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痕跡 朱正琳 著作 社會科學總論經管、勵志 新華書店正版圖書籍
    該商品所屬分類:教材 -> 教材
    【市場價】
    243-352
    【優惠價】
    152-220
    【作者】 朱正琳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ISBN】978730907699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書名:痕跡 痕跡
    ISBN編號:9787309076998
    是否是套裝:否

    作者:朱正琳
    代碼:32
    出版社名稱:復旦大學出版社

    開本:16

        
        
    "

    痕跡

    作  者: 朱正琳 著作
    size="731x8"
    定  價: 32
    size="731x8"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size="731x8"
    出版日期: 2011年01月01日
    size="731x8"
    頁  數: 292
    size="731x8"
    裝  幀: 平裝
    size="731x8"
    ISBN: 9787309076998
    size="731x8"
    目錄
    自序
    一九八〇
       我們社會中的人怎樣被“模式化”了
    一九八四
       弗洛伊德(評傳)
    一九八五
       關於弗洛伊德的人的理論初探
    一九八六
       快樂原則: 性愛形而上學探討之一——弗洛伊德與叔本華的一個比較
    一九八七
       “放逐在自己家中”的生涯——讀《鼠疫》隨筆
    一九八八
       “五香街”的性文化
    一九八九
       易北河暢想曲
       月夜鄉情
    一九九〇
       還有精神
       讀書是私事
    一九九一......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size="789x11"

        “三十年集”繫列叢書的作者是一批如今活躍在學術界和文化領域的有名學者與知識分子。他們大多出生於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對於他們而言,過去的三十年是一段重要而又特殊的生命旅程。
        1977年,中斷十年的高考制度恢復,一批“知青”的命運由此而改變,並被投入到與先前的生活接近不同的時代洪流之中。在這潮頭多變的三十年裡,他們執著地行走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努力保持著自己獨立的性格;在洶湧而來的滾滾紅塵中,也不曾失卻超越性的人文關懷。為著一個信念、一份眷戀,他們不懈地尋覓著。這裡的每一本書所記錄的就正是他們自己三十年來的心路歷程,他們的經歷、感受、體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獨特的精神姿態。
        這是他們個人的獨特道路,也是我們時代的獨特風貌。

    作者簡介

    朱正琳 著作

    size="43x26"

        朱正琳,1947年生人。1980年33歲考入北大,在外國哲學所攻讀現代外國哲學專業研究生。1983年畢業,獲碩士學位。
        現為湖北大學退休教師。曾出任《東方》雜志副總編(1994—1996),中央電視臺“讀書時間”欄目專職策劃(1996—2005),並曾與山東畫報出版社合作編輯叢刊《成長文摘》,任主編(2000—2002)。
        著有《砍大山餘響》(哲學隨感錄)、《文事·世事·心事》(散文集)、《還有精神》(散文集)《讀書是私事》(書評與隨筆......

    精彩內容

        以上解釋雖不無道理,但卻是過於理論化了。我們還可以有一種更為切近常識的解釋。也許我們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種暴力傾向,隻不過平時受到諸如社會的制約、輿論的譴責、他人的反抗等等因素的壓抑,這種傾向大多隻有通過看看警匪片、西部片之類便排遣開了。一旦壓抑解除,並且受到縱容之際,這種傾向就很容易抬頭,更何況它還被堂而皇之地賦予了神聖之名。依照這種解釋,暴行便跡近懦怯了。所以我們也常常看到,在無需承擔後果又不遇抵抗的時候,平日性情溫懦的人在使用暴力時往往更為激烈。這種解釋道出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卻不可輕易斥之為膚淺。還有一種經驗之談是,法西斯分子並不需要念念不忘“主義”、“信念”纔可得心安,單靠著習以為常就能造就一份麻木。事實上,法西斯組織有本事將暴行變成其成員的日常生活,甚至將屠殺變成一種職業化行為。
       &nb......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