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傾聽暮年: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實踐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971-1408
    【優惠價】
    607-880
    【作者】 仇鳳仙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調查與社會分析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978752019902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0199025
    作者:仇鳳仙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5月 

        
        
    "

    內容簡介

    本書為案例研究,以李村老人為研究對像,采用日常生活的理論視角,從李村老人的日常生活實踐切入,在社會變遷的大背景下來觀察和分析農村老人如何主動建構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生活理性來適應變遷的社會,尋求生活的意義,建構自身的價值體繫。本書有助於深入審視農村社會,並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經驗資料。

    作者簡介

    仇鳳仙:女,1979年1月生,安徽泗縣人,社會學博士,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副教授,社會保障與社會工作碩士研究生導師,中級社會工作師,中國社會工作督導委員會理事。
    研究方向:農村社會學,社會保障理論與實務,社會政策與社會發展。
    發表論文17篇,CSSCI來源6篇。
    主持國家社科學基金項目1項,《代農民工可持續生計研究》(17BSH137)
    主持安徽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農村老人社會適應性實踐研究—基於日常生活研究視角》(AHSKY2015D62)

    目錄
    章緒論
    節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現有研究的文獻回顧
    第三節研究方法
    第四節研究思路與結構
    第二章變遷中的李村社會
    節由遠及近的李村
    第二節李村日常生活的理性化
    第三節李村老人暮年的日常生活
    第四節總結
    第三章個體化的李村老人經濟理性實踐
    節農村老人生存保障體繫的漸變
    第二節李村老人經濟資源的自我保障實踐
    第三節李村老人自我生存保障實踐邏輯

    章緒論
    節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現有研究的文獻回顧
    第三節研究方法
    第四節研究思路與結構
    第二章變遷中的李村社會
    節由遠及近的李村
    第二節李村日常生活的理性化
    第三節李村老人暮年的日常生活
    第四節總結
    第三章個體化的李村老人經濟理性實踐
    節農村老人生存保障體繫的漸變
    第二節李村老人經濟資源的自我保障實踐
    第三節李村老人自我生存保障實踐邏輯
    第四節總結
    第四章代際中的李村老人情感理性實踐
    節家庭日常生活場域的呈現
    第二節李村老人情感實踐的分析
    第三節李村老人情感實踐的邏輯
    第四節總結
    第五章社會中的李村老人禮儀理性實踐
    節李村日常生活場域的呈現
    第二節李村老人日常生活中的禮儀性實踐
    第三節李村老人禮儀性實踐中的邏輯
    第四節總結
    第六章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實踐中的生活理性分析
    節生活理性的生成譜繫
    第二節李村老人日常生活實踐分析
    第三節總結
    第七章結論與探討
    參考文獻
    附錄 被訪談的李村老人生活照片及部分訪談資料
    後記

    前言
    前言
    在當前,伴隨著社會轉型的深度推進,傳統的農村社會在漸變中呈現出消解和重構的現實。鄉村社會的變遷折射出“傳統-現代&rdquo化斷裂傾向,對身處其中的生活主體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對中國鄉村社會結構和家庭生活及家庭結構產生重大影響。面對變遷和日漸陌生的生活方式,村莊內部不同生活主體采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在這些生活主體中,作為弱者的農村老人固守在鄉村,依附於土地,失去了依靠自身來改變個體命運的機會和能力,其生活處境和生存狀態無疑是我們日常關注和理論探討的重點。農村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是積極建構自己的生存繫統還是悲觀消極靜候生命的終結?他們的人生意義和生存狀態如何在變遷的社會中得以重構?作為弱者,他們如何建構自身的生存保障?綜上所述,本書主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農村老人在面對日漸變遷的農村社會生活時,是否具有相應的主動性來積極建構自己的日常生活。
    第二,在家庭養老弱化、社會傳統變遷中,農村老人作為弱者和被動者,是否具有“弱者的反抗”意識來為自己建構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
    第三,農村老人主動適應的實踐策略是什麼,這對於他們建構日常生活及晚年生活預期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前言
    在當前,伴隨著社會轉型的深度推進,傳統的農村社會在漸變中呈現出消解和重構的現實。鄉村社會的變遷折射出“傳統-現代&rdquo化斷裂傾向,對身處其中的生活主體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也對中國鄉村社會結構和家庭生活及家庭結構產生重大影響。面對變遷和日漸陌生的生活方式,村莊內部不同生活主體采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在這些生活主體中,作為弱者的農村老人固守在鄉村,依附於土地,失去了依靠自身來改變個體命運的機會和能力,其生活處境和生存狀態無疑是我們日常關注和理論探討的重點。農村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是積極建構自己的生存繫統還是悲觀消極靜候生命的終結?他們的人生意義和生存狀態如何在變遷的社會中得以重構?作為弱者,他們如何建構自身的生存保障?綜上所述,本書主要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農村老人在面對日漸變遷的農村社會生活時,是否具有相應的主動性來積極建構自己的日常生活。
    第二,在家庭養老弱化、社會傳統變遷中,農村老人作為弱者和被動者,是否具有“弱者的反抗”意識來為自己建構一個相對穩定的生活。
    第三,農村老人主動適應的實踐策略是什麼,這對於他們建構日常生活及晚年生活預期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本書基於以上三個方面的問題預設,運用“生活過程-事件”理論分析框架,基於“制度-結構”研究視角,以李村老人的主體經驗和日常生活實踐為主要敘事脈絡,按照日常生活理論研究思路,提取李村老人日常生活中三個為重要的生活場域來具體分析,進而建構了李村老人三種不同的日常生活實踐類型,即情感性實踐、經濟理性實踐和禮俗性實踐。深入考察這三種實踐類型所折射的日常生活場域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可以看出農村老人日常生活實踐呈現出變遷的過程,反映出農村老人積極主動應對社會變遷的社會現實。筆者通過對他們日常生活實踐的詳細考察,提煉出“生活理性”這一本土化的農村老人行動準則。“生活理性”既不同於傳統社會中的實用理性,亦有別於西方社......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