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繁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公司就是朝廷(南方都市報王牌專欄+董明珠、李東生、周鴻祎等重
    該商品所屬分類:管理 -> 管理
    【市場價】
    353-512
    【優惠價】
    221-320
    【作者】 江上葦 
    【所屬類別】 圖書  管理  一般管理學  經營管理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47701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是否套裝:否
    國際標準書號ISBN:9787213047701
    作者:江上葦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2月 

        
        
    "

    編輯推薦

    南方都市報王牌專欄+五大名家聯袂創作+眾位**企業家重磅推出

     
    內容簡介

    本書是南都報“公司社會”欄目的精選集,欄目於2008年開創,2011年年初起改版為現有定位。每周2-3個版面。
    這是一本以歷史為依托來講管理的書。把公司組織中的一些概念,比如“職業經理人”“CEO”等融入到歷史事件中去。用這樣的手法解析歷史事件,從而給現代公司人、公司高管以啟示。
    之所以要把朝廷和公司結合起來講,是因為如果把組織與人的關繫放大,歷史上所有的組織其實都和今天的公司組織關繫相類似。無論是今天正在重塑公司人精神甚至是整個國民精神的公司社會,還是歷史上的種種組織關繫,都是可以等量齊觀的。

    作者簡介

    主編:呂卓 《南方都市報》高級編輯。200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後加入《南方都市報》經濟新聞中心,工作至今。

    作者:

    陶短房,本名陶勇,旅加拿大學者、作家。著有《皇帝公關學》《這個天國不太平》等書。

    江上葦,名徐旭,天涯“煮酒論史”版塊版主,民間歷史學者。著有《大帝國的涅槃》《迷惘的諸侯——後辛亥時代的西南軍閥》等書。
    範軍,曾做過報社記者、雜志主編、影視公司文學策劃。著有《最三國》《帝國不語對枯棋》《下一個出局者》等書。

    趙王,原名趙波,青年文史作家,現供職於浙江教育出版社。著有《後三國風雲》等書。

    王正倫,北京大學哲學碩士,現任國龍聯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宣傳總監。著有《私奔》《帝國的酒色》等書。

    目錄

    第一章
    個人上位
    蔣介石上位:股權亂局裡火中取栗
    “後來者”司馬懿的MBO之道:兩度布局“富二代”
    第二章
    領導風格
    崇禎之敗:不斷試錯斲傷人纔,走馬燈似的讓50高管下崗
    司馬昭何以冒險用鐘會:兵行險棋,上下同欲者勝
    項羽之敗:一己之力獨扛天下,創業團隊分崩離析
    平原君之敗:剛愎自用盲目不識纔,錯位的選纔“布袋子”
    第三章
    利益制衡
    利益博弈與制衡:組織變革對癥下藥,誰是“與治天下者”


    第一章
    個人上位
    蔣介石上位:股權亂局裡火中取栗
    “後來者”司馬懿的MBO之道:兩度布局“富二代”
    第二章
    領導風格
    崇禎之敗:不斷試錯斲傷人纔,走馬燈似的讓50高管下崗
    司馬昭何以冒險用鐘會:兵行險棋,上下同欲者勝
    項羽之敗:一己之力獨扛天下,創業團隊分崩離析
    平原君之敗:剛愎自用盲目不識纔,錯位的選纔“布袋子”
    第三章
    利益制衡
    利益博弈與制衡:組織變革對癥下藥,誰是“與治天下者”
    王莽之敗:從利益平衡木跌落的理想主義改革者
    妥協與制衡的平衡點:劉秀如何與豺狼共天下
    商鞅之敗:侵害組織內各利益集團,激進變革者的毀滅之路
    李斯之敗:皇權相權(老板與經理人)之爭,深陷皇二代接班泥潭
    崔浩之敗:兩大集團利益失衡,明星司徒高空失足
    韓信之敗:股肱干將難成心腹大臣老黯然出局
    張居正之敗:一個體制外“越軌”經理人的原罪
    第四章
    組織異化
    宋代組織膨脹之惑:一家越瘦身越發福的公司
    魏晉南北朝“世家政治”:大企業病的前世今生
    淝水之殤:一家無視整合、盲目擴張的巨無霸公司之死
    明萬歷“掣簽法”:組織選撥機制異化的最後補丁
    西晉之敗:接班人危機導致高層內鬥、底層反水
    第五章
    分權集權
    “分封”VS“郡縣”:公司組織的集權與分權
    公司組織的中樞掌控:該不該分權,如何分權
    生殺予奪下放不得:分權模式下中樞必須掌控的關鍵
    眾建諸侯VS權力集中:公司股權分割的“黃金比例”
    編後記

    在線試讀
    中世紀意大利政治與歷史學家馬基雅維利在其大作《君主論》中寫道:“君王必須是一頭能認識陷阱的狐狸,同時又必須是一頭能使豺狼驚駭的獅子。”無奈現實與理想總是相去太遠。歷史上大多數時候,坐於御座之上的那個家伙非但不是獅子,還常常遭到豺狼們的驚嚇與戲弄,於是他隻剩下狐狸的伎倆可供施展。
    在弱勢的帝國公司董事長面前,是一群強勢且隨時可能反噬的核心高管。如何在妥協與制約之間找到平衡點,是他破局的關鍵。
    然而生活在西漢、新莽亂局中的政治玩家們,卻是身處歷史迷霧中的一群可憐蟲:在他們的課本裡,可沒有相似的歷史經驗可資借鋻,遂隻好用試錯法瞎蒙。持理想主義的書獃子、打私利算盤的舊貴族、隨波逐流的放牛娃等諸色人等,先後登場試弈這個“珍瓏”棋局。可他們或泥古不化,或迂腐不堪,或貪或愚,要麼絲毫不懂得妥協,要麼毫無原則地妥協,最終都為豺狼所反噬。
    直到一隻狡猾而冷酷,不乏強硬卻又懂得妥協的狐狸登場,亂世方暫告一段落。他,就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在新莽亂局中,劉秀以狐狸般的權術手腕,以及必要時的隱忍妥協,獲取大多數肉食動物的認可,最終建立了與豪強“共天下”的東漢王朝。
    然而,盡管偏袒豪強,但皇帝與豪強之間並不隻有依賴妥協的一面,還存在著制約與反制約的一面,直至走入反復死掐的循環局。東漢末年的政治平衡被徹底打破,王朝公司也走到盡頭。
    從抑制豪強到與共天下
    人們總是習慣從離自己最近的歷史中吸取教訓,卻又每每因矯枉過正而再入歧途,東漢王朝便是此中典型。盡管同稱漢朝,但較之老祖宗西漢,劉秀的東漢念的卻是另一本政治經。
    無他,兩漢所依托的政治基礎不同耳。
    西漢帝國憑借下層社會的支持起家,故自初創起便積極維護草根,抑制豪強。從高祖到宣帝的100餘年間,7次強遷山東豪強入關中的龐大社會工程,既是為了打擊和削弱豪強兼並之家,不令出現富可敵國之豪族,也兼收社會財富再分配的效果。
    此種“強干弱枝”舉措,至漢武帝時達到最高潮:皇帝將鑄幣、冶鐵、煮鹽三大暴利產業全部收歸國營,把豪強們從最易暴富的產業鏈中全部逐出。自戰國中葉以來,巨商大賈每每憑借金融力量干涉國家政治的心腹之患,遂一度中絕。

    中世紀意大利政治與歷史學家馬基雅維利在其大作《君主論》中寫道:“君王必須是一頭能認識陷阱的狐狸,同時又必須是一頭能使豺狼驚駭的獅子。”無奈現實與理想總是相去太遠。歷史上大多數時候,坐於御座之上的那個家伙非但不是獅子,還常常遭到豺狼們的驚嚇與戲弄,於是他隻剩下狐狸的伎倆可供施展。
    在弱勢的帝國公司董事長面前,是一群強勢且隨時可能反噬的核心高管。如何在妥協與制約之間找到平衡點,是他破局的關鍵。
    然而生活在西漢、新莽亂局中的政治玩家們,卻是身處歷史迷霧中的一群可憐蟲:在他們的課本裡,可沒有相似的歷史經驗可資借鋻,遂隻好用試錯法瞎蒙。持理想主義的書獃子、打私利算盤的舊貴族、隨波逐流的放牛娃等諸色人等,先後登場試弈這個“珍瓏”棋局。可他們或泥古不化,或迂腐不堪,或貪或愚,要麼絲毫不懂得妥協,要麼毫無原則地妥協,最終都為豺狼所反噬。
    直到一隻狡猾而冷酷,不乏強硬卻又懂得妥協的狐狸登場,亂世方暫告一段落。他,就是東漢光武帝劉秀。在新莽亂局中,劉秀以狐狸般的權術手腕,以及必要時的隱忍妥協,獲取大多數肉食動物的認可,最終建立了與豪強“共天下”的東漢王朝。
    然而,盡管偏袒豪強,但皇帝與豪強之間並不隻有依賴妥協的一面,還存在著制約與反制約的一面,直至走入反復死掐的循環局。東漢末年的政治平衡被徹底打破,王朝公司也走到盡頭。
    從抑制豪強到與共天下
    人們總是習慣從離自己最近的歷史中吸取教訓,卻又每每因矯枉過正而再入歧途,東漢王朝便是此中典型。盡管同稱漢朝,但較之老祖宗西漢,劉秀的東漢念的卻是另一本政治經。
    無他,兩漢所依托的政治基礎不同耳。
    西漢帝國憑借下層社會的支持起家,故自初創起便積極維護草根,抑制豪強。從高祖到宣帝的100餘年間,7次強遷山東豪強入關中的龐大社會工程,既是為了打擊和削弱豪強兼並之家,不令出現富可敵國之豪族,也兼收社會財富再分配的效果。
    此種“強干弱枝”舉措,至漢武帝時達到最高潮:皇帝將鑄幣、冶鐵、煮鹽三大暴利產業全部收歸國營,把豪強們從最易暴富的產業鏈中全部逐出。自戰國中葉以來,巨商大賈每每憑借金融力量干涉國家政治的心腹之患,遂一度中絕。
    然而自宣帝以降,皇權漸漸旁落於外戚之手,中央的調控平衡能力不斷衰減。豪強勢力迅速滋長,打破了豪強與草根這兩大社會階層之間的生態平衡,進而與西漢“抑制豪強”的政治傳統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因此就有了帝國收官時的王莽的改制。被帝國正統政治思想氛圍熏陶出來的王莽,其推行改制的目的正是想通過抑制豪強而解決下層貧窮的問題。而王莽改制的最終失敗,則徹底證明了自上而下的社會調和方案壓根兒就行不通。——豪強固然不肯割肉,而草根也斷不會支持不能兌現承諾的政府。
    這一失敗給後世留下了巨大的陰影,並直接導致東漢在政治思路上矯枉過正:既然矛盾無可調和,中庸帝王已不可為,那就索性一邊倒吧!
    倒向誰呢?政治家是最冷酷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者,也是最勢利的投資商。血淋淋的修羅場,就是他們最好的投機試驗田。
    上位:變革時代的投機運作
    23年王莽死37年東漢徹底統一中國,這14年混戰的實質,前期是豪強與草根之爭(如更始與赤眉之爭、劉秀與銅馬之爭),後期則漸演變為各豪強聯盟之爭(如劉秀的南陽—河北聯盟與四川的公孫述集團、隴西的隗囂集團之爭)。
    這就是劉秀崛起的歷史舞臺。
    23年鼕,南陽破落皇族出身的劉秀受更始帝劉玄之命,單槍匹馬北上經營河北亂局。當時劉秀集團家底微薄,苦不堪言,逃難途中於滹沱河邊遇大風雨,竟淪落到馮異抱薪、鄧禹熱火(二人均繫“雲臺二十八將”中的領銜人物)、劉秀對灶燎衣,憑一點麥飯勉強充饑的潦倒地步。虧得信都、和戎兩郡肯接納他(信都太守任光也是南陽人),這纔勉強在河北站住腳。
    站住腳的劉秀趁機打出手中的有利牌面,說服一眾河北豪強參股:他以更始政權全權代表的正統身份,爭取上谷郡耿況、耿弇父子的支持,以南陽同鄉身份獲得漁陽太守彭寵的支持,從而得到號稱“天下精兵”的上谷、漁陽兩郡突騎的支持;又憑借宗室身份,刻意交結擁眾10餘萬的河北實力派人物真定王劉楊,娶劉楊的外甥女郭聖通為正妻。
    在河北實力派豪強的一致擁戴下,劉秀集團勢力迅速膨脹,先後擊敗邯鄲的割據者王郎(另一豪強集團),及以銅馬為代表的10餘支草根勢力25年開國稱帝,建立東漢。爾後,他又抓住赤眉軍,懸師千裡西征關中、隴西,與更始、隗囂兩豪強集團死掐士疲糧乏的有利戰機27年在崤底、宜陽戰役中徹底殲滅赤眉軍,俘獲赤眉軍領袖樊崇及其擁立的放牛娃皇帝劉盆子。
    此後,劉秀繼續憑借南陽—河北豪強聯盟的雄厚武力,東征西討其他割據勢力。10餘年間先後消滅淮陽劉永、青州張步、隴西隗囂、四川公孫述等豪強集團,並和平收編河西竇融、交趾鄧讓等勢力,最37年徹底完成對整個中國本部的整合並購。
    平衡:各持股山頭的勢力調整
    在積極展開外部並購的同時,劉秀對內部各持股山頭勢力也開始了大布局。——他當然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核心團隊,但臥榻之側,卻也絕容不下一個過分能干以至於“獨大”的山頭。
    因此,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保持奇數個彼此平行獨立、且實力相近的山頭。山頭太多則整個團隊將成為散沙,而偶數個山頭又容易出現極端對立,所以“三”是個絕佳的博弈平衡數,而劉秀自己則充當他們中間的矛盾調和者和利益分配者。
    劉秀所采取的調整策略是:做強南陽山頭,扶植潁川山頭,削弱、清洗河北山頭。
    為防止持大宗原始股且軍事實力強悍的河北山頭尾大不掉,劉秀首先拿其開刀。他先誘殺真定王劉楊,逼反漁陽太守彭寵(後被其家奴所殺),架空上谷太守耿況,從而將河北山頭最大、同時也是最具獨立性和危險性的三家勢力逐次剪滅。
    而在對南陽這一嫡繫山頭的扶植上,劉秀更是盡顯手腕。
    由於南陽山頭在創業期太不爭氣,勛勞遠遠遜於河北山頭(論集體,有開創基業、破邯鄲王郎及各草根勢力之大功;論個人,則有耿純舉宗歸附、耿弇收上谷、漁陽突騎從龍、寇恂經略河內等極為關鍵的貢獻),即便較之潁川山頭(馮異滅赤眉、祭遵肅軍紀),也還頗有差距。所以劉秀要做大南陽山頭,就隻能無視公平原則,強行硬來了。
    建武二年(26年)大封侯,南陽山頭的梁侯鄧禹、廣平侯吳漢皆被封食四縣,當即就有人委婉提出:“古者封諸侯不過百裡,強干弱枝,所以為治也。今封四縣,不合法制。”這名義上是拿體制說話,實質上卻是其他山頭對皇帝利益分配不公、公然偏袒嫡繫的行為表示抗議。
    劉秀當然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的回答同樣委婉:“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嘗聞功臣地多而滅亡者。”為了制衡河北、潁川兩大山頭,皇帝不得不無視臺面規則,哪怕引發輿論危機,也得硬著頭皮徇私扶植嫡繫山頭。
    眼看皇帝陷於困境,立刻就有懂事的臣僚出列分憂。劉秀的大舅子陰識(也屬南陽山頭),論理他此次本該晉升,但為讓河北、潁川山頭心理上有所平衡,陰識便以皇親受賞“不可以示天下”為由,主動要求不予增封,劉秀也當即批準。——大家看,朕何嘗偏袒南陽山頭了?連朕的大舅子都沒漲工資嘛!而潁川山頭的丁琳同樣也很懂政治,主動提出自己“能薄功微”,要求從縣侯降為鄉侯。此舉自然也博得龍顏大悅,立即成為皇帝宣傳的樣板。
    在劉秀的刻意平衡下,盡管東漢政權豪強大聯盟的總體性質未變,但集團內部的股權分持情況,卻逐漸從河北山頭獨大控股,轉而變為南陽為首、河北次之、潁川居末的三強分立制約的格局。
    三大山頭的持股情況,可從劉秀之子漢明帝劉莊確定的開國集團高管名單,即“雲臺二十八將”的籍貫構成中窺見一斑:
    南陽山頭共計11人(鄧禹、賈復、馬成、陳俊、吳漢、岑彭、朱佑、馬武、杜茂、任光、劉隆),持股39.3%;潁川山頭共計7人(馮異、祭遵、傅俊、王霸、臧宮、銚期、堅鐔),持股25%;河北山頭6人(寇恂、耿純、邳肜、王梁、蓋延、劉植),另有屬於河北山頭而非河北籍者4人(耿弇、李忠、萬修、景丹),共持股35.7%。
    至此,一個三大山頭互相牽制的東漢集團董事會格局,已躍然紙上。除此三家,雲臺便無第四個山頭。尤其妙的是,哪個山頭也不控股。也隻有這樣,纔能騰出讓皇帝和稀泥的權力空間。
    劉秀借南陽山頭強壓潁川、河北的意圖,在“二十八將”的排序中也可一見端倪:
    鄧禹攻戰征伐不如馮異,創業肇基不及耿純,根據地建設不如寇恂,卻泰然居於“首將”位置。無他,隻因從政治上講,身為嫡繫的南陽山頭必須居首,無奈本山頭內又實在乏人(吳漢雖戰功卓著,但溝通能力太差,且此公還是從河北山頭“帶藝投師”來的;賈復勇則勇矣,除陷陣力戰外卻全不懂政治。其餘諸子,更不足論),遂隻好由鄧禹領銜了。
    所以“二十八將”的排名,實實在在隻是個政治排序。這套構建在權術手腕之上的“政治”遊戲,雖然看起來非常不體面,但卻實實在在地把新莽以來的混戰局面徹底畫上了句號。
    一個胸懷天下大義的書獃子,以完美主義的理想實驗,把帝國變成了修羅場;然後,一個懷揣小算盤的破落戶,卻以詭譎的權術手腕,把天下從水深火熱之中解救出來。歷史的悲喜劇,在同一個舞臺上上演。
    分享權力股份、血統股份
    通過一番兼並收購和調整制衡,劉秀與豪強之間總算實現了“共天下”這個“共天下”,可不僅體現於分享帝國公司的權力股份,甚至連皇室的血統股份,同樣屬於可以分享之列。
    西漢的外戚多起自草根,走的是先外戚而後晉升為豪強功臣的路子(如衛青、霍去病、李廣利以及後來的王氏家族)。東漢則恰恰相反,大抵是先為豪強功臣,然後纔晉升為外戚(如東漢末年,大名鼎鼎的何進以屠戶而晉升為大將軍,就被視為程序錯誤,遭人諷笑)。一言以蔽之,西漢在外戚中培養功臣,而東漢則在功臣中培養外戚。
    東漢在功臣中培養外戚的傳統,肇始於劉秀。劉秀本人就擅長於把締結姻親作為政治手段。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在創業初期,除了皇族血統,他還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政治資本呢?
    為求河北山頭的真定王劉楊支持,劉秀娶其外甥女郭聖通為正妻,而比郭聖通早一年娶進門的陰麗華(屬南陽山頭),則被棄置一邊。後天下大定,南陽山頭全面上位,而河北山頭走弱,他便廢郭聖通而立陰麗華為後。如果我們把這一切簡單地當做個人感情糾葛來看,那就太不拿帝王家事當回事兒了。需知道這一換位,便決定了具有合法身份的太子爺是河北山頭外甥還是南陽山頭外甥的血統問題;進而決定了“雲臺二十八將”中,是南陽人多還是河北人多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決定了南陽和河北兩大山頭長遠的政治興衰問題。
    為鼓勵將士,劉秀還以與功臣家族締結姻親作為酬功之法。如“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賈復,在真定與五校軍作戰時受重傷,生死未卜。劉秀便許諾道:“聞其婦有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男耶,我女嫁之,不令其憂妻子也!”大有“兄弟好好干,你做不成皇帝,你外孫有機會做皇帝”之意。所以光武以下諸帝之後,也多出自開國勛臣之家。如明帝的馬皇後為伏波將軍馬援之女,章帝的竇皇後為司空竇融(32功臣之一)的曾孫女,和帝的鄧皇後為鄧禹的孫女,等等。
    由於勛臣同時又兼為皇親,也即是說他們不但在帝國的股東登記簿上掛號,就是未來皇帝的血統裡也不乏他們注入的股份,因此他們理所當然擁有分帝國公司統治紅利的權力。
    但勛臣們大多不懂政治,鬧不明白維護社會和諧對自身長遠利益有何等重要的意義,於是這種理論上合理的分紅權,在兌現的過程中就每每演變成了無法無天。
    如京都洛陽城中,由於皇親國戚、功臣顯貴常常縱容子弟奴僕橫行街市,無惡不作,首都市長連換數人皆無起色。最後光武帝換上了“強項令”董宣。董宣一上任便拿皇帝姐姐湖陽長公主的家奴開刀,算是在太歲頭上動了土。而光武帝也心領神會,當湖陽長公主向他哭訴求助時,他便在宮廷審判中惺惺作態,配合董宣演了一出雙簧。最終是董宣無罪,湖陽長公主的家奴殺了也白殺。盡管在任何一個政治上了軌道的王朝,這種以徇私為出發點的宮廷審判壓根兒就不該出現,但既有了此案為例,皇親國戚們也不得不略加收斂,洛陽惡劣的社會治安局面遂有所好轉。
    然而狐狸的狡黠終究隻能解決表皮問題,一旦觸及豪強利益的核心層,它妥協隱忍的一面便顯現出來。
    39年,由於各地豪強紛紛在田畝戶籍等事關國家稅收大計的數據上弄虛作假,嚴重影響了國家收入,光武帝乃下詔全國核對田畝戶籍。陳留官員比較馬大哈,居然在呈交御覽的卷宗裡夾帶了一條東漢版的“護官符”:“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
    光武帝深感奇怪,雖嚴訊當事官員卻不得要領。在旁見習的皇子劉莊(漢明帝,陰麗華所生,“雲臺二十八將”的評定者)卻旁觀者清,一語破的:“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陽帝鄉,多近親,田宅逾制,不可為準。”
    此“護官符”之意,乃是指出潁川豪強政治影響已經衰弱(當時潁川山頭排前兩位的大佬馮異、祭遵已死),而弘農豪強則在朝中沒有像樣的政治背景,因此公事公辦,查上一查倒也無妨;但京城洛陽周邊皆為近臣產業,南陽豪強更是與本朝“共天下”的核心干臣,要查出問題來那是萬萬喫罪不起的,所以清查時便不可較真,得過且過罷了。
    眼見在清查工作中搞出如此欺君罔上的弊案,項目主管領導竟陵侯劉隆當然要負責。欺君論罪當死,但因劉隆是“雲臺二十八將”之一,且又屬南陽山頭,故懲處的雷聲大雨點小,被免死貶為庶民。(“明年,隆坐征下獄,其疇輩十餘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物免為庶人。”)
    接下來,從《後漢書》作者範曄的筆法看,他就是成心要打光武帝的臉了:“明年,復封為扶樂鄉侯。”劉隆從死緩繞了偌大一個圈子回來,卻隻不過是行政待遇降了一級。
    對豪強勢力的膨脹,東漢王朝始終是縱容的。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漢武帝花了大力氣辦成的鹽鐵官營,到東漢和帝時,又被主政的竇太後重新授予私人經營。曾讓西漢的主政者憂心忡忡的豪強問題,在東漢的執政者們看來壓根兒不是一個問題。
    因為,他們自己就是豪強。
    老的“任改非”
    如何安置創業勛臣,歷來是開國帝王的一大難題,被豪強擁戴上位的劉秀,自也不能例外。為將勛臣們從權力核心層中剝離出來,消除帝位之側豺狼環伺的危險,劉秀首先在朝廷的政治架構上設置絆子,構建了“三公”和尚書臺兩套班子——“三公”即太尉、司徒和司空,他們在朝中品位雖尊,卻無實際權力。國家具體政務,實由尚書臺的六名低品秩的尚書負責處理。
    “尚書”在西漢本是皇帝的私人屬官,與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並列為“六尚”。由於此公是主管皇家知識庫的,所以近水樓臺先得月,有更多的機會讀書學習,執政水平和文字功底自然就比其他五位“尚”字號要高得多,後來便逐漸演變為皇帝的私人秘書。光武帝設立尚書臺,以六尚書主政,其立意就是要用這幫干部架空“三公”,通過他們之手實現自己間接掌控帝國實權的目的。
    於是東漢初年的政壇上,有趣的一幕便出現了:把握著帝國舵盤的,是口銜天憲的皇帝心腹,然而一旦出現政務上的失誤,甚至日食、月食、地震、洪水、寇賊等災異,出頭頂缸遭到叱責的卻是“三公”們。貌似尊崇的“三公”,遂成了天譴的冤大頭,民怨的洩壓閥,皇帝的擋箭牌。光武一朝,居“三公”而遭誅廢者,不在少數。
    “三公”無權且風險極大、尚書有權但品秩極低的政治架構,就為劉秀勸退勛臣提供了借口——“帝方以吏事責三公,故功臣並不用”。勛臣們既不甘心做冤大頭“三公”,又不可能屈尊從頭干低品秩的尚書,遂隻好“上大將軍、將軍印綬,皆以列侯就第,加位特進,奉朝請”,以“任改非(實職干部改任非實職干部,待遇不變)”的形式被擠出了執政舞臺。
    通過對遊戲規則的精心設計,東漢初年的皇權得以鞏固,狐狸的權變伎倆又一次得逞。
    然而形勢的發展總是超出人們的預期,光武帝苦心設置的權力架構,同樣也沒有長時間地起到制約作用。因為他防外而不防內,皇權最可怕的寄生者,其實早已被他引入宮闈之中。而這最可怕的寄生者,就是勛臣豪強出身的外戚。
    外戚與皇權反復死掐的循環局
    和西漢的政治制度不同,東漢從開國伊始,其皇權的鞏固與否,完全取決於帝王個人的威望及手腕。
    光武帝當然了解這幫跟自己合股辦帝國公司的豪強攬權自利之本性,所以在政治博弈中從來不給任何一個山頭獨大的機會。在他執政前期,因必須靠嫡繫鎮服河北、潁川,故刻意扶植南陽山頭。但一旦南陽山頭過強,為防反噬,他又即刻引入以馬援、竇融為代表的河西勢力平衡之。
    光武晚年的政治布局及相應的姻親締結,造成了此後明、章兩帝之皇後均出自河西的結果。二代明帝劉莊之後為馬援女,三代章帝劉炟之後為竇融的曾孫女。在他“高瞻遠矚”的大布局下,明、章兩代河西勢力逐漸走強,圓滿地完成了牽制南陽山頭的戰略目標。
    然而即便是光武帝這樣的權變高手,也無法再預判和操控三代之後的權力博弈了。
    到第四代和帝時,借外戚馬甲掩護的河西勢力已發展到最高峰。這股原為制約他人而引入的勢力,現在反需要被制約了。以竇憲為代表的竇氏家族把持朝政,他恢復了西漢外戚以大將軍執政的政治架構,在“三公”與尚書臺之外自置官屬,另設一套班子處理朝政。這套“體制外”橫空出世的班子獨霸行政渠道,將“三公”與尚書臺同時架空,也即意味著把皇帝架空了。
    皇權當然不能容忍這樣的挑92年,和帝與宦官鄭眾同謀,廢殺竇憲,河西勢力遭到沉重打擊。——就連本山頭的筆杆子、《漢書》作者班固也未能逃脫池魚之殃。
    盡管皇帝消滅了竇氏,削弱了河西山頭,但除了正統輿論的支持外,他其實依然孱弱。因此,他還必須尋找新的盟友。當時科舉制度尚未出現,知識分子缺乏公平穩定的出仕渠道,還遠不是具有獨立性的政治集團;而草根出身的公公輩雖然忠勇,卻又缺乏政治常識,個人素質上更是參差不齊,就整體而言屬於造反可靠、治國乏力的主兒……舅爺、公公、書獃子,究竟誰纔是貨真價實的朝廷心腹?這恐怕是東漢皇帝心中長久的糾結。
    在時代的局限和歷史的慣性下,最終皇帝仍選擇了與豪強結盟的舊辦法。而最可靠的豪強,當然還得數自家的舅爺們。於是,南陽山頭出身的鄧氏家族又重新以外戚身份上位。
    東漢歷史就此進入死循環:
    88年,和帝繼位,竇太後臨朝,竇憲輔政(河西山頭92年,和帝與宦官鄭眾密謀,殺竇107年,安帝繼位,鄧太後臨朝,鄧騭輔政(南陽山頭121年,安帝聯合宦官逐殺鄧氏家122年,北鄉侯繼位,閻太後臨朝,閻顯輔政(尚書臺出身,等於沒山頭);數月後北鄉侯病死,宦官孫程等19人即輕松擊殺閻顯,擁立順146年,桓帝繼位,梁太後臨朝,梁冀輔政(河西山頭159年,桓帝聯合宦官殺梁167年,靈帝繼位,竇太後臨朝,竇武輔政(河西山頭),被宦官所189年,靈帝死,皇子劉辯繼位,何太後臨朝,何進輔政(無山頭),為宦官所殺……
    隨著開國親貴勢力的逐漸衰弱,到東漢後期,勛臣豪強出身的外戚已逐漸被新生的宦官勢力、文化豪強(如袁紹家族)、商業豪強(如曹操家族)擠到一旁,連自己的生死都把握不了,遑論衛護皇權了。
    於是三國前傳中最著名的橋段就此出現:宦官殺外戚,新興的文化豪強、商業豪強再盡殺宦官,舊皇權的兩大支柱一日之間盡數潰滅。然後武力豪強董卓再乘虛而入……
    歷經百餘年的博弈鬥爭後,一幫不按牌理出牌的新豪強大著膽子將皇權徹底踐踏於腳下,從而打破了與宦官反復死掐的循環局。作為歷史過渡期的東漢王朝,也終於走到盡頭。
    不管在豪強羽翼下的東漢皇帝做得有多窩囊,但這個王朝確實選對了值得與之“共天下”的盟友。作為那個時代最強有力的一支政治勢力,豪強集團確實屢次扮演了東漢王朝救命稻草的角色。這個盟友是如此的強悍,以至除了它自己以外,竟無人能將其羽翼的東漢王朝扔進歷史垃圾堆。
    編者語
    弱勢董事長面對一群豺狼般隨時可能反噬的強勢股東,如何坐穩自己的位子且獲得最大多數的支持?這需要極高的平衡術和睿智,否則很容易淪為傀儡。關鍵是,在多個山頭之間精心布局,使各山頭互相牽制,從而達到四兩撥千斤、掌控全局的效果。將利益分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通過利益分配,在妥協與制衡之間找到平衡點。既要強硬,又要懂得隱忍。劉秀就是這樣的一隻狐狸。

    書摘插畫
    插圖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