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投資的方法 : 來自華爾街的金融投資課(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大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管理
    【市場價】
    684-992
    【優惠價】
    428-620
    【作者】 加陳思進 
    【所屬類別】 圖書  管理  金融/投資  投資融資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8220057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膠訂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308220057
    作者:[加]陳思進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02月 

        
        
    "

    產品特色

    編輯推薦

    投資的核心邏輯是什麼?


    怎麼做纔能獲得更高、更穩健的投資收益?


    如何纔能更好地分析投資的風險,避免投資的損失?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零基礎讀者學習投資的入門讀物,並且對於已有一定投資基礎的讀者,甚至是專業人士來說,這是一本能夠將讀者從煩悶難懂的理論中解放出來,用來放松休閑和提升思維的好書。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由華爾街金融專家寫作而成,旨在幫助投資者深入了解金融、學習投資的通俗讀物。作者將自己數十年輾轉於各大知名投行機構之間的從業經驗和專業知識傾囊相授,從資本投資的邏輯講起,圍繞貨幣、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品以及房地產等多個投資領域展開論述,從多角度揭開了金融投資的神秘面紗,不僅能夠幫助讀者識別、避免各種投資的騙局,更能夠幫助讀者有效地使用各種金融投資工具和技術,獲取更好的投資回報。

    作者簡介

        陳思進


        國際金融專家,央視大型紀錄片《華爾街》《貨幣》學術顧問。曾任瑞士信貸波士頓(CSFB)助理副總裁、美國銀行證券公司副總裁、宏利金融財團資深顧問。目前任某國際金融財團風險管理資深顧問。


        已出版《看懂財經新聞的本書》《絕情華爾街》《看懂貨幣》等多部暢銷著作。

    目錄
    第1章 投資的邏輯 _001
    一、不虧錢比賺錢更重要 _003
    二、分清投資與投機 _006
    三、杠杆原理是當代煉金術 _011
    四、高風險,高回報 _017
    五、大師多在“玩別人的錢” _021

    第2章 債券投資:不可忽視的常規武器 _027
    一、債券:單純的工具 _029
    二、窮人炒股,富人持債 _032
    三、不同的債券,不同的風險 _036
    四、大膽購買省市債券 _040

    第3章 房地產投資: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_043

    第1章 投資的邏輯 _001


    一、不虧錢比賺錢更重要 _003


    二、分清投資與投機 _006


    三、杠杆原理是當代煉金術 _011


    四、高風險,高回報 _017


    五、大師多在“玩別人的錢” _021


     


    第2章 債券投資:不可忽視的常規武器 _027


    一、債券:單純的工具 _029


    二、窮人炒股,富人持債 _032


    三、不同的債券,不同的風險 _036


    四、大膽購買省市債券 _040


     


    第3章 房地產投資: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_043


    一、房地產投資的關鍵風險點 _045


    二、中國房地產市場到底有沒有泡沫 _050


    三、房地產市場未來將何去何從 _054


    四、北美人也愛買房嗎? _058


    五、歐美當地人對中國人炒房怎麼看? _061


     


    第4章 貨幣與外彙投資:潛力巨大的投資市場 _065


    一、外彙市場的交易機會 _067


    二、經濟政策與外彙交易 _071


    三、普通投資者如何投資外彙 _077


    四、比特幣實際是一個騙局 _080


    五、數字貨幣將是未來大趨勢 _087


     


    第5章 股票投資:莊家的狩獵場 _095


    一、股市,進還是不進? _097


    二、什麼是真正的價值投資 _101


    三、股票市場上的莊家和內幕交易者 _104


    四、首宗內幕交易案與《藍天法》 _113


    五、貝考拉的名單 _118


    六、無處不在的監管漏洞 _121


    七、證監會的保護 _124


    八、市場運作規則與小散戶的抗爭 _127


    九、美國散戶血洗華爾街,後誰是贏家? _135


     


    第6章 金融衍生品投資:零和博弈的交易遊戲 _141


    一、何為金融衍生品? _143


    二、歷早的金融衍生品 _146


    三、場外遠期合約 _149


    四、場內期貨合同 _154


    五、期權合同 _158


    六、風險度極高的股指期貨 _161


    七、中行原油寶紙期貨的教訓 _164


    八、散戶,別迷戀期貨 _167


     


    第7章 基金投資:“懶人”的金融工具 _171


    一、“懶人”的金融工具 _173


    二、共同基金的交易方式 _176


    三、美國共同基金的先驅鄧普頓 _179


    四、爆款基金頻發意味著什麼? _183


    五、鵬華基金違約:賣者盡責,買者自負 _186


     


    第8章 投資者修煉:警惕投資騙局 _189


    一、龐氏騙局的前世今生 _191


    二、傳媒壟斷與股神崇拜 _203


    三、還在相信分析師? _212


    四、“遊走江湖”的股評家 _218


     


    第9章 富人的思維方式 _223


    一、華爾街上的猶太人 _225


    二、歐美富人為何喜歡慈善捐款? _230


    三、美國富人推崇的9個致富習慣 _234


    四、關於投資的50個真相 _240

    前言
    1994年 6月,我從紐約市立大學畢業,獲得電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畢業後闖過經驗、語言、服裝和身份這幾重難關,進入當時華爾街的,與高盛、美林、雷曼兄弟齊名的投資銀行——銀行家信托風險管理部,做風險控制模型的工作。在成功面前我慶幸,我的風雨同路人——妻子小玲,與我並肩同行。
    回想起找工作的過程,除了身份關外,還有很多關口擋在我們面前,每一關都需要花錢,而我們缺的就是錢。那時我畢業快兩個月,獵頭見了不少,可過後便沒了下文。正著急時,我接到一個電話,一位自稱布朗的人約我去面談。我立刻穿好西裝戴上領帶,拎著公文包搭上地鐵,興致勃勃地趕到了布朗處。
    布朗衣冠楚楚,派頭十足,他給我的感覺非常自信。隻見他用奇怪的眼神從上到下打量了我一番,寒暄了幾句之後,他突然發問:“你這套西裝是什麼牌子的?”我感到很詫異,低頭掃了一眼自己這身西裝。這套西裝是過新年時小玲買的,雖然不是大名牌,但也是意大利制造的呢!
    布朗又道:“這套西裝不是全毛的吧?皮鞋也不行,襪子太短了,領帶的花式不夠正統。”他當面將我的衣著品頭論足了一番,令我分外難堪。不過,布朗的確挺神氣,氣勢上已壓過我一頭。回家的路上我尋思著,雖然布朗的話聽上去令人不舒服,但是想把自己“賣”個好價錢,包裝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1994年 6月,我從紐約市立大學畢業,獲得電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畢業後闖過經驗、語言、服裝和身份這幾重難關,進入當時華爾街的,與高盛、美林、雷曼兄弟齊名的投資銀行——銀行家信托風險管理部,做風險控制模型的工作。在成功面前我慶幸,我的風雨同路人——妻子小玲,與我並肩同行。


          回想起找工作的過程,除了身份關外,還有很多關口擋在我們面前,每一關都需要花錢,而我們缺的就是錢。那時我畢業快兩個月,獵頭見了不少,可過後便沒了下文。正著急時,我接到一個電話,一位自稱布朗的人約我去面談。我立刻穿好西裝戴上領帶,拎著公文包搭上地鐵,興致勃勃地趕到了布朗處。


          布朗衣冠楚楚,派頭十足,他給我的感覺非常自信。隻見他用奇怪的眼神從上到下打量了我一番,寒暄了幾句之後,他突然發問:“你這套西裝是什麼牌子的?”我感到很詫異,低頭掃了一眼自己這身西裝。這套西裝是過新年時小玲買的,雖然不是大名牌,但也是意大利制造的呢!


          布朗又道:“這套西裝不是全毛的吧?皮鞋也不行,襪子太短了,領帶的花式不夠正統。”他當面將我的衣著品頭論足了一番,令我分外難堪。不過,布朗的確挺神氣,氣勢上已壓過我一頭。回家的路上我尋思著,雖然布朗的話聽上去令人不舒服,但是想把自己“賣”個好價錢,包裝的確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我垂頭喪氣地回到了家,將這一段插曲告訴了小玲。小玲若有所思地說:“別看美國人平時穿著隨便,可到了正式場合一點兒也不含糊。你前段時間沒有面談機會,部分原因可能是服裝,那就把你包裝一下吧。”


          我一聽急了。讀書期間為了保證我有好成績,小玲負責打工賺錢,把養家糊口的任務一人全包了;為了讀培訓班,我又花掉了幾千塊錢。為我花錢她從沒二話,自己卻什麼都舍不得買,還戒掉了喫零食的習慣,甚至考托福也舍不得付學費,全靠自學。於是我立刻說:“不行,銀行裡的存款還剩兩千,‘包裝’得花多少錢啊,那點錢是用來應急的,說好了不能再動。”


          我們是窮留學生,什麼福利都沒有。相依為命生活在異國,我們怕什麼?當然怕生病。我到美國學會的件事,就是千萬不能向朋友借錢。借錢的地方倒是有一個,那就是銀行,而向銀行借錢又必須有資產抵押,我們哪有?所以無論如何都得存下點應急的錢。


          小玲讓我對著鏡子,說:“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想干大事就不能婆婆媽媽,以前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還不改那就是愚蠢了,難道你想做蠢人?”


          我明白小玲的意思,但轉念一想:隻要找到工作就什麼都解決了,這是對小玲好的回報。第二天,在小玲的催促下,我們去了高級百貨公司,挑選了一套 8的德國產西裝。


          這套西裝穿在身上,感覺真的大不一樣了。我走出試衣室,站在大鏡子前,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對比之前的穿著,簡直判若兩人。


          小玲看著我一咬牙說:“干脆全換掉!”我們又花了近 5,一口氣配了全套。小玲不由自主地贊嘆道:“哇,神氣極了,不比007差!”


          當我穿著這身西裝再次出現在布朗面前時,他的眼睛放出了驚異的光芒!很顯然,這套衣服給我帶來了“商機”。他拍著我的肩膀說:“你明白我的意思了,這會兒你看上去‘酷斃了’!這就對了!這樣去華爾街找工作,就不會有問題了。”


          於是布朗請我坐下來,開始詢問我的背景、學歷、專業,我這纔感到“有門兒”了。從現在看來,不能說布朗勢利眼,他隻是按華爾街的遊戲規則辦事。這也是華爾街給我上的課:當一個人還未開口說話,還沒有機會展示纔華時,別人就隻能根據外表來判斷他是否懂得行規。有一句英語叫“First impression last”(初的印像永不改變)。試想,一個正常的上班族,一天24小時除去喫飯、睡覺和通勤,每天長的時間是和同事相處,有誰喜歡與不順眼的人共事?


          穿上這套行頭,由布朗安排,我充滿自信地進出豪華的辦公樓去面談,算是懂得街上的規矩了。


          一個人想要登上大雅之堂,首先就要讓自己雅起來。這就叫投資吧,投資自己。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拼搏是的投資。


          轉眼間,我已在華爾街打拼了 25個年頭。從底層普通技術員,到中層軟件開發人員,再到核心軟件繫統工程師……算是完成了在華爾街金融領域的逆襲歷程。我負責開發的金融軟件繫統受到華爾街投行和納斯達克的高度重視,被重金收購。因此,不到 10年,我便升至華爾街著名投行的副總裁。


          即使在華爾街站穩了腳跟,並不斷地升職,我也依然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不斷地拼搏,以應對不斷升級的工作要求。因為我知道,好的投資,就是投資大腦(和健康)。


          由此,從風控分析師,到華爾街交易員的風控顧問,再到國際財團風險管理資深顧問……作為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在以猶太人為核心、以白人為主的華爾街打拼,實屬不易。關於我如何進入華爾街並一路成長的故事在此做個小結尾,而跟你有關的如何看懂投資的故事纔剛剛開始。

    在線試讀

    《不虧錢比賺錢更重要》

    我們不妨從一個古老的故事說起。

    一個農夫進城去賣驢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繫著一個小鈴鐺。三個小偷看見了,一個小偷說:“我去偷羊,叫農夫發現不了。”另一個小偷說:“我要從農夫手裡把驢偷走。”第三個小偷說:“這都不難,我能把農夫身上的衣服全都給偷來。”

    個小偷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鈴鐺解了下來,拴到了驢尾巴上,然後把羊牽走了。農夫在拐彎處環顧了一下,發現山羊不見了,就開始尋找。

    這時第二個小偷走到農夫面前,問他在找什麼,農夫說他丟了一隻山羊。小偷說:“我見到你的山羊了,剛纔有一個人牽著一隻山羊向那片樹林裡走去了,你現在快點去追,還能抓到他。”農夫懇求小偷幫他牽著驢,自己去追那丟失的山羊。而這第二個小偷,就乘機把驢給牽走了。

    農夫從樹林裡回來一看,驢也不見了,就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哭。走著走著,他看見池塘邊坐著一個人,也在哭,農夫就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那人說:“人家讓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裡去,可我實在是太累了,就在池塘邊坐著休息,結果睡著了,睡夢中把那口袋金子給推到池塘裡去了。”農夫問他為什麼不下到池塘裡把口袋撈上來。那人說:“我不會遊泳,誰要把這一口袋金子撈上來,我就送他二十錠金子。”

     


    不虧錢比賺錢更重要》


     


          我們不妨從一個古老的故事說起。


     


          一個農夫進城去賣驢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繫著一個小鈴鐺。三個小偷看見了,一個小偷說:“我去偷羊,叫農夫發現不了。”另一個小偷說:“我要從農夫手裡把驢偷走。”第三個小偷說:“這都不難,我能把農夫身上的衣服全都給偷來。”


     


          個小偷悄悄地走近山羊,把鈴鐺解了下來,拴到了驢尾巴上,然後把羊牽走了。農夫在拐彎處環顧了一下,發現山羊不見了,就開始尋找。


     


          這時第二個小偷走到農夫面前,問他在找什麼,農夫說他丟了一隻山羊。小偷說:“我見到你的山羊了,剛纔有一個人牽著一隻山羊向那片樹林裡走去了,你現在快點去追,還能抓到他。”農夫懇求小偷幫他牽著驢,自己去追那丟失的山羊。而這第二個小偷,就乘機把驢給牽走了。


     


          農夫從樹林裡回來一看,驢也不見了,就在路上一邊走一邊哭。走著走著,他看見池塘邊坐著一個人,也在哭,農夫就問他發生了什麼事。


     


          那人說:“人家讓我把一口袋金子送到城裡去,可我實在是太累了,就在池塘邊坐著休息,結果睡著了,睡夢中把那口袋金子給推到池塘裡去了。”農夫問他為什麼不下到池塘裡把口袋撈上來。那人說:“我不會遊泳,誰要把這一口袋金子撈上來,我就送他二十錠金子。”


     


          農夫大喜,心想:“正因為別人偷走了我的羊和驢子,上帝纔賜給我財富。”於是,他脫下衣服,潛到水裡,可是他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那一口袋金子。當他從水裡爬上來時,發現衣服不見了。原來就是第三個小偷把他的衣服偷走了。


     


          農夫所犯下的錯誤分別是:大意、輕信和貪婪。這也是人生中的三大陷阱,在投資領域,它們總是在恰當的時候掌控著人性,而輸的人沒有一次不是掉進了這個陷阱。這世上,艱難的事情,莫過於在各種一夜暴富的神話中保持一顆平常心。


     


          在上海陸家嘴,有幾十萬金融從業人員和各種中介,空氣中彌漫著紙醉金迷的氣息,在這個江湖裡,每天都流傳著羨煞旁人的致富傳奇。


     


         有給房地產項目放高利貸,一個項目就賺幾百萬的;有二十多歲的小年輕,2015年上半年炒股賺上千萬的;有賣信托一年賺幾百萬的;有做票據中介行情一年賺幾百萬的……


     


          誠然,任何的財富傳奇都有運氣的成分,但隻有把這些掰開來看,纔會真正讓人感到裡面別有深意。


     


          那些投資房地產的,實際上自己的錢也是從投資人那裡募集來的,當時正好遇上樓市調控,錢幾乎收不回來。所謂惡向膽邊生,於是利用各種關繫甚至黑道勢力,逼得項目方借錢把自己的錢連本帶利置換出來。而那些炒股賺千萬的小年輕,親戚朋友都是做生意的,本就手握了幾千萬的本金,快等同於一支小私募了。至於那些債券承攬的家伙,早就已經蟄伏快10年了,深厚的政商資源和關繫能助他一路披荊斬棘,在遇上大行情的時候,纔揚眉吐氣。搞票據中介的老兄,手裡擁有幾百家大小銀行同業部門的資源,鐵關繫是 KTV裡一家一家喝出來的,是麻將桌上一家一家打出來的。


     


          然而其實我們身邊上演更多的,卻是被騙的、跑路的、走投無路的、郁郁不得志的、賠上全部資產結果對方卷款而逃的。


     


          我們看不到一幕幕魔幻而又荒誕的戲碼,隻見到那些流於表面的風光,然後輕易地就把自己栽進去。人性的弱點被精準擊中,你不被割韭菜誰被割韭菜呢?


     


          美國紐約裡薩茲財富管理公司(Ritholtz WealthManagement)的本·卡爾森(BenCarlson)在《投資者的心靈修煉》(A Wealth of Common Sense)中明確表達了他的觀點:“在投資的問題上,知道如何不虧錢比知道如何賺錢更重要。這就是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所在!”


     


           實際上,當你懂得不虧錢的時候,就已經跑贏 90 %的人了。


     


     


    《杠杆原理是當代煉金術》


     


     


          阿基米德說:“隻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起整個地球。”


     


          所有金融衍生產品,都是從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發展而來的。金融杠杆可以把回報放大,同樣也可以把虧損放大。而降低金融杠杆就像戒毒癮一般,極其痛苦。


     


          當今主宰世界的金融體繫,說到底是華爾街的金融體繫,華爾街可以獨享世界資源,使金融大鱷們得以從世界範圍的政府、大眾手中獲得壟斷權力以進行投機,開創了一個不平等的全球財富分配機制——以限度地提高股東權益為幌子,瘋狂劫掠世界財富。


     


          華爾街采取的證券化,是其劫掠財富主要的手段,而以高杠杆為基礎的金融衍生產品的發明,則達到了證券化的極致,演化成了現代煉金術。因為,經過杠杆放大之後,紙面財富被吹大,華爾街撈完錢便拍拍屁股走人,留給全球大眾一大片斷壁殘垣,比如 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比如 2015年的中國 A股股災。


     


          2015年那次,A股連續三周暴跌,驟然出現股災,眼見 30年高速增長積累的財富,沒有流向實體經濟,反而流向了虛擬經濟,出現了“自相殘殺”的一幕,股民們暈頭轉向、措手不及,央行不得不出手救市。


     


          然而,看似壞事的股災也有可能成為好事,它使人們看清西方主流經濟學的教條:“看不見的手”不能保證市場經濟的穩定,因為它已被 2008年的金融危機砸得稀巴爛。而且,便如美國那樣所謂市場化的國家,政府也必須出手救市,這在 2008年金融海嘯中已經表現得清清楚楚了。


     


           因此,政府火線救市刻不容緩。因為中國 2015年股災堪比 2008年美國雷曼兄弟的倒閉,彼時,美國施行了《全國緊急狀態法》。實際上,日本和俄羅斯也都有“緊急事態法”,實際上就是危機管理法,為金融危機管理提供立法保障。因此 2015年中國政府出手救市,是必需的。2015年 A股股災不幸中的大幸,就是從 5100多點跌下來,而非上漲至8000(點)甚至1萬點纔跌。因為,從 2014年 10月的 2100點,上升至 4000點是牛市,尚屬健康。但是從 4000點到 5200點就漲得太快了,變成了“瘋牛”。問題正是出在了“杠杆牛”上,當時要是出臺措施避免“瘋牛”,自然就避免了股災發生,成本會小很多。其中的因果關繫一定得梳理清楚。如果在 8000點以上暴跌的話,後果將更不堪設想。我們應汲取 2015年中國股災的慘痛教訓,避免“瘋牛”再次出現。


     


     


    《風險,高回報》


     


          多年來,我們經常聽到高風險、高回報(highrisk,highreturns)的說法。簡而言之:從長期來看,平均而言,風險較高的投資可能會帶來更高的回報,這裡的關鍵詞是“長期”和“平均而言”(即大概率);而在短期內,高風險的投資更有可能帶來較低的回報並遭受更多的損失。


     


          先來看看常規情況。定期儲蓄被認為是一種低風險、低回報的投資,因為當你把現金存進銀行,獲得的僅僅是低利率的回報(定期利息),不過,無論怎麼說,你的投資是增值的,隻是增值不多而已;而投資股票則被認為是高風險、高回報的行為,因為你進入股市的時候,並不知曉能有多少回報,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你會得到高回報(派息),但也可能顆粒無收,甚至“斷腕割肉”。


     


          比如一家新公司的股票價格為每股,如果你以買了 1股,隨著時間的推移,當股價上漲到每股 的時候,那麼你獲利 。假如相同的股票你購買了 1000股(花費 10),你將獲利 240。


     


          但同時這風險就非常大了,因為如果這家公司破產了(可能性很大,每天都有很多公司倒閉),你將會失去所有投資。看著周圍炒股的親朋好友,我甚少聽見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先例(當然啦,內幕交易等違法交易除外)。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真理”經不起實踐的考驗?朋友老周就喫了“高風險、高投入、高回報”的大虧。此君是心理學博士,他對股市投資自創了一套理論依據,入市前一定會全方位地研究社會、政治、經濟因素,再加上運用心理學理論,從人的心理行為總結判斷投資市場。


     


          他憑借這套理論在不同的行業裡尋找機會,見漲就追,一旦形勢逆轉馬上開溜,輸少贏多,被親朋好友稱為“小股神”。


     


          像老周這樣的投資者屬於“增長型”投資者,他們看重快速發展型的公司,盡管這類公司的股價已經很高,但他們依然希望股價翻倍,拼命“高投入”,追捧那些昂貴的潛力股,以求短線操作賺了錢開溜。結果怎樣?老周在高科技泡沫破滅後,損失慘重,本金虧了50 %,追悔莫及。


     


          而另一類投資者是“價值型”(俗稱“巴菲特型”)投資者,他們的命運稍好一點。他們擁有理科背景,一開始就相信股市中存在著一種模式,就像數理模型那樣是科學的,並行之有效。以基金經理老李為例,他信奉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並侃侃而談:“無論市場價格如何,我不追高, 內幕交易指內幕人員根據未公開信息進行交易或幫助他人買賣證券,從而嚴重影響證券市場功能的發揮。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