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2021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新聞傳播出版
    【市場價】
    883-1280
    【優惠價】
    552-800
    【作者】 劉海龍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新聞傳播出版  傳播理論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30006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0300061
    作者:劉海龍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1年11月 

        
        
    "

    產品特色

    內容簡介

    自《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2006》出版以來,《解析》每年出版一本,形成品牌,受到新聞傳播專業師生和研究者的關注。書名冠以出版當年的年份,每年的《解析》都是對前一年我國新聞傳播學各方面研究現狀和學界業界熱點問題的回顧,根據內容劃分為不同板塊。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2021》從學術層面、熱點話題研究層面對2020年我國新聞傳播學研究做了概述。書中不僅收錄了多篇關於新聞傳播學理論研究和新媒體研究的綜述、研究報告,而且,書中多篇論文展望新的研究方向,對前沿領域的研究話題做了集中展示,論文的議題選擇、研究方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其中“傳播學視角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有別於往年的特色或亮點,這一板塊基於2020年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收入學者們親歷後的一些學術思考,多篇富有思想深度,讀後令人深受啟發。


    本書特色:點面結合,一冊在手,縱覽前一年學科發展概況,幫助讀者深入了解重點難點問題,既可概覽學科發展“面”上的現狀,又在“點”上知曉的研究進展;權威而前沿,書中收錄的綜述、報告、學術文章均正式發表於本學科核心期刊。

    作者簡介

    劉海龍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傳播繫主任,《國際新聞界》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青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新聞傳播研究所主任,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傳播思想史、政治傳播、傳媒文化。著有《宣傳:觀念、話語及其正當化》《重訪灰色地帶:傳播研究史的書寫與記憶》《大眾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

    目錄
    部分 綜述與報告
    2020年中國新聞學研究
    2020年中國傳播學研究
    2020年中國新媒體研究
    2020 年虛假新聞研究報告
    2020 年傳媒倫理問題研究報告
    2020 年中國傳媒法治發展報告
    第二部分 新聞傳播研究的新問題
    中國報刊思想中的兩種視野與報刊史研究
    媒介理論的四個學派
    傳播物質性研究的理論淵源與路徑
    傳播的物質性與數字勞動
    非表征理論與媒介研究
    傳播研究的知識之維

    部分 綜述與報告
    2020年中國新聞學研究
    2020年中國傳播學研究
    2020年中國新媒體研究
    2020 年虛假新聞研究報告
    2020 年傳媒倫理問題研究報告
    2020 年中國傳媒法治發展報告
    第二部分 新聞傳播研究的新問題
    中國報刊思想中的兩種視野與報刊史研究
    媒介理論的四個學派
    傳播物質性研究的理論淵源與路徑
    傳播的物質性與數字勞動
    非表征理論與媒介研究
    傳播研究的知識之維
    第三部分 傳播學視角下的新冠肺炎疫情
    病毒如何介入社會交往關繫?
    病毒的傳播學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微信群中的信息流與輿論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用戶新聞生產
    媒介時間性視角下的社會減速
    死亡與媒介研究

    前言
    前 言
    劉海龍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也對新聞傳播研究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直接可以觀察到的變化有兩個。一是研究者在社交媒體上接受各類信息的狂轟濫炸的同時,出於專業本能,“調轉槍口”,將這些疫情期間出現的各類新聞、傳播現像作為研究對像,討論在危機時刻,新的媒體技術和公共危機如何影響信息環境、公眾意見及文化。例如本書中陳力丹的論文通過自我民族志的方法,記錄了疫情期間新聞界和學術界微信群的各類信息及其爭論,為進一步研究疫情期間知識菁英的信息接觸與反應留下了生動翔實的記錄。同時這種研究思路及方法也為我們探討類似的公共事件提供了新視角。劉鵬則將焦點從過去新聞研究關注的機構媒體的新聞生產,轉移到了用戶的新聞生產上,總結了疫情中用戶參與新聞生產的方式和類型。疫情期間的這些鮮活案例展現了新媒體技術對新聞場域規則的顛覆,也為媒體與平臺管理者反思疫情期間新聞的治理的得失提供了新視角。

    前 言
    劉海龍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也對新聞傳播研究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直接可以觀察到的變化有兩個。一是研究者在社交媒體上接受各類信息的狂轟濫炸的同時,出於專業本能,“調轉槍口”,將這些疫情期間出現的各類新聞、傳播現像作為研究對像,討論在危機時刻,新的媒體技術和公共危機如何影響信息環境、公眾意見及文化。例如本書中陳力丹的論文通過自我民族志的方法,記錄了疫情期間新聞界和學術界微信群的各類信息及其爭論,為進一步研究疫情期間知識菁英的信息接觸與反應留下了生動翔實的記錄。同時這種研究思路及方法也為我們探討類似的公共事件提供了新視角。劉鵬則將焦點從過去新聞研究關注的機構媒體的新聞生產,轉移到了用戶的新聞生產上,總結了疫情中用戶參與新聞生產的方式和類型。疫情期間的這些鮮活案例展現了新媒體技術對新聞場域規則的顛覆,也為媒體與平臺管理者反思疫情期間新聞的治理的得失提供了新視角。
    除了疫情期間信息流動,病毒擴散本身也提供了一個觀照傳播觀念及其理論預設的契機。用流行的說法,就是把病毒作為方法,探討如何拓寬傳播研究的視域。本書所選的單波的文章提出,我們在理解傳播與交往時,應該將病毒等生物與無生命的物納入普遍交往的範疇。拓寬傳播研究的想像空間,思考傳播的生物多樣性基礎,進而深入到生物間的多樣性關繫情境之中,建構人類回應萬物並與萬物共存的傳播空間,從權力支配關繫的傳播力和對像化的傳播術之中走出來,通過理解人與病毒共同進化的歷史,理解萬物之間相互依存、人與萬物的互動關繫,從而真正理解“萬物皆媒”所構成的社會交往關繫。另一篇病毒的傳播學則以病毒傳播與人際傳播的區別為例,說明過去傳播學所理解的傳播不過是一般傳播概念的一小部分,隻覆蓋了信息的傳播,而沒有包括像病毒傳播、實踐與物的擴散、物流、交通、基礎設施等現像中的物質傳播。我們有必要恢復在信息論的影響下被遺忘的傳播概念中“交通”的傳統,從傳播的視角思考那些不屬於“信息傳播”的現像。無獨有偶,英國傳染病專家亞當•庫哈爾斯基(Adam Kucharski)在《傳染》一書中也提出了相似的思路,不過他是反向而行,從病毒傳播的規律出發,推及其他社會傳播現像。 張磊和章戈浩則走得更遠,從疫情導致的社會降速和疫情期間媒介對死亡的報道引申開去,探討媒介的時間性、傳播中死亡的意義、當下傳播研究中對生死溝通的忽視以及數字來生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討論,讓我們在生存論的意義上,發現傳播研究與人類境況相聯結的多種可能。正是病毒的“去蔽”,讓光照進了過去傳播研究的盲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病毒造成的社會“斷裂”懸置了正常條件下人與傳播的理所當然的關繫,讓上手的傳播成為在手的傳播,迫使研究者重新思考傳播的意義。
    如果說疫情對傳播研究的個影響是讓研究者直接關注疫情中的傳播問題的話,第二個影響則比較間接。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浮躁的加速世界驟然降速,反而讓研究者有更多時間投入沉思生活,對之前的熱門話題做冷靜思考。根據我個人的不完全觀察,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整體上比較喜好追逐新概念、新話題,粗放式擴張,不願在一個問題上深耕,導致簡單重復,缺乏核心理論與獨特貢獻。這幾年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傳播領域的新話題與新概念層出不窮,在國內形成了一波概念和理論的新浪潮。《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過去幾年也收錄了不少新銳的探索性文章。潮水總會退去,概念狂歡後還剩下什麼纔更重要。開闢新路的思想總是不夠成熟,缺乏深度,比如現在看五四一代的研究氣充沛但不夠嚴謹的感覺。在大火燒荒初步開墾後,必須要有後來者精耕細作,做更煩瑣、嚴謹的工作,播下的思想纔能真正扎根大地,結出豐碩果實。
    疫情中的獨居與沉思,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熱門話題和重溫冷門話題的契機。從本書中選出的文章便可見一斑。有的回到思想史的起點反思當下的狀況,有的對概念及觀念的譜繫進行梳理,還有的援引哲學和社會學的資源打開思考傳播與媒介的思路。這構成了一道“病中絮語”的風景。
    黃旦從報刊思想史的角度,提煉出中國近代的兩個關於報紙媒介的概念――報紙與報館。前者的代表人物是戈公振,注重報紙媒介的物質本質,後者的代表人物是梁啟超,注重媒介組織的功能。這兩種思想構成了中國近現代媒介觀的基礎。不過二者均有盲點,必須保持對話,纔能實現以報刊媒介為視角的全面的歷史考察進路。胡翼青、王煥超的論文則對媒介理論的四個學派:媒介環境學、德國媒介技術哲學(柏林學派)、媒介學和媒介化理論之間的差異進行了對比,反思了各個理論的見與不見,同時認為若它們相互對話,有望整合成為更完善的媒介理論,糾正經驗學派功能主義將媒介視為實體的弊端。曾國華的文章則從哲學史的角度,梳理了媒介物質性的思想譜繫,為傳播研究中的這一新話題提供了更廣闊的人文主義背景,與章戈浩和張磊2019年發表的討論媒體與文化分析中物質性轉向的文章相映成趣。 宋美傑將媒介地理學中的非表征理論引入傳播研究,以期從人文學科的宏觀角度說明傳播並不隻是一個僅僅圍繞著信息、符號和表征展開的概念,而是應該將非表征的對像也納入傳播概念。這和前面提到的《病毒的傳播學》的思路殊途同歸。孫萍的研究也有這個特征,她以外賣騎手勞動使用的電動車作為案例,探討了作為交通的傳播如何受到電動車、電池的影響,並與數字勞動聯繫起來,打破了物質與信對立,同時也擴大了傳播研究的研究範圍與現實關懷。她對外賣騎手的繫列研究也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對於傳播學科來說,信息論的引入是一件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的大事,因為它不僅被施拉姆用來整合了來自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人類學的知識,建構了傳播學的知識體繫與學科體繫,同時還通過概念與隱喻,塑造了傳播研究的知識型。然而今天來看,信息論本身所蘊含的信息與物質的二分法卻妨礙了我們理解新的傳播現像。同時,源自密碼學和工程學的信息概念,追求精確的量化表達,也將傳播學與人文傳統割裂開。換句話說,信息概念的適用性具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並不是傳播核心的要素。因此,回到根本的知識概念有利於克服上述兩個弊端。其實在20世紀40年代社會學家羅伯特•金•默頓(Robert King Merton)的觀念裡,傳播研究與知識社會學就是同義詞,隻不過研究角度和風格有所不同。本書中《作為知識的傳播》一文重訪歷史的十字路口,展現了探索傳播的另一個若隱若顯的路徑。可喜的是,近幾年這條路上也逐漸熱鬧。隨著科學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SSK)和後科學知識社會學的興起,挾技術的影響,以知識為視角的新聞與傳播研究成果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編了幾年《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回過頭看,每年的研究話題與風格都存在差異。今年的話題具有了一些自省的風格。在反思傳統研究框架、狂飆突進地引入新資源的同時,也須即時對它們再語境化。這意味著一方面要對其語境和譜繫做全面深入的探討,防止生吞活剝,另一方面,也要讓這些新資源與中國的經驗相互對話,扎下根來,纔能產出新的思想和理論。以媒介環境學為例,何道寬老師等二十多年來翻譯引進了大量資源,這個學派理論的中譯本在中文傳播學中的比重遠遠超過了媒介環境學在全球學術中的比重。但是反觀中國的媒介環境學研究,不僅參與者數量不多,背景也不如北(北美的教育學、歷史學、哲學、文學、人類學,甚至物理學都涉足該領域)。這就讓我們疑惑:究竟是理論移植出現了南橘北枳問題,還是該理論本身存在問題或是具有時代局限性?這個現像值得我們好好反思。近年來引進的媒介考古學,在中國展開時也遇到類似困境。因此,引進資源、打破原有思維和研究框架,隻是步,若隻破不立,沒有大量研究者參與接下來耐心細致、坐冷板凳的研究工作,理論創新恐怕永遠隻是一個口號。
    疫情和技術對傳播的影響揭示了被傳播研究過去忽視的“物”有多麼大的力量。“後疫情時代”的傳播研究還會出現什麼變化,還充滿未知數。這本小書隻能為2020年新聞傳播研究拍張快照。由於篇幅的限制和其他原因,還有許多有價值的文章並沒有收錄進來,不少話題隻能留待今後的《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再予以關注。
    後再提一個花絮。在聯繫本書一位作者時,她在微信裡回復了一句話:“《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是當年我考研和讀研究生時一直讀的一本書,轉眼都十年了,很有感情。”那個時候是陳力丹老師在主編和撰寫,轉眼間讀者已經成為作者。雖然這不是我的功勞,但是能與有榮焉地繼續編輯新版的《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見證學者的成長,讓人覺得這件不起眼的事情並非完全沒有意義。
    這個工作能繼續,首先仍然要感謝各位作者慷慨地同意本書收錄他們的大作,同時要感謝參與新聞學與傳播學年度綜述,並且對每一章進行文字編輯的博士生束開榮、吳欣慰、於瀛、孫肜昕、秦藝丹、段世昌、張世超和丁依然。還要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策劃編輯翟江虹繼續支持這個項目。

    在線試讀
    前 言
    劉海龍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也對新聞傳播研究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直接可以觀察到的變化有兩個。一是研究者在社交媒體上接受各類信息的狂轟濫炸的同時,出於專業本能,“調轉槍口”,將這些疫情期間出現的各類新聞、傳播現像作為研究對像,討論在危機時刻,新的媒體技術和公共危機如何影響信息環境、公眾意見及文化。例如本書中陳力丹的論文通過自我民族志的方法,記錄了疫情期間新聞界和學術界微信群的各類信息及其爭論,為進一步研究疫情期間知識菁英的信息接觸與反應留下了生動翔實的記錄。同時這種研究思路及方法也為我們探討類似的公共事件提供了新視角。劉鵬則將焦點從過去新聞研究關注的機構媒體的新聞生產,轉移到了用戶的新聞生產上,總結了疫情中用戶參與新聞生產的方式和類型。疫情期間的這些鮮活案例展現了新媒體技術對新聞場域規則的顛覆,也為媒體與平臺管理者反思疫情期間新聞的治理的得失提供了新視角。
    除了疫情期間信息流動,病毒擴散本身也提供了一個觀照傳播觀念及其理論預設的契機。用流行的說法,就是把病毒作為方法,探討如何拓寬傳播研究的視域。本書所選的單波的文章提出,我們在理解傳播與交往時,應該將病毒等生物與無生命的物納入普遍交往的範疇。拓寬傳播研究的想像空間,思考傳播的生物多樣性基礎,進而深入到生物間的多樣性關繫情境之中,建構人類回應萬物並與萬物共存的傳播空間,從權力支配關繫的傳播力和對像化的傳播術之中走出來,通過理解人與病毒共同進化的歷史,理解萬物之間相互依存、人與萬物的互動關繫,從而真正理解“萬物皆媒”所構成的社會交往關繫。另一篇病毒的傳播學則以病毒傳播與人際傳播的區別為例,說明過去傳播學所理解的傳播不過是一般傳播概念的一小部分,隻覆蓋了信息的傳播,而沒有包括像病毒傳播、實踐與物的擴散、物流、交通、基礎設施等現像中的物質傳播。我們有必要恢復在信息論的影響下被遺忘的傳播概念中“交通”的傳統,從傳播的視角思考那些不屬於“信息傳播”的現像。無獨有偶,英國傳染病專家亞當?庫哈爾斯基(Adam Kucharski)在《傳染》一書中也提出了相似的思路,不過他是反向而行,從病毒傳播的規律出發,推及其他社會傳播現像。 張磊和章戈浩則走得更遠,從疫情導致的社會降速和疫情期間媒介對死亡的報道引申開去,探討媒介的時間性、傳播中死亡的意義、當下傳播研究中對生死溝通的忽視以及數字來生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討論,讓我們在生存論的意義上,發現傳播研究與人類境況相聯結的多種可能。正是病毒的“去蔽”,讓光照進了過去傳播研究的盲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病毒造成的社會“斷裂”懸置了正常條件下人與傳播的理所當然的關繫,讓上手的傳播成為在手的傳播,迫使研究者重新思考傳播的意義。

    前 言
    劉海龍
    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也對新聞傳播研究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直接可以觀察到的變化有兩個。一是研究者在社交媒體上接受各類信息的狂轟濫炸的同時,出於專業本能,“調轉槍口”,將這些疫情期間出現的各類新聞、傳播現像作為研究對像,討論在危機時刻,新的媒體技術和公共危機如何影響信息環境、公眾意見及文化。例如本書中陳力丹的論文通過自我民族志的方法,記錄了疫情期間新聞界和學術界微信群的各類信息及其爭論,為進一步研究疫情期間知識菁英的信息接觸與反應留下了生動翔實的記錄。同時這種研究思路及方法也為我們探討類似的公共事件提供了新視角。劉鵬則將焦點從過去新聞研究關注的機構媒體的新聞生產,轉移到了用戶的新聞生產上,總結了疫情中用戶參與新聞生產的方式和類型。疫情期間的這些鮮活案例展現了新媒體技術對新聞場域規則的顛覆,也為媒體與平臺管理者反思疫情期間新聞的治理的得失提供了新視角。
    除了疫情期間信息流動,病毒擴散本身也提供了一個觀照傳播觀念及其理論預設的契機。用流行的說法,就是把病毒作為方法,探討如何拓寬傳播研究的視域。本書所選的單波的文章提出,我們在理解傳播與交往時,應該將病毒等生物與無生命的物納入普遍交往的範疇。拓寬傳播研究的想像空間,思考傳播的生物多樣性基礎,進而深入到生物間的多樣性關繫情境之中,建構人類回應萬物並與萬物共存的傳播空間,從權力支配關繫的傳播力和對像化的傳播術之中走出來,通過理解人與病毒共同進化的歷史,理解萬物之間相互依存、人與萬物的互動關繫,從而真正理解“萬物皆媒”所構成的社會交往關繫。另一篇病毒的傳播學則以病毒傳播與人際傳播的區別為例,說明過去傳播學所理解的傳播不過是一般傳播概念的一小部分,隻覆蓋了信息的傳播,而沒有包括像病毒傳播、實踐與物的擴散、物流、交通、基礎設施等現像中的物質傳播。我們有必要恢復在信息論的影響下被遺忘的傳播概念中“交通”的傳統,從傳播的視角思考那些不屬於“信息傳播”的現像。無獨有偶,英國傳染病專家亞當?庫哈爾斯基(Adam Kucharski)在《傳染》一書中也提出了相似的思路,不過他是反向而行,從病毒傳播的規律出發,推及其他社會傳播現像。 張磊和章戈浩則走得更遠,從疫情導致的社會降速和疫情期間媒介對死亡的報道引申開去,探討媒介的時間性、傳播中死亡的意義、當下傳播研究中對生死溝通的忽視以及數字來生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討論,讓我們在生存論的意義上,發現傳播研究與人類境況相聯結的多種可能。正是病毒的“去蔽”,讓光照進了過去傳播研究的盲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病毒造成的社會“斷裂”懸置了正常條件下人與傳播的理所當然的關繫,讓上手的傳播成為在手的傳播,迫使研究者重新思考傳播的意義。
    如果說疫情對傳播研究的個影響是讓研究者直接關注疫情中的傳播問題的話,第二個影響則比較間接。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浮躁的加速世界驟然降速,反而讓研究者有更多時間投入沉思生活,對之前的熱門話題做冷靜思考。根據我個人的不完全觀察,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整體上比較喜好追逐新概念、新話題,粗放式擴張,不願在一個問題上深耕,導致簡單重復,缺乏核心理論與獨特貢獻。這幾年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傳播領域的新話題與新概念層出不窮,在國內形成了一波概念和理論的新浪潮。《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過去幾年也收錄了不少新銳的探索性文章。潮水總會退去,概念狂歡後還剩下什麼纔更重要。開闢新路的思想總是不夠成熟,缺乏深度,比如現在看五四一代的研究氣充沛但不夠嚴謹的感覺。在大火燒荒初步開墾後,必須要有後來者精耕細作,做更煩瑣、嚴謹的工作,播下的思想纔能真正扎根大地,結出豐碩果實。
    疫情中的獨居與沉思,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反思熱門話題和重溫冷門話題的契機。從本書中選出的文章便可見一斑。有的回到思想史的起點反思當下的狀況,有的對概念及觀念的譜繫進行梳理,還有的援引哲學和社會學的資源打開思考傳播與媒介的思路。這構成了一道“病中絮語”的風景。
    黃旦從報刊思想史的角度,提煉出中國近代的兩個關於報紙媒介的概念?D?D報紙與報館。前者的代表人物是戈公振,注重報紙媒介的物質本質,後者的代表人物是梁啟超,注重媒介組織的功能。這兩種思想構成了中國近現代媒介觀的基礎。不過二者均有盲點,必須保持對話,纔能實現以報刊媒介為視角的全面的歷史考察進路。胡翼青、王煥超的論文則對媒介理論的四個學派:媒介環境學、德國媒介技術哲學(柏林學派)、媒介學和媒介化理論之間的差異進行了對比,反思了各個理論的見與不見,同時認為若它們相互對話,有望整合成為更完善的媒介理論,糾正經驗學派功能主義將媒介視為實體的弊端。曾國華的文章則從哲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