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全球新聞學研究:理論、方法、發現與未來(新聞與傳播學譯叢)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993-1440
    【優惠價】
    621-900
    【作者】 德馬丁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新聞傳播出版  傳播理論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031527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28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0315270
    叢書名:新聞與傳播學譯叢

    作者:[德]馬丁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6月 


        
        
    "

    內容簡介

    全球新聞學是指新聞生產結構和標準的持續演進的同質化(“一個世界”),以及代表全世界不同類型社會的截然不同的新聞文化的總和。《全球新聞學研究》同時包含了以上兩種對全球新聞業的解讀視角,從特定的區域研究拓展至全球視野。
    本書收錄全球26位知名學者的研究成果,闡釋全球化對於新聞業和新聞學研究的影響與後果,以22章的篇幅將四個主要方面的學術研究融於一冊:基於新聞學研究不能再局限於國家和文化邊界的考慮,介紹了主要理論路徑;介紹了比較新聞學研究方法,以及經驗研究的主要工具(調查法、內容分析法和觀察法等);通過介紹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新聞學研究相關的重要範式和發現,提供真正的全球視角;提出全球化如何影響作為一門學科的新聞學研究,如何挑戰建立在民族國家及其邊界概念基礎上的傳統範式。總之,本書對全球新聞學研究進行了全面概述,可作為全球新聞學研究的概論。

    作者簡介

    馬丁·勞福霍茲,德國伊爾梅瑙工業大學媒介研究教授。他編輯和出版了十幾部著作,發表了100多篇期刊論文(包括圖書章節)。著有《新聞業的未來》(Die Zukunft des Journalismus,1994,合著)、《作為媒介事件的戰爭II》(Krieg alsMedienereignis,2004,編者)、《新聞學理論》(Theorien des Journalismus,2004,編者)等。
    戴維·韋弗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校區新聞學院的羅伊·W. 霍華德研究(the Roy W. Howard Research)教授。著有《全球記者》(The global journalist,1998),合著了多部關於美國記者的書,包括《21世紀的美國記者》(The American journalist in the 21st century,2007)。

    目錄
    部分新聞學研究導論
    第1章追問國家、文化與學科邊界:呼吁全球新聞學研究

    第二部分新聞學研究理論
    第2章多樣化多維度競爭性:新聞學研究理論路徑概述
    第3章全球化世界社會中的新聞業:新聞學研究的社會學路徑
    第4章人人享有信息傳播權:新聞業的文化路徑
    第5章新聞生產的結構:新聞學研究的組織路徑
    第6章新聞工作者職業行為背後的影響因素:新聞學研究的心理學取向
    第7章作為像征性實踐的新聞業:新聞學研究的性別路徑/

    第三部分方法論與新聞學研究方法
    第8章跨越文化邊界的新聞業比較:現狀、策略、問題和對策
    第9章新聞學研究方法:調查法

    部分新聞學研究導論
    第1章追問國家、文化與學科邊界:呼吁全球新聞學研究

    第二部分新聞學研究理論
    第2章多樣化多維度競爭性:新聞學研究理論路徑概述
    第3章全球化世界社會中的新聞業:新聞學研究的社會學路徑
    第4章人人享有信息傳播權:新聞業的文化路徑
    第5章新聞生產的結構:新聞學研究的組織路徑
    第6章新聞工作者職業行為背後的影響因素:新聞學研究的心理學取向
    第7章作為像征性實踐的新聞業:新聞學研究的性別路徑/

    第三部分方法論與新聞學研究方法
    第8章跨越文化邊界的新聞業比較:現狀、策略、問題和對策
    第9章新聞學研究方法:調查法
    第10章新聞學研究方法:內容分析
    第11章新聞學研究方法:觀察

    第四部分新聞學研究範式與發現精選
    第12章美國的新聞學研究:網絡世界的範式變革
    第13章德國的新聞學研究:發展與主要研究興趣

    第14章英國的新聞學研究:獨立的努力到學科的建立
    第15章南非的新聞學研究:全球化時代挑戰範式分歧與找
    第16章中國的新聞學研究:共同體、路徑和主題
    第17章墨西哥的新聞學研究:拉美語境下的歷史發展與研究興趣

    第五部分新聞學研究的未來
    第18章重新思考新聞學研究的“新聞業”
    第19章構建全球化新聞業的理論
    第20章新聞學研究的未來:超越學科邊界
    第21章全球化時代的新聞學教育
    第22章全球新聞學研究:總結與展望

    主題詞索引

    姓名索引

    譯後記

    在線試讀
    第22章
    全球新聞學研究:總結與展望
    戴維?韋弗 馬丁?勞福霍茲

    很明顯,新聞學研究者在21世紀初設計和進行新聞學研究時,選擇面很廣。本書各章介紹了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當下,研究新聞業和新聞工作者的各種理論、路徑、方法、發現和對未來的思考。我們不僅為新聞學研究者,還為那些隻對世界各地如何研究新聞業感興趣的人勾勒了新聞學研究的版圖,提供了一些具體範例。

    理論
    可以從社會、文化、組織和個人等不同層次,以及性別等新聞工作者的主要特征方面闡釋作為社會實體的新聞業的結構與功能和個體新聞工作者的觀點和行為。需要強調的是,這些理論路徑並不一定相互排斥。相反,它們互為補充、相互影響。新聞工作者的心理特征有可能與組織、社會和文化變量相互作用,對特定文化、社會或組織背景下的新聞實踐產生影響。
    馬丁?勞福霍茲在新聞學理論綜述中,從更宏觀的傳播科學視角將新聞學研究描化、差異化和動態化的研究領域。全球新聞學研究的理論視角包括規範路徑、中程理論、組織和融合社會理論,以及性別和文化研究。總體而言,勞福霍茲明確並描述了新聞學的六大基礎理論概念:規範的個人主義、分析經驗性主義、行動理論、繫統理論、綜合社會理論和文化研究。
    全世界範圍內傳播主體的研究越來越重要,這導致了大量異質理論路徑的產生,鋻於此,勞福霍茲總結道,鋻於新聞學理論的發展既不遵循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所提出的理論的線性累積式理解,也不符合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所提出的常規和革命階段的一般順序,因此,當前有關新聞業的理論話語是多維度的。新聞學理論的發展不是取代“過時的”理論,而是建立在新理論出現和舊理論修正而獲得的復雜性基礎上,勞福霍茲更傾向於將新聞學研究視為一種多視角的不間斷發展。

    第22章
    全球新聞學研究:總結與展望
    戴維?韋弗 馬丁?勞福霍茲

    很明顯,新聞學研究者在21世紀初設計和進行新聞學研究時,選擇面很廣。本書各章介紹了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當下,研究新聞業和新聞工作者的各種理論、路徑、方法、發現和對未來的思考。我們不僅為新聞學研究者,還為那些隻對世界各地如何研究新聞業感興趣的人勾勒了新聞學研究的版圖,提供了一些具體範例。

    理論
    可以從社會、文化、組織和個人等不同層次,以及性別等新聞工作者的主要特征方面闡釋作為社會實體的新聞業的結構與功能和個體新聞工作者的觀點和行為。需要強調的是,這些理論路徑並不一定相互排斥。相反,它們互為補充、相互影響。新聞工作者的心理特征有可能與組織、社會和文化變量相互作用,對特定文化、社會或組織背景下的新聞實踐產生影響。
    馬丁?勞福霍茲在新聞學理論綜述中,從更宏觀的傳播科學視角將新聞學研究描化、差異化和動態化的研究領域。全球新聞學研究的理論視角包括規範路徑、中程理論、組織和融合社會理論,以及性別和文化研究。總體而言,勞福霍茲明確並描述了新聞學的六大基礎理論概念:規範的個人主義、分析經驗性主義、行動理論、繫統理論、綜合社會理論和文化研究。
    全世界範圍內傳播主體的研究越來越重要,這導致了大量異質理論路徑的產生,鋻於此,勞福霍茲總結道,鋻於新聞學理論的發展既不遵循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所提出的理論的線性累積式理解,也不符合托馬斯?庫恩(Thomas Kuhn)所提出的常規和革命階段的一般順序,因此,當前有關新聞業的理論話語是多維度的。新聞學理論的發展不是取代“過時的”理論,而是建立在新理論出現和舊理論修正而獲得的復雜性基礎上,勞福霍茲更傾向於將新聞學研究視為一種多視角的不間斷發展。
    相應的,曼弗雷德?魯爾在第3章提到,一些理論家認為,在全球化和互聯網時代,舊的新聞學理論已經過時,但真相是:“正好相反!”尤其是源於埃米爾?塗爾干、格奧爾格?齊美爾、羅伯特?帕克、塔爾科特?帕森斯和尼克拉斯?盧曼的經典社會學路徑的宏觀理論概念有助於在日益全球化的社會中更好地理解新聞業的功能。在第3章,魯爾主要關注德國社會學家尼克拉斯?盧曼的觀點,盧曼並非以新聞學研究聞名,但他對當下的新聞學研究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
    魯爾被視為早將社會繫統理論引入新聞學研究的人,他將繫統理論描述為開始研究作為社會繫統和決策組織的新聞業的邀請。與完全將新聞工作者視為個體的路徑不同,社會繫統理論將新聞生產者和新聞接收者視為世界社會新聞業中的社會角色結構,並加以分析。就此而論,不能將新聞業簡化成個體新聞工作者,而應被當作社會繫統來分析。社會繫統素既不是行為主體,也不是特定個體,而是傳播。因此,新聞工作者不是社會繫統而是新聞業等“傳播繫統重要的外部協同執行者”。
    新聞業的社會和文化路徑建立在這樣的假設之上,即作為個體的新聞工作者一定程度上與經濟、政治因素等新聞業的宏觀方面相聯繫。約翰?哈特利在第4章討論了新聞業的文化路徑,認為我們需要分析讀者和受眾的主觀性,從而評估“作為全球企業傳播機構組成部分的新聞媒體的意識形態、政治和經濟影響”。具體來講,新聞業的文化路徑旨在描述媒體公司或政府機構與受眾、讀者等“尋求解放的‘收信人’”之間的文本關繫。
    哈特利開篇論述了文化研究如何將新聞業作為研究對像,他提出不僅應把新聞業徹底視為專業實踐,也應視人人享有的權利。與新聞學研究的實際狀況和新聞行業的自我描述相反,哈特利認為,根據《世界人權宣言》第19條,每個人不僅享有獲取和接收信息的權利,還享有傳播信息的權利,因此人人都可以被視為新聞工作者。哈特利認為,他稱之為的“用戶主導性創新”將再造新聞業,“使它更接近人人享有權利的夢寐以求的理想”。
    毫無疑問,作為專業性實踐的新聞業正面臨互聯網的挑戰,互聯網成為每個人交換信息、表達觀點和參與知識生產的平臺。不過,現代新聞業及其特有的組織形式(比如,編輯部、新聞工作者的角色或專業標準)形成於19世紀的原因仍然沒有過時。組織形式有助於降低新聞生產的復雜性,使編輯和記者在同一屋檐下共同工作,並且允許受眾參照媒體組織的公信力來評估信息質量。克勞斯迪特爾?阿爾特梅彭在第5章新聞生產的結構中介紹的組織路徑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新聞業,理由是新聞報道不僅僅是新聞工作者個人工作的結果,而且要倚仗新聞編輯部內具體的組織細節、不同的職業角色、不同技術的影響和媒體市場的反響。個體新聞工作者的行為嵌入影響新聞工作者工作和行為的組織模式。因此,新聞業的組織路徑關注組織和個體新聞工作者、新聞編輯部與其他組織,以及新聞業與社會之間的關繫。借助於組織研究,還可以分析新聞編輯部的內部結構和環境結構。阿爾特梅彭認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