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讀懂中國改革1-5(套裝全5冊)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中國經濟
    【市場價】
    1436-2083
    【優惠價】
    898-1302
    【作者】 厲以寧、吳敬璉、林毅夫、周其仁、鄭永年等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概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2517381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是
    國際標準書號ISBN:25173813
    作者:厲以寧、吳敬璉、林毅夫、周其仁、鄭永年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將改革進行到底。


    黨政機關推薦全國干部閱讀叢書。厲以寧、吳敬璉、林毅夫、周其仁、鄭永年、夏斌、巴曙松、黃益平……深入解讀中國經濟,精準把握政經時局大走勢。


    未來十年,面臨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期。


    《讀懂中國改革》繫列回顧改革四十年,展望未來的增長點和發展空間,指出未來投資決策的正確方向。



     
    內容簡介

    縱向關注中國改革進程,評判改革成敗得失;全面釐清中國改革邏輯,解讀未來中國道路


    《讀懂中國改革》繫列彙聚國內一流經濟學家和精英學者,厲以寧、吳敬璉、林毅夫、周其仁、鄭永年、華生……聚焦中國目前的改革開放和新一輪的路徑與戰略,對中國改革這一宏大話題進行全方位的解讀。


    從經濟改革到行政體制改革,從改革的路線圖到改革的突破點,從人口紅利到利益邏輯,從轉型期的社會穩定到政府職能轉變,從新常態到供給側改革,在《讀懂中國改革》繫列中,各路學者各自從自己的專業領域,回顧改革,前瞻國是,對改革動力來自何方、如何克服當前面臨的阻礙、如何有效推進等問題進行深層思考,對未來改革道路進行展望、分析和設計,以期讓民眾讀懂中國改革,成為大眾把脈時局、改變命運的引路之作。,深入了解今日中國,把握未來走向。


    作者簡介
    厲以寧,著名經濟學家,現為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七、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七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八、九屆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及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林毅夫,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專職副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孫冶方經濟學獎獲得者,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經濟人物之一。早年在黑龍江下鄉,其中在完達山狩獵七年半。1978年從農村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繫。畢業後工作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研究所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在杜潤生先生指導下從事農村改革發展的調查研究。研究範圍主要包括產權與合約、經濟史、經濟制度變遷理論、企業與市場組織、壟斷、管制與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來,相繼開設了有關經濟組織和經濟制度、發展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等課程。著作有《改革的邏輯》、《城鄉中國》、《競爭與繁榮》、《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產權與制度變遷》等。
    鄭永年,中國問題專家,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執教北大,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 長,中國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國際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裡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 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著作有《不確定的未來》等。

    厲以寧,著名經濟學家,現為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七、八、九屆全國人大常委,七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八、九屆財經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及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林毅夫,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專職副主席,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世界銀行前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孫冶方經濟學獎獲得者,中國改革開放30年30名經濟人物之一。早年在黑龍江下鄉,其中在完達山狩獵七年半。1978年從農村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繫。畢業後工作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研究所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發展研究所,在杜潤生先生指導下從事農村改革發展的調查研究。研究範圍主要包括產權與合約、經濟史、經濟制度變遷理論、企業與市場組織、壟斷、管制與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來,相繼開設了有關經濟組織和經濟制度、發展經濟學、新制度經濟學等課程。著作有《改革的邏輯》、《城鄉中國》、《競爭與繁榮》、《真實世界的經濟學》、《產權與制度變遷》等。


    鄭永年,中國問題專家,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執教北大,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 長,中國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國際中國研究雜志》(國際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東亞政策》主編,羅特裡奇出版社《中國政策叢書》 主編和世界科技書局《當代中國研究叢書》共同主編。著作有《不確定的未來》等。

    目錄
    讀懂中國改革1
    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和路線圖

    讀懂中國改革2
    尋找改革突破口

    讀懂中國改革3
    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

    讀懂中國改革4
    關鍵五年2016—2020

    讀懂中國改革5
    如何應對未來十年

    讀懂中國改革1


    新一輪改革的戰略和路線圖


     


    讀懂中國改革2


    尋找改革突破口


     


    讀懂中國改革3


    新常態下的變革與決策


     


    讀懂中國改革4


    關鍵五年2016—2020


     


    讀懂中國改革5


    如何應對未來十年



    前言

    中國仍是全世界經濟的原動力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談中國經濟發展,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大家關心的一個題目是我們能不能實現“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在2016—2020年間,每年平均增長6.5%以上。
    6.5%以上的增長對中國來講非常重要,這是關繫到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我們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能不能分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
    對世界來講也非常重要,因為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中國每年的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均超過30%。那現在全球經濟還沒有完全復蘇,中國是不是還可以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對6.5%這個指標非常關心的原因。
    從2016年到2020年每年增長6.5%,跟我們改革開放以後,從1979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增長9.7%來比,已經向下調整了30%。那照理說這個調整的幅度也不小,應該餘地還是比較大,實現起來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可是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大家為什麼心裡還沒底?

    序 


    中國仍是全世界經濟的原動力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談中國經濟發展,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大家關心的一個題目是我們能不能實現“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在2016—2020年間,每年平均增長6.5%以上。


     6.5%以上的增長對中國來講非常重要,這是關繫到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我們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能不能分別在2010年的基礎上翻一番。


    對世界來講也非常重要,因為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後,中國每年的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均超過30%。那現在全球經濟還沒有完全復蘇,中國是不是還可以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對6.5%這個指標非常關心的原因。


    從2016年到2020年每年增長6.5%,跟我們改革開放以後,從1979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增長9.7%來比,已經向下調整了30%。那照理說這個調整的幅度也不小,應該餘地還是比較大,實現起來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可是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大家為什麼心裡還沒底?


    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的經濟從2010年以後,增長速度逐年下滑。大家知道2015年我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是6.9%,這是自1990年以來的增長速度,這也是從改革開放以後次連續六年經濟增長速度下滑。過去平均每年9.7%的增長,而且一般經濟下滑兩年多三年,經濟增長就會回升。現在從2010年到2015年已經連續下滑了六年,大家知道2016年前三季度的增長速度是6.7%,比6.9%又下滑了0.2個百分點(2016年的增長速度是6.7%)。


    中國經濟下滑的底部在哪裡,會不會突破“十三五”規劃所講的6.5%?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為什麼從2010年以後,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是逐年下滑的,它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作為一個轉型中國家,肯定有不少自己內部的問題,這些內部的問題包括我們的經濟體制,比如說國有企業所占的比重還相當高,國有企業表現還欠佳,有不少人認為這是我們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


    另外,我們的市場機制還沒有完全到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但是有很多措施還沒有完全落實。既然市場還沒有完全發揮作用,資源配置就會有問題,因此有人認為這是我們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


    近談的供給側結構性問題,也是切實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就要付出代價。也有人認為這是我們第七年經濟繼續下滑的主要原因。我個人認為這些問題都實實在在存在,也影響到我們的經濟績效,但是要看中國經濟,就必須在全球變革的形勢下來看。中國現在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按照購買力評價來計算,今天中國是世界大經濟體。同時中國是世界大貿易國,中國的經濟增長會影響世界,同樣重要的是,世界經濟發展的狀況也會深深影響中國。


    在分析中國經濟從2010年以後逐年下滑的時候,我們要看看世界上其他國家經濟表現怎麼樣。比如世界上跟我們處於同等發達程度的金磚國家,我們在2010年的時候增長速度是10.6%,2015年的增長速度是6.9%。巴西在2010年的增長速度是7.5%,2015年增長速度是–3.8%,跟我們一樣下滑,下滑的幅度比我們還深。俄羅斯2010年的增長速度是4.5%,2015年增長速度是–3.7%,跟我們一樣下滑,下滑的幅度比我們深。


    另外一個金磚國家印度,2010年的增長速度是10.3%,跟我們的10.6%在同一個水平,2015年它的增長速度是7.6%,比我們的6.9%高一點,但它同樣是從10.3%降到7.6%,態勢跟我們完全一樣。而且看印度2015年的增長時,我們還要考慮兩點因素:點就是它2012年經濟下滑的幅度比我們深,我們2012年是從2010年的10.6%降到7.7%,印度則是從10.3%降到5.1%,這有所謂觸底反彈因素的存在;第二個是印度在2014年年底的時候調整了國民統計的方法,這個調整讓印度每年的經濟增長速度提高一個百分點。如果把這兩個因素考慮進去的話,那麼印度在2015年的增長速度也是在7%以下,跟我們完全一樣。


    這些金磚國家不存在我們所謂的國有企業占比太高的問題,它們有的本來就是市場經濟,像印度、巴西,有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已經進行了徹底的市場經濟,也不存在我們國內這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問題,但是經濟表現跟我們完全一樣,甚至比我們還糟。那必然有共同的外部性、周期性的問題。


    要證明我的觀點,好的是看東亞這些所謂高收入、高表現的經濟體。比如說新加坡,2010年的增長速度是15.2%,2015年的增長速度是2%,跟我們一樣下滑,下滑的幅度比我們還深。中國臺灣,2010年的增長速度是10.8%,2015年的增長速度隻有0.7%,跟我們一樣下滑,下滑的幅度同樣比我們深。再看鄰國韓國,2010年的增長速度是6.5%,2015年的增長速度是2.6%,同樣下滑,下滑幅度比我們還深。這些是所謂高收入、高表現的經濟體,我們一般講的內部存在的這些體制機制問題它們都沒有,但表現完全一樣,並且比我們還嚴重。分析下來肯定有共同的外部性、周期性因素。


    其實隻要我們放眼世界也並不難理解,因為從2008年的國際金融經濟危機爆發以後,在世界經濟比重超過一半的這些發達國家,它們的經濟還沒完全復蘇。


    發達國家在過去每年平均的增長是3%~3.5%,但是到2015年危機已經過了7年,歐盟2015年的增長速度隻有1.3%,比3%~3.5%低了兩個多百分點。日本固然有安倍經濟學想復蘇日本的經濟,但是在2015年的時候增長速度隻有0.5%。在經濟增長速度慢的狀況下,失業率就維持在高位,家庭的收入增長就緩慢,消費增長就恢復疲軟。


    這些發達國家還是世界需求的主要來源,因此整個世界需求疲軟。在發達國家當中,美國的經濟表現似乎比較好,但2015年它的經濟增長速度也隻有2.4%。美國的失業率似乎狀況也比較好,現在是4.9%,跟危機之前的水平大致相當。


    但是在考慮美國失業率的時候,先要了解美國怎麼統計失業率。在美國,勞動者如果失業,有一個月的時間不去找工作,就算退出勞動力市場,不在失業統計內。因此要了解美國的就業狀況還要參考另外一個指標,就是勞動參與率。目前美國適齡勞動人口的勞動參與率比危機爆發前低3%,這些人是有勞動能力的,但為什麼不找工作?因為找不到工作,干脆就不找了。如果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美國現在的失業率同樣是處在歷史高位的8%~9%。


    在這種狀況下,家庭的收入增長,從各種統計指標來看,跟危機爆發之前比較起來基本沒區別。而且我們知道這次的危機在美國爆發,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家庭負債過重。危機發生後,家庭為了修補平衡表,在收入不增長的情況下還要省錢還債,因此消費就非常疲軟。


    這些發達國家的消費疲軟導致整個世界需求疲軟,在危機之前世界貿易的增長是世界經濟增長率的兩倍以上,但在危機爆發以後,世界的經濟增長率放緩,現在世界的貿易增長率比世界經濟的增長率還低。


    這當然就影響到每個像中國、像其他金磚國家,還有東亞,這些高收入、高表現,但是出口比重高的經濟體的出口。出口增長是經濟增長的三個組成部分當中的一項。


    以我們國家來講,從1979年到2014年,我們的出口增長每年達到16.4%,2015年的時候我們的出口不僅沒增長,而且還下滑了2.8%。2016年上半年我們的出口增長下滑了7.7%。這種狀況下當然影響到我們的經濟增長。


    經濟增長的第二個組成部分是投資增長。在2008年國際金融經濟危機爆發的時候,每個國家都采取了一些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啟動需求、創造就業、穩定經濟。


    我們國內有政策,但是其他國家同樣是有或多或少的積極財政政策來支持投資,來啟動需求,來穩定經濟。但是這些積極財政政策支持的項目,經過了5年、6年、7年,國際經濟還沒復蘇。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新的積極財政政策支持的投資項目,那當然投資增長也必然下滑。


    以我們國家的例子來說,在“十一五”規劃期間(2006—2010年),


    我們平均每年的投資增長是25.5%。在“十二五”期間(2011—2015年),


    平均每年的投資增長是18.8%,下降了7個百分點,而且在“十二五”期間是越往後下降得越多,比如說2015年,我們的投資增長隻有10%,考慮到投資品的價格下滑這個因素,真實的投資增長也不過12%,相較整個“十二五”期間平均值18.8%還下降了8個百分點。


    這種狀況下經濟增長當然會受到影響。在這種狀況下,拉動我們經濟增長的主要是靠消費增長,我們國內的消費增長狀況還比較好,是因為我們的就業狀況好,家庭收入增長的狀況也比較好。


    以2015年為例。2015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是6.9%,家庭收入的增長是7.5%,高了0.6個百分點。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的消費增長維持在8%左右,這也就讓我們的經濟增長還能夠達到6.9%,其他國家出口下滑的情形跟我們一樣,投資下滑的情形也跟我們一樣,它們的收入增長比我們差,消費下滑的幅度比我們大多了,所以它們的經濟表現就比我們差很多。


    從這些因素來講,6年的經濟持續下滑,以及到2016年經濟還從6.9%降到6.7%,有相當大的因素是這些外部性、周期性的因素引起的。


    展望中國未來的發展,當然要看發達國家經濟是不是會復蘇,以及要看我們國內自己經濟增長的動力到底怎麼樣。


    從外部來看,發達國家很可能陷入一個現在國外經常討論的長期停滯。為什麼發達國家可能會陷入一個長期停滯呢?一個國家要是發生金融經濟危機,那麼一定是有內部的結構性問題。要進行結構性改革經濟纔能完全復蘇。


    發達國家要進行結構性改革經濟纔能完全復蘇,這是一個在發達國家內部也有共識的,在世界上大家也都知道的事實。可是發達國家從2008年危機爆發到現在有七年的時間,每年都在談結構性改革,但結構性改革一直落實不下去。主要的是發達國家的結構性改革內容是什麼:是要減少福利,要金融去杠杆,是要政府減少財政赤字。


    減少福利就是要減少消費;減少金融機構的杠杆就是減少金融企業支持家庭的投資和消費,如果杠杆減少,投資和消費就會下降;減少政府的財政赤字,投資消費也會減少。而如果發達國家要推行結構性改革,那必然要減少投資、減少消費,經濟增長速度一定會往下調整。但是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已經非常低了,如果要把經濟增長率再往下調,失業率必然增加,失業率現在已經很高了,在這種狀況下,從政治上就很難去推行結構性改革。


    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從1991年泡沫經濟破滅以後,到現在已經25年的時間過去了,結構性改革一直落實不下去。安倍上臺以後提出安倍經濟學想振興日本經濟。安倍經濟學有三支箭:是用寬松的貨幣政策降低日本的彙率;第二是用積極的財政政策來啟動國內的需求;第三是進行結構性改革。安倍上臺已經三年了,前面兩支箭都射出去了,第三支箭還射不出去。所以發達國家很可能陷入像日本那樣長期的經濟增長疲軟。


    再來看美國。特朗普上臺以後,想學習中國經驗。也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他說是美國的偉大復興,他也學習中國經驗,想用基礎設施建設來啟動國內的需求。即使他有這些政策,讓美國的經濟可能會好一點,但是美國經濟隻要稍微好一點,那美國就要加息,加息以後可能就導致其他國家的金融經濟出現很大的波動和壓力。


    所以總的來講,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增長,外部環境會相當不好。


    在這種狀況下要談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看中國內部經濟增長的動力是不是夠。


    從內部的增長來講,就是中央在好幾年的經濟工作會議中都提到的,要適度擴大總需求。但是跟國外比較,我們可以在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結合國內的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有五大內容: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我們完全可以在適度擴大國內總需求的時候,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中的補短板結合在一起。而且隻要和補短板結合在一起往前推進,就會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有利的條件。


    適度擴大國內總需求有兩部分:一個是消費需求;一個是投資需求。如果把投資需求跟補短板結合在一起,中國經濟還存在著許多難題。


    個是現在在產業上面有不少過剩。過剩的鋼筋水泥、平板玻璃等,都在中低端行業,但我們可以推動產業升級,而且產業升級的空間非常大。 2015年我們從國外進口的制造業產品就達到1.2,這1.2進口的制造業產品,它的質量必然比我們國內高,我們纔會進口,或者是我們國內不能生產的纔會進口。我們可以在這些產業上面去推動產業升級,而要產業升級就要投資。


    第二個是基礎設施。這些年我們的基礎設施確實建了不少,跟其他發展中國家比較起來我們的基礎設施也比較好,但是在這種狀況下,國內的基礎設施還有非常多的缺口,比如說大城市內部交通非常擁擠,就代表我們交通當中的地下交通還是嚴重不足。另外,2016年六七月份下了幾場大雨,全國有1000多個城市淹水,代表地下管網不足。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投資的地方。


    第三個是環境。這些年經濟發展快,但是環境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比如霧霾頻發,要推行綠色發展,當然也同樣是要投資的。


    第四個是城鎮化。現在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是56%,發達國家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80%,所以我們還在城鎮化的進程中。農民要進城,要住房,還必須為他們提供公共服務,這些都是要投資的。而且這些投資不管從經濟回報和社會回報來講,都非常高。


    這是在看中國經濟的增長前景跟發達國家比較起來的不同點,發達國家在經濟疲軟的時候也應該去搞投資,但是發達國家的產業已經在全世界前沿,當它有產能過剩的時候,很難找到投資機會,即使有3D打印、電動汽車,一兩項投資也不足以拉動整個經濟,但中國可以產業升級的空間非常大,外國的基礎設施普遍都有了,無非就是老舊一點,老舊基礎設施的投資是挖個洞、補個洞,效率不高。發達國家環境普遍好,發達國家的城鎮化也完成了,所以發達國家很難找到好的投資機會,我們還有很多好的可以投資的地方。


    投資需要錢,這點我們也是有相對優勢的。,現在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積累的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7%,其中17%是中央,40%是地方。而發達國家或是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政府積累的財政赤字普遍超過100%,就代表我們的財政政策可利用的空間比其他國家大得多,可以用一些積極的財政政策來撬動投資。


    第二,不僅是政府的財政狀況相對好,我們的民間儲蓄還占到國內生產總值將近50%,這在全世界是屬於的國家之一。所以可以用政府的錢,撬動民間的投資。


    第三個資金方面的優勢是,要進口技術、機器設備原材料等,我們還有3萬外彙儲備,在全世界是多的。所以把這些有利的資源用起來,我們應該可以保持適當的投資增長率,這一點是中國跟其他發展中國家的不同。其他發展中國家跟我們同樣有好的投資機會,但可能財政狀況不好、民間儲蓄太低,或者是外彙儲備不足。


    所以在這種狀況下,我相信我們可以保持一個合適的投資增長率,有了投資增長率就會創造就業,就業就會保持在比較高的水平。就業好,家庭收入的增長也會比較快,有了比較快的收入增長,消費增長也會比較好。投資跟消費都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水平,我相信我們可以達到“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平均每年6.5%以上的增長。


    而且從補短板的投資作為切入點,也會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良好的條件。因為補短板的投資需要鋼筋、水泥、平板玻璃這些產能過剩的主要部分,投資增加了,需求增加了,過剩的產能就減少了,去產能就容易了。從去杠杆的角度來看,現在杠杆率的也就是在產能過剩嚴重的那些地方,如果需求增加了,價格就會上升,企業經營狀況就會好,企業賺了錢就會還錢,杠杆率就會下降。所以去杠杆的任務也就比較容易完成。


    再來看庫存,庫存主要是房地產庫存。房地產的需求很大程度決定於家庭的未來就業和收入增長情況,就業跟收入增長好,對房地產的需求就多,庫存就會減少。所以,我們可以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前提下,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經濟增長質量。


    所以,一方面6.5%以上的增長目標能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翻一番的目標也就能夠實現。維持6.5%的增長,我們現在的國內生產總值的規模占全世界的15%,6.5%的增長代表每年對世界貢獻一個百分點的增長。現在世界的增長無非就三個百分點,我們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會在30%左右,所以中國經濟還會是全世界經濟增長的原動力,全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


     


     



    媒體評論
    漸進改革的好處是震蕩低,但漸進改革的難處是堅持漸進不容易。經驗證明,體制成本降,經濟就會很好地發展;體制成本卷土重來急速上升,國民經濟會被拖累。

    經濟和改革方面也需要匠心,做企業、做科研、做品牌需要匠心,搞經濟改革也需要匠心。什麼是匠心?匠心就是僅僅抓住*基礎的東西,堅持不懈,隻管耕耘,不管收獲,不要追求短期的回報。

    如果我國經濟中長期存在一個投機性相當強的、能制造泡沫的領域,它就會和實體經濟和創新爭奪資金,而在這種爭奪的過程中,制造業領域和創新往往是不占上風的。如果這種局面得不到改變的話,我們的制造業轉型和升級、中小企業的創業和創新,以及我們要實現的創新驅動,在資金支持方面就會遇到相當大的問題。

    漸進改革的好處是震蕩低,但漸進改革的難處是堅持漸進不容易。經驗證明,體制成本降,經濟就會很好地發展;體制成本卷土重來急速上升,國民經濟會被拖累。


     


    經濟和改革方面也需要匠心,做企業、做科研、做品牌需要匠心,搞經濟改革也需要匠心。什麼是匠心?匠心就是僅僅抓住*基礎的東西,堅持不懈,隻管耕耘,不管收獲,不要追求短期的回報。


     


    如果我國經濟中長期存在一個投機性相當強的、能制造泡沫的領域,它就會和實體經濟和創新爭奪資金,而在這種爭奪的過程中,制造業領域和創新往往是不占上風的。如果這種局面得不到改變的話,我們的制造業轉型和升級、中小企業的創業和創新,以及我們要實現的創新驅動,在資金支持方面就會遇到相當大的問題。


     


    當前,中國經濟突出的結構性矛盾之一,就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脫節:金融領域和房地產領域出現了資產泡沫現像,非實體經濟聚集了過多的發展資源,嚴重削弱了增長新動力賴以形成的基礎。


     


    金融改革的過程中,特別是在中國推進全球化的過程中,推進市場化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市場化原則;二是法治化原則;三是全球化原則。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有利於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有利於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也有利於實現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在線試讀
    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已知的好答案是“不確定”
    經濟學常常被看作一門憂郁的學問,看未來不那麼明朗樂觀。亞當·斯密還比較明確,認定隻要提供充分的經濟自由,看不見的手就能把人類帶向一個更好的經濟增長。他那個時代,英國工業革命蒸蒸日上,實踐也支持看未來明確樂觀的經濟學。《國富論》了不起的預見,是斷定美國經濟有遠大前途,這點後來得到驗證。
    但是亞當·斯密以後,隨著資本主義迅速展開所引發的矛盾,很多經濟學家就不那麼樂觀了。知名的是馬爾薩斯,相信人口增長會持久快於食物增長,所以未來一定麻煩,要靠饑荒、災難,甚至戰爭等來重建平衡,由此也給經濟學打上了憂郁的印記。
    到了《共產黨宣言》,一方面非常樂觀,充分肯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給人類歷史帶來超過以往任何時代的生產力解放,同時又基於社會化生產力的爆發性增長,預言資本主義生產關繫必將滅亡。自那時起,這個大判斷一直在經受檢驗,說資本主義要滅亡,卻一直還沒有滅亡的緊張揮之不去。
    蘇聯曾有幾十年的樂觀,不但證明“一國可建立社會主義”,而且要“一國建成社會主義”。輝煌的時期是“二戰”,用計劃體制動員起來的工業能力成為反法西斯的物質基礎。戰後更樂觀,赫魯曉夫放言“一國建成共產主義”“20年趕超美國”。可惜沒得到驗證,在和平時期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競爭中不但沒勝出,還弄得經濟停滯、體制僵化,一直到蘇聯解體,也不可能留下明確樂觀看未來的遺產。
    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搞建設,先學蘇聯,也樂觀過,趕不上美國也要超英國。不幸“大躍進”遭挫,靠調整穩住腳跟,卻又轉向階級鬥爭為綱,“文革”更把國民經濟拉到了崩潰邊緣。逼到了無路可退,纔有思想解放、改革開放。當然改革開放也是看好未來,鄧小平認為世界將有二三十年的和平,可讓中國集中精力搞經濟。1980年提出20年翻兩番。中國做到了,進入新世紀頭10年又翻了一番,翻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過回看20世紀80年代的出發點實在很低,像我這樣大學畢業參加農村調查研究的,當時要直面的實際,是“八億人搞飯喫,飯還不夠喫”。所以非改革不可,改又不易,解決一個問題又冒出一批,到今天也不能說完全改好了。怎樣看未來,樂觀還是悲觀?老實講當下問題數之不盡、糾纏不清,沒工夫好好想將來。

    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已知的好答案是“不確定”


    經濟學常常被看作一門憂郁的學問,看未來不那麼明朗樂觀。亞當·斯密還比較明確,認定隻要提供充分的經濟自由,看不見的手就能把人類帶向一個更好的經濟增長。他那個時代,英國工業革命蒸蒸日上,實踐也支持看未來明確樂觀的經濟學。《國富論》了不起的預見,是斷定美國經濟有遠大前途,這點後來得到驗證。


    但是亞當·斯密以後,隨著資本主義迅速展開所引發的矛盾,很多經濟學家就不那麼樂觀了。知名的是馬爾薩斯,相信人口增長會持久快於食物增長,所以未來一定麻煩,要靠饑荒、災難,甚至戰爭等來重建平衡,由此也給經濟學打上了憂郁的印記。


    到了《共產黨宣言》,一方面非常樂觀,充分肯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給人類歷史帶來超過以往任何時代的生產力解放,同時又基於社會化生產力的爆發性增長,預言資本主義生產關繫必將滅亡。自那時起,這個大判斷一直在經受檢驗,說資本主義要滅亡,卻一直還沒有滅亡的緊張揮之不去。


    蘇聯曾有幾十年的樂觀,不但證明“一國可建立社會主義”,而且要“一國建成社會主義”。輝煌的時期是“二戰”,用計劃體制動員起來的工業能力成為反法西斯的物質基礎。戰後更樂觀,赫魯曉夫放言“一國建成共產主義”“20年趕超美國”。可惜沒得到驗證,在和平時期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競爭中不但沒勝出,還弄得經濟停滯、體制僵化,一直到蘇聯解體,也不可能留下明確樂觀看未來的遺產。


    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搞建設,先學蘇聯,也樂觀過,趕不上美國也要超英國。不幸“大躍進”遭挫,靠調整穩住腳跟,卻又轉向階級鬥爭為綱,“文革”更把國民經濟拉到了崩潰邊緣。逼到了無路可退,纔有思想解放、改革開放。當然改革開放也是看好未來,鄧小平認為世界將有二三十年的和平,可讓中國集中精力搞經濟。1980年提出20年翻兩番。中國做到了,進入新世紀頭10年又翻了一番,翻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過回看20世紀80年代的出發點實在很低,像我這樣大學畢業參加農村調查研究的,當時要直面的實際,是“八億人搞飯喫,飯還不夠喫”。所以非改革不可,改又不易,解決一個問題又冒出一批,到今天也不能說完全改好了。怎樣看未來,樂觀還是悲觀?老實講當下問題數之不盡、糾纏不清,沒工夫好好想將來。


    教書要講到預期,闡明人們行為受對未來看法的影響。我知道關於未來好的理論答案是“不確定性”,那還是奈特教授在1921年的著作(《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裡提出來的。何謂“不確定性”?就是經驗概率也推不出來將來一定會是個什麼樣,不妨干脆譯成“莫測”。按奈特的原意,不確定性比“風險”來得嚴重,本質上不可測,用保險機制也對付不了。這與現代物理學家或有一拼,他們說觀察一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時,無從預知它究竟是什麼,根本就“測不準”—“莫測”是也。不確定的世界怎麼應對?經濟學得出了一些今天看來還站得住腳的結論,那就是離不開一套制度—法治、市場、財產權、合約,特別是股權合約。為什麼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理論上追到底,就是未來不確定。


    “對未來嚴陣以待”


    以上答案靠得住,但不好說完美。首先關於未來不確定、莫測,似乎沒什麼更多內容可說,導致對“人們怎樣看未來影響其當下決策與行為”的忽視,降低對行為的理解力和解釋力。其次,莫測無非“天有不測風雲”,容易讓人“預後不良”—似乎不確定總意味著災難來臨。其實,不確定性也可能是意外驚喜,並不是單邊確定的倒霉。


    所以對“不確定”還可以解析。這方面,彼得·蒂爾的《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中信出版社於2015年1月出版)對我有啟發。作者把人們怎麼看未來,構造成一個兩維對兩維的矩陣(明確/不明確,樂觀/悲觀),得出了四個像限:明確樂觀,不明確樂觀,明確悲觀,不明確悲觀。然後他把“各國看待未來的方式”,裝進了這個認知矩陣。當然不夠嚴謹,因為“各國”都有一大票人,看未來的方式不盡相同,所以頂多是對各國主流看法的概括,少不了作者自己的主觀印像。雖然不那麼嚴謹但對我也有啟發,衝擊力還不小。


    譬如他認為,“從17世紀一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對未來明確的樂觀主義者都領導著西方世界”,而“1950—1970的美國”,更是有史以來“明確樂觀主義”的典型代表。言之成理乎?蒸汽輪船、鐵路、電報、大規模機械化、化學廣泛應用、跨海隧道、地鐵、陸地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從蘇伊士到巴拿馬運河開鑿,所有這些改變人類生活的壯舉,難道真是“被法術召喚”出來的嗎?作為得天獨厚的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美國自然稟賦豐裕,人口又不多,開荒種地喫飽飯、賣點棉花煙草木材,對那代歐洲移民足夠好了吧?為什麼還要發明工廠流水線、造帝國大廈、建金門大橋、搞曼哈頓計劃、投資洲際高速公路,還要實施阿波羅計劃?更不要提無數民間的奇思怪想、膽大妄為之舉。總之,沒有哪一樣是“純自然”的,一概是人工、人為之物。人做事情之前,總受對未來看法的支配,難怪蒂爾先生把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美國,毫不猶豫地劃入看未來“明確樂觀”的方陣。


    不過,作者認為後來的美國轉向了“不明確的樂觀”。特征是“樂觀但又迷茫”,金融家取代科學家和工程師成為天之驕子,“財技”比科技更加耀眼,人們高估“機遇”,低估“規劃”和持久努力,低儲蓄、低投資、高消費,讓金融、政治、哲學和人生一並蒙上不明確樂觀色調,誰也不問究竟能不能持久。當然,作者以為“當下歐洲”更糟糕,受“不明確悲觀”的支配,得過且過,眼看油瓶都倒了,議論半天也沒見誰當真起來扶一扶。


    讀來受刺激的,是這本小書居然把“現在的中國”列為“明確悲觀”之代表!為了不至曲解作者原意,容我給各位讀段引文,“一個對未來明確的悲觀主義者相信未來是可知的,但卻是暗淡的,所以他必須提前做好準備,也許當今的中國是典型的對未來明確的悲觀主義者。美國人看見中國的經濟迅猛增長(自從2000年以來,每年都有10%的增長),便認為中國是一個自信能夠掌握自己未來的國家。……
    其他國家都害怕中國將要統治整個世界,而中國是一個認為自己不會統治世界的國家”(《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第87頁)。


    根據是什麼呢?“老一輩的中國人孩童時都經歷過饑荒,因此展望未來時,總會考慮到天災。中國公眾也知道‘鼕天’即將來臨。局外人著迷於中國內部的巨大財富,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富有的中國人正努力把自己的財產轉移出國,貧窮一些的則能省就省,以求儲備充足。中國各階層人士都對未來嚴陣以待”(同上書,第87–88頁)。


    不管大家同意還是不同意這位仁兄隨口大發的議論,我讀後還是很受觸動的。其實自我劃界,還歸不到上述四個像限中的任何一個。勉強要劃,不過是個另類而已—“埋頭觀察闡釋經驗現像,無暇顧及怎樣看待未來”。任何人問我關於未來的問題,我都回答“不確定”一了百了。這樣久已習慣的思維定式,要不要有點反省呢?


    以色列的啟示:難做之事易做成


    更多觸動來自去年以來兩次訪學之旅。次是到以色列,是正和島商學院組織的,受邀與一批年輕企業家同行。時間不長,加上後我自己去看一個沙漠裡的基布茲,前後8天而已,但震撼不小。行前找到一些讀物,說以色列是上帝的“應許之地”,是“流淌著奶和蜜的地方”。到了纔知道不完全如此,這個法定面積比北京市還小的國家(實際控制面積2萬多平方公裡,略大於北京),自然資源極為匱乏,60%的國土為沙漠,可耕地僅60萬畝,大約一半地方的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南部地區甚至不足每年30毫米。但現在的以色列卻是“歐洲菜果廚房”,每個以色列農民可供養的人口,從1955年的15人增長為2014年的400人,高品質、高附加值農產品大量出口,滴灌技術和設施農業稱雄全球,連淡水和海水淡化技術也出口。


    更了不得的,是它總人口800萬,卻擁有7000多家科技創業公司,是除美國、中國之外,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多的國家,擁有比美國、歐洲還高的人均創投資本。2014年,以色列人均GDP 3.,高科技部門貢獻了總出口的50%,就業的10%。


    憑什麼?就憑人。特別是憑人掌握的知識,憑把知識轉成技術和產品的卓越能力。哪來的這套本事?源頭還是教育。我們中國人也重教育,但對比之下重點有別。一是人家的教育重信仰,讓世世代代的猶太人堅信自己不但是上帝之子,且生來就可以“與上帝角力”,所以自強不息,絕不懼怕任何艱難困苦。二是雖信仰虔誠堅定,對拉比也極為尊崇,但從小受鼓勵大膽發問、審慎懷疑、挑戰權威。猶太母親對放學回家的孩子,不問考試也不問成績,隻問“今天是不是問過一個好問題”。


    我在佩雷斯中心聽了一場阿龍·切哈諾沃的講演。在他小時候媽媽教他說,人走進一條河流,可以順水走,也可以逆水走,但是“你要永遠逆水走”。這就預先畫出了他一生的軌跡:在任何領域一旦成功走順,立刻另闢一個領域逆水行舟。學術上打遍國內無敵手,他就跑到美國闖天下,評上終身教授後又不甘順境,再回特拉維夫主攻科研難關。2004年他獲諾貝爾化學獎,是以色列國內獲諾獎人。他的經驗體現了《塔木德》裡的一條哲理,即“難的事情反而容易做成”。


    另一場精彩分享,報告人是以色列國防部武器研發前總管丹尼戈爾德準將,介紹研發“鐵穹”(Iron Dome)的故事。背景是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戰爭,鄰國向以色列北部地區發射了約4000枚火箭彈,造成44名平民死亡,迫使25萬人被疏散,100萬人不得不躲進防空設施。同時,在南部還有近100萬以色列人在射程更遠的“卡桑”(Qassams)火箭彈的威脅之下。2007年時任國防部長佩雷斯選擇“鐵穹”應對,領導研發的正是這位丹尼戈爾德。6年後,“鐵穹”完成實戰部署,僅2009—2012年三年間,就成功攔截了245枚來襲火箭彈。在報告中,這位前準將給我們播放了一段視頻:一大家以色列人正舉行婚禮,空襲警報響起,卻沒人慌慌張張跑向防空洞,大家反而舉起手機對天空拍照,但見被攔截的火箭彈在空中散開,活像外邦來賀的禮花!退役後的丹尼戈爾德初創科技公司,研發一款微型導彈,用在人體的血管裡打血栓。


    難怪以色列成為一個與其資源和人口數量完全對不上的創新國度。到以色列,我們纔知曉那些名滿天下的硅谷超級科技公司,從微軟、Intel、蘋果、Google到Facebook,無一例外都在特拉維夫設科研中心。在以色列研發出來的、真正稱得上改變人類生活的關鍵技術,足可列出一張長長的清單。再問一次,人家憑什麼?憑人家的智慧和永不枯竭的那股勁兒,看來這個民族把對神的信仰轉化為對人的知識和能力的信念,敢於在已知知識的基礎上探索未知。倘若問以色列創業人群怎樣看未來?“明確樂觀”占據主流。否則,他們為什麼老挑別人不敢想、不敢踫的事情做?前面探路的成功鼓舞著後人,更多人就相信不確定的未來機會無窮。


    百無禁忌想、腳踏實地干


    第二次訪學就在前不久,我們幾位老師、同事和校友,自行組團到美國考察創新。事情緣起2015年在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辦過一個論壇,請到一家中國創投公司的創始人王煜全,介紹他們在美國投資科創項目的經驗。他還請來一批美國科創公司的企業家和科學家,現場說法、演示、答疑,一起討論王煜全概括的“美國積木式創新”,讓參會師生大開眼界。此後我的一位同事薛兆豐教授躬逢其盛,參與組織了積木式創新的訪學之旅,並發布他與煜全合著的《全球風口—積木式創新與中國機遇》,詳述1980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拜杜法案》,怎樣與其他經濟法律制度和政策配合,一起促成聯邦科研基金、非營利大學、教授與博士、各路創投資本、企業家等資源有效組合,在極不相同的技術經濟方向上創新,以及對中國制造業和中國創新的意義。


    我是全程聽了那個論壇的發言,也全文拜讀過王、薛兩位的新著。多年習慣,凡聽著有意思的,好能實地看一看。知道今年他們還組織“積木式創新的深度考察之旅”,報名成行,與三十幾位同有此項偏好的同事校友一起遊學兩周。所謂積木式創新,要點是打通科學像牙塔裡的“想法”(idea)與產品、市場、產業之間的經脈。所以此次遊學,基本就在舊金山灣區與波士頓走廊,圍著兩家知名大學打轉轉。過去是來過的,也聽過斯坦福大學的校訓“讓自由之風勁吹”以及MIT的校訓“動腦又動手”。原來不知道的,是美國好大學的思想能量,早就越出本來也不設圍牆的校區,與市場和產業精銳部隊,打成一片。


    還是舉幾個印像深的實例,回答在前沿做事的人怎麼看未來。先說XCOR,從洛杉磯往北約90英裡處,一片半沙漠地帶裡豎起一座“通往太空的門戶”,那就是莫哈韋航天航空港(Mojave Air and Space Port)了。XCOR是設在此地的一家科創公司,研制垂直起降、可往返太空飛船的發動機。毫不起眼的倉庫式廠房裡,40多位科學家和技工已經忙了十幾年,除了預售過一批太空遊機票(每位9.,真有美國人來埋單),XCOR連一分錢的進項也沒有,就靠投資人燒錢研制著一個型號又一個型號的太空發動機。


    我們見到的那些樸樸實實的家伙,他們究竟怎樣想未來?據說在莫哈韋小鎮上聚集著一幫太空迷,基本共識是地球不堪人類負擔,要為太空移民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先向火星移民200萬吧,那不過是一個初級目標,可真要實施,還不得天天向太空發定點班車(船)?於是纔要“可往返使用的太空飛機”,纔要過去根本不可能有的太空發動機。


    再說Hyper Loop One,立志要造超級高速列車,構想把一個大管道裡的空氣抽干淨,讓列車在真空狀態下由磁懸浮技術推進,時速可達每小時800公裡!當我們在洛杉磯市中心一個滿牆塗鴉的街區找到這家公司時,它的CEO(首席執行官)干脆利落地用半個多小時簡單介紹了他們的夢想、進展、成就與希望。聽起來總共融得不過1的資本,就要干一票如此驚天動地的大業。據說他們在拉斯韋加斯沙漠裡的測試已通過,也有找上門來的客戶下了訂單。前程一片光明,幾十位工程師干得熱火朝天,很多人不領工資—其實要領也沒有—而是把工時折成公司股票,“萬一成了呢”?


    這兩檔事的未來大不確定。問題是干的人不知道嗎?為什麼還冒得出來那麼“離譜的想法”?也不覺得上太空、超高鐵這類事隻有“國家”去想纔合適。人家百無禁忌,“國家(nation)觀”與我們也不太一樣,裡面含著包括他們自己在內的國民,絕不單單隻是“政府”,更不僅僅隻限“官人”。百無禁忌地想,還能動員一群人踏踏實實地干,七八年、十來年就撂在那件事情裡了。這後面沒有薛兆豐在遊學中屢屢強調的“制度”,當然完全不成。不過人們怎麼想未來,似乎更是隱性的根本,要是沒有明確樂觀看未來,那些錢財、人力、物力干什麼不好?


    我們還看了一家叫WiTricity的公司,創始人是MIT的物理學家,他的研究支持無線充電,從大學得到專利授權,找來創投資本和管理人就創立了這家企業。現在他們的實驗室產品可以拿得出手看,但見一塊充電軟墊上,放幾部手機、筆記本電腦上去,立馬自動充電,連一根電線也沒有。電動車充電就不再需要建充電樁。更妙的是,它還可以透過人體可以給體內的心髒起搏器充電。公司架構也有意思,教授做學術顧問,企業家管公司,各方分享股權。


    波士頓附近還有一家公司1366,它研制太陽能硅片。現行技術是把硅塊切成薄片,貴重的硅材料在切割中要損失一半。新技術可以一次成型薄硅片,再也無須切割,成本省一半,使太陽能發電接近火電的價格。我問CEO,你們量產的時候,會不會考慮到中國去制造?他說不會,他們已在紐約州北部選址建廠,但生產出來的硅片會運到珠三角組裝,再推向市場。


    王煜全早投的Wicab在威斯康星,公司老總專程到舊金山給我們做介紹。他們發現,人並不是用眼睛“看”世界,而是通過眼睛把外部圖像信息傳輸到大腦,然後在大腦成像。根據這個原理,盲人隻是接收信號的眼睛出了問題,但隻要他們的大腦成像功能還在,就可經由別的途徑輸入信息,重見光明。為此他們發明了一種設備,讓盲人含在舌頭底下(Wicab,又叫“電子棒棒糖”“電子冰棍”),另闢蹊徑地把圖像信號輸入大腦,讓盲人看不了也能見!


    路上帶著布賴恩·阿瑟的《技術的本質》(浙江人民出版社於2014年4月出版),不是易讀的一本書。不過跟著看了10多個科技項目後,覺得明白了一些。何謂新技術?就是“針對現有目的而采用一個新的或不同的原理來實現的技術”。那什麼是“原理”?“就是應用某種現像、概念或理念”,而技術不外乎就是“概念的物化”。更好懂的是,“新技術是由社會需求形塑而成;它們主要來自標準域外的經驗;它們更容易伴隨展示交換的過程產生;它們經常在網絡中得到促進”(同上書,第120頁)。這不正是此次遊學我們天天見到的嗎?探究這些從事創新活動的美國人看未來的態度,他們一律相信科學原理可被發現,可被應用,而人類的種種難題,總有希望解決—“明確樂觀”撲面而來!


    讓務實的明確樂觀抬頭


    回頭再議蒂爾先生認定中國人“明確悲觀”的根據。我認為他找到的靠譜的理由,不是漫長文明史留下的思維定式,而是向前看不到明朗的前景。請看如下議論:“對中國來說,容易的發展方式就是不斷學習已經在西方行之有效的模式。中國現在就在做這樣的事情:使用更多的火電,建更多的工廠和摩天大樓。由於人口數量巨大,資源價格不斷攀升,沒有什麼辦法能使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完全趕上世界那些富有的國家,中國人也知道這一點。”(《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第87頁)什麼意思呢?就是按現存技術,以10億人口計數的中國,要想都過上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活,資源和環境都支持不了。早有這麼一說:全世界都要過上歐洲人的生活,需要三個地球;要都過上美國人的生活,需要五個地球。可是,哪裡有三五個地球?結論是不可能,這纔是中國人“明確悲觀”的真正由來。


    要害是照搬、仿制支持現有發達生活的技術,幾億人或許行,十幾億人、幾十億人斷然不成。環境已經發出了警告。倘若把經濟開發的環境成本全部“內化”為價格,那麼現代享受對多數人口注定“貴”不可及。誰能勸說人們安於“耕地靠牛、點燈靠油”的傳統生活呢?繼續向前現代化,要承認現存技術再先進也還不夠先進。欲滿足人類不斷增長的現代化需求,研發不能停、創新不能止。要讓中國人—還有非洲人和其他人—普遍明確而樂觀,從0到1尚不夠,還要有能耐把不斷冒出來的1,在環境支持限度內擴展成為n—可不是小數目的n,而是10億、13億、30億。如果我沒誤讀,這也是《富足》(浙江人民出版社於2014年4月出版)一書的中心觀點。此書作者彼得·戴曼迪斯是工程學背景的哈佛醫學博士,又是美國商業太空領域的領軍人物。帶著他這本書在遊學路上邊看邊議,堪稱絕配,值得推薦給各位一試。


    看來我們要面對一個閉環。明確樂觀的未來觀,是一切經濟、科技革命行為者的精神前提;可是隻有當神武的科技展示出多數人也可以過上富足生活的現實前景時,人們纔可能普遍對未來抱有積極態度。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老問題要新解,我們在遊學中感悟到一點,願意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創新創業的主體既不是超大組織裡的所有人,也不是單槍匹馬的先知先覺。創新組織是不大不小的“群”—同氣相求容易達成共識,互相欣賞、互相切磋、互相鼓舞,組織成本不高就形成一致行動。群與群交互作用,行動出正果,就可以感染更多人群。這像生命一樣,能夠無中生有,是起於“一鍋原生濃湯”,活躍分子湊到一起,悶在一塊兒,高頻互動,直到長出一個新結構。從這點看,革命、改革、建設,在發生學上是一樣的。


    後,總結幾點分享:一是發達經濟體的前沿創新值得關注,中國人大可從中淘寶;二是想法比資源重要,因為每個時代的可用資源皆由想法決定;三是敢想敢做極有意義,而相信未來更好,是敢想敢干的前提;四是創新創業人群要主動對衝彌漫周遭的各種焦慮—增長焦慮、轉型焦慮、教育文化焦慮,還有講不明白的焦慮,但僅憑焦慮殺不出重圍。要讓務實的明確樂觀在中國抬頭,先從創新創業的人群裡開始吧。


    如何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周其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已知的好答案是“不確定”


    經濟學常常被看作一門憂郁的學問,看未來不那麼明朗樂觀。亞當·斯密還比較明確,認定隻要提供充分的經濟自由,看不見的手就能把人類帶向一個更好的經濟增長。他那個時代,英國工業革命蒸蒸日上,實踐也支持看未來明確樂觀的經濟學。《國富論》了不起的預見,是斷定美國經濟有遠大前途,這點後來得到驗證。


    但是亞當·斯密以後,隨著資本主義迅速展開所引發的矛盾,很多經濟學家就不那麼樂觀了。知名的是馬爾薩斯,相信人口增長會持久快於食物增長,所以未來一定麻煩,要靠饑荒、災難,甚至戰爭等來重建平衡,由此也給經濟學打上了憂郁的印記。


    到了《共產黨宣言》,一方面非常樂觀,充分肯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給人類歷史帶來超過以往任何時代的生產力解放,同時又基於社會化生產力的爆發性增長,預言資本主義生產關繫必將滅亡。自那時起,這個大判斷一直在經受檢驗,說資本主義要滅亡,卻一直還沒有滅亡的緊張揮之不去。


    蘇聯曾有幾十年的樂觀,不但證明“一國可建立社會主義”,而且要“一國建成社會主義”。輝煌的時期是“二戰”,用計劃體制動員起來的工業能力成為反法西斯的物質基礎。戰後更樂觀,赫魯曉夫放言“一國建成共產主義”“20年趕超美國”。可惜沒得到驗證,在和平時期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競爭中不但沒勝出,還弄得經濟停滯、體制僵化,一直到蘇聯解體,也不可能留下明確樂觀看未來的遺產。


    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搞建設,先學蘇聯,也樂觀過,趕不上美國也要超英國。不幸“大躍進”遭挫,靠調整穩住腳跟,卻又轉向階級鬥爭為綱,“文革”更把國民經濟拉到了崩潰邊緣。逼到了無路可退,纔有思想解放、改革開放。當然改革開放也是看好未來,鄧小平認為世界將有二三十年的和平,可讓中國集中精力搞經濟。1980年提出20年翻兩番。中國做到了,進入新世紀頭10年又翻了一番,翻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過回看20世紀80年代的出發點實在很低,像我這樣大學畢業參加農村調查研究的,當時要直面的實際,是“八億人搞飯喫,飯還不夠喫”。所以非改革不可,改又不易,解決一個問題又冒出一批,到今天也不能說完全改好了。怎樣看未來,樂觀還是悲觀?老實講當下問題數之不盡、糾纏不清,沒工夫好好想將來。


    教書要講到預期,闡明人們行為受對未來看法的影響。我知道關於未來好的理論答案是“不確定性”,那還是奈特教授在1921年的著作(《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裡提出來的。何謂“不確定性”?就是經驗概率也推不出來將來一定會是個什麼樣,不妨干脆譯成“莫測”。按奈特的原意,不確定性比“風險”來得嚴重,本質上不可測,用保險機制也對付不了。這與現代物理學家或有一拼,他們說觀察一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時,無從預知它究竟是什麼,根本就“測不準”—“莫測”是也。不確定的世界怎麼應對?經濟學得出了一些今天看來還站得住腳的結論,那就是離不開一套制度—法治、市場、財產權、合約,特別是股權合約。為什麼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理論上追到底,就是未來不確定。


    “對未來嚴陣以待”


    以上答案靠得住,但不好說完美。首先關於未來不確定、莫測,似乎沒什麼更多內容可說,導致對“人們怎樣看未來影響其當下決策與行為”的忽視,降低對行為的理解力和解釋力。其次,莫測無非“天有不測風雲”,容易讓人“預後不良”—似乎不確定總意味著災難來臨。其實,不確定性也可能是意外驚喜,並不是單邊確定的倒霉。


    所以對“不確定”還可以解析。這方面,彼得·蒂爾的《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中信出版社於2015年1月出版)對我有啟發。作者把人們怎麼看未來,構造成一個兩維對兩維的矩陣(明確/不明確,樂觀/悲觀),得出了四個像限:明確樂觀,不明確樂觀,明確悲觀,不明確悲觀。然後他把“各國看待未來的方式”,裝進了這個認知矩陣。當然不夠嚴謹,因為“各國”都有一大票人,看未來的方式不盡相同,所以頂多是對各國主流看法的概括,少不了作者自己的主觀印像。雖然不那麼嚴謹但對我也有啟發,衝擊力還不小。


    譬如他認為,“從17世紀一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對未來明確的樂觀主義者都領導著西方世界”,而“1950—1970的美國”,更是有史以來“明確樂觀主義”的典型代表。言之成理乎?蒸汽輪船、鐵路、電報、大規模機械化、化學廣泛應用、跨海隧道、地鐵、陸地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從蘇伊士到巴拿馬運河開鑿,所有這些改變人類生活的壯舉,難道真是“被法術召喚”出來的嗎?作為得天獨厚的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美國自然稟賦豐裕,人口又不多,開荒種地喫飽飯、賣點棉花煙草木材,對那代歐洲移民足夠好了吧?為什麼還要發明工廠流水線、造帝國大廈、建金門大橋、搞曼哈頓計劃、投資洲際高速公路,還要實施阿波羅計劃?更不要提無數民間的奇思怪想、膽大妄為之舉。總之,沒有哪一樣是“純自然”的,一概是人工、人為之物。人做事情之前,總受對未來看法的支配,難怪蒂爾先生把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美國,毫不猶豫地劃入看未來“明確樂觀”的方陣。


    不過,作者認為後來的美國轉向了“不明確的樂觀”。特征是“樂觀但又迷茫”,金融家取代科學家和工程師成為天之驕子,“財技”比科技更加耀眼,人們高估“機遇”,低估“規劃”和持久努力,低儲蓄、低投資、高消費,讓金融、政治、哲學和人生一並蒙上不明確樂觀色調,誰也不問究竟能不能持久。當然,作者以為“當下歐洲”更糟糕,受“不明確悲觀”的支配,得過且過,眼看油瓶都倒了,議論半天也沒見誰當真起來扶一扶。


    讀來受刺激的,是這本小書居然把“現在的中國”列為“明確悲觀”之代表!為了不至曲解作者原意,容我給各位讀段引文,“一個對未來明確的悲觀主義者相信未來是可知的,但卻是暗淡的,所以他必須提前做好準備,也許當今的中國是典型的對未來明確的悲觀主義者。美國人看見中國的經濟迅猛增長(自從2000年以來,每年都有10%的增長),便認為中國是一個自信能夠掌握自己未來的國家。……
    其他國家都害怕中國將要統治整個世界,而中國是一個認為自己不會統治世界的國家”(《從0到1:開啟商業與未來的秘密》,第87頁)。


    根據是什麼呢?“老一輩的中國人孩童時都經歷過饑荒,因此展望未來時,總會考慮到天災。中國公眾也知道‘鼕天’即將來臨。局外人著迷於中國內部的巨大財富,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富有的中國人正努力把自己的財產轉移出國,貧窮一些的則能省就省,以求儲備充足。中國各階層人士都對未來嚴陣以待”(同上書,第87–88頁)。


    不管大家同意還是不同意這位仁兄隨口大發的議論,我讀後還是很受觸動的。其實自我劃界,還歸不到上述四個像限中的任何一個。勉強要劃,不過是個另類而已—“埋頭觀察闡釋經驗現像,無暇顧及怎樣看待未來”。任何人問我關於未來的問題,我都回答“不確定”一了百了。這樣久已習慣的思維定式,要不要有點反省呢?


    以色列的啟示:難做之事易做成


    更多觸動來自去年以來兩次訪學之旅。次是到以色列,是正和島商學院組織的,受邀與一批年輕企業家同行。時間不長,加上後我自己去看一個沙漠裡的基布茲,前後8天而已,但震撼不小。行前找到一些讀物,說以色列是上帝的“應許之地”,是“流淌著奶和蜜的地方”。到了纔知道不完全如此,這個法定面積比北京市還小的國家(實際控制面積2萬多平方公裡,略大於北京),自然資源極為匱乏,60%的國土為沙漠,可耕地僅60萬畝,大約一半地方的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南部地區甚至不足每年30毫米。但現在的以色列卻是“歐洲菜果廚房”,每個以色列農民可供養的人口,從1955年的15人增長為2014年的400人,高品質、高附加值農產品大量出口,滴灌技術和設施農業稱雄全球,連淡水和海水淡化技術也出口。


    更了不得的,是它總人口800萬,卻擁有7000多家科技創業公司,是除美國、中國之外,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多的國家,擁有比美國、歐洲還高的人均創投資本。2014年,以色列人均GDP 3.,高科技部門貢獻了總出口的50%,就業的10%。


    憑什麼?就憑人。特別是憑人掌握的知識,憑把知識轉成技術和產品的卓越能力。哪來的這套本事?源頭還是教育。我們中國人也重教育,但對比之下重點有別。一是人家的教育重信仰,讓世世代代的猶太人堅信自己不但是上帝之子,且生來就可以“與上帝角力”,所以自強不息,絕不懼怕任何艱難困苦。二是雖信仰虔誠堅定,對拉比也極為尊崇,但從小受鼓勵大膽發問、審慎懷疑、挑戰權威。猶太母親對放學回家的孩子,不問考試也不問成績,隻問“今天是不是問過一個好問題”。


    我在佩雷斯中心聽了一場阿龍·切哈諾沃的講演。在他小時候媽媽教他說,人走進一條河流,可以順水走,也可以逆水走,但是“你要永遠逆水走”。這就預先畫出了他一生的軌跡:在任何領域一旦成功走順,立刻另闢一個領域逆水行舟。學術上打遍國內無敵手,他就跑到美國闖天下,評上終身教授後又不甘順境,再回特拉維夫主攻科研難關。2004年他獲諾貝爾化學獎,是以色列國內獲諾獎人。他的經驗體現了《塔木德》裡的一條哲理,即“難的事情反而容易做成”。


    另一場精彩分享,報告人是以色列國防部武器研發前總管丹尼戈爾德準將,介紹研發“鐵穹”(Iron Dome)的故事。背景是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戰爭,鄰國向以色列北部地區發射了約4000枚火箭彈,造成44名平民死亡,迫使25萬人被疏散,100萬人不得不躲進防空設施。同時,在南部還有近100萬以色列人在射程更遠的“卡桑”(Qassams)火箭彈的威脅之下。2007年時任國防部長佩雷斯選擇“鐵穹”應對,領導研發的正是這位丹尼戈爾德。6年後,“鐵穹”完成實戰部署,僅2009—2012年三年間,就成功攔截了245枚來襲火箭彈。在報告中,這位前準將給我們播放了一段視頻:一大家以色列人正舉行婚禮,空襲警報響起,卻沒人慌慌張張跑向防空洞,大家反而舉起手機對天空拍照,但見被攔截的火箭彈在空中散開,活像外邦來賀的禮花!退役後的丹尼戈爾德初創科技公司,研發一款微型導彈,用在人體的血管裡打血栓。


    難怪以色列成為一個與其資源和人口數量完全對不上的創新國度。到以色列,我們纔知曉那些名滿天下的硅谷超級科技公司,從微軟、Intel、蘋果、Google到Facebook,無一例外都在特拉維夫設科研中心。在以色列研發出來的、真正稱得上改變人類生活的關鍵技術,足可列出一張長長的清單。再問一次,人家憑什麼?憑人家的智慧和永不枯竭的那股勁兒,看來這個民族把對神的信仰轉化為對人的知識和能力的信念,敢於在已知知識的基礎上探索未知。倘若問以色列創業人群怎樣看未來?“明確樂觀”占據主流。否則,他們為什麼老挑別人不敢想、不敢踫的事情做?前面探路的成功鼓舞著後人,更多人就相信不確定的未來機會無窮。


    百無禁忌想、腳踏實地干


    第二次訪學就在前不久,我們幾位老師、同事和校友,自行組團到美國考察創新。事情緣起2015年在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辦過一個論壇,請到一家中國創投公司的創始人王煜全,介紹他們在美國投資科創項目的經驗。他還請來一批美國科創公司的企業家和科學家,現場說法、演示、答疑,一起討論王煜全概括的“美國積木式創新”,讓參會師生大開眼界。此後我的一位同事薛兆豐教授躬逢其盛,參與組織了積木式創新的訪學之旅,並發布他與煜全合著的《全球風口—積木式創新與中國機遇》,詳述1980年美國國會通過的《拜杜法案》,怎樣與其他經濟法律制度和政策配合,一起促成聯邦科研基金、非營利大學、教授與博士、各路創投資本、企業家等資源有效組合,在極不相同的技術經濟方向上創新,以及對中國制造業和中國創新的意義。


    我是全程聽了那個論壇的發言,也全文拜讀過王、薛兩位的新著。多年習慣,凡聽著有意思的,好能實地看一看。知道今年他們還組織“積木式創新的深度考察之旅”,報名成行,與三十幾位同有此項偏好的同事校友一起遊學兩周。所謂積木式創新,要點是打通科學像牙塔裡的“想法”(idea)與產品、市場、產業之間的經脈。所以此次遊學,基本就在舊金山灣區與波士頓走廊,圍著兩家知名大學打轉轉。過去是來過的,也聽過斯坦福大學的校訓“讓自由之風勁吹”以及MIT的校訓“動腦又動手”。原來不知道的,是美國好大學的思想能量,早就越出本來也不設圍牆的校區,與市場和產業精銳部隊,打成一片。


    還是舉幾個印像深的實例,回答在前沿做事的人怎麼看未來。先說XCOR,從洛杉磯往北約90英裡處,一片半沙漠地帶裡豎起一座“通往太空的門戶”,那就是莫哈韋航天航空港(Mojave Air and Space Port)了。XCOR是設在此地的一家科創公司,研制垂直起降、可往返太空飛船的發動機。毫不起眼的倉庫式廠房裡,40多位科學家和技工已經忙了十幾年,除了預售過一批太空遊機票(每位9.,真有美國人來埋單),XCOR連一分錢的進項也沒有,就靠投資人燒錢研制著一個型號又一個型號的太空發動機。


    我們見到的那些樸樸實實的家伙,他們究竟怎樣想未來?據說在莫哈韋小鎮上聚集著一幫太空迷,基本共識是地球不堪人類負擔,要為太空移民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先向火星移民200萬吧,那不過是一個初級目標,可真要實施,還不得天天向太空發定點班車(船)?於是纔要“可往返使用的太空飛機”,纔要過去根本不可能有的太空發動機。


    再說Hyper Loop One,立志要造超級高速列車,構想把一個大管道裡的空氣抽干淨,讓列車在真空狀態下由磁懸浮技術推進,時速可達每小時800公裡!當我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