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中國新聞社會史文選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新聞傳播出版
    【市場價】
    552-800
    【優惠價】
    345-500
    【作者】 李彬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新聞傳播出版  新聞采訪與寫作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21757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2175704
    作者:李彬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年06月 

        
        
    "

    編輯推薦
    前言
    本書初衷在於為新聞學子和新聞記者提供一部原典或經典的專業讀本,類似文學專業的“作品選”、“文論選”等。說起來,新聞史與文學史都不離兩類研究,一類是專著,如劉勰的《文心雕龍》; 一類是文選,如《昭明文選》。如果說專著相當於人的骨骼,那麼文選就好比人的血肉,至於貫穿其中的思想則恰似人的生命或靈魂。
    若以19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上海閑話》一書裡的長文——《上海報業小史》(姚公鶴)為起點,中國新聞史研究已逾90年歷史,即使從1927年戈公振先生的開山之作《中國報學史》算起,這門學科也走過了80餘年的歷程。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幾代新聞史學者孜孜探求,默默耕耘,使這片學術園地日益成為新聞學的大後方和根據地,為整個學科的長足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學術資源。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氛圍中,中國新聞史研究更是取得一繫列突出進展,湧現一大批厚重之作,不僅得到新聞學界與業界的嘉許,而且也引起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的關注。以新聞研究**榮譽獎“吳玉章新聞獎”為例,獲獎著述多半為中國新聞史方面的成果。
    當然,中國新聞史研究還存在諸多問題,發展也不平衡。以高校的教學為例,新聞史專著就遠遠多於新聞史文選,據說僅僅冠名“中國新聞史”的教科書就不下百部。與此相對,學生急需的“文選”卻極度匱乏,根本無法滿足莘莘學子和芸芸讀者的需求。大略統計一下,目前的新聞史文選真是屈指可數: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繫編《中國新聞事業史教學參考資料》(1981);
    方漢奇主編《中國近代報刊史參考資料》(1982);
    谷長嶺、俞家慶編《中國新聞事業史參考資料》(1987);
    復旦大學新聞繫新聞史教研室編《中國新聞史文集》(1987);
    張之華主編《中國新聞事業文選》(1998);
    ……
    這些文選雖為當時的教學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產生了積極效果,然而,隨著學科發展和時代變遷,其中的遺憾也越來越凸顯,大略說來有三點。其一,所選文本基本截止於新中國成立,此後近60年的發展往往付之闕如; 其二,選材的範圍比較單一,多以報業為主,既缺乏其他新聞媒體內容,也較少涉及相關社會背景,對當今的學子和讀者來說未免陳舊,難覆所用; 其三,這些著述也早已脫銷,無處尋覓。所以,不管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方面講,還是從滿足讀者現實需求的角度看,重新編選一部中國新聞史文選都可謂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前言
    本書初衷在於為新聞學子和新聞記者提供一部原典或經典的專業讀本,類似文學專業的“作品選”、“文論選”等。說起來,新聞史與文學史都不離兩類研究,一類是專著,如劉勰的《文心雕龍》; 一類是文選,如《昭明文選》。如果說專著相當於人的骨骼,那麼文選就好比人的血肉,至於貫穿其中的思想則恰似人的生命或靈魂。
    若以19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上海閑話》一書裡的長文——《上海報業小史》(姚公鶴)為起點,中國新聞史研究已逾90年歷史,即使從1927年戈公振先生的開山之作《中國報學史》算起,這門學科也走過了80餘年的歷程。在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幾代新聞史學者孜孜探求,默默耕耘,使這片學術園地日益成為新聞學的大後方和根據地,為整個學科的長足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學術資源。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氛圍中,中國新聞史研究更是取得一繫列突出進展,湧現一大批厚重之作,不僅得到新聞學界與業界的嘉許,而且也引起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的關注。以新聞研究**榮譽獎“吳玉章新聞獎”為例,獲獎著述多半為中國新聞史方面的成果。
    當然,中國新聞史研究還存在諸多問題,發展也不平衡。以高校的教學為例,新聞史專著就遠遠多於新聞史文選,據說僅僅冠名“中國新聞史”的教科書就不下百部。與此相對,學生急需的“文選”卻極度匱乏,根本無法滿足莘莘學子和芸芸讀者的需求。大略統計一下,目前的新聞史文選真是屈指可數: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繫編《中國新聞事業史教學參考資料》(1981);
    方漢奇主編《中國近代報刊史參考資料》(1982);
    谷長嶺、俞家慶編《中國新聞事業史參考資料》(1987);
    復旦大學新聞繫新聞史教研室編《中國新聞史文集》(1987);
    張之華主編《中國新聞事業文選》(1998);
    ……
    這些文選雖為當時的教學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產生了積極效果,然而,隨著學科發展和時代變遷,其中的遺憾也越來越凸顯,大略說來有三點。其一,所選文本基本截止於新中國成立,此後近60年的發展往往付之闕如; 其二,選材的範圍比較單一,多以報業為主,既缺乏其他新聞媒體內容,也較少涉及相關社會背景,對當今的學子和讀者來說未免陳舊,難覆所用; 其三,這些著述也早已脫銷,無處尋覓。所以,不管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方面講,還是從滿足讀者現實需求的角度看,重新編選一部中國新聞史文選都可謂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正是面對這種窘迫局面,我們纔不揣淺陋編選了這部文選,以應教學之需和學生之急。之所以稱為“中國新聞社會史文選”,也是為了同拙著《中國新聞社會史》(插圖版)相配套。這部文選上迄先秦,下至當代,共遴選了中國新聞傳播史上的原典或經典文獻約150篇,此外還有隻列篇名未錄正文的100篇“存目”。為方便讀者了解有關背景,我們為每篇文章都撰寫了“題解”,如《國語·邵公諫厲王彌謗》的題解:
    《國語》是中國*早的國別史,也稱《春秋外傳》,雜記西周及春秋時期八國的人物、事跡和言論,舊說為左丘明所著,司馬遷曰:“左丘失明,厥有《國語》。”據近代學者研究證實,春秋時有稱為“瞽矇”的目盲史官,專門記誦、講述古今歷史或新聞,左丘明就是略早於孔子的一位著名瞽矇。瞽矇講述的歷史或新聞被後人記錄,整理成文,就稱為《語》,按照國別區分有《周語》、《魯語》等,總稱《國語》。《邵公諫厲王彌謗》選自《國語·周語》。文中記述周卿士邵穆公規勸周厲王的一段談話,用形像的比喻說明一個重要道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所以,對於人民的言論,執政者應該疏導而不應該堵塞。
    再如為“草原英雄小姐妹”報道所寫的題解: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兩個蒙古族小姑娘為保護公社羊群同暴風雪搏鬥一晝夜的故事,幾乎人人耳熟能詳。伴隨新聞報道,她們的名字傳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11歲的龍梅和9歲的玉榮從此被譽為“草原英雄小姐妹”。當時,“草原英雄小姐妹”被改編成電影、話劇等藝術作品,編入小學課本。另外,由劉德海等創作的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同管弦樂《紅旗頌》(呂其明)、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何占豪、陳鋼)、鋼琴協奏曲《黃河》(殷承宗)、交響詩《嘎達梅林》(辛滬光)以及音樂會組曲《紅色娘子軍》(吳祖強等)等,一同構成新中國*美的音樂篇章與紅色經典。
    不言而喻,任何學科的任何文選都不是純粹的“資料彙編”,其中無不體現著特定的意圖或旨歸,從而纔有選什麼、不選什麼的裁量。正如孔子編選《詩經》不隻在於含英咀華,更是張揚一種“真、善、美”的社會價值和倫常觀念,也就是《論語·為政》所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關於文選及意義,魯迅先生曾寫道:
    選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見。博覽群籍,采取合於自己意見的為一集,一法也,如《文選》是。擇取一書,刪其不合於自己意見的為一新書,又一法也,如《唐人萬首絕句選》是。如此,則讀者雖讀古人書,卻得了選者之意,意見也就逐漸和選者接近,終於“就範”了。(《集外集·選本》)
    那麼,這部《中國新聞社會史文選》的意圖或旨歸是什麼呢?
    一方面,首先自然是為新聞人(新聞學子和新聞記者)提供一部有用、有益並有趣的專業參考書。從讀者角度著想,我們在編選過程中主要考慮如下因素。一是全書篇幅適中,即選材方面既不過於龐雜,也不過於簡略,一冊在手,精華在握。過於龐雜,對一般人來說顯然沒有必要,徒增閱讀壓力和經濟負擔; 過於簡略,則難以反映中國新聞史的歷史全貌和時代風雲,無法使人盡情領略其間的萬千氣像和新聞魅力。二是將經典性與可讀性統一起來。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希望選出中國新聞***重要、*有影響的裡程碑式的文獻,以體現“參考、借鋻和啟發”等價值; 而且希望選出的文字對普通讀者也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不隻是有利於專業學習及其研究。雖然新聞史文選不可能都像文學史文選那樣具有可讀性,但在不影響經典性或權威性前提下,我們也盡可能兼顧文章的多姿多彩、有滋有味。三是將新聞史內容與社會史視野**融合,盡可能體現新聞與社會的多重互動。另外,本書還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了拓展。在時間維度上,本書上迄先秦的《春秋左氏傳》,下至21世紀的進展。在空間維度上,力求包羅廣泛,除了報業領域,還涉及廣播、電視、網絡、期刊、新聞思想、新聞制度、新聞教育、新聞法規等。
    另一方面,這部選本的意圖或旨歸更重要的還在於正本清源,弘揚一種新聞精神或新聞理想。換言之,這部文選欲使新聞學子和新聞記者進一步感觸新聞的“精氣神兒”。提出這樣的話題,是因為隨著當今市場化、商品化、世俗化的潮流洶湧漫溢,隨著各種新潮理論和時尚觀點的起伏流行,新聞的“精氣神兒”似乎越來越模糊、越來越淡化、越來越變異。一次,某名校出版社請我“鋻定”一套叢書的出版價值。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套冠以“新聞”的叢書不僅與新聞風馬牛不相及,而且恰與新聞的“精氣神兒”相抵牾,五花八門的選題多是廣告、公關、媒介經營、傳媒研究等。看到這些貌似新聞的東西,不由想起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詹姆士·W.凱利(James W. Carey)幾年前的有名批評:
    面對“傳播”一詞的四處泛濫,面對在“傳播”旗幟下廣告、公關、傳媒經營管理、平面或音像傳媒制作、網絡媒體制作等等的衝擊,新聞尚未認清自己面目,已處在了四面楚歌之中。(轉引自潘忠黨《解讀凱利·新聞教育·新聞與傳播之別》)
    針對這種“群雄並起,天下混戰”的亂局,這位美國新聞學界的代表人物在2000年發表了一篇引起熱議的文章《新聞教育錯在哪裡》(譯文見《國際新聞界》2002年第3期),以砥柱中流之勢提出新聞的三項原則:
    原則一: 新聞和新聞教育絕不等於或包含廣告、傳播、媒介研究、公共關繫或廣播。新聞是一種獨特的社會實踐,成型於特定的歷史時刻,絕不可與其他相關但不同的社會實踐相混淆。新聞與那些活動既不可在教學中混淆,也不可在新聞實踐中等同。新聞教育必須將新聞作為獨特的現像來關注。
    原則二: 新聞作為獨特的社會實踐不可與傳媒和傳播相混淆。傳媒是新聞得以發生的組織和官僚機構,是新聞使用的技術; 傳播是意義傳遞的一般過程,但是它們都不是新聞。新聞實踐可發生在或大或小的組織,可由實踐者個人或群體共同操作,可以使用聲音、書寫、印刷媒體或電視攝像機。新聞在哪裡及如何生產是重要的問題,但如果將新聞混淆為傳媒或傳播,無異於將魚和魚的故事混為一談。
    原則三: 新聞是民主的另一個名稱,或者說,沒有民主就沒有新聞。……
    其實,不管新聞有多少種定義、多少種解讀,在鐘愛新聞的人眼裡,新聞總是一片神聖的領域、一種理想的追尋、一項值得獻身的事業,一句話,新聞總有一股子“精氣神兒”。因為,說到底新聞同千家萬戶的身家性命聯在一起,同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聯在一起,同諸如“人文精神”、“人本主義”、“人道理想”等字眼聯在一起,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職業榮譽感始終是新聞人安身立命的根基。學生們發現,“光榮與夢想”是我常掛嘴邊的一個詞語。的確,這個出自美國名記者曼徹斯特的名作《光榮與夢想》的詞語,也傳神而凝練地體現了新聞的“精氣神兒”,體現了古今中外一切新聞人的永恆追求。新聞雖然表現為明確的世俗關懷,但其核心卻體現為強烈的精神衝動,猶如文學家、藝術家、詩人的追求一樣。一切真正的新聞人,骨子裡其實都是詩人。記者穆青的“勿忘人民”,不也正是詩人艾青的情懷嗎?——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如果這樣說有點玄虛,那麼看看這部文選的名家名作就不難理解了。這些作品本身,已經生動詮釋了什麼是新聞,什麼是新聞人。什麼是新聞人?新聞人就是黃遠生、邵飄萍、張季鸞、徐鑄成、朱啟平、範長江、鄧拓、斯諾、白修德、愛潑斯坦等。什麼是新聞?新聞就是《中國的西北角》(範長江)、《西行漫記》(斯諾)、《誰是*可愛的人》(魏巍)、《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穆青、馮健、周原)、《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王石)、《萬裡神州馴水記》(郭超人)、《分清主流與支流莫把開頭當過頭》(範敬宜)、《來自長征路上的報告》(羅開富)、《陽光·陰影·希望——南國百日遊》(段連城)、《索瑪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記優秀共產黨員、木裡縣馬班郵路鄉郵員王順友》(張嚴平、田剛)等。這樣的新聞、這樣的新聞人是舉不勝舉的,他們恰似魯迅筆下的“民族脊梁”——舍身硬干、埋頭苦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
    誠然,新聞界泥沙俱下,新聞人魚龍混雜,正如軍旅中有勇士,也有懦夫; 有生為人傑、死為鬼雄之輩,也有濫竽充數、見利忘義之徒。而且,即使勇士也難免這樣那樣的缺陷,也不見得一生勇敢、一世壯烈,但用魯迅的話說,有缺陷的戰士終究還是戰士,正如完美的蒼蠅畢竟還是蒼蠅。何況,任何思維正常的人都不會不明白,不能由於新聞行當有“壞人壞事”,自己就有理由不做“好人好事”,不能因為新聞行當裡有些敗類,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背棄新聞的理想。古之聖賢不是提出,見賢思齊,見不賢自省嗎?那麼,本書也是為一切有志於新聞理想的人,為一切如邵飄萍所言願為新聞偉業奉獻終生的人而提供的一部見賢思齊的樣本。
    本書的編選是由筆者提出原則和思路,並由博士生姚遙同學進行初選,再由筆者補充和定奪。初選之後,又由博士生李漫同學組織9位新聞學研究生分頭撰寫題解初稿,再由筆者修改定稿。*後,塗鳴華同學又組織這些同學分頭校核原文,依據一手文獻逐段逐文檢查,以確保準確與權威。參與撰寫題解和校核原文的同學是韓璐、朱一彬、羅有晗、楊科、劉銳、李強、康雯萱、章炳捷、鄭亦心、秦珍子等,他們的工作值得特別書寫一筆。
    在編選過程中,業師方漢奇先生、同門學長郭鎮之教授都曾給予熱心指教,在此謹致謝忱!當然,本書的所有問題均由筆者自己承擔,而且由於時間和水平所限,各種紕漏和缺憾在所難免,誠望讀者提出批評與建議,以利我們修改與完善。
    李彬
    2008年5月於清華園 
    內容簡介
    本書既是一部中國新聞社會史的經典文獻,具有學術研究和教學參考價值;又是一部優秀作品的集萃,內容生動,體裁多樣,寫作上乘,具有新聞傳播與寫作方面的借鋻意義。其中涉及古代典籍中有關新聞與評論的精彩篇章、近代新聞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要文章以及堪稱新聞典範的傑出作品。
    作者簡介
    李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主要著述:《傳播學引論(增補版)》、《唐代文明與新聞傳播》、《符號透視:傳播內容的本體詮釋》、《媒介話語:新聞與傳播論稿》、《全球新聞傳播史》、《中國新聞社會史》等。
    目錄
    春秋左傳·長勺之戰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呂氏春秋·察傳
    國語·邵公諫厲王彌謗
    史記·李將軍列傳司馬遷
    世說新語·四則劉義慶
    經緯集雜報孫樵
    南楚新聞·一則尉遲樞
    《東京夢華錄老
    海陵集·論禁小報(節選)周麟之
    諭中原檄宋濂
    明季北略·丙寅五月初六紀異計六奇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傳教歌謠春秋左傳·長勺之戰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
    呂氏春秋·察傳
    國語·邵公諫厲王彌謗
    史記·李將軍列傳司馬遷
    世說新語·四則劉義慶
    經緯集雜報孫樵
    南楚新聞·一則尉遲樞
    《東京夢華錄老
    海陵集·論禁小報(節選)周麟之
    諭中原檄宋濂
    明季北略·丙寅五月初六紀異計六奇
    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傳教歌謠
    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新聞紙略論
    香港船頭貨價紙·新聞三則
    弢園文錄外編·論日報漸行於中土王韜
    盛世危言·日報上鄭觀應
    點石齋畫報·僕犬同殉
    時務報·論報館有益於國事梁啟超
    清議報·少年中國說梁啟超
    義和團揭帖
    革命軍鄒容
    俄事警聞·時局圖謝纘泰
    民報·發刊詞孫中山
    民立報·炸彈於右任
    大清報律
    大江報·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黃侃
    申報·紀大總統蒞位大典申報記者
    遠生遺著·外交部之廚子黃遠生
    新青年·本志罪案之答辯書陳獨秀
    大公報·平和會議之光景胡政之
    《新聞學培
    晨報·俄都紀聞瞿秋白
    晨報·在北大新聞記者同志會成立會上的演說李大釗
    政治周報·發刊理由
    京報·飄萍啟事邵飄萍
    社會日報·官僚之運氣林白水
    大公報·本社同人之志趣張季鸞
    良友畫報·孫中山先生紀念特刊
    中央日報·從軍日記(節選)謝冰瑩
    大公報·蔣介石之人生觀張季鸞
    新生周刊·閑話皇帝艾寒松
    大公報·魯西流民圖(節選)蕭乾
    光明·包身工夏衍
    生活星期刊·新聞檢查鄒韜奮
    大公報·中國的西北角(節選)範長江
    中國的戰歌(節選)史沫特萊
    紅星照耀中國(節選)斯諾
    文彙報·上海並非孤島徐鑄成
    晉察冀畫報·白求恩大夫吳印咸
    新華日報·為江南死國難者志哀周恩來
    大公報·我們在割稻子王芸生
    反對黨八股
    解放日報·致讀者——《解放日報》改版社論《解放日報》編輯部
    解放日報·我們對於新聞學的基本觀點陸定一
    解放日報·荷花澱——白洋澱紀事之一孫犁
    大公報·先生到重慶子岡
    大公報·落日: 記日本簽字投降的一幕朱啟平
    延安一月(節選)趙超構
    申報·三毛從軍記(節選)張樂平
    大公報·可恥的長春之戰王芸生
    新華日報·可恥的《大公報》社論陸定一
    我在延安新華廣播電臺播音的時候孟啟予
    晉綏日報·不真實的新聞與“客裡空”之揭露晉綏日報編輯部
    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
    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劉少奇
    新華社·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
    新華社·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新華社·別了,司徒雷登
    大公報·和我們在一起楊剛
    八十年來家國·我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日子趙浩生
    在西南區新聞工作會議上的報告鄧小平
    東北畫報·鬥地主齊觀山
    人民日報·誰是可愛的人魏巍
    新華社·的隊伍進入拉薩趙慎應
    新華社·和平的敵人原形畢露了李慎之
    新華社·上海後兩輛人力車送交博物館新華社記者
    新華半月刊·訪上海資本家榮毅仁徐中尼
    人民日報·致讀者《人民日報》編輯部
    新華社·當你們熟睡的時候新華社記者集體采寫
    光明日報·向和周總理提些意見(節選)儲安平
    人民日報·文彙報的資產階級方向應當批判
    新華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記周定舫
    北行三語·臺灣海峽問題曹聚仁
    中國青年報·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王石
    北京晚報·林白水之死馬南邨(鄧拓)
    新華社·偉大的戰士雷鋒新華社記者
    新華社·“一釐錢”精神李峰、餘輝音
    新華社·西藏木犁即將絕跡郭超人
    人民日報·蘇共領導是當代的分裂主義者——七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節選)《人民日報》、《紅旗》雜志
    新華社·兩個蒙古族小姑娘同暴風雪搏鬥一晝夜保護了羊群趙琦
    新華社·大慶精神大慶人袁木、範榮康
    人民日報·我國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人民日報》記者
    新華社·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穆青、馮健、周原
    大公報·香港四千漁民昨海上大示威
    四百漁船列陣遊行紅旗遍海大公報記者
    大公報·中蘇邊界談判 迄無進展跡像費彝民
    參考消息·美乒乓球隊進入大陸以後梁厚甫
    新華社·聯大以壓倒多數通過恢復我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提案新華社記者
    尼克松同周恩來的握手杜修賢
    新華社·人民的好醫生——李月華
    安徽日報記者、安徽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新華社通訊員、新華社記者
    新華社·馴水記郭超人
    人民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徐遲
    光明日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
    新華社·魚水新篇——沂蒙山紀事南振中
    新華社·中共北京市委宣布1976年天安門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動新華社記者
    人民日報·分清主流與支流 莫把“開頭”當“過頭”範敬宜
    解放日報·一輛26路無軌電車翻車《解放日報》記者
    人民日報·偉大的平凡——科龍貝行遐思朱啟平
    中國青年·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潘曉
    新華社·飛向太平洋——我國運載火箭發射試驗目擊記黃彩虹
    工人日報·渤海2號鑽井船翻沉事故說明了什麼?陳驥、牛鳳和
    新華社·金山同志追悼會在京舉行郭玲春
    光明日報·“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樊雲芳、夏浩然
    中央電視臺·《話說長江》解說詞(節選)任衛新
    中國青年報·別了,0!《中國青年報》評論員
    人民日報·小平您好王東
    經濟日報·來自長征路上的報告(節選)羅開富
    人民日報·今日大寨李克林
    人民中國·陽光·陰影·希望——南國百日遊段連城
    中國青年報·不要諱言困難和危機陳小川
    中國青年報·大興安嶺的警告雷收麥、李偉中、葉研、實習生賈永
    人民日報·中國改革的歷史方位——時代的挑戰與
    中青年理論工作者的思考(上)羅榮興、祝華新、曹煥榮
    中央電視臺·河殤(節選)蘇曉康、王魯湘
    解放日報·改革開放要有新思路皇甫平
    中國青年報·我要上學解海龍
    深圳特區報·東方風來滿眼春——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紀實陳錫添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拜金主義要不得胡占凡
    經濟日報·開封何時能“開封”詹國樞、庹震、劉海法
    冰點: 北京後的糞桶王偉群
    人民日報·同志視察人民日報社時的講話
    新華社·別了,“不列顛尼亞”周樹春、胥曉婷、楊國強、徐興堂
    工人日報·九江城哭了於文國
    南方周末·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南方周末1999年新年致辭
    人民日報·北約野蠻轟炸我駐南使館呂岩松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世界貿易組織決定接納中國為世貿成員趙健夫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
    中國青年報·九江段4號閘附近決堤30米兩千餘軍民奮力搶險賀延光
    中央電視臺·鐘南山: 直面“非典”王志、張士峰、王揚、孫海南、陳洪奕
    新聞戰線·近點,再近點——兼談通訊《熱血鑄雄關》采寫體會王慧敏
    附: 熱血鑄雄關——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軍民戍邊紀實王慧敏
    解放軍報·驚心動魄35分鐘 成功迫降價
    人民幣樣機盧鋒、郭凱、譚潔、張金玉
    解放日報·透過現像看本質——析“公共知識分子”論吉方平
    光明日報·培養深愛國家和人民的當代大學生中宣部、*聯合調研組
    新華社·索瑪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記優秀共產黨員、木裡縣馬班郵路鄉郵員王順友張嚴平、田剛
    新華日報·警惕“專家觀點”成為“利益俘虜”李揚
    新聞記者·2007年十大假新聞賈亦凡、陳斌、阿仁
    北京日報·赤腳醫生——20世紀中國的溫暖記憶李硯洪
    附錄
    中國新聞社會史文選存目(100篇)
    在線試讀
    呂氏春秋·察傳呂不韋
    【題解】《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政治家呂不韋組織門客編纂的著作,又名《呂覽》,成書於秦王正八年(前239年)。它以道家思想為主,取其順應客觀的思想,去其消極避世的成分,兼采儒、墨、法、兵及陰陽家之長,意在彙合先秦各派學說,為當時秦統一天下和治理國家提供理論體繫,屬於雜家的代表作。其中保存了許多逸聞,具有史學價值或新聞價值。《察傳》一篇講述“辨察傳言”的問題,主張“疑似必察”,對新聞傳播頗有啟發。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無聞矣。齊桓公聞管子於鮑叔,楚莊聞孫叔敖於瀋尹筮,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踐於太宰嚭,智伯聞趙襄子於張武,不審也,故國亡身死也。
    凡聞言必熟論,其於人必驗之以理。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於天下,乃令重黎舉夔於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於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聖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於宋君。宋君令人問之於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於井中也。”求能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