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國粹與國學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總論
    【市場價】
    89-129
    【優惠價】
    56-81
    【作者】 許地山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92969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39296951
    作者:許地山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

    編輯推薦









    ★《國粹與國學》綜彙作者許地山在大公報相繼發表的十三篇議論文章,論題涵蓋宗教、文物、語文三個領域。其中《宗教底婦女觀》論述了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對婦女的態度,以及產生這種態度的原因,是較早的探討女性地位的論文。


    ★《國粹與國學》一文是作者*後一篇完成的遺著。文中嚴厲地批評了當時中國一批以保存“國粹”為口號,而不知“國粹”為何物的文人學者。


     




    ★“國粹”便是一個民族在物質上,精神上與思想上對於人類,*少是本民族,有過重要的貢獻,而這種貢獻是繼續有功用,繼續在發展的東西。 
    內容簡介

    《國粹與國學》收錄了許地山在逝世前一年於《大公報》連載的13篇議論文章,涵蓋宗教、文物、語文三個領域。宗教部分主要論述儒、儒學、儒教之間的關繫;醫學和道教的關繫;宗教對婦女的態度等問題。文物部分既有對器物、制度等的考證,對禮俗的議論,也有對香港考古工作的記述。語文部分除《國粹與國學》這篇文章外,主要討論的是漢字改革問題。《國粹與國學》則提出了作者對"國粹"的定義,並討論了國學的價值和路向等問題。


    作者簡介
    許地山(1892-1941),名贊堃,筆名落華生,地山是他的號。福建龍溪人,祖籍廣東揭陽,生於臺灣,所以有時又被稱作臺灣臺南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學者,“五四”時期新文學運動的先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頗有建樹。曾任燕京大學、香港大學教授。代表作有《佛藏子目引得》和這本《道教史》,以及文學作品《命命鳥》《春桃》《落花生》《綴網勞蛛》等。
    目錄
    001 周序
    宗教
    003 原始的儒、儒家與儒教
    019 醫學與道教
    026 宗教底婦女觀
    ——以佛教底態度為主
    039 道家思想與道教
    文物
    069 大中磐刻文時代管見
    076 清代文考制度
    098 香港考古述略
    ——香港人何時從何處來的?初來洪的漢人姓什麼?
    103 禮俗與民生
    107 貓乘001 周序
    宗教
    003 原始的儒、儒家與儒教
    019 醫學與道教
    026 宗教底婦女觀
    ——以佛教底態度為主
    039 道家思想與道教
    文物
    069 大中磐刻文時代管見
    076 清代文考制度
    098 香港考古述略
    ——香港人何時從何處來的?初來洪的漢人姓什麼?
    103 禮俗與民生
    107 貓乘
    語文
    129 中國文字底命運
    134 青年節對青年講話
    139 拼音字和像形字的比較
    144 國粹與國學
    159 中國文字底將來

    媒體評論











    許地山早遊歐美,學術淹通,歸國任北平各大學教師,頗著聲譽。比年在港闡揚我國文化,倡導僑民教育,並於社會公益事業,無不盡力協助,尤見熱忱。遽聞溘逝,良深悼惜,應予明令褒揚。


    ——國民政府褒獎令


    “我們驚嘆於他考證之細,也心折於他的論斷之正確,他的研究方法完全是科學的!”


    ——茅盾


    (許地山)在他的時代重建精神價值上所做的努力,真不啻是一種苦行僧的精神。


    ——夏志清



    在線試讀
    書中精彩語段:
    ○在原始社會中,凡長於一技,精於一藝底人,他必定為那群眾所敬重。因為他能辦群眾所不能底事,所以他在那社會中底地位*高,且具有治人底能力。
    ○凡是一種理想,都是由許多成法擠出來底。六藝既是先王經世底成跡,那鑽研經術底儒生在習誦之餘,必要揣摩其中的道理。於是在六藝中抽出一個經緯天下底“道”,而“道”、“藝”底判別,就越來越遠了。
    在原始社會中,凡長於一技,精於一藝底人,他必定為那群眾所敬重。因為他能辦群眾所不能底事,所以他在那社會中底地位,且具有治人底能力。在草昧時代,人民怕的是自然界一切的勢力,疾風、迅雷、景星、慶雲,乃至山崩、河決,無一不是他們所畏怖底。他們必要借著“前知”或“祈禳”底方法來豫防,或解救那一切的災害。然而“前知”、“祈禳”底事不是人人能辦底,在一個團體中至多不過是三五個人而已。這樣具超常人能力底人,必能制度,創物。這等人在中國古代,高明者為“聖人”,次者也不失為“君子”。
    但無論是聖人也罷,君子也罷,他們底地位即是巫祝,是宰官,或者也是君王。女媧煉石,神農嘗藥,蚩尤作霧,史皇(蒼頡)制書等等,都是聖人能作物底;同時,他們是君主。史書多說蚩尤好亂喜兵,少說到他底好處,可是他也不定是很暴虐的人。他也是個儒者,管子《五行》:“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龍而辯於東方;得祝融而辯於南方;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後土而辯於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看來蚩尤還是一位助人君知天時底人哪。時代越下,依聖人曾經創作底事物而創作底人越多,“聖人”、“君子”底尊號,當然不能像雨點一般,盡落在這些不發明而制物底人底頭上,於是古人另給他們一個名字叫做“儒”。
    “儒”這個字,《說文》解作“術士”。依這兩個字底解釋,是辦事有方法底人底意思。(“術”,《說文》解作“邑中道”,《廣雅》解作“道”。書中精彩語段:
    ○在原始社會中,凡長於一技,精於一藝底人,他必定為那群眾所敬重。因為他能辦群眾所不能底事,所以他在那社會中底地位*高,且具有治人底能力。
    ○凡是一種理想,都是由許多成法擠出來底。六藝既是先王經世底成跡,那鑽研經術底儒生在習誦之餘,必要揣摩其中的道理。於是在六藝中抽出一個經緯天下底“道”,而“道”、“藝”底判別,就越來越遠了。

    在原始社會中,凡長於一技,精於一藝底人,他必定為那群眾所敬重。因為他能辦群眾所不能底事,所以他在那社會中底地位,且具有治人底能力。在草昧時代,人民怕的是自然界一切的勢力,疾風、迅雷、景星、慶雲,乃至山崩、河決,無一不是他們所畏怖底。他們必要借著“前知”或“祈禳”底方法來豫防,或解救那一切的災害。然而“前知”、“祈禳”底事不是人人能辦底,在一個團體中至多不過是三五個人而已。這樣具超常人能力底人,必能制度,創物。這等人在中國古代,高明者為“聖人”,次者也不失為“君子”。
    但無論是聖人也罷,君子也罷,他們底地位即是巫祝,是宰官,或者也是君王。女媧煉石,神農嘗藥,蚩尤作霧,史皇(蒼頡)制書等等,都是聖人能作物底;同時,他們是君主。史書多說蚩尤好亂喜兵,少說到他底好處,可是他也不定是很暴虐的人。他也是個儒者,管子《五行》:“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龍而辯於東方;得祝融而辯於南方;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後土而辯於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看來蚩尤還是一位助人君知天時底人哪。時代越下,依聖人曾經創作底事物而創作底人越多,“聖人”、“君子”底尊號,當然不能像雨點一般,盡落在這些不發明而制物底人底頭上,於是古人另給他們一個名字叫做“儒”。
    “儒”這個字,《說文》解作“術士”。依這兩個字底解釋,是辦事有方法底人底意思。(“術”,《說文》解作“邑中道”,《廣雅》解作“道”。
    “術”“道”相通,可見“術士”即是“道士”。)從制字底本誼說,“儒”從人需,“需”,《易·像》說是“雲上於天”。《序卦》說是“飲食之道”。由說前是天地之道,而後說是人道,那就是說,儒是明三纔之道底人。這個意思,漢朝的揚雄給他立個定義說:“通天、地、人,曰儒。”(《法言·君子篇》)初的儒——術士——都是知天文,識旱潦底,他底職分近於巫祝,能以樂舞降神。他是巫官,是樂官,又是教官,《虞書》載舜命夔典樂教冑子,以諧神人,即是此意。其後衍為司樂之官,“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使有道有德者教國之子弟,死則為樂祖,祭於瞽宗”。(《周禮·大同樂文》),儒者皆以誨人為職志,其淵源未必不在於此。怎麼說先他也不過是巫覡瞽蒙一流人呢?古人以衣冠為章身序官之具,因其形式辨別那人底職分,儒者所戴底帽子名“術氏冠”,又名“圜冠”,圜冠是以鷸(翠鳥)羽裝飾底帽子,用來舞旱暵求雨底。《莊子·田子方》有一段話說:“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緩佩決者事至而斷。”可見周代底儒,雖不必盡為舞師之事,而他底衣冠仍然存著先代底制度,使人一見就可以理會他是“通天、地、人底人”。(參看章太炎《國故論衡·原儒》。)又《詩傳》所謂“建邦能命龜;田能施命;作器能銘;使能造命;登高能賦;師旅能誓;山川能說;喪紀能誄;祭祀能語;君子能此九者,可謂有德音,可以為大夫。”這九能中,巫祝之事占了一大半,然而不失其為大夫,君子。
    儒者既為術士的統稱,所以凡有一技一藝之長對於所事能夠明了、熟練,和有法術能教人底都可以稱為儒,儒為術士。故“教之以事,而諭諸德者”為師(《文王世子》文),“有六藝以教民者”為保,保就是儒。“藝”、“術”、“道”三字,在典籍中幾成為儒者底專賣品。《天官·大宰職》說:“儒以道得民。”《地官·保氏職》說:“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這裡底“道”,是技術材藝底道。《晏子春秋·內篇》第五說:“燕之遊士,有泯子午者,南見晏子於齊,言有文章,術有條理,巨可以補國,細可以益晏子者三百篇”。又《呂氏春秋·博志》:“孔、墨、寧越,皆布衣之士也,慮於天下,以為無若先王之術者。”我們可以看出泯子午所有底是補國益身底法術;孔、墨、寧越所學底是先王底經術。“法術”、“經術”都是儒者底職志,是聖人所務底。《禮記·鄉飲酒義》說:“古之學術道者,將以得身也,是故聖人,務焉。”“術道”就是藝術。到這裡,我們不能不略講一點“藝”底意思。保氏所教底是藝。《漢書·儒林傳》:“古之儒者,博學虖六藝之文。六藝者,王教之典籍,先聖所以明天道,正人倫,致至治之成法也。”明六藝是先聖致治底道術,是世儒所習所教底。六藝是政教學藝底基礎,自來就有今文、古文兩派說法。主這說底為“純乎明理”為今文六藝;“兼詳紀事”為古文六藝。此外還有保氏所教底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大戴禮》有“小藝”、“大藝”底分別,故此,我以為六藝可以分為小學六藝和大學六藝。小學六藝是小藝,就是童子八歲出外就舍所學底,五禮、六樂、五射、五馭、六書、九數。大學六藝是大藝,即所謂六經,是束發時在大學所學底,《易》、《書》、《詩》、《禮》、《樂》、《春秋》。不過大學所習底大藝古時隻有四樣,《王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莊子·天下篇》也說:古之人其備乎!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繫於末度。六通,四闢,大小精粗,其運無乎不在。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志;《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
    這裡明明有大小藝的分別,“其明在數度”即是先聖遺留下來,揖讓,升降;舞勺,誦詩;白矢,連參;諧聲,轉注;鳴鸞,逐禽;均輸,方程等等技藝底成法,所謂“六通”,是通於此;世人所傳,也是傳此。至於載於竹帛底《詩》、《書》、《禮》、《樂》,是古聖政事、典章、學術、名理之所從出,要闢這四藝非入大學不成,故隻為鄒魯一部分底士,和縉紳先生所能明。道陰陽底《易》,和道名分底《春秋》,本不在《大學》六藝之列,也許因為這兩樣是卜史所專掌,需要在官然後學習底緣故。韓宣子觀書於魯大史氏,見《易·像》與《魯春秋》。(見《左昭公二年傳》。這時孔子十一歲。)孔子晚年纔學《易》,刪定《春秋》,足見這兩書不藏於黌宮,孔子在大成之年也未必獵涉過底。凡是一種理想,都是由許多成法擠出來底。六藝既是先王經世底成跡,那鑽研經術底儒生在習誦之餘,必要揣摩其中的道理。於是在六藝中抽出一個經緯天下底“道”,而“道”、“藝”底判別,就越來越遠了。這個“道”是從六經產出,是九流百家所同宗底。所以不習六藝所產底“道術”觀念就不能觀九家之言,便不能明白儒家底淵源。百家所持,原來隻有從六藝產出底一個“道”字。這個“道”本不專為一家,乃是一個玄名,自劉向以後,始以老莊之說為道家。《漢志》說“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其實古代神政,能誦習典冊底,也隻有祝史之流,正不必到衰周王官失守,然後流為一家之言。且在官者皆習六藝,各家底思維也是趨於大同,也是“違道不遠”底。
    “道”是什麼意思呢?說起來,又是一篇大文章,我隻能將他底大意提些出來和儒家所主底比較一下而已。道隻是宇宙間惟一不易的根源,是無量事物之所從出底。《韓非·解老篇》:“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莊子·天下篇》說:“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又《在宥篇》說:“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易》說:“一陰一陽之謂道。”又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這陰陽、柔剛、仁義之道,是一般術士所傳習底。所以道家主柔弱,說“致虛極,守靜篤”,而“儒”訓為“柔”。道主“無為”,而孔子說:“無為而治天下其舜也歟?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道推原於天,如《天道篇》說:“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美次之。……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謀不用,必歸於天,此之謂太平,治之至也。”而儒以順陰陽為職志,故《祭義》說:“昔者聖人建陰陽天地之情,立以為易。易抱龜南面,天子卷冕北面,雖有明知之心,必斷其志焉,示不敢專,以尊天也。”《易》是中國古的書,是六藝之祖,百家,尤其以道家底思想都從這裡出發底。孔子所修底道,多在實用方面,故說“修道以俟天下”。而他底行教目的也是要和這經緯六合之“道”同流底。看他所說“吾道一以貫”和“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四個大教義,也可以理會得道儒之分別。
    我們既然知道,“藝”、“術”、“道”,是一般儒士所常道底,儒不過是學道人底名稱,而後人多以儒為宗師仲尼底人。這是因為孔子和他底門人自己認定他們是儒底正友,是以道藝教鄉裡底。孔子對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因為子夏當時設教,夫子告以儒之道,教他要做識大體而可大受底“君子儒”。此後社會上就把儒這個字來做學“孔子道”底人底專名。(見《淮南·俶真訓》“儒墨”注)原來在孔子以後不久,這字底意義就狹窄了。孟子自己說他底道理是儒,而墨者夷子亦稱孟子所傳為“儒者之道”。(參見《滕文公上》、《盡心下》)儒既成為學“孔子道”底專名,所以《漢志》說:“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遊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為。”又應劭《風俗通》說:“儒,區也。言其區別古今,居則玩聖哲之詞,動則行典籍之道。稽先王之制,立當時之事,此通儒也。若能納而不能出,能言而不能行,講誦而已,無能往來,此俗儒也。”訓儒為“區”,明其對於道與諸家有不同的地方。這和猶太教中一部分持律底人自以為“法利賽”底意思相仿。至於“通儒”、“俗儒”,仍是孔子“君子儒”、“小人儒”底意思。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