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反抗“平庸之惡”:《責任與判斷》中文修訂版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市場價】
    222-323
    【優惠價】
    139-202
    【作者】 美漢娜·阿倫特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生活與社會問題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2116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08121164
    作者:[美]漢娜·阿倫特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年04月 

        
        
    "

    編輯推薦

    過去不再啟示未來,人心在昏暗中徘徊。這是一本經典,但更是今天的應景之作,社會暴行、網絡暴民,讓我們一次次看到,就像“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一樣,你也“永遠不能指望一個拒絕思考的人擁有良知”。


    ★漢娜·阿倫特集中回應“平庸之惡”,反思道德崩潰年代的個人抉擇。


    ★《責任與判斷》中文修訂版,首收中研院研究員蔡英文專文導讀:阿倫特為文一向關注現實的政治與道德的重大議題,文章的肌理糅合了冷靜之概念分析與思辨的熱情,因而帶有相當大的思想激勵。


     
    內容簡介

    阿倫特的《反抗“平庸之惡”》是《責任與判斷》的中文修訂版。收錄的文章,主要是艾希曼事件之後,阿倫特對於“平庸之惡”的回應,以及對納粹猶太屠殺的評論。在這些文章中,阿倫特深入探討了與平庸之惡相關的政治與道德問題,如“極權統治下的個人責任”“集體責任和個人責任之間的關繫”“思考與道德之間的關繫”,等等。“過去不再啟示未來,人心在昏暗之中徘徊”,在人心無所依傍的時代,阿倫特犀利的視角和關切,為我們思考個人處境和選擇立場提供了富有啟迪的抓手。


    沒有人比阿倫特更了解:20世紀的道德大崩潰,不是由於人的無知或邪惡,未能辨別道德“真相”,而是由於道德“真相”不足以作為標準,評判人們當下可能做出的事情。


    道德需要重建,而重建道德的前提是社會中的每個個體,能夠反抗道德崩潰時代平庸之惡的引誘,不放棄思考,不逃避判斷,承擔起應有的道德責任。

    作者簡介
    她擁有比男性進化更好的女性心智;
    她是影響世界一代人的精神導師;偶像級女性思想家。
    她超出自由與保守,在主義之外,對政治保持獨立省思;
    她追隨蘇格拉底和康德,撥開歷史黑暗,尋求政治人的根本立場。
    她痛批極權主義根本的惡,更擔憂普通人的惡之平庸。她不是道德學家,她隻是提醒世人,要追隨自己的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
    她是漢娜·阿倫特,一位因獨立精神而被世界敬仰的女性思想家。

    她擁有比男性進化更好的女性心智;


    她是影響世界一代人的精神導師;偶像級女性思想家。


    她超出自由與保守,在主義之外,對政治保持獨立省思;


    她追隨蘇格拉底和康德,撥開歷史黑暗,尋求政治人的根本立場。


    她痛批極權主義根本的惡,更擔憂普通人的惡之平庸。她不是道德學家,她隻是提醒世人,要追隨自己的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


    她是漢娜·阿倫特,一位因獨立精神而被世界敬仰的女性思想家。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德裔美籍哲學家,20世紀重要的政治理論家、思想家,與西蒙娜·波伏娃、蘇珊·桑塔格並稱為西方當代重要的女性知識分子。曾師從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在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擔任芝加哥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阿倫特一生致力於考察現代社會中的政治問題和人的政治行動,並對美國政治現實和猶太問題有著大量極富原創性的洞見。


    主要著作:《極權主義的起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人的境況》《過去與未*之間》《論革命》《共和的危機》《猶太文集》《心智生活》《康德政治哲學講稿》等。


     


    傑羅姆·科恩(Jerome Kohn),New School阿倫特研究中心主任,阿倫特和布魯歇爾夫婦遺稿保存人,曾長期擔任阿倫特助手。


    陳聯營(譯者)200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研究專長為西方近現代政治哲學,現任教於河南大學哲學繫。

    目錄
    中文版導讀(蔡英文)
    編者導言(傑羅姆·科恩)
    文本說明(傑羅姆·科恩)


    ◎編:責任
    獨裁統治下的個人責任
    論道德哲學的若干問題
    集體責任
    思考與道德關切——致W.H.奧登
    ◎第二編:判斷
    反思小石城事件
    《上帝的代理人》: 因沉默而有罪?
    審判奧斯維辛

    中文版導讀(蔡英文)
    編者導言(傑羅姆·科恩)
    文本說明(傑羅姆·科恩)


    序言
    ◎編:責任
    獨裁統治下的個人責任
    論道德哲學的若干問題
    集體責任
    思考與道德關切——致W.H.奧登
    ◎第二編:判斷
    反思小石城事件
    《上帝的代理人》: 因沉默而有罪?
    審判奧斯維辛
    報應降臨


    譯名索引
    譯後記

    前言
    序言傑羅姆·科恩

    “具體問題必須具體分析;如果說世紀初以來我們經歷的這一繫列危機還能對我們有所教益的話,我認為,那就是如下簡單的事實:對於就各種特殊情況作出判斷來說,沒有什麼恆常的通行標準,也不存在什麼確定無疑的規則。”漢娜·阿倫特(1906—1975)一直認為,哲學對政治,或者說理論對實踐,或者更簡明地說思考對行動,之間的關繫是懸而未決的,她用上述這些話概括了她對此進行的畢生思考。當時她正在給大批聽眾作報告,這些聽眾來自美國各地,聚集在曼哈頓的“河畔教堂”參加“現代社會的危機特征”研討會。時值1966年,一場具體的政治危機,即越南戰爭的擴大,正懸在這些公民的心頭,他們聚在一起就是為了表達對美國東南亞政策的關注,商議他們個人和群體能為改變這項政策做些什麼。自己的國家正在毀滅一個古老的文化和一個並沒有威脅到他們自身的民族,他們相信這在道德上是不義的,因而求助於阿倫特和其他發言者,希望他們關於過去危機的經驗能有助於理解眼下的危機。

    序言


    傑羅姆·科恩

    “具體問題必須具體分析;如果說世紀初以來我們經歷的這一繫列危機還能對我們有所教益的話,我認為,那就是如下簡單的事實:對於就各種特殊情況作出判斷來說,沒有什麼恆常的通行標準,也不存在什麼確定無疑的規則。”漢娜·阿倫特(1906—1975)一直認為,哲學對政治,或者說理論對實踐,或者更簡明地說思考對行動,之間的關繫是懸而未決的,她用上述這些話概括了她對此進行的畢生思考。當時她正在給大批聽眾作報告,這些聽眾來自美國各地,聚集在曼哈頓的“河畔教堂”參加“現代社會的危機特征”研討會。時值1966年,一場具體的政治危機,即越南戰爭的擴大,正懸在這些公民的心頭,他們聚在一起就是為了表達對美國東南亞政策的關注,商議他們個人和群體能為改變這項政策做些什麼。自己的國家正在毀滅一個古老的文化和一個並沒有威脅到他們自身的民族,他們相信這在道德上是不義的,因而求助於阿倫特和其他發言者,希望他們關於過去危機的經驗能有助於理解眼下的危機。
    至少在阿倫特那裡,他們的希望是完全落空了。盡管20世紀的極權主義和其他危機的確曾是阿倫特多年思考的焦點,但她無法給他們提供估量曾經犯下的過錯的任何“一般性標準”,更不用說提供應用於正在發生的過錯的“一般規則”了。關於確證他們已經固執的信念,把他們的觀點解釋得更具說服力,使他們的反戰努力更具成效,阿倫特沒有任何表示。她不相信根據過去那些有效或無效的教訓反推出來的類比就能改變目前的困境。她明白,政治行動的自發性受制於其特殊環境的偶然性,而這種偶然性就使上述類比失去意義。例如,1938年“綏靖政策”在慕尼黑的失敗並不必定表明商談在1966年就毫無意義。而且,盡管阿倫特相信全世界必須警惕造成極權主義的種種因素,例如種族主義和全球擴張,但她反對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的類比做法,反對把“極權主義”這個稱號應用於任何美國可能反對的政權。
    阿倫特的意思並不是說這些過去發生的事情無關緊要——她不厭其煩地重復威廉·福克納的名言,“過去從沒有死去,它甚至都沒有過去”——而是說,依靠“所謂的歷史教訓”來指示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這隻不過是略勝於巫卜之術罷了。換句話說,她在本書末篇“報應降臨”中清楚表達的關於過去的觀點,要比桑塔亞納(George Santayana)這句經常被重復的話更復雜且更不那麼確信:“忘記過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相反,阿倫特相信,無論如何,我們的世界已經 “變成”它實際上所是的樣子:“在任一時刻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就是過去的世界。”她的這種信念不是一種歷史“教訓”,而是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過去——過去的行動——在現在如何被體驗到。對於這個問題,她沒有在“報應降臨”一文中,用一種理論去回答,而是在對1975年美利堅共和國狀況的悲欣交集的判斷中,為她所說的過去的在場(the presence of the past)提供了一個例證。她說,盡管美國“自由制度”在“兩百年前的創始”是“榮耀的”,但對它的背叛現在“時刻縈繞”著我們。背叛的事實已經發生,而我們能夠堅持忠誠於起源的惟一方式,不是譴責“替罪羊”,也不是逃避到“想像、理論或者純粹的愚蠢”之中,而是盡力使這些事實“受歡迎”。正是作為一個民族的我們,現在應該對這些事實負起責任。
    她給出的惟一建議,如果那還可以稱為建議的話,包含在她對“具體問題”所作的“具體分析”中,下面的軼事可以說明一二。20世紀60年代後期,學生們曾請教她,在抵制越戰時是否應該與工會合作,令他們喫驚的是,阿倫特毫不猶豫且相當出自常識地回答:“當然應該啦,因為這樣你們就可以使用他們的油墨印刷機。”同一時期的另一件逸聞則來自一個全然不同的視角,一個跟提建議完全無關的視角。在反戰示威的學生占領新學院的教室後,全體教師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是否應求助警察來恢復秩序。大家提出了各種反對和支持的意見,隨著會議的沉悶進行,這些意見逐漸趨於對求助警察作出一種肯定的決定。阿倫特始終一言不發,直到同事中一位她年輕時就認識的朋友不情願地同意,必須把事件通知“當局”,這時,阿倫特突然對他說道:“天哪,他們可是些學生,不是罪犯。”這次會議再沒有人提到警察,而且這句話實際上結束了全部討論。阿倫特出於自己的經驗脫口而出的這句話,使她的同事們認識到他們正在討論的是他們與其學生之間的問題,而不是他們的學生與法律之間的問題。她的反應是對特殊情況就其特殊性所作的判斷,而正是這種特殊性在討論的許多言辭中被模糊了。
    ……


    媒體評論
    阿倫特的文章與其說是作品,不如說是一次行動。

    2011年“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評選”50強。
    ——2011年8月網易公民閱讀推薦。



    漢娜·阿倫特是那種一言難盡的女作家,她既有不屈不撓的博學,又有股不依不饒的狠勁兒。那些硬心腸的倔強文字背後,浸滿了閃族後裔和舊大陸之間古老的敵意,以及二十世紀濃重的血色。本書給人極不舒服的閱讀體驗,那正是來自“*的時代”背後的陰寒之氣。

    阿倫特的文章與其說是作品,不如說是一次行動。


    ——克裡斯蒂娃



     


    阿倫特*好的著作是她的文章,這些著作中的雄辯力量和勇氣膽識足以說明阿倫特的地位。


    ——雅各比



     


    在一個極權繫統下,個人如何承擔對應的責任?這是20世紀的政治核心問題。阿倫特的分析是如此獨特與富有穿透力。


    ——許知遠


     



    阿倫特為文一向關注現實的政治與道德的重大議題,文章的肌理糅合了冷靜之概念分析與思辨的熱情,因而帶有相當大的思想激勵。


    ——蔡英文


     


    阿倫特所追求的,是一種純之又純的政治生活。


    ——江宜樺


     


    阿倫特反對濫用“集體責任”的說法,她認為這是一種虛假感傷,“那乍聽起來如此高尚而誘人的‘我們都有罪’的叫喊,實際上隻是在某種程度上為那些真正有罪的人開脫罪行”。


    ——王曉漁



     
     



    2011年“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評選”50強。


    ——2011年8月網易公民閱讀推薦。




     




    漢娜·阿倫特是那種一言難盡的女作家,她既有不屈不撓的博學,又有股不依不饒的狠勁兒。那些硬心腸的倔強文字背後,浸滿了閃族後裔和舊大陸之間古老的敵意,以及二十世紀濃重的血色。本書給人極不舒服的閱讀體驗,那正是來自“*的時代”背後的陰寒之氣。


    ——新京報


     


    如果當一個社會都彌漫著同質化的認識與價值,人們如何還能分辨是非?個人又有何資格去判斷?阿倫特給出的答案是,在如此*惡劣的政治環境下,個人應該負起道德的“責任”,這種責任感並非一定表現為決絕的反抗,而是表現為不與主流之“惡”合作,不放棄“道德”的認知與判斷,這就是在極權制度下個人所應負起的真正“責任”。


    ——南方周末


     


    過往不曾消失,它甚至還沒過去。


    ——誠品書店推薦語



     


    本書致力於將思考作為首要的政治責任,阿倫特洞察到在業已形成的責任觀念中,存在著危險和不合時宜,僅這一點,就讓這本書和代議制民主有很大關繫。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weekly



    在線試讀
    1. “審判奧斯維辛” 選摘


    一個人在閱讀這份審判記錄時,必須牢記一點,即奧斯維辛是為了那種行政性屠殺而建立起來的,這種屠殺活動將要根據嚴格的法律和規章來實施。這些法律和規章是由那些掌控政策問題的兇手制定下來的,而不管怎樣,看來他們要排除——可能他們就是打算要排除——所有個體的自發性。對數百萬人的滅絕被精確計劃,它就像一臺機器那樣運作:來自歐洲各地的囚徒;站臺上的篩選,以及接下來對其中健壯者的再篩選;分類(所有老人、小孩和帶小孩的母親要立即被毒氣毒死);人體試驗;由“囚犯看守”、小頭目和操作滅絕設施並占據特殊位置的囚犯突擊隊構成的體繫。看起來每件事都被預見到了,而且也是可預見的——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然而,從官僚政治的算計中產生的東西卻恰好與可預見性相反,它是完全任意性的。用沃肯(Otto Wolken)博士的話來說——他以前曾是一名集中營囚犯,現在是維也納的一名內科醫生,是個證人,也是好的證人之一:所有的事情“幾乎天天都在改變,這依賴於主管的官員,依賴於點名的官員,依賴於一個區的官員,依賴於他們的情緒”——而事實表明,首先依賴於他們的情緒。“一件兩天後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今天就能夠發生……一個同樣的工作細節,有可能致死,也有可能是一個相當令人滿意的事件。”因此,醫務長官有一天心情好,就萌發了為康復期病人建立一個專門區域的念頭;兩個月後,所有康復期病人又被集中送進了毒氣室。為掌控政策問題的兇手所忽視的是,horribile dictu,人的因素。而使這種因素如此恐怖的恰恰是這個事實,即這些惡人絕非那種病理意義上的虐待狂(這一點可以通過他們在正常環境下的行為充分地被確證),況且他們也根本不是在此基礎上被選擇到他們可怕的崗位上的。他們來奧斯維辛或其他相似的集中營的原因隻是在於,他們因為這種或那種原因不適合軍事任務。

    1. “審判奧斯維辛” 選摘


     



    一個人在閱讀這份審判記錄時,必須牢記一點,即奧斯維辛是為了那種行政性屠殺而建立起來的,這種屠殺活動將要根據嚴格的法律和規章來實施。這些法律和規章是由那些掌控政策問題的兇手制定下來的,而不管怎樣,看來他們要排除——可能他們就是打算要排除——所有個體的自發性。對數百萬人的滅絕被精確計劃,它就像一臺機器那樣運作:來自歐洲各地的囚徒;站臺上的篩選,以及接下來對其中健壯者的再篩選;分類(所有老人、小孩和帶小孩的母親要立即被毒氣毒死);人體試驗;由“囚犯看守”、小頭目和操作滅絕設施並占據特殊位置的囚犯突擊隊構成的體繫。看起來每件事都被預見到了,而且也是可預見的——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然而,從官僚政治的算計中產生的東西卻恰好與可預見性相反,它是完全任意性的。用沃肯(Otto Wolken)博士的話來說——他以前曾是一名集中營囚犯,現在是維也納的一名內科醫生,是個證人,也是好的證人之一:所有的事情“幾乎天天都在改變,這依賴於主管的官員,依賴於點名的官員,依賴於一個區的官員,依賴於他們的情緒”——而事實表明,首先依賴於他們的情緒。“一件兩天後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今天就能夠發生……一個同樣的工作細節,有可能致死,也有可能是一個相當令人滿意的事件。”因此,醫務長官有一天心情好,就萌發了為康復期病人建立一個專門區域的念頭;兩個月後,所有康復期病人又被集中送進了毒氣室。為掌控政策問題的兇手所忽視的是,horribile dictu,人的因素。而使這種因素如此恐怖的恰恰是這個事實,即這些惡人絕非那種病理意義上的虐待狂(這一點可以通過他們在正常環境下的行為充分地被確證),況且他們也根本不是在此基礎上被選擇到他們可怕的崗位上的。他們來奧斯維辛或其他相似的集中營的原因隻是在於,他們因為這種或那種原因不適合軍事任務。


    初讀這份審判記錄,人們很容易陷入各種籠統的概括,例如,一般的關於人類的邪惡本性、原罪、人類天生的“進攻性”等等的概括——以及具體關於德國的“國民性”的概括。要忽視如下這些並不常見的例子,那既容易又危險: 有人告訴法庭,“一個‘人’多麼偶然地來到集中營”,看了一眼就匆匆離開了,“不,這可不是我要待的地方”。與人們在審判前普遍持有的觀點相反,靠各種借口逃離集中營,這對黨衛軍成員來說是比較容易的——也就是說,除非有人太倒霉,撞到像埃米爾·芬堡這樣的人手裡,這個家伙時至今日仍然認為,有些人連射殺婦女兒童的體能都沒有,對這種“罪行”判處“從監禁到處死”的各種懲罰,這是完全正確的。相對於待在集中營幫助那些囚犯,以及冒著那種被控告“幫助囚犯”的巨大危險,聲稱“膽小”顯然危險要小。因此那些一年到頭待在那裡並且不屬於那少數在這個過程中成為英雄的人,就代表了某種對人群中壞的因素的自動篩選。我們不知道、也不可能去研究任何有關這些事情中的百分比問題,但如果我們把虐待狂的這些公開行為看作由十分正常的人犯下的(在正常生活中他們絕不會在這些事情上與法律發生衝突),那麼我們就要開始對那許多普通公民的夢想世界感到疑惑了,這些普通公民可能也並不缺少這樣的機會。


    無論如何,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即,“在奧斯維辛,每一個人都可以自主決定自己要做好人還是惡人”。但人們現在卻不敢再相信它了。(現今德國的正義法庭既不能給好人以正義也不能給惡人以正義,這不是很奇特嗎?)而這種自我決定決不依賴於自己是猶太人還是波蘭人或德國人;它甚至也不依賴於自己是否是一名黨衛軍成員。因為在這種恐怖的中心,有一位奧伯沙爾菲赫·弗拉克(Oberscharführer Flacke),他曾建立了一個“和平孤島”,並且他不願意相信,就像一名囚犯告訴他的,終“我們都會被殺掉,沒有見證者可以被允許幸存下去”。對此他回答:“我希望我們中間會有足夠多的人去阻止那樣的結局。”


    雖然從病理上說,被告都是正常的,但奧斯維辛集中營裡的主要人類因素是虐待狂,而虐待狂基本上是與性有關的。人們懷疑那些被告面帶微笑的回憶,他們興奮地聽取對那些行為的復述(這些行為有時候不僅讓證人而且讓陪審員流淚並感到驚恐);人們懷疑他們對那些人的鞠躬甚為可疑,這些人曾經是他們無助的受害者,現在則出庭證明他們的罪行並指認他們;人們也懷疑他們那種在被指認出來(盡管是要遭控告的)和被記住時所表現的喜悅;並且懷疑他們那自始至終反常的快樂: 人們懷疑,所有這些都反映了對強烈的性興奮的甜蜜回憶,也表明了公然的傲慢。博格不是用中世紀情歌中的一句“你屬於我”來迎接一名被告嗎?(你屬於我/我屬於你/這你應當知悉[Du bist mein/ Ich bin dein/ des solt du gewiss sein])——這是一種風雅,是像卡杜克、施拉格、巴利茨基和貝德納雷克這種近乎文盲的暴徒幾乎擺不出的文雅。但如今在法庭中,他們的表現卻一模一樣。從證人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那“嚴酷的審訊”儀式中,在那當他們去碉堡時要戴上的“白色手套”中,在那為博格和羅馬尼亞藥劑師卡普修所擅長的關於他們自己是魔鬼化身的吹噓中,一定有一種巫術和可怕的、放縱的氣氛。卡普修是他們中的惡魔——他在羅馬尼亞曾被缺席判處死刑,而現在在法蘭克福被判處九年徒刑。隨著奧斯維辛的崩潰,他定居德國,建立了他的事業,而現在卻控告了他的一位“朋友”,聲稱他的這位朋友使證人偏袒他自己。法蘭克福審判中遭遇的不幸對他的事業並無損害;就像希彼勒·貝德福德(Sybille Bedford)在《觀察家》中報道的,他在格平根的商店“比以往更紅火了”。


    就奧斯維辛中的人類因素來說,居第二位的肯定就是那種喜怒無常了。有什麼會比情緒變化得更快、更頻繁?一個徹底屈服於情緒的人,他的人性中還能留下什麼?處在不斷運來的、無論如何都注定要被處死的人的包圍之中,那些黨衛軍成員實際上能夠為所欲為。當然,這些不是像紐倫堡審判的被告那樣的“主要戰犯”。他們是那些“大”罪犯的寄生蟲。而當人們看到他們時就會懷疑,與他們今天控告的那些造成他們不幸的人相比,這些人是否更好。一方面,納粹通過他們的謊言把地球上的渣滓提升為人民的精華;另一方面,那些遵從納粹的“剛健”理想生活並且仍然以此為榮的人(確實是些“精明的家伙”),實際上就像果凍一樣軟弱。他們不斷變化的情緒看起來好像吞噬了所有實質的東西——即如下品質所顯現出來的清晰外表:個性、善或惡、柔和或粗魯、一個“理想主義的”白痴或玩世不恭的性變態。受到嚴厲判決——死刑加上八年勞役——的貝德納雷克,有時會給孩子們分發香腸;在表演了他把囚徒踐踏致死的專長之後,他回到房間開始祈禱,因為他那時剛好處於那種心緒。把成千上萬人帶向死亡的那位醫務官,也會救起一位曾在他的母校學習並因此勾起他對青年時代回憶的婦女;可能有人會送鮮花和巧克力給一位分娩的婦女,盡管她第二天早上就會被毒氣毒死。被告漢斯·斯達克(Hans Stark),那時還很年輕,曾經挑選了兩名猶太人,命令小頭目去殺死他們,然後他又向這小頭目展示應該怎樣做;而為了作演示,他又殺了另外兩名猶太人。但另一次,他指著一座村莊對一名集中營囚犯沉思著說:“看,這個村莊建得多美。這裡有這麼多磚頭。當戰爭結束時,這些磚頭上將會刻上受害者的名字。也許所有這些磚頭都還不夠。”


    這當然是真的,即如果他當時剛好有那份心情,“幾乎沒有哪個黨衛軍成員不能聲稱自己救過某個人的命”;而多數幸存者——被篩選出來的勞動力大約幸存了1%——把他們的獲救歸功於這些“救助者”。死亡是奧斯維辛的統治者,但與死亡並列的是偶然——體現在死神的僕人變化著的情緒中殘暴而任意的偶然性——偶然決定著囚犯的命數。


     



    即使法官像所羅門王那樣智慧,即使法庭擁有那種能夠把我們這個世紀史無前*的罪行置入典章法規的“確定的尺度”,以幫助實現些許的人類正義,仍然十分可疑的是,波恩德·瑙曼要求的“真理、全部真理”是否會出現。至今還沒有哪種普遍性能夠控制那種無目的暴行的喧騰洪流——而如果真理不是普遍的,它會是什麼?要弄明白 “所有事情都是可能的”(而不僅僅是所有事情都是允許的)這種說法意味著什麼,一個人就必須潛入到上述洪流中去。


    然而,對照上述那種真理,讀者將會發現各種真理的瞬間,這些瞬間實際上是燭照這種墮落、邪惡困境的惟一途徑。這種時刻就像沙漠中出現的綠洲那樣不期而遇。它們就是軼事,雖極簡短卻能說明相關的一切。


    有一個知道自己將要死去的孩子,他在集中營囚室的牆上用自己的血寫道:“安德利斯·拉帕泡特——活到16歲。”


    有一個9歲的小孩,他知道自己懂“很多”,但“再也不能學習了”。


    被告博格發現一個小孩在喫蘋果,他抓住小孩的腿,把他的腦袋朝牆上猛摔,一個小時後,博格平靜地撿起那個蘋果喫起來。


    有一個黨衛軍成員的兒子到集中營探望他的父親。256但小孩畢竟是小孩,而這個特別的地方的規則就是,小孩必須死。因此,他必須在自己孩子的脖子上戴上一個標記,“這樣他們纔不會抓住他並把他投入毒氣室”。


    有一個囚犯,他負責抓牢那些要被“一絲不苟的醫生”科勒爾以苯酚注射的被挑選者。門打開了,他的父親走進來。當一切結束時:“我哭了,我還不得不親自把我父親抬出去。”第二天,科勒爾問那個囚犯,他為什麼哭了,而且說,如果告訴他原因的話,“會讓他活著”。為什麼那個囚犯不告訴他呢?難道說因為他害怕科勒爾?多大的誤會!可見科勒爾當時心情多麼好。


    後,有一位女證人,她因為在報紙上看到盧卡斯醫生的名字,就從邁阿密來到法蘭克福,她說:“這個殺害我母親和我全家的兇手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講述了殺害是如何發生的。她於1944年5月從匈牙利到達奧斯維辛。“我懷抱一個嬰兒。他們說母親可以和他們的孩子留下來,因此我母親把孩子給了我,並把我裝扮得看起來年齡大一些。(那位母親手裡抱著第三個孩子。)當盧卡斯醫生看到我時,他可能意識到那個孩子不是我的。他把孩子從我那裡奪走,把他推給我母親。”法院馬上知道了真相。“你也許是有勇氣救這位證人?”沉默一會兒之後,盧卡斯否認了一切。而那位顯然仍不知道奧斯維辛法則的婦女離開了法庭——這法則是,在那裡,所有帶孩子的母親一到達就要被毒氣毒死。她在尋找殺害全家的兇手,卻不知道面前的人正是自己生命的拯救者。這就是當人決定要把世界顛倒過來時發生的事情。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