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馬橋文化探微——發現與研究文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總論
    【市場價】
    3532-5120
    【優惠價】
    2208-3200
    【作者】 閔行區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人民政府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總論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ISBN】978754581710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5817102
    作者:閔行區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人民政府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 

        
        
    "

    編輯推薦
    本書梳理總結馬橋文化*研究成果,樹立打造馬橋特色文化品牌,保留珍藏馬橋過往的零散歷史碎片,集中展示馬橋文化遺址發掘成果。上海博物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博物院、蘇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無錫市文化遺產保護和考古研究所聯手打造,彙集*研究成果並首次發表。 
    內容簡介
    為了紀念馬橋文化命名40周年,並充分展現馬橋文化考古發掘和研究的成果,本書收集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有關馬橋文化考古的發掘報告和學術論文共50餘篇。本書分資料篇和研究篇兩個部分,資料篇以馬橋遺址*、二次發掘資料為主,收集了江浙滬三地發現馬橋文化遺存重要遺址的發掘簡報;研究篇內容涉及馬橋文化命名、文化因素分析、馬橋文化分區和分期研究、環境考古研究、陶器考古研究等專題。書後附有馬橋文化有關發掘報告、研究論著的全部目錄,便於研究者檢索。《馬橋文化探微》適合於長江下遊地區考古學、上海古代歷史的研究者和愛好者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閔行區政協學習和文史委員會是在區政協常務委員會和主席會議領導下,負責征集、編輯、出版、發行閔行文史資料,組織區政協委員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工作機構。馬橋鎮人民政府是馬橋鎮人民代表大會的執行機關,是閔行區人民政府領導的基層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內的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工作,行使基層鎮人民政府的管理職能。陳傑,上海博物館考古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文化部優秀專家,上海市人類學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上海地區考古發掘與研究工作,發表考古發掘報告及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實證上海史——考古學視野下的古代上海》、《良渚文化的古環境》、《上海通史(第二卷)》等專著。
    目錄
    序 宋建

    發現篇
    1. 上海閔行馬橋遺址
    2. 上海青浦金山墳遺址
    3. 上海青浦福泉山遺址
    4. 上海金山亭林遺址
    5. 上海金山查山遺址
    6. 上海金山招賢浜遺址
    7. 浙江杭州小古城遺址
    8. 浙江杭州南湖遺址
    9. 浙江湖州錢山漾遺址
    10. 浙江湖州毘山遺址
    11. 浙江湖州塔地遺址

    序  宋建


     


    發現篇


    1. 上海閔行馬橋遺址


    2. 上海青浦金山墳遺址


    3. 上海青浦福泉山遺址


    4. 上海金山亭林遺址


    5. 上海金山查山遺址


    6. 上海金山招賢浜遺址


    7. 浙江杭州小古城遺址


    8. 浙江杭州南湖遺址


    9. 浙江湖州錢山漾遺址


    10. 浙江湖州毘山遺址


    11. 浙江湖州塔地遺址


    12. 浙江湖州下菰城遺址


    13. 浙江湖州邱城遺址


    14. 浙江湖州樹下兜遺址


    15. 浙江湖州南山窯址


    16. 浙江湖州瓢山窯址


    17. 浙江德清小紫山土墩墓群


    18. 浙江長興江家山遺址


    19. 浙江長興紅衛橋遺址


    20. 浙江長興南符小山土墩墓


    21. 浙江嘉興雀幕橋遺址


    22. 浙江嘉興姚家村遺址


    23. 浙江海寧小兜裡遺址


    24. 浙江海寧達澤廟遺址


    25. 浙江桐鄉董家橋遺址


    26. 浙江平湖圖澤遺址


    27. 浙江紹興壺瓶山遺址


    28. 浙江像山塔山遺址


    29. 浙江諸暨樓家橋遺址


    30. 江蘇蘇州綽墩遺址


    31. 江蘇蘇州澄湖遺址


    32. 江蘇吳江廣福村遺址


    33. 江蘇昆山姜裡遺址


    34. 江蘇無錫楊家遺址


    35. 江蘇溧陽神墩遺址


    36. 江蘇溧陽秦堂山遺址


    37. 江蘇江陰花山遺址


     


    研究篇


    1. 關於長江下遊地區的幾何印紋陶問題                       蔣贊初


    2. 我國南方幾何形印紋陶遺存的分區、分期及其有關問題       李伯謙


    3. 上海地區幾何形印紋陶遺存的分期                  黃宣佩 孫維昌


    4. 略論太湖地區幾何印紋陶遺存的分期                黃宣佩 孫維昌


    5. 馬橋類型文化分析                                黃宣佩 孫維昌


    6. “馬橋文化”試析                                         宋建


    7.馬橋文化探源                                               宋建


    8.馬橋文化的源流                                           李伯謙


    9.初論馬橋—肩頭弄文化                                     陸建方


    10. 良渚文化向馬橋文化演化過程初探                           宋建


    11. 中原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鴨形壺                           陳國慶


    12.高祭臺類型初析                                         牟永抗


    13. 馬橋文化二題                                             宋建


    14. 馬橋文化的去向                                           宋建


    15. 關於馬橋文化的幾個問題                                 田正標


    16.馬橋文化的分區和類型                                     宋建


    17. 論馬橋文化的陶文                                  宋建 周麗娟


    18. 論馬橋文化的時空結構                                     宋建


    19. 馬橋文化的編年研究                                       宋建


    20. 良渚文化向馬橋文化演化過程中若干問題的思考              丁品


    21. 綽墩遺址馬橋文化四題                                     宋建


    22. 小議綽墩遺址馬橋人的生活                                張鐵軍


    23. 試論馬橋文化與中原夏商文化的關繫                         曹峻


    24.二裡頭文化中的南方因素                                  宋建


    25. 殷商時期長江下遊的馬橋文化                                張敏


    26. 試談馬橋文化的泥質紅褐印紋陶                              曹峻


    27. 論馬橋文化的起源                                        焦天龍


    28. 馬橋文化再認識                                           曹峻


    29. 試論馬橋文化鴨形壺的來源與傳播                           陳鈺


    30. 上海馬橋與柘林貝殼堤的年代測定     張景文 陳以健 李桂英 趙希濤


    31. 上海馬橋地區6000年來環境演變的沉積學研究


    朱誠 史威 於世永 程鵬 王郡玉


    32. 上海馬橋地區全新世中晚期環境演變              於世永 朱誠 史威


    33. 上海馬橋遺址古環境探析                             宋建 洪雪晴


    34. 環太湖地區夏商遺址環境研究                                宋建


    35. 上海馬橋地區全新世中晚期氣候變化、海面變化和古洪水


    張芸 朱誠 史威


    36. 從孢粉、藻類研究看馬橋先人的生活環境                   張玉蘭


    37. 上海馬橋夏商陶器研究          陳堯成 張筱薇 宋建 何繼英 廉海萍


    38. 上海馬橋夏商原始瓷的制作工藝研究   陳堯成 張福康 宋建 何繼英等


    39. 馬橋文化原始瓷和印紋陶研究                               宋建


     


     


    附錄


        馬橋文化遺址一覽表


    馬橋文化發掘資料目錄索引


     


    後記 

    前言
    1978年8月下旬雖已立秋,仍酷暑難耐,因北京大學進修之機緣,跟隨鄒衡、李仰松、嚴文明、李伯謙四位先生上了廬山,參加“江南地區印紋陶問題學術討論會”,亦享受了幾天清涼。當年《考古學報》上發表了馬橋遺址1960年代的發掘資料,獨特的文化內涵使學術界耳目一新,廬山討論會上受到學者們的重點關注。馬橋遺址考古發掘主持者黃宣佩、孫維昌先生介紹了相關成果和認識,將太湖地區的印紋陶遺存分為三期,期以馬橋中層(四層)為代表,因此有了馬橋中層或馬橋四層文化的概念,並長期習慣性沿用。李伯謙先生概括了南方青銅時代文化的基本格局,將馬橋相關遺存作為太湖區期文化,極大地改變了當時對印紋陶遺存的混沌認識。會上,蔣贊初先生首次提出了“馬橋文化”的概念,並為馬橋文化打上雙引號,足以顯示先生的細心與慎重。三年後的“江蘇省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暨吳文化學術討論會”上,黃宣佩先生等以上海老一輩學者對考古學文化命名特有的學術謹慎,稱之為馬橋類型文化。也是在這次會上我拿去了馬橋文化的雙引號,從此與馬橋文化有了不解之緣。
    馬橋文化在學術領域的重要性不能同良渚文化相比,甚至可以說馬橋文化所代表的階段是環太湖地區兩個社會發展高峰之間的中間期,但是隨著田野考古的不斷深入、發掘資料的持續積累和研究領域的進一步拓展,馬橋文化越來凸顯其重要性。今年是馬橋文化命名40年,回顧以往收獲,在該領域中具有關鍵性、開拓性作用從而具有重大學術意義並引領研究進程的主要有下列三項成果。

    1978年8月下旬雖已立秋,仍酷暑難耐,因北京大學進修之機緣,跟隨鄒衡、李仰松、嚴文明、李伯謙四位先生上了廬山,參加“江南地區印紋陶問題學術討論會”,亦享受了幾天清涼。當年《考古學報》上發表了馬橋遺址1960年代的發掘資料,獨特的文化內涵使學術界耳目一新,廬山討論會上受到學者們的重點關注。馬橋遺址考古發掘主持者黃宣佩、孫維昌先生介紹了相關成果和認識,將太湖地區的印紋陶遺存分為三期,期以馬橋中層(四層)為代表,因此有了馬橋中層或馬橋四層文化的概念,並長期習慣性沿用。李伯謙先生概括了南方青銅時代文化的基本格局,將馬橋相關遺存作為太湖區期文化,極大地改變了當時對印紋陶遺存的混沌認識。會上,蔣贊初先生首次提出了“馬橋文化”的概念,並為馬橋文化打上雙引號,足以顯示先生的細心與慎重。三年後的“江蘇省考古學會第二次年會暨吳文化學術討論會”上,黃宣佩先生等以上海老一輩學者對考古學文化命名特有的學術謹慎,稱之為馬橋類型文化。也是在這次會上我拿去了馬橋文化的雙引號,從此與馬橋文化有了不解之緣。


    馬橋文化在學術領域的重要性不能同良渚文化相比,甚至可以說馬橋文化所代表的階段是環太湖地區兩個社會發展高峰之間的中間期,但是隨著田野考古的不斷深入、發掘資料的持續積累和研究領域的進一步拓展,馬橋文化越來凸顯其重要性。今年是馬橋文化命名40年,回顧以往收獲,在該領域中具有關鍵性、開拓性作用從而具有重大學術意義並引領研究進程的主要有下列三項成果。


    1,1993-1995年馬橋遺址發掘和研究


    1960年代馬橋遺址發掘著重解決了年代關繫和文化內涵及其屬性等問題,填補了環太湖地區夏商時期的空白。1990年代以聚落研究為抓手,回答了遺址編年和分布的問題。根據馬橋遺址多層疊壓、開口於不同地層下的遺跡等層位關繫和器物形態的變化,將該遺址的馬橋文化遺存分兩期4段,分別代表了馬橋文化的早期和中期。馬橋遺址座落於一道被稱為“竹岡”的貝殼砂堤之上,但此前並未掌握聚落與砂堤的相互關繫,這次發掘揭示了遺址的分布規律。為適應當時的地理環境,遺址沿砂堤和緊靠砂堤的東西兩側,呈大致南北長、東西窄的寬帶狀分布,南北至少1000米,東西大約150 米,總面積超過150000平方米,是以往認識的數十倍。


    不僅馬橋遺址同自然環境的關繫十分緊密,而且馬橋時期是環境發生繫統性變異的特定時期,早於馬橋文化的浙江茅山廣富林文化農田和上海松江廣富林文化遺存都被淹沒。因此環境考古在馬橋遺址發掘中受到極大重視,依靠不同學科研究者的參與,運用孢粉、植硅石、磁化率、動物計量統計等多種分析方法和技術,基本復原了馬橋遺址的周邊環境。


     馬橋文化印紋陶(紅褐陶)廣泛使用,(原始)瓷的制造是新的產業。考古和硅酸鹽研究者密切合作,共同探討,認為馬橋文化的陶瓷產業正處於技術創新的轉變時期,(原始)瓷是在燒制硬陶的基礎上發明的新工藝和新產品,環太湖地區是目前所知年代早的(原始)瓷出產地之一。研究還將馬橋文化紅褐陶器上經常出現的陶文同新工藝相聯繫,認為是陶工發明的專門記號,記錄生產流程,以提高生產技術。


    馬橋發掘的科技考古除了在環境、陶瓷等領域開展,還涉足遺傳基因,試圖探尋不同時期人群的生物遺傳關繫。這是較早運用分子生物學於考古學的嘗試,為日後改善實驗方法,取得更為豐富的研究成果積累了經驗。


    但是在另一方面,由於參加人員較多,個別研究者發表結果時未與考古人員溝通,在環境研究中弄錯了層位和位置而得出錯誤結論。馬橋遺址的經驗和教訓,使我們對科技考古理念的認識更加深刻。科技考古不是考古學的分支學科,而是特指將科技方法和技術應用於考古學。科技考古研究終還是要落實到考古上,是考古研究,而非一般意義上的科技研究。科技考古要落到實處,就必須以考古學科為主導。以考古問題決定研究目標和研究對像。考古人和科技人相互了解不同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共同制定計劃,經常溝通,這樣纔能做好科技考古。


    2,2000年廣富林遺存(文化)的發現是對馬橋文化探源的突破


    1978年以來,馬橋文化來源即成為一項關鍵研究內容。大致相同地域分布的良渚文化是馬橋文化的先行者,因此探源從良渚文化入手,絕大多數研究者或多或少都將良渚文化因素作為來源之一或“影響”之一。1990年代發掘馬橋,我對二者的認識是,“馬橋文化替代良渚文化隻延續了一部分良渚文化因素,卻融入了大量非當地傳統的新文化因素,其中多的是肩頭弄文化遺存,其含量比率甚至超過了良渚文化因素,還有二裡頭文化、商文化、嶽石文化和湖熟文化早期因素。這些新的文化因素,有的是外來文化的傳入或影響,有的是文化的交互作用。馬橋文化在融合了多種來源的文化因素之後,形成了有別於其他文化的自身特色。因此從總體上看,它與良渚文化有相當大的差別,形成文化缺環。”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考古發掘資料中馬橋文化同當地文化比較直接的關聯早有發現。年代上的關聯是1959年發現、1961年發掘、1962年發表的廣富林,發現了廣富林文化的陶鼎,但當時歸之於良渚文化。年代和文化因素的關聯則是1934年發現、1936年發表和1956、1958年發掘、1960年發表的錢山漾,發現了方格紋、竹編紋(席紋)等,並在1978年“江南地區印紋陶問題學術討論會”上受到關注。當時也將錢山漾的相關遺存歸於良渚文化。2000年,確認了廣富林遺存(2006年正式提出廣富林文化)。2003年廣富林發現了包含魚鰭形足、細頸鬶的遺存同良渚後期較晚階段墓葬的層位關繫。2005年錢山漾發現錢山漾1期-錢山漾2期-馬橋文化之三疊層(2014年正式提出錢山漾文化)。這些發現使早於馬橋文化的年代關繫更加清晰,為探討同一地域文化的關聯性找到新的切入點,是馬橋文化探源研究的重大突破。


    今天我們應該反思馬橋文化的探源過程,同時也必須認識,馬橋文化和廣富林文化之間的缺環依然存在,應該繼續關注良渚文化與馬橋文化之間的社會動蕩與發展低谷、馬橋文化興起的動因。


    3,以2009年以來“瓷之源”課題(列入國家指南針計劃)為統領而發現的窯址等遺存


    2009年在發現一繫列周代窯址和窯址群的基礎上啟動了“瓷之源”項目,通過調查,在浙江湖州等地發現了不少馬橋文化窯址,以燒制(原始)瓷為主,也燒制硬陶。其中有代表性的是2010年湖州南山窯址發掘和下菰城調查、2012年湖州瓢山窯址發掘。(原始)瓷窯址斷代參照了馬橋文化分期,對比了多地出土的(原始)瓷和硬陶,並有繫列碳14測年,因此其結論是可靠的,亦為馬橋文化分期之佐證。


    夏商時期(原始)瓷在長江、黃河流域均有發現,學術界為尋找其產地而不懈努力多年。(原始)瓷也是馬橋文化的高端產品,雖然在各遺址發現很少,但是因為代表了尖端的生產能力和新興的行業,一直得到研究者的關注。現在終於確認了馬橋文化(原始)瓷的生產地點,其產品不僅供應環太湖地區,而且銷往寧鎮地區,甚至很可能遠銷於中原。這一發現為在更廣闊區域尋找(原始瓷)產地和物流方式找到了新的出發點,在馬橋文化和(原始瓷)領域,其學術價值不言而喻。


    以馬橋文化為起點,本地區商周時期(原始)瓷業生產規模持續擴大,形成東苕溪中下遊湖州、德清一線的(原始)瓷產業中心,不僅生產具有廣泛實用性的生活器皿,也生產為各等級權貴服務的禮器,特別是很可能已經成為吳越王室御用禮器的指定並管理的產地。瓷業的繁榮帶動了其他行業,在一定程度上為吳越文化的崛起、長江下遊新一輪發展高峰的出現奠定了扎實的經濟基礎,並因生產禮器而成為吳越社會上層的重要政治資源。


    (原始)瓷的規模化生產以綜合經濟能力為後盾,以產品需求為導向,以嚴密的社會管理為手段,因此必須在東苕溪地區全方位多層次研究馬橋文化。目前對東苕溪地區的調查已經取得初步成果,發現了密集分布的馬橋文化至西周春秋遺址,其中重要的當屬下菰城,這是今後研討(原始)瓷業社會背景的新起點,也是深化研究馬橋文化中心聚落和相關聚落形態的良好開端。


    1978年以來,以馬橋文化為主或包含馬橋文化的考古報告不多,若作一比較,我認為《錢山漾》材料豐富,整理也好,研究比較深入,運用不同學科方法比較多,其中樹木和種子遺存的研究為《馬橋》所欠缺。張忠培先生為《錢山漾》序,謂編著者“能力與水平不高,卻老實做事”,雖似貶實褒,我仍以為前半句不實。我想“老實做事”必須成為我們的座右銘,特別是在看似波瀾不驚或少驚的馬橋文化研究領域,唯有默默耕耘,纔有收獲,唯有踏實前行,纔能到達遠方。

    書摘插畫
    插圖
    插圖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