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一本書讀懂生活中的金融常識
    該商品所屬分類:投資理財 -> 投資理財
    【市場價】
    464-672
    【優惠價】
    290-420
    【作者】 陳思進 
    【所屬類別】 圖書  投資理財  投資指南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818743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8187435
    作者:陳思進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1月 

        
        
    "

    編輯推薦

    在紛亂復雜的金融世界裡——


    外彙是*理想的投資工具嗎?


    因股市暴跌而蒸發的錢去了哪兒?


    高風險是否必然帶來高收益?


    分析師的報告該怎麼看?


    ......


    知名金融專家陳思進*力作,一本書就能讀完好懂又好用的金融常識!


    保衛財富到頭來還是得靠自己,懂點有用的知識,比任何專家都管用!

     
    內容簡介

    時至今日,金融不再知識資本的金錢遊戲,它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當下的日常生活。學一點實在的金融知識,不僅讓投資變得更簡單,也能讓你學會更從容地面對生活。


    華爾街資深投資顧問、金融專家陳思進將自己數十年輾轉於各大知名投行機構之間的從業經驗和專業知識傾囊相授,用通俗曉暢的語言和生動形像的故事給你建構出金融運作的邏輯框架。他將從*基本的貨幣問題說起,到黃金的盛衰、外彙的秘密、金融衍生品的本質,教你如何甄別分析師的報告,看清金融大鱷的表態,洞察財經新聞裡的虛實,給你還原一個真實透徹的金融世界。

    作者簡介

    陳思進


    華爾街知名投資人之一,曾任瑞信證券(Credit Suisse)投資部助理副總裁、美銀證券(Banc of America Securities)副總裁、宏利金融財團(Manulife Financial Corp.)資深顧問等職務;目前定居加拿大多倫多,任某國際金融財團全球投資部風險管理資深顧問。英國王室資產管理者,他主持管理的資金市值超過5。 

    目錄
    部分 看懂金融
    第1章金融問題的根本——貨幣
    金融是“樹”,貨幣是“干”
    貨幣本質上就是欠條
    貨幣的起源與發展
    (四)“白銀帝國”的衰落
    (五)英鎊和金本位的崛起
    (獨霸的時代
    (的中年危機
    (八)人民幣國際化
    第2章 華爾街金融炒作工具——黃金
    (一)黃金不是避險品種
    (二)黃金沒有投資價值
    (三)人類千年“黃金情結”

    部分 看懂金融


    第1金融問題的根本——貨幣


    金融是“樹”貨幣是“干”


    貨幣上就是欠條


    貨幣的起源與發展


    (四)“帝國”的衰落


    (五)英和金本位的崛起


    (六)



    (八)人民


    第2章 華爾街金融炒作工具——黃金


    (一)黃金不品種


    (二)黃金沒有投


    (三)人千年“黃金情結”


    (四)金市容易被操


    (五)黃金合理價位是多少?


    )金價跌入漫漫熊途


    第3章 全球的金融市場——


    (一)年的金融市


    (二)投客的天堂


    (三)理想的投工具?


    (四)人民幣彙率多少合理?


    (五)人民會“暴跌”嗎?


    第4章 富人的遊戲——金融衍生品


    (一)人炒股,富人玩衍生品


    (二)ETF真的很美好


    (三)做空是豪,散


    (四)期,將風險包裝得漂漂亮亮


    (五)期擁有定價權的纔是贏家


    (六)期指,“天氣預報”常常會出


    )掉期交易,家永沒有家精


    第二部分 走出


    第5章 股市是經濟晴雨表


    (一)股市≠資本市場≠金融市


    (二)股災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三)股市暴跌蒸去哪了?


    (四)“灰犀牛”會來


    (五)通之後必然通


    )投什麼抗通


    第6章 你在投資,還是在投機?


    (一)別混淆投資和投機


    (二)投資風險可控,投機風險不可控


    (三)投不一定,不投肯定


    (四)有沒有穩賺的投


    (五)華爾街“傻瓜”


    第7章 風險未必高回


    (一)風險越大回報越高?


    (二)高風險低回,低風險高回


    (三)債券是當下金融投資品


    第8章 別被“供求關繫”忽悠


    (一)越值錢東西越容易生泡沫


    (二)泡沫比通更可怕


    第三部分 獨立思考


    第9章 專家的話怎麼聽


    (一)分析必修:學會


    (二)券商研:先有結論,後有數據?


    (三)索斯的可以聽


    (四)羅傑斯的“反復無常”


    (五)揭開高盛的虛面具


    (六)諾貝爾經濟學家怎樣理財


    )好的理財顧問就是你自己


    第10章 傳媒報道可信嗎


    (一)傳媒壟斷時代


    (二)財經新聞背後的故事


    (三)媒與金融一榮俱榮


    (四)人像機器一思考


    (五)如何財經


    第四部分 財富人生


    第11章 正確的和消費觀


    (一)什麼是富?


    (二)賺錢的三重境界


    (三)窮人為何受窮


    (四)借費還能走多


    (五)明天的今天的夢


    )美國401k計劃的啟示


    第12章 儲蓄與貸款,生活如何更美好


    (一)回節儉生活


    (一)全球“懶人”都羨慕


    (三)“摳門”的北歐人


     

    在線試讀
    “白銀帝國”的衰落中國上溯幾千年、流通各朝、以稱量計價的銀錠,自改鑄成法定銀幣後,一直沿用到近代中國。然而1571年,馬尼拉大帆船貿易開始了,中西貿易往來日益頻繁。
    因此,每年都有一兩艘西班牙大帆船,從阿卡普爾科穿越太平洋,把國外出產的白銀運到馬尼拉,用以購買中國絲綢、中國和印度的棉織品,以及其他精美消費品。如此這般,外國的白銀迅速流入中國,明朝銀庫收入暴增。到了1577年,銀庫收入高達16.3478萬公斤。直到明朝終結時,政府每年的白銀收入始終在10萬公斤以上。
    當時,黃金的數量在世界範圍內都很匱乏,中國龐大的經濟體決定了黃金貨幣的相對稀缺。而歐洲源源不斷輸入中國的白銀,使得中國白銀貨幣相對充足。所以中國明朝以後選擇的是銀本位,而不是金本位制度。據統計在1644年,全國有當鋪兩萬多家,而1744年北京當鋪就有六七百家,有的當鋪資本額高達白銀數萬兩或十幾萬兩。
    雖然當鋪、錢莊、票行、銀號等金融機構的發展,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中國當時因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交替發生,從而導致經濟動蕩。而美洲產量近一半的世界白銀流入了中國,中國因此而成為不折不扣的“白銀帝國”。然而由於中國不具有白銀的開采權,實行銀本位就迫使人們必須用大量實物財富去換取白銀,由此引發的後果,是中國百姓辛苦賺來的財富逐漸流向了歐洲。
    由此,美洲和歐洲成為中國的中央銀行,中國獲得央行貨幣的代價不僅失去貨幣調控權,還失去了巨額的鑄幣稅(鑄幣面值和成本的差額)。有多少白銀通過購買產品進入中國,就有多少財富流出中國,這與今天的中國出口獲得巨額順差,而導致外彙儲備劇增的後果是何其相似啊!
    當然,足夠的外彙儲備表明一國干預外彙市場和維持彙價的能力,它對穩定彙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一國外彙儲備規模過大,可能增加對貨幣流通和市場的壓力,對未來貨幣流通造成預期膨脹壓力。同時外彙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彙率貶值而使國家蒙受損失,抑制經濟增長。“白銀帝國”的例子提醒我們,作為目前全球的外彙儲備國,中國應做好準備面對隨之而來的巨大風險。
    當中國銀本位漸漸衰落之時,在大洋彼岸的歐洲,使用的是金銀復本位制,也就是把黃金和白銀同時作為貨幣。當時的殖民強國葡萄牙和西班牙,從美洲和非洲掠奪了大量的黃金,其中的大部分黃金終卻輾轉流入了英國。
    在16世紀末,西班牙的黃金開采量占全球的83%,而黃金開采熱在另一個國度也迅速燃起,那是在葡萄牙控制下的巴西。到了17世紀,葡萄牙為了對抗西班牙而與英國結盟,由此從葡萄牙流入英國國庫的黃金多達600噸。於是,悶聲發大財的英國便不斷將越來越廉價的白銀兌換成黃金。然而在中國由於流通貨幣是白銀,人們自然樂意把黃金拿出去換回白銀。就這樣,英國在中國和與中國情況相似的國家,大玩金銀套購的鬼把戲,逐漸積累起數量龐大的黃金儲備。

    帝國的衰落


    中國上溯幾千年、流通各朝、以稱量價的銀錠,自改成法定銀幣後,一直沿用到近代中國。然而1571年,尼拉大帆船貿易開始了,中西貿易往來日益繁。


    因此,每年都有一兩艘西班牙大帆船,從阿卡普科穿越太平洋,把國外出的白運到尼拉,用以購買中國絲綢、中國和印度的棉品,以及其他精美消品。如此般,外國的白迅速流入中國,明朝銀庫收入暴增。到了1577年,銀庫收入高達16.3478萬公斤。直到明朝終結時,政府每年的白收入始在10萬公斤以上。


    ,黃金的數量在世界範內都很乏,中國大的經濟體決定了黃金貨幣的相稀缺。而歐洲源源不斷入中國的白,使得中國白銀貨幣充足。所以中國明朝以後選擇的是本位,而不是金本位制度。據統計在1644年,全國有當兩萬多家,而1744年北京當就有六七百家,有的當鋪資高達白數萬兩或十幾萬兩。


    雖然當鋪、錢莊、票行、銀號等金融機構的發展,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中國當時因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交替發生,從而導致經濟動蕩。而美洲產量近一半的世界白銀流入了中國,中國因此而成不折不扣的“帝國”。然而由於中國不具有白的開采本位就迫使人用大量富去取白,由此引的後果,是中國百姓辛苦來的富逐流向了歐洲。


    由此,美洲和歐洲成中國的中央行,中國得央行貨幣的代價不失去貨幣調失去了巨鑄幣稅(鑄幣和成本的差)。有多少白過購買產入中國,就有多少富流出中國,與今天的中國出口得巨額順差,而致外彙儲備劇增的後果是何其相似啊!


    當然,足的外彙儲備表明一國干價的能力,它對穩率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如果一國外彙儲備規大,可能增加對貨幣流通和市力,未來貨幣流通造成期膨脹壓力。同彙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彙貶值而使國家蒙受失,抑制經濟。“帝國”的例子提醒我,作目前全球的外彙儲備國,中國做好準隨之而來的巨大風險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