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玻璃的故事/世界科普巨匠經典譯叢
    該商品所屬分類:科普讀物 -> 百科知識
    【市場價】
    244-355
    【優惠價】
    153-222
    【介質】 book
    【ISBN】978754275839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科普
    • ISBN:9787542758392
    • 作者:(俄)斯韋什尼科夫|譯者:崔小莉
    • 頁數:220
    • 出版日期:2013-10-01
    • 印刷日期:2013-10-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24千字
    • 斯韋什尼科夫編著的這本《玻璃的故事》能告訴你:玻璃是怎麼被發現的;玻璃是怎樣從以前有色而不透明的狀態變為無色透明的;器皿玻璃、窗玻璃、鏡玻璃、光學玻璃及各種玻璃是怎樣隨人類需要而產生並發展的;那些偉大的科學家牛頓、伽利略、赫維留、列文虎克、本生、達蓋爾等人是如何利用玻璃完成那些重大科學發現和科學發明的。書中那些藏在玻璃背後的神奇而有趣的故事構成了一部玻璃發展史,這也是一部充滿趣味的科學發展史。
    • 斯韋什尼科夫編著的這本《玻璃的故事》是一部 玻璃的發展簡史,揭秘了眾多不為人知的隱藏在玻璃 背後的神奇故事,如玻璃是怎樣發現的;玻璃是怎樣 從有色不透明狀態發展到今天的無色透明的;玻璃是 怎樣一步步走進人們的生活並改變這個世界的;科學 是怎樣因玻璃而發生突飛猛進的變化的;沒有玻璃的 世界將變得怎樣……《玻璃的故事》全書圖文並茂, 是一部充滿趣味、引人入勝的科學啟蒙讀物。
    • 第1章 人們是如何發現玻璃的
      1.1 普林尼的故事
      1.2 **位制造玻璃的人
      1.3 埃及女王的玻璃項珠
      1.4 玻璃“面團”
      第2章 皇帝的花瓶
      2.1 玻璃泡兒
      2.2 淚壺與酒桶
      2.3 閃閃發光的杯子
      2.4 無比貴重的遺物
      第3章 人造火山
      3.1 1 500℃
      3.2 充滿智慧的和尚
      3.3 在慕蘭諾島上
      3.4 炊壺一樣的熔爐
      3.5 煤煙的用處
      3.6 玻璃湖
      第4章 瓶子的歷史
      4.1 瓶中瓶
      4.2 羅賓涅的泵筒
      4.3 歐文斯記憶深刻的童年
      4.4 常耍性子的機器
      4.5 保存真空的瓶子
      第5章 玻璃窗戶
      5.1 沒有玻璃的建築物
      5.2 彩色玻璃
      5.3 吹制玻璃圓筒的玻璃技師
      5.4 玻璃柱
      第6章 鏡子斷片
      6.1 神秘的金屬圓盤
      6.2 用100個小時打磨玻璃
      6.3 玻璃帶
      6.4 凹面鏡
      第7章 紀南的奧秘
      7.1 一百年前
      7.2 光波和玻璃
      7.3 純淨的玻璃
      7.4 消除氣泡的方法
      第8章 人類的眼睛
      8.1 兩塊特殊的玻璃
      8.2 用雙手制成的玻璃
      8.3 保存下來的光線
      8.4 放大管
      8.5 光譜
      8.6 伽利略的望遠鏡
      8.7 用凹面鏡制作水晶體
      第9章 玻璃的世界
      9.1 俄國的玻璃
      9.2 北方玻璃和南方玻璃
      9.3 結實的玻璃
      9.4 不怕火的玻璃
      9.5 玻璃水
      9.6 玻璃房屋
      9.7 玻璃絲
      **0章 玻璃到底是什麼
    • 菲弗附近的墳墓與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陵墓相隔 2000年,這2000年的時 間沒有虛度,女王的項珠和她祖先的玻璃飾物比起來 要顯得精致了許多。埃及 人在這兩千年中學會了制造很多玻璃物品,有玻璃花 瓶、頸飾、尸體防腐藥品 的盛器、大酒杯、大水杯和厚厚的小香水瓶,早已不 單單會制造項珠了。
      當時,上述所有物品都是用不透明的有色玻璃制 造出來的。
      當時的埃及人根本不知道玻璃還能制造成透明的 。因為隻有熔爐裡的溫度 在1500以上時,纔能制造出透明的玻璃。當時埃及的 玻璃匠們根本無法做到 這件事。從顏色上講,他們當時所得到的玻璃**不 美觀,呈褐綠色,就像是 砂糖燒焦了的樣子。隻要再往這種玻璃中加進一些鐵 、銅或錳,就能制造出顏 色*漂亮的玻璃。
      當時,埃及人燒制玻璃的工具是陶土制的小罐, 且是露天燒制的。這個小 罐下面的火燒得**旺,但仍然無法達到需要的高溫 ,所以隻能分成兩次來燒制。
      *後,罐子裡制造出了又厚又黏、像加了砂糖的蜂蜜 的玻璃“面團”,這種玻璃“面 團”可以捏攪、搓揉和塑造,和真正的“面團”一樣 。
      這塊玻璃“面團”與真正的面團的區別就是它是 滾燙的,用手不可能直接 接觸,就算用根小木棍去接觸它,這根小木棍與這個 面團接觸的部分也會由於 過高的溫度立刻燃燒起來。那麼,這麼高熱度的“面 團”,人們是如何用它塑 造出花瓶、香水瓶、大酒杯來的呢? 這太難了,就像讓你用火山口噴出來的岩漿塑造 一個大杯子一樣是不可能 完成的。
      不要認為可以等到這個“面團”冷卻以後再制造 ,因為這個“面團”冷卻 以後就會硬化了,怎麼還能用它塑造出什麼呢? 玻璃這種材料真是太難以制造了,單單發明了玻 璃材料還不夠,還要懂得 如何制造玻璃制品。
      埃及人發明了一個不必用手踫觸就能用熾熱的玻 璃來制造東西的方法,他 們就是用這樣的方法,制造出了第7頁圖中的各種物件 。
      玻璃師傅手裡拿著一根一端裝著一個泥沙制圓球 的長長的鐵棍子。“玻璃 面團”裝在一個陶土罐子裡,一名助手從熊熊的火焰 中把它取出來,把裡面的 玻璃倒在石板上,再用一根鐵制的“擀面杖”把它攤 平。玻璃師傅立刻把鐵棍 上圓球的一端放在攤平了的玻璃液上。液態的玻璃立 刻就會沾在泥沙制的圓球 上,玻璃師傅就會迅速循著石板將鐵棍子滾動起來, 玻璃就形成了一個大瓶子。
      接著,要設法卸下這個在鐵棍子上制成的大瓶子 。所以,玻璃冷卻以後, 玻璃師傅就要小心地旋轉鐵棍,這樣*方便敲碎沙球 ,鐵棍子就能輕松地撥出 來了。
      埃及玻璃師傅的技術可不是用上述幾句簡單的描 寫就能表達出來的。你可 以自己動手做這個實驗:把一團黏土沾在一根棍子的 一端,然後把棍子放在石 板上轉動,做出一個瓶子。親自試過之後,你就知道 這件工作有多難了。
      而且由於玻璃很快就會凝固,玻璃師傅要在有限 的幾分鐘之內用滾燙的玻 璃完成整個制作過程。
      由於制作時間太短,有時候,玻璃師 傅的制品還沒做好時就已經凝固了,這時 隻能把凝固了的玻璃團重新熔化再充當原 料。
      埃及的玻璃師傅們**能干,且** 有耐心。他們用了很大的時間和精力來鑽 研自己的手藝。但他們做出來的瓶子和杯 子的外形仍然不夠美觀,厚薄仍然不均勻。
      當時的埃及人可不會制造出我們現 在日常使用的玻璃杯或花瓶那樣細致的 物品。
      **的時間,一名玻璃師傅做出的東西很少,隻 有幾件而已,所以,玻 璃制品在古埃及被看作稀世珍品。它們的價錢很高, 幾乎可以達到寶石的 價值。
      P8-1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