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丁肇中/華人十大科學家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科學家
    【市場價】
    86-124
    【優惠價】
    54-78
    【介質】 book
    【ISBN】978780765670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河南文藝
    • ISBN:9787807656708
    • 作者:馮蓓佳//馮成奮|主編:孟憲明
    • 頁數:170
    • 出版日期:2012-07-01
    • 印刷日期:2012-07-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丁肇中,美籍華裔物理學家。祖籍中國山東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於美國密歇根州,中學時代是在中國臺灣度過的。156年,丁肇中入美國密歇根大學學習,1960年獲碩士學位,1962年獲博士學位。1963-1964年在歐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作。1967年起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繫任教,1977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因發現了J粒子而榮獲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是備受矚目的華人科學大師,受到全世界華人的敬重。在所有諾貝爾獎得主中,他是**位在頒獎典禮上用中文發表演說的人華裔科學家。過去,人們對丁肇中的了解大多**於諾貝爾獎得主這一方面。事實上,作為一代科學大師,他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有著獨特的思想和個性。
      馮蓓佳、馮成奇編著的《丁肇中》以生動的筆觸,翔實地在現了丁肇中傳奇的成長經歷和勇於創新的人生風采,給人以巨大的激勵和啟迪。
    •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 生,美國實驗物理學家。漢族,祖籍山東省日照市濤雒,華裔美國人,現任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曾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發現一種新的 基本粒子,並以物理文獻中習慣用來表示電磁流的拉丁字母“J”將那種新 粒子命名為“J粒子”。 《丁肇中》由馮蓓佳、馮成奇編著,是“華人十大科學家”繫列叢書之 一。 《丁肇中》記述了丁肇中的成長之路,他的童年時代,他的求學歷程, 他的夢想,他的探索與實踐,他的勇敢為人類帶來了認知世界的曙光。

    • 1.家教淵源/1
      2.丁觀海隻身回國/4
      3.在美國誕生/6
      4.回國/8

      1.抗日戰爭爆發/11
      2.漫長的逃難之路/13
      3.小學時期/17

      1.“大頭丁”/21
      2.“*浪費不起的是時間”/23
      3.**生/25
      4.不願被保送上大學/27
      5.經受挫折/31
      6.“你一定要成為那一行裡的佼佼者”/33

      1.布朗教授/38
      2.預言/41
      3.豪情壯志/45

      1.爭取獎學金/49
      2.三年拿下兩個學位/51
      3.生活伴侶/53
      4.兩年拿到博士學位/56
      5.崇拜法拉第/59

      1:到加州做實驗/64
      2.烏倫伯克教授的話/67
      3.在哥倫比亞大學/71
      4.去西歐/75
      5.贏了二十美元/79

      1.在**物理學學術會議上的演說/85
      2.非議和指責/88
      3.病中思索/92

      1.發現新粒子的漫漫長路/96
      2.又遇到了麻煩/100
      3.終於把明珠摘了下來/103
      4.宣布發現了J粒子/106
      5.關於J粒子/110

      1.裡希特博士的發現/114
      2.“我欠史威茲先生十美元”/116
      3.公開發表J粒子的研究成果/119
      4.J粒子也可以叫丁粒子嗎?/122
      5.科學的發現往往是成雙的/125

      1.美國總統的賀電/130
      2.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電報/132
      3.與父親通了長途電話/135
      4.獲得諾貝爾獎的六位華裔科學家/138
      十一
      1.諾貝爾和諾貝爾獎/144
      2.“我要用漢語發表演說”/149
      3.領獎臺上/152
      4.“**的好處,如果我去一家中國飯館,人家都知道我是誰了”/156
      十二
      1.繼續衝刺/160
      2.科學的橋梁/163
      3.“物理研究是年輕人的事”/167
    • 3.小學時期 丁觀海一家在萬縣生活一段時間後,感到這裡也不是久居之地。1938年 12月,丁觀海一個人去了重慶,打算找個*合適的工作,王雋英帶著兩個孩 子留在萬縣,等候他的消息。不久,丁觀海就在重慶大學和從上海遷到重慶 的復旦大學找到了工作,同時擔任兩個學校的教學任務。他在重慶安下身以 後,托人捎信給在萬縣的妻子,王雋英就帶著兩個孩子也來到了重慶。丁觀 海在兩所大學任教,十分繁忙,夜晚在家備課,白天在家庭與兩所高校之間 奔忙,**辛苦。一開始,王雋英帶著兩個孩子,做好家務,減輕了丈夫的 負擔。到了1941年,王雋英在四川教育學院找到了工作,擔任教育學的講課 任務,兩個人*加’忙碌。從1939年到1945年抗戰勝利,丁觀海一家在重慶 度過了六年,這六年是相對安定的日子。丁觀海夫妻二人終於有了施展自己 纔學的機會,把赴美學到的科學知識報效於社會,報效於人民。他們忘我地 工作著,簡直不知道什麼叫做苦和累。他們這種為**為民族默默耕耘的精 神,從小就深深印在丁肇中的腦海中。
      重慶是一座美麗的山城,這裡環境優美,景色奇特,多少文人騷客吟誦 出了歌頌它的詩篇,多少丹青妙手潑墨繪出了它的雄偉畫卷。早晨,雲氣飄 渺:夜晚,一層層燈光,似夢似幻,人們仿佛生活在仙山瓊閣之中。
      這時生活在重慶的人們,顧不上欣賞重慶的美妙風光。這裡成為中國抗 日大後方,人們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在辛勤、忙碌地工作著,用自 己的力量支援前線抗擊日軍的將士們。
      丁肇中到了入學的年齡,母親為他特意做了一套新衣服,縫制了一個小 書包,丁肇中高高興興地背著書包上學了。**,丁肇中正在放學回家的路 上,警笛聲淒厲地響了起來,日軍的飛機飛來了。遠遠地聽到了飛機的轟炸 聲和機*的掃射聲,小肇中嚇得趕緊趴在地上,他又驚又個艮,攥緊小拳頭 ,發著狠,長大以後要和日本帝國主義算清這筆賬。
      重慶時常受到敵機的轟炸,肇中的小學課程也時斷時續。這時候的小肇 中上穿布棉袍,腳蹬一雙布鞋,他常因敵人的轟炸耽誤學習而苦惱。他的小 學教育,大多是他母親親自教導他的,這樣纔不至於在他求知欲極旺盛的童 年,留下一片空白。
      抗日戰爭時期,許多高等院校從淪陷區遷到大後方。清華大學、北京大 學、南開大學遷到雲南的昆明,組成了西南聯大,復旦大學和南京的一些大 學都遷到重慶。師生們過著儉樸的生活,鬥志卻極為旺盛。丁肇中很小就跟 著大哥哥、大姐姐們學會了唱他們的校歌:“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 人傑,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除 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丁肇中的家裡,不斷有愛國的流亡學生來拜訪他的父母。父親多是給這 些學生講科學知識,母親講的較多是教育和抗日救國的道理。每當這時,丁 肇中總是在旁邊,手托著胖胖的圓臉,睜著好奇的大眼睛,靜靜地聽著。這 些革命的道理,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丁肇中的父親後來在 回憶這段經歷時說:“當時和我們來往的朋友,幾乎都是和教育有關,而且 雋英因為參與政治,經常有流亡學生來我家訪問和借住,這使得肇中從小就 受到一些正規教育以外的熏陶。我想,這對他早期的生活,有若干程度的影 響。” 丁肇中和父母在重慶生活期間,母親又為他生了一個小妹妹,取名叫丁 肇民。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一家五口乘飛機回到南京,先是住在首都 招待所裡,後來丁觀海思母心切,回山東探望母親,得知老母親為避亂已經 去了青島。丁觀海那時剛好也接到了青島大學的聘書,於是他們全家都到了 青島。祖母想念孫子,就把肇中留在身邊,丁肇中就進了一所天主教小學讀 書。
      **晚上,已經八點鐘了,丁肇中還沒回家,父親跑到學校打聽,學校 早已放學了。父母急得頭上直冒汗,於是到警察局報了案。正在這時,丁肇 中背著書包晃晃悠悠地回來了,原來他放學後經過一家電影院,混進去看電 影,等到散了場纔回家。這是丁肇中**次看電影,也因此給家裡帶來一場 小小的風波。丁肇中進入中學以至工作後,都很少看電影,他常說看電影太 浪費時間了。
      1946年,王雋英在南京社會教育學院執教,她把丁肇中接到了南京。
      1947年夏天,丁肇中和母親住在南京棲霞山,在學院附屬小學學習了一段時 間。1948年鼕天,丁觀海先去了臺灣的臺中市,隨後全家都去了臺灣。
      丁肇中的童年是在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活中度過的,這樣的環境促成了他 的早熟。他的成長過程始終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受到家庭的科學文化的教 育,這些都對他的未來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P17-2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