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之乎者也非口語論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1081-1568
    【優惠價】
    676-980
    【作者】 孟昭連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學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0020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4200204
    作者:孟昭連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5月 

        
        
    "

    編輯推薦

    “之乎者也”一類文言虛詞是古人口語,這幾乎是文化人*基本的常識。本書作者卻提出這個與傳統看法完全相左的觀點。作者對漢語史上的材料進行了全面梳理分析,逆向明清時期、唐宋時期、漢魏南北朝時期直至先秦時期文言語氣詞與口語的關繫。作者指出,古代書面語與口語既不對立,也不是完全一致的。而整個文言虛詞繫統都是呂叔湘先生所謂“人為的東西”。漢語書面語無論古今,都是口語與非口語兩部分的組合,非口語成分多,文言程度就高,就難懂;相反,口語成分多,白話程度就高,就易懂。作者特別強調,諸如“先秦書面語與口語一致”“文言是古人口語”之類的結論,是二十世紀上半葉纔出現的,是西方語言理論影響下的產物。這些結論根本是未經任何證明的假命題。

     
    內容簡介

    《之乎者也非口語論》集中圍繞“之乎者也”等文言虛詞是否古人口語這一問題,展開密集論述。全書共分七章。*章,以豐富的文獻依據和繁密論證,依次指出漢魏六明清時期古人口語中並不使用“之乎者也”這樣的虛詞。第二章,通過歷史的考察,指出文言虛詞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爆發”與其後迅速“消失”等現像,並分析其內在原因。第三章,分析指出了“辭”的本質就是非口語。第四章考察文言“虛詞”的產生過程及成因。第五章,分析指出 “辭”的繁榮與“言外”觀念之消亡的過程。第六章,通過對古代文獻的綜合分析,指出 “辭”的加減與替換的情況。第七章,綜合揭示了“修辭”乃古人為文之法的這一結論。全書語言凝練,結構得當,論述嚴謹,觀點鮮明,令人印像深刻。

    作者簡介

    孟昭連,南開大學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繫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小說理論與藝術的研究,出版《白話小說生成史》《中國小說藝術史》等。近年來持續關注和研究古代言文關繫問題,先後發表《》《論“辭”——文言語氣詞非口語再說》《》等多篇論文,在語言學界引起反響。

    目錄
    章古代口語中有過“之乎者也”嗎?第二節唐宋時期
    第三節漢魏六朝
    一、 魏晉南北朝
    二、 漢譯佛經語體
    三、 漢代的口語中有無“之乎者也”?
    第二章文言虛詞的“爆發”與迅速“消失”
    節文言虛詞的“爆發”
    一、 甲骨文中的語氣詞
    二、 春秋戰國虛詞的大增長
    第二節先秦兩漢虛詞使用中的“亂像”
    一、 語氣詞的錯亂
    二、 其他虛詞的錯亂

    章古代口語中有過“之乎者也嗎?
    第二節唐宋時期
    第三節漢魏六朝
    一、 魏晉南北朝
    二、 漢譯佛經語體
    三、 漢代的口語中有無“之乎者也
    第二章文言虛詞的“爆發與迅速消失
    節文言虛詞的“爆發
    一、 甲骨文中的語氣詞
    二、 春秋戰國虛詞的大增長
    第二節先秦兩漢虛詞使用中的“亂像
    一、 語氣詞的錯亂
    二、 其他虛詞的錯亂
    三、 虛詞運用的“個人化特征
    第三節《春秋》三傳的語氣詞考察
    一、 《春秋》何以沒有語氣詞?
    二、 一種奇怪的問答形式“……也?……
    第四節“”“之別與語氣詞的連用
    一、 “之別
    二、 同音語氣詞的連用
    第五節文言虛詞的消失與遺留
    一、 虛詞何以“消失
    二、 文言虛詞的“遺留
    第三章“的本質——非口語
    節“”——“意內而言外
    一、 “非指虛詞
    二、 何謂“意內而言外
    三、 以名舉實,以辭抒意
    四、 辭達而已
    五、 命題非“
    第二節從“的異名看其非口語本質
    一、 語助、助語、助辭
    二、 語已辭、語終辭、絕語辭
    三、 虛字
    四、 發語、發端、句端、發聲
    五、 餘聲與韻
    第三節“:摹寫物狀之詞
    一、 擬聲詞
    二、 狀貌詞(形容語助)
    第四章文言“虛詞的產生
    節從口語與書面語的關繫說起
    一、 口語和書面語的不同特點
    二、 是口語省略,還是書面語復雜?
    三、 漢語口語“退化了嗎?
    第二節語氣的缺失與“的產生
    一、 漢字能真實記錄漢語嗎?
    二、 語氣與句末“
    三、 停頓與“
    四、 語氣與關繫詞
    第三節假借與“虛化
    一、 何謂“依聲托事
    二、 句末“的假借
    三、 句首、句中“的假借
    四、 關於所謂“虛化問題
    第四節“指書面語
    一、 “為政教
    二、 “為辭命
    三、 祝盟之辭
    四、 文體之詞與“的關繫
    五、 許慎何以改“
    第五章“的繁榮與言外觀念之消亡
    節古代有普通話嗎?
    一、 “雅言”“通語不是普通話
    二、 “官話也不是普通話
    三、 “雅言是指書面語
    第二節“書同名書同文
    一、 郁郁乎文
    二、 書同文始於何時?
    三、 正名與書同文
    四、 幾個方言語氣詞
    五、 秦始皇“書同文是統一字體嗎?
    第三節詞類活用之“
    一、 詞類活用與“
    二、 讀破問題
    三、 詞類活用與口語的關繫
    第四節“言外觀念之消亡與一個假命題的誕生
    一、 清代以來“觀念之變遷
    二、 “言外觀念的遺響
    三、 一個假命題的誕生:“文言是古人口語
    第六章“的加減與替換
    節同書中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
    第二節不同版本的虛詞異文
    一、 《尚書》虛詞異文
    二、 《詩經》虛詞異文
    三、 《周易》虛詞異文
    四、 《論語》虛詞異文
    五、 《老子》虛詞異文
    第三節引文中的虛詞異文
    一、 《孟子》引《論語》
    二、 《國語》引《尚書》
    三、 《史記》引文
    四、 《漢書》引《史記》
    五、 類書、注引中的虛詞異文
    第四節經傳注釋中“的加減
    一、 孔子為傳注之祖
    二、 添加語氣詞
    三、 添加介詞
    四、 添加連詞
    第七章修辭:古人為文之法
    節語法與文法
    一、 古代為何沒有語法學?
    二、 古代“文法何以發達?
    第二節古人的修辭論
    一、 虛字之用
    二、 虛字難用
    三、 虛字難釋
    第三節加字法與減字法
    一、 加字法
    二、 減字法
    第四節換字法與造字法
    一、 《世說新語》與《晉書》
    二、 《舊唐書》與《新唐書》
    第五節從加減換到全文翻譯
    第六節王若虛論“評析
    一、 《史記》辨惑
    二、 《新唐書》辨惑
    三、 韓歐文辨

    前言
    序 一
    李劍國

    昭連兄關於“之乎者也”和“辭”的兩篇論文發表後,我聽到不少人表示贊同。比如明史專家南炳文先生,南開大學出版社原總編張格先生,都認為這個觀點很有創見。有意味的是,他們都不是專職研究語言的,語言學者大抵不以為然,甚至持不屑的鄙視態度。孟文發表後,語言學一片沉寂,不知是否也是這個原因。也是,老孟你一個門外漢,就像孫猴子大鬧蟠桃會,攪亂人家好端端的語言學盛宴,不遭白眼纔怪呢!不過話說回來,我們雖是語言學的“門外漢”,但也說了一輩子漢語,讀了一輩子古書,品味了從商周到近世的無數文言文,作為一個漢語的“當事人”,畢竟也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我就常想,難道幾千年前的古人會說話就之乎者也嗎?這些見於書面文獻的之乎者也矣焉哉,是不是隻為文化人書寫時所用,來表達什麼特殊意思呢?讀了老孟的論文我給歸納一下,就是這些許慎等人叫做“辭”的詞(現代語言學歸之於代詞、助詞、連詞、介詞、語氣詞等),其實隻是書面語詞彙,是從實詞假借過來表達語氣、停頓和斷句的,並承擔著某些特別的語法功能。

     


    李劍國


     


    昭連兄關於“之乎者也”和“辭”的兩篇論文發表後,我聽到不少人表示贊同。比如明史專家南炳文先生,南開大學出版社原總編張格先生,都認為這個觀點很有創見。有意味的是,他們都不是專職研究語言的,語言學者大抵不以為然,甚至持不屑的鄙視態度。孟文發表後,語言學一片沉寂,不知是否也是這個原因。也是,老孟你一個門外漢,就像孫猴子大鬧蟠桃會,攪亂人家好端端的語言學盛宴,不遭白眼纔怪呢!不過話說回來,我們雖是語言學的“門外漢”但也說了一輩子漢語,讀了一輩子古書,品味了從商周到近世的無數文言文,作為一個漢語的“當事人”,畢竟也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我就常想,難道幾千年前的古人會說話就之乎者也嗎?這些見於書面文獻的之乎者也矣焉哉,是不是隻為文化人書寫時所用,來表達什麼特殊意思呢?讀了老孟的論文我給歸納一下,就是這些許慎等人叫做“辭”的詞(現代語言學歸之於代詞、助詞、連詞、介詞、語氣詞等),其實隻是書面語詞彙,是從實詞假借過來表達語氣、停頓和斷句的,並承擔著某些特別的語法功能。


    老孟的論文雖然表面上避開理論,但實際上背後有著一個清醒的理論認識,就是對文字和語言的關繫——亦即書面語和口語的關繫——的明確定位。我上大學時就聽老師講,文字是語言的記錄。那時就懷疑,古人寫的話是和說的話是不是一回事?漢語史好幾千年了,可是成為一門語言學卻是近代的事,而且從《馬氏文通》開始就是套用西人的語言學理論(順便說,套用洋人理論研究本土問題一直是國人的一大弊病)。所謂文字是語言的記錄就來自於兩千多年前古希臘亞裡斯多德的話:“文字是口語的符號。”(《解釋篇》)對於西語表音文字來說,這話可能是對的,但對漢語表意文字來說就大成問題。德國17世紀哲學家威廉·萊布尼茨早就說過:“語言是通過發音提供思想符號。文字是通過紙上的永久筆劃提供思想符號。後者不必與發音相聯繫。從漢字中可以明顯地看到這一點。”(轉引自鄭也夫《文字的起源》,《北京社會科學》2014年第10期)萊布尼茨曾醉心於研究中國和漢字,他的結論——文字不必與發音相聯繫,無疑是深刻的。對這一問題,國內學者也有過精彩的論述,修辭學家陳望道說:“假若追溯源頭,文字實與語言相並,別出一源,決非文字本來就是語言底記號。”(《修辭學的中國文字觀》,1925)文字學家唐蘭說:“口上說的語言,筆下寫的文字,兩者顯然是不同的。因為西方人的語言和文字差不多一致,研究語言也就研究了文字。……反之,中國文字是注音的(引者按:此指認漢字不經注音是讀不出來的,古人常用反切法注音),語言和文字在很古的時期就已經不一致,從文字上幾乎看不到真實的語言……”(《中國文字學》,1949)老孟也引用過黎錦熙、高名凱等學者的話,他們說得更透徹,直接涉及到這些書面虛詞的性質,這裡不贅述。


    我所以引用這幾段中外的相關論述,意在說明文字書寫的書面語並非口語的直接記錄。但這不是在重復書面語較之口語簡潔準確等習慣看法,而是說研究古漢語中的之乎者也之類時,必須破除它就是口語記錄這一慣性思維,必須好好想想它們是怎麼來的,究竟在語言表達中起著什麼作用,是不是因為書面語中有就能證明口語中也有。


    古人口語中肯定有表語氣的詞,大概如“兮”“猗”“些”之類,是古楚語中的語氣詞;鄭玄也說“居”是齊魯語助。但它們沒有成為通用詞彙,在書面語中通用的乃是之乎者也矣焉哉之類。而這些通用的詞彙大多有本義,比如“焉”字依《說文》的解釋是江淮的一種黃色鳥類,“耳”的本義為“耳,主聽也。”它們是被假借過來用以彌補口語轉化為書面語時的語氣缺失,用以表示各種語氣並兼作斷句提示(即老孟說的標點符號),這當然隻是文人筆下的產物,是文人間的“約定俗成”,並代代相傳下來,在文言文的寫作實踐中不斷被規範化。由於這些“辭”的加入和被有效使用,從而形成文言文這一獨立語體,它和口語並存。文人說話是一回事,書寫是另一回事。書寫要遵循傳統,要雅化、避俗,口語中有的他們不見得用,口語中沒有他們反而會創造出來。幾千年下來,說歸說寫歸寫,就這麼回事。自然二者也有相互滲透的現像,但大面貌是不變的。隻要將現代的書面語與口語相對照,同樣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大家寫專業論文,不會用家鄉的方言土語,隻能用書面語,而通用的書面詞彙又有很多是自己的口語中所沒有的。所以我們雖然來自各種不同的方言區,但寫出的論文看不出有方言的區別,古代書面語也應該如此。


    老孟在論證觀點時引用了大量文獻記載和語言資料,不但相當充分,而且對這些材料進行了嚴謹的分析與解釋,並作出合理推斷,形成了相當完整的證據鏈。有人對老孟說你這是文學的方法,不是語言學的方法。我不曉得什麼叫文學的方法,莫非是說靠的是想像、誇張嗎?那麼語言學的方法又是怎樣的?其實文學的方法、語言學的方法本質都是一樣的,就是靠事實說話。老孟的方法是實證的方法,絕非是拋開歷史和事實的想入非非,更不是有人說的有意制造什麼“人咬狗”的轟動效應。如果新聞媒體報道他的觀點是獵奇,那麼發表孟文的兩家高校學報也隻是“咬狗”式的獵奇而不是學術行為嗎?我聽說發在《南開學報》上的《論“辭”》一文,外審專家表示這是他審過的有創見的文章,而且被學報推薦為2015年度兩篇優秀論文之一。人家一直是踏踏實實的,秉持著嚴謹的精神做學問,不是為了爭“眼球”。當然,他對材料的使用和論證也許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修正,但批評的態度不應隻抓雞毛蒜皮,不應糾纏細枝末節,而應直奔主腦纔是。在我看來問題其實很簡單:人家舉出那麼多的事例來說明“之乎者也”非口語,有材料,有分析,有結論。你反對可以,但也應當舉出大量的反證,說明“之乎者也”是口語。隻要你的分析到位,說的更有道理,比老孟的觀點更有說服力,他的觀點自然會倒掉。


    這幾年昭連兄研究“之乎者也”可謂朝思暮想廢寢忘食,到了痴迷的地步。2013年我曾寫過《戲贈昭連兄》一律送給他,不妨引在這裡:


    世繫孟軻孫,鄉邦劉季地。


    雖無隆準顏,亦有浩然氣。


    蟋蟀豈微蟲,葫蘆乃大器。


    耽研語助詞,思苦人憔悴。


    雖語含戲謔,但對他的執著精神著實欽佩。如今他將多年的研究成果寫成專著出版,誠為學界幸事。借用時下一句時興話,對他的可貴精神和可喜成就也點個贊吧。


    序二


     


    王志耕


     


    昭連先生在即將退休的這些年,迷上了古漢語的文言虛詞研究,在外人看來,似乎有點異想天開,但在我看來,如果他一直搞他的中國小說史研究纔是不正常的。不斷拓展自己的興趣,而把一種興趣做成專業,這纔是他的個性。但我仍然沒有想到,他竟然把這個“興趣”做到了如此深入的程度。一開始他隻是寫了幾篇論文,雖然是長文,但也不過3、4萬字,我想,能在專業刊物上發上一兩篇這樣的論文,這個問題就算是到此為止了。但也許是這些年來,業內的質疑聲刺激了他的“鬥志”,他後竟做出了洋洋50萬字的巨著。這一下,我需要認真思考這件事的性質了。


    首先我注意一個頗為詭異的現像:對於昭連先生的觀點,凡非語言學專業的人大多都持肯定態度,聽說有的外審專家對其論文甚至給予高度贊揚;而大凡語言學專家,有的持否定意見,更多的人是不置可否,隻說“路子不一樣”。此前我一直在想,難道說,“孟氏觀點”真是個偽命題,或者是一個錯誤的命題,並且是一個在錯誤的框架內進行的、沒有意義的命題然而,當我再次看了他的書稿之後,憑著一般做研究的判定方式,我覺得論證沒有問題,因此,結論是正確的既然如此,那麼它所推翻的“定論”就是有問題的。退一步說,即使有人拿出另外一套證據來說明此前的“定論”的正當性,昭連先生的起碼自成一體的論證方法也是有價值的,因為它推動了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其實當初我也懷疑,怕昭連先生畢竟不是門裡出身,別拿一個外行的東西讓專家笑話,所以還勸他一定找真正懂這一行的專家來認定,它到底有沒有價值。結果如大家所知,似乎還真沒有找到專家來為他站腳助威。到後我認定這是一個嚴肅的研究成果時,我忽然明白了,它之所以無法得到“行家”認可,原來它其實根本不是個語言學的問題而是一種對多重學科越界的問題。


    當你質疑文言虛詞不是口語的時候,你就跨越了語言學的界,因為語言學基本的理論是“文字是語言的紀錄符號”;當你說某些文言虛詞為斷句符號的時候,你甚至已經跨進了媒介文化史的領域;此外,這裡甚至還涉及了某些虛詞究竟需要不需要發音等一繫列問題:而這些問題顯然超出了傳統語言學者固有的知識範疇乃至想像。因此,昭連先生的工作終變成了一個無法在學科上進行歸類的行為。因為近代以來的學科建制顯然是由西方所主導的,而昭連先生面對的這種獨特現像,在世界上除了漢語之外的其他主流語言中是不存在的,盡管其他語言也有各種衍生字符,但這類字符卻不會因表意問題而引起爭議。之所以引起“專業”學者的質疑,因為這個研究超出了所有專業的域限。當然,與此同時,它也就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學科門類——著眼於語音與文字關繫的文化史考察,姑且把它叫做“語音文化學”,可以放在大的人類文化學的範疇之中。當然,如果語言學界的人士有足夠的創新精神,也可以將其放在大的中國語言發展史的範疇裡來考察,隻不過其中所涉及的知識域卻超出了語言學。


     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樣說:“創新來源於自由思考,甚至是‘胡思亂想’。自由思考的要點是不能迷信權威和書本,不受狹隘的專業的框框束縛,要進行學科交叉。”其,從學科發展史上來看,很多論域的突破都是由該論域之外的學者提出的挑戰。我是學文藝學出身的,比如“文藝學”這個學科的出現,大家都知道,就是因為遇到了來自語言學的刺激。盡管一百年來,對於什麼是“文學性”的問題還存在爭論。但這無疑推動了文學的研究,甚至語義學已經滲透到文藝學的每一個問題之中去了。初法國人福柯在建構他的“知識考古學”的時候,因為從表面上看是在大的歷史學科建制之內,也曾引發過歷史學家的質疑,因為你整個的史料整理和使用的規則都跨越了歷史學的傳統域限,甚至被指責是肢解材料而用於個人觀點的證據,而不是發掘完備的史料來建構一個歷史聯繫。但福柯的學說卻給人類文化發展史的研究帶來了震撼性的突破。任何一種新的發現對舊有的知識譜繫而言都是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