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日本世相01·妻子們的思秋期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497-720
    【優惠價】
    311-450
    【作者】 日齋籐茂男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社會學  社會生活與社會問題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537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3095375
    作者:[日]齋籐茂男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1月 

        
        
    "

    產品特色

    /

    編輯推薦

    本書分為兩部,前半部記錄了6位因有酗酒傾向而被送入戒酒所的家庭主婦,後半部記錄了3位通過離婚走出家庭,開始新生活的女性。這些女性的共通點是都受過較好的教育,也有過職業生涯,但結婚後都辭去工作成為專業的家庭主婦。她們的丈夫都是職場精英,也就是泡沫經濟時期被稱為“企業戰士”的工薪群體。她們一方面物質上衣食無憂,擁有他人所羨慕的社會地位,另一方面家庭生活卻空洞寂寞、危機四伏,瀕臨崩潰。其中一部分人通過酗酒麻醉自己,暫時逃避精神的空虛,另一部分人則直面這一危機,以堅定的決斷走出自立的一步。


    這些女性正是日本普通人真實生活的縮影,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悲喜劇也是社會新舊生活觀念衝突的一個寫照。在傳統的日本家庭觀念中,“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根深蒂固,許多男性隻把妻子當作家政和生育工具使用,不懂得將對方視為平等的人,而經濟高速發展期下高強度的企業工作也大量吞沒了他們私生活空間,留給家庭情感交流餘地極為有限。另一方面,妻子們被剝奪了社會活動的空間,完全獻身給家庭,以便讓丈夫們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正是這樣的組合創造了日本經濟奇跡。在傳統觀念中,妻子隻需要跟隨丈夫的背影,默默支持他們工作,並將他們的成就當成自己價值的達成。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觀念的進步,許多女性一方面對家庭生活中情感交流無法得到滿足而絕望,另一方面為無法獨立獲得社會認可,隻能作為丈夫的附屬品被承認而感到憤懣。許多人不斷自問,我的一生到底算什麼?如何纔能活得像一個人?作者認為,這一問題超越了性別的界限,具有社會普遍意義,也因此這些女性的問題同時也是男性的問題,值得所有人深思。

     
    內容簡介

    “我和我丈夫,就像坐了兩個不同的升降電梯,他一直向上,而我一直向下,就這樣錯開了……”


    看似光鮮的幸福家庭背後,卻是無盡的寂寞和空虛。這些日本都市中產階級家庭的平凡主婦,她們將全身心奉獻給家庭,讓作為“企業戰士”的丈夫沒有後顧之憂,全速奔跑,支撐起了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卻沒有人看到她們的痛苦,這痛苦裡有無盡的等待、無助的寂寞,還有無能為力的忍受。不想在臨終時為“我這一輩子都在干嗎?”而懊惱,試圖活出自己的妻子們,她們的“革命”是否能成功呢?


    本書不僅描寫了夫妻家庭生活和企業社會問題,還引入了心理咨詢師的精神分析,從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了幾位采訪對像婚姻危機的成因,包括婆媳關繫、親子關繫等問題的心理根源,犀利有趣。

    作者簡介

    齋籐茂男(1928—1999),日本著名記者。東京出生,畢業於慶應大學經濟學部。1952年進入共同通信社,歷任社會部記者、次長、編委,1988年退休。1958年獲屆日本記者會議獎。1974年因繫列報道“啊,繁榮”再次獲獎。1983年,因長年的新聞報道活動和作為新聞記者的高聲望,獲得日本記者俱樂部獎。1984年“日本的幸福”繫列獲日本新聞協會獎。1993年岩波書店出版其12卷著作集。


    齋籐1958年因“菅生事件”的報道一舉成名。他終身關心弱勢群體,敢於暴露社會黑暗面。齋籐認為,“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的現實,光用所謂冷靜客觀的觀察是無法準確捕捉的。記者必須越境進入弱者的狀況中,隻有徹底站在弱者的立場和視角上來觀察世界,我們纔能接近情況的本質。必須自覺‘中立、公正、客觀’等常識的虛構性”。


    有人曾用“生涯一記者”來形容齋籐茂男,認為他是全日本符合新聞記者形像的人,甚至在晚年,面對猶豫是否要告知癌癥實情的醫生,齋籐說“新聞記者需要知道真實情況”,讓醫生告知實情,像新聞采訪一樣用本子一一記錄下自己的病況、還能做多少工作、延緩病情的措施有哪些選項等。這是他失去意識倒下的5天前的事。他作為業界榜樣至今依然受到許多年輕記者的仰慕和懷念。

    目錄
    I 妻子們的思秋期
    (1)無言劇
    寂寞、難過/ 去海邊的精神病院/ 想念死去的孩子/ 罪魁禍首是失眠的夜晚/ 疏遠的夫妻關繫/ 寂寞的少女時代/戴著面具假裝幸福/憧憬孤島生活/ 全勤的結局卻是自我毀滅/ 走投
    無路的五十歲/(後略)
    (2)主婦布魯斯
    “倦怠期”的男人們/ 優雅外派職員太太的背後/ “魔鬼”六點鐘/ 二十五年都不管我! / 被生母拋棄/ 妻子的不滿/(後略)
    (3)紫色的情景
    女人是男人的陪襯嗎/ 陳舊思想是絆腳石/ 在嚴寒的大陸結緣/ 暮年愛情哀歌
    (4)與X先生的對話
    這是“奢侈的煩惱”吧/ 努力做各種嘗試/ 無處安放的能量爆發
    (5)讀者來函

    II 當妻子拋棄丈夫之時

    I 妻子們的思秋期


    (1)無言劇


    寂寞、難過/ 去海邊的精神病院/ 想念死去的孩子/ 罪魁禍首是失眠的夜晚/ 疏遠的夫妻關繫/ 寂寞的少女時代/戴著面具假裝幸福/憧憬孤島生活/ 全勤的結局卻是自我毀滅/ 走投


    無路的五十歲/(後略)


    (2)主婦布魯斯


    “倦怠期”的男人們/ 優雅外派職員太太的背後/ “魔鬼”六點鐘/ 二十五年都不管我! / 被生母拋棄/ 妻子的不滿/(後略)


    (3)紫色的情景


    女人是男人的陪襯嗎/ 陳舊思想是絆腳石/ 在嚴寒的大陸結緣/ 暮年愛情哀歌


    (4)與X先生的對話


    這是“奢侈的煩惱”吧/ 努力做各種嘗試/ 無處安放的能量爆發


    (5)讀者來函


     


    II 當妻子拋棄丈夫之時


    (1)黑河


    從失戀的孤獨迅速抽身/ 讓新婚妻子心寒的風/ 上流階級意識強烈的夫家/ 無法離開父母的巨嬰/ 在父母的心理壓力下/ 為自私的冷漠哭泣/ 被拒絕的感覺如寒冰/ 淒涼的性關繫/ 表現在性上的自我中心/ 在異國他鄉的孤獨感日漸加深/ 拋棄丈夫獨自回國/ 關繫破裂的原因是什麼/ 被外在的價值所魅惑/ 沒有愛就活不下去


    (2)冰冷的家


    丈夫是永不停歇的企業戰士/ 請你們遠離她/ 好像在陡坡翻了跟頭/ 不會關心人的夫家人/ 強勢的婆婆/ 為了兒子找工作奔波/ 看不起老實懦弱的父親/ 如何培育情感能力? / 無法原諒你的態度/ 沒有盡頭的性之荒野/ 黑洞般的寂寞/(後略)


    (3)在迷霧中


    蔓延街頭的愛情繪卷/ 我有喜歡的人…… / 甩開丈夫的哀求/ 在父母不和的家庭長大/ 戀愛什麼的太低俗了…… /外派職員眼中的光景/ 被逆來順受的母親教育…… / 繁榮的企業活動背後/(後略)


    (4)與X先生的對話


    結婚的條件是男女獨立/ 她們支撐著繁榮的社會/ 想活出自己的心聲


    (5)讀者來函


     


    采訪手記


     後記


    追蹤取材:妻子們的革命成功了嗎?


    譯後記

    在線試讀
    本書所收錄的紀實報道的主人公,都是都市中產階級家庭的熟年主婦,我想從現代社會關繫的背景出發,捕捉她們的心理狀態。
    全書的前半部分記錄了六位家庭主婦陷入酒精依賴癥的過程。 她們是書裡的主角,也是近不斷增多的患者中的典型代表。她們的丈夫是上班族,是企業戰士,但眼中隻有在公司中的晉升,完全看不到妻子們的訴求。女人們因此積攢起種種寂寞、不滿,乃至因喪失生存目標而茫然,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終深陷酒精的泥潭。
    後半部分的主題是“妻子拋棄丈夫的時刻”,文如其題,主角是四位正值中年的妻子,她們主動向身處企業管理層、地位穩定的丈夫提出離婚,選擇離開。在外人看來,她們財務自由,有著幸福的家庭,為什麼要主動放棄這一切呢?我試圖描繪出她們一邊掙扎一邊尋找新生的內在精神世界的狀態。
    原本,我並沒有打算以“妻子們”為采訪對像寫這本紀實作品。我的初衷是記錄“男人們”,記錄那些奮戰在國內外經濟戰爭線、永不止步的日本上班族。我想以他們的工作內容、人事管理組織、經歷的煩惱以及生活方式等為線索,從企業內部的角度出發來描寫日本,展現出這一經濟大國的真實模樣。
    大家都在說經濟進入了低速成長時期,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競爭甚至進入了更為激烈的階段。我有機會走進日日加速前進的企業內部,了解到了真實的情況,親眼看到焦慮如何產生,也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陷入精神衰弱,後不得不入院治療。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的視線卻被這些“男人們”背後的“女人們”所吸引, 當丈夫出征企業前線時,妻子在大後方的家裡承受著種種悲苦。我試著站在“女人們”的角度去觀察,竟然清晰地看到我苦苦尋求的目標漸漸浮現出輪廓,投影在她們身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觀察結果愈發明晰。
    於是,我重新調整了采訪內容,開始把鏡頭對準“女人們”, 也就是中產家庭的妻子們。這樣一個調轉方向的舉動——“從女性角度觀察真實狀況”,讓我看到了意料之外的東西,也終有了這本紀實文學。
    在我任職的新聞單位,有一類采訪主題是“女性問題”。作為男性記者,我以前對此幾乎無感,對很多內容都不曾深入思考。直到我真正開始將“女性問題”納入視野,纔意識到自己曾經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操控得多深。我以前一直覺得那是女性自身的問題,和政治、經濟這些有分量的課題相比,女性問題太淺層了,這些問題也許對女性自己來說很重要,但終究不是什麼緊要的事情,我甚至都沒有想到它是和社會問題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如今不得不承認,我們真是太冷漠了。女人們的呼聲就那樣被忽視了,不要說身邊個體私下發出的抱怨,就算是面向大眾、高聲吶喊的呼吁,在我這個男記者聽來也相當不耐煩,左耳進右耳出,多“好像有點印像”。

    本書所收錄的紀實報道的主人公,都是都市中產階級家庭的熟年主婦,我想從現代社會關繫的背景出發,捕捉她們的心理狀態。


    全書的前半部分記錄了六位家庭主婦陷入酒精依賴癥的過程。 她們是書裡的主角,也是近不斷增多的患者中的典型代表。她們的丈夫是上班族,是企業戰士,但眼中隻有在公司中的晉升,完全看不到妻子們的訴求。女人們因此積攢起種種寂寞、不滿,乃至因喪失生存目標而茫然,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終深陷酒精的泥潭。


    後半部分的主題是“妻子拋棄丈夫的時刻”,文如其題,主角是四位正值中年的妻子,她們主動向身處企業管理層、地位穩定的丈夫提出離婚,選擇離開。在外人看來,她們財務自由,有著幸福的家庭,為什麼要主動放棄這一切呢?我試圖描繪出她們一邊掙扎一邊尋找新生的內在精神世界的狀態。


    原本,我並沒有打算以“妻子們”為采訪對像寫這本紀實作品。我的初衷是記錄“男人們”,記錄那些奮戰在國內外經濟戰爭線、永不止步的日本上班族。我想以他們的工作內容、人事管理組織、經歷的煩惱以及生活方式等為線索,從企業內部的角度出發來描寫日本,展現出這一經濟大國的真實模樣。


    大家都在說經濟進入了低速成長時期,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競爭甚至進入了更為激烈的階段。我有機會走進日日加速前進的企業內部,了解到了真實的情況,親眼看到焦慮如何產生,也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陷入精神衰弱,後不得不入院治療。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的視線卻被這些“男人們”背後的“女人們”所吸引, 當丈夫出征企業前線時,妻子在大後方的家裡承受著種種悲苦。我試著站在“女人們”的角度去觀察,竟然清晰地看到我苦苦尋求的目標漸漸浮現出輪廓,投影在她們身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觀察結果愈發明晰。


    於是,我重新調整了采訪內容,開始把鏡頭對準“女人們”, 也就是中產家庭的妻子們。這樣一個調轉方向的舉動——“從女性角度觀察真實狀況”,讓我看到了意料之外的東西,也終有了這本紀實文學。


    在我任職的新聞單位,有一類采訪主題是“女性問題”。作為男性記者,我以前對此幾乎無感,對很多內容都不曾深入思考。直到我真正開始將“女性問題”納入視野,纔意識到自己曾經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操控得多深。我以前一直覺得那是女性自身的問題,和政治、經濟這些有分量的課題相比,女性問題太淺層了,這些問題也許對女性自己來說很重要,但終究不是什麼緊要的事情,我甚至都沒有想到它是和社會問題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如今不得不承認,我們真是太冷漠了。女人們的呼聲就那樣被忽視了,不要說身邊個體私下發出的抱怨,就算是面向大眾、高聲吶喊的呼吁,在我這個男記者聽來也相當不耐煩,左耳進右耳出,多“好像有點印像”。


    然而,隨著我對“妻子們”的采訪不斷深入,我聽到了女性的訴求,這訴求裡包含著她們逐漸蘇醒的獨立意識,訴求的內核也不僅僅隻與女性自身利益有關,對包括我在內的男性,也可以說對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根本問題——那就是人應該怎樣活著,以及讓人活得有尊嚴的社會應該是什麼樣子。 換言之,這件事不完全是女人的問題,也是男人的問題。但令我羞愧的是,如此簡單的事情,我直到如今纔恍然大悟......


    當男人們毫不猶豫地投身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構築時,女人們卻並不將之視為理所當然,她們通過丈夫這樣一種存在,用近似本能的感性提出了疑問,也用靈魂與肉體向男人們表達了自身的訴求——在采訪過程中,我切實地感覺到了這一點。因此,這繫列報道並不僅僅面向女性讀者,我也深切希望各位男同胞能認真讀 一下。


    一九八二年春夏之際,我在日本全國三十八家與共同通信社有合作關繫的紙媒上連載了繫列報道 《日本的幸福》 部 (“妻子 們的思秋期”)和第二部(“妻子拋棄丈夫的時刻”)。文本經過整理之後,就有了本書。


    在報紙連載階段,我基本沒有正面提及兩性生活的內容,但這部作品想要深入探討夫妻關繫,就不可能避開性的話題。對我來說這是初次挑戰,而我也隻是把采訪中妻子們談到關於性的描述如實記錄下來。這不僅僅是兩性關繫的問題,也涉及影響夫妻關繫的微妙的心理脈絡。在這一過程中,我得到了很多臨床經驗豐富的專家的協助,包括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心理咨詢師、臨床醫學家等,他們讓我看清了采訪中難以明晰的陰暗部分。如果沒有主角們配合采訪,允許我進入她們的內心私密領地,如果沒有專家們的專業支持,我一定無法完成這本書。


    整本書的采訪由我和共同通信社的記者中豪、池田信雄三個人一起負責。《日本的幸福》1尚未完結,第三部“老後之路·女人之路”將聚焦長壽之國背後日漸嚴峻的阿爾茨海默病這一問題。妻子們即將面對養老與女性身份並存的人生階段,她們將如何在人生夾縫中生存,這是有待我今後繼續追問的課題。


     


     


                             齋籐茂男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


     


    無法離開父母的巨嬰


     


    慎次和藍子結婚時,是六十年代中期,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在銀行上班的人,工資幾乎直線上漲,慎次也是一樣。


    從統計數據來看那時候月收入的增長情況,以昭和四十年(1965) 為基數100算,昭和四十五年(1970) 就到了171,昭和四十八年(1973) 竟達到了273……而且這個平均數值還包含了普通員工,比如規模較小的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或者是高中畢業的銀行女員工等。像慎次這種大學畢業的精英,又在大型都市銀行上班,增長速度隻會更快。


    好事連連,家裡很快有了大小兩個兒子,慎次把兩房一廳的老房子賣掉,換了大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新盤,搬到了千葉縣的高級公寓。


     從車站走到家裡的小區,大概要二十多分鐘,藍子去考了駕 照,每天開車送丈夫往返車站。有房有車,新房子面積大、房間多,可以說生活質量全面提升。


    但實際情況如何呢?慎次的通勤時間比之前增加很多,雖然還是像以前一樣夜裡十二點、一點到家,但一回來就累得不行。


     藍子說:“我公婆家的對話基本上是喫飯、洗澡、睡覺這些…… 後來我家也差不多,還有早上一句‘我走了’。他偶爾十點到家,結果還帶著公司的文件,一直磨磨蹭蹭弄到夜裡兩點多。”


    把公司的事情帶回家做,其實沒有加班補助 (即無償加班)。 但這樣的情況在銀行職員身上並不少見。因為工作時間內沒有完成任務,擔心被人說能力不行,隻好悄悄把文件裝進包裡帶回家,第二天一早,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給領導拿出無償加班的成果……這樣的事慎次也干過不少。


    “他一到休息日,上午基本上睡懶覺睡過去了,到下午猛地起 來,然後擺弄他自己收藏的汽車模型和郵票,玩得不亦樂乎。偶爾 纔看書,看的也是堺屋太一和城山三郎這些和企業相關的,就像白領喫午餐便當一樣,幾乎不看純文學小說。”


    他的汽車模型看起來是玩具,但都是按照一比四十三的比例制作的高級玩意兒。有不少是從國外淘回來的,一個就要好幾。慎次這些年積攢下來的,有八百多個,都被他小心擺放著。


    “他每次去商場,就直奔汽車模型和郵票櫃臺,買到自己的東西了,就說回家。搬到千葉時,孩子剛學會走路,有時候在家裡亂扔東西,把他擺放整齊的模型給弄亂了,他就衝我大發脾氣。反過來,他和孩子玩耍互動的時間幾乎沒有,不過他本來也不太喜歡孩子。”


    不關心孩子,沉迷在汽車模型和郵票的世界,隻顧取悅自己, 慎次的這些表現似乎也說明了他的性格——我咨詢了作為精神醫學 專家的大學教授。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人類出生後,通過母親的乳房獲得母乳,是尋求與他人關繫的步,這個階段叫口唇期 (零到一歲),之後是肛門期 (二到四歲),再之後在不同階段接受父母的愛,等得到滿足就進入下一個成長階段。但如果父母是焦慮的類型,比如管教很嚴,就會在孩子內心留下陰影,因為他們的需求沒 有得到滿足,即便長大成人,也會因為小時候缺乏關愛,試圖通過 逆向方式重新得到滿足。如果肛門期缺失關愛,精神分析上就稱為 肛門愛欲性格,節儉、小氣、愛較真,都是這類人群的性格特征, 也表現在熱衷收集東西上。”


    看來,慎次雖然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心理上依然是沒有脫離父母的巨嬰。


    住著嶄新的公寓,過著別人眼裡的幸福生活,可藍子的心裡隻感到越來越多的壓抑和寂寞,還有對慎次越來越大的失望。


     


    在父母的心理壓力下


     


    從精神分析的視角聚焦,慎次愛收藏汽車模型和郵票的性格, 是緣於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充足的愛,長大後也無法切斷在幼兒期時對愛的索取,確實可憐。後來聽藍子講了些事情,也證明了他現 在的性格表現與這成因分析吻合。


    其實,藍子也曾就與慎次的關繫,問詢過一位心理咨詢師,這位專家也從其他角度分析了慎次無法脫離父母的原因。


    “慎次這種情況,是典型的‘中間孩子’的悲劇。”


    “中間孩子”是指家裡有三個孩子的情況,大孩子的性格和獨生子女差不多,因為是爺爺奶奶的長孫,少不了被眾人疼愛。一開始獨占媽媽,等第二個孩子出生後,又能坐到爸爸的膝蓋上。”


    第二個孩子開始沒什麼問題,一旦第三個小孩子出生,就會奪 走媽媽的注意力,而此時爸爸的膝頭已經有人占了位子,想被寵也 沒辦法了。


     中間孩子和上下的孩子相比,有些不走運,所以想通過各種方式得到父母的認可。當老大和老三爭寵搗亂時,他們反而表現出乖孩子的一面,不給父母添麻煩。通常來講,中間孩子更早獨立,也看起來更懂事。


    做了這些前提鋪墊,心理咨詢師又說:


     “但這種懂事是表面上的,他的內心還是渴望父母的愛,這種 需求一直在拖後腿。他得不到其他兩個孩子那樣的寵愛,其實心裡不舒服,但很多人就這樣別扭著長大了。”


     慎次是家裡的第三個孩子,上面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剛一歲又有了妹妹,然後是弟弟……接連到來的孩子,把慎次夾在了中 間,像三明治一樣。


     藍子說:“我婆婆也說,因為慎次和妹妹就隔了一年,所以他 的嬰兒期都是被放在圍欄裡,和毛毯還有一堆毛絨玩具,兔子啊熊 啊一起玩。婆婆還說他總是亂扯毯子,但當媽的實在顧不過來,隻 能這麼把他帶大。慎次小時候還有小兒哮喘,可能也和這種缺愛的 心理狀態有深層次關聯吧。”


    另一方面,慎次的兄姐則完全不一樣,他們在母親的充分照顧下長大,得到了很多的愛,也能較早從父母的庇護下獨立,讀書時 成績也好,這和他們的獨立不無關聯。 不過,很諷刺的是,兄姐能很快脫離父母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的母親實在太不獨立了,是位精神具有高度依賴性的大小姐。老太太出生在小地方,是當地一個資本家家族的千金,兄弟是同父異 母的,她是家裡的女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也養成了刁蠻任性的性格。


     心理咨詢師說:“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女孩兒,她婚後的夫妻關繫,不如說更類似父女關繫。長子長女出生後,她也會和孩子黏在一起,孩子們也覺得自己很被母親疼愛。但隨著孩子長大,這種親密關繫會慢慢疏遠,母親自然以為,是孩子長大了,要離開自己了,會有空虛寂寞的感覺,於是她開始尋求下一個可以黏在一起的對像。”


    於是,一邊是與孩子們漸行漸遠的媽媽,一邊是渴望著被愛的乖孩子,慎次與母親之間,生發出一種相互依賴的特別的母子關 繫,變得十分親密。在母親這種心理力學的影響下,慎次沒能成長為人格獨立的成人。這在藍子後來的觀察裡,看得一清二楚。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