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瘋狂投資
    該商品所屬分類:投資理財 -> 投資理財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作者】 魏民 編著 
    【所屬類別】 圖書  投資理財  投資指南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ISBN】978756393313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63933136
    叢書名:社會現像透視叢書

    作者:魏民編著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01月 


        
        
    "

    編輯推薦
    word-wrap: break-word; word-break: break-all;">

        
    所有投資者都考慮如何通過投資獲取更多回報,這本無可非議,但問題在於,有的人一心想賺快錢,在投資時缺少必需的理性。在魏民編著的《瘋狂投資》一書描述的收藏投資、風險投資、分散投資、集中投資、消費投資等領域,投資者不理性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心急、耐不住寂寞、衝動、意氣用事和追漲殺跌等,以至於事與願違,有的甚至血本無歸!
    這些經常出現的錯誤,一方面是因投資者自身投資理念和方法不當,再就是受市場情緒影響。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省。因此,本書在*後專設“頭腦風暴,使投資不再瘋狂”一章,從理財渠道、投資策略及風險承擔等各個方面,提出了具有專業水準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為投資者的投資理財行為提供借鋻。


       


     
    內容簡介
    word-wrap: break-word; word-break: break-all;">

        
    越是想少付出多索取,越適得其反,越是用平常心去對待,越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投資收益。有了這種心態和預期,就能理性應對可能發生的各種突變,經受住市場動蕩所帶來的各種考驗。
        
    投資領域各種不理性投資的現像值得我們深省,希望《瘋狂投資》一書中關於理財渠道、投資策略及風險承擔等各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能夠幫助投資者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養成良好的投資習慣,收獲可喜的投資回報。


    目錄

    章 收藏投資,追風跟進也瘋狂
    投資藝術品收藏之市場亂像
    “拉菲”收藏引發跟風狂炒
    紙幣收藏跟風投資被套牢
    食鹽搶購中的“羊群效應”
    “80後”跟風收藏落陷阱
    跟風買基金,破了發財夢
    玉石儲量尚未探明卻跟風炒作
    “地攤古董”易上當受騙
    第二章 風險投資,不計後果也瘋狂
    輕信宣傳炒黃金賠光積蓄
    百萬投資的餐飲店卻不達標
    商鋪投資帶來的悲喜人生
    賭徒心理終使人身心俱疲
    衝動購房留下無窮後患
    猶豫觀望,錯失良機
    激情投資導致創業失敗
    “病危老股民”吐血告止損
    巨虧後方纔醒悟
    外彙理財風險提示引發糾紛
    冒險不等於盲目投資
    第三章 分散投資,遍地開花也瘋狂
    投資攤子大,危機伏其中
    盲目化投資的代價
    “不熟不做”投資原則不可違
    投資選項單一導致理想破滅
    用意外之財做成的“投資拼盤”
    分散化投資誤區及保本策略
    第四章 集中投資,孤注—擲也瘋狂
    “菜鳥”傾囊炒房更瘋狂
    貪心入市,教訓慘痛
    全款投資帶來的震顫
    在銀行理財產品上奮戰
    盲目投資新產品的代價
    集中投資也需轉換思路
    巴菲特的集中投資策略
    第五章 消費投資,虛榮攀比也瘋狂
    “面子消費”讓人苦不堪言
    “房奴”瘋狂攀比為哪般
    房貸“超線”令身心疲憊
    消費快感凌駕於需求之上
    攀比裝修造成資源浪費
    孩子暑期消費堪稱瘋狂
    過度養育的“直升機父母”
    如何正確地理解消費投資
    第六章 頭腦風暴,使投資不再瘋狂
    投資理財的認知誤區
    避免投資理財非理智行為
    個人理財渠道及投資策略
    個人創業投資致富策略
    隻有投資纔能抵御通貨膨脹
    年輕人投資理財需聽取專家建議
    投資要獲利,一定要先行
    養成良好的投資習慣
    承擔風險與獲得回報
    為你的儲蓄尋找新“替身”
    人生不同階段的投資組合
    堅持自己的長期投資計劃
    學習價值投資者的入場策略
    投資者應該警惕的陷阱

    在線試讀
    食鹽搶購中的“羊群效應”羊群效應是指人們經常受到多數人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也被稱為“從眾效應”。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自己並不會思考事件的意義。經濟學裡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使人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br/ nbsp; nbsp; nbsp; nbsp;2011年的食鹽搶購風潮,就是一個典型的羊群效應案例。 br/ nbsp; nbsp; nbsp; nbsp;災難發生在日本,搶購出現在中國。2011年3月16日至17日,國內多地出現的碘鹽搶購風波,折射出了國人在面對未知風險時的恐慌和跟風心理。當然,信息不對稱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br/ nbsp; nbsp; nbsp; nbsp;演繹到投資理財方面,跟風投資和恐慌拋售在我們的身邊同樣屢屢上演。央視在形容日本地震海嘯後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滿目瘡痍,秩序井然。反觀國內的搶購風波,我們沒有理由不反思:理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失。生活如此,投資亦然。 br/ nbsp; nbsp; nbsp; nbsp;張女士是一外貿公司白領,平時工作忙碌,生活充實。因為孩子還小,三口之家目前尚沒有太大的生活負擔,夫妻倆每年10來萬的積蓄讓對生活要求並不是太高的張女士感覺挺有奔頭的。 br/ nbsp; nbsp; nbsp; nbsp;她說:“我現在是簡單的理財法,定投了三隻基金,每月共2,作為孩子以後的教育金和自己的養老補充吧。另外,給先生和自己各買了一份保險,感覺上踏實一點。現在也在考慮定投一點黃金。反正都是平時不太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弄的,也不指望短時間內能獲得多少收益,自己也不是這塊料,主要就是為以後作點打算,生活過得從容一點。”其實,張女士現在的選擇也是經過了“非理性”以後自己逐漸總結出來的、適合自己的一套理財思路。張女士初接觸理財時的感覺,還真和2011年人們搶購食鹽有點類似。就是當大家都很熱衷去做一件事情、去談論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可能也會跟著去做去議論,而來不及想這個是不是適合自己的。 br/ nbsp; nbsp; nbsp; nbsp;張女士是2007年8月開始投資理財的,當時,正值股票、基金瘋長,她身邊的很多同事、朋友都在炒股票買基金,大家聊天時談得多的也是這方面的話題。張女士也是受到朋友的熱情感染,再加上賺錢效應,於是和同事一起去銀行營業部開了戶。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股票,所以隻投入,想著試試看。因為對股票完全沒有研究,之後的操作自然是跟著同事朋友來的,正是所謂的“跟風”了。 br/ nbsp; nbsp; nbsp; nbsp;開始一段時間,賺過錢,但兩三個月以後,就不行了。其間換過幾隻股票,一直沒有起色。還好,因為她投入很少,也沒什麼關繫,當時那些投人幾十萬的張女士的朋友,那真是到了茶不思飯不想的地步,壓力太大了。 br/ nbsp; nbsp; nbsp; nbsp;張女士還是套著的。她深感自己不適合投資股票,一來因為工作很忙,根本沒有時間去看盤,而且自己對股票這塊沒有多少興趣,平時也沒有花時間在這方面,自然是操作不好的了。 br/ nbsp; nbsp; nbsp; nbsp;有一次同事問她是否也搶購了食鹽,她說:“鹽這個東西,又不愁以後買不到,買那麼多放家裡干什麼。”看來,隻有先弄清楚自己需要什麼、適合什麼,生活也好、理財電好,纔會淡定而平和吧。 br/ nbsp; nbsp; nbsp; nbsp;事實上,在日本地震以後,化工、鋼構、防輻射、鹽業等概念股相繼被炒作,但大多是曇花一現。以雲南鹽化為例,2011年3月11日,收於13;至3月15日,漲至13;17日,則一直封於漲停板;18日,在中國鹽業總公司宣布將大量平價供應食鹽以消除國人擔心的背景下,大跌7.55%;21日,繼續下挫。隨後,陸續出現了“炒作雲南鹽化,浙江遊資敗退”之類的消息。 br/ nbsp; nbsp; nbsp; nbsp;與張女士的理財法不同,生活中很多人在投資理財時,總喜歡關注各種信息,進行短線操作。這其中,有些人會根據國際國內的形勢以及經濟信息,通過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斷,並進行操作,但也不乏盲目聽從消息跟風投資者,運氣好時賺一筆,運氣不好則被套。 br/ nbsp; nbsp; nbsp; nbsp;在資本市場上,“羊群效應”是指在一個投資群體中,單個投資者總是根據其他同類投資者的行動而行動,在他人買人時買入,在他人賣出時賣出。導致出現“羊群效應”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同一群體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優勢。“羊群效應”也可能由繫統機制引發。例如,當資產價格突然下跌造成虧損時,為了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規則的限制,一些投資者不得不將其持有的資產割倉賣出。在目前投資股票積極性大增的情況下,個人投資者能量迅速積聚,極易形成趨同性的“羊群效應”,追漲時信心百倍蜂擁而至,大盤跳水時,恐慌心理也開始連鎖反應,紛紛恐慌出逃,這樣跳水時量能放大也屬正常。隻是在這時容易將股票殺在地板價上。這就是為什麼牛市中慢漲快跌,而殺跌又往往一次到位的根本原因。但我們需牢記,一般情況下急速殺跌不是出局的時候。 br/ nbsp; nbsp; nbsp; nbsp;有一個故事說: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座無虛席,沒有地方落座,於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地獄裡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緊,天堂裡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裡就隻剩下那位後來的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裡真的發現石油了?於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P13-15

         食鹽搶購中的“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是指人們經常受到多數人影響,而跟從大眾的思想或行為,也被稱為“從眾效應”。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自己並不會思考事件的意義。經濟學裡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應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種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盲從,而盲從往往會使人陷入騙局或遭到失敗。
        
    2011年的食鹽搶購風潮,就是一個典型的羊群效應案例。
        
    災難發生在日本,搶購出現在中國。2011年3月16日至17日,國內多地出現的碘鹽搶購風波,折射出了國人在面對未知風險時的恐慌和跟風心理。當然,信息不對稱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演繹到投資理財方面,跟風投資和恐慌拋售在我們的身邊同樣屢屢上演。央視在形容日本地震海嘯後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滿目瘡痍,秩序井然。反觀國內的搶購風波,我們沒有理由不反思:理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失。生活如此,投資亦然。
        
    張女士是一外貿公司白領,平時工作忙碌,生活充實。因為孩子還小,三口之家目前尚沒有太大的生活負擔,夫妻倆每年10來萬的積蓄讓對生活要求並不是太高的張女士感覺挺有奔頭的。
        
    她說:“我現在是簡單的理財法,定投了三隻基金,每月共
    2,作為孩子以後的教育金和自己的養老補充吧。另外,給先生和自己各買了一份保險,感覺上踏實一點。現在也在考慮定投一點黃金。反正都是平時不太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弄的,也不指望短時間內能獲得多少收益,自己也不是這塊料,主要就是為以後作點打算,生活過得從容一點。”
    其實,張女士現在的選擇也是經過了“非理性”以後自己逐漸總結出來的、適合自己的一套理財思路。張女士初接觸理財時的感覺,還真和2011年人們搶購食鹽有點類似。就是當大家都很熱衷去做一件事情、去談論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可能也會跟著去做去議論,而來不及想這個是不是適合自己的。
        
    張女士是2007年8月開始投資理財的,當時,正值股票、基金瘋長,她身邊的很多同事、朋友都在炒股票買基金,大家聊天時談得多的也是這方面的話題。張女士也是受到朋友的熱情感染,再加上賺錢效應,於是和同事一起去銀行營業部開了戶。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股票,所以隻投入,想著試試看。因為對股票完全沒有研究,之後的操作自然是跟著同事朋友來的,正是所謂的“跟風”了。
        開始一段時間,賺過錢,但兩三個月以後,就不行了。其間換過幾隻股票,一直沒有起色。還好,因為她投入很少,也沒什麼關繫,當時那些投人幾十萬的張女士的朋友,那真是到了茶不思飯不想的地步,壓力太大了。
        
    張女士還是套著的。她深感自己不適合投資股票,一來因為工作很忙,根本沒有時間去看盤,而且自己對股票這塊沒有多少興趣,平時也沒有花時間在這方面,自然是操作不好的了。
        
    有一次同事問她是否也搶購了食鹽,她說:“鹽這個東西,又不愁以後買不到,買那麼多放家裡干什麼。”看來,隻有先弄清楚自己需要什麼、適合什麼,生活也好、理財電好,纔會淡定而平和吧。
        
    事實上,在日本地震以後,化工、鋼構、防輻射、鹽業等概念股相繼被炒作,但大多是曇花一現。以雲南鹽化為例,2011年3月11
    日,收於13;至3月15日,漲至13;17日,則一直封於漲停板;18日,在中國鹽業總公司宣布將大量平價供應食鹽以消除國人擔心的背景下,大跌7.55%;21日,繼續下挫。隨後,陸續出現了“炒作雲南鹽化,浙江遊資敗退”之類的消息。
        
    與張女士的理財法不同,生活中很多人在投資理財時,總喜歡關注各種信息,進行短線操作。這其中,有些人會根據國際國內的形勢以及經濟信息,通過分析作出自己的判斷,並進行操作,但也不乏盲目聽從消息跟風投資者,運氣好時賺一筆,運氣不好則被套。
        
    在資本市場上,“羊群效應”是指在一個投資群體中,單個投資者總是根據其他同類投資者的行動而行動,在他人買人時買入,在他人賣出時賣出。導致出現“羊群效應”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一些投資者可能會認為同一群體中的其他人更具有信息優勢。
    “羊群效應”也可能由繫統機制引發。例如,當資產價格突然下跌造成虧損時,為了滿足追加保證金的要求或者遵守交易規則的限制,一些投資者不得不將其持有的資產割倉賣出。在目前投資股票積極性大增的情況下,個人投資者能量迅速積聚,極易形成趨同性的“羊群效應”,追漲時信心百倍蜂擁而至,大盤跳水時,恐慌心理也開始連鎖反應,紛紛恐慌出逃,這樣跳水時量能放大也屬正常。隻是在這時容易將股票殺在地板價上。這就是為什麼牛市中慢漲快跌,而殺跌又往往一次到位的根本原因。但我們需牢記,一般情況下急速殺跌不是出局的時候。
        
    有一個故事說: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參加會議,一進會議室發現已經座無虛席,沒有地方落座,於是他靈機一動,喊了一聲:
    “地獄裡發現石油了!”這一喊不要緊,天堂裡的石油大亨們紛紛向地獄跑去,很快,天堂裡就隻剩下那位後來的了。這時,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過去,莫非地獄裡真的發現石油了?於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獄跑去……
    P13-15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