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美國最佳雜志寫作1:美國國家雜志獎獲獎作品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新聞傳播出版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美﹞盧克 迪特裡奇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新聞傳播出版  出版/發行 
    【出版社】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 
    【ISBN】97875491164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49116409
    作者:﹝美﹞盧克?迪特裡奇

    出版社: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

    編輯推薦

    真相永遠是真相,這也是本書所有文章的立足之基。通過一年多的報道,《紐約客》在“公共利益”類別的獲獎作品《看不見的軍隊》,揭露了美軍駐伊拉克及阿富汗軍事基地中勞動力供給體繫的腐敗,美軍與數以千萬計的外國工人簽訂了奴役契約;《男士健康》(Men's Health)雜志特約編輯鮑伯·特魯利(Bob Drury),以驚人的細節詳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簡易爆炸裝置對軍人的生殖器造成的傷害,他的報道引發了軍事政策的巨大變革;《魅力》(Glamour)雜志在“個人服務”類別的獲獎作品《有個秘密,一天殺死四位女性》記錄了今年1400名女性如何被她們曾愛過的人殺害;蘇珊·因斯(SusanInce)刊於《好管家》雜志的《斷裂》揭示了骨質疏松癥的傳統治療法如何出錯,而這一疾病常被誤診誤治。所有這些文章都是冷靜的報道,即使是凱倫·羅素(Karen Russell)為《西洋鏡:小說縱覽》(Zoetrope:All-story)雜志贏得“小說”類別獎項的《霍河之窗》,以寓言形式展現的真實,也絕不亞於任何有關美國西進拓荒運動的報道。


    —— 特瑞·邁克多諾(Terry McDonell)《體育畫報》主編


     


    很多從事新聞行業的編輯記者都受到海外非虛構作品的影響,或多或少,或強或弱。在他們看來,這些作品顯示了高超的敘事技巧、精妙的細節以及結構的完美性,其功能和意義已經超越了傳統新聞文體所能承載的範疇,使新聞成為真正的“作品”,而非“消息”或者“通訊”。


    我曾經十分清晰地記得,20世紀90年代末,一個同事談及*次閱讀普利策新聞獎特稿作品時的感受:“新聞竟然可以這樣寫?”是的,這就是他的詰問,包裹著一種難以名狀的驚詫。


    ——《南方周末》副總編輯  朱強

     
    內容簡介

    作為“《南方周末》非虛構作品譯介項目叢書”之一,本書是2012年美國國家雜志獎獲獎文章的精選輯。收錄了獲得該年度*特稿、*新聞報道、*專欄與評論、*批評與評論、*人物特寫、*散文、*公共利益及*小說等大獎的十餘篇傑出雜志文章, 以雜志特有方式聚焦了密蘇裡州龍卷風大逃亡、叛離達基教、9·11十周年祭、華爾街的真相、小說家的生活及其遺產、外國勞工在伊拉克與阿富汗軍事基地的奴役生涯等美國問題以及美國人關注的問題。細節翔實而精當,敘述清晰而宏大,洞察深刻而透徹,極富紀實與思辨的理性探索,既是一本了解美國2012年的“干貨”版年鋻,亦是新聞工作者、文學愛好者的特稿盛宴、寫作範本。

    作者簡介

    美國雜志編輯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Awards,簡稱ASME)是由美國資深編輯、雜志從業者組成的權威組織。1966年,美國雜志編輯協會聯合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共同創設美國國家雜志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s),含*特稿寫作獎、*新聞報道獎、*人物特寫獎、*公共利益獎等20餘個獎項,以表彰編輯的成就、激發編輯的創造力,獎勵“雜志產業中的佼佼者”,即
    “在編輯目標、編輯手法、吸引公眾關注度和編排設計等方面一貫表現出眾”的雜志和網站。該獎項被視作美國雜志界的獎項,在新聞界幾乎可媲美普利策獎,也有媒體稱其為“雜志界的奧斯卡”。


    美國國家雜志獎由主辦方挑選的新聞工作者評審得出,每年有300多名評審員。評選結果需經國家雜志獎委員會審批,該委員會由現任和前任的美國雜志編輯協會成員、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院長和資深評審員組成。

    目錄
    *目錄
    001 風襲喬普林
    特稿寫作獎 《時尚先生》 盧克·迪特裡奇
    021 “9·11”百科全書節錄
    特定事件報道獎 《紐約》
    047 華爾街沒有勝利——它在欺騙
    入圍評論(數字媒體)獎 《滾石》 麥特·泰比
    066 信息量太大
    入圍隨筆與批評獎 《GQ》 約翰·傑裡邁亞·沙利文
    083 坎大哈將士
    入圍新聞報道獎 《大西洋月刊》 馬修·艾金斯
    097 看不見的軍隊
    公共利益獎 《紐約客》 薩拉·斯蒂爾曼
    115 有個秘密,一天殺死四位女性

    *目錄


    001 風襲喬普林


    特稿寫作獎 《時尚先生》 盧克·迪特裡奇


    021 “9·11”百科全書節錄


    特定事件報道獎 《紐約》


    047 華爾街沒有勝利——它在欺騙


    入圍評論(數字媒體)獎 《滾石》 麥特·泰比


    066 信息量太大


    入圍隨筆與批評獎 《GQ》 約翰·傑裡邁亞·沙利文


    083 坎大哈將士


    入圍新聞報道獎 《大西洋月刊》 馬修·艾金斯


    097 看不見的軍隊


    公共利益獎 《紐約客》 薩拉·斯蒂爾曼


    115 有個秘密,一天殺死四位女性


    個人服務獎 《魅力》 麗茲·布羅迪


    125 傷之印記


    入圍公共利益獎 《男士健康》 鮑伯·特魯利


    137 斷裂


    入圍個人服務獎 《好管家》 蘇珊·因斯


    148 德韋恩·戴德蒙:躍動的信念


    入圍人物特寫獎 《體育畫報》 克裡斯·巴拉德


    166 紙老虎


    隨筆與批評獎 《紐約》 衛斯理·楊


    186 生命的棋局


    入圍人物特寫獎 《ESPN雜志》 蒂姆·克羅瑟斯


    198 匿名者


    人物特寫獎 《D雜志》 蒂姆·羅傑斯


    216 找尋寫作的“引路人”


    評論(數字媒體)獎 《美國學者》 威廉·金瑟


    223 鴨子錄像帶


    入圍專欄與評論獎 《時代》 喬爾·斯坦因


    229 霍河之窗


    小說獎 《西洋鏡:小說縱覽》 凱倫·羅素


    252 王佑吾主


    專欄與評論獎 《名利場》 克裡斯托弗·希欽斯


    266 雜志中英文對照表


    268 獲獎獎項中英文對照表


    269 2012年美國“國家雜志獎”獲獎及入圍雜志名單


    274 2012年美國“國家雜志獎”電子媒介獲獎及入圍雜志名單


    277 致謝


    280 譯後記

    前言
    所有點子都是受歡迎的,隻要作者終足夠巧妙,能成功地將之付諸實行。
    ——哈羅德·海斯《笑對巨變:20世紀60年代〈時尚先生〉雜志歷史》

    20世紀60年代,哈羅德·海斯(Harold Hayes)擔任美國《時尚先生》(Esquire)雜志編輯,他纔華非凡、熱忱無限、銳氣十足,儼然是一個文化領域的魔法師。他常說一本雜志就是一個承諾,“有時兌現了,有時沒有”。“兌現了”是因為那些有力的報道,出色的文字,而“有時沒有”則一定是編輯的過錯。

    所有點子都是受歡迎的,隻要作者終足夠巧妙,能成功地將之付諸實行。


    ——哈羅德·海斯《笑對巨變:20世紀60年代〈時尚先生〉雜志歷史》


     


    20世紀60年代,哈羅德·海斯(Harold Hayes)擔任美國《時尚先生》(Esquire)雜志編輯,他纔華非凡、熱忱無限、銳氣十足,儼然是一個文化領域的魔法師。他常說一本雜志就是一個承諾,“有時兌現了,有時沒有”。“兌現了”是因為那些有力的報道,出色的文字,而“有時沒有”則一定是編輯的過錯。


     


    每個維基百科的貢獻者都被稱作“編輯”,但我此處所指的幷非他們。本書中因其雜志作品而被尊稱為編輯的人,他們的工作要麻煩得多。這些編輯辯口利辭、衡量決斷,甚至四處遊蕩。隨著出版平臺的擴張和增長,雜志寫作變得日益專業化。編輯雜志也是一樣。雜志的編輯們都有各自的職責和分管領域,但他們對於自己的工作都持同樣開放的態度。他們中大多數都積極進取。5月初,在2012年的美國“國家雜志獎(National Magazine
    Awards)”頒獎晚會前一天的美國雜志編輯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Editors,簡稱ASME)午宴上,我面對百來名編輯做了一場演講。我的任務是談談編輯這一行業。我從編輯鮑伯·謝裡爾(Bob Sherrill)開始說起,在我看來,他本人大致定義了20世紀70年代末編輯的工作,而這些,如今的編輯們依然在做。我仍非常清晰地記得,那個下午,我們沿太平洋海岸公路開車前往曼哈頓海灘的路上,他坐在前排,兩膝間夾著一瓶墨西哥啤酒的樣子。鮑伯當時穿著他的白色高幫匡威Chuck Taylor款運動鞋,艶紅的鞋帶散開著,寬松的藍白泡泡紗西服配一件黑色T恤,繞在脖子上的粉綠絲巾,黑色守望者團貝雷帽戴在蓬亂而略帶紅色的金發上。(當然)還有那副雷朋眼鏡。


     


    鮑伯色彩繽紛的,像是那種神經錯亂了的冰淇淋小販,但又很英俊,女人們都喜歡他。我呢,當時是他手下的記者,在一份剛剛起步的叫作LA的周刊工作,“洛杉磯獨一無二的‘鄉村之聲’”,那時我們差不多就是這樣描述這份刊物的。鮑伯因一時的“編者奇想”(用他自己的話)來到美國西岸。之前,他在《時尚先生》那個大名鼎鼎的哈羅德·海斯(見上)手下,在激蕩變動中干了幾年。在那裡,他是個狡猾的包裝人,“接生”(還是他自個兒的話)了不計其數的新聞革新,從“可疑成就(Dubious
    Achievements) ”到那一連串打破類別之分後來被稱為“新新聞”的文章。湯姆·沃爾夫(Tom Wolfe)、蓋伊·塔利斯(Gay Talese)、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這些人物你都知道的。


     


    他說他“覺得”我是以一個編輯的方式在“思考”,幷且應該考慮一下(當編輯),我聽後受寵若驚。考慮成為一名編輯,考慮做編輯工作。“考慮一下讓猴子跳出盒子”,這是他的原話。我之前還沒有聽人說過。“而且,”又喝了一大口Tecate啤酒之後,他說,“真正好的編輯從不需要自己開車。”


     


    他提供給我的不僅是一份新的工作,而且是一種看待事物的新方式。從那時一條令人憎惡的巨蛇:“說說吧,這個班上有多少人敢說自己會說話?我的意思是,真正會說話?”如我所料這句話讓他們灰頭喪氣。我告訴他們大聲朗讀自己的每一篇作品,好是讀給自己信賴的朋友聽。要求都差不多:避免老掉牙的辭藻——如威廉·薩菲爾(William Safire)曾說的,就像躲瘟疫一樣,別重復。別造這樣的句子: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祖母常給你念故事。除非她那時候千真萬確是個小男孩。要真是這樣的話,你可能已經扔掉了一個更令人震撼的開頭。值得聽,聽得下去的東西往往也值得一讀。總之一句話:找準自己的聲音。


     


    這一段如此細致精準,我反復地讀了一遍又一遍。聲音不僅是寫作的靈魂,還應當是整本雜志及其作者們的聲音。這纔是雜志編輯們應該具備的思維方式。顯然,在卡特擔任《名利場》編輯的20多年中,他手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遵循著這條原則,不折不扣地貫徹著海斯的準則。


     


    * * *


     


    對於所有的編輯而言,有許多私密而崇高的興奮感是別人無法奪走的。比如,打開一篇心愛作家所寫的新文章。雙擊文檔,然後瞬間便明白了,隻要讀個框架大概,你就知道這一定是一味好調料,能為整本雜志帶來那種自己孜孜以求的言外回響。這說法我初是從《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的羅伯特·西爾弗斯(Robert Silvers)那兒聽到的,當時他正在解釋編輯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的文章時的快樂。毫無疑問,格雷頓·卡特打開希欽斯的文章時也是快樂的感受。而對我來說,這份名單很長,尤其是我如今在《體育畫報》(Sport Illustrated)工作,今年這份雜志憑借高級記者克裡斯·巴拉德(ChrisBallard)對德韋恩·戴德蒙(Dewayne Dedmon)的人物特寫而獲獎。後者是個有天分的籃球運動員,就快長到7英尺高了。


     


    就像這本集子裡的每篇文章,《德韋恩·戴德蒙:躍動的信念》一文的發表不無故事。讀者可從這方面加深對本文作者及雜志工作的了解。如許多其他文章一樣,戴德蒙一文的靈感來自新聞的邊角料。巴拉德讀到了一則可能隻有100字左右的小短篇,了解到有個來自洛杉磯東北部安蒂洛普山谷的17歲少年與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簽訂了籃球合約,但他在高中“因宗教原因”根本沒打過籃球。Bingo,就要這題材了。


     


    再往下讀一點兒便發現戴德蒙是個耶和華見證人,而阻止他打籃球的正是他母親。這則小報道到此結束了,而巴拉德的故事卻由此開始了。當他把這篇報道丟給他在紐約的編輯們時,關於應該從哪個角度敘述以及戴德蒙這個人物本身是否夠分量的問題產生了。編輯始終抱著懷疑的態度,直到巴拉德從自己的住地伯克利飛到洛杉磯與戴德蒙會面,和他做了交談,更重要的是,聽他傾訴後。“我開始明白,這則故事有它自己的靈魂,”巴拉德說,“戴德蒙的確是個潛在的故事主角,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終很矛盾——在他自己想要的與他對母親的愛之間進退維谷。”


     


    從那兒開始,巴拉德一塊磚一塊磚地為他的故事鋪路,細致地追溯了戴德蒙從一個天真無邪的男孩成長為年輕的超級巨星的過程。當戴德蒙在18歲反抗他母親時,這又變成了一個有關信仰的故事——不論是對於上帝還是對於自我轉型。“我自己也是一個父親,”巴拉德說,“那些由宗教、權威、家庭束縛及跟從自己熱情所引發的問題都令我著迷。”


     


    這篇投入18個月之久的文章說明了作者擁有進取心、編輯擁有耐心的重要性,本書中許多其他文章也闡明了這一點。


     


    真相永遠是真相,這也是本書所有文章的立足之基。通過一年多的報道,《紐約客》在“公共利益”類別的獲獎作品《看不見的軍隊》,揭露了美軍駐伊拉克及阿富汗軍事基地中勞動力供給體繫的腐敗,美軍與數以千萬計的外國工人簽訂了奴役契約;《男士健康》(Men's Health)雜志特約編輯鮑伯·特魯利(Bob Drury),以驚人的細節詳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上簡易爆炸裝置對軍人的生殖器造成的傷害,他的報道引發了軍事政策的巨大變革;《魅力》(Glamour)雜志在“個人服務”類別的獲獎作品《有個秘密,一天殺死四位女性》記錄了今年1400名女性如何被她們曾愛過的人殺害;蘇珊·因斯(SusanInce)刊於《好管家》雜志的《斷裂》揭示了骨質疏松癥的傳統治療法如何出錯,而這一疾病常被誤診誤治。所有這些文章都是冷靜的報道,即使是凱倫·羅素(Karen Russell)為《西洋鏡:小說縱覽》(Zoetrope:All-story)雜志贏得“小說”類別獎項的《霍河之窗》,以寓言形式展現的真實,也絕不亞於任何有關美國西進拓荒運動的報道。


     


    瀏覽本書目錄,你會發現盡管本書為美國雜志年度集錦,但其內容其實遠不止於此,因為它代表了新聞雜志領域內所有類別的寫作。從詳盡的人物特寫到調查性報道,再到以簡潔的語言、冷靜的筆觸描摹我們復雜生活的服務類文章。比如,《紐約》(New York)雜志贏得特定事件報道獎的《“9·11”百科全書》,以過去難以想像的細節和幾乎難以承受的簡潔促成了其包羅萬像的特質。


     


    本書收入獲獎及入圍的作品,共10個獎項18篇(從32篇作品中選出),分屬16份不同雜志。不過,“國家雜志獎”頒出的獎項類別實則更為豐富。《紐約》《紐約客》以及《滾石》(Rolling Stone)雜志各獲得兩次提名。我提這點是因為,所有這16本雜志編輯的名字應當被提及,他們應當受到褒揚,但是若一一列出來名單會很長,所以我不打算這麼做,這些文章初版時他們的名字幷沒有同文章一起出現。他們是編輯,他們的名字出現在刊頭,如他們所喜歡的那樣。當然,除了沒有刊頭的《紐約客》,還有《D雜志》(D Magazine)編輯出身幷以《匿名者》贏得了人物特寫獎的蒂姆·羅傑斯(Tim Roger)。除了“讓猴子跳出盒子”這樣的論述,鮑伯·謝裡爾還曾談到編輯們應該怎樣試著“以另一種語言演繹廣為人知的歌曲”。那是他的另一句妙語,或許這是他偷來的說法,因為這就是編輯們做的事。但我直覺所有編輯都相信文化的軌跡一路留下的記憶,而身處這一文化中的我們,通過告知彼此各自的生活方式而明白我們究竟是誰。我們所寫下的這些報道就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這本書記錄了紛繁復雜的一年,我們如何度過它,我們如何看待它,一繫列清楚而直接的描述告訴我們,在開始和結束這一年時自己分別是什麼樣子。後,這本書關注的是人類無限的共有記憶和不同經歷,而這復雜又衝突的兩點是所有優秀的編輯一致銘記於心的。這就是編輯所做的事,幫助所有那些猴子以不同的語言歌唱廣為人知的歌曲。


     


    特瑞·邁克多諾(Terry McDonell)


    (華超超 譯)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