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管理

     一般管理学
     市场/营销
     会计
     金融/投资
     经管音像
     电子商务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生产与运作管理
     商务沟通
     战略管理
     商业史传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工具书
     外文原版/影印版
     管理类职称考试
     WTO
     英文原版书-管理
  •  投资理财

     证券/股票
     投资指南
     理财技巧
     女性理财
     期货
     基金
     黄金投资
     外汇
     彩票
     保险
     购房置业
     纳税
     英文原版书-投资理财
  •  经济

     经济学理论
     经济通俗读物
     中国经济
     国际经济
     各部门经济
     经济史
     财政税收
     区域经济
     统计 审计
     贸易政策
     保险
     经济数学
     各流派经济学说
     经济法
     工具书
     通货膨胀
     财税外贸保险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经济
  •  社会科学

     语言文字
     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人口学
     新闻传播出版
     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馆学/档案学
     经典名家作品集
     教育
     英文原版书-社会科学
  •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中国古代哲学
     世界哲学
     哲学与人生
     周易
     哲学理论
     伦理学
     哲学史
     美学
     中国近现代哲学
     逻辑学
     儒家
     道家
     思维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经典作品及研究
     科学哲学
     教育哲学
     语言哲学
     比较哲学
  •  宗教

  •  心理学

  •  古籍

     经部  史类  子部  集部  古籍管理  古籍工具书  四库全书  古籍善本影音本  中国藏书
  •  文化

     文化评述  文化随笔  文化理论  传统文化  世界各国文化  文化史  地域文化  神秘文化  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  文化产业  民族文化  书的起源/书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事业  文化交流  比较文化学
  •  历史

     历史普及读物
     中国史
     世界史
     文物考古
     史家名著
     历史地理
     史料典籍
     历史随笔
     逸闻野史
     地方史志
     史学理论
     民族史
     专业史
     英文原版书-历史
     口述史
  •  传记

  •  文学

  •  艺术

     摄影
     绘画
     小人书/连环画
     书法/篆刻
     艺术设计
     影视/媒体艺术
     音乐
     艺术理论
     收藏/鉴赏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民间艺术
     雕塑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艺术舞蹈
     艺术类考试
     人体艺术
     英文原版书-艺术
  •  青春文学

  •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文集
     中国古诗词
     外国随笔
     文学理论
     纪实文学
     文学评论与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
     外国诗歌
     名家作品
     民间文学
     戏剧
     中国古代随笔
     文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文学
  •  法律

     小说
     世界名著
     作品集
     中国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中国当代小说
     外国小说
     科幻小说
     侦探/悬疑/推理
     情感
     魔幻小说
     社会
     武侠
     惊悚/恐怖
     历史
     影视小说
     官场小说
     职场小说
     中国近现代小说
     财经
     军事
  •  童书

  •  成功/励志

  •  政治

  •  军事

  •  科普读物

  •  计算机/网络

     程序设计
     移动开发
     人工智能
     办公软件
     数据库
     操作系统/系统开发
     网络与数据通信
     CAD CAM CAE
     计算机理论
     行业软件及应用
     项目管理 IT人文
     计算机考试认证
     图形处理 图形图像多媒体
     信息安全
     硬件
     项目管理IT人文
     网络与数据通信
     软件工程
     家庭与办公室用书
  •  建筑

     执业资格考试用书  室内设计/装潢装修  标准/规范  建筑科学  建筑外观设计  建筑施工与监理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工程经济与管理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教材/教辅  英文原版书-建筑
  •  医学

     中医
     内科学
     其他临床医学
     外科学
     药学
     医技学
     妇产科学
     临床医学理论
     护理学
     基础医学
     预防医学/卫生学
     儿科学
     医学/药学考试
     医院管理
     其他医学读物
     医学工具书
  •  自然科学

     数学
     生物科学
     物理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
     力学
     科技史
     化学
     总论
     自然科学类考试
     英文原版书-自然科学
  •  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
     电子通信
     机械/仪表工业
     汽车与交通运输
     电工技术
     轻工业/手工业
     化学工业
     能源与动力工程
     航空/航天
     水利工程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一般工业技术
     原子能技术
     安全科学
     冶金工业
     矿业工程
     工具书/标准
     石油/天然气工业
     原版书
     武器工业
     英文原版书-工业技
  •  农业/林业

     园艺  植物保护  畜牧/狩猎/蚕/蜂  林业  动物医学  农作物  农学(农艺学)  水产/渔业  农业工程  农业基础科学  农林音像
  •  外语

  •  考试

  •  教材

  •  工具书

  •  中小学用书

  •  中小学教科书

  •  动漫/幽默

  •  烹饪/美食

  •  时尚/美妆

  •  旅游/地图

  •  家庭/家居

  •  亲子/家教

  •  两性关系

  •  育儿/早教

  •  保健/养生

  •  体育/运动

  •  手工/DIY

  •  休闲/爱好

  •  英文原版书

  •  港台图书

  •  研究生
     工学
     公共课
     经济管理
     理学
     农学
     文法类
     医学

  •  音乐
     音乐理论

     声乐  通俗音乐  音乐欣赏  钢琴  二胡  小提琴
  • 金融不死:用好金融工具,破解經濟困局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金融/投資
    【市場價】
    640-928
    【優惠價】
    400-580
    【作者】 伯特蘭·巴德爾 
    【所屬類別】 圖書  管理  金融/投資  金融理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0119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純質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521701197
    叢書名:金融精英卓越計劃繫列

    作者:伯特蘭·巴德爾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05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應對全球性問題的金融工具的運用指南。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作序推薦;
    中國工商銀行原董事長姜建清和知名金融學者香帥作序推薦。
    ? 觀點不盲從主流: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主流觀點認為金融已破碎和失控,不能指望金融本身  來解決問題。作者則提出了相反的觀點,認為隻要使用且控制得當,金融可以解決很多全球性問題。
    ? 內容具有實操性:作者以一個從業者的前瞻視角,提出具體的措施來指導我們如何更好地使用已有的金融工具。
    ? 彌補市場的不足:現有的相關出版物大都在討論金融為何以及如何糟糕,而本書不僅指出了金融帶給我們的挑戰,而且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我們如何能夠、也必須恢復金融工具。
    ? 作者有全球影響力:伯特蘭·巴德爾曾先後擔任兩家世界*銀行(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的財務總監,目前還是Blue orange Capital的創始人及執行總裁,在金融與世界的關繫方面擁有很強的話語權。
     
    內容簡介
    如何讓金融成就偉大的事情?
    金融危機引發了諸多全球性問題,而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實現自身發展,則成為當今世界各個國家、社會、企業甚至個體*關注的話題之一。伯特蘭•巴德爾的《金融不死:用好金融工具,破解經濟困局》一書應時而生,關注到了這一經久不衰的熱點話題。
    當前市面上有關金融與危機的圖書雖然層出不窮,但大部分都分析了金融為何以及如何糟糕。與之相反,在本書中,作者不僅指出了金融帶給我們的挑戰,而且以一個從業者的前瞻視角出發,憑借自身在金融體繫中多年累積的經驗,認為金融雖然是問題與挑戰的重要源頭,但金融工具本身也是解決眾多全球性問題的核心方法,號召大家重獲對金融的控制權,並且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措施。正如他所說,“隻要我們能夠明智地控制和利用金融,滿懷愛心與創造力,金融就能夠成就偉大的事情”。
    作者簡介
    伯特蘭·巴德爾,Blue like an Orange可持續發展基金的首席執行官及創始人。此前,他曾是世界銀行常務董事、世界銀行首席財務官,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首席財務官、拉扎德銀行合伙人。
    目錄
    推薦語 I
    序一 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法國總統) XI
    序二 戈登·布朗(英國前首相) XV
    序三 姜建清(中國工商銀行原董事長) XXIII
    序四 香 帥(知名金融學者) XXVII
    引言 十字路口的金融 001
    部分 世界幾近毀滅,人類應如何應對
    章 千年首腦會議的美好希望 023
    第二章 2007—2008 年的金融危機 040
    第三章一個重要的教訓:信任缺失 050
    第四章偉大的希望II:現在就團結起來 062
    第五章復活的離心力 074
    第六章失望與政治動蕩 086
    第七章 十字路口的人類 092推薦語 I
    序一 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法國總統) XI
    序二 戈登·布朗(英國前首相) XV
    序三 姜建清(中國工商銀行原董事長) XXIII
    序四 香 帥(知名金融學者) XXVII
    引言 十字路口的金融 001
    部分 世界幾近毀滅,人類應如何應對
    章  千年首腦會議的美好希望 023
    第二章  2007—2008 年的金融危機 040
    第三章一個重要的教訓:信任缺失 050
    第四章偉大的希望II:現在就團結起來 062
    第五章復活的離心力 074
    第六章失望與政治動蕩 086
    第七章  十字路口的人類 092
    第二部分 為人類的共同利益重構金融
    第八章  回到起點 107
    第九章遊戲的新名字 120
    第十章一場無聲的革命正在進行 129
    第三部分 金融是重塑全球合作的核心
    第十一章一個有待保護的奇跡 145
    第十二章盡管如此,是時候調整了 155
    第四部分 金融為人類的共同利益及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第十三章  可以將多邊開發銀行作為實驗室嗎 169
    第十四章收縮或拓展開發性金融的邊界 175
    第十五章  發揮金融的黏合劑作用 190
    第十六章  付諸實踐的原則 201
    結論 選擇在我們手中 214
    注釋 217
    致謝 243
    關於作者 245
    前言
    十字路口的金融
    對於金融的含義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的經驗中,這個內容常常被作為對華爾街或倫敦金融城的一條注釋出現,有時也會被X銀行或Y對衝基金的首席執行官使用,當他們踫巧成為頭條新聞時。事實上,我所指的金融具有更加廣泛的含義,它包含國際金融生態圈的參與者們(如銀行、投資者、養老基金、機構和借款人)所使用的金融工具。是的,我所指的金融是工具,而不是企業或特定的機構。近年來,金融似乎變得像魔法和鏡子一般,但並非如此,金融向來隻是一種工具,除此之外,什麼也不是。金融是一項由人類制造的工具,供人類使用,維護人類生存並對環境產生影響。既然如此,金融工具首要和重要的含義就是一種旨在提供經濟效益的資源流動和資源分配的
    機制。

    十字路口的金融

    向左、向右、向前、向後……我們正站在十字路口,而且,我們要共同做出的決定從來沒有如此重要過。這個決定與金融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金融相關,我們所選擇的方向將決定金融會拯救世界還是讓我們走向毀滅之路。
    對於金融的含義是什麼,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的經驗中,這個內容常常被作為對華爾街或倫敦金融城的一條注釋出現,有時也會被X銀行或Y對衝基金的首席執行官使用,當他們踫巧成為頭條新聞時。事實上,我所指的金融具有更加廣泛的含義,它包含國際金融生態圈的參與者們(如銀行、投資者、養老基金、機構和借款人)所使用的金融工具。是的,我所指的金融是工具,而不是企業或特定的機構。近年來,金融似乎變得像魔法和鏡子一般,但並非如此,金融向來隻是一種工具,除此之外,什麼也不是。金融是一項由人類制造的工具,供人類使用,維護人類生存並對環境產生影響。既然如此,金融工具首要和重要的含義就是一種旨在提供經濟效益的資源流動和資源分配的
    機制。

    我們是在拯救世界還是在毀滅世界

    在過去幾十年中,我們也許已經下意識地創造出了一種新的、極為強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或許是地球上潛在的強大的人造力量之一。在人類日常生活的背景下,它一直在悄悄地發揮著作用,而我們卻忘記了自己正在建造的東西。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記憶正在迅速地從人們腦海中消失,隻剩下“局部化”金融危機的重重障礙(有一些障礙是非常嚴重的),它們像警笛一般鳴響著,人們卻似乎充耳不聞。金融體繫已經持續地增長到幾乎無人了解的規模,而我們卻沒有對金融體繫的健康狀況進行定期體檢,2007—2009年爆發的金融危機就是我們為此付出的代價。這種認知的缺乏與金融的力量,以及金融對人們生活的支配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我們所做的一切幾乎都是由這個繫統支撐的,然而,大多時候我們卻有意或無意地忽略了它。
    如果我們現在做出決定,並且采取行動,同時以充滿熱情和責任心的方式去執行,這些決定和行動就會直接對我們的未來產生影響。這事關人類能否重新獲得對金融的控制權,而不是被動地目睹一繫列的事件發生在我們身上。如果我們繼續讓金融在走向金融危機的軌道上發展,那麼必然會加劇不和。在這種軌道上,金融隻服務於精英階層,允許投機者以狹隘和自私的方式利用它的力量從中獲利。人們將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權利被剝奪,而且近期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的復蘇將加速,政治不和諧將不可避免。然而,故事還沒有結束。過去,各國關起門來處理的方法效果欠佳,因此,除了短期主義,沒有任何理由相信這種方式在現在仍能夠發揮作用。我們極有可能回到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那是人類歷史上的黑暗時刻。因此,我們不能低估自己所創造的這種新的不可思議的強大力量。

    媒體評論
    在線試讀
    第七章 十字路口的人類

    在2005年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電影《賽點》(Match Point)中,一個網球擊中了網的上沿——它猶豫不決,不知道該落在球網的哪一側。這時,比賽的結果取決於它落在哪一邊,其中一個球員會輸,而另一個球員會贏。人類也會來到這樣的賽點嗎?在沒有歷史先例的全球背景下,即將來臨的未來尤其難以捉摸,私人銀行公司羅斯柴爾德銀行(Compagnie Financiere Edmond de Rothschild)的首席執行官米歇爾·西蘇雷爾(Michel Cicurel)在2007年觀察到,我們的星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在不同的視角之間搖擺。1在恐懼、勇氣和希望的誘惑下,我們不應該讓機會或命運來決定自己的未來。球會落在哪一邊呢?
    要的。
    如果我們不讓積極的力量發揮作用,如果我們忽略自身的弱點,隻是將其留給後代,讓他們在我們經歷混亂之後再去清理,那麼我們可以留下且讓他們去繼承的東西可能隻是債務而不是資產,而這些也將成為破壞性的力量,它們必然會戰勝團結的力量。難道我們真的想讓事情失控,進而重演20世紀30年代的場景嗎?
    請記住丘吉爾著名的警告:“忘記過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3歐洲在處理難民危機時不應該像16世紀前的羅馬帝國那樣,當時,羅馬帝國把向西推進的匈奴人視為所謂的“野蠻人”,我們可以將他們與今天的伊斯蘭國家相提並論。這個頹廢的帝國在自己的重壓之下崩潰了,因為它找不到一種方法來明智地吸納這些人口,進而重建社會契約。
    盡管未來的道路肯定不會是一條特別清晰的軌跡,但我們不應該相信這一類的風險永遠不會發生。這是2007年金融參與者犯下的錯誤,他們被說服了,他們認為每一百年纔會發生一次的金融災難在當前不會重現(上一次發生在1929年)。這也是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黑天鵝理論中的一個例子。直到有人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隻黑天鵝,人們纔相信天鵝不一定是白色的。塔勒布是概率認識論方面的專家,他向我們展示了隨機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4即使在5年前,誰會知道敘利亞的衝突會導致數百萬難民湧入,危及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並成為一個核心問題呢?誰會料到,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會在歐洲的恐怖主義危機中宣布就英國脫歐舉行公投呢?誰又會在大選之夜料到,英國脫歐公投會在第二天早上獲勝呢?5
    第七章 十字路口的人類
     
    在2005年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電影《賽點》(Match Point)中,一個網球擊中了網的上沿——它猶豫不決,不知道該落在球網的哪一側。這時,比賽的結果取決於它落在哪一邊,其中一個球員會輸,而另一個球員會贏。人類也會來到這樣的賽點嗎?在沒有歷史先例的全球背景下,即將來臨的未來尤其難以捉摸,私人銀行公司羅斯柴爾德銀行(Compagnie Financiere Edmond de Rothschild)的首席執行官米歇爾·西蘇雷爾(Michel Cicurel)在2007年觀察到,我們的星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在不同的視角之間搖擺。1在恐懼、勇氣和希望的誘惑下,我們不應該讓機會或命運來決定自己的未來。球會落在哪一邊呢?

    不要讓錯誤的故事載入史冊

    今天,全球化的未來正處於十字路口。我們的行動仍可能帶來歷糟糕的時期或者好的時期。我們要做得更好並且避免走這樣的捷徑——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滑溜溜的斜坡下滑。歷史上,這已經不是我們次面臨這樣的選擇,但也許這是我們次在全球聯繫如此緊密的背景下面臨這樣的選擇。在前進的道路上腳踏實地是至關重
    要的。
    如果我們不讓積極的力量發揮作用,如果我們忽略自身的弱點,隻是將其留給後代,讓他們在我們經歷混亂之後再去清理,那麼我們可以留下且讓他們去繼承的東西可能隻是債務而不是資產,而這些也將成為破壞性的力量,它們必然會戰勝團結的力量。難道我們真的想讓事情失控,進而重演20世紀30年代的場景嗎?

    反對O-H-I-O

    通過讓民族主義者、帝國主義者、保護主義者、地方主義者和個人主義者茁壯成長——根據大衛·利普頓的O-H-I-O(own house in order,管理好自身事務)戰略,2讓每一個國家關閉邊界,自行彌補資金缺口,建立外彙儲備,並等待情況好轉,我們就會讓平庸操縱局勢。通過讓英國人——而不是蘇格蘭人或愛爾蘭人——在歐洲之外走自己的路並解散申根區,讓中國和俄羅斯在其勢力範圍內發揮主導作用,讓伊斯蘭國家內鬥,讓地球升溫,讓谷歌、蘋果、臉譜網、亞馬遜侵吞我們的數據,讓希臘人餓死,讓難民淹死,讓貧困的國家處於掙扎之中——簡而言之,通過放棄政治、經濟、國際金融合作,一次又一次地切斷我們如此小心翼翼地建立起來的連接。這樣,我們隻會再次陷入20世紀30年代的局面。
    請記住丘吉爾著名的警告:“忘記過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3歐洲在處理難民危機時不應該像16世紀前的羅馬帝國那樣,當時,羅馬帝國把向西推進的匈奴人視為所謂的“野蠻人”,我們可以將他們與今天的伊斯蘭國家相提並論。這個頹廢的帝國在自己的重壓之下崩潰了,因為它找不到一種方法來明智地吸納這些人口,進而重建社會契約。

    邪惡的替代選擇

    美國政治學家、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總裁伊恩·布雷默認為,全球化有3條可能的發展道路,而其中的兩條道路根本不值得稱贊。條道路是自上而下的道路(一種寡頭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精英壓制普通人。在政府和社會為了排斥這些公民而建立的真實或虛擬邊界的影響下,由於一種“全球化子類公民”(這些公民被認為是沒有生產力的或貧困的)的存在,全球化的進程有所減緩,甚至停滯。這是一條被我比作羅馬帝國般的路徑:用邊境上的防御設施(法語:līmes)來抵御外部的野蠻人,用面包和馬戲團(法語:panem et circenses)來維持內部的人口。幾個世紀以來這種方法一直奏效,但當時既沒有推特,也沒有臉譜網。第二條道路是自下而上的道路(一種革命性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普通人從精英手中奪取了權力。對於富人來說,由於社會不穩定蔓延、網絡攻擊及其帶來的強制性透明度(以及其他不對稱的回應)阻礙了機構的有效運作,全球化進程放緩,甚至停滯不前。這條道路在某種程度上與法國大革命之類的路徑相呼應,意味著特權的突然消失。
    盡管未來的道路肯定不會是一條特別清晰的軌跡,但我們不應該相信這一類的風險永遠不會發生。這是2007年金融參與者犯下的錯誤,他們被說服了,他們認為每一百年纔會發生一次的金融災難在當前不會重現(上一次發生在1929年)。這也是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黑天鵝理論中的一個例子。直到有人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隻黑天鵝,人們纔相信天鵝不一定是白色的。塔勒布是概率認識論方面的專家,他向我們展示了隨機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4即使在5年前,誰會知道敘利亞的衝突會導致數百萬難民湧入,危及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並成為一個核心問題呢?誰會料到,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會在歐洲的恐怖主義危機中宣布就英國脫歐舉行公投呢?誰又會在大選之夜料到,英國脫歐公投會在第二天早上獲勝呢?5
    我們也不應該相信災難隻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我們不能,至少目前還不能從這個藍色的星球上掙脫出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1972年就已經確定了這個不朽的事實。我們的命運是相通的:面臨離心力造成的一些威脅——來自地緣政治、經濟、金融、氣候、流行病或數字方面的威脅,我們都將受到影響。我們無法逃避全球化,無論它發展的軌跡如何,我們都無法擺
    脫它。

    雄心勃勃的第三條道路:重新設計我們的共同統治權

    布雷默將第三條道路稱為“共同統治權”,它將像共有住宅一樣發揮作用:面對壓力,盡管存在反市場的力量,政府(和公司)將重新建立社會契約以減少不平等,並使中產階級重新獲得地位和發展前景;全球化將以目前的形式繼續發展,在適應供應鏈本土化的同時,期望讓每個人都受益。這既不是一個帝國的崩潰,也不是一場革命,而是一項由業主們展開的、進行建築維護的行動,包括修理電梯、清理樓梯井和讓鄰居們互相交談。
    這是人類歷史的替代性版本之一,並且人類至今仍有機會去書寫。這個版本的歷史綱要於2015年確定,而且這將是一段被馴服的全球化歷史,它讓所有人類無一例外地獲得了更好的生活。顯然,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實現這一目標,這仍然是一個理想。但是,目標可以創造正能量。它提出了一條漸進的道路,可以通向更幸福的世界,使人類進入一個新的啟蒙時代,實現一次新的復興。
    但是,書寫這個版本的歷史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正如糟糕的選擇會自然實現一樣,第三種選擇需要更多的勇氣、參與、責任和領導力。選擇希望之路將是非常困難的。

    一個歷史教訓:壞的情況永遠無法確定

    但是,選擇希望是值得的!2010年5月,60歲的財務總監雅克·德·查倫達爾(Jacques de Chalendar)6參加了我在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組織的午餐,他是我們當中年齡的一位。而圍坐在桌邊的是法國政界和經濟精英的廣大代表,他們在討論希臘危機,當時希臘危機正首次達到。餐後不久,雅克·德·查倫達爾說道:“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入了政府,當時的形勢真的很糟糕,未來也不可能比這更暗淡了。那時,沒有人會想到,法國將迎來輝煌的年份,出現了‘光輝30年’。而今天身負重任的你們,也不應該悲嘆,而要努力工作,努力重建你們的國家!”這個請求徹底征服了我。他把事情看得很清楚:我們這些管理人員往往沉迷於眼前的未來,以至於過度重視壞消息而忽略了好消息。如果歐洲和世界不是聳聳肩,而是說這是他們美好日子到來之前的黎明,那會怎麼樣呢?那樣不是更勇敢嗎?

    “奔向我們自己的風險”:機會的時代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金融和經濟危機留下了一個增長停滯的世界,在這裡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實現“光輝30年”的穩定或“大緩和”。然而,在這個世界上,仍然存在增長的源泉,7我們有辦法將其融入國際體繫。尤其是人口統計因素,它仍然是增長的主要動力。未來幾十年,地球人口將增加30億!然而,在後危機時代,利率如此之低,以至於投資幾乎沒有收益。銀行已經把自己的主導地位讓給了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管理的資金很快將達到100。毫無疑問,這些機構投資者將在宏觀經濟的平衡中發揮作用。同時,G20也構成了全世界的一種獨特的合作機制,在2009年,它就在以一種具有歷史意義的方式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意見都能直接在會議上發表,但國際組織在促進全球合作方面必須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聯合國制訂了未來15年的可持續發展計劃。這些共同目標很偉大卻很脆弱,但它們的確存在,並且在三項國際協議中被批準通過。圍繞道德及社會責任融資理念展開的辯論和新方法層出不窮,這些融資方式能夠將季度報告的專制拋在腦後,同時從長遠的角度進行思考,將投資引向有意義的、可行的項目,為人類開啟新的未來。8
    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以國際保險公司為首,尤其對氣候變化感到擔憂,它們有能力改變這個局面。英國央行行長、金融穩定委員會主席馬克·卡尼在2015年9月就這一問題發表了歷史性講話,他堅持認為有必要在全球金融中考慮氣候風險。
    管理新興市場的巨大風險的必要性一如既往地重要……盡管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一直還存在著科學分歧(就像任何科學問題一樣),但我發現,保險公司是堅決的倡導者之一,他們認為應該盡早解決這個問題。這不足為奇。當其他人都在爭論這個理論時,你卻在面對現實: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經在冊的與天氣有關的損失事件增加了兩倍。這些事件造成的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後的保險損失從20世紀80年代的年均10左右增加到過去10年的年均50左右。9
    這些劇變將威脅到全球金融穩定,並長期威脅著國際社會的財富。馬克·卡尼指出了三大風險。
    ■ 物理風險:當前發生的氣候和氣像事件對保險責任和金融資產價值的影響,如造成財產損失或破壞貿易的洪水和風暴。
    ■ 與責任相關的風險:如果因氣候變化而遭受損失或損害的一方向對其負有責任的一方尋求賠償,那麼潛在的風險就會出現。這類索賠程序可能會在幾十年後出現,它們可能會對碳提取者和排放者造成嚴重的打擊,而且當它們擁有責任保險時,它們的保險公司也會受到影響。
    ■ 與轉變相關的風險:向低碳經濟調整過程中產生的金融風險。隨著成本和機會變得日益明顯,政策、技術和物理風險的變化可能促使人們重新評估大量資產的價值。10
    從這三個層面上講,金融和氣候密切相關。我們不能隻處理其中某一類風險而忽略其他風險。
    現在是時候去重塑金融體繫,重新定義全球投資生態繫統中參與者的角色並重建合作基礎了嗎?許多決策者都同意我們采取行動。那我們還等什麼呢?我們快沒有時間了。技術變革的快節奏、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和氣候變暖帶來的後果,已經對世界經濟構成了短期威脅。正如
    馬克·卡尼在2015年9月強調的那樣,“機會的窗口期是有限的,而且正在縮小”。用勒內·沙爾(René Char)的詩來解釋:我們需要今天采取行動;我們應該總是冒著風險。11讓我們不要等到為時已晚纔采取行動!是時候重新獲得對金融的控制權了。

    “他們”意味著我們

    “我們”指的是我們每個人。“他們”指的是政客、領導、高管和經理們,我們有時會過於迅速地判定他們不負責任,但這種做法有時候卻是相當合理的。
    當然,“他們”有責任樹立一個好榜樣。他們對我們負有責任:我們作為公民、股東或員工,與他們簽訂了合同,並將責任委托給他們。他們有責任盡職盡責地代表我們,並需要有勇氣去承擔責任,而不是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置身事外。盡管在這個從定義上來說並不完美的世界裡,什麼都不做纔是好的方式。12他們需要待在橋上,面對暴風雨,抵御緊急情況,掃視地平線。在金融危機期間,我是這麼說的:“領導人之所以能得到福利和報酬,不是因為他們是‘辦公室裡的官僚’,而是因為他們要站崗和放哨!”13他們有責任在簽署伙伴關繫、條約和國家或國際承諾時不表現出懷疑態度,也需要有執行這些承諾的政治勇氣,有尊重其承諾的尊嚴。
    盡管我清楚金融危機中發生的一切和我目睹的一切,我仍然相信國際協定、像征的力量和聲明原則的美德。這是一種應對現實的方式,即使僅僅這樣還不夠。如果我們認真對待條約,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例如1975年的《赫爾辛基協定》(Helsinki Accords),當勃列日涅夫(Brezhnev)時代的蘇聯後同意簽署《指導成員國間關繫的原則宣言》(包括人權和基本自由)時,誰能想像這將打開一個缺口並導致蘇聯解體呢?當一個政府簽署一份文件時,它做出的承諾有時比它自身預期的要長得多。
    但出於這個原因,我們必須記住,代表的簽名也是我們做出的承諾。作為公民或公共服務的使用者,我們必須遵守這些規定。首簽署第21次締約方會議協議或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協議時,當他們代表自己所領導的國家致力於可持續發展時,這個簽名將使我們所有人(公共部門當局、公司、非政府組織和公民)都負有責任。我們都有責任主動承擔起協議所規定的職責。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保持警惕,發揮自身的作用,監督采取的行動,確保這些協議得到充分實施。我們必須記住,在這個社會網絡化的時代,我們擁有的所有權力,將通過我們的選票和我們在投資和消費時所做的選擇,在我們表達自己的聲音的時候制約社會中的關鍵人物。我們不能放棄這一基本權利,這也是一項責任。

    “我們”都能控制

    我們都在駕馭席卷全球的全球化浪潮,誰都無法逃脫。但全球化本身並不是好的或者壞的,就像金融一樣,它沒有靈魂,它就是它呈現出來的樣子。換句話說,不要屈服於它,我們都有控制全球化的力量。如果必須假設我們在民主的政治體制和環境下共同做出承諾,那麼就還必須假設我們每個人都能致力於按照自身水平去識別自己的行動能力,並將其作為我們每一個人內在的權力和責任。
    “他們”意味著我們!這是米歇爾·康德蘇教給我的另一個偉大的教訓:為了迎接更好的人類的黎明,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當然,一部分人的責任更大。地球上的每個人,無論住在哪裡,都有一項共同的責任:無論是一個國家、城市、公司、機構的領導者,還是非政府組織、擁有投票權且有能力投資公共領域或納稅的公民、有權利在互聯網上行使言論自由權的個人、交納會費的協會會員、購物的消費者、通過薪水做慈善捐款的雇員,抑或把錢放在股票或儲蓄賬戶的股東、儲蓄者或退休老人。貧窮和不民主國家的居民的行動自由會大大減少,但我在世界銀行的工作經歷使我相信,每一個男人和每一個女人,甚至是那些生活在偏遠地區的人,都能在他們所在的地方改變很多事情。但很明顯,你擁有的越多,責任就越大。
    如果我們要共同創造一段美好的歷史,那麼每個人就必須行使自己的個人權力。

    為了人類的共同利益,重塑全球金融體繫的時候到了

    因此,我們需要做的是認識到,在這個問題越來越大、越來越全球化的相互聯繫的世界中,我們不能單獨行動。
    國際社會在2015年為自己描繪了一幅巨大而必要的藍圖,而隻有我們將各國的所有智慧和能量相互結合並在內部凝聚起來,纔能將其變為現實。我們需要公共部門、私營部門和社區參與者的集體合作。我們必須成功地從O-H-I-O戰略轉變為C-A-lifornia戰略——集體行動的戰略(或者我們可以采用伊恩·布雷默的“共同統治權”概念)。
    然而,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在個人主義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比這更困難的了:人們相互之間的不信任如此牢固和頑固(尤其是像美國或法國這樣的國家,公共和私人文化與心態之間的鴻溝仍然很深——在大部分“聯合起來”的地區,情況確實如此)。從原則上反對,以及堅持自己的利益和立場是很容易的!但我相信這種改變是可能的,在過去的15年,我在參加的所有首腦會議、項目、會議和工作小組中都看到了這種改變,特別是在巴黎氣候變化會議上。
    盡管在過去的10年中金融業的幻想破滅了,但金融仍然擁有融合的潛力。這個可憐的主人也可以是一個好僕人,雖然它曾經是問題的一部分,但它現在可以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這不僅僅是因為金融像科技一樣,是一種通用語言、發明工具,當它被合理使用時,財富就可以流通、彙集並創造價值,幫助人們和他們的各種機構一起發揮作用;還因為在我們作為公民、納稅人、消費者、投資者、股東、儲蓄者、養老金領取者、協會成員等等的角色中——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們都可以對人類的投資組合產生影響。得益於資本的自由流通,我們每個人的行動都能對地球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樣,始於2007年的導致經濟停滯的金融全球化,也很可能是使世界重回正軌的全球化。
    但是,為了回到正確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抓住今天擁有的機會,重塑國際金融體繫。也就是說,我們要建立一個受控制的體繫,它需要適度監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我們要重新考慮國家之間的團結一致。它是一個美國華爾街或倫敦金融城不能為其他國家做出決定的繫統,也不會賦予其他人這項權利,無論是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投資者,還是監管機構、中央銀行或儲戶。它是一個創新競爭的繫統,為全球的融資需求尋找的答案。這個繫統依賴於現有的、經過合理改革的機構,同時它也知道如何好地利用這些機構,如何讓它們重新獲得精神動力——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嚴重之時國際社會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當時,他們創立了G20,而不是退而討論各個國家內部的問題,讓會議變成一個沒有權力的“空談俱樂部”。
    我們還沒有修復被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所破壞的繫統,隻是填補了一些漏洞。我們還沒有完成所需要的改革。正如雅克·德·查倫達爾所言:“讓我們卷起袖子,現在就開始重建;所有的工具都在這裡,在我們的掌握之中!”球也會落在我們所選擇的一側。但是,就像改進網球運動一樣,改善金融體繫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回到起點。
    第七章 十字路口的人類
     
    在2005年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電影《賽點》(Match Point)中,一個網球擊中了網的上沿——它猶豫不決,不知道該落在球網的哪一側。這時,比賽的結果取決於它落在哪一邊,其中一個球員會輸,而另一個球員會贏。人類也會來到這樣的賽點嗎?在沒有歷史先例的全球背景下,即將來臨的未來尤其難以捉摸,私人銀行公司羅斯柴爾德銀行(Compagnie Financiere Edmond de Rothschild)的首席執行官米歇爾·西蘇雷爾(Michel Cicurel)在2007年觀察到,我們的星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在不同的視角之間搖擺。1在恐懼、勇氣和希望的誘惑下,我們不應該讓機會或命運來決定自己的未來。球會落在哪一邊呢?

    不要讓錯誤的故事載入史冊

    今天,全球化的未來正處於十字路口。我們的行動仍可能帶來歷糟糕的時期或者好的時期。我們要做得更好並且避免走這樣的捷徑——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著滑溜溜的斜坡下滑。歷史上,這已經不是我們次面臨這樣的選擇,但也許這是我們次在全球聯繫如此緊密的背景下面臨這樣的選擇。在前進的道路上腳踏實地是至關重
    要的。
    如果我們不讓積極的力量發揮作用,如果我們忽略自身的弱點,隻是將其留給後代,讓他們在我們經歷混亂之後再去清理,那麼我們可以留下且讓他們去繼承的東西可能隻是債務而不是資產,而這些也將成為破壞性的力量,它們必然會戰勝團結的力量。難道我們真的想讓事情失控,進而重演20世紀30年代的場景嗎?

    反對O-H-I-O

    通過讓民族主義者、帝國主義者、保護主義者、地方主義者和個人主義者茁壯成長——根據大衛·利普頓的O-H-I-O(own house in order,管理好自身事務)戰略,2讓每一個國家關閉邊界,自行彌補資金缺口,建立外彙儲備,並等待情況好轉,我們就會讓平庸操縱局勢。通過讓英國人——而不是蘇格蘭人或愛爾蘭人——在歐洲之外走自己的路並解散申根區,讓中國和俄羅斯在其勢力範圍內發揮主導作用,讓伊斯蘭國家內鬥,讓地球升溫,讓谷歌、蘋果、臉譜網、亞馬遜侵吞我們的數據,讓希臘人餓死,讓難民淹死,讓貧困的國家處於掙扎之中——簡而言之,通過放棄政治、經濟、國際金融合作,一次又一次地切斷我們如此小心翼翼地建立起來的連接。這樣,我們隻會再次陷入20世紀30年代的局面。
    請記住丘吉爾著名的警告:“忘記過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轍。”3歐洲在處理難民危機時不應該像16世紀前的羅馬帝國那樣,當時,羅馬帝國把向西推進的匈奴人視為所謂的“野蠻人”,我們可以將他們與今天的伊斯蘭國家相提並論。這個頹廢的帝國在自己的重壓之下崩潰了,因為它找不到一種方法來明智地吸納這些人口,進而重建社會契約。

    邪惡的替代選擇

    美國政治學家、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總裁伊恩·布雷默認為,全球化有3條可能的發展道路,而其中的兩條道路根本不值得稱贊。條道路是自上而下的道路(一種寡頭模式)。在這種模式中,精英壓制普通人。在政府和社會為了排斥這些公民而建立的真實或虛擬邊界的影響下,由於一種“全球化子類公民”(這些公民被認為是沒有生產力的或貧困的)的存在,全球化的進程有所減緩,甚至停滯。這是一條被我比作羅馬帝國般的路徑:用邊境上的防御設施(法語:līmes)來抵御外部的野蠻人,用面包和馬戲團(法語:panem et circenses)來維持內部的人口。幾個世紀以來這種方法一直奏效,但當時既沒有推特,也沒有臉譜網。第二條道路是自下而上的道路(一種革命性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普通人從精英手中奪取了權力。對於富人來說,由於社會不穩定蔓延、網絡攻擊及其帶來的強制性透明度(以及其他不對稱的回應)阻礙了機構的有效運作,全球化進程放緩,甚至停滯不前。這條道路在某種程度上與法國大革命之類的路徑相呼應,意味著特權的突然消失。
    盡管未來的道路肯定不會是一條特別清晰的軌跡,但我們不應該相信這一類的風險永遠不會發生。這是2007年金融參與者犯下的錯誤,他們被說服了,他們認為每一百年纔會發生一次的金融災難在當前不會重現(上一次發生在1929年)。這也是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黑天鵝理論中的一個例子。直到有人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隻黑天鵝,人們纔相信天鵝不一定是白色的。塔勒布是概率認識論方面的專家,他向我們展示了隨機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4即使在5年前,誰會知道敘利亞的衝突會導致數百萬難民湧入,危及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並成為一個核心問題呢?誰會料到,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會在歐洲的恐怖主義危機中宣布就英國脫歐舉行公投呢?誰又會在大選之夜料到,英國脫歐公投會在第二天早上獲勝呢?5
    我們也不應該相信災難隻會發生在其他人身上。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我們不能,至少目前還不能從這個藍色的星球上掙脫出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1972年就已經確定了這個不朽的事實。我們的命運是相通的:面臨離心力造成的一些威脅——來自地緣政治、經濟、金融、氣候、流行病或數字方面的威脅,我們都將受到影響。我們無法逃避全球化,無論它發展的軌跡如何,我們都無法擺
    脫它。

    雄心勃勃的第三條道路:重新設計我們的共同統治權

    布雷默將第三條道路稱為“共同統治權”,它將像共有住宅一樣發揮作用:面對壓力,盡管存在反市場的力量,政府(和公司)將重新建立社會契約以減少不平等,並使中產階級重新獲得地位和發展前景;全球化將以目前的形式繼續發展,在適應供應鏈本土化的同時,期望讓每個人都受益。這既不是一個帝國的崩潰,也不是一場革命,而是一項由業主們展開的、進行建築維護的行動,包括修理電梯、清理樓梯井和讓鄰居們互相交談。
    這是人類歷史的替代性版本之一,並且人類至今仍有機會去書寫。這個版本的歷史綱要於2015年確定,而且這將是一段被馴服的全球化歷史,它讓所有人類無一例外地獲得了更好的生活。顯然,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實現這一目標,這仍然是一個理想。但是,目標可以創造正能量。它提出了一條漸進的道路,可以通向更幸福的世界,使人類進入一個新的啟蒙時代,實現一次新的復興。
    但是,書寫這個版本的歷史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正如糟糕的選擇會自然實現一樣,第三種選擇需要更多的勇氣、參與、責任和領導力。選擇希望之路將是非常困難的。

    一個歷史教訓:壞的情況永遠無法確定

    但是,選擇希望是值得的!2010年5月,60歲的財務總監雅克·德·查倫達爾(Jacques de Chalendar)6參加了我在法國農業信貸銀行組織的午餐,他是我們當中年齡的一位。而圍坐在桌邊的是法國政界和經濟精英的廣大代表,他們在討論希臘危機,當時希臘危機正首次達到。餐後不久,雅克·德·查倫達爾說道:“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加入了政府,當時的形勢真的很糟糕,未來也不可能比這更暗淡了。那時,沒有人會想到,法國將迎來輝煌的年份,出現了‘光輝30年’。而今天身負重任的你們,也不應該悲嘆,而要努力工作,努力重建你們的國家!”這個請求徹底征服了我。他把事情看得很清楚:我們這些管理人員往往沉迷於眼前的未來,以至於過度重視壞消息而忽略了好消息。如果歐洲和世界不是聳聳肩,而是說這是他們美好日子到來之前的黎明,那會怎麼樣呢?那樣不是更勇敢嗎?

    “奔向我們自己的風險”:機會的時代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金融和經濟危機留下了一個增長停滯的世界,在這裡我們可能永遠無法實現“光輝30年”的穩定或“大緩和”。然而,在這個世界上,仍然存在增長的源泉,7我們有辦法將其融入國際體繫。尤其是人口統計因素,它仍然是增長的主要動力。未來幾十年,地球人口將增加30億!然而,在後危機時代,利率如此之低,以至於投資幾乎沒有收益。銀行已經把自己的主導地位讓給了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管理的資金很快將達到100。毫無疑問,這些機構投資者將在宏觀經濟的平衡中發揮作用。同時,G20也構成了全世界的一種獨特的合作機制,在2009年,它就在以一種具有歷史意義的方式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意見都能直接在會議上發表,但國際組織在促進全球合作方面必須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與此同時,聯合國制訂了未來15年的可持續發展計劃。這些共同目標很偉大卻很脆弱,但它們的確存在,並且在三項國際協議中被批準通過。圍繞道德及社會責任融資理念展開的辯論和新方法層出不窮,這些融資方式能夠將季度報告的專制拋在腦後,同時從長遠的角度進行思考,將投資引向有意義的、可行的項目,為人類開啟新的未來。8
    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以國際保險公司為首,尤其對氣候變化感到擔憂,它們有能力改變這個局面。英國央行行長、金融穩定委員會主席馬克·卡尼在2015年9月就這一問題發表了歷史性講話,他堅持認為有必要在全球金融中考慮氣候風險。
    管理新興市場的巨大風險的必要性一如既往地重要……盡管在氣候變化問題上一直還存在著科學分歧(就像任何科學問題一樣),但我發現,保險公司是堅決的倡導者之一,他們認為應該盡早解決這個問題。這不足為奇。當其他人都在爭論這個理論時,你卻在面對現實: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經在冊的與天氣有關的損失事件增加了兩倍。這些事件造成的經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後的保險損失從20世紀80年代的年均10左右增加到過去10年的年均50左右。9
    這些劇變將威脅到全球金融穩定,並長期威脅著國際社會的財富。馬克·卡尼指出了三大風險。
    ■ 物理風險:當前發生的氣候和氣像事件對保險責任和金融資產價值的影響,如造成財產損失或破壞貿易的洪水和風暴。
    ■ 與責任相關的風險:如果因氣候變化而遭受損失或損害的一方向對其負有責任的一方尋求賠償,那麼潛在的風險就會出現。這類索賠程序可能會在幾十年後出現,它們可能會對碳提取者和排放者造成嚴重的打擊,而且當它們擁有責任保險時,它們的保險公司也會受到影響。
    ■ 與轉變相關的風險:向低碳經濟調整過程中產生的金融風險。隨著成本和機會變得日益明顯,政策、技術和物理風險的變化可能促使人們重新評估大量資產的價值。10
    從這三個層面上講,金融和氣候密切相關。我們不能隻處理其中某一類風險而忽略其他風險。
    現在是時候去重塑金融體繫,重新定義全球投資生態繫統中參與者的角色並重建合作基礎了嗎?許多決策者都同意我們采取行動。那我們還等什麼呢?我們快沒有時間了。技術變革的快節奏、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和氣候變暖帶來的後果,已經對世界經濟構成了短期威脅。正如
    馬克·卡尼在2015年9月強調的那樣,“機會的窗口期是有限的,而且正在縮小”。用勒內·沙爾(René Char)的詩來解釋:我們需要今天采取行動;我們應該總是冒著風險。11讓我們不要等到為時已晚纔采取行動!是時候重新獲得對金融的控制權了。

    “他們”意味著我們

    “我們”指的是我們每個人。“他們”指的是政客、領導、高管和經理們,我們有時會過於迅速地判定他們不負責任,但這種做法有時候卻是相當合理的。
    當然,“他們”有責任樹立一個好榜樣。他們對我們負有責任:我們作為公民、股東或員工,與他們簽訂了合同,並將責任委托給他們。他們有責任盡職盡責地代表我們,並需要有勇氣去承擔責任,而不是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置身事外。盡管在這個從定義上來說並不完美的世界裡,什麼都不做纔是好的方式。12他們需要待在橋上,面對暴風雨,抵御緊急情況,掃視地平線。在金融危機期間,我是這麼說的:“領導人之所以能得到福利和報酬,不是因為他們是‘辦公室裡的官僚’,而是因為他們要站崗和放哨!”13他們有責任在簽署伙伴關繫、條約和國家或國際承諾時不表現出懷疑態度,也需要有執行這些承諾的政治勇氣,有尊重其承諾的尊嚴。
    盡管我清楚金融危機中發生的一切和我目睹的一切,我仍然相信國際協定、像征的力量和聲明原則的美德。這是一種應對現實的方式,即使僅僅這樣還不夠。如果我們認真對待條約,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例如1975年的《赫爾辛基協定》(Helsinki Accords),當勃列日涅夫(Brezhnev)時代的蘇聯後同意簽署《指導成員國間關繫的原則宣言》(包括人權和基本自由)時,誰能想像這將打開一個缺口並導致蘇聯解體呢?當一個政府簽署一份文件時,它做出的承諾有時比它自身預期的要長得多。
    但出於這個原因,我們必須記住,代表的簽名也是我們做出的承諾。作為公民或公共服務的使用者,我們必須遵守這些規定。首簽署第21次締約方會議協議或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協議時,當他們代表自己所領導的國家致力於可持續發展時,這個簽名將使我們所有人(公共部門當局、公司、非政府組織和公民)都負有責任。我們都有責任主動承擔起協議所規定的職責。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保持警惕,發揮自身的作用,監督采取的行動,確保這些協議得到充分實施。我們必須記住,在這個社會網絡化的時代,我們擁有的所有權力,將通過我們的選票和我們在投資和消費時所做的選擇,在我們表達自己的聲音的時候制約社會中的關鍵人物。我們不能放棄這一基本權利,這也是一項責任。

    “我們”都能控制

    我們都在駕馭席卷全球的全球化浪潮,誰都無法逃脫。但全球化本身並不是好的或者壞的,就像金融一樣,它沒有靈魂,它就是它呈現出來的樣子。換句話說,不要屈服於它,我們都有控制全球化的力量。如果必須假設我們在民主的政治體制和環境下共同做出承諾,那麼就還必須假設我們每個人都能致力於按照自身水平去識別自己的行動能力,並將其作為我們每一個人內在的權力和責任。
    “他們”意味著我們!這是米歇爾·康德蘇教給我的另一個偉大的教訓:為了迎接更好的人類的黎明,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當然,一部分人的責任更大。地球上的每個人,無論住在哪裡,都有一項共同的責任:無論是一個國家、城市、公司、機構的領導者,還是非政府組織、擁有投票權且有能力投資公共領域或納稅的公民、有權利在互聯網上行使言論自由權的個人、交納會費的協會會員、購物的消費者、通過薪水做慈善捐款的雇員,抑或把錢放在股票或儲蓄賬戶的股東、儲蓄者或退休老人。貧窮和不民主國家的居民的行動自由會大大減少,但我在世界銀行的工作經歷使我相信,每一個男人和每一個女人,甚至是那些生活在偏遠地區的人,都能在他們所在的地方改變很多事情。但很明顯,你擁有的越多,責任就越大。
    如果我們要共同創造一段美好的歷史,那麼每個人就必須行使自己的個人權力。

    為了人類的共同利益,重塑全球金融體繫的時候到了

    因此,我們需要做的是認識到,在這個問題越來越大、越來越全球化的相互聯繫的世界中,我們不能單獨行動。
    國際社會在2015年為自己描繪了一幅巨大而必要的藍圖,而隻有我們將各國的所有智慧和能量相互結合並在內部凝聚起來,纔能將其變為現實。我們需要公共部門、私營部門和社區參與者的集體合作。我們必須成功地從O-H-I-O戰略轉變為C-A-lifornia戰略——集體行動的戰略(或者我們可以采用伊恩·布雷默的“共同統治權”概念)。
    然而,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在個人主義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比這更困難的了:人們相互之間的不信任如此牢固和頑固(尤其是像美國或法國這樣的國家,公共和私人文化與心態之間的鴻溝仍然很深——在大部分“聯合起來”的地區,情況確實如此)。從原則上反對,以及堅持自己的利益和立場是很容易的!但我相信這種改變是可能的,在過去的15年,我在參加的所有首腦會議、項目、會議和工作小組中都看到了這種改變,特別是在巴黎氣候變化會議上。
    盡管在過去的10年中金融業的幻想破滅了,但金融仍然擁有融合的潛力。這個可憐的主人也可以是一個好僕人,雖然它曾經是問題的一部分,但它現在可以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這不僅僅是因為金融像科技一樣,是一種通用語言、發明工具,當它被合理使用時,財富就可以流通、彙集並創造價值,幫助人們和他們的各種機構一起發揮作用;還因為在我們作為公民、納稅人、消費者、投資者、股東、儲蓄者、養老金領取者、協會成員等等的角色中——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們都可以對人類的投資組合產生影響。得益於資本的自由流通,我們每個人的行動都能對地球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樣,始於2007年的導致經濟停滯的金融全球化,也很可能是使世界重回正軌的全球化。
    但是,為了回到正確的道路上,我們需要抓住今天擁有的機會,重塑國際金融體繫。也就是說,我們要建立一個受控制的體繫,它需要適度監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我們要重新考慮國家之間的團結一致。它是一個美國華爾街或倫敦金融城不能為其他國家做出決定的繫統,也不會賦予其他人這項權利,無論是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投資者,還是監管機構、中央銀行或儲戶。它是一個創新競爭的繫統,為全球的融資需求尋找的答案。這個繫統依賴於現有的、經過合理改革的機構,同時它也知道如何好地利用這些機構,如何讓它們重新獲得精神動力——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嚴重之時國際社會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當時,他們創立了G20,而不是退而討論各個國家內部的問題,讓會議變成一個沒有權力的“空談俱樂部”。
    我們還沒有修復被2007—2008年的金融危機所破壞的繫統,隻是填補了一些漏洞。我們還沒有完成所需要的改革。正如雅克·德·查倫達爾所言:“讓我們卷起袖子,現在就開始重建;所有的工具都在這裡,在我們的掌握之中!”球也會落在我們所選擇的一側。但是,就像改進網球運動一樣,改善金融體繫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回到起點。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