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金教鞭叢書:幼兒園課程資源建設新思路——“寶寶博物館”建設的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作者】 葉俊萍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教育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107378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輕型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1073788
    叢書名:金教鞭叢書

    作者:葉俊萍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5月 


        
        
    "

    編輯推薦

    隨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頒布和實施,幼兒園課程資源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顯,它是課程生成的源泉,並貫穿活動始終,促進幼兒的發展。“寶寶博物館”是幼兒園課程資源建設的一種新思路,目前國內對幼兒園博物館的研究屈指可數。本書豐富了人們對幼兒園課程資源類型及其研發策略的認識,對其他幼兒園開展類似領域的研究與應用有較強的借鋻意義。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泉州市機關幼兒園“寶寶博物館”建設的理念與實踐,為讀者開闢了一條幼兒園課程資源建設的新思路。首先在理論層面闡述了“寶寶博物館”建設的特點、意義和思路,然後在實踐層面分別呈現了小班、中班、大班“寶寶博物館”的建設實錄,實錄依照主題由來、主題目標、主題實施途徑的設想、主題實施網絡圖、主題活動實施實錄、主題小結的順序完整、全面地呈現了相關主題課程從生成到實施再到反思的過程。


    0pt;" >

    作者簡介

    葉俊萍,女,生於1968年,現任泉州市機關幼兒園園長、黨支部書記。本科學歷,小中高職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員,福建省中小學名校長(園長)培養人選。曾負責多項國家、省、市課題研究,均獲嘉獎;曾在《學前教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論文在國家、省、市幼教專題研討會上獲獎。

    目錄
    章 “寶寶博物館”建設的特點及意義/
    節 “寶寶博物館”建設的特點/
    第二節 加強“寶寶博物館”建設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 “寶寶博物館”建設的思路/
    節 “寶寶博物館”建設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寶寶博物館”建設的基本策略/
    第三節 適宜“寶寶博物館”建設的基本內容/
    第三章 小班“寶寶博物館”建設實錄/
    節 上學期主題活動“我喜歡的玩具”/
    第二節 下學期主題活動“我的兔子朋友”/
    第四章 中班“寶寶博物館”建設實錄/
    節 上學期主題活動“帽子秀”/
    第二節 下學期主題活動“帽子博物區”/
    第五章 大班“寶寶博物館”建設實錄/

    章  “寶寶博物館”建設的特點及意義/


      節  “寶寶博物館”建設的特點/


      第二節  加強“寶寶博物館”建設研究的意義/


    第二章  “寶寶博物館”建設的思路/


      節  “寶寶博物館”建設的基本原則/


      第二節  “寶寶博物館”建設的基本策略/


      第三節  適宜“寶寶博物館”建設的基本內容/


    第三章  小班“寶寶博物館”建設實錄/


      節  上學期主題活動“我喜歡的玩具”/


      第二節  下學期主題活動“我的兔子朋友”/


    第四章  中班“寶寶博物館”建設實錄/


      節  上學期主題活動“帽子秀”/


      第二節  下學期主題活動“帽子博物區”/


    第五章  大班“寶寶博物館”建設實錄/


      節  上學期主題活動“去演一場木偶戲”/


      第二節  下學期主題活動“我和四季豆一起長”/


    後  記/

    在線試讀
    節“寶寶博物館”建設的基本原則
    作為幼兒園課程資源的“寶寶博物館”,不是單純的呈現和展覽物品的地方,而是一個特殊的學習環境。關注“寶寶博物館”,在某種程度上更應關注幼兒的發展和學習狀況,注意引導幼兒參與和體驗,注意引導幼兒對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關注,重視幼兒操作的過程,鼓勵幼兒預想並在情境中驗證自己的預想。“寶寶博物館”是滿足幼兒發展需要、支持幼兒學習、生成課程的場所。
    因此,在建設幼兒園“寶寶博物館”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幼兒為中心,以藏品為載體,以探究為形式,以發展為目的,遵循參與性、適宜性、操作性、豐富性、多樣性、動態性等原則。
    一、參與性原則
    幼兒園“寶寶博物館”是真正屬於幼兒自己的博物館,它更強調幼兒的參與。在博物館中,幼兒不僅參與設計與建設,更是使用者和維護者。因此,從博物館建設初期到博物館成型並展示,我們考慮更多的是幼兒的參與度,鼓勵和創造機會引導幼兒參與收集、布置、管理藏品。幼兒參與度的高低是評價我們博物館創建是否有價值的重要因素。
    博物館的創建過程,即“藏品收集—書寫藏品卡—分享藏品故事—藏品歸類—布置藏品—參觀或活動的意見反饋”等繫列活動,均由幼兒在教師或家長的協助、引導下參與完成。
    一是由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收集展區的相關藏品。
    幼兒參與收集藏品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關注幼兒的參與程度、投入程度,是收集活動有價值的地方。幼兒親身參與收集藏品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他們學習的過程。
    二是家長協助幼兒書寫藏品卡或向幼兒介紹有關藏品的故事。
    因為藏品多為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在收集過程中幼兒親身經歷或聆聽了許多有關藏品的精彩故事。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分享藏品故事並介紹藏品,使得幼兒對於藏品由了解達到理解、內化。
    三是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協商,引導幼兒將藏品歸類並布置於相關館區。

    節“寶寶博物館”建設的基本原則


        作為幼兒園課程資源的“寶寶博物館”,不是單純的呈現和展覽物品的地方,而是一個特殊的學習環境。關注“寶寶博物館”,在某種程度上更應關注幼兒的發展和學習狀況,注意引導幼兒參與和體驗,注意引導幼兒對事物發展變化過程的關注,重視幼兒操作的過程,鼓勵幼兒預想並在情境中驗證自己的預想。“寶寶博物館”是滿足幼兒發展需要、支持幼兒學習、生成課程的場所。


        因此,在建設幼兒園“寶寶博物館”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幼兒為中心,以藏品為載體,以探究為形式,以發展為目的,遵循參與性、適宜性、操作性、豐富性、多樣性、動態性等原則。


        一、參與性原則


        幼兒園“寶寶博物館”是真正屬於幼兒自己的博物館,它更強調幼兒的參與。在博物館中,幼兒不僅參與設計與建設,更是使用者和維護者。因此,從博物館建設初期到博物館成型並展示,我們考慮更多的是幼兒的參與度,鼓勵和創造機會引導幼兒參與收集、布置、管理藏品。幼兒參與度的高低是評價我們博物館創建是否有價值的重要因素。


        博物館的創建過程,即“藏品收集—書寫藏品卡—分享藏品故事—藏品歸類—布置藏品—參觀或活動的意見反饋”等繫列活動,均由幼兒在教師或家長的協助、引導下參與完成。


        一是由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收集展區的相關藏品。


    幼兒參與收集藏品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關注幼兒的參與程度、投入程度,是收集活動有價值的地方。幼兒親身參與收集藏品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他們學習的過程。


        二是家長協助幼兒書寫藏品卡或向幼兒介紹有關藏品的故事。


    因為藏品多為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在收集過程中幼兒親身經歷或聆聽了許多有關藏品的精彩故事。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分享藏品故事並介紹藏品,使得幼兒對於藏品由了解達到理解、內化。


        三是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協商,引導幼兒將藏品歸類並布置於相關館區。


    由於幼兒參與度高,他們對各館區的藏品較為熟悉,且中大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所以可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在家長和教師的協助下準備富有幼兒化的解說稿,讓他們針對自己參與布置的館區進行講解、介紹,充當“小小解說員”。


        四是在參觀或館區活動中,幼兒可以將意見、建議或心得用文字、符號、圖畫等形式記錄在留言本裡,作為今後調整館區布置的依據之一。


        二、適宜性原則


        “寶寶博物館”創建的適宜性原則,主要體現在適宜在幼兒園園內創設和開展相應的課程活動。


        一是適宜在幼兒園園內創設。


        首先是館區布置符合幼兒的生理特點。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吸引幼兒參與博物館活動,首先要滿足幼兒的生理需求,即博物館裡的設施設備擺放的位置、高度、寬度等都應適宜幼兒。我們根據幼兒的身體高度設計了一樓“美食小作坊”裡的櫥櫃和操作桌椅,三個樓層走廊上的藏品展櫥也適合幼兒的身體比例,二樓“親親寶貝屋”裡的小沙發、小茶幾、廚房整體櫥櫃、床、衣櫃等都是根據幼兒的生理尺寸來定位和布置的,幼兒在其間活動時感到舒服和適宜。


        其次是環境創設具有安全性。在博物館裡活動時幼兒是自主的、自願的、自選的,而幼兒的行為特質又是好動的,為了保證幼兒的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創設安全、自然的環境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在布置展館和選擇藏品時,我們有意識地排除有稜有角的物品,所選的多為自然的、圓角的、弧形的物品,如展櫥的邊角是弧形的、幼兒沙發是布藝的、茶幾是圓形的、杯具和餐具的材質是有機塑料的……幼兒活動時安全性能得到保障,教師也就能更專注地觀察、記錄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


        二是適宜開展相應的課程活動。


        當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藏品後,教師要做的就是對這些藏品進行判斷和篩選。判斷的標準除了前面所述的安全性外,還要考慮幼兒的興趣需要和課程價值。隻有體現幼兒興趣需要的課程纔能促進幼兒發展。凡是幼兒需要的、感興趣的,他們就會調動全部的智慧去研究、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並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關注了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就等於關注了課程的核心價值。在選擇閩南文化館的藏品時,教師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選擇了幼兒興趣的、具有課程探究價值的“閩南小喫”“閩南說唱”等專題藏品,淘汰了一些不適合幼兒學習的物品。閩南小喫館裡有各種各樣富有閩南特色的公雞碗、印模、蒸籠、石臼、石磨、竹籃、竹刷等及各種閩南小喫的模型,快樂生活館內有彈弓、毽子、竹蜻蜓等,閩南說唱館中則有富有代表性的木偶、閩南打擊樂器、惠女服飾、拍胸舞場景等。所選的這些藏品,均為幼兒熟悉且感興趣的、積極向上的、具有文化教育價值的物品。通過藏品的布置,讓幼兒浸潤在閩南文化的濃厚氛圍中,切身感受閩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


        三、操作性原則


        “寶寶博物館”是幼兒感知、欣賞和探索自然、社會、文化及科技的場所,是以幼兒為中心的、適合幼兒操作活動的博物館,正如虞永平教授給我園“寶寶博物館”的題詞所言:“博物館的核心是觀察和操作”。我們通過還原和設計適合幼兒操作活動的場景,讓幼兒參與其中,在融入活動的同時提升他們的感性認識並獲得輕松愉快的體驗。


        我們所創設的“寶寶博物館”互動探究區包括“美食小作坊”“親親寶貝屋”“小木偶劇場”“木偶DIY”等。幼兒在互動探究區中進行自導式、探索式活動。在這裡, 他們不再是單純的觀看者,還是操作者。“寶寶博物館”操作性互動區是幼兒喜歡的活動區域,成為“寶寶博物館”教育活動的區域。


        一是操作實習場——美食小作坊。


        正如美國波士頓兒童博物館的一個形像的說法:“我聽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記住了。我做了,於是我明白了。”幼兒親身體驗並動手操作,遠比單純填鴨式宣教的效果要好得多,且更受幼兒歡迎。我們重視幼兒操作的過程,鼓勵他們預想並在情境中驗證自己的預想。在“美食小作坊”裡,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制作各種閩南小喫的用具,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相應的材料和工具自制美食。在相應的美食專區還貼著美食制作的流程圖,幼兒可以根據流程圖自己動手碾米、制作米宵、搓湯圓等。


        二是遊戲互動區——親親寶貝屋。


        蒙臺梭利認為,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和學習的主要方式。在館區中,我們鼓勵幼兒直接與展品接觸,啟發他們的靈感,嘗試設計和開展繫列適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互動區遊戲,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幼兒在互動區操作遊戲中充分享受探究的快樂,獲得有益的經驗。


    互動探究區中以“家”為主題創設的“親親寶貝屋”,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分為客廳、廚房、臥室、洗衣房、浴室等五個功能區。在客廳裡提供瓜子、花生、蜜餞等,讓幼兒動手剝殼、交流品嘗,提供飲料粉、糖、鹽、一次性杯具、溫水等,讓幼兒動手泡制飲料;在廚房裡提供各種有機塑料的鍋碗瓢盆、刨刀、砧板、水槽、黃瓜、白蘿卜、香蕉等,引導幼兒學習刨、切、煮、裝盤等生活技能;在臥室裡提供與幼兒身高相匹配的床、衣櫥、各種小娃娃衣物、玩具娃娃、搖籃、化妝臺、各種發飾等,引導幼兒在臥室裡照顧娃娃、幫娃娃穿衣、折衣服、裝扮自己或裝扮娃娃等;在洗衣房裡提供專用洗衣板、臉盆、晾衣架等,讓幼兒在動手操作中學習洗、搓、晾的生活技能;在浴室裡提供各種洗浴用品、特制噴頭等仿真物品,引導幼兒學習自我服務。幼兒在生活情境中體驗遊戲的快樂,在遊戲中學習生活的技能。


        三是文化體驗區——小木偶劇場、木偶DIY。


        我們致力於讓幼兒在獲得展品信息的同時獲得文化的體驗和真實的感受。木偶文化是泉州的特色文化之一,如何營造濃厚氛圍,讓幼兒在觀察、操作木偶的同時感受和提升木偶文化,是我們努力的目標。在互動探究區中,我們創設了三個別具閩南特色的木偶背景臺:一是以蠔殼厝為背景的掌偶表演臺,二是以洛陽橋為背景的杖偶臺,三是以東西塔為背景的提線木偶臺。同時,在“小木偶劇場”裡,我們展示相應的木偶種類介紹和表演方法,並將相應的木偶種類懸掛在便於幼兒自由取放的牆面上。在“木偶DIY”室裡,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具有閩南特點的木偶圖片以及制作木偶的各種輔助材料、工具,展示幼兒自制木偶的各種成品和半成品,引導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探索制作木偶的奧秘。


        四、豐富性原則


        博物館教育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在觀察和操作中培養博物意識,發展各方面的能力。所謂博物意識,就是廣泛關注、深入觀察、靜心欣賞、積極探究的意識。為了培養幼兒的博物意識,“寶寶博物館”建設的豐富性原則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是館區主題的豐富。


        館區主題是設計的核心,如何創立相應的主題場館,讓幼兒在博物館裡觀察、操作、發現、分享、交流成為我們思考的重心。結合我園地處豐富文化底蘊的“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的實際,我們的“寶寶博物館”後確立了三個主題館區,分別是閩南文化館、快樂生活館、自然博物館。


        閩南文化館,顧名思義,這是傳承閩南文化的重要館區,包括閩南美食館、閩南說唱館等。這個館區裡以閩南文化為主線,通過各種閩南文化藏品展示、場景再現、操作探究,引導幼兒徜徉在閩南文化的氛圍裡,汲取閩南文化的精髓,進而達到熱愛家鄉、傳承文化的目的。


        幼兒生活即學習,生活即教育,快樂生活館就是本著這樣的理念創建的。快樂生活館為幼兒提供開放、共享、安全、衛生、寓教於樂、充滿生活情趣的環境。在這裡,幼兒可以看到充滿生活本色的幼兒用品,如各式各樣的帽子、鞋子、襪子、玩具……還可以在互動探究區“親親寶貝屋”裡操作體驗、分享交流,在充分享受生活樂趣的同時,學會分享與合作、自信與信任。


        自然博物館以“開心農場”為載體。在“開心農場”裡,每一株植物都是幼兒自己種植的,幼兒參與和經歷著從植物種子的播種、澆水、施肥到開花、結果、收成的整個過程,他們細心地觀察著植物生長的變化、探究著植物生長的環境、分享著自己的發現、交流著種植的喜悅、感悟著植物生命的成長……後又將自己種植的植物種子回歸到種子博物館裡。在感受植物生命循環的過程中,幼兒萌發了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情感。


        二是藏品內容的豐富。


        豐富的藏品是博物館建設的核心,也是吸引幼兒、激發幼兒探索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是同類主題的藏品種類豐富。如快樂生活館的藏品就有生活用品類、玩具類、美食類等,生活用品類又分為帽子、衣服、鞋襪、杯具、餐具、炊具等;玩具類按年代分為“爺爺奶奶的玩具”“爸爸媽媽的玩具”“我們的玩具”等,按品種則分為“木制玩具”“毛絨玩具”“電動玩具”等;美宵、米粿、春卷、海蠣煎、面線糊等。


        其次是同種藏品數量豐富。如電動玩具裡有電動汽車、電動娃娃、電動筆、電動飛機等,電動飛機裡還有直升機、戰鬥機、客機等數量豐富的藏品。又如帽子有禮帽、鴨舌帽、公主帽、圓帽、運動帽、官帽等,每一種帽子又可以有不同造型,可謂豐富多樣、精彩紛呈,儼然是帽子的博物世界。這樣一種繫統的藏品網絡鏈,積極地引導幼兒在豐富的藏品中不斷地感受藏品文化,逐步培養博物意識。


        五、多樣性原則


        藏品展示是博物館傳遞信息的重要方式。它詮釋了博物館開展教育活動的意圖,幫助幼兒理解其中蘊含的信息。“寶寶博物館”打破了傳統的博物館藏品陳列,更多的是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多樣化地進行陳列展示。


        一是展示的方式多樣。


        “寶寶博物館”裡有展櫥、展區、展板。下面就以 “帽子博物區”為例說說我們的“寶寶博物館”的展示方式。


        展櫥:展示幼兒及家長收集的各種各樣的帽子實物和與之相配套的圖片、文字說明,幫助幼兒直觀地認識各種帽子的名稱、形狀和特定涵義。展示戴有各種帽子的民族娃娃、小玩偶等,幫助幼兒了解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帽子;創設“東亞文化之都”情境,展示各國戴帽人物(輔以國旗標志)相聚泉州的場面,通過簡單的場景再現,幫助幼兒了解各種帽子,認識各國國旗,更萌發他們愛家鄉的情感……


        展區:即互動區,它是一個活動的立體空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正面的橙色線簾,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誘發幼兒關注這個四平方米大小的區域——原來這裡是一個溫馨、美麗、值得駐足的地方;順著線簾而下便是展示牆,展示著幼兒戴各類帽子的照片:生活照、藝術照、表演照等,色彩鮮明、主題突出,儼然一組時尚、豐富的“帽子秀”。在展區右邊,有兩個展示架,展示架上展示幼兒收集的兩類帽子,即生活帽和創意帽。這些帽子都是幼兒精心篩選的,他們將生活帽和創意帽分別放在不同的架子上,分層次進行布置,每頂帽子有各自的“名片”,整體呈現出層次性和美觀性。在展示架的對面便是幼兒自制繪畫的規則圖,同時配有一面全身鏡,以供幼兒戴帽時進行整裝、自我欣賞……


        展板:展板主要展示帽子的文化,如帽子的演變、帽子的表演、帽子的禮節、帽子的習慣、帽子的運用等,這些都是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來的資料。這些資料以展板的形式,既集中在一塊展板上,又相對獨立於展板的每一個空間,構成了帽子的文化牆,讓人感受濃濃的帽子文化內涵。


        二是呈現的形式多樣。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藏品是物質條件,更承載著豐富的信息。藏品的呈現形式與主題繫統的內在一致,準確地揭示主題,力求限度地得到幼兒的認可。因此我們主張藏品呈現的形式豐富多樣。


        首先,活用視覺衝擊,全面對話藏品。藏品的呈現可以是紙質平面的圖片,如介紹帽子的圖片和文字說明、再現泉州踩街情景的照片等,也可以是立體的模擬物、標本或實物,如拍胸舞陶泥塑像、閩南打擊樂器、嬰幼兒的衣物……平面與立體的交錯互補,形成豐富的視覺衝擊,幫助幼兒更為全面地了解藏品,更直接地與藏品進行對話。


        其次,結合生活場景,藏品自然融入。藏品可以是分類擺放展示的,也可以是根據生活場景自然地融入其中的。我們創設的互動區“親親寶貝屋”,就是將所有的生活用品自然地融入五個功能區裡,幼兒自然而然地在各個功能區中使用各類藏品。藏品與生活場景完全融為一體,幼兒可以在與藏品的互動觀察中感知生活、體驗生活,享受藏品帶來的收獲與快樂。


        再次,巧用故事情境,傳播藏品文化。藏品呈現可以是獨立的個體展示,也可以是以一定的故事情境再現。事實證明,故事是一種幼兒樂於接受和直觀記憶的傳播手段,借助故事來解讀藏品,能讓幼兒迅速地與藏品之間產生共鳴。如創設拍胸舞踩街情景故事,講述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的故事……同時,妙用音像形式(如電影、錄音等),賦予藏品生命力,讓幼兒在獲得展品信息的同時,獲得了一種文化的體驗和真實的感受。


        三是活動的途徑多樣。


        “寶寶博物館”是一種自導的探索學習形式,它運用生活化的教育途徑,具有臨場感。虛擬實景的教育環境,具有啟發、誘導、寓教於樂的教育功能,是幼兒娛樂學習的場所。


        活動的途徑,從活動參與對像的維度可以分為親子間的自由參觀學習、師幼間的互動學習、幼兒自導的探索學習三種;從活動組織形式的維度可以分為主題活動(由“寶寶博物館”引發的主題教育活動,如“帽子秀”“樹丫丫”“玩具總動員”“我和四季豆一起長”“去演一場木偶戲”“我和兔子交朋友”等)、區域活動(或自主遊戲,是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和開展“寶寶博物館”區域遊戲)、領域活動(針對幼兒的興趣點而引發的某一領域的探究活動,如科學活動“有趣的視錯覺”等);從活動實施途徑的維度可以分為參觀訪問、實踐操作、分享交流等。


        六、動態性原則


        “寶寶博物館”的藏品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根據幼兒的興趣不斷調整和變化的。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某一個事物或某一種現像,進行深度的觀察、追蹤、記錄,再把自己的發現放入博物館中。博物館的每一項內容均有幼兒觀察、發現、制作和記錄的痕跡。博物館的建設是動態的、發展的,每一個階段的研究記錄、幼兒觀察記錄、教師個案記錄,都是我們非常重要的資料。活動後通過這些資料,教師能夠很好地對活動開展的價值、幼兒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並有效地指引教師調整今後開展博物館教育活動方向和預設教育活動。


        一是根據主題的進展不斷豐富展區內容。


        源於幼兒對帽子的興趣,遵循“寶寶博物館”的創建理念,我園中三班成功開展了主題活動“帽子博物館”。通過實地參觀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規劃設計館區、分組布置館區、協商分配館區任務、館區管理實踐等一繫列相關活動,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經驗、拓展能力,積極地參與帽子博物館的創建工作:沒有任何布館經驗,幼兒便提議去參觀真正的博物館;展櫥裡帽子太多擺放不下,幼兒決定要篩選、分類;帽子放在架子上會往下掉,幼兒想到了要鋪一層板;互動區的帽子亂了,幼兒建議要做標簽來表示;要進行館區活動,幼兒認為要有館區工作人員…… “帽子博物館”正是在“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進程中逐步創建和豐富起來的,它實現了主題活動推進與創館活動的有機結合,真正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人” 的理念,幼兒從中獲得了充分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二是根據幼兒的興趣不斷調整藏品內容。


        為讓“寶寶博物館”真正成為一個讓幼兒資源共享、充分感知、快樂學習、融合群體的樂園,我們會針對幼兒的參與度和關注度進行評估。評估的周期可以是一個月、兩個月或一個學期,主要根據幼兒在博物館中的活動情況而定。評估的形式則多種多樣,如通過家長會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班級教師的觀察記錄,幼兒參與活動的情況記錄,教師、家長、幼兒的留言本等。我們針對幼兒、家長、教師多方反饋的信息,對博物館的藏品內容進行調整和變更,如在建館初期,我們創設了高甲戲、梨園戲等館區,在觀察幼兒活動中,我們發現他們較難理解這樣的藝術內容,關注程度不高,對活靈活現的泉州木偶和南音樂器卻情有獨鐘,於是我們及時調整了館區內容,豐富了木偶的相關藏品內容,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敲打樂器、觀察木偶、操作木偶、表現木偶的平臺。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