松和水松,還有菩提樹、山毛櫸、白楊、榆、櫟、楓、常春籐、野棗、榛、山楂、蔓越桔等,甚至還有更為喜溫的睡蓮、胡桃、沼澤扁柏、巨杉、法國梧桐、板栗、銀杏、木蘭和葡萄等。這樣看來,斯匹次卑爾根島過去曾有過和今日法國一樣的氣候,其年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出20℃。……這些證據為大陸漂移說的正確性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明。
    大地測量學方面,大陸漂移說的特具優點是它可以被準確的天文測量所證實。如果說大陸漂移在漫長時間內一直在進行,那麼應該認為它今日還在繼續移動。……格陵蘭與歐洲見東西向的移動表現為經度的增加,已經有人注意過。
    (據李旭旦譯本摘編)
    這樣,魏格納綜合地球物理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古氣候學、地貌學等方面的知識和事實,從不同的角度,繫統地論述了關於“大陸漂移”的觀點和論據,形成了較完整的理論體繫。
    作為新地球觀的經典之作,《海陸的起源》一出版就轟動歐美,它以驚世駭俗的觀點,從根本上改變了100多年來人類對地球表面海陸分布與起源的認識。短短幾年間,這本書便被翻譯成英、俄、日等多種文字,傳遍了全世界。十多年間,幾乎所有的地學會議、報章和雜志,都在傳播、議論這一學說。一些明智的學者已經敏銳地洞察到它的偉大意義,認為“這一理論一經證實,它在思想上引起的革命,堪與哥白尼時代天文學的革命相媲美”。
    然而,當時對這一學說也有爭議,其重要原因是它自身還不完善,還存在著嚴重的缺陷——主要是因為它當時還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釋大陸漂移的機制和動力。人們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認為大陸漂移是不可想像的。因為犬陸和洋底畢竟是由極其堅硬的岩石構成的,即使小的一塊大陸(如大洋洲的重量可能有5×1018公斤),通過洋底移動到現在的位置所需要的力也是非常巨大的。魏格納曾經用由地球自轉的離心力而嚴生的離極力,來解釋大陸向赤道的漂移。但是一些科學家經過計算,認為離極力是非常小的,要使大陸移動必須要有大於離極力100萬倍以上的力。即使離極力能夠移動大陸,但對於形成褶皺山來說還顯得太小。魏格納用潮汐力來解釋大陸塊的向西漂移,但是一位英國地球物理學家從理論上證明這是不可能的。大陸漂移的機制和動力問題成了嚴重的障礙,使當時大多數地球物理學家都拋棄了魏格納的學說。
    1928年,在紐約,由美國地質協會主席主持舉行的一次重要會議上,與會者討論了大陸漂移說。在會議上發言的14位地質學家中,5位積極支持大陸漂移說,2人有保留地支持,7人反對。反對的理由除漂移的動力外,還有地殼和地幔的剛性問題。有人指出,根據魏格納的觀點,地幔是固體,但在重力長期作用下,地殼能夠部分沉入其中,並可在其中航行,這樣說來地殼比地幔更硬。但是,魏格納又說漂移的大陸塊體遇到地幔的阻力會褶皺成山脈,這樣說來,似乎地幔又比地殼硬。那麼地殼和地幔到底誰更堅硬?會議主席對討論做了比較全面的總結,認為解釋古生物分布之跡,大陸漂移說比陸橋說好;雖然漂移的機制還未找到,但將來也許會找到。紐約會議進一步推動了對大陸漂移動力的探討,如液態或半液態地幔就能支持大陸漂移說。
    魏格納在反對聲中繼續為他的理論搜集證據,為此他又兩次去格陵蘭考察,發現格陵蘭島相對於歐洲大陸依然有漂移運動,他測出的漂移速度是每年約1米。1930年11月2日,魏格納在第四次考察格陵蘭時遭到暴風雪的襲擊,倒在茫茫雪原上,那是他50歲生日的第二天。直到次年4
    月,搜索隊纔找到他的遺體。魏格納成為為證實自己的理論而獻身的著名科學家,其精神可歌可泣。
    1968年,法國地質學家勒比雄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由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板塊、南極板塊和太平洋板塊構成的板塊學說。板塊學說很好地解決了魏格納生前一直沒有解決的漂移動力問題,使地質學在一個新的高度上獲得了全面的綜合。隨著板塊運動被確立為地球地質運動的基本形式,地學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而今,大陸漂移、海底擴張、板塊構造,已成為人們所接受的地殼構造理論。人們確信,從大陸漂移說的提出到板塊學說的確立,形成了一次現代地學的偉大變革。
    《海陸的起源》第三版中譯文有李旭旦譯本,商務印書館1964年版(1977年重印),2006年納入北京大學出版社典叢書”。
    《物種起源》
    《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是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的代表作,其中提出的“進化論”被譽為生物學中的“哥白尼革命”。
    達爾文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英國的施魯斯伯裡,祖父和父親都是當地的名醫,家裡希望他能繼承祖業,16歲時被父親送到愛丁堡大學學醫,但他從小就熱愛大自然,尤其喜歡到野外采集動植物標本。父親認為他“遊手好閑”、“不務正業”,一怒之下,便於1828年將他送到劍橋大學改學神學,希望他將來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但達爾文卻仍然把大部分時間用來聽自然科學講座,繼續熱心於收集動植物標本,對神秘的大自然充滿了濃厚興趣。
    1831年,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他放棄了待遇優厚的牧師職業,而熱衷於自己的自然科學研究。恰好這年12月,英國政府組織“貝格爾號”軍艦進行環球考察,達爾文經人推薦,以“博物學家”的身份,自費搭船,開始了這次影響其一生的環球考察活動。
    在考察過程中,達爾文發現各地物種的變化,整日思考著一個問題:自然界的奇花異樹乃至人類萬物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它們為什麼會千變萬化?彼此之間有什麼聯繫?這些問題一直在他腦海裡翻滾。1832年2月底,“貝格爾號”到達巴西,達爾文上岸考察,向船長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當他們爬上海撥4000多米的高山時,達爾文意外地在山頂上發現了貝殼化石。他非常喫驚,心想:“海底的貝殼怎麼會跑到高山上了呢?”經過反復思索,他恍然大悟:這是地殼升降所造成!並更進一步認識到:“物種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客觀條件的不同而變異的!”……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