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  文化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保健/养生
     体育/运动
     手工/DIY
     休闲/爱好
     英文原版书
     港台图书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大自然的財富:一場由自然資本引領的商業模式革命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通俗讀物
    【市場價】
    497-720
    【優惠價】
    311-450
    【作者】 (美)特瑟克,(美)亞當斯 著,王玲,候瑋如 譯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經濟通俗讀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41393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641393
    作者:(美)特瑟克,(美)亞當斯著,王玲,候瑋如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09月 

        
        
    "

    編輯推薦

    《大自然的財富》回答了讀者非常關心的幾個問題:為什麼馬雲和高盛投資銀行家會放棄原來的風生水起的生意轉投大自然?

    他們是怎麼想的,又將怎麼做?這種商業思維和商業運營邏輯究竟意味著什麼?

    馬雲、胡祖六、牛根生、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TED策展人克裡斯·安德森、《喬布斯傳》作者沃爾特·艾薩克森、陶氏化學公司總裁利偉誠等國內外**人士誠摯推薦。


    大自然保護協會CEO、高盛合伙人馬克·特瑟克以專業投資人視角和環保主義者情懷,首次講述投資自然跟投資其他行業一樣,可以獲得豐厚的經濟回報,這也是政府官員、商界精英和金融投資者未來*看好的投資方向。


    《大自然的財富》正是啟發我們創立新的商業模式,即投資自然,為自然定價,通過把自然資源看作商業資本,並將這種理念植入企業的商業決策中,從而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潤。



     
    內容簡介


    自然到底值多少錢?誰向其投資?投資自然能產生多高的回報率?自然資源保護難道不就是在積累自然資本嗎?過去我們往往隻從環保角度思考這一問題的答案,而今天,同樣的問題,正引導我們開啟一場商業模式的變革。


    在《大自然的財富》一書中,大自然保護協會CEO、前高盛合伙人馬克?特瑟克和暢銷書作家喬納森?亞當斯提出,自然不僅僅是人類福祉的基礎,更是全球各國企業和政府明智的投資方向。通過分析美國、中國以及南太平洋等國家和地區的案例,從水資源、漁業資源、氣候變化、海洋保護等多個層面,以商業的邏輯充分展示了自然作為一項綠色基礎設施應該創造的價值。企業、政府及個人通過投資自然,可為商業找尋到新的價值創造方式和突破口,從而推動全球經濟的技術進步和創新。



    作者簡介

    馬克·特瑟克(Mark Tercek)

    投資銀行家,在高盛工作24年。在高盛時,他慢慢接觸環保理念和環保人士,並進行了多年的研究,開始以商業的邏輯思維雇用環保專家為高盛尋找投資機遇。他的初動機並非慈善事業或企業的社會責任,核心的純粹是商業動機。


    2008年,他離開高盛,轉而擔任美國十大公益機構之一的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真正涉足傳播大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將大自然與構建社會、經營企業、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結合,啟用商業的思維,讓人們更加聚焦於資源保護的收益。

    目錄
    致讀者 //XV
    致中文版讀者 //XVII
    引言 //XXI
    第1章 企業保護大自然與為其定價
    水資源短缺並不僅僅是諸如李維斯和可口可樂這樣的公司所面臨的風險,也不僅僅是投資者買賣得州水權的機會。這同時對所有人的生活都有著深刻的影響,為減小這些影響所作的努力可能極其有益。人們如何使用水和保護水,以及如何利用其他自然資源,會對我們所有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2章 紐約無水可飲與“水基金”戰略
    建立保護區和經營性農場的優化管理讓紐約市打了漂亮的一仗——三贏。紐約市民獲得了更加清潔可靠的水;卡茨基爾的居民從他們一直以來免費提供的幫助中取得了經濟利益;植被、動物以及人類從更好的環境資源保護中獲益,這也可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第3章 恢復洪泛區的利弊
    在不干擾當地居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洪泛區雖然是個挑戰,但這是一個可以完成的任務。一方面是洪泛區的眾多價值,另一方面是居民社區可獲得的眾多收益,這項任務的目標就是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第4章 新漁業

    致讀者 //XV

    致中文版讀者 //XVII

    引言 //XXI

    第1章 企業保護大自然與為其定價

    水資源短缺並不僅僅是諸如李維斯和可口可樂這樣的公司所面臨的風險,也不僅僅是投資者買賣得州水權的機會。這同時對所有人的生活都有著深刻的影響,為減小這些影響所作的努力可能極其有益。人們如何使用水和保護水,以及如何利用其他自然資源,會對我們所有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2章 紐約無水可飲與“水基金”戰略

    建立保護區和經營性農場的優化管理讓紐約市打了漂亮的一仗——三贏。紐約市民獲得了更加清潔可靠的水;卡茨基爾的居民從他們一直以來免費提供的幫助中取得了經濟利益;植被、動物以及人類從更好的環境資源保護中獲益,這也可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第3章 恢復洪泛區的利弊

    在不干擾當地居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洪泛區雖然是個挑戰,但這是一個可以完成的任務。一方面是洪泛區的眾多價值,另一方面是居民社區可獲得的眾多收益,這項任務的目標就是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


    第4章 新漁業

    漁民和環保人士正在合作建立一個叫社區定額基金的新組織。這個基金將持有並管理捕撈許可,將社區、資源保護組織和企業的利益統一考慮,終做出漁業決策。基金會從租賃試驗中總結了經驗,可以在減少拖網捕撈的同時平衡環境保護、漁民及當地社區之間的需要。


    第5章 消除饑荒與拯救世界

    企業必須用更具想像力的方式,著眼於長期效果來考慮淨利潤。環保人士必須與農業合作,用安全的方式加強食品生產,使新墾耕地面積小化,減輕集約化農業對周邊野生動植物和自然棲息地的影響。政府必須通過政策和投資的方式保護地球上70億人的生存與健康所依賴的自然繫統。


    我們面臨的風險如此巨大,必須懷有這樣強大的雄心繼續前行。

    第6章 一英裡值一

    在濕地恢復上每投資10,就可以創造30多個就業崗位,從科學家、工程師到拖船操作員、工程經理,環保工程創造出來的就業機會是建造防洪堤、水壩、道路和橋梁的兩三倍。這些項目也支撐著依靠健康的土地和水的行業,包括漁業和旅遊業。保護和恢復全球的牡蠣礁和珊瑚礁無論在經濟上還是生態上都勢在必行——這是一項明智的投資,帶來的回報也很顯著。


    第7章 面對氣候變化,投資未來

    再也沒有比氣候變化更嚴峻、更重要的挑戰了。成千英畝的莊稼被毀,成千英畝樹木叢生的小山被燒,這幅圖景很容易讓人絕望,不過,我們還來得及做出改變。合理投資於大自然能夠幫助我們適應新的氣候環境,同時有利於防止氣候變化變得更糟糕。


    第8章 城市環保

    城市環保不是沒有風險。的風險是,環保可能會變成一種隻有當人們直接受益時纔會去支持的東西。如果真出現這種後果,那麼環保本身的意義將大打。人類出於道義,置那些受我們憐憫生物的利益於自身狹隘的利益之上。摒棄這種道義將是環境保護的一大損失。所以,我們得證明城市環保有廣泛的作用,而不是一味通過宣揚功利主義來贏得更多的支持。城市不斷地提供著證明自然價值的機會。


    第9章 商業角度看自然

    要讓自然的價值深入企業內部,需要每一家企業在戰略和文化上做出改變:從發展新業務、樹立可持續發展目標,到確定哪些決策應該對自然進行評估,再到明確首席財務官等高管在評估新址、更換廠址、提供新產品和服務時應該考慮哪些因素。企業必須從關心為什麼大自然很重要上升到關心更加實際的問題,即關注如何改變商業目標和業務流程上來。


    結語

    致謝

    前言
    致讀者
    作為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Conservancy,以下簡稱TNC)的總裁兼CEO(首席執行官),我一直宣傳號召為保護自然增加投資。許多人鼓勵我把這些想法寫下來以便能傳播給更多的人。此前我從未寫過書,所以知道自己需要有人幫助。我找到了出色的科普作者喬納森?亞當斯,我一直非常推崇他的作品。喬納森和我在本書的寫作中全程通力合作。我們的工作方式是這樣的:我為這本書構想出初論點,然後喬納森和我一起探索故事,進行研究,與專家談話,寫出一版又一版的草稿,不斷對論述進行細致調整。我非常享受這次合作。喬納森是一位出色的合作者。為了保留啟發本書創作的那些演講的精髓,本書是我們倆共同以我的口吻寫成的。
    馬克?特瑟克

    致中文版讀者

    致讀者

    作為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以下簡稱TNC)的總裁兼CEO(首席執行官),我一直宣傳號召為保護自然增加投資。許多人鼓勵我把這些想法寫下來以便能傳播給更多的人。此前我從未寫過書,所以知道自己需要有人幫助。我找到了出色的科普作者喬納森?亞當斯,我一直非常推崇他的作品。喬納森和我在本書的寫作中全程通力合作。我們的工作方式是這樣的:我為這本書構想出初論點,然後喬納森和我一起探索故事,進行研究,與專家談話,寫出一版又一版的草稿,不斷對論述進行細致調整。我非常享受這次合作。喬納森是一位出色的合作者。為了保留啟發本書創作的那些演講的精髓,本書是我們倆共同以我的口吻寫成的。


    馬克?特瑟克



    致中文版讀者

    我很榮幸,曾以投資銀行家和自然保護組織負責人的身份訪問中國,並和中國合作伙伴一起工作。像中國在世界各地的其他朋友一樣,我非常敬佩中國帶領億萬民眾脫貧取得的成就。


    與此同時,中國領導人和中國百姓均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策略對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重要性。尤其是近年人們對空氣清潔、水源清潔、食品安全等問題的認識顯著提高,這三者對中國的未來至關重要。


    特別是空氣污染,這可能是中國面臨的緊迫的問題。盡管政府的積極政策和創新的科學技術可以解決部分問題,但對大自然進行投資也是解決方案之一。正如稍後我將在書中寫到的那樣,一些令人鼓舞的研究發現:保護森林可以在減少空氣污染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此外,保護森林還會帶來許多其他的好處。同樣令人鼓舞的是,這一發現源自環保科學家和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工程師的共同努力。要知道,陶氏是全球的化工企業之一。

    中國領導人也明白環境健康和經濟發展並不具有直接衝突,他們經常提到綠色發展、生態文明以及中國夢。《大自然的財富》一書意在說明,保護自然生態繫統既有益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有益於人類的健康。


    中國擁有自然價值方面的直接經驗,且近中國在環保方面的努力給世界各國上了一課,例如1998年長江洪災之後的全國性的“保護天然林”和“退耕還林”。


    無論是商業性采伐,還是集約農業,都將是中國未來面臨的挑戰。但令我欣慰的是,在中國,我看到人們致力於以深思熟慮的方式實現目標,大自然的價值在這些活動中得以體現。


    目前,中國正斥資數,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確定並保護相關區域的行動,以解決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資源保護、土壤保護、風蝕控制、沙塵暴防治、防洪減災等問題。生態功能保護區的網絡覆蓋了中國國土的15%以上,這很驚人。


    這種行動基於對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兩方面的考量:將發展集中在對重要生態繫統影響小的地區、對生態繫統發揮其作用影響小的地區,這些考量包括防洪、水力發電、灌溉以及旅遊;將環境保護和修復集中在對公共利益有高投資回報率的地區。中國正對這種關於環保和發展的方式進行充分的測試,這一過程,也正好證明了大自然是社會全面繁榮的基石,遠非富人享用的奢侈品。


    大自然保護協會感到自豪的是,從1998年起便來到中國以幫助實現這些目標。在雲南省,我們支持了國家公園附近的一個項目,和當地人一起探尋其他的生計方式,以保持旅遊景區的完整,保存其長期的魅力。我們謹慎地將森林管理科學應用於碳信貸項目,這些項目有益於氣候、社區以及生物多樣性,這些合起來即CCB黃金標準。我們提議改善長江的生態流,這將有利於提高水力發電的收益,補充衝積平原,將水道、濕地和城市湖泊連接起來以幫助防治洪災。


    以上這些僅僅是保護自然生態繫統如何為人類提供服務、滿足經濟需求的幾個例子。本書還將援引世界其他地區的各種例子。對於農業、健康的海洋以及可持續的城市而言,挑戰是巨大的。本書會提供應對這些挑戰的一些思索。


    擔任大自然保護協會首席執行官期間,我難得的一次經歷就是和中國企業家以及其他富有創意的中國人一起工作,他們幫助我們推進在中國的項目,其中包括頗富遠見的馬雲(Jack
    Ma),他是我們全球董事會的成員之一,目前是大自然保護協會的中國理事會主席。這些創業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現在也正成為修復和保護中國環境的一支生力軍。如本書中提到的商業領袖一樣,在開展各自的商業業務的同時,他們開始在中國實踐“創新型的社會公益保護地項目”。保護大自然有很多種方式,包括通過完善政府規章或者建立激勵機制。那些嘗試創新保護模式的人可謂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先鋒,而建設“美麗中國”毫無疑問也是中國政府的重要目標。通過閱讀本書,你可以找到一種由政府、商業領袖、非政府組織、個人以及社區攜手開發自然資本實現自然保護的新方法。我相信,這些努力將引導更多人參與到創造更加可持續的未來中。


    若干年前,一個朋友給了我一本很精美的圖集,介紹了中國眾多自然保護區美的自然風光。中國還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的國度,這一文化蘊含著“天人合一”的思想,意即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彼此相依。


    我非常高興《大自然的財富》能夠在中國出版發行。中國是世界經濟的領軍國家,我誠摯地希望,在提倡並維護大自然在人類未來發展中的作用上,本書可以推動中國崛起為這一方面的領軍者。




    引言

    投資銀行家為什麼要插手拯救自然的事兒呢?在加入TNC之後的次大型活動上,我結識了一些專業領域內的巨頭們,他們當中有環保思想領袖、慈善大亨,也有其他環保組織的領導人。


    在人群中有一位客人格外顯眼:這是一位年過90歲的老紳士,依然健朗敏銳。他舉止優雅,甚至有些過於謙遜,但顯然是一位不容小覷的人物。他似乎散發著一種氣場,告訴別人“不要浪費我的時間”。


    我很快意識到這位先生一定是拉塞爾?E?特雷恩(Russell E.
    Train),一位環保運動史上的傳奇人物:他是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以下簡稱EPA)的第二任主管,總統改善環境質量委員會(President’s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的屆主席,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以下簡稱WWF)的創始理事之一。我那時還是業界新人,對這些大人物隻有望洋興嘆的份兒。

    “你是哪位?”特雷恩先生問,語氣生硬卻不失和善。我向他解釋自己是TNC的新總裁兼CEO,然後補充了一些關於我在華爾街任職的背景細節。


    他不以為然:“你是怎麼從華爾街跑來TNC管事兒的?”

    我支支吾吾地想找到合適的答案,但是沒找到。我們談了些別的話題。在寫作本書期間,拉塞爾?特雷恩去世了。下面就是我原本想告訴他的東西。


    我是怎麼來到TNC的

    許多環保人士,特別是環境保護非營利性組織的領導人,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度過了自己的童年,他們曾經長時間在野外玩耍,但我和他們不一樣。我沒當過背包客,也不是徒步旅行和皮艇愛好者,沒有爬過樹也沒有收集過昆蟲。我沒有捆過干草也沒有養過羊。我是個城市裡的小孩,是克利夫蘭的工薪階層,我也有許多戶外活動——打籃球、送報紙、鏟雪、修剪草坪——但是並沒有深思過“自然”一詞背後的深刻含義。


    我大學時讀的是英語專業,熱衷於表演或者詩歌寫作,也沒有花時間進行戶外活動或積極投身環保活動。1979年大學畢業後我去了日本,在那裡教授英語的同時學習武術,後來進入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工作。以此為起點,我進入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學習,隨後開始了在迅速發展的投資銀行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的24年職業生涯。

    我是在高盛公司做投資銀行家的時候,開始逐漸轉變為一名環保人士的——更確切地說,是在我做了父親之後。與許多人一樣,我很難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從電腦和電視上移開。徒步旅行和野營便成了我的工具。我發現自己以一種年輕時未曾有過的方式享受著自然。


    我讀了斯坦福大學環境學教授格蕾琴?戴利(Gretchen
    Daily)於2002年出版的著作《新生態經濟:使環境保護有利可圖的探索》。這本書解釋了生態繫統的運作方法以及它們是如何為人類提供產品與服務的。這種對自然輸送價值的科學審視使我開始建立起自己對自然的欣賞,也觸發了我對機遇與價格的思索。


    讀完格蕾琴的書之後,我給她打了電話。在我們的次對話中,格蕾琴談的是生物學,我談的是金融,所以有點兒尷尬,但是這場談話對我產生了長久的影響。我開始按照自己在MBA培訓中學到的對企業融資提問的方式向生態提問:自然有什麼價值?誰向其投資,什麼時候投資,原因何在?自然投資能產生多高的回報率?保護自然在什麼時候是一項好的投資?自然資源保護不就是在積累自然資本嗎?


    在我華爾街職業生涯即將結束時,我有幸找到了一些答案。2005年我差一點離開了高盛,但當時的CEO亨利?M?保爾森(Henry M.
    Paulson)說服我留下為公司建立一個環保項目,他是一位堅定的環保人士,後來成為了喬治?W?布什總統手下的財政部部長。

    我們的理念非常簡單:雇用一組環保專家為高盛公司尋找商業機遇,這在商業上是一個英明的決定。我們的動機並非慈善事業或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盡管這些也很重要,而核心的是純粹的商業動機。


    我們追求的是能產生兩種益處的機遇:一是能為高盛公司創造好的商業利潤,二是對環保有所助益。我們越是追求這樣的雙贏機遇,找到的就越多。比如,我們要求自己的投資研究部門評估某些公司的環保記錄及其財務淨收入。我們請私募股權投資的同事為可再生能源公司的投資進行排序。在對企業客戶進行咨詢服務時,我們向他們展示了提高環保行為能力會對他們的商業增長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公司甚至在智利南部的火地島開闢了一塊令人驚嘆的保護區——此舉成功地激勵了員工和雇員,引起了客戶的興趣,也令政府合作部門非常高興,這項投資回報頗豐。


    在開展這些環保活動的同時,我們開始與非營利性環保組織建立合作,其中包括TNC、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學會(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未來資源研究所(Resources for the
    Future)等。從這些合作伙伴那裡的諸多獲益使我們既驚喜又心生敬佩。我們認為他們從我們身上也學到了不少東西。環境保護組織以及它們與私營機構高效合作的前景讓我非常興奮。


    在保護自然的事業上,我是一個後來者,但它變成了我的目標與激情。

    為大自然定價

    2008年,我離開了高盛,轉而擔任TNC的總裁兼CEO。當手機鈴聲響起,我被告知可能獲得這個職位的時候,

    媒體評論
    《大自然的財富》告訴我們每個人要行動起來,珍惜自然、保護自然的重要意義。希望20年後可以繼續擁有藍藍的天、干淨的水、清新的空氣。
    ——馬雲,*創始人、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
    我以極大的熱情向關心大自然的朋友們推薦這本書。馬克是我在高盛時的合伙人,他滿懷理想並以其豐富的金融和企業管理經驗來推動全球環保生態事業。保護自然,不是慈善與施舍,而是以負疚和感恩之情回饋我們賴以生衍繁榮的大自然母親,更是人類可能做出的重要、明智的長遠投資。毫無疑問,我們對自然的投資越多,我們未來擁有的大自然財富就越多。——胡祖六,著名經濟學家
    企業家不但可以創造財富,也可以成為保護自然財富的創新者。此書會告訴你這二者間的關繫和奧妙!——牛根生,蒙牛集團創始人、老牛基金會創始人
    我們的生意和生活需要有態度的行動,態度是價值觀,更是自我約束和勇於約束他人的行為。商業人士投身自然保護,是心靈環保的修行,受益無窮!其間奧秘,讀過的人都知道。
    ——宋立新,《英纔》雜志出版人


    《大自然的財富》告訴我們每個人要行動起來,珍惜自然、保護自然的重要意義。希望20年後可以繼續擁有藍藍的天、干淨的水、清新的空氣。


    ——馬雲,*創始人、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

    我以極大的熱情向關心大自然的朋友們推薦這本書。馬克是我在高盛時的合伙人,他滿懷理想並以其豐富的金融和企業管理經驗來推動全球環保生態事業。保護自然,不是慈善與施舍,而是以負疚和感恩之情回饋我們賴以生衍繁榮的大自然母親,更是人類可能做出的重要、明智的長遠投資。毫無疑問,
    我們對自然的投資越多,我們未來擁有的大自然財富就越多。——胡祖六,著名經濟學家

    企業家不但可以創造財富,也可以成為保護自然財富的創新者。此書會告訴你這二者間的關繫和奧妙!——牛根生,蒙牛集團創始人、老牛基金會創始人


    我們的生意和生活需要有態度的行動,態度是價值觀,更是自我約束和勇於約束他人的行為。商業人士投身自然保護,是心靈環保的修行,受益無窮!其間奧秘,讀過的人都知道。


    ——宋立新,《英纔》雜志出版人

    通過把環保問題轉化為經濟問題,馬克·特瑟克告訴我們經濟增長和環境可持續發展並不矛盾。《大自然的財富》采取實用的方法,將環保問題從意識形態層面轉到實踐層面。——比爾·克林頓,美國第42任總統


    馬克·特瑟克不僅了解商業,也了解環境。我倆在這兩個領域都合作過。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將商業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以造福大自然和我們的經濟。——亨利·保爾森,美國前財政部長


    《大自然的財富》以再明了不過的方式講出了為什麼我們應該停止對自然理所當然般的索取。書中富於智慧的解決方案以強有力的商業邏輯,為保護自然的戰略目標奠定了基礎。令人擔憂的未來,是我們期盼和行動起來的好理由。——克裡斯·安德森,TED策展人


    這本書非常重要,且來得正是時候。商界正逐漸理解保護環境的價值和必要性。當下,環保界需要使用商界的語言,如資產、風險以及創新來談論大自然。《大自然的財富》正是一本引領環保進入下一個階段的指南。——沃爾特·艾薩克森,《史蒂夫·喬布斯傳》作者


    《大自然的財富》中,馬克·特瑟克和喬納森·亞當斯富有見地地闡釋了人的經濟和自然的經濟這二者的相互依賴性,以及永久保存這兩種經濟的可行方案。——愛德華·威爾遜,哈佛大學名譽教授


    《大自然的財富》一書中,馬克·特瑟克以銀行家的眼光和野外活動愛好者的心腸看待自然環境。他清晰地闡釋了為什麼保護大自然是我們明智的投資。——特德·特納,特納企業公司董事長


    假如企業和自然打算充分發揮各自潛能,共同成長,這將始於本書字裡行間的願景和遠見。如此佳作,隻有投入同等熱情來引領商業和環保兩界的作者纔寫得出。——利偉誠,陶氏化學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大自然的財富》有力地論證了企業責任不僅僅是正確的道德策略,更是正確的商業策略。環保主義者和企業領袖們必須了解大自然是如何為經濟繁榮和生態健康做出貢獻的。——《出版人周刊》


    在這部及時出版的充滿鼓舞與智慧的書中,馬克·特瑟克和喬納森·亞當斯共同揭示了一個道理:隻有自然世界健康發展,商業世界纔能健康發展。書中引用的案例對企業家、環境保護者、首席執行官或科學家們都具有同樣的吸引力,我們看到大自然的財富與我們的財富密不可分。如果我們對地球賦予的資源投入與其他重要資產和投資同等的保存與呵護,我們就能從中取得利潤——換句話說,浪費資源就是坑害自己。幸好這本書告訴了我們為什麼*不能這樣做。——艾倫·韋斯曼,暢銷書作家


    自然是人類生存與經濟發展的根本。身為一個在環保界與商業界都有豐富經驗的作者,馬克·特瑟克正是帶領我們了解商業與環境保護緊密聯繫的*人選。本書出版的時機極好,內容舉例翔實,為如何明智投資、建立新聯盟以創造人類與自然共有的可持續發展的美好未來指明了方向。太棒了!——海倫妮·蓋爾,美國國際關懷組織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人們早已意識到自然是財富的源泉,但是,我們目前依然沒有在經濟決策中對自然資產給予應有的重視。在這本出版時機恰到好處的書中,馬克·特瑟克令人信服地論證了投資環保和可持續利用能夠使人類和自然都獲得巨大紅利。——路易斯·阿爾貝托·莫雷諾,美洲開發銀行總裁


    在20世紀70年代,環保活動家與企業家互相輕視。而在21世紀,他們常常是密切的合作伙伴。這種改變是像馬克·特瑟克這樣的先驅帶來的。他的書揭示了繁榮發展對清潔河流與堅固橋梁有著相同的依賴。轉基因作物可能與退耕還林一樣受歡迎,因為它們都能為更健康的地球做出貢獻。——斯圖爾特·布蘭德,《全球紀律》作者


    馬克·特瑟克的論述新穎而清晰,極富說服力,我們必須認識到寶貴自然資源所蘊含的經濟價值。我全心全意贊同分配與使用這些資源必須立足於市場,並且配備明智的管理規則。特瑟克以真實的事例與天纔的邏輯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約翰·費伊,美國國家地理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這是一本對環保主義者、投資銀行家和其他所有人都非常重要的書。它清晰地闡明向自然投資是筆非常劃算的生意——不僅僅是從道義上講,從經濟的角度看也是一樣。本書應該被嚴肅對待,這對我們的自身利益而言是明智的。——莫頓·夏皮,美國西北大學經濟學教授兼校長


    也許保護自然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但是這本書明確地告訴我們,繼續浪費我們美好的地球對經濟極其不利。與持有傳統思維的經濟學家相比,這本書裨益無窮!無窮!——比爾·麥吉本,明德學院舒曼傑出學者,著有《即將到來的地球末日》

    在線試讀
    許多人臆斷水和一些自然資源應該永久免費,這種認知由來已久且根深蒂固,因此很難推翻。至少在發達國家,幾乎每個人都確信兩件事:早晨打開淋浴噴頭時,流出的是清潔的水;當他們付水費時,價格低廉。即使在2011年美國用水貴的城市聖菲,一杯8盎司的自來水也隻需10美分左右。
    也許這是言過其實,畢竟聖菲是個例外。為解決水資源短缺, 2008年,聖菲啟動了一項浩大而昂貴的工程,即從裡奧格蘭德(RioGrande)引水——用市民繳納的水費為此買單。而在大多數其他地方,甚至是干涸不堪的菲尼克斯,一杯水也不過幾美分。如此看來,水資源的稀缺程度幾乎與水價沒有關繫。沙漠中的水費不貴,而多雨的西雅圖水價卻是全美的地方之一。這一方面是由於西雅圖需要清償修建水處理廠的債務,同時也是因為西雅圖立法者為鼓勵節約用水而有意選擇維持高費率。
    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幾乎不需要支付水費。我們收到的水費賬單並不是為水本身付費,而是為了支付將水引入我們家的管道費用和繫統操作人員的工資。水費並沒有顯示水本身的重要性——這種脫節把水資源短缺的危險隱瞞了幾十年。
    例如,美國內務部墾務局負責監管西部17州的水資源。20世紀初開始,墾務局開展了一繫列旨在控制西部水資源的大型工程項目。然而,使用胡佛水壩和加州中央谷地計劃帶來的水源與水電的人並不支付基建的所有成本。“墾務局”這個名字本身就揭示了它根本的偏見態度;水資源留在河裡供魚類生活是一種“荒廢”,因此必須被“開墾”以便人類取用。正如馬克?賴斯納(MarcReisner)在他1986年的經典作品《凱迪拉克沙漠》中指出的那樣,在美國西部,缺水已經成了生存問題的核心,隻要能解決這一問題,不論工程技術難度有多大,什麼計劃都會被支持。在西部,賴斯納寫道:“水往高處有錢的地方流。”
    水資源出售
    過去的1000年中,人們認識到區域性水資源交易是可行的。比如,在阿曼的沙漠中,同一個村莊中的農民共同建造一種叫作阿夫拉賈(aflaj)的灌溉繫統,並且分擔水渠維護的責任,而繫統保證參與者都能分得引水的使用權——可以是一小時、一天或一周。超出個人所需的水可以在農民間進行租借和出售,這個繫統為世界上干旱地區之一的阿曼保證了可持續的供水。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生活在愛德華茲含水層(EdwardsAquifer)上的人持有用水泵抽取地下水的許可。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取水許可的交易一直很火熱。例如,農民將自己的取水許可賣到聖安東尼奧,使該城市獲得約5萬畝呎的水權。這個水資源市場驅使更多的投資進入合理灌溉技術領域,也將水從灌溉草場等低價值活動轉移到更高價值的城市與工業用途上。


    許多人臆斷水和一些自然資源應該永久免費,這種認知由來已久且根深蒂固,因此很難推翻。至少在發達國家,幾乎每個人都確信兩件事:早晨打開淋浴噴頭時,流出的是清潔的水;當他們付水費時,價格低廉。即使在2011年美國用水貴的城市聖菲,一杯8盎司的自來水也隻需10美分左右。


    也許這是言過其實,畢竟聖菲是個例外。為解決水資源短缺, 2008年,聖菲啟動了一項浩大而昂貴的工程,即從裡奧格蘭德(Rio
    Grande)引水——用市民繳納的水費為此買單。而在大多數其他地方,甚至是干涸不堪的菲尼克斯,一杯水也不過幾美分。如此看來,水資源的稀缺程度幾乎與水價沒有關繫。沙漠中的水費不貴,而多雨的西雅圖水價卻是全美的地方之一。這一方面是由於西雅圖需要清償修建水處理廠的債務,同時也是因為西雅圖立法者為鼓勵節約用水而有意選擇維持高費率。


    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幾乎不需要支付水費。我們收到的水費賬單並不是為水本身付費,而是為了支付將水引入我們家的管道費用和繫統操作人員的工資。水費並沒有顯示水本身的重要性——這種脫節把水資源短缺的危險隱瞞了幾十年。


    例如,美國內務部墾務局負責監管西部17州的水資源。20世紀初開始,墾務局開展了一繫列旨在控制西部水資源的大型工程項目。然而,使用胡佛水壩和加州中央谷地計劃帶來的水源與水電的人並不支付基建的所有成本。“墾務局”這個名字本身就揭示了它根本的偏見態度;水資源留在河裡供魚類生活是一種“荒廢”,因此必須被“開墾”以便人類取用。正如馬克?賴斯納(Marc
    Reisner)在他1986年的經典作品《凱迪拉克沙漠》中指出的那樣,在美國西部,缺水已經成了生存問題的核心,隻要能解決這一問題,不論工程技術難度有多大,什麼計劃都會被支持。在西部,賴斯納寫道:“水往高處有錢的地方流。”


    水資源出售

    過去的1
    000年中,人們認識到區域性水資源交易是可行的。比如,在阿曼的沙漠中,同一個村莊中的農民共同建造一種叫作阿夫拉賈(aflaj)的灌溉繫統,並且分擔水渠維護的責任,而繫統保證參與者都能分得引水的使用權——可以是一小時、一天或一周。超出個人所需的水可以在農民間進行租借和出售,這個繫統為世界上干旱地區之一的阿曼保證了可持續的供水。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生活在愛德華茲含水層(Edwards
    Aquifer)上的人持有用水泵抽取地下水的許可。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起,取水許可的交易一直很火熱。例如,農民將自己的取水許可賣到聖安東尼奧,使該城市獲得約5萬畝呎的水權。這個水資源市場驅使更多的投資進入合理灌溉技術領域,也將水從灌溉草場等低價值活動轉移到更高價值的城市與工業用途上。


    盡管伴隨著爭議,但在全國範圍內創造水資源交易市場的努力使市場在其他地區湧現出來。在澳大利亞,彈性水資源市場協助應對席卷全國長達十餘年的嚴重旱災,在一些地方依然起著積極作用。目前在澳大利亞,水權可以進行買賣、交換或租賃。該繫統使應對旱災的效率大大提高,也是大多數澳大利亞農場幸免於難的原因之一。


    然而,澳大利亞的環境,尤其是墨累–達令河流域一帶不容樂觀。由於地表水稀少,農民開始更多地使用地下水,並且注意收集他們土地上原本就有限的降水,從而剝奪了河流的水量。“你的效率越高,河裡的水就越少。”澳大利亞經濟學家邁克爾?揚(Michael
    Young)寫道。環境保護者面臨的挑戰並非徹底拋棄市場,因為市場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有積極意義,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調控這一復雜的工具,以保證對環境所帶來的好處能恰當地定價。


    然而為數不多的全國市場畢竟是例外。在大多數地區,由於各種實際原因,水是免費的。這種做法帶來了一些荒謬的結果,比如記者查爾斯?菲什曼(Charles
    Fishman)在他的書《大水荒:水資源的秘密生活與動蕩未來》中所舉的例子。位於俄亥俄州拿破侖市的世界的金寶湯公司,所有的用水都由莫米河(Maumee
    River)免費提供。另一個例子是2008年,佛羅裡達州給全世界的食品公司雀巢發放了一張要價2的許可證,授予他們從藍泉國家公園10年的取水權。有了這張極其廉價的許可證,頂著當地水資源管理者對泉水枯竭的警告和抗議,雀巢從公共土地中汲取無限量的水,以“鹿野苑”(Deer
    Park)的品牌灌裝出售。

    有的經濟學家和立法者認為,創造目前還不存在的自然資源交易市場是合理的選擇。這些理論家認為,給一切東西制定好價格,價格成本自然會促進資源節約。理論似乎足夠清晰——如果雀巢要為藍泉的水付出足夠高的成本,那麼他們很可能會選擇減少用水以降低成本。在合適的條件下,市場可以幫助確定自然的價值並促進環保,得州的愛德華茲含水層就是其中一例。


    水資源的歸屬權與價格在某些方面依然是一個哲學與道德問題,其中還帶有不可忽視的政治因素,但是如何使用水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法律問題。水資源法可能錯綜復雜,尤其是在美國,氣候與政治的巨大差異造成不同地區之間對此類問題大相徑庭的處理方式。比如,在得州,州法院2011年判決地下水存儲層上方土地的所有人也擁有含水層內的水。因此,在得州法律中,水資源與原油處於同等地位;如果你擁有含水層上方的土地而且有個馬力強大的抽水泵,你就可以不考慮其他想要或需要這些水的人,盡情地抽水。這種觀念的後果之一,就是如果有法律或法規用限制土地所有者取水量的方法來達到保護水源的目的,這種做法就構成了剝奪私人財產,因此土地所有者有權得到補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誰擁有水資源,而是誰擁有水資源的使用權:可支配的水量是多少、時間多長,以及用於何種用途。然而在2004年印度南部喀拉拉邦(Kerala)的糾紛爆發之前,大企業都沒有意識到產權、使用、價格以及水資源缺乏的問題。


    企業、水源與風險

    喀拉拉邦的居民大多過著溫飽型的農業生活,種植水稻與椰子。1999年,可口可樂在當地開辦了一家占地40英畝的灌裝廠,生產軟飲料和灌裝礦泉水,在此之前,小村莊普拉奇馬達(Plachimada)的居民一直維持著勉強溫飽的生活。2004年,普拉奇馬達的水井干涸,農民無法澆灌莊稼,騷亂於是發生了。


    當地社區認為可口可樂是水源短缺的罪魁禍首。公眾的呼吁導致可口可樂公司關閉了普拉奇馬達的工廠,這是印度境內的可口可樂工廠之一。2004年3月,可口可樂的主要競爭對手百事公司在印度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盡管在2005年6月,高等法院判決認定可口可樂公司僅僅對喀拉拉邦的水源短缺負有很小的責任——農業纔是的原因——工廠也被允許繼續運行,但這仍讓可口可樂公司的聲譽遭受了打擊。為了強調水的重要價值,普拉奇馬達村村委會在2010年建議,應該允許當地居民就1999年至2004年地下水枯竭造成的損失向嫌疑人可口可樂公司進行索賠。


    企業面臨的問題蔓延至喀拉拉邦之外的遠方。當那裡的活動家啟動抵制運動後,這個問題吸引了來自全球的注意力,並且成了美國與歐洲高校學生關心的社會訴求。可口可樂再次遭受了公關形像上的打擊,而且這一次範圍波及全球。幾乎每個用水的公司都提高了警惕。盡管沒有哪家公司願意公開承認,但喀拉拉邦事件的影響波及全世界,相關的公司開始努力了解自身用水量是多少、哪些人依靠同一水源以及水源的可靠性如何。


    你若是仔細想想,制造可樂不過是將糖和水這兩種廉價而常見的原料相混合,聽起來更像是青少年在路邊攤鼓搗的玩意兒,而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路子。然而,可口可樂這個努力將自己塑造為全球受尊重的品牌之一,僅僅靠這個把戲就建立了龐大的商業帝國。公司的市場價值,即可口可樂股票的復權價,是其賬面價值的許多倍,賬面價值就是將公司全部固定資產清算後股東所能獲得的總價值。除了他們傳說中的神秘配方,可口可樂之所以能成為商業巨人,還是因為品牌塑造與一個多世紀以來消費者的喜愛。


    對於其他依賴水源的跨國公司來說情況也是一樣,比如雀巢和酒業巨人英國南非米勒釀酒公司(SABMiller)。如果將水源和品牌都拿走,這些公司便所剩無幾。但是可口可樂公司在喀拉拉邦得到的教訓是:消費者的喜愛也許非常脆弱。企業如果不能精心維護,便可能在長遠發展上面臨生存危機。這些公司不僅僅使用大量的水,它們的用水活動還涉及數百個居民社區。盡管沒有人能預言下一次水危機出現在何處,但水危機總是會發生,而不論發生在哪裡,人們也還是想要喝啤酒和汽水,因此可口可樂、南非米勒和雀巢總有潛力或意願在那裡經營。此類企業的領導已經開始意識到無論在哪裡工作,他們必須關心水資源,也必須考慮到與他們分享水源的當地居民。


    依靠水源的企業是對自然資源進行有意義估價的先鋒。這些企業理解,它們要麼繁榮發展,要麼就要給這種不可替代的配料尋找替代品,還懂得企業直接依靠消費者,而消費者越來越傾向基於制造者的環保記錄來選購商品。


    可口可樂顯然在喀拉拉邦吸取了教訓。查爾斯?菲什曼指出,可口可樂2002年提交給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年度報告中,水並沒有被列在“原材料”部分。而到了2010年,“原材料”部分開篇便說道:“水是我們所有產品的主要配料……我公司認為水資源的可獲得性、質量和可持續性……是我們企業面臨的關鍵挑戰之一。”


    2007年,可口可樂發誓他們會“在2020年前向自然和居民歸還與我們的飲料生產過程中的消耗等量的水”。他們起初稱之為“水資源中立”,但是現在已經更名為“補充”。百事可樂公司顯然想要超過自己的競爭對手,在2010年宣布他們將實現“水資源盈餘”,即歸還比消耗量更多的水。


    沒有人想要重演喀拉拉邦事件,尤其是可口可樂公司。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以及同類公司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本性。它們基於理性計算與明智的商業策略為投資者尋找利潤。這些公司並沒有將環保列為主要任務。然而,尤其是在過去10年間,它們對自然資源的價值有了不同的理解,並且全都領會到向自然投資可以迅速提高企業的收益。


    提高使用與管理水資源的效率並不僅僅是精益調整制造方法。更重要也更具挑戰性的是,透過工廠的圍牆和廚房的水龍頭來宏觀考慮這個巨大的繫統——工廠、農場、森林、居民社區、政府——如何互相協調。


    這種宏觀意識非常重要,因為可口可樂軟飲料制造或南非米勒釀造啤酒過程中消耗的大部分水並非用於工廠生產線,而是用在種植甘蔗、大麥及小麥等農作物中。思考角度的調整使商業與環保的計算方法都發生了變化。現在的環保不僅涉及森林的動態,同時也涉及像卡洛斯?薩拉薩爾等人在供應鏈中做出的具體商業決策。


    水足跡

    水資源保護不僅僅依靠可口可樂這樣的公司制造產品的方式,也依靠改變消費者進行購買的方式。現在大多數的人都熟悉“碳足跡”的概念了,這是個隨著對全球變暖的擔憂一起流行起來的詞語。同樣,消費者現在也應該考慮自己的“水足跡”了,這是一位名叫阿爾傑恩?胡克斯特拉(Arjen
    Hoekstra)的荷蘭學者從2002年起倡導的理念。水足跡就是制造一件產品所需要的所有用水量,包括從生產的步到包裝上架的全部過程。


    這個數字也許非常驚人。據在荷蘭特溫特大學任教授的胡克斯特拉的研究,一瓶1升裝的瓶裝可口可樂需要飲料中的1升水,生產和清洗消耗1升水,生產瓶子需要10升水,還有種植產糖植物所耗費的驚人的200升水——每升可口可樂需要總計212升(合56加侖)水。


    許多普通的產品都有著驚人的水足跡:一件棉質襯衫需要660加侖水,一磅小麥需要120加侖水,一磅牛肉需要將近2
    000加侖水。一頓普通的美式早餐(兩個雞蛋、吐司和咖啡)需要120加侖水,如果你在吐司上塗黃油或者在咖啡裡加奶,這個數字更大。當你的視野超越了產品、食物、飲料,加上我們日常的其他用水活動之後,比如澆灌草坪、衝廁所、刷牙、洗澡、洗衣服、洗碗、洗車等,這個數字大得驚人。2004年,美國人的年總水足跡為全世界——人均655
    000萬加侖,幾乎足以填滿一個奧運會級別的遊泳池。

    面對這些數據,許多人都十分震驚。教育消費者認識到日常生活用品生產中對水資源、能源、原油或其他任何資源的使用量,是幫助他們對選購產品和消費多少做出明智選擇的步。到目前為止,碳足跡和水足跡都還沒有起到重大作用。希望有朝一日它們也能成為消費者做出購買選擇時考慮的因素,然而目前這隻是個願望。


    消費者一般隻處理自己的直接水足跡,包括他們在家看得見摸得著的每日用水量、安裝節水馬桶或淋浴器,或者遵守干旱時期的當地限用政策。然而,一個消費者的總水足跡——那個奧運會級別的遊泳池——遠遠超過他們的直接用水量,但可悲的是人們並不知情。


    現在,研究者與水資源保護活動家們正在推廣“水足跡”的理念,目的是能將它納入商品標簽信息中,希望能喚起人們對大量消耗珍貴水資源的重視。2008年,胡克斯特拉協助建立了水足跡聯網以達到這個目的。有的公司開始致力於使用更少的水。在2010年,李維斯推出了一個名為“Water


    水資源短缺並不僅僅是諸如李維斯和可口可樂這樣的公司所面臨的風險,也不僅僅是投資者買賣得州水權的機會。這同時對所有人的生活都有著深刻的影響,為減小這些影響所作的努力可能極其有益。人們如何使用水和保護水,以及如何利用其他自然資源,會對我們所有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這些問題都是卡洛斯?薩拉薩爾2011年在卡塔赫納所提出的疑問的核心。當大城市或大公司與山谷或海岸線接觸時,它們會完全依賴河流作為水源。然而,發生在河流上遊的事情決定著河流的情況。保護薩拉薩爾的企業的水源和無數居民與自然社區的水源就需要保護森林。環境保護者正在拉丁美洲到處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案,他們在哥倫比亞的考卡山谷找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伙伴,但是這個設想的根源在遠方,在另一個貌似更不可能對拯救自然產生靈感的地方——紐約市。


    ……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