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歷史、物質性與遺產:十四個人類學講座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文化人類學/人口學
    【市場價】
    158-230
    【優惠價】
    99-144
    【作者】 英邁克爾·羅蘭(Michael·Rowlands,譯者:湯芸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文化人類學/人口學  人類學/民族學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8620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50286207
    作者:[英]邁克爾·羅蘭(Michael·Rowlands),譯者:湯芸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

    編輯推薦



























    邁克爾·羅蘭教授在人類學和物質文化研究領域聲名顯著,他對西方人類學文明研究做出了深刻的反思,並同中國學者一道在“文明”“物質性”等領域討論互動,進行了一繫列深入對話。


    聚焦“歷史、物質性與遺產”主題,契合我國當下已蔚然成風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推動對我國博物館方向轉型的理解。


    扎實的人類學知識,豐富的援引資料,一窺英國人類學務實而又進取之風範。

     
    內容簡介

    本論文集共收錄14篇講演稿和1篇附錄。講演稿是羅蘭教授於2006年至2014年間,在北京、成都、泉州、貴陽、大理等地參加會議、舉辦講座、參與國家外國專家局項目的主要論文與講稿的譯稿;附錄是對羅蘭教授的學術專訪。這些文章盡顯羅蘭教授多年來在長時段史的人類學、物質文化與博物館研究等領域的研究心得。

    作者簡介

    邁克爾·羅蘭,在1972年獲得倫敦大學考古學博士學位後,至倫敦大學學院任人類學講師,後於1992年成為物質文化研究教授,曾擔任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繫主任。羅蘭教授的研究突破了民族、國家與區域的視野局限,並注重對各種文明體繫的比較研究工作。作為一位卓有建樹的人類學家,羅蘭教授的學術成果豐富,著有《考古學中的社會轉型》《物質文化研究手冊》等。

    目錄
    自序
    編譯者說明
    上編 歷史、文明與人類學
    從民族學到物質文化(再到民族學)
    文明與非洲的一體性
    長時段過去和斷裂
    超越封閉文化: 中國境外的文明、區域和長時段的延續與斷裂
    文明作為對照的宇宙秩序:西非與中國
    作為宇宙統治之比照的文明
    新石器化:從非洲到歐亞以及更遠之處
    下編 物質性、遺產與博物館
    器物之用:物質性的人類學探究
    獻祭行為:對世界“之間性”的物質化
    遺產、記憶與後殖民時代的博物館

    自序


    編譯者說明


    上編  歷史、文明與人類學


      從民族學到物質文化(再到民族學)


      文明與非洲的一體性


      長時段過去和斷裂


      超越封閉文化: 中國境外的文明、區域和長時段的延續與斷裂


      文明作為對照的宇宙秩序:西非與中國


      作為宇宙統治之比照的文明


      新石器化:從非洲到歐亞以及更遠之處


    下編  物質性、遺產與博物館


      器物之用:物質性的人類學探究


      獻祭行為:對世界“之間性”的物質化


      遺產、記憶與後殖民時代的博物館


      對遺產與記憶的再思考


      重新定義博物館中的物品:中國遺產的井噴


      中國的新博物館時代到來了嗎?


      “新型”民族志博物館:數字化遺產技術、社區參與及文化還原


    附錄 物質文化與人類學:英國人類學家邁克爾·羅蘭專訪

    前言
    自 序
    多年前,當我開始在倫敦大學學院攻讀人類學學位時,正值英國社會人類學的轉型時期。那時,主流的結構- 功能主義正在飽受批評,因而我在求學時期也大多是追尋著結構主義的抽像邏輯,以及從結構語言學中提取出來的模式及其變形。然而, 由於我曾長期接受考古發掘的訓練,且總覺得考古學與人類學之間有著長久深遠的交流,所以我對人類學的老師們總把時間、歷史與考古學剔除在外而感到失望。畢竟倫敦大學學院曾經不僅是由史密斯(Grafton Smith)和佩裡(W. J. Perry)所引領的早期傳播論的基地,也是超越傳播論的知識陣地。而我也深深痴迷於那種關於文化起源與文明差異的宏大敘述。

    自 序


    多年前,當我開始在倫敦大學學院攻讀人類學學位時,正值英國社會人類學的轉型時期。那時,主流的結構- 功能主義正在飽受批評,因而我在求學時期也大多是追尋著結構主義的抽像邏輯,以及從結構語言學中提取出來的模式及其變形。然而, 由於我曾長期接受考古發掘的訓練,且總覺得考古學與人類學之間有著長久深遠的交流,所以我對人類學的老師們總把時間、歷史與考古學剔除在外而感到失望。畢竟倫敦大學學院曾經不僅是由史密斯(Grafton Smith)和佩裡(W. J. Perry)所引領的早期傳播論的基地,也是超越傳播論的知識陣地。而我也深深痴迷於那種關於文化起源與文明差異的宏大敘述。


    事實上,在我的學生時代,英國社會人類學界在民族學式與社會學式的文化現像研究的路徑之間就已經制造了一種緊張關繫。1923 年,英國社會人類學開創者之一的拉德克利夫-布朗(A. R. Radcliffe-Brown)曾在他那篇開創性的文章之中指出,民族學(不論是在德國、英國或美國)是以歷史的、具體的路徑來解釋性;而新型的社會人類學則應該是一門不考慮歷史的、比較性的及普遍性的研究社會繫統的自然科學。這一論斷導致的後果眾所周知,即在英國的民族學與社會人類學之間產生了巨大的鴻溝。於是,人類學界開始特別排斥那種基於博物館與物質文化的收藏而展開的研究,並稱這類研究為“搖椅上的人類學”。法國將社會學的方法引入人類學,也被認為不及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所引領的人類學改革重要。20世紀60年代,列維-斯特勞斯創立了社會人類學研究實驗室(Laboratoire d'Anthropologie Sociale),與莫斯(Marcel Mauss)和列維- 布留爾(Levy-Bruhl)於1927 年創立的民族學所(Institute of Ethnology)相抗衡,同時也區別於安德烈·雷奧-格爾漢(Andre Leroi-Gourhan)所提倡的那種綜合民族學與考古學,且極為關注身體與文化技術中的技藝的人類學研究。而在我的人類學生涯中,我也不斷致力於重建一種平臺,一種我覺得是在歐洲的民族學與社會人類學的對峙中逐漸瓦解了的平臺。不過,我發現在這一過程中,在與基於“田野工作”的“鄉村研究”式的社會人類學的對峙中,至20世紀70年代,北歐與西歐的民族學自身也在轉型,逐漸轉向奧爾韋·勒夫格倫(Orvar Lofgren)所說的那種“以小為美”的研究範式。克裡斯蒂安·布隆貝熱(Christian Bromberger)描述了法國的民族學的轉變,認為其研究同樣經歷了類似的從大規模向小規模的範式轉向。勒夫格倫還描述了20 世紀70 年代瑞典的民族學,稱其逐漸沉迷於研究“細微事物”以及日常生活的物品,而不再如早先一般關注找尋物質文化的大範圍傳播證據,以描繪傳播與革新的趨勢,或探尋長時段中的社會演化模式。隨著文化圈理論在德國與斯堪的納維亞的銷聲匿跡,對細微事物的沉迷也隨之終結。於是,大話題重新出現,提出“文化建構”(culture building)以承認民族文性,並且更為重要的在於對物品的研究挑戰了人類學主流的注重語言的研究模式,更賦予了物質性這一概念以新的視角。這一挑戰點明了物質文化不隻是物品研究中的微不足道的主題,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們自身並非不重要。如丹尼爾·米勒(Daniel Miller)所稱的“物品的謙卑”(the humility of objects)並非因為物品顯而易見且受到制約,而是因為我們沒有“看見”(see)它們。我們對自身所處物質環境的認識太少,而物品對於我們確立毋庸置疑的規則卻極為重要。這也有助於解釋,在一個以言說/ 語言為主導的學科中,為何如此多的人類學家都輕視物質文化研究,認為其過於細瑣或缺少大問題。


    直至20世紀80年代,歐美人類學發生轉變,不再漠視物質文化。布迪阨(Pierre Bourdieu) 的《實踐理論大綱》(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一書便是這一轉變的開拓之作。在書中,布迪阨呈現了物品何以能被視為人們被社會化為社會存在所需依托的首要方式,比如說,孩子們的社會化過程,在進入語言階段之前,即是借助物質世界中的物品而實現的。他所提出的“慣習”(habitus)概念不斷涉及物質文化所創造的日常生活之秩序,甚至終極真理之理想。阿帕杜萊(Arjun Appadurai)在其《物的社會生活》(Social Life of Things)一書中,通過禮物與商品所具有的同化與異化的雙重性,思考了物品在社會中的作用。米勒則在其《物質文化與大眾消費》(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一書中,提出客體化的理論:人們乃是通過獲得與使用物質文化的行為,從而將自身客體化。而有關能動性與物品的討論,則是阿爾弗雷德·吉爾(Alfred Gell)的《藝術與能動性》(Art and Agency),以及拉圖爾(Bruno Latour)的《我們從未現代過》(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的聚集點。這兩本書都提倡一種實踐的理論:人們如何借助於物品而造物、行事。在拉圖爾看來,在行動者與物品之間並沒有必然的區分,並提出(actants)及事實拜物教(factishes)的研究。他批評塗爾干式的對社會的定義是一種基於歐洲中心主義式的主客二分的定義,這樣的定義引發了對科學的迷信,且認為自然與社會都是獨立於非人世界的,或者說僅存在著一個被動地由人類世界賦予秩序的物質世界。這樣的反思不僅在人類學界,還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界引發了思考。吉爾更進一步討論了物的能動性是如何被認為不及關於人的理論重要的,而人們正是通過對物的作用來創造身份認同的。這樣的觀點認為物品中所內嵌的人的能動性,不僅在於人們制造了物品,更在於通過占有與迷戀的行為,物品也在制造著人。這或許也是人類學關於社會能動性的討論中流傳為廣泛的核心觀點。


    基於這樣的知識背景,我很榮幸地接受了北京大學教授、時任中央民族大學特聘教授的王銘銘先生的邀請,於2006年次來到中國參加“物質文化的人類學暨屆人類學研習營”,並做了有關物質文化的發言。如大家所知道的,我的人類學視角其實極大地被歐美傳統所形塑,而且我的研究也多在西非展開。而我在發言中極力呈現這樣一種物質文化的視野:汲取當代有關物質性的所有討論,同時也能充分借鋻對歷史有考究的歐洲民族學傳統。我力圖表明物質、物品同樣是形塑與確立文化認同的傳播過程的一部分。我有些不安,不知來自中國各所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們是否會欣賞這一觀點。不過,我發現我的聽眾們其實已經開始認識到這一觀點。在接下來的幾年中,我多次受邀前來中國舉辦講座,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發現中國的學術環境正是我在倫敦讀研究生時所期望的,因為在中國的人類學史中,歐洲式的民族學與社會人類學之爭並非其核心,相反,物質文化的作用以及對“深遠過去”(deep past)的感知,已然深嵌於人類學的傳統之中。我非常感謝王銘銘教授在中國出版我的這本講演集的設想和提議,也感謝湯芸和張原副教授將這些文章(有的已經發表於各種中文期刊之中)收集整理成冊,以及湯芸副教授、張力生博士候選人、梁永佳教授、劉雪婷女士、阿嘎左詩博士、劉源博士、卞思梅博士候選人等人為我近十年來各篇講演稿的翻譯所付出的辛苦。本講演集的出版,是我與以上諸位間相互的激發與對話的呈現,也是向中國人類學界介紹我的研究的努力中值得紀念之事件。


                                                            邁克爾·羅蘭


     


    編譯者說明


    羅蘭(Michael Rowlands)教授,是人類學和物質文化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1972 年,獲得倫敦大學考古學博士學位後,羅蘭至倫敦大學學院任人類學講師,後於1992 年成為物質文化研究教授,亦曾擔任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繫主任。作為一位卓有建樹的人類學家,羅蘭教授的物質文化研究始於其早期考古學的訓練。自博士論文的研究開始,他便結合考古材料與人類學理論,關注長時段社會變遷過程中的物質文化。與其所處時代的許多英國人類學家一樣,羅蘭將自己的田野考察地域放在了人類學經典田野研究區域——非洲大陸。1976 年,他深入非洲西部喀麥隆的草原地區進行了15 個月的田野考察,聚焦於技術、器物與交換等話題。之後,他不斷在非洲各地開展田野工作,研究議題不僅涉及技術、器物、儀式、巫術、消費與現代性、木材的地方性生產-消費鏈條等具體問題,也在理論方法上汲取莫斯(Marcel Mauss)有關文明的論述,從而突破了民族、國家與區域的視野局限,來探討非洲作為一種文明的可能,並開啟了其對各種文明體繫的比較研究工作。羅蘭教授的學術成果豐富,其主要著作包括《考古學中的社會轉型》(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Archaeology,1998)、《購物、地方與認同》(Shopping, Place and Identity,1998)、《物質文化研究手冊》(A Handbook of Material Culture,2006)等,代表論文有《喀麥隆的巫術、力量與現代國家》(Sorcery, Power and the Modern State in Cameroon,1988)、《歐洲青銅時代的消費與認同》(Consumption and Identity in the European Bronze Age,1998)、《為了遺忘而記住:作為獻祭的戰爭紀念》(Remembering to forget: War Memorials as Sacrifice,1999)、《馬裡與喀麥隆的文化遺產以及知識分子的作用》(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s in Mali and Cameroon,2002)、《建立人類學與考古學的關聯》(Relating 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2004)、《探討物質性的物質化路徑》(A Materialist approach to Materiality,2005)等。羅蘭教授曾任《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期刊主編,並曾擔任世界考古學會主席及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學術委員,在國際學界享有很高的聲望。



     

    在線試讀
    從民族學到物質文化(再到民族學)

    導論
    1923年, 英國社會人類學奠基人之一——拉德克利夫-布朗(Radcliffe-Brown),撰寫了一篇在當時被認為劃時代的文章,他認為,民族學與社會人類學的區別,類似歷史與科學的區別。德英美三國的民族學,以歷史化(historicizing)或意像化(ideographic)的方式研究文化多樣性。新的社會人類學,則是一門對社會體繫進行共時性、比較性、一般性研究的自然科學。
    眾所周知,塗爾干的社會學讓社會人類學家脫離進化論和傳播論的人類文化起源說,並拒絕“原始遺存說”和歷史猜測。與任何奠基故事相仿,今天的人可能覺得那場分裂很嚴重。可是,研究“野蠻他者”的民族學,並沒有像人們想像的那樣迅速消失——尤其在東歐。民族學盡管不符合人類學的“社會學化”進程,但它在某些方面仍繼續發展。在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和德國的某些院繫,民族學仍是一門研究民俗和農民遺存的學科。即使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劫難,它也並未中斷,且延續至今,研究“日常生活”、國民身份、民俗(Volkskunde),並轉向流行文化a 研究。在美國,博阨斯派的人類學,從傳播論、歷史具體主義轉向了文化的心理學綜合。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考古學實證主義的支持下,美國人類學經弗裡德(Morton Fried)、斯圖瓦德(Julian Steward)和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之手,演變為獨領風騷的新進化論。
    但是在戰後歐洲,人類學卻發生了重大的轉向,非歷史化和民族志化消解了多數方法,民族學就是其中之一,以至於今天很多人類學家聽說民族學還是一個獨立學科,都會感到意外。今天的民族學,恰恰是拉德克利夫-布朗這樣的人類學家眼中的民族學。它通過博物館和人造物的收集,而不是民族志的方法,研究文化的多樣性。斯特拉森(Marilyn Strathern)曾令人信服地指出,社會人類學的興起使“物”的研究衰落,其結果就是,物不得不被放在社會語境中理解。她強調說,新幾內亞高原的哈根人,是用人造物創造語境的,人的存在並非理解意義的前提條件。同理,“原始藝術”的研究之所以在20 世紀60 年代變成了“藝術人類學”,就是為了突出田野工作的重要性,為了突出在社會與文化語境中觀察物品的重要性,而將處理博物館藏品的技能與理解藏品的技能分開。賓尼(Christopher Pinney)曾提出所謂的“金斯博格問題”(Ginzburg problem)——在視覺分析中,“歷史學家解讀通過其他手段了解的意像”。

    從民族學到物質文化(再到民族學)


     


    導論


    1923年, 英國社會人類學奠基人之一——拉德克利夫-布朗(Radcliffe-Brown),撰寫了一篇在當時被認為劃時代的文章,他認為,民族學與社會人類學的區別,類似歷史與科學的區別。德英美三國的民族學,以歷史化(historicizing)或意像化(ideographic)的方式研究文化多樣性。新的社會人類學,則是一門對社會體繫進行共時性、比較性、一般性研究的自然科學。


    眾所周知,塗爾干的社會學讓社會人類學家脫離進化論和傳播論的人類文化起源說,並拒絕“原始遺存說”和歷史猜測。與任何奠基故事相仿,今天的人可能覺得那場分裂很嚴重。可是,研究“野蠻他者”的民族學,並沒有像人們想像的那樣迅速消失——尤其在東歐。民族學盡管不符合人類學的“社會學化”進程,但它在某些方面仍繼續發展。在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和德國的某些院繫,民族學仍是一門研究民俗和農民遺存的學科。即使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劫難,它也並未中斷,且延續至今,研究“日常生活”、國民身份、民俗(Volkskunde),並轉向流行文化a 研究。在美國,博阨斯派的人類學,從傳播論、歷史具體主義轉向了文化的心理學綜合。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考古學實證主義的支持下,美國人類學經弗裡德(Morton Fried)、斯圖瓦德(Julian Steward)和薩林斯(Marshall Sahlins)之手,演變為獨領風騷的新進化論。


    但是在戰後歐洲,人類學卻發生了重大的轉向,非歷史化和民族志化消解了多數方法,民族學就是其中之一,以至於今天很多人類學家聽說民族學還是一個獨立學科,都會感到意外。今天的民族學,恰恰是拉德克利夫-布朗這樣的人類學家眼中的民族學。它通過博物館和人造物的收集,而不是民族志的方法,研究文化的多樣性。斯特拉森(Marilyn Strathern)曾令人信服地指出,社會人類學的興起使“物”的研究衰落,其結果就是,物不得不被放在社會語境中理解。她強調說,新幾內亞高原的哈根人,是用人造物創造語境的,人的存在並非理解意義的前提條件。同理,“原始藝術”的研究之所以在20 世紀60 年代變成了“藝術人類學”,就是為了突出田野工作的重要性,為了突出在社會與文化語境中觀察物品的重要性,而將處理博物館藏品的技能與理解藏品的技能分開。賓尼(Christopher Pinney)曾提出所謂的“金斯博格問題”(Ginzburg problem)——在視覺分析中,“歷史學家解讀通過其他手段了解的意像”。


    民族學研究作為民族一體性資源之一的“民間文化”,並因此在歐洲某些地方得以保留,這背後顯然存在有趣的歷史。研究民眾生活的學者,受命收集和保存那些日常的、被忽視的物品,如烤鏟、鋤頭、擠奶凳。從農業工具、農場建築,到家庭陳設,他們不知疲倦地為一切物件創造科學術語。他們相信,搶救正在消失的農民文化的任務十分緊迫:在廢棄的谷倉崩塌之前,要抓緊測量;在後一塊公用地被圈占之前,要抓緊研究村落;在閣樓和棚屋的物品被遺忘之前,要趕緊收藏。他們插手每一個領域,尤其是與農民社會有關的物質文化。對於舊的人文學科如藝術、歷史、文學的同行來說,這種雄心很容易被視為可笑的或微不足道的。但是,對於印度“部落人群”和中國、前蘇聯少數民族研究來說,則未必如此。民族學對於19世紀印度種姓的種族化,或前蘇聯的民族發生學(ethnogenesis)一直有貢獻。但是,到了20世紀60年代,在歐洲社會人類學的核心地帶,民族學已經被分解成一個個小單位,要麼被“社會學化”,要麼被排擠到博物館研究領域。在博物館研究中,1870 年到次世界大戰期間(即個博物館時代)收集的大量民族志物質文化藏品,已經喪失了傳播論或進化論的框架,物質文化和技術的研究於是發生了一場描述轉向。所以,物質文化和歷時性研究淡出人類學,並不一定是民族學受到了整體的學術批評,而是因為民族學作為一個有價值的研究領域消失了。


    物質性怎麼了?


    在下面的講座中,我將回歸並重建民族學對大規模時空轉型和長時段歷史變遷的興趣。但是,我的討論將以物質文化為題。物質文化是民族學事業的另一個強有力的支撐,是對人造物的表像特征進行博物館收藏、分類和研究的工作。


    眾所周知,雖然對博物館藏品的類型學研究與新興的社會人類學互不相干,但社會人類學並未完全忽視技術和物質文化,前提是要用田野工作的三稜鏡改造一番,使技術和物質獲得語境,如拉德克利夫-布朗對安達曼島人的觀察,或馬林諾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對珊瑚園圃及其魔法的觀察。但這意味著,要理解物品世界的物質性,就必須知道它們的社會語境,即人如何言說物品。因此,像哈登(Alfred Haddon)等人關於太平洋地區的魚鉤


    或者旋架獨木舟的研究,隻好躺在圖書館裡無人問津。民族學成果(傳播論者眼中的人造物的時空形態變異)無非是“臆測歷史”,對於理解“社會如何整合”這樣的功能主義問題沒有貢獻。


    當前物質文化研究在人類學和更大範圍的復興,並沒有承諾要重新研究宏大的時空變異。例如,米勒(Daniel Miller)在一本研究物質性的專著的導論中,這樣定位物質文化研究的主旨:理解物的世界如何制造人,以及人制作了什麼a。他將物品化(objectification)的研究與布迪阨的著作聯繫起來,批評社會人類學將物質世界簡化為社會的解釋。他強調,社會區隔(socialdistinction)實際是對物質做選擇的後果。他對消費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遵循這一觀點,且不無偏見地反對理性行動者的算計說(拉圖爾〔BrunoLatour〕,卡龍〔Michel Callon〕等)。他著力理解物質世界如何通過從無到有,實現某些特定的理想。許多物質文化研究關心群體如何理解自身並通過盜用汽車、時裝、家具等貨物成為自身。該觀點認為:如果貨物不存在,身份就不能實現——年輕並非擁有時裝、音樂或生活方式的先決條件,而是它們的後果。而且,人也可以失去物質性——貧困,即失去自我,恰好是這樣的例子。拉圖爾提出“偶像衝突”(iconoclash)的概念,形容一種混雜的反應:既沉溺於意像,又渴望破壞意像。實際上,米勒的觀點並不完善,因為在邏輯上,他從物質性移向文化性,但文化性卻由人化的語境來定義,即穿一件印度紗麗或買一杯特立尼達“飲品”之所以使身份成為現實,取決於附著在物上的、布迪阨式的傳遞和慣習。拉圖爾的出發點較為偏激:因為沒有“自然”,所以就不可能有“文化”,隻有混雜或“自然加文化”(nature-cultures),人和非人糾合在一起。因此,大氣中的臭氧空洞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文化的,而是兩者糾合的產物。提姆·英格爾德(Tim Ingold)批評米勒沒有注意到物品在技術上的物質性。米勒畢竟認為,物品的意義和形式要從人們對物品的態度理解,就是說,焦點仍在文化而不在物質性。提姆·英格爾德在一篇《制造文化與編織世界》的文章中,宣稱他對物質性的研究取得了突破。他將通常的秩序顛倒過來,將制作視為熟練操作的產物。一件物品成為現實,體現的是有節奏的制作過程,例如編一個籃子或者造一口鍋。這個過程的特點,在於將想法變成現實,並將之帶入慣習或日常行動之中。我猜,我們更接近哈登和他的魚鉤了。當然,嚴肅地研究物品,讓我們可以重新利用博物館藏品,讓藏品虛擬地回歸田野工作的語境,並推進人造物的物質性研究,而不再僅僅做文本或口述形式的視覺驗證。吉爾(Alfred Gell)將人類學的藝術爭論從文化決定論的邊緣拯救回來。他以20世紀80年代在紐約展出的贊德人(Zande)獵網所引起的爭議為例,將藝術理解為思想的對像。獵網用打結的繩子編成,繩結和繩索承載了復雜的觀念。此處的觀念,類似鄧肯(IsadoraDuncan) 的說法:“如果我能告訴你它是什麼意思,我就不會把它跳成舞了。”庫奇勒(Susanne Kuechler)說,繩結不僅激發了一繫列個人思想和情緒,還構成了太平洋作為文化區的特征。她研究了繩結的類型與結繩的本體論之間的關繫,並以此理解南太平洋的身體政治及其各種表述。她研究太平洋地區的物品,一種是用辮形繩索捆扎的物品,另一種是用特殊的打結方式捆扎的物品。結果發現,捆扎動作與酋長繼承有關。她認為捆扎的物質性與知識的技術有關。技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技術的轉型。新愛爾蘭的馬朗根雕塑(Malanggan sculpture)木框上的繩結或者夏威夷鬥篷和物品上的過度捆扎,與當年哈登筆下的魚鉤有直接的關繫——在太平洋地區,人們極為重視魚鉤繫在魚線上的方式,它大大超出了捕魚本身的需要。


    過去的“文化區”觀念和當下的商品觀念,在這裡形成一個矛盾。前者認為,世界可以根據某種延續性和實質性特征分成區域,無需顧及具體的政治和經濟變化;後者認為,商品從一個文化進入另一個文化,會越來越失去其物質性。就這個問題,賓尼提出,可以存在不同的“汽車文化”。這裡又是一個循環論證:汽車文化僅僅是不同文化中的汽車文化。


    “物品看似敘述的焦點,僅僅成為搭建不同文化(乃至於人)的方式。作為物的社會生活的敘事,物品再次肯定了它們穿梭於其中的人的能動性。”


    後來,他遵循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的觀察,提出了一個更深刻的悖論,“物品越是客觀,主體就越主觀地凸顯出來,我們所講的有關世界的知識就越發變成關於人的主張,越變成人類學。物品作為非人領域的誕生,與人類作為人的誕生是同步的”。


    僅僅強調“客體(物品)凌駕於主體”,換言之,修正塗爾干式社會學對人類學的影響,隻能繼續陷入主體-客體的悖論,繼續讓物品和意像附屬於我們已經熟識的文化和歷史,我們希望擺脫這個悖論。


    我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在混雜的復合體中,追蹤在實際上將物品和人聯繫起來的通道和網絡。如果文化和物質性不能分開,人與物品是它們互動的產物,那麼文化將物品人化的觀念,或者物品和技術制作人的觀念,都將消解到一個更為基本的問題,即這些不同的潛力如何傳遞或如何繼承。在後面兩講中,我將更細致地追究這些問題。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