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南方傳媒研究58:南方報業2015年度記者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新聞傳播出版
    【市場價】
    308-448
    【優惠價】
    193-280
    【作者】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傳媒學院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新聞傳播出版  新聞采訪與寫作 
    【出版社】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 
    【ISBN】978754911376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9113767
    作者: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傳媒學院

    出版社: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2月 

        
        
    "

    內容簡介

    “南方報業年度記者評選”是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每年“必選動作”之一,主要從企業文化層面呼應集團的全媒體融合發展戰略,加強南方報業的內部凝聚力,強化各繫列子報刊網采編人員對南方報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夯實集團整體文化和各繫列報內部文化之間達成共識的基礎,是集團推進轉型的無形抓手和有力助推器。


        本輯“南方報業2015年度記者”專題包括20名當選記者的個人年度回顧、代表作品、領導點評、同事側記等內容,在傳媒業轉型、尤其是全媒體融合發展的態勢下,堅守本職、追求優秀是年度記者的亮色,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旗下的諸多媒體均在國內具有重要的影響,年度記者更是排頭兵的角色,他們的努力和成就,既可以反映南方報業2015年度的發展情況,也可為堅守一線的新聞媒體人提供良好的借鋻。

    目錄
    李培
    時間的煉金術

    李書龍
    光陰的故事

    駱驍驊
    知難而上是選擇

    殷劍鋒
    一個編輯的自我修養

    歐陽妍
    等待時間的回報

    李培


    時間的煉金術


     


    李書龍


    光陰的故事


     


    駱驍驊


    知難而上是選擇


     


    殷劍鋒


    一個編輯的自我修養


     


    歐陽妍


    等待時間的回報


     


    劉龍飛


    痛,並快樂著


     


    黃怡


    記者,總在不斷尋找自己的答案


     


    李穎


    與其抵觸,不如去擁抱變化


     


    商西


    看見一種熱愛


     


    王佳


    是的,我還在


     


    褚朝新


    調查記者的2015


     


    姚憶江


    在一個個風險中尋找機會


     


    李維


    始終保持自覺意識


     


    譚翊飛


    做有競爭力的財經報道


     


    劉海英


    做行業的記錄者和推動者


     


    餘楠


    夢裡不知身是客


     


    魏蔚


    挖透喜愛的生活  做出有趣的報道


     


    黃昀


    做個熱愛工作的石匠


     


    蔣夢瑤


    靠近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潘瑩瑜


    理想,不進則退
    前言

    這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群體。這是一群目標明確、意志堅定的黨報集團新聞人。


    經過民主推薦、部門研究、集團高層審定以及張榜公示,22名南方報業2015年度記者終於紅火出爐。


    這些“年度”中,既有從事媒體工作十餘年,業績驕人的老記者、老編輯,也有初出茅廬,聲名鵲起的媒體新秀;既有身壯體健、鐵腳馬眼神仙肚的男兒,也有嬌憨文弱、如鄰家小妹的女孩。他們中,既有傳統采編業務的尖子牛人,更有媒體融合轉型的探索先鋒。乍看他們都很平常,可是他們的行為不一般。他們把擔當付諸每天的忙忙碌碌,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事件細節的求證核對和每一個字眼的斟酌推敲。他們忠誠守望家國、真誠關愛民生。他們敏於發現真善美、敢於鞭撻假惡丑。他們身體力行,詮釋了公平正義和匠人精神,傳承著南方情懷和報人風骨。在他們身上,挑戰與創新、信念與擔當,無不顯示出“南方鐵軍”的激情與風采。他們是記者的標杆,他們無愧於優秀媒體人的代表。


    敬禮,南方報業2015年度記者!
    在線試讀
    李穎

    個人簡歷
    北京人在廣州。入職南方都市報11年來,跑過突發、做過時政記者、當過夜班編輯。2015年轉型新媒體,自此有了個霸氣側漏外號“百萬姐”。手機焦慮癥患者,每天泡微信卻不會友不社交。會抓熱點、懂得痛點、了解爆點、持久力強,重要的是不忘初心,永遠把你放在位(用戶思維)。

    入選理由
    新聞公號肉搏時代,誰敢橫刀立馬,唯微信“百萬姐”。她從報紙編輯轉來,一頭殺入新媒體血海,從一竅不通到以一當十,打造諸多百萬閱讀量大作。她是李穎,夜以繼日馬不停蹄,玩轉微信爐火純青,將南都“深圳大件事”公號推上深圳地區頭把交椅。心血和智慧並存,激情和干勁共通,堪為南都采編轉型升級之標兵。

    年度說
    與其抵觸,不如去擁抱變化

    “這是真的嗎?”
    當我知道獲評年度記者時,嚇了一跳。在這個大院裡,有很多牛逼的記者,從沒想過有一天這個厚重的榮譽能落到我頭上,以至於當它突然發生在眼前時,覺得有點不真實。

    我在東莞的激情經歷

    “東莞很亂呢,街上經常有搶手機搶包的。”

    李穎


     


    個人簡歷


    北京人在廣州。入職南方都市報11年來,跑過突發、做過時政記者、當過夜班編輯。2015年轉型新媒體,自此有了個霸氣側漏外號“百萬姐”。手機焦慮癥患者,每天泡微信卻不會友不社交。會抓熱點、懂得痛點、了解爆點、持久力強,重要的是不忘初心,永遠把你放在位(用戶思維)。


     


    入選理由


    新聞公號肉搏時代,誰敢橫刀立馬,唯微信“百萬姐”。她從報紙編輯轉來,一頭殺入新媒體血海,從一竅不通到以一當十,打造諸多百萬閱讀量大作。她是李穎,夜以繼日馬不停蹄,玩轉微信爐火純青,將南都“深圳大件事”公號推上深圳地區頭把交椅。心血和智慧並存,激情和干勁共通,堪為南都采編轉型升級之標兵。


     


    年度說


    與其抵觸,不如去擁抱變化


     


    “這是真的嗎?”


    當我知道獲評年度記者時,嚇了一跳。在這個大院裡,有很多牛逼的記者,從沒想過有一天這個厚重的榮譽能落到我頭上,以至於當它突然發生在眼前時,覺得有點不真實。


     


    我在東莞的激情經歷


     


    “東莞很亂呢,街上經常有搶手機搶包的。”


    11年前,大學畢業後進入南都的站是東莞。剛來就收到N多前輩的提醒,別穿得花枝招展招賊。


    當時也沒怎麼上心,結果沒過多久,在記者站門口的馬路旁,就被輛摩托車飛車搶奪一把搶了手提包,身份證、記者證、采訪本都丟了,腦袋還因為重重摔到地上砸出一個血腫塊,留下偏頭疼的毛病。


    在東莞當記者時,是無畏的4年。記得采訪的單猛料,是暗訪塘廈一個家具廠用測謊儀對員工心理測試裁人。


    頭一回暗訪啊,以為會很刺激。辦了張假身份證,和男同事李平假扮兄妹去應聘打工。進了工廠後激動得發抖。結果,面試時當場就被拆穿是用的假身份證,差點沒被當眾拖出去。


    跑民政線時,很喜歡去殯儀館挖料。一次為了守獨家,藏在了殯葬車的旁邊,眼見車上尸體的兩隻腳還露在外面。


    跑人纔市場時,有次做外來工性困境調查,捧著一摞性問題問卷在人纔市場裡見人就發,引來不少異樣的目光。


    跑市委市政府,開會時官員講的都是土話,壓根兒聽不懂。和一些難搞掂的本地官員打交道,好幾次抹著眼淚走出政府大樓。


    東莞就像是一扇門,你必須在你精力旺盛的歲月裡,盡可能積極地生活,盡可能多地去嘗試和不同角色的人打交道。走進不同的人生、體驗各種不曾有過的經歷,這是我覺得做記者時的興趣所在。


     


    人生個“10萬 ”


     


    因為工作原因,我被調回廣州做編輯。相對於記者的奔波,編輯的生活穩定而枯燥。


    2015年,毫無準備地,意外迎來了我的職業轉型。這次轉型,有未曾預料的諸多結果。


    要在移動互聯網 的大潮下變革升級,報社成立了移動媒體部,我成為批從夜班轉做新媒體的編輯,俗稱批“小白鼠”。


    那時,南都APP剛成立,做報紙的一幫老編輯“摸黑起步”,PS沒摸過、H5更不懂是啥。新聞生產模式重新改造,紙媒架構下APP的發展沒有任何模式可以參照。南都APP更像是個創業團隊,每個人都打了雞血一樣。


    首先,是點擊量的“刺激”。


    做報紙沒有這種感覺,稿子發了就是發了,不會有這麼直接明了的閱讀量反饋。可做客戶端,數據赤裸裸地擺在眼前。一開始,很多稿子點擊率都隻有兩位數,大部分還是自己和記者點的,閱讀量能上千就很不錯了。


    做新媒體的,誘惑的數字就是“10萬 ”。南都APP漸入正軌後,我也迎來了人生中個“10萬 ”。


    這篇稿的標題我記得很清楚:《馬雲來東莞啦,書記市長一起作陪》。當時馬雲剛剛晉升首富,風頭正盛,我們時間抓住了名人效應,從朋友圈的信息核實之後再整合之前他拜訪東莞的過往,先搶了首發。


    於是“小白鼠”有了經驗:面對熱點一定不能等,要想法子搶占先機,新媒體與報紙不同,在信源確鑿的情況下就要搶發,獨家和時效是傳播的兩大法寶,互聯網時代有了就沒有第二。


     


    “100萬 ”又是怎麼產生的


     


    有了成功經驗之後,就有了後來第二個、第三個“10萬 ”。南都APP也慢慢步入軌道,不斷有好題材湧現,如“尋找導盲犬萬福”“多圖曝光白天鵝重新開業”都是新媒體傳播的優秀個案,還得了南都的新媒體傳播獎。


    邁過了點擊量這道坎,更重要的是角色上的轉換。


    報紙編輯和記者是分工協作的關繫,你寫完稿子給我,我再編。但是作為新媒體編輯,面對一個新聞事件時,編輯和記者是同時參與其中。比如我們在報道兩會時或報道某一個突發事件時,通常的做法都是拉個群,記者隨時在前方反饋信息,編輯在後方判斷什麼點適合發即時新聞。


    我覺得這是件很有趣的事,就好像你也親臨采訪一線、也在面對形形色色的采訪對像一樣。這時候,編輯的角色需要的參與度更高,要去主動發現熱點。


    比如年初在報道東莞兩會時,有這麼一篇爆文《東莞兩會“超級富豪”組大佬們太低調頻冷場》,在網上首發後影響力非常大,跑會記者陳靜在現場時間反饋信息,大佬們的一舉一動就像同期電影一樣“映射”在我眼前,當時就合計提出,專門以東莞富豪為角度寫了一篇很贊的會場特寫。編稿時也采用了類似於大佬出場的話劇場面,形式感很好,是我很滿意的一篇稿。


    剛講的都是能夠預判、提前謀劃的題材。但實際上在做新媒體時,一些“大戰役”往往是突發題材。比如2015年2月發生的惠東大火,燒死了17個人;又比如2015年12月發生的深圳光明滑坡事故,這兩單都是通宵直播,都成了點擊率“100萬 ”的題材,非常難得。


    盡管都是突發題材,但還是不同的。但是惠東大火,其他人都以為這隻是個平常小火災,隻有我們時間啟動了直播,派出記者徹夜跟進救援過程。


    前方有兩個記者——文字祝勇、攝影田飛,層層突破滿場飛,終一場直播牽動了一座城,連現場指揮救援的政府官員都在隨時刷我們的直播貼關注進展。


    所以,在面對重大新聞時,快速的臨場反應、準確的新聞判斷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點對新媒體尤其重要。它是一種判斷力,即在給定的時間限制下,選取恰當的方式披露給用戶。


    不過,講真的,做直播是累的。但我能告訴你嗎?直播也是過癮的。記者在一線“拼殺”,我在後方滾動呈現,這時候好像你也在親臨現場,這種做新聞的感覺是非常爽的。


     


    看,那個人好像一隻數據狗哎


     


    新媒體做久了,很容易會成為“數據狗”,做夢都想著哪篇成了爆文,漲了多少粉。自從我接手部門公號“深圳大件事”以來,這樣的焦慮癥愈加嚴重。時刻刷手機找選題,生怕錯過了什麼。


    媒體賬號有個特點就是打開率都偏低。如果說一個賬號正常的打開率是20%的話,媒體能有10%就不錯了。這和那些自媒體號不能比,南方大院裡走出了好幾位自媒體牛人:咪蒙、黎貝卡、深八影視圈……這些公號大神,每篇推送都是“10萬 ”,太美妙的一個數字!


    我現在每天有個習慣,查看昨天甚至前幾天深圳本地公號每篇文章的閱讀量,通過篩選,就能知道用戶的喜好。觀察久了,思維會漸漸從傳統媒體提供內容的角色轉到“如何以用戶為核心”,漸漸在內容的選取方面就會往這方面傾斜。


    具體到微信上,抄襲成風、段子手走紅、毀三觀的文章更到處都是。這種情況多了,我們會有種錯覺:是不是一定要這麼做,纔能有立足之地?


    我始終堅信一點:好的內容,依然有穿透力。我們的微信公號,隻是我們原創內容傳播出去的渠道之一,依托的始終是一線記者原創生產能力。有好內容、硬內容,然後再用適合新媒體傳播的形式給予整合包裝,抵達用戶那裡。


    有個深圳的自媒體大號,不止一次地跟我感慨:“你們有資源。”是啊,沒錯,我們雖然在這個領域起步晚了,但是我們有自媒體無可比擬的生產原創優質內容的能力,所以更要堅持內容生產者的底線。等我們再強大一些,那麼我不用跟熱點了,我就是熱點;我不用按規矩了,我就是規矩。


    做新媒體編輯,既要有記者的敏感度,又要有文案人的文字水平。其實這個工作就是一個積累經驗的工作,別人說再多,不如自己多實踐。


    2015年9月“深圳大件事”公號曾經做過一個專題:深重疾險繫列報道。當時原本隻是報紙的一個“豆腐塊”,看到報題後拿來重新改造成“人話版”,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用戶體驗好。


    結果當晚在公號首發後點擊量達到了“206萬 ”,每7個深圳人當中就有1人看過此帖。一時間社保分局都是排隊辦理的人,深圳社保局還專門給報社發來感謝信,帶來了後續的幾次合作。


    依托好的內容,半年以來,“深圳大件事”逐漸有了知名度,粉絲已經超過了11萬,不時湧現“10萬 ”的爆文。當然,隨之而來的是我的焦慮也越來越嚴重了:如果隻有粉絲而沒有好的內容支撐,用戶很容易將你拋棄。所以更考驗內容是否夠硬、夠用心。


    還有一點,公號是很容易讓人審美疲勞的。怎麼提供持續的新鮮感,這一點很重要,我正在思考。


     


    下一個競爭的領域會是在哪兒?


     


    新媒體編輯是個很“困身”的崗位,時時刻刻被捆綁在電腦前,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有事就需要立即干活,周末也很少有完整的個人時間。


    很佩服的是,我身邊這些轉型做新媒體的同事,個個責任心都相當之強。我敢說,這些人是報社編輯裡拼的一幫人,每個人不論怎麼加班,都任勞任怨。


    激情會褪去,但對這一切的合理解釋,就是:責任。


    我理解所謂的責任,尤其是面對重大新聞事件時,要堅持幾個原則:不能缺位,一定要參與,哪怕做不到獨家也要有自己的東西;不能猶豫,一定要反應迅速,哪怕做不到首發也要奮起直追;不能懈怠,因為你漫不經心了,記者們就更沒積極性了,長此以往互相的信任也就沒了。


    要知道,你所掌握的這個環節,是不可替代的,是整個報道在移動端的“出口”。你的努力,正是為了前方一線所有工作的一個呈現。所以遇到突發大事件,連續十幾個小時直播還能像打了雞血一樣,說實話,我還是蠻享受這種狀態的,感覺自己沒有缺位,也在一線參與其中。


    微信之父張小龍不久前演講裡有一段內容:微信打算推應用號,有可能會取代APP。2016年以來明顯感覺微信也越來越難做了,紅利期已過,漲粉越來越難,很可能明年或者後年就被另一個平臺代替。現在紙媒都在移動端發力,APP似乎也成了轉型所謂的標配。但是總覺得會有一種憂慮:現在過多的信息已經對讀者造成了信息過載干擾,越來越多的人每天隻打開個別APP或者微信公眾號,甚至不打開了。


    但是我們記者的原創內容總需要有個移動端的陣地來承載,那麼下一個競爭的領域會是在哪兒?現在都流行一句話:“你錯過了微博微信,你不能再錯過xxx了。”微博已經沒落了,微信其實我們已經慢了一拍,是不是能夠現在就有所準備、有所預見,在下一個平臺崛起之前就進駐,而不是在別人都已看到這是塊肥肉時我們纔醒悟過來?


     


    (作者繫南方都市報深圳新聞部首席編輯)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