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債務和魔鬼
    該商品所屬分類:投資理財 -> 投資理財
    【市場價】
    651-944
    【優惠價】
    407-590
    【作者】 阿代爾 特納勛爵 
    【所屬類別】 圖書  投資理財  理財技巧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5962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08659626
    作者:阿代爾?特納勛爵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4月 

        
        
    "

    內容簡介

        《債務和魔鬼:貨幣、信貸和全球金融體繫重建》挑戰了當前經濟學界和公共政策界的流行觀點,即經濟增長需要信貸增長,隻要保持低而穩定的通脹,信貸擴張並不可怕,反而有利於經濟和金融穩定。


        然而,事實證明,大多數信貸並非經濟增長所需,相反,它們助推了房地產繁榮和蕭條,導致金融危機以及危機後的債務積壓和經濟衰退。


        特納解釋了為什麼要運用公共政策管理經濟增長和信貸創造的配置,為什麼需要將債務作為一種經濟污染而對之征稅。


        他還破除了印發貨幣會導致有害通脹的錯誤觀念。


        為了擺脫過去政策失誤造成的困境,有時需要將政府債務貨幣化,也即中央銀行發行貨幣為財政赤字融資。

    作者簡介

        作者:


        阿代爾•特納勛爵為英國知名政治家、經濟學家和金融家。


        他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現任美國智庫新經濟思維研究所(INET) 理事會主席、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倫敦經濟學院和卡斯商學院客座教授、伊斯蘭金融教育國際中心客座教授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客座研究員。


        出版的著作有《隻為資本利得:對自由經濟的思考》(Just Capital:the Liberal Economy,2001)、《後金融危機時代的經濟學》(Economics After the Crisis,2012)和《債務和魔鬼》 (Between Debt
    and the Devil: Money, Credit and Fixing global Finance,2015)。


        阿代爾•特納勛爵不僅治學嚴謹,還廣泛參與英國公共事務和商業事宜。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之際,他出任英國金融服務局主席,推動國際金融監管體繫改革等事宜。他曾經擔任英國養老金委員會主席、英國*工資委員會主席、英國工商聯合會主席等職。


        他也曾在麥肯錫、BP、大通曼哈頓銀行和美林等企業和金融機構任職。




        譯者:


        王勝邦,經濟學博士,副研究員,現任中國銀監會國際部國際監管政策處處長,中國銀行業新資本協議研究和規劃項目組核心成員、銀監會《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自我評估項目組核心成員。


        徐驚蟄
    ,經濟學博士,任職於中國銀行總行司庫。


       倩,供職於中國銀監會審慎規制局,是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資產證券化工作組的中國代表,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學術研究成果顯著。

    目錄
    |目錄|債務和魔鬼

    中文版序言
    致謝
    前言
    引言

    篇膨脹的金融
    章金融成就一切的烏托邦
    擴大實體經濟借貸和儲蓄
    日趨復雜的金融體繫
    金融越大,收入越高
    金融的影響:危機之前對金融的好評
    金融深化——經驗證據

    |目錄|債務和魔鬼


     


    中文版序言  


    致謝  


    前言  


    引言 


     


    篇膨脹的金融



    金融成就一切的烏托邦


    擴大實體經濟借貸和儲蓄


    日趨復雜的金融體繫


    金融越大,收入越高  


    金融的影響:危機之前對金融的好評  


    金融深化——經驗證據


     


    第二章
    無效率的金融市場


    危機前正統觀點的理論基礎  


    無效率的和非理性的市場:真實世界的真相  


    市場無效率的啟示:零和金融活動和不必要的成本  


    金融密集度、市場完善和不穩定性  


    正確的結論和錯誤的結論  


     


    第二篇危險的債務


     


    第三章
    債務、銀行及貨幣創造


    債務合約和銀行的積極作用  


    債務合約的危險  


    銀行及其創造的貨幣


     


    第四章
    太多的錯誤債務


    不同類型的信貸  


    為消費融資的信貸  


    為投資和過度投資提供資金的信貸  


    為現存資產融資的信貸:房地產的重要地位  


    房地產在財富中的重要性上升  


    房地產與杠杆——信貸偏向及信貸與資產價格周期


     


    第五章
    陷入債務積壓困局


    日本:礦井中的金絲雀  


    美國和房債  


    修復銀行不足以修復經濟  


    債務並未消失,隻是轉移  


    沒有更好的政策選項嗎?


     


    第六章
    自由化、創新與變本加厲的信貸周期


    全球化與放松約束  


    國內市場自由化  


    證券化、結構化和衍生品:影子銀行與銀行間市場  


    夢想與現實  


    市場完善的幻覺  


    風險管理的幻覺和“末日機器”  


    變本加厲的信貸周期-更多的錯誤債務  


    追逐收益:高成本的零和博弈?  


    信貸擴張和追逐收益率的根本動因 


     


    第七章
    投機、不平等及多餘的信貸


    名義需求增長的必要性及潛在來源  


    以信貸融資的投機  


    貧富差距、信貸和貧富差距的擴大  


    全球失衡  


    長期停滯與長期需求不足?  


     


    第三篇債務、經濟發展與資本流動


    第八章


    債務和發展:金融抑制的功與過


    打破常規,成功趕超  


    金融抑制、“強制儲蓄”和投資規模  


    信貸配置和投資質量  


    以信貸融資的浪費  


    轉型的挑戰  


    艱難的選擇  


    中國:無危機的轉型?  


     


    第九章
    太多的錯誤資本流動:全球和歐洲的幻覺


    全球金融一體化:虛幻的好處  


    一個市場,一種貨幣—&mdas區的錯覺  


     


     


    第四篇修復金融體繫


    第十章
    金融體繫的不穩定與銀行家們無關


    不相干的銀行家  


    錯誤的觀念  


    管理信貸創造而不僅僅是修復銀行


     


    第十一章
    修復基本面


    房地產和金融不穩定  


    貧富差距加大  


    全球失衡  


    其他有待解決的問題  


     


    第十二章
    廢除銀行、對債務污染征稅、鼓勵公平


    廢除銀行:取締私人貨幣創造  


    對債務污染征稅  


    股票和股債混合工具:金融創新有益於社會嗎?


     


    第十三章
    管理債務規模和債務結構


    利用利率工具抑制信貸繁榮  


    限制銀行的信貸創造  


    監管影子銀行:降低信貸證券市場的流動性  


    約束借款人和高息貸款  


    結構化改革:建立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柵欄  


    反市場和反增長?  


    太多的自由裁量權和太多的責任?  


     


    第五篇擺脫債務積壓


    第十四章
    財政赤字貨幣化——打破政策禁忌


    我們從未彈盡糧絕  


    去杠杆化——沒有其他好辦法嗎?  


    公開的貨幣融資——三個具體選擇  


    政策禁忌  


     


    第十五章
    債務和魔鬼——危險的抉擇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和財政紀律  


    <區是個特例——一個無法修復的問題?  


    貨幣融資隻能是一次性的嗎?  


    長期經濟停滯——持續運用貨幣融資的理由?  


    債務與魔鬼之間  


     


     


    後記


    注釋
    前言
    我未察覺漸行漸近的危機
    2008年9月20日(周六),我就任英國金融服務局(FSA)主席。就在那周一(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周二(9月16日)美聯儲宣布救助美國國際集團(AIG)。17天後,我和英國財政大臣阿裡斯泰爾·達林(Alistair Darling)、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一道與英國主要銀行討論是否需要向銀行體繫注入公共資本,結果是英國政府擁有蘇格蘭皇家銀行85%的股權、勞埃德銀行集團45%的股權。在我上任七天以前,我完全不知道我們已處在災難的邊緣。
    無論是中央銀行、監管當局、財政當局,還是金融市場和主要大學的經濟學繫,幾乎沒有人有意識到我們正面臨著一場世紀大危機。2006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還詳細地描述金融創新如何使金融體繫更加穩定。2007年夏天危機征兆已然顯現,卻被視為可控的流動性問題。2008年夏天,大多數專家都認為金融危機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甚至在2008年秋天的大崩潰之後,公共部門和金融市場也未預期到後危機時期衰退的程度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幾乎沒有人能預測到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利率長達六年時間停留在接近於零的水平,區將經歷一場嚴重的危機。

        我未察覺漸行漸近的危機


      
    2008年9月20日(周六),我就任英國金融服務局(FSA)主席。就在那周一(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周二(9月16日)美聯儲宣布救助美國國際集團(AIG)。17天後,我和英國財政大臣阿裡斯泰爾·達林(Alistair Darling)、英格蘭銀行行長默文·金一道與英國主要銀行討論是否需要向銀行體繫注入公共資本,結果是英國政府擁有蘇格蘭皇家銀行85%的股權、勞埃德銀行集團45%的股權。在我上任七天以前,我完全不知道我們已處在災難的邊緣。


       無論是中央銀行、監管當局、財政當局,還是金融市場和主要大學的經濟學繫,幾乎沒有人有意識到我們正面臨著一場世紀大危機。2006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還詳細地描述金融創新如何使金融體繫更加穩定。2007年夏天危機征兆已然顯現,卻被視為可控的流動性問題。2008年夏天,大多數專家都認為金融危機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甚至在2008年秋天的大崩潰之後,公共部門和金融市場也未預期到後危機時期衰退的程度和持續時間的長短。幾乎沒有人能預測到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利率長達六年時間停留在接近於零的水平,區將經歷一場嚴重的危機。


       危機之前,我並未從事過公共政策方面的工作;即便有這方面的經歷,我也可能會犯同樣的錯誤。作為一家主要銀行的董事,我非常小心地了解不斷演化的宏觀經濟和金融風險。我在私人金融領域擁有相當豐富的經驗。20世紀九十年代,我也為東歐國家和俄羅斯財政部、中央銀行提供過有關金融體繫設計方面的咨詢。我認為,我理解金融體繫的風險;然而,在某些關鍵方面,並非如此。


       我缺乏遠見並非源於對自由金融市場的盲目信任。我始終認為,金融市場容易受到起起落落的非理性繁榮的影響,因此,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從未使我信服。2001年我寫過一本書,其中一章的標題就是“全球金融:增長的引擎還是危險的賭博?”2006年作為英國養老金委員會的主席,我認為,我們需要強大的政府干預以確保長期儲戶能夠從貨幣中獲取價值。但是,我從未想像過發達經濟體的金融體繫會發生類似於2008年秋天的崩潰,也未預測到危機之後會經歷近十年的零增長。


      
    2009年以後,我在全球金融改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過與來自全球的同人召開無休止的會議,我們建立了巴塞爾III資本監管標準,設計了針對全球繫統重要性銀行(G-SIBs)的特殊監管框架,在約束影子銀行的風險方面也取得了進步。


        在這些討論中,我屬於鷹派,支持采用更高的資本和流動性要求,更嚴格的市場控制。我認為我們取得了重要進展。隨著後危機問題的嚴重性進一步顯現,我越來越認為,我們的改革未能解決根本性缺陷;我們錯誤地假設,隻要能夠恢復市場對銀行體繫的信心,經濟就會復蘇。


       我們的改革目標是讓金融體繫自身更加穩定,降低銀行倒閉的概率。這點非常重要,但是金融體繫的脆弱性本身不能解釋為什麼後危機時期的大衰退(Great Recession)如此嚴重,經濟復蘇如此乏力。


        為理解該問題,我發現必須回到實際政策設計中常常被忽視的問題。我們需提出一些根本問題,包括:為什麼會有債務合約存在?債務合約能帶來什麼收益?債務合約將不可避免地產生何種風險?銀行是否應該存在?我們還應該意識某些看起來與金融穩定關繫不太密切的趨勢,如高收入群體用於購買房地產的支出占總收入的比例不斷上升,發達經濟體的不平等持續擴大,對金融穩定的影響不亞於金融監管制度的技術細節。  


        我提出的激進政策建議包括:(1)銀行的杠杆倍數(總資產/股本)應該更接近於5,而不是危機之前我們認可的25甚至更高;(2)政府和中央銀行在有些時候應該通過發行貨幣為擴大的財政赤字融資來刺激經濟。對許多人來說,個建議激進得近乎荒謬,第二個建議是危險的和不負責任的。對於許多人來說,兩者看起來還相互矛盾。但是,我希望能說服你們,基於2007—2008年危機和後危機時期經濟嚴重衰退的根源,這兩個政策建議是合乎邏輯(entirely consistent),而且也是合適的。而在2008年的時候,我根本就沒想到我會提出這樣的建議。


      
    2008年,我未能區面臨的巨大風險。事實上,早些時候,我原則上支持歐洲貨幣聯盟。雖然我意識到了其中涉及的某些風險,但都不是根本性的。區希望取得成功,根本性改革是至關重要,如果不能就此達成共區解體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2007—2008年危機對於經濟學科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大多數主流經濟學未能發出預警信號,流行的理論和模型都認為不穩定是不可能的。當然,經濟學並非全部失靈,因為一直以來總是有很多思想流派存在。本書提及的許多經濟學家在解釋為什麼金融市場不完善和金融體繫如何加劇不穩定方面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但我依然喫驚地發現,為了理解危機的根源和後果,我不得不重溫20世紀早期和中期經濟學家的見解,如維克賽爾(Knut Wicksell)、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和費雪(Irving Fisher);我還不得不挖掘明斯基(Hyman Minsky)的著作,這位20世紀後期的經濟學家很大程度上被主流學派邊緣化了。


       
    2009年8月,我的一些觀點引起了震動:我說危機之前的一些金融創新活動沒有社會價值。這句話初報道在一份高品位的小眾學術雜志上,既招致罵名也獲得了很多支持。大多數人認為,我是指一些怪異的影子銀行業務、主要金融機構之間交易的復雜的結構化信貸證券,危機之前的數年間這些業務規模迅速擴張。這確實是我當時的所思所想。隨後我覺得並且依然相信:如果2008年動蕩期間我們設法拋棄構建CDO2的操作指南,我們的境況也許不至於惡化到如此程度。


        但是,漸漸地我意識到金融和經濟不穩定的大多數根本性問題不僅源於那些我們樂見其消失的金融活動,而且其他金融活動也會產生此類問題,例如給債務人發放貸款用於購買住房,在適度的數量範圍內有其顯而易見的價值,而一旦過度將導致經濟災難。本書將論證這些主張。

    媒體評論
    特納先生這本著作高屋建瓴、大氣磅礡、觀點犀利,在不計其數的討論金融危機的專著中可謂獨樹一幟,抓住“過度負債”這個歷次金融危機的共同主題,詳盡分析了本輪金融危機之前歐美發達經濟體“過度負債”的表現、原因和後果以及政策應對,深入批判了危機之前的傳統經濟理論和政策方法。本書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對於破解中國經濟金融運行面臨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鋻。
    --劉明康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前主席
    許多政策制定者和監管者擁有處理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手經驗,然而阿代爾•特納先生卓爾不群,既能把握繫統性危機的全貌又能掌控細節,本次危機源於過度負債,並在心理、社會、制度安排和順周期性等許多方面產生多重的反饋效應。正如特納先生指出的,信貸創造非常重要,不能完全交由銀行家來解決。面對紛繁復雜的金融體繫,許多人隻會提出批評,但特納先生卻能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了解金融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以及如何避免悲劇的重演。
    --瀋聯濤 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香港證券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前主席,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顧問

        特納先生這本著作高屋建瓴、大氣磅礡、觀點犀利,在不計其數的討論金融危機的專著中可謂獨樹一幟,抓住“過度負債”這個歷次金融危機的共同主題,詳盡分析了本輪金融危機之前歐美發達經濟體“過度負債”的表現、原因和後果以及政策應對,深入批判了危機之前的傳統經濟理論和政策方法。本書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對於破解中國經濟金融運行面臨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鋻。


        --劉明康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前主席


        許多政策制定者和監管者擁有處理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手經驗,然而阿代爾•特納先生卓爾不群,既能把握繫統性危機的全貌又能掌控細節,本次危機源於過度負債,並在心理、社會、制度安排和順周期性等許多方面產生多重的反饋效應。正如特納先生指出的,信貸創造非常重要,不能完全交由銀行家來解決。面對紛繁復雜的金融體繫,許多人隻會提出批評,但特納先生卻能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了解金融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以及如何避免悲劇的重演。


        --瀋聯濤 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香港證券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前主席,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顧問


        特納勛爵經歷豐富,既是觀察深入、親歷金融危機的市場參與者,又是推動監管改革、作風強硬的監管者,更是博學多識的專家學者。多重身份使特納勛爵對金融繫統、金融危機和金融監管有獨到、深刻的思考。我至今仍記得2009年讀Turner’s Review時受到的啟發。特納勛爵在這本書中提出,金融體繫的繫統性特征使其不可避免地創造過量債務,而債務過度膨脹正是本次金融危機的主導因素。這個觀點提供了觀察金融危機的新視角,對目前存在債務積壓問題的中國有一定借鋻意義。


        --謝平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


        《債務與魔鬼》不僅可以幫助經濟學者對被奉為圭臬的一繫列經濟學教條進行反思和重新認識,而且可以幫助政策制定者找到解決中國目前所面臨的宏觀經濟學難題的靈感。總而言之,《債務與魔鬼》是一部我們不可不認真研讀的好書。


        --餘永定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前所長、研究員、博導


        這是一部扛鼎之作,思想性和學術性兼具,令人折服。阿代爾•特納釐清了貨幣、信貸及誤入歧途的金融學理論之間相互交織的復雜聯繫,明確指出了其中的癥結所在以及未來的風險隱患。


        --保羅•沃爾克 美聯儲前任主席、美國經濟復蘇顧問委員會前主席


        特納對於當代金融體繫的洞察深刻而新穎,這源於他作為當局者的專業積澱。《債務與魔鬼之間》是貨幣經濟學的標志性著作,必將對金融政策改革產生深遠影響。


        --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本書對於金融體繫在後危機時期暴露的內在缺陷進行了為深刻的剖析,勢必會引發一場關於如何預防危機再度發生的政策大討論。


        --喬治•*


        此書非同尋常,是認識債務與當代經濟之間病態關繫的之書。


        --阿蒂夫•邁恩  《房債》的作者之一


        阿代爾•特納一貫鞭闢入裡,不僅有邏輯縝密的分析、忠言逆耳的結論,而且還開出了對癥良方。在本書中,作者就金融改革提出了徹底而務實的建議。隨著金融危機的陰雲消散,改革動力正在消失,新的危險正在悄悄走近。但願特納吹響的號角能夠引發共鳴。


        --巴裡•艾肯格林  加州伯克利大學教授


        本書翔實深刻而又通俗易懂,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的精心構思和深入研究。從管制信貸激增的種種問題,到處理信貸激增
    “後遺癥”的諸多挑戰,本書可謂涵蓋了發達經濟體債務政策的方方面面。


        --肯尼斯•羅高夫 《這次不一樣:八百年金融危機》的作者之一


        本書對銀行體繫提出了尖銳批評,對傳統觀念構成了強有力的挑戰,讓人手不釋卷。


        --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 《凱恩斯傳》作者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