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展情況研究與評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叢書20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
    【市場價】
    860-1248
    【優惠價】
    538-780
    【作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概況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ISBN】978751771191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17711919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2月 

        
        
    "

    編輯推薦

    建設小康社會戰略構想提出之後,黨領導人民在國家現代化征程中取得了一項又一項重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施了以三大攻堅戰為突出任務的一繫列戰略部署。本書論述了無論從三大攻堅戰等一繫列部署的實施情況來看,還是從“十三五”規劃相關指標完成情況來看,小康社會已全面建成。本書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展情況研究與評估”課題組歷時一年多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展情況研究與評估”課題組歷時一年多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70多年全體中國人共同奮鬥,小康社會夢想終於成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重要的裡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我們要認真總結經驗,依托既有基礎,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持續推進國家現代化,盡早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作者簡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是直屬中國國務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詢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中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中的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長期性以及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對重大政策的獨立評估和客觀解讀,為黨中央、國務院提供政策建議和咨詢意見。
    自1980年成立以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事關中國經濟改革、對外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方向、目標及戰略舉措方面,完成了一繫列具有重要價值和重大影響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大量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為中國經濟社會的歷史發展作出了貢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是政府智庫的人纔高地,擁有一批著名的經濟學家和高水平的專職研究隊伍,並協調集聚國內外專家共同參與決策咨詢研究。中心始終堅持“唯實求真,守正出新”的核心價值,崇尚實事求是、客觀理性和專業主義精神,把人纔、思想和高質量成果作為寶貴的財富。

    目錄
    目錄
    總報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順利實現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大事件,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大事件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領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
    四、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展狀況綜合評估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評估的框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展情況評估
    三、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短板分析
    四、主要結論及政策啟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人民生活水平和需求結構的變化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人民生活變遷的主要階段

    目錄


    總報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順利實現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大事件,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大事件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領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
    四、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專題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展狀況綜合評估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評估的框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展情況評估
    三、新發展階段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短板分析
    四、主要結論及政策啟示

    專題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人民生活水平和需求結構的變化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人民生活變遷的主要階段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人民生活水平和需求結構實現歷史性跨越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進需求結構持續升級的主要經驗
    四、站在新起點上促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需求結構升級的短板制約
    五、政策建議

    專題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水平和需求的變化
    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基本達成全面小康主要目標
    二、“全面”程度仍待提高,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較為突出
    三、在重要歷史交彙期,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面臨新挑戰新機遇
    四、著眼提質增效,著力民生領域高質量發展,以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的不斷提升,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專題四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生態文明建設
    一、生態文明建設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二、對標相關指標,評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生態文明建設進程
    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歷程及經驗總結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戰略和重點任務

    專題五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的中國與世界關繫
    一、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進程中發展成為開放型經濟大國
    二、主動融入經濟全球化對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三、中國的開放發展為全球經濟的繁榮穩定做出重大貢獻
    四、中國開放發展的主要經驗

    專題六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中的民生改善和主要民生訴求
    一、民生工作主要進展
    二、城鄉居民民生滿意度總體普遍上升
    三、城鄉居民民生關切點主要是收入、醫療、養老和子女教育
    四、生活不滿意群體的主要特征及民生訴求
    五、對標全面建設現代化新目標,進一步改善民生工作的政策建議

    專題七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鄉村發展與變遷
    一、我國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2020年後鄉村發展面臨的機遇、問題和對策
    三、中國扶貧開發工作的歷程、政策和經驗

    專題八
    從現代化建設的經驗、規律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
    一、戰後發展中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經驗、規律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與我國現代化面臨的挑戰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

    專題九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經驗和制度文明建設成果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經驗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制度文明建設成果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驗的普遍意義

    專題十
    順利開啟和成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路徑
    一、開啟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二、順利開啟和成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戰略思路
    三、順利開啟和成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需要深化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戰略路徑

    在線試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展情況研究與評估
    總報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
    總報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
    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這一夢想在舊的社會制度下始終隻能是“幻想”。進入近代以來,在西方列強的蹂躪下,中國人民陷入苦難深淵,離小康夢想越來越遠。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華民族迎來了民族復興的曙光,小康社會夢想真正成為可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奮鬥,小康社會夢想終於成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重要的裡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習近平在基層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0年9月20日第2版。要認真總結經驗,依托既有基礎,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持續推進國家現代化,盡早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順利實現
    建設小康社會戰略構想提出之後,黨領導人民在國家現代化征程中取得了一項又一項重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施了以三大攻堅戰為突出任務的一繫列戰略部署。無論從三大攻堅戰等一繫列部署的實施情況來看,還是從“十三五”規劃相關指標的完成情況來看,小康社會已全面建成。與此同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呈現出以下五大亮點。
    (一)創造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奇跡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展情況研究與評估


    總報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


    總報告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裡程碑
    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這一夢想在舊的社會制度下始終隻能是“幻想”。進入近代以來,在西方列強的蹂躪下,中國人民陷入苦難深淵,離小康夢想越來越遠。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華民族迎來了民族復興的曙光,小康社會夢想真正成為可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7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體中國人的共同奮鬥,小康社會夢想終於成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一座重要的裡程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習近平在基層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0年9月20日第2版。要認真總結經驗,依托既有基礎,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持續推進國家現代化,盡早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順利實現
    建設小康社會戰略構想提出之後,黨領導人民在國家現代化征程中取得了一項又一項重大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實施了以三大攻堅戰為突出任務的一繫列戰略部署。無論從三大攻堅戰等一繫列部署的實施情況來看,還是從“十三五”規劃相關指標的完成情況來看,小康社會已全面建成。與此同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呈現出以下五大亮點。
    (一)創造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奇跡
    工業革命以來的全球發展史表明,對後發經濟體而言,實現短暫的快速發展並不難,難的是保持長期的快速發展,但是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快速增長持續時間長的奇跡。按照世界增長和發展委員會的測度標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全球僅有的13個實現持續高增長的經濟體中,中國高速增長保持的時間長,超過半個世紀,比創造了“亞洲奇跡”的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快速增長期還要長10~20年。快速的經濟增長使中國在幾十年間實現了由經濟弱國到經濟大國的歷史性跨越,人均GDP從1978年的不足2提升到2019年的102,全球排名從1978年的第175位提升至2019年的第63位;經濟總量從1978年的不足150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14以上。中國不僅已穩定地成為全球第二經濟大國,而且經濟總量即將超過歐盟這一巨大經濟體。過去幾十年,也是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過程,數以億計農村人口進入城市,使城鎮化率從1978年的17.9%提升至2020年的60%以上,農業勞動力的比重從1978年的70.5%下降至2019年的25%左右。從2010年開始,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就居全球之首,2019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比排名第二的美國高10個百分點。快速的發展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始終保持在30%左右。
    (二)創造了社會長期穩定的奇跡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既是經濟轉型、社會轉型的過程,也是體制變革、經濟開放的過程。從國際經驗來看,無論是經濟和社會轉型,還是體制變革和經濟開放,都蘊含著各種各樣的風險甚至是巨大的風險,如經濟轉型可能帶來大規模失業和收入差距擴大,社會轉型可能造成大量貧民聚集在城市和階層過度分化,體制變革可能會導致政治動蕩,經濟開放可能會影響安全發展。如果處置不當,不僅會引起社會動蕩,甚至會導致發展進程的中斷和倒退。東歐一些國家改革的失敗和拉美一些國家持續的社會動蕩就是明證。而中國在轉型過程中,長期保持了低失業率,杜絕了城市貧困人口大面積聚集現像,化解了一連串國際經濟波動帶來的衝擊,逐步提高了共同富裕的水平,避免了社會階層的過度分化。中國居民收入基尼繫數由2008年的峰值(0.491)逐步下降至2019年的0.465,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在2009年達到峰值之後快速縮小至2019年的2.64,人均GDP的省份與省份之比由2000年的10.8縮小至2019年的5.0。我們還基本建成了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繫,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由2000年的14.4%提高至2019年的88.4%。中國的轉型不僅成功地應對了各種風險挑戰,而且為社會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建立了高水平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40年前,中國的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相當薄弱,是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主要瓶頸。當時沒有一條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率也不足2%。40年後,中國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化、現代化水平令全球羨慕,在一些領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高水平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基本實現網絡化,“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區域間人員交流、物資串換日益便捷,綜合運輸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國民經濟主動脈作用日益顯現。其中,有兩項特別引人注目。一是高鐵的飛速發展。從2008年條高鐵——京津高鐵投入運營開始,在10年左右的時間內,我國已經建成“四縱四橫”高鐵網,成為世界上高鐵成網運行的國家。到2019年末,高鐵營業總裡程達3.5萬千米,超過世界高鐵總裡程的2/3,居世界位。二是建成一繫列超大工程。如青藏鐵路、大興國際機場、上海洋山港、港珠澳大橋等。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指數,中國的交通基礎設施競爭力全球排名第24位,居發展中國家之首。大規模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支撐了過去幾十年的快速發展,而且將有力地支撐新時期的現代化。
    (四)在一些領域走到了全球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前沿
    國際經驗揭示,作為現代化的後起者,發展中國家可以學習模仿先發國家的技術,但往往很難實現技術的超越,一些國家甚至淪為發達國家的技術依附者。而中國通過實施科教興國、人纔強國等戰略,在部分領域成功實現了對發達國家的技術趕超。中國在探空、探海、量子通信和計算等領域已經進入全球“梯隊”。“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天問一號”執行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下潛突破1萬米;自主研制並發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組建世界首個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建成更高水平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其等效計算速度遠超美國的量子計算機“懸鈴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獨立的全球導航繫統的國家。2020年“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繫統正式開通。“北鬥三號&rdquo器件和組件全部國產化,功能性能指標達到世界一流,可向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服務,具有釐米級導航定位增強能力。中國在5G技術及其產業化、大疆無人機、人工智能應用等方面成為行業的全球引領者。華為、中興等4家中國公司擁有的5G標準專利數占全球的36%。大疆無人機產品占據全球80%的市場份額。中國的人工智能企業近800家,位居世界第二位。在這些領域的成功趕超是構成中國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重要基礎。
    (五)建立了頗具韌性的經濟社會治理體繫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經歷了從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一繫列外部衝擊,經歷了1998年長江流域大洪水、2008年汶川大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等一繫列自然災害的衝擊,但中國經濟依然能夠持續較快增長,中國社會依然能夠保持和諧穩定。之所以能夠如此,是因為中國建立了頗具韌性的經濟社會治理體繫。黨中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證了現代化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保證了在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中國人民能夠形成抗擊重大風險的強大合力。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保證了經濟始終充滿活力,保證了經濟穩定運行有著強有力的支撐。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保證了資源和要素的高效配置,保證了宏觀經濟運行的平穩有序。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激勵了全社會創業、創造、創新的積極性,促成了有利於社會長期和諧穩定的利益格局。在長期探索的基礎上形成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繫,有效化解了各類矛盾,確保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大事件,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大事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必將在中華民族和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國家現代化邁上一個新的大臺階,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下了雄厚基礎
    改革開放之初,中央提出了“三步走”的現代化戰略安排。進入21世紀,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明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到21世紀中葉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步走”的戰略安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建成現代化強國的必經關口。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全中國人民持續不懈的奮鬥,我國實現了從積貧積弱到欣欣向榮、從封閉落後到開放進步的轉變。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人均國民收入逼近高收入國家門檻,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臺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三步走”戰略目標勝利完成了第二步,標志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有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我國在全球競爭中特別是中美全方位戰略博弈中贏得主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撐。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國際經貿規則和產業分工體繫重塑,大國力量格局重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民粹主義等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恐怖主義、難民危機、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挑戰日益增多,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政治經濟發展產生廣泛深遠影響,中美之間的市場競爭、實力較量、道路模式比拼日益激烈,國際環境中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前所未有。同時,我國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深層次變革體制機制的爬坡過坎關鍵階段。現在,我國已經形成完備的國民經濟體繫,強大的工業基礎,現代化的基礎設施網絡,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廣泛覆蓋的社會保障體繫,相對平衡的城鄉區域發展格局,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體繫,較為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較高的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有條件、有能力在應對各種外部挑戰中掌握主動。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上的重要裡程碑,使中華民族以嶄新面貌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貧困這個困擾我國幾千年的歷史性難題得到解決。擺脫貧困、過上小康生活、實現天下大同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民亙古不變的夙願。近代以來,在舊的社會制度下,中華民族飽受西方列強的凌辱,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小康”和“大同”成為泡影。直到以“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宗旨的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華民族纔逐步走上了一條幸福之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人一以貫之、接續奮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聚焦短板弱項、實施脫貧攻堅,我國在2020年實現了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的理想變成了現實,築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史上的巍峨裡程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空前增強。中華民族是勤勞智慧的偉大民族,中華文明是輝煌燦爛的偉大文明。近代以來,由於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中國被世界現代化的浪潮甩在了後面。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諸多艱難探索的失敗,使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深受打擊,“中國是一盤散沙”成為時人的普遍評價。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找到了具有中國特色和風格的現代化道路。這條道路既體現了現代化的普遍規律,又克服了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的弊端。作為國家現代化的重要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表明中國在物質文明建設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表明中國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和社會和諧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步,並向世人展示了中國更美好的發展前景,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國家凝聚力。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一步鞏固了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繫,進一步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強大領導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經濟社會各領域發展,顯著地提高了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2019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歲,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較1978年提高11.4歲;我國預期受教育年限達到13.9年,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高中階段入學率超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建成世界規模高等教育體繫。2019年,我國人類發展指數上升至0.761,成為1990年聯合國引入該指數以來,世界上一個從“低人類發展水平”躍升到“高人類發展水平”的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出的碩果,使人民更加信賴、擁戴共產黨,更加相信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政治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充分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卓越的執政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中,黨中央以高超的戰略研判能力對發展環境和發展大勢作出了準確判斷,以卓越的戰略規劃能力確立了積極、明確而又可行的發展目標,以深遠的戰略思維作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科學的發展觀制定和實施了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等一繫列重大戰略,以直面挑戰的決心和強大的執行能力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以非凡的組織能力調度資源和各方面力量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等帶來的挑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力地證明了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勝利的根本保證。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進一步展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旺盛生命力
    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文明後,生產力實現了極大發展,但生產關繫和上層建築與生產力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引發層出不窮的經濟危機、政治動蕩乃至軍事衝突。俄國十月革命使社會主義從理想變為現實,開闢了人類社會發展的嶄新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社會主義國家積極開展經濟和社會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由於種種原因,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東歐發生劇變,蘇聯崩潰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重大挫折,進入低潮期。
    面對國內外不斷發展變化的形勢,中國共產黨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把社會主義一般原則同具體國情相結合,開闢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繫,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動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審視國際國內新的形勢,總結實踐、展望未來,以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基礎,深刻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努力,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在一個人口眾多、經濟文化相對落後的農業大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例,在社會主義運動史上也沒有先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展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旺盛生命力。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陷入重重困境的當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將極大提振各國人民對社會主義的信心,使世界社會主義事業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
    (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拓展了路徑,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發展中國家面對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都一直在積極探索走向現代化的路徑。總的來看,發展成功者寥寥,停滯者或失敗者不少。在一個14億人口的國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世人展示了貧窮落後不是發展中國家的宿命,還向世人展示了人口大國走向現代化的可行路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力地推動了全球減貧事業和包容性發展。經過長期努力,中國使7億多貧困人口脫貧,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多的國家,對世界減貧事業的貢獻率超過70%。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明顯地提升了14億人的福祉水平,弱化了“南北失衡”的世界經濟格局,顯著提升了全球發展的平衡性、包容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示範和經驗。消除貧困,讓人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目前,全球仍有7億貧困人口,許多國家對解決貧困問題一籌莫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證明,要消除貧困,既要借鋻別國經驗,也要立足本國實際,找到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創造的一繫列富有成效的減貧經驗,為世界減貧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領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根據形勢和條件的變化,適時制定和完善一繫列戰略和政策,扎實推進各項戰略部署,積累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一繫列寶貴經驗。
    (一)牢牢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確保現代化建設沿著正確方向推進
    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斷進步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充滿各類矛盾的過程,既會不斷創造著社會穩定的基礎,也會伴隨著矛盾和衝突。美國著名學者亨廷頓曾指出,“現代性孕育著穩定,而現代化過程卻滋生著動亂”。與發達國家在數百年時間裡逐步實現現代化不同,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起步晚,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艱巨的趕超任務,各領域矛盾在時間上更加集中,解決矛盾的條件往往又比較薄弱,面臨的風險挑戰巨大,雖有後發優勢,但也容易掉入各種各樣的陷阱之中。20世紀下半葉以來,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曾有過經濟高速增長,但不少國家遭遇了“中等收入陷阱”。中國是後發國家,又是人口超過14億的多民族國家,現代化面臨的挑戰更大,特別需要更好地統籌短期和長期、沿海和內陸、城市和鄉村、開放和安全,特別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力量,特別需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政治核心。中國共產黨正是這樣的領導力量,黨中央就是這樣的政治核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處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地位。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習近平:《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求是》雜志2021年9月16日第18期。正是因為有黨的全面領導,纔保證了小康社會建設始終沿著既定的方向、朝著既定的目標推進,纔成功應對了小康社會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一繫列重大風險挑戰,纔使得國家現代化能夠行穩致遠。
    (二)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是一切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力量,也應當是社會財富的享有者。在發展中隻有處理好參與發展和分享發展成果的問題,發展纔能順利推進;否則,發展就有可能停滯和倒退。很多發展中國家,由於其大量民眾被排斥在發展進程之外,處於失業、半失業狀態,既無法參與發展,也無法享受發展帶來的福利,發展常常遭遇挫折。即使一些發達國家,由於其沒有處理好公平參與、公平分享的問題,發展也陷入了這樣或那樣的困境之中。歷史一再表明,一個國家的發展要取得成功,必須讓人民都充分參與發展、共同分享發展成果。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發展更應該讓人民充分地參與,發展成果更應該讓人民公平地分享。隻有緊緊依靠人民,充分發揮人民主體作用,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為了人民干事創業,依靠人民干事創業;隻有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我國的發展纔能取得終的成功。在小康社會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社會主要矛盾,把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作為推動發展、制定規劃、設計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讓人民充分參與發展進程、公平分享發展紅利。這為小康社會建設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建立了穩定的環境,也是創造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的重要法寶。
    (三)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現代化新征程提供不竭動力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8年,盡管我國現代化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由於那時沒有處理好生產力和生產關繫、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繫,現代化進程受到了影響。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黨的十三大確立了“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改革開放以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國際風雲變幻,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發展中的苦難和挑戰,我們都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確保現代化建設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推進;始終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國家發展進步不斷注入生機與活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黨的基本路線視為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興國之要、把四項基本原則作為立國之本、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國之路,堅定“四個自信”,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全方位推進改革開放,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繫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重大部署,著力增強改革的繫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出1600多項改革方案,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提升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確保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五大領域都取得重大成就。
    (四)牢牢堅持在實踐基礎上推動理論創新,以科學的理論引領現代化實踐
    現代化是發展著的實踐,必須用發展著的理論加以指導。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不斷在實踐和理論上進行探索、用發展著的理論指導發展著的實踐”《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 2016年5月19日第2 版。。這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經驗。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我們黨不斷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先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繫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偉大社會實踐的理論總結,是新時代國家現代化建設的總指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堅持創新發展,就是要全方位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為現代化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堅持協調發展,就是要平衡發展結構,增強城鄉、區域發展的協同性,形成發展的合力。堅持綠色發展,就是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利用,徹底摒棄以犧牲生態環境換取一時一地經濟增長的做法。堅持開放發展,就是要加強發展的內外聯動,更充分地分享全球化紅利,更主動地引領全球化進程。堅持共享發展,就是要堅持共同富裕的目標,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五)牢牢堅持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發展的效率、公平和可持續性,以高質量發展推進國家現代化
    現代化既是物質財富不斷創造和積累的過程,也是利益格局關繫不斷調整、人與自然關繫不斷變化的過程。過去幾十年來,在物質財富總量不斷擴大的同時,也曾遇到了城鄉區域發展失衡、居民收入差距較大、資源消耗較多、環境退化較重的問題,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提出了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時代主題。高質量發展把創新作為發展的動力,使協調成為發展的內生特點,讓綠色成為發展的普遍形態,將開放作為發展的必由之路,以共享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充分體現了新發展理念,能夠很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轉變發展方式,以更少的資源占用創造更豐富的物質產品,提高經濟運行的效率。堅持高質量發展,就是要堅持共享發展,不斷擴大發展的受益面,讓人民群眾公平分享發展成果,不斷提高發展的公平性和包容性。堅持高質量發展,就是要著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破解發展的資源環境約束,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不斷提高發展的可持續性。
    (六)牢牢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創造良好的發展外部環境,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在日益開放的時代,各國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各國之間的相互影響越來越大。這種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如果能處理好內外關繫,就能掌握發展的主動權,充分利用外部的資源和市場,加快自身的發展,提高發展的安全性;反之,不僅不能利用好外部的資源和市場,而且可能會喪失發展的主動權,使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是現代化過程中始終面臨的重大課題。順利推進現代化,必須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對內求發展、求變革、求穩定、建設平安中國,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一方面,我們不斷加深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社會和文化聯繫,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內的一繫列合作構想和戰略,不僅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更多的新的公共產品,也為中國的發展創造更加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和比較有利的全球經濟秩序;另一方面,我們牢牢抓住戰略機遇期,堅持以發展為要務,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這些為在對外開放中贏得更多戰略主動,為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提供了有力支撐。
    四、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順利實現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將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進行了全面、繫統地戰略謀劃。在新發展階段,要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應對好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握好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大局,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一)推動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我國已經穩定地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正在向高收入國家行列邁進,但與發達國家甚至中等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發展依然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要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要加快構建新的發展方式,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質量。
    要以科技創新為重點,推動我國盡快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要著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引導和組織優勢力量下大力氣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要謀劃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研發。
    要以發展實體經濟為重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繫。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補齊產業鏈薄弱環節。要著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躋身當前產業變革前沿的目標,前瞻性謀劃布局和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一批新產業。要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各產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改造,鼓勵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數據驅動企業加快向各產業滲透。
    要以建設強大國內市場為依托,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供給結構、提升供給質量,提高供給對需求變化的適配能力。要優化收入分配結構,壯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消費升級,不斷擴大國內市場規模,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以更大規模的內需市場和更順暢的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生產要素,以高水平利用全球市場和全球生產要素提升國內大循環的質量。
    (二)推動改革開放不斷邁出新步伐
    過去,我們以不斷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破除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支撐和加快了小康社會建設進程。在現代化新征程中,需要釋放生產率增長潛力,協調好紛繁復雜的利益關繫,有效應對復雜深刻變化的國際環境,必須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要進一步完善產權制度,深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繫。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充分激發各類所有制企業活力。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加快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營造更加公平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要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進一步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以落實中歐投資協定、CPTPP等高水平的雙邊多邊協定為牽引,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要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以更高水平的開放新高地引領全國新一輪開放。同時,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方式,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繫改革,推動建設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繫。
    (三)推動社會文明程度不斷得到新提高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將始終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未來的大國競爭,不僅是硬實力的比拼,而且是軟實力的較量。軟實力的競爭還會反過來影響硬實力的競爭格局,影響一個國家的外部發展環境。為在大國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強化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增強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普適性,使之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指針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基礎。
    要圍繞現代化強國目標,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在深厚的傳統文化滋養下進行文化創造,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先進文化。要弘揚包括紅船精神、抗疫精神在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夯實全體人民休戚與共、團結進取、不畏艱難險阻、敢於面對嚴峻挑戰的思想基礎。
    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變成全體人民的行動自覺,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提升公民道德水準,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人民遵禮守法、講信修睦的良好形像。要圍繞提升現代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融合發展,推動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以高水平的、體現中國價值理念的文化產業影響世界。
    要以開放包容、互學互鋻的理念和更自信的心態、更寬廣的胸懷,深入開展同各國文化交流合作,廣泛參與世界文明對話,促進對彼此文化文明的理解、欣賞和借鋻,讓各國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國,為中國的和平發展爭取更多同道者。
    (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實現新進步
    建設生態文明,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綠色發展和引領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現代化新征程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實施有效的戰略和有力的措施,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的水平和質量。
    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要圍繞形成合理的城市化地區、農產品主產區、生態功能區三大空間格局的需要,強化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控,落實生態保護、基本農田、城鎮開發等空間管控邊界。
    要不斷提升生態繫統質量。要采取繫統措施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持續開展污染防治行動。要深化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健全法律和監管體繫,廣泛實施污染排放和資源消耗的總量管理和強度管理。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繫統治理,不斷改善環境質量。
    要切實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強支撐。要加快綠色低碳、節能節材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五)推動民生福祉不斷達到新水平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直接而具體的體現,關乎民心向背。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提高民生福祉水平和共同富裕水平。
    要堅持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政策的精準性,更好發揮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增強再分配的力度和有效性。要在鞏固解決貧困問題取得的成果的基礎上,立足城市人口占比持續提高的實際,采取繫統措施解決好城市貧困和相對貧困問題。
    要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注重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完善就業保障制度,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要建立終身學習體繫,提升人民群眾全生命周期的人力資本水平,適應技術快速進步迭代的需要。
    要采取切實措施提高地區間教育和醫療水平的均等化,讓人民普遍享受到放心、滿意的教育和醫療服務。要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繫。
    (六)推動國家治理效能不斷得到新提升
    提升國家治理效能既是順利推進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鞏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治理體繫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在現代化新征程中,面對一繫列新挑戰、新任務,必須進一步提升國家治理效能,以確保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要堅持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完善重要制度。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繫。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法治政府、高效政府。要建設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繫。
    要把握規律,提高戰略謀劃的前瞻性,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要建立健全全方位風險預警機制,主動研判隨著發展進程推進不斷出現的潛在風險,經常進行沙盤推演,盡早消除風險隱患。建立健全全方位風險處置機制,有效防範和化解來自國內外的各種風險。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