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未來學習者的素養和教育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436-632
    【優惠價】
    273-395
    【作者】 芬漢內萊·涅米 
    【所屬類別】 圖書  社會科學  教育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ISBN】978752321107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3211076
    作者:[芬]漢內萊·涅米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4年04月 

        
        
    "

    編輯推薦

    • 未來教育的啟示


    《未來學習者的素養和教育》一書深入探討了面向未來的教育革新,為讀者揭示了教育的天然基因。本書特別借鋻了芬蘭在素養教育方面的先進方法和經驗,為教育工作者和決策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 核心素養的構建


    本書提出了“未來學習者核心素養框架”概念,旨在培養孩子們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和素養。這一框架是對教育目標和方法的創新性思考,為培養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下一代提供了清晰的指導。



    • 教育語法的創新


    作者結合中國教育的本土實踐,提出了CMYK教育語法,即Competence(素養顆粒)、Method(教學方法)、Year(學習年段)、Knowledge(知識領域)。這一方法為教育實踐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強調了教育的繫統性和連貫性。



    • 實踐與理論的結合


    本書不僅在理論上提供了深刻的見解,更注重實踐的可行性。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和策略建議,它為教育者如何在現實教育環境中實施面向未來的教育提供了實用的指導和啟發。這本書是教育領域專業人士、政策制定者,以及對教育革新感興趣的讀者的必du之作,它將引領我們思考和構建一個更加適應未來社會需求的教育體繫。

     
    內容簡介

    面向未來是教育的天然基因,人類社會的未來就在今天的教育之中,我們總是在面向未來的教育革新中不斷前進。勾勒未來教育生態的圖景,培養孩子們應對充滿不確定性未來挑戰的能力和素養,這是教育的責任和使命。


    中芬專家攜手合作,通過梳理全球素養教育發展的歷史和趨勢,比較借鋻芬蘭在發展素養教育的方法和經驗,對未來學習者進行畫像。繼而,結合中國教育本土實踐,搭建未來學習者核心素養框架LFCF(The Learner for the Future Competence Frame),提出培育未來學習者的教育語法CMYK(Competence素養顆粒-Method教學方法-Year學習年段-Knowledge知識領域)。

    作者簡介

    漢內萊·尼米(Hannele Niemi),赫爾辛基大學教授及研究總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公平與學習質量生態繫統項目主席(2018—2026),中芬聯合學習創新研究院院長。她曾擔任赫爾辛基大學副校長(主管學術發展),教育學院院長;以及密歇根州立大學客座教授,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


    王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教育歷史與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學博士,現任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秘書長,密歇根大學訪問學者。他的研究領域為教育思想史、學校文化建設等;先後在海內外發表中外文論文近50篇,出版各類著作十餘部;並曾主持和參與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教育bu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教育研究課題多項。

    目錄
    引 言.......................................................................... 001
    上篇 全球素養教育發展與未來學習者素養框架............. 015
    第一章 全球素養教育的發展..................................................... 017
    一、簡史介紹.........................................................................................018
    二、緣起:1970 年富爾報告................................................................019
    第二章 20 世紀 70 年代至90 年代的發展................................... 021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德洛爾報告.................................................022
    二、經合組織與DeSeCo 項目 .............................................................024
    第三章 2000 年到 2020 年的全球素養....................................... 029
    一、行動組織和素養框架的湧現.........................................................030
    二、21 世紀技能評估與教學和美國21 世紀技能聯盟 ............................033
    三、亞洲協會全球教育中心.................................................................035
    四、中國與核心素養.............................................................................039
    五、歐盟的核心素養框架與LifeComp ...............................................040

    引 言.......................................................................... 001


    上篇 全球素養教育發展與未來學習者素養框架............. 015


    第一章 全球素養教育的發展..................................................... 017


    一、簡史介紹.........................................................................................018


    二、緣起:1970 年富爾報告................................................................019


    第二章 20 世紀 70 年代至90 年代的發展................................... 021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德洛爾報告.................................................022


    二、經合組織與DeSeCo 項目 .............................................................024


    第三章 2000 年到 2020 年的全球素養....................................... 029


    一、行動組織和素養框架的湧現.........................................................030


    二、21 世紀技能評估與教學和美國21 世紀技能聯盟 ............................033


    三、亞洲協會全球教育中心.................................................................035


    四、中國與核心素養.............................................................................039


    五、歐盟的核心素養框架與LifeComp ...............................................040


    六、針對特定教育目標的核心素養.....................................................043


    第四章 邁向 2030:可持續發展與福祉成為全球素養的一部分..... 049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共同利益和可持續未來.........................050


    二、經合組織的未來教育2030 和未來指南.......................................055


    第五章 芬蘭課程體繫與橫貫素養............................................... 061


    一、橫貫素養與國家教育目標相結合.................................................062


    二、芬蘭幼兒教育與護理核心課程.....................................................063


    三、芬蘭基礎教育和橫貫素養國家核心課程.....................................069


    四、2019 年芬蘭普通高中國家課程....................................................076


    五、芬蘭教育體繫橫貫技能培養的總結.............................................080


    第六章 未來學習者素養框架..................................................... 083


    一、全球素養發展趨勢與未來學習者素養框架的設定 ............................ 084


    二、探究.................................................................................................090


    三、批判.................................................................................................091


    四、創造.................................................................................................094


    五、關懷.................................................................................................097


    六、協作.................................................................................................099


    第七章 未來學習者素養框架的實施能力建設.............................. 103


    一、應用“未來學習者素養框架” 的一般原則..................................104


    二、學習者積極參與.............................................................................107


    三、學習全球和未來素養的多種方法.................................................108


    四、學習任務真實、有意義,且結合全球和未來素養展開.............109


    五、教師在未來和全球素養中扮演的角色.........................................110


    六、評估對學習的支持.........................................................................111


    七、學習全球素養的國際案例.............................................................115


    第八章 結 語.......................................................................... 125


    一、主要的共同素養.............................................................................126


    二、全球素養的發展趨勢.....................................................................128


    三、批評的聲音:教育不應僅服務於經濟或工作目的 ............................ 130


    四、轉向更大的藍圖.............................................................................131


    五、繫統性方法需要教育繫統進行變革.............................................133


    六、終極問題:誰有權利獲得全球素養?.........................................136


    參考文獻...................................................................... 138


    下篇 未定中的確定:未來學習者的教育....................... 151


    第一章 未定中的確定: 未來教育生態建構.................................. 153


    一、不確定的未來與教育的原則.........................................................154


    二、“確定性的尋求”:未來教育圖景................................................160


    第二章 未來學習者的形像與素養框架........................................ 167


    一、未來學習者畫像: 個人無限成長樣態..........................................168


    二、未來學習者的培育: 素養框架的建構和闡釋..............................173


    小結.........................................................................................................194


    第三章 未來教育語法CMYK...................................................... 197


    一、CMYK矩陣的建構.........................................................198


    二、“無限成長”的符號化:神經網絡....................................203


    第四章 結 語.......................................................................... 207


    參考文獻...................................................................... 209

    前言
    總序:教育始終是答案(作者:陳一丹)
    2023年春,人們聽到技術浪潮的濤聲如春雷般清晰。
    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與運用再次點燃了人們對未來的想像。似乎再翻過一座矮山,我們就能看到科技大航海時代的千帆競渡。
    AI潮湧,讓疫情甫消的世界混雜著不安與興奮,也讓我想起20多年前,互聯網大潮初期,我和伙伴投身其中,並在內部觀察到一種技術如何從新生漸次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的。
    技術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技術本身。過去不可能之事會越來越快地發生,不僅體現在變化速率上,更在擴展規模上。
    作為文明演進的載體,教育既是技術的原因也是結果。一方面,教育革新的時機已成熟。技術和偉大的產品可以讓教育變得更好。另一方面,現代技術帶來了例如數字成癮等噪音,社會良治的共識需要通過教育來校正。
    如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創造與革新的空間,教育如何自處?教育如何重塑?回答這個時代大哉問不取決於技術。未來與願景有關,而指向人的行動。這是關於教育持份者可以做出的一繫列選擇。

    總序:教育始終是答案(作者:陳一丹)
    2023年春,人們聽到技術浪潮的濤聲如春雷般清晰。
    關於人工智能的討論與運用再次點燃了人們對未來的想像。似乎再翻過一座矮山,我們就能看到科技大航海時代的千帆競渡。
    AI潮湧,讓疫情甫消的世界混雜著不安與興奮,也讓我想起20多年前,互聯網大潮初期,我和伙伴投身其中,並在內部觀察到一種技術如何從新生漸次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的。
    技術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技術本身。過去不可能之事會越來越快地發生,不僅體現在變化速率上,更在擴展規模上。
    作為文明演進的載體,教育既是技術的原因也是結果。一方面,教育革新的時機已成熟。技術和偉大的產品可以讓教育變得更好。另一方面,現代技術帶來了例如數字成癮等噪音,社會良治的共識需要通過教育來校正。
    如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創造與革新的空間,教育如何自處?教育如何重塑?回答這個時代大哉問不取決於技術。未來與願景有關,而指向人的行動。這是關於教育持份者可以做出的一繫列選擇。
    一丹教育研究院是個年輕的機構,它由陳一丹基金會發起,設立之初就聚力於此,試圖回歸教育本源,探討教育問題。一群對教育充滿熱情並且對如何使教育的未來有遠大想法的人聚攏於南國深圳,展開尋找教育未來可能進路的重新想像。
    教育作為一種方法,從事教育研究、教育實踐的國內一流專家學者實地調研、展開對話,就教育一繫列問題、話題開展了深入細致的研究,或開展田野調查,或搭建理論框架,這些教育協力者為相應的研究領域提供了寶貴的見解,脈絡與進路。我們通過他們的眼睛,看到更大的教育圖景。
    而大流行病使人們的觀念發生了重大轉變,我們的教育未來仍將感受到其影響。如何在當今復雜的世界中培養更大的理性,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並在更深層次的背景下思考教育問題,仍然是確定教育界有趣的、未解決的問題的起點。
    我很高興看到,這一繫列行動已經沉澱文獻和共識,並通過出版成為人類教育思想庫的一部分。書籍仍然是改變討論和影響人們思維方式的首選工具。我們相信閱讀和書籍一定會提高教育成果,增加教育總價值,並且為未來轉變提供可能性。
    從一丹教育研究院、基金會和業界同行的研究實踐中,我們可以越來越清晰地看到,協作帶來連接,連接帶來豐富,豐富帶來韌性。教育變革的核心是教育生態要從單一的部門走向豐富的繫統。
    我們主張確立大教育、泛教育的新範式,這是基於連教育生態繫統,由競爭轉為協作,從封閉轉向開放,從稀缺轉向豐盈。
    其次,教育之道在於實踐與在場。如今,教育和學習主要發生在課堂之外。教育的最大價值之一在於讓人們了解世界是如何運作的。而這一切都發生在社區中。
    在場則意味著保持開放,響應技術和時代的要求。當我們身處浪潮其中時,可能不會覺得這是一場革命。但它是無可避免、正在發生的事情。
    最後一點與技術無關卻最為關鍵,改變將來自關心教育的相關者。教育體繫誕生之初就與理想主義密不可分,孔子以天下大同的仁愛為旗幟,讓教育流入民間,如今依舊需要這種關心。
    點燃教育的火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面對挑戰,我們應該教會下一代如何關心,如何善良。面對不確定性,我們關注可能性。我們應該教會下一代保持樂觀,以信心和長期視角應對復雜繫統。
    教育是一種選擇,最重要的是,通過行動重塑未來。當我們致力於取得成果時,道路就會更加清晰。我們有機會建立一個基於貢獻、可能性和洞察力的未來。
    放下書稿清樣,方覺已是日暮時分。而窗外,新綠初吐、萬木奔騰,又是一年春歸時。
    在希望的田野上。教育就是答案。教育始終是答案。
    通過這些文字的風景,我看到了一群種樹的人、一群在春天播撒種子的人。這些行動的理想主義者,在種植和培育重要的想法,讓教育變得比以前更好。
    借此機會,我想特別感謝北京大學教育學院,以及領銜專家哈巍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副總編輯徐國強博士和本書責任編輯劉天天女士。大道同行,吾輩不孤。
    教育永無止境。前路漫漫,唯願同行者一路有憧憬、有所得。格物致知,豐盈於心。
    是為序。


     


    作者序一


    本書基於陳一丹基金會的倡議,對全球素養教育作了分析和回顧。陳一丹基金會希望為教師和學生構建一套素養框架,幫助他們將全球素養融入教學並讓學生具備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所需的能力。和很多國家一樣,中國意識到教育需要轉變為素養教育,培養學生在可預測和不可預測的變化中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的能力。


    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國際教育文獻中有關全球素養的發展歷程,回顧了在全球素養被設定為教育目標時,我們可以確定的趨勢或變化。隨後,文中以芬蘭教育繫統的課程為例,介紹了如何將全球和未來素養融入課程規劃。最後,本書還總結了設計全球素養教學和課程時進行修訂的主要原則,以及如何在學校和高等教育中教授和學習這些素養。


    早在20 世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學會生存》(Faure 等人,1972)一書時,各界就已經意識到培養未來學習者的教育非常重要。這本書也是就全球素養問題開展更廣泛國際討論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它分析了教育如何應對本土和全球的挑戰和未來的需求,在分析了工作、生活和技術變化後,確認了社會中新素養的出現跡像。它采用“學習型社會”來描述未知的未來,我們見證了整個世界發生的巨大變化,其中的許多變化與商業和貿易、技術和數字化、知識預測和管理以及工作中對新素養的需求密切相關。“全球化”的定義有多個版本。Youmatter(2020)整理了諸多國際組織對全球化的定義。其中,世界衛生組織(2020)對此的定義為“各國人民和國家之間日益緊密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的多方面進程。各界也普遍認為,全球化通常包括兩個相互關聯的因素:一是開放國際邊界,加快貨物、服務、資金、人員和思想的流動;二是促進或便於這種流動的國家和國際制度與政策的變化。


    全球變化的復雜性給教育帶來了巨大壓力。全球素養的概念千差萬別。我們可以理解為它不同於本地素養。然而,在許多情況下,這兩者是緊密交織在一起的。“全球”一詞賦予了跨越地方和國家邊界的性質,例如,全球公民。聯合國將“全球公民”定義為具有全球意識、在世界範圍內開展社會、政治、環境和經濟活動的個人和社區的總稱。該詞所指的“個人”是多重、多樣化、地方和非地方網絡的成員,而不是隻在孤立社會中發揮影響力的單一行為者。在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增強全球公民意識有助於個人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造福整個社會,而不僅僅是為自己謀福利。全球素養意味著有些素養具有重要的國際意義,學校課程應包括學生未來在當地和全球背景下生活所需的素養。(UN, 2023)


    自1972 年富爾報告發布以來,人們對未來和全球素養的興趣呈指數級增長,21 世紀初湧現了數十個關於未來全球素養的清單和定義,其中許多都植根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如2022; 2021)或經合組織(OECD, 2005; 2019)提供的概念基礎。然而,也有來自國家戰略、研究人員投入和公司需求的框架。常見的素養名稱有21 世紀核心素養、共通技能、可遷移技能或橫貫素養。


    回顧過去幾個世紀,我們可以看出全球和未來素養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聯合國總結了我們在全球工作中面對的重大挑戰,制定了可持續發展目標,要求我們共同應對諸如氣候變化、貧困和社會不平等等多方面的問題(UN,2016)。可持續發展目標對教育體繫提出了許多要求。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個人素養,而且是必須尋求拯救地球、使世界更加平等的解決方案。因此,教育(可持續發展目標四)顯得空前重要,因為教育不僅為個人成長提供了基礎,也為其他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支持。第四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礎是教育、公平和包容等人權,每個人都應享有接受優質教育、培養自身的全球和未來素養的權利。教育必須確保所有人在其生活中都享有可持續發展的機會,使其具備為解決全球挑戰做出貢獻的能力。


    教育應當培養年輕一代和所有學習者承擔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責任的能力。陳一丹基金會的研究小組回顧了在全球化的世界裡,學生的成長需要哪些素養。這些素養是學生成長為負責任的全球公民的基礎。研究小組甄選出五種關鍵素養,分別是:探究、批判、創造、協作與關懷。


    探究是指保持好奇心,提出新問題,為了實現自己設定的目標而努力,反思和評價自身學習過程和成果並且修正自身學習行為的能力。探究的含義還包括開放地看待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發展新技能和新素養。


    批判是指學生應當具備的評判某個論據質量的能力,包括對其原因、假設、證據和結論的可接受程度。


    創造是指一種學習過程,其目的是教會學習者在面對問題時能夠想出新穎的替代性解決方案,投入到創新產品的開發或者采取新的思維模式。此外,創新還需要學習者學會在創新過程中堅持不懈。


    協作是學習者應具備的一種素養,即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共同學習和共事。協作基於尊重、責任、信任和不同文化間的理解等前提。協作素養還包括學習者在虛擬和社交媒體情境下需要具備的能力。


    關懷是指與社會情感和道德行為相關的素養。它包括責任、建設性貢獻和社交關繫中的同理心。關懷尊重人類的多樣性,並理解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歷史和社會情境。關懷的目標是為建設性地共處和共事提供支持。


    這五種素養旨在為師生提供從兒童早期教育到成人教育的相關指導。我們建立包含這五大素養的框架的原因是:雖然目前有若干個關於全球素養或未來素養的體繫,但是由於情境的復雜性和分散性,師生難以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運用這些素養。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認為有必要將學習的認知、社交和情感過程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形成一個綜合性的框架。


    這一框架的出發點是基於最新的教育學和心理學前提。過去的幾十年中,學習研究的範式發生了轉變:從早期的基於外部規範的行為主義和知識傳播範式,轉變為強調社會文化情境因素和學習的能動性。發生這一轉變的源頭是20 世紀興起的社會文化理論、建構主義和社會建構主義。學習科學領域的多學科交叉研究也對學習者的理念產生了影響。“學習科學”(Fischer 等人,2018)提出了關於學習的一繫列重要問題:“我們如何賦權學習者並賦予其能動性?如何利用技術實現這一點?學習者在提出問題、做出預測和解釋說明時會經歷哪些心理過程?為此,我們應該提供哪些相應的課堂文化、教學實踐機會和學習材料?”這一框架面向教師、課程設計者和所有的利益相關方,目的是培養“未來學習者”。


    本書希望傳達的信息是,我們需要一種繫統性方法培養未來學生在全球背景下共處和共事的能力。它要求改變課程設計、調整教師教育體繫、加強教師能力建設,以促進未來的學習。它呼吁采用更具包容性和以學生福祉為導向的教學法,並就教育、社會和全球的可持續發展達成共識。經合組織(2022)也提醒我們:“將全球趨勢與教育聯繫起來是拓寬我們視野的一種手段……但未來思維意味著要考慮現有趨勢的復雜演變以及潛在的發展和衝擊。”這意味著,我們需要為可預知及不可預知的未來做好準備。新冠疫情提醒著我們,未來可能而且必將給我們帶來意料之外的事物。


    此外,大量證據表明,許多國家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都十分堪憂(UNESCO, 2021;World Bank,2018)。這為全球素養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似乎隻有那些能夠在完善的教育體繫裡接受優質教育服務的人群纔有機會獲得未來素養。但是,所有的學習者都應該有獲得全球和未來素養的機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人權為基礎制定了一個學習框架,並強烈呼吁每個人都應該有接受優質教育的權利。每個人都需要終身學習的機會。如果不具備未來素養,人們就很難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持續學習。同樣,如果不具備這些素養,人們就很難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更美好世界做出貢獻。今天校園裡的學習者將成長為明天的決策者。學習者需要探究、批判、創造、協作與關懷這五種素養所提供的能動性。學習者還需要了解在全球背景下,他們如何通過這些素養實現責任、團結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其目的是讓學生利用自身的能動性來構建共同利益。


    在此,我衷心感謝陳一丹基金會對本書撰寫工作的支持。整個過程中的氣氛非常鼓舞人心。其次我還要感謝赫爾辛基大學講師皮婭- 瑪麗亞·科裡基維(Pia-Maria Koirikivi)博士,她為各個章節貢獻了寶貴意見,尤其是芬蘭教育體繫中的橫貫素養一章。


    非常感謝中國出版集團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本書,以供中國讀者參閱。


    2023 年10 月21 日,芬蘭赫爾辛基


    漢內萊·涅米 博士


    赫爾辛基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公平與學習質量生態繫統主席

    媒體評論
    張斌賢,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理事長,著名教育史學家
    教育是人類即便在面臨嚴峻挑戰之際仍能對未來抱有信心的主要原因。本書為我們清晰構建了未來的教育圖景,對於我們為了順利達到美好境界應當做什麼以及如何去做給予了明確引導。無論在何種意義上,這都是一部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著作。
    汪利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地區辦事處教育創新與技能發展部主任
    本書在推動五大教育轉型方面具有重要價值:首先,以全球的視角審視教育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其次,從學習者應有的素養出發,完善學習矩陣為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提供更全面的框架;第三,強調知、行、情合一的學習目標,真正賦能學習者;第四,從大教育的角度看教育,加強家校與社會的協同育人;最後,從未來的角度看教育,以避免教育的滯後性。
    胡洪俠,資深媒體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駐校作家

    張斌賢,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史分會理事長,著名教育史學家


    教育是人類即便在面臨嚴峻挑戰之際仍能對未來抱有信心的主要原因。本書為我們清晰構建了未來的教育圖景,對於我們為了順利達到美好境界應當做什麼以及如何去做給予了明確引導。無論在何種意義上,這都是一部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的教育著作。


    汪利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曼谷地區辦事處教育創新與技能發展部主任


    本書在推動五大教育轉型方面具有重要價值:首先,以全球的視角審視教育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其次,從學習者應有的素養出發,完善學習矩陣為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提供更全面的框架;第三,強調知、行、情合一的學習目標,真正賦能學習者;第四,從大教育的角度看教育,加強家校與社會的協同育人;最後,從未來的角度看教育,以避免教育的滯後性。


    胡洪俠,資深媒體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駐校作家


    這是一本面向未來的教育之書,其最具價值的創見是提醒人們調整思考教育的方向:應該先思考未來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然後再考慮課程設置等教育目標的具體實現路徑。書中所創“未來學習者”概念極具啟發性一擁有探究批判、創造、協作與關懷五種全球素養的人;適應未來社會的心性良善、人格健全、勇於創新和具備創造幸福生活能力的人,纔是未來教育的人纔目標。因此,這本書也是呼吁各方采取行動以求朝著正確方向改變的指南。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