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好的經濟學 2019諾貝爾獎貧窮的本質作者新作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通俗讀物
    【市場價】
    750-1088
    【優惠價】
    469-680
    【作者】 美阿比吉特·班納吉法埃斯特·迪弗洛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經濟通俗讀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1318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32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精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1713183
    叢書名:無

    作者:[美]阿比吉特·班納吉,[法]埃斯特·迪弗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4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貧窮的本質》作者、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新作,共同應對2020黑天鵝。
    經濟增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世界將迎來再一次的經濟危機嗎?每個公眾都能享受發展成果嗎?全球化為什麼一步步陷入困局?移民會導致就業下降、工資減少?諾獎得主深度解析如何正確運用經濟學,解決當今世界的棘手問題。
    《21世紀資本論》作者托馬斯·皮凱蒂,巴黎經濟學院教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索洛, 哈佛大學教授卡斯·桑斯坦, 
    《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德隆·阿西莫格魯,芝加哥大學教授拉古拉邁·拉詹等聯袂推薦

     
    內容簡介

    《貧窮的本質》作者、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新作,深度解析如何面對當下世界的核心挑戰,共同應對2020黑天鵝。
    為什麼移民給經濟帶來的影響,不遵循供求規律?
    為什麼貿易會導致失業率上升和工資下降?
    誰曾經真正解釋了增長的原因和發生的時機?
    從新德裡到達喀爾,從巴黎到華盛頓特區,移民問題、收入差距、全球化困局、技術顛覆、經濟增長放緩、氣候變化加速等問題隨處可見,如何妥善處理這些問題,或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核心挑戰。我們已然擁有了應對這些挑戰的資源,但缺乏能夠幫助我們消彌分歧、重建互信的理念,以及,我們常常錯用了經濟學。
    在這本革命性的著作中,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知名經濟學家班納吉和迪弗洛直面上述挑戰,以明晰優雅的筆觸闡述了經濟學領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提出了諸多富有創新和啟發性的解決方案,以令人信服的理由闡釋了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明智之舉,以應對經濟增長、移民、貧困等迫切挑戰。

    作者簡介

    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V.Banerjee)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印度加爾各答大學、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曾任發展經濟學分析研究局局長、美國藝術科學研究院及計量經濟學會研究員、古根海姆基金會及艾爾弗雷德·斯隆基金會研究員。獲2009年度印孚瑟斯(Infosys)獎等多個獎項,曾任世 界銀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組織機構榮譽顧問。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繫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扶貧與發展經濟學教授;曾就讀於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大量榮譽:2010年度約翰·貝茨·克拉克獎(“美國40歲以下 佳經濟學家獎”),2009年度麥克阿瑟“天纔”獎學金,《經濟學人》雜志“八大傑 出經濟學家”之一,《外交政策》雜志“百位  具影響力思想家”之一,《財富》雜志2010年“40位40歲以下” 具影響力的企業領導人之一。
    2003年,班納吉和迪弗洛聯合創建阿卜杜勒·拉蒂夫·賈米爾貧困行動實驗室(J-PAL),並一直共同為該實驗室提供指導。J-PAL實驗室的任務是確保扶貧政策的制定基於科學依據,從而減少貧困人口。J-PAL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已贏得國際認可,獲西班牙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年度“知識前沿”獎。

    目錄
    前 言 _ VII?
    章 讓經濟學再次偉大 _ 001
    離開家園 _ 020
    移民抽簽 _ 022
    岩漿炸彈 _ 023
    他們知道嗎? _ 025
    弔起所有的船? _ 027
    移民有什麼特殊性? _ 031
    工人和西瓜 _ 036
    技術移民 _ 039
    哪裡有大篷車? _ 040
    缺乏人際關繫 _ 041
    家庭的舒適 _ 043
    家庭紐帶 _ 046

    前 言 _ VII?
    章 讓經濟學再次偉大 _ 001 


    第二章 鯊口餘生 _ 015
    離開家園 _ 020 
    移民抽簽 _ 022 
    岩漿炸彈 _ 023 
    他們知道嗎? _ 025 
    弔起所有的船? _ 027 
    移民有什麼特殊性? _ 031 
    工人和西瓜 _ 036 
    技術移民 _ 039 
    哪裡有大篷車? _ 040 
    缺乏人際關繫 _ 041 
    家庭的舒適 _ 043 
    家庭紐帶 _ 046 
    加德滿都不眠夜 _ 047 
    風險與不確定性 _ 050 
    穿過黑暗的玻璃 _ 051 
    托克維爾之後 _ 053 
    回歸城市之旅 _ 057 
    艾森豪威爾和斯大林 _ 059 


    第三章 貿易之痛 _ 063 
    斯坦尼斯拉斯·烏拉姆的挑戰 _ 066 
    美即是真理,真理即是美 _ 069 
    對於不可言說的東西,人們必須以沉默待之 _ 071 
    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_ 076?
    黏性經濟 _ 079 
    保護的對像是誰? _ 082?
    品牌有什麼關繫 ?_ 083?
    品牌的世界 _ 091?
    你持有的公司 _ 092?
    它值 2.4 嗎 ?_ 096 
    制造業的衰退與中國的衝擊 _ 098 
    去他的集群化 _ 100?
    忘記那些失敗者 _ 103?
    貿易值得嗎 ?_ 106 
    計算貿易收益:有點技術含量的題外話 _ 107 
    規模很重要 _ 108 
    小就美嗎 ?_ 110 
    貿易戰不能解決問題 _ 112 
    如果不加關稅,那要怎麼做? _ 114 


    第四章 喜歡、想要和需要 _ 119 
    不動如山? _ 123 
    集體行動 _ 127 
    集體反應 _ 129 
    醫生和聖人 _ 130 
    “黑人要求變革(零錢)”_ 133 
    這次情況不同了 _ 134?
    統計歧視 _ 136?
    自我強化的歧視 _ 140 
    非裔美國人會打高爾夫球嗎 ?_ 142 
    表現得像白人 _ 144 
    讓我們試著分析一下偏好 _ 145 
    積極的信念 _ 146 
    任意的連貫性 _ 149?
    羅伯斯山洞 _ 151?
    同質性 _ 152?
    回音室和全息圖 _ 154 
    全新的公共空間? _ 156 
    互聯網不起作用了 _ 160?
    一起賽跑 _ 164 
    爭取公平錄取的學生與哈佛大學 _ 167 
    板球課 _ 171 
    為和平分區 _ 172 
    重新擺放躺椅? _ 174 


    第五章 增長的終結? _ 179 
    輝煌的30年_ 182 
    不那麼輝煌的 40 年 _ 184 
    增長終結了嗎? _ 185 
    花朵的戰爭 _ 188 
    無限的樂趣 _ 190 
    索洛的預感 _ 193 
    經濟趨同? _ 195 
    經濟增長的確會發生 _ 196 
    給我一個杠杆 _ 198 
    增長的故事 _ 203 
    的工廠 _ 206 
    特區城市 _ 210 
    創造性毀滅 _ 211 
    減 稅 _ 214?
    隱秘的扭曲 _ 218 
    企業走向全球化 _ 220 
    一些好消息 _ 221 
    尋找經濟增長的魔法 _ 222 
    以工程援助促進窮國發展? _ 229 
    帶著手機去打魚 _ 232 
    銀行業的傾斜 _ 236 
    生命隻有一次 _ 238?
    永遠在等待 _ 240 
    每個人都對,每個人都錯 _ 245 
    追逐增長奇跡 _ 250?
    傳遞幸福 _ 252 
    第六章 水溫漸熱 _ 255 
    50/10 規則 _ 258 
    沐浴在波羅的海 _ 259 
    救命的空調 _ 262 
    現在行動? _ 263 
    免費的午餐? _ 265 
    綠色和平的答案 _ 267 
    造成死亡的污染 _ 271 
    綠色新政? _ 275 


    第七章 《自動鋼琴》_ 279 
    一個路德主義者 _ 282 
    路德主義者之光? _ 287 
    自己造成的傷害 _ 291 
    大逆轉 _ 293 
    “贏者通喫”? _ 297 
    在丹麥,有些事情尚未發生 _ 299 
    高稅率和文化改變 _ 303 
    兩個足球聯賽的故事 _ 305 
    勝利不是一切 _ 306 
    聯合公民? _ 312 
    “趕上瓊斯家”_ 314 
    美國人的噩夢 _ 315 
    對抗世界 _ 318 


    第八章  被認可的政府 _ 321 
    稅收與支出 _ 324 
    政府是問題所在? _ 327 
    對腐敗的執念 _ 330 
    美國是名嗎? _ 335 


    第九章 資助與關注 _ 341 
    設計社會福利計劃 _ 344 
    錢去哪兒了? _ 350 
    中產階層的道德 _ 351 
    每天都要給我們面包 _ 356 
    窮人低估了自己 _ 357 
    避開蛇坑 _ 358 
    “全民超級基本收入”計劃 _ 362 
    美國實施“全民基本收入”計劃? _ 369 
    超越彈性保障制度 _ 374 
    聰明的凱恩斯主義:為公益事業提供補貼 _ 377 
    起跑線 _ 380 
    協助搬家 _ 384 
    有尊嚴地戰勝貧困 _ 388 
    從尊重窮人做起 _ 393 
    結 論 _ 399 
    致 謝 _ 405 
    注 釋 _ 409 

    前言
    前言
    在我們干回老本行的時候,奧巴馬執政之初曾給世人帶來如晨光般的希望,但隨後人們看到的卻是英國脫歐的迷幻瘋狂,法國爆發了“黃背心”運動,特朗普要在美墨邊境建牆,趾高氣揚的獨裁者(或他們挑選的同等貨色)取代了誕生於“阿拉伯之春”的混亂的樂觀主義。不平等問題呈爆炸性增長,環境災害和全球政策災難迫在眉睫,而我們除了了無新意的陳詞濫調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來應對這些問題。
    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保持希望,讓我們自己清楚哪些地方出了問題,為什麼會出問題,同時也讓我們記住所有正確的事情。相較於找出問題,本書還將花費同樣的篇幅探討如何讓世界重回正軌,前提是我們不會“諱疾忌醫”。本書不僅會指出經濟政策的失敗之處,我們被意識形態蒙蔽之處,我們明顯的錯漏之處,還將闡明在當前這樣一個世界環境下,好的經濟學在哪些領域會發揮重要作用,以及為什麼會發揮重要作用。

    前言


    10年前,我們寫了一本有關我們所做工作的書《貧窮的本質》。令我們驚訝的是,這本書竟然找到了一位讀者。我們深感榮幸,但我們也很清醒地知道,我們的作家生涯已經結束了。經濟學家們不會真的去寫書,人們不可能閱讀的書。我們寫了一本書,然後不知為何居然僥幸取得了成功;現在是時候回到我們的老本行——撰寫和發表研究論文了。
    在我們干回老本行的時候,奧巴馬執政之初曾給世人帶來如晨光般的希望,但隨後人們看到的卻是英國脫歐的迷幻瘋狂,法國爆發了“黃背心”運動,特朗普要在美墨邊境建牆,趾高氣揚的獨裁者(或他們挑選的同等貨色)取代了誕生於“阿拉伯之春”的混亂的樂觀主義。不平等問題呈爆炸性增長,環境災害和全球政策災難迫在眉睫,而我們除了了無新意的陳詞濫調之外,沒有別的辦法來應對這些問題。
    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保持希望,讓我們自己清楚哪些地方出了問題,為什麼會出問題,同時也讓我們記住所有正確的事情。相較於找出問題,本書還將花費同樣的篇幅探討如何讓世界重回正軌,前提是我們不會“諱疾忌醫”。本書不僅會指出經濟政策的失敗之處,我們被意識形態蒙蔽之處,我們明顯的錯漏之處,還將闡明在當前這樣一個世界環境下,好的經濟學在哪些領域會發揮重要作用,以及為什麼會發揮重要作用。
    盡管世人非常需要這樣一本書,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是寫這本書的合適人選。當前困擾世界的許多問題在富裕的北半球尤其突出,而我們一直以來都致力於研究生活在貧窮國家裡的窮困人口。顯然,我們將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對許多全新的資料進行研究,並且我們的研究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錯漏。我們花了一段時間纔能說服自己,盡管如此,這仍然值得嘗試。
    終我們毅然做出寫書的決定,一部分原因是我們感到厭倦,當公眾圍繞核心經濟問題(移民、貿易、增長、不平等或環境)的討論變得越來越離譜時,自己仍然保持著距離觀望。另一部分原因是,我們深入思考後認識到很奇怪的現像,發達國家所面臨的問題,實際上通常和我們習慣在發展中國家研究的問題是相似的——人民無法享受發展成果,社會不平等極速加劇,對政府缺乏信心,碎片化的社會和政體,諸如此類。在完成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學到了很多,也讓我們堅信作為經濟學家能夠找到的應對方法,就是保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取巧的答案和所謂的靈丹妙藥保持警惕,對我們已知和理解的事情保持謙虛和誠實。而可能重要的,是願意去嘗試提出想法,解決問題,犯下錯誤,隻要這些嘗試能夠驅使我們邁向終目標,建立一個更加人性的世界。


     

    在線試讀

    讓經濟學再次偉大
    女人:“這樣做能夠治好我的病嗎?”
    醫生:“不能,但這樣會讓你剩下的半年時間變得非常長。”
    我們在法國和印度待了很長時間,政治權利的興起在我們所在的自由“開明”的精英世界被廣泛討論著,但討論的內容越來越多地出現千禧年主義措辭。一種清晰的感覺逐漸浮現:我們所熟知的、建立在民主和對話基礎上的文明正受到威脅。
    作為社會科學家,我們的任務是向世人提供事實並予以說明,希望憑此能夠調解分歧,幫助分歧雙方理解彼此的話語,即使無法達成共識,也能夠理性地看待分歧。民主可以與異議共存,隻要雙方彼此尊重,但尊重需要一些理解。
    當前這種狀況尤其令人擔憂,因為這種對話的空間似乎在縮小。社會觀點似乎開始“部落化”,不隻關於政治,還涉及主要社會問題及相應的處理方式。一項大規模的民意調查發現,美國人對一繫列廣泛問題所持的觀點,集合起來就像幾串葡萄串聯在一起。4那些秉持相同核心信念的人,似乎對一繫列問題都持相同的看法。比如說,同樣相信男女有別,或努力工作就能取得成功的人,不論是對移民、貿易、稅收還是社會不平等,抑或是對政府的角色,他們的看法都趨於一致。相比收入、人口群體或居住地,這些核心信念更能準確地預測他們的政治觀點。
    這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是政治話語的前沿和中心,而且不僅局限於美國。移民、貿易、稅收或政府角色這些問題在歐洲、印度、南非甚至越南同樣充滿爭議。但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往往完全取決於對特定個人價值觀的認同(“我支持移民,因為我是一個慷慨的人”“我反對移民,因為移民威脅到我們的民族認同”)。如果要問什麼支撐自己的觀點,他們給出的答案卻是編造的數字和對事實過分簡單的解讀。沒有人是自己認真思考過而得出結論的。
    這種現像的確是災難性的,因為我們似乎陷入了艱難時期。全球經濟在貿易擴張和中國驚人的經濟成功推動下,迅猛增長,這樣的時代可能已經結束,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放緩,而貿易摩擦則在全球各地爆發。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新興國家在這段上升的發展潮流中獲益匪淺,如今則開始擔心接下來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局面。當然,絕大多數富裕的西方國家對緩慢的經濟增長並不陌生。但讓人非常擔憂的是,我們看到在這些國家社會契約正以驚人的速度分崩離析。我們似乎又回到了狄更斯筆下的艱難時世,貧富差距日益拉大,矛盾日趨尖銳,益不滿的窮人之間互相對峙,而目之所及,看不到任何解決方案。5


    讓經濟學再次偉大


    一個女人被醫生告知她的生命隻剩半年。醫生建議她找一位經濟學家結婚然後搬到美國南達科他州生活。
    女人:“這樣做能夠治好我的病嗎?”
    醫生:“不能,但這樣會讓你剩下的半年時間變得非常長。”


    我們生活在一個兩極分化日益嚴重的時代。從匈牙利到印度,從菲律賓到美國,從英國到巴西,從印度尼西亞到意大利,左派和右派之間的公開交流已經越來越多地演變成高分貝的互相謾罵,雙方無所顧忌地互放狠話,根本不留任何回旋餘地。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的美國,分裂投票處於歷史。1在明確表明支持某一黨派的人當中,81%的人對另一方持否定態度。261%的民主黨人認為共和黨人都是種族主義者、性別歧視者或是偏執狂。54%的共和黨人聲稱民主黨人居心不良。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會因為一位親密的家庭成員與來自對立黨派的人結婚而感到失望。3
    我們在法國和印度待了很長時間,政治權利的興起在我們所在的自由“開明”的精英世界被廣泛討論著,但討論的內容越來越多地出現千禧年主義措辭。一種清晰的感覺逐漸浮現:我們所熟知的、建立在民主和對話基礎上的文明正受到威脅。
    作為社會科學家,我們的任務是向世人提供事實並予以說明,希望憑此能夠調解分歧,幫助分歧雙方理解彼此的話語,即使無法達成共識,也能夠理性地看待分歧。民主可以與異議共存,隻要雙方彼此尊重,但尊重需要一些理解。
    當前這種狀況尤其令人擔憂,因為這種對話的空間似乎在縮小。社會觀點似乎開始“部落化”,不隻關於政治,還涉及主要社會問題及相應的處理方式。一項大規模的民意調查發現,美國人對一繫列廣泛問題所持的觀點,集合起來就像幾串葡萄串聯在一起。4那些秉持相同核心信念的人,似乎對一繫列問題都持相同的看法。比如說,同樣相信男女有別,或努力工作就能取得成功的人,不論是對移民、貿易、稅收還是社會不平等,抑或是對政府的角色,他們的看法都趨於一致。相比收入、人口群體或居住地,這些核心信念更能準確地預測他們的政治觀點。
    這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是政治話語的前沿和中心,而且不僅局限於美國。移民、貿易、稅收或政府角色這些問題在歐洲、印度、南非甚至越南同樣充滿爭議。但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往往完全取決於對特定個人價值觀的認同(“我支持移民,因為我是一個慷慨的人”“我反對移民,因為移民威脅到我們的民族認同”)。如果要問什麼支撐自己的觀點,他們給出的答案卻是編造的數字和對事實過分簡單的解讀。沒有人是自己認真思考過而得出結論的。
    這種現像的確是災難性的,因為我們似乎陷入了艱難時期。全球經濟在貿易擴張和中國驚人的經濟成功推動下,迅猛增長,這樣的時代可能已經結束,因為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開始放緩,而貿易摩擦則在全球各地爆發。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許多新興國家在這段上升的發展潮流中獲益匪淺,如今則開始擔心接下來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局面。當然,絕大多數富裕的西方國家對緩慢的經濟增長並不陌生。但讓人非常擔憂的是,我們看到在這些國家社會契約正以驚人的速度分崩離析。我們似乎又回到了狄更斯筆下的艱難時世,貧富差距日益拉大,矛盾日趨尖銳,益不滿的窮人之間互相對峙,而目之所及,看不到任何解決方案。5
    當下危機的核心在於經濟和經濟政策出現了問題。是否可以采取措施推動經濟增長?難道這也是富裕的西方世界的當務之急?還有別的需要優先考慮的嗎?世界各地急速加劇的社會不平等怎麼辦?國際貿易是引發危機的原因,還是解決危機的方案,它對不平等造成的影響是什麼?國際貿易的未來趨勢是怎樣的呢,勞動力成本更加低廉的國家能否吸引全球制造業離開中國?那麼人口遷移呢,真的有太多的低技術移民嗎?新技術怎麼樣?比如,我們應該擔心人工智能(AI)的興起還是應該贊美它?而或許迫切的問題是,社會如何幫助所有那些被市場拋下的人?
    這些問題絕不是隻靠一條推特就能解決的,因此人們有強烈的衝動要逃避這些問題。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各國對解決我們這個時代緊迫的挑戰無所作為;這種不作為不斷地助長憤怒和不信任,使社會嚴重地撕裂並對立,我們越發難以共同對話和思考,采取行動改變現狀。這通常像是一個惡性循環。
    經濟學家對這些重大問題有很多話要說。他們研究移民對薪資的影響,研究稅收是否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研究再分配是否鼓勵了懶惰。他們思索各國間的貿易情況,並對哪一方可能從中獲利或是遭受損失做出有效的預測。他們努力研究為什麼有些國家能夠實現經濟增長,而其他國家不行,以及政府在經濟無法增長的情況下要采取何種措施改善局面。他們收集數據,研究是什麼讓人們變得慷慨、謹慎,是什麼讓人們離開家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社交媒體是如何助長人們的偏見的。
    事實證明,的研究成果往往讓人驚奇不已,那些習慣於電視“經濟學家”和高中教科書給出的標準答案的人尤其會如此。這些新的研究成果將為那些爭論指明新的方向。
    不幸的是,很少有人給予經濟學家足夠的信任,願意認真傾聽經濟學家給出的忠告。就在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前夕,我們的英國同行拼了命想要提醒公眾,英國脫歐將造成巨大的損失。但他們感到自己的警告沒有起到作用。結果證明他們是對的。沒有人對他們的警告給予太多關注。2017年初,輿觀調查網(YouGov)在英國進行了一項民意調查,問題如下:“當下列幾種人就自己的專業領域發表言論時,你相信哪種人的意見?”護士排在位,84%的人投票信任護士。政客排在後,得票率隻有5%(盡管地區議會成員被信賴的程度高一點,得票率有20%)。經濟學家的排名僅僅比政客高一位,得票率在25%。天氣預報員的信任度是經濟學家的兩倍。6 2018年秋天,我們在美國做了同樣的調查(加上了其他幾個關於經濟議題的問題,其結果被我們用來支持本書中的各種觀點),訪問了1萬名美國人。結果再次顯示,隻有25%的人相信經濟學家在其專業領域的見解,而政客的排名則比英國更低。
    這種信任赤字和另一種現像互為鏡像,那就是經濟學家的專業共識(當它存在時)往往和普通民眾的意見截然不同。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會定期向大約40名學院派經濟學家(被公認為各自專業帶頭人)詢問有關經濟的核心問題,在本書中我們將之稱為IGM 布斯咨詢小組答案。我們挑選了10個IGM布斯咨詢小組接受的問題擺到我們的普通受訪者面前。在大部分問題上,經濟學家和受訪者的回答完全不同。例如,所有IGM布斯商學院咨詢小組的成員都不同意“美國對鋼鐵和鋁新增關稅將改善美國人民的福祉”;7而調查受訪者當中隻有三分之一多一點的人持同樣的觀點。
    總的來說,我們的調查受訪者比經濟學家更悲觀:40%的經濟學家贊同“自2015年夏天開始湧入德國的難民將在未來10年為德國帶來經濟利益”這一主張,其餘人對此持不確定態度,或沒有發表意見(隻有一人不同意)。8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隻有25%的調查受訪者對這一主張表示贊同,而35%的受訪者持反對意見。相比經濟學家,我們的調查受訪者更傾向相信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興起會導致大規模失業,基本不認為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會創造足夠多的新財富來彌補那些被淘汰的人。9
    造成這種觀念差異的原因,不是因為經濟學家總是比世界上的其他人更加支持自由放任政策。早前曾有一項研究,邀請經濟學家和1 000名普通美國人回答相同的20個問題,然後比較兩者的差異。10研究發現,經濟學家(很大程度上)更加支持提高聯邦稅(97.4%的經濟學家贊成,相比之下66%的普通美國人贊成)。相比公眾,經濟學家對美國政府在2008年危機之後所采取的政策(銀行救助、刺激措施等)也更有信心。另一方面,67%的普通美國人認為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的薪資過高,而經濟學家中僅有39%的人持同樣觀點。這項研究的重要發現是,總體而言,典型的學院派經濟學家和普通美國人的思考方式存在巨大差異。在所有20個問題中,針對某一特定說法,持肯定態度的經濟學家的人數和持同樣態度的普通美國人的人數相差35個百分點,反映出兩個群體之間存在巨大分歧。
    此外,即使將著名經濟學家對所提問題的看法告知普通受訪者,也不能改變他們的觀點。對專家和公眾明顯存在分歧的三個問題,研究人員采用了不同的提問方式。對一部分受訪者,研究人員會在正式提問之前以“幾乎所有專家都同意這一點……”為開場白,對另外一些人則直接提出問題。終研究人員得到的答案沒有任何區別。例如,關於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是否增加了普通人的福利(95%的經濟學家回答“是”),51%的受訪者在被告知經濟學家觀點的情況下回答“是”,沒有被告知的情況下則有46%的受訪者回答“是”。這充其量也隻是一個很小的差異。由此可以看出,似乎很大一部分公眾已經徹底拒絕聽取經濟學家關於經濟的觀點。
    我們從來都不認為,當經濟學家和公眾的看法不同時,經濟學家就一定是正確的。我們經濟學家經常太過沉湎於自己的模型和方法,有時會忘記科學有其局限,思想體繫有其伊始。我們回答政策問題時始終以假設為基礎,這種方式對我們來說已成為第二天性,因為這些假設是我們建立經濟模型的基本要素,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總是正確的。然而,我們同樣掌握其他人所沒有的專業知識。本書的目標(保守而言)是向公眾傳授這方面的一些專業知識,並就我們這個時代緊迫和分歧性的話題重新開啟對話。
    為此,我們需要了解是什麼破壞了公眾對經濟學家的信任。部分原因是普通民眾周遭充斥著大量糟糕的經濟學。那些代表“經濟學家”出現在公共場合發表公開言論的人,通常和IGM布斯咨詢小組的成員不是同一批人。除了一些重要的例外,那些在電視或媒體上自封的經濟學家——通常頂著X銀行或Y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頭銜,本質上都是其所在機構經濟利益的代言人,經常隨意忽略證據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們更傾向於不惜一切代價對市場做出樂觀主義預測,而這正是普通公眾大致上能與經濟學家取得一致的地方。
    不幸的是,從外表(穿著西裝,打著領帶)或說話的方式(夾雜著許多專業術語),以及電視上談話時的面部特寫看,你很難將他們和學院派的經濟學家區別開來。兩者之間重要的區別可能在於這些電視經濟學家更加願意發表意見和預測,而不幸的是這讓他們在公眾眼裡更具權威性。但事實上他們的預測工作做得很糟糕,一部分原因是預測未來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多數學院派經濟學家對未來學都敬而遠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項工作是預測近期世界經濟的增長率。這裡請容我們多說一句,盡管該組織擁有非常優秀的經濟學家團隊,但基本上他們的預測從來沒有成功過。《經濟學人》雜志曾經計算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0—2014年的預測誤差的平均值。11從預測時間開始的兩年(比如2012年預測的2014年增長率),平均預測誤差為2.8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學家做出的預測,比每年隨便從–2%到10%之間挑出一個數字要稍微準確一點。如果隻是將連續增長假設為4%,那麼兩者誤差程度則不相上下。我們懷疑這事極大地助長了公眾對經濟學的普遍懷疑。
    另一個造成信任差距的重要因素是,學院派經濟學家從未花時間來解釋他們那些更加微妙的結論背後通常極為復雜的推理過程。他們是怎樣分析這些存在多種解讀可能的證據的?他們如何將這些來自不同領域的證據關聯起來,從而得出合理的答案?得出合理答案的程度有多高?是值得我們據此采取行動,還是應該拭目以待?當今的媒體文化天然地排斥這類微妙或長篇大論的解釋。我們兩個人都曾不得不與電視主持人反復爭辯,纔能完整地講述我們的觀點(但通常在實際播出時會被剪輯掉),因此我們認識到學院派經濟學家通常不願承擔責任向公眾發聲的原因。向普通民眾準確地傳達觀點,需要花費巨大努力,並且伴隨各種風險,比如普通民眾會認為你的觀點聽來非常愚蠢,或者你小心謹慎選擇的措辭被媒體操弄,讓公眾誤解成截然不同的意思。
    當然有些人會站出來發聲,但除了重大例外,這些人往往觀點,且對現代經濟學秀成果全無耐心加以研讀。其中有一部分人過於崇拜某些正統觀點,對任何與之不相符的事實視而不見,像念咒語般地反復宣揚舊的思想,即使這些思想早已被證偽。另外一部分人則對主流經濟學不屑一顧,當然有些時候這是主流經濟學應得的;但這通常意味著鄙視主流經濟學的人不太可能代表當今經濟學傑出的研究。
    我們的感覺是,好的經濟學往往是不刺耳的。世界充滿著復雜和不確定,經濟學家必須與民眾分享的寶貴的東西往往不是他們的結論,而是他們為了得出結論而選擇的道路——他們所知道的事實,他們解釋這些事實的方式,他們采取的推理步驟,他們仍然不確定的其他信息。這是因為經濟學家不是物理學家那種意義上的科學家,他們往往無法給出意義上的確定性。看過喜劇《生活大爆炸》的人都知道物理學家瞧不起工程師。物理學家思考深奧的理論,而工程師則擺弄各種材料,試圖在現實中證明這些理論(至少在這部劇裡是這樣呈現的)。假如有一部調侃經濟學家的電視劇,我們懷疑經濟學家的地位會比工程師還要低上好幾等,或者頂多也就和制造火箭的工程師相當。與工程師(或者至少是《生活大爆炸》裡的那些人)不同,我們沒法依靠物理學家來準確地告訴我們火箭脫離地球引力需要的條件。經濟學家更像是水管工,我們將基於科學的直覺、基於經驗的猜測,以及一連串純粹的反復試錯結合起來以解決問題。
    這意味著經濟學家經常會犯錯。毫無疑問,我們在這本書中也會犯很多錯誤。不僅是預測增長率這種本身就毫無希望的動作,還有一些更有限的問題,比如征收碳稅對氣候變化有多大幫助,如果大幅提高稅收對首席執行官的薪水有何影響,或者全民基本收入(UBI)會對就業結構產生什麼影響。但經濟學家並不是犯錯誤的人,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犯錯誤並不危險,危險的是過於迷信某個人的觀點而置基本的事實於不顧。為了取得進步,我們必須不斷回歸事實,承認我們的錯誤,並繼續前進。
    除此之外,我們周圍有很多好的經濟學。好的經濟學從一些令人不安的現實入手,根據我們已經了解的人類行為和其他理論進行推測,利用數據來測試這些推測,根據新掌握的一繫列現實來改進(或徹底地改變)自己的“進攻線路”,並終在好運的加持下得到一個解決方案。從這方面來看,我們的工作也很像醫學研究。悉達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所著的關於抗擊癌癥的精彩書籍《眾病之王:癌癥傳》(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講述了一個關於新藥面市的真實事件。靈機一動的猜測和仔細的測試,以及多輪改進,所有這些結合在一起纔終使新藥面市。12經濟學家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和這本書中講述的情形非常相像。就像在醫學領域一樣,我們永遠不能確定我們已經掌握了真理。我們隻是對一個答案有足夠的信心並將之付諸實踐,同時心裡清楚實踐之後可能不得不改變主意。和醫學一樣,基礎科學的完成和核心思想的建立,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工作結束,在現實世界中實現這個想法也是我們工作的開端。
    在某個層面上,人們可以將這本書看作一份經濟學研究的“戰場報告”:當今秀的經濟學向我們指出現今社會正在努力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什麼。我們在書中描述了當今秀的經濟學家是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除了他們的結論,還有他們得出結論的思考過程,他們一直以來,都在試圖將現實和白日夢、勇敢的假設和可靠的結果、我們所希望的和我們所知道的區分開來。
    重要的是,我們是在一個宏大的信念指引下投身這個項目之中,這個信念就是人類的願望以及美好生活的根源。也許經濟學家眼中的美好生活離不開金錢和物質,而我們所有人想要擁有的充實的生活,遠遠不止這些,它還包括:社會的尊重,家人和朋友的慰藉,尊嚴、輕松和愉悅。隻將重點放在收入上,不僅是一條便利的捷徑,還提供了一幅扭曲現實的鏡像,它會讓聰明的經濟學家誤入歧途,讓政策制定者決策失誤,讓我們之中相當多的人都陷入不應有的困擾。正因為對金錢或物質的執迷,讓我們如此之多的人相信整個世界正等著奪走我們的高薪工作;導致我們一門心思將重心放在讓西方國家重拾過去那段經濟快速增長的光輝歲月;使我們在同一時間對那些窮人的生存狀態也產生了深深的懷疑,並且害怕看到自己也淪落到和他們相同的境地。這個同樣的原因,也使得經濟增長與地球生態之間的平衡看起來更加嚴峻。
    更有效的對話必須首先承認人類對尊嚴和人際交往的深切渴望,不要把它當作一種干擾,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方式,把我們從看似棘手的對立中解放出來。我們在本書中將證明,將人的尊嚴重新放在中心位置,會引發對經濟發展的優先事項與該怎樣關懷社會成員的深刻反思,尤其是在他們急需幫助的時候。
    也就是說,我們將在本書中討論的任何一個問題,或者也可能是所有的問題,你都可能會得出與我們不同的結論。我們並不希望說服你條件反射性地認同我們,而是希望你采用我們的部分方法,對我們的一部分希望和恐懼感同身受。也許到後,我們會真正地與彼此交談。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