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不確定的時代
    該商品所屬分類:經濟 -> 經濟
    【市場價】
    872-1264
    【優惠價】
    545-790
    【作者】 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 
    【所屬類別】 圖書  經濟  經濟通俗讀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5765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1757651
    作者: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年08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知名經濟學家的經典作品
    美國經濟學會原會長,哈佛大學“保羅·M.沃伯格”經濟學名譽教授,曾親自執掌美國消費品物價,在學術研究、政府事務、大眾傳媒等領域都有亮眼表現的“全能型”經濟學家,擁有全球多所高校授予的數十個榮譽頭銜。


    追溯當下經濟不確定性的源頭
    回顧自18世紀至今的重要經濟思想與歷史事件,揭示它們對人類社會的持續影響,以及與當代經濟環境的深刻聯繫。作者以通俗文風講述了經濟思想的進化過程、世界格局的演化邏輯、不斷重復的歷史教訓以及愈演愈烈的不確定性。全書金句頻出,富有趣味。


    讀懂並看見歷史的模樣
    由本書作者之子,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林登·B. 約翰遜公共事務學院政府研究與商業關繫教授,詹姆斯·K.加爾布雷思(James.K.Galbraith)撰寫解讀。書內包含大量珍貴資料圖片,既有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馬爾薩斯等多位巨擘的肖像,也有早期的股票、巴黎公社起義、凋敝的胡佛村等照片,更好理解經濟思想的來源與影響。

     
    內容簡介

    “思想不僅對於其自身很重要,對於解釋和闡述社會行為也很重要。”


    自18世紀以來,從亞當·斯密、李嘉圖、馬爾薩斯到凡勃侖與凱恩斯,經濟學家們的思想深刻地改變了歐洲、美洲乃至全球。人類社會迅速從農耕時代邁入信息時代,田園與牧歌也被變化和動蕩所替代。巨大的變化讓人們不禁發問:國家財富的源頭在哪裡?殖民的暴行如何被美化?是什麼推動了現代銀行的誕生?美蘇冷戰導致了哪些經濟後果?千萬人口的超級都市何以存在?
    本書展現了經濟巨擘們的經歷與思想,並結合不同的時代背景討論了這些思想的影響,更進一步延伸至當下。至此,我們可以看到如今種種不確定的背後都與歷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正是這些聯繫描繪出當代經濟的面貌,塑造了唯無常為恆常的不確定的時代。

    作者簡介

    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2006),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作家,新制度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哈佛大學“保羅·M.沃伯格”經濟學名譽教授。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1934年獲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學位,後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及哈佛大學。曾擔任《財富》雜志編委會委員、美國經濟學會會長、美國藝術文學院院長等職位,亦曾為三位美國總統擔任顧問,並於二戰期間作為美國物價管理局副局長掌管消費品價格管制工作。
    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一生著作頗豐,除《金錢》《不確定的時代》《權力》《新工業國》等數十部著作,也出版過兩部暢銷小說,撰寫過1000餘篇論文、評論。擁有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巴黎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等多所高校授予的數十個榮譽學位,曾獲得加拿大勛章、羅伯特·F. 肯尼迪圖書終身成就獎,兩次獲得美國總統自由勛章。 

    目錄
    導讀 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傳略
    前言 身在不確定的時代
    第一章 古典資本主義的預言家及預言
    第二章 發達資本主義的行為舉止和道德修養
    第三章 卡爾·馬克思的異見
    第四章 殖民思想
    第五章 列寧和政治聯盟的瓦解
    第六章 貨幣的興衰
    第七章 橙色革命
    第八章 致命的軍備競賽
    第九章 大公司
    第十章 土地和人
    第十一章 大都市
    第十二章 民主,領導力,獻身精神

    導讀 約翰·肯尼思·加爾布雷思傳略
    前言 身在不確定的時代
    第一章 古典資本主義的預言家及預言
    第二章 發達資本主義的行為舉止和道德修養
    第三章 卡爾·馬克思的異見
    第四章 殖民思想
    第五章 列寧和政治聯盟的瓦解
    第六章 貨幣的興衰
    第七章 橙色革命
    第八章 致命的軍備競賽
    第九章 大公司
    第十章 土地和人
    第十一章 大都市
    第十二章 民主,領導力,獻身精神
    致謝
    注釋
    圖片來源

    在線試讀
    金本位
    金銀貨幣的問題在美國經歷了不同的發展路徑。美國內戰和美國獨立戰爭一樣,都是靠發行紙幣獲得資金來源。戰爭結束後物價下跌,人們紛紛要求保留綠背紙幣,特別是農場主。後來西部發現了大量的銀礦儲備,礦主又和農場主一道要求保留金屬銀的金屬貨幣地位。威廉·詹寧斯·布萊恩在一次讓人記憶深刻的演講中,講起耶穌和耶穌受難,以反對金作為唯一金屬貨幣。
    但*終,美國還是順應了世界的趨勢。到了20世紀,那些支持保留綠背紙幣的聲音都成了歷史,布萊恩關於自由鑄造銀幣的主張遭遇失敗,於是美國和歐洲一樣,金成了唯一的金屬貨幣,其他金錢都要以它為基準進行兌換,這種和金掛鉤的貨幣兌換在今天已被廣泛應用。在西方國家,貨幣兌換的金本位制度已經是所有地區實行的規則了。
    但我們今天對金本位的認識可能與此相反,因為金本位隻實行了短短幾年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洗劫了整個歐洲大陸的金子,用來購買武器裝備,破壞了歐洲的金本位。戰爭使得大量金子湧進美國,造成市場過剩,以至於其不能成為貨幣。在此之後,金本位再也沒有有效實行過,這也是一戰給世界造成的一大創傷。
    容易被忽視的一點是,這種確定性給那些持有貨幣的人帶來了極大好處。當英格蘭銀行提高銀行貼現率,或者采取另外的行動限制其他銀行,保證它們有足夠的金屬儲備應對儲戶兌換存款時,其實也加大了公司企業的貸款難度。這造成的進一步後果就是物價下跌,失業增加。對於受到牽連的農民和工人,金本位其實是不穩定的來源。金的購買力得以維持,但百姓手中持有的貨幣越來越少,甚至幾乎為零。平民百姓不同於富人,他們不善言辭,不會表達不滿,甚至搞不清自己到底為何如此不幸(也許美國的農場主與其他百姓不同)。金本位制度的當代支持者,甚至包括所有崇尚嚴格金融管控的人,其實都不懂,金本位之所以在19世紀能夠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金本位管制的對像沒有能力反抗。隨著英國和歐洲其他地區的經濟生活日益發達,工人數量急劇增長,他們的工作和收入受到中央銀行開展金融業務的牽連,工人對此的不滿也日益增強,由此引發的結果我們後面再講。

    金本位


    19世紀的美國在貨幣問題上算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例子。在美國,特別是美國西部邊疆地區銀行遍地開花的時候,歐洲大陸的主要國家都學習了英國和英格蘭銀行的例子,知道如何規範銀行業,也差不多解決了銀行支票、存款和政府債券如何兌換成金屬貨幣的問題。金和銀一直都在競爭金屬貨幣老大的地位,兩種貨幣同時存在會造成很多麻煩,金銀兩者之間的兌換比例也總在變化當中,便宜的那個作為流通貨幣,貴重的那個則作為貯藏貨幣。1867年,歐洲大國的領導人在巴黎會面,決定以後都以金為貨幣基礎。
    金銀貨幣的問題在美國經歷了不同的發展路徑。美國內戰和美國獨立戰爭一樣,都是靠發行紙幣獲得資金來源。戰爭結束後物價下跌,人們紛紛要求保留綠背紙幣,特別是農場主。後來西部發現了大量的銀礦儲備,礦主又和農場主一道要求保留金屬銀的金屬貨幣地位。威廉·詹寧斯·布萊恩在一次讓人記憶深刻的演講中,講起耶穌和耶穌受難,以反對金作為唯一金屬貨幣。
    但*終,美國還是順應了世界的趨勢。到了20世紀,那些支持保留綠背紙幣的聲音都成了歷史,布萊恩關於自由鑄造銀幣的主張遭遇失敗,於是美國和歐洲一樣,金成了唯一的金屬貨幣,其他金錢都要以它為基準進行兌換,這種和金掛鉤的貨幣兌換在今天已被廣泛應用。在西方國家,貨幣兌換的金本位制度已經是所有地區實行的規則了。
    但我們今天對金本位的認識可能與此相反,因為金本位隻實行了短短幾年時間。第一次世界大戰洗劫了整個歐洲大陸的金子,用來購買武器裝備,破壞了歐洲的金本位。戰爭使得大量金子湧進美國,造成市場過剩,以至於其不能成為貨幣。在此之後,金本位再也沒有有效實行過,這也是一戰給世界造成的一大創傷。


    不確定性:新舊時代


    在一個所有東西*後都能兌換成金幣或者等價金制品的世界裡,一切都看似極度確定。雖然這個體制依舊存在一些缺陷,但金作為貨幣的購買力是高度確定的。在整個19世紀,物價一直在下跌,金銀和與金掛鉤的貨幣購買力隨之上升。
    容易被忽視的一點是,這種確定性給那些持有貨幣的人帶來了極大好處。當英格蘭銀行提高銀行貼現率,或者采取另外的行動限制其他銀行,保證它們有足夠的金屬儲備應對儲戶兌換存款時,其實也加大了公司企業的貸款難度。這造成的進一步後果就是物價下跌,失業增加。對於受到牽連的農民和工人,金本位其實是不穩定的來源。金的購買力得以維持,但百姓手中持有的貨幣越來越少,甚至幾乎為零。平民百姓不同於富人,他們不善言辭,不會表達不滿,甚至搞不清自己到底為何如此不幸(也許美國的農場主與其他百姓不同)。金本位制度的當代支持者,甚至包括所有崇尚嚴格金融管控的人,其實都不懂,金本位之所以在19世紀能夠獲得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金本位管制的對像沒有能力反抗。隨著英國和歐洲其他地區的經濟生活日益發達,工人數量急劇增長,他們的工作和收入受到中央銀行開展金融業務的牽連,工人對此的不滿也日益增強,由此引發的結果我們後面再講。
    大家都知道美國反對設立中央銀行,賦予地方銀行家發行貨幣和提供貸款的權力,讓地方農場主和商人能夠開展生意。這也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後果很嚴重。不斷有新銀行成立,新舊銀行的貸款為土地、運河、鐵路、大宗商品和工業股票的投機行為提供了資金。接著就會出現大面積破產,大批銀行也跟著倒閉。這種惡性循環一直延續到20世紀,並且情況越加嚴重,每20年就會發生一次。人們對於上一次危機的記憶剛剛模糊了一些,新的危機就又開始了。每一次繁榮都預示著新時代的開始,持懷疑態度的人都被嗤之以鼻,被認為不懂得把握商機,那些真切看懂未來局勢的人的確能大賺一筆。每次經濟崩潰之後,政客們就跳出來鼓吹經濟信心,宣揚經濟狀況比看上去的要好。那些所謂的金融專家就呼吁大家要有耐心,沒事禱告一下也無妨。在1907年的恐慌中,J. P.摩根甚至更極端,他把紐約的基督教牧師召集在一起,請他們敦促教會成員在下一個周一都去把錢存到銀行裡。這就是樹立信念的時候,尤其是對於銀行繫統的信念。
    即便有這些撫慰大眾的措施,但恐慌降臨的時候,物價下跌、大批民眾失業、銀行倒閉還是接踵而來。而銀行的破產更是加重了經濟崩潰的嚴重性,因為在這個時候,儲戶存在破產銀行裡的存款都成了不可用資金,沒辦法用於消費。這就導致了通貨緊縮。死裡逃生的銀行這時候也被嚇破了膽,不敢再放貸。金融繫統在這個時候取消或者減少資金流通,恰恰會使狀況更嚴峻。
    經濟危機的終極一擊在1929年降臨,在之後的4年裡,大概有9 000多家銀行倒下,幾乎是美國銀行總數的1/3。每有一家銀行倒閉,就意味著有一批儲戶和公司的存款不能取出來用於消費投資,他們也不能再向銀行取得貸款。幸存下來的銀行就得趕緊未雨綢繆,準備迎接說不定哪天就蜂擁前來要錢的儲戶。*終,在1933年3月6日,美國所有的銀行都關門了。除了個人手中持有的少量現金,貨幣幾乎停止了流通。在此之前10年,德國幾乎在一場通貨膨脹中被馬克掩埋,這次危機今天仍讓人記憶猶新。*後,貨幣的兌換率達到了1舊幣兌新幣的比率。而這個時候的美國,由於現實原因,根本沒有貨幣流通。毫無疑問,再過2500年,如何管理貨幣仍然會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
    聯邦儲備體繫
    1914年,人們終於痛苦地發現,金本位制度似乎纔是永恆、穩定的,造成經濟忽高忽低、動蕩不定的美國銀行體繫*終被糾正。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打響第一槍的那天,曾經輸給安德魯·傑克遜的東部金融利益集團終於打了翻身仗。美國建立了自己的中央銀行,更確切地說,為了讓敵對雙方達成和解,成立了12家中央銀行,還在華盛頓設立了一個職責不明確的協調機構,這一切就構成了聯邦儲備體繫。
    聯邦儲備體繫一直受到經濟學家的厚愛,他們甚至還給它取了一個充滿愛意的昵稱,叫“Fed”(Federal Reserve System的英文縮寫)。其實美聯儲早期沒做過什麼受人擁護的事情,沒人知道哪個機構算總部,到底是華盛頓聯儲,還是堪薩斯城聯儲,還是聖路易斯聯儲,抑或是舊金山聯儲?或者其實紐約聯儲因為自己的金融地位,纔是真正的金融首都?
    此外,鋻於英格蘭銀行早期顯現出來的問題,人們也隱隱覺得,銀行設立之後,境況貌似越來越糟糕。一戰之後的幾年,出現了對農產品和農場土地的大量投機買賣,從1919年到1920年一度十分繁榮。地方銀行的放貸行為給這些投機活動提供了資金支持,中央銀行卻坐視不管。緊接著就出現了1920年到1921年的經濟危機,於是美聯儲又開始限制地方銀行放貸,更加劇了經濟蕭條。1927年,股票市場的繁榮使得信貸被放寬,下一章我們會具體講到這次事件。放寬信貸讓更多資金流入股票市場,助力股票市場繁榮,卻帶來了1929年更加災難性的經濟危機(當然,這次危機有其他更重要的源頭)。經濟崩盤之後,是1929年到1932年的通貨緊縮蕭條時期,這幾年間,隨著每天的日出,又有無數家銀行倒下,就像索姆河戰役裡倒下的士兵一樣,一個接一個。美聯儲對它們的悲慘命運依舊袖手旁觀,甚至對自己的成員也坐視不管。歐洲那種中央銀行成為*終放貸人的理念,並沒能成功地在大洋彼岸的美洲實行。
    即便如此,美聯儲的特權地位沒有受到任何削弱,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總裁在這段時期大都是由一個名叫本傑明·斯特朗的人擔任,他是繼尼古拉斯·比德爾之後,又一位大名鼎鼎的美國中央銀行行長。斯特朗是因為自己釀成的大錯而聞名的。一個人能夠有如此巨大的能力犯下如此深重的錯誤,實在令人咋舌。但實際上,這是因為中央銀行總裁是一個要求非常寬松的職務。中央銀行體繫的大多數人就是為了彰顯個人風度、翩翩氣質以及結交富人,並沒做過什麼實事。
    大蕭條期間,銀行利率逐漸下降。1931年的時候,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貼現率,也就是銀行借款的利率降到了1.5%,根本算不上高利率。美聯儲也大量購買了政府債券,導致現金流入銀行,開放市場得以再度運行。很快,商業銀行就有了可以向外提供貸款的資金,下面就等著客戶來銀行借錢、存款,促使貨幣流通起來,*終促進經濟恢復。但又一個出人意料的狀況發生了,那就是沒有客戶來貸款。利率再低,也沒人覺得通過貸款還能賺錢,銀行也很難信任那些自以為這個時候還能賺錢的人。這就是大蕭條時期的真實情況。現金繼續堆積在銀行裡,銀行體繫沒能促進繁榮,反而加劇了經濟衰退。現在,美聯儲決定采取行動,卻什麼作用也起不到。金融體繫到底要如何管控,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