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新約詩人徐志摩的愛與傳奇)(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文學家
    【市場價】
    243-352
    【優惠價】
    152-220
    【介質】 book
    【ISBN】978754770109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同心
    • ISBN:9787547701096
    • 作者:夏風顏
    • 頁數:235
    • 出版日期:2011-09-01
    • 印刷日期:2011-09-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40千字
    • 迄今為止*唯美、*深情、*完整的徐志摩情傳,**裝幀,附贈《志摩的詩》精美詩集,情與詩首度**結合,傾述芳菲盡的人間四月天!
      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三個*代風華而名聲顯赫的民國女子,爭議性、傳奇性、珍藏性!
      徐志摩以詩歌聞名於世,《再別康橋》《沙揚娜拉》等在現代詩壇上享譽盛名,至今無人**,多次收入教科書,膾炙人口,無人不知。夏風顏編著的《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新月詩人徐志摩的愛與傳奇》將詩人多首膾炙人口的特**詩情書,按照相符的背景與心境在文中一一呈現。民國纔女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詩、信,陸小曼與徐志摩的情史日記《愛眉小札》,書中將精彩還原,圓讀者一個真實而精彩的“人間四月天”。
    • 徐志摩,以“情詩”聞名於世,尤其是一首舉世聞名的《再別康橋》, 可謂現代詩歌的神來之筆,為後世傳頌並紀念,由此也引出該詩作者、一代 纔子徐志摩的傳奇人生。 夏風顏編著的《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新月詩人徐志摩的愛與傳奇》通 過生動細膩的筆調講述纔子徐志摩短暫而不平凡的一生,分別以詩人的出生 、成長、海外求學、以詩成名等人生經歷為順序寫作,直至1931年詩人因飛 機失事結束短暫生命為終,富有年代感。本書的一大特色是將詩人多首膾炙 人口的特色情詩,按照相符的背景與心境在文中一一呈現,並配以最神秘的 《愛眉小札》——書信與日記,揭秘詩人與其第二任妻子、一代佳人陸小曼 的驚世愛情。 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詩人生命中不可錯過的三個女人,三個各有 千秋的民國女子,她們分別與詩人的感情糾葛、戀愛經歷以及心路歷程。在 詩人短暫的一生中,這三個愛他的與他愛的女人分別扮演了怎樣如詩如歌的 角色,對於詩人驚采絕艷的纔華給予了何樣的靈感與助力……《我是天空裡 的一片雲:新月詩人徐志摩的愛與傳奇》將一一揭曉。
    • 緣來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入夢 人間自是有情痴
      漫遊 月光下我記得
      初見 與你相遇這人間四月天
      遠方 似是故人來
      問情 夢是我的憂愁
      愛眉 *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隕落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 人間四月天,多麼美的愛的朝歌,仿佛,人間隻剩下這一季的浪漫,仿 佛,永恆不滅地隻燃燒著愛的春天。徽因,是志摩的“人間四月天”,志摩 又何嘗不是她抒懷雨季陰霾的一縷柔光……隻是彼時,年幼多感的徽因尚未 意識到罷了。
      志摩帶著幼儀坐火車至巴黎,再由巴黎取道飛往倫敦。幼儀**次坐飛 機,暈機吐得厲害,這時候志摩又討厭起她的不端莊來了。他嫌惡地把臉轉 過去,悶悶說了句:“真是個鄉下土包子……”這句話傷幼儀甚深,要知道 ,她來是和丈夫團聚的,她沒有從丈夫臉上看到一絲喜悅與思念的情緒,連 *平常的慰問都**敷衍,他關心家裡對他飽含希望的父親嗎,關心一遍遍 問著“父親什麼時候回來”的幼兒嗎……此刻,幼儀寒心地體會到志摩的無 情與變心。
      有人覺得志摩是個花心無情的人,說翻臉就翻臉,說愛誰就愛誰。其實 不然。這裡摘錄一段梁實秋評價志摩的話:“有人說志摩是紈绔子,我覺得 這是不公道的。他專門學的學科*初是社會學,有人說後來他在英國學的是 經濟。無論如何,他在國文、英文方面的根底是結實的。他對國學有很豐富 的知識,舊書似乎讀過不少,他行文時之典雅豐贍即是明證。他讀西方文學 作品,在文字的了解方面沒有問題,口說亦能達意。在語言文字方面能有如 此把握,這說明他是下過功夫的。一個紈绔子能做得到麼?志摩在幾年之內 發表了那麼多的著作,有詩,有小說,有散文,有戲劇,有翻譯,沒有一種 形式他沒有嘗試過,沒有一回嘗試他沒有出眾的表現。這樣辛勤的寫作,一 個紈绔子能做得到嗎?” 在志摩的性格裡,孩子的成分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他可以成為一個孝 子,但是做不了一位慈父。他先是頑皮天真的孩子,再是浪漫憂愁的詩人, 然後纔是活在現實裡,為現實奔波勞累的男人。
      志摩之於感情,熱烈奔放,一旦投入*不回頭。他愛林徽因,自然覺得 林徽因千般好,反之看張幼儀處處不順眼。那是他的心理作祟。張幼儀不是 不好,她能千、賢惠,有當家之範,*重要在於,她愛志摩。
      在日後的《小腳與西服》一書中,張幼儀回憶對志摩的情感時說:“你 總是問我,我愛不愛徐志摩。你曉得,我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我對這問題 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是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事,我一定是愛他 的。可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
      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的話,那我大概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 的幾人女人裡面,說不定我*愛他。” 從這點來看,幼儀是*適合做志摩妻子的。隻是,女人向來被拿出來比 較,尤其在舊社會,再開明再有想法的男子,他的眼光*先專注於那臨光而 起的**,美在萬人中央,纔有征服的欲望。所以,幼儀不是輸在了她愛的 男人不愛她,而是輸給了命運。
      志摩於1921年春,經狄*生**以特別生的資格進入劍橋大學皇家學院 學習政治經濟學,他與幼儀搬到鄰近的沙土頓居住。
      沙土頓是一個**幽靜閑雅的地方,極富自然之趣。久別重逢的二人因 著環境的熏陶也度過了一段短暫溫馨的時光。志摩早晨騎車去劍橋上學,暮 色低垂時分回家。他們的小家雖然不大,卻洋溢著溫馨濃郁的書香氛圍。幼 儀看書、打掃房屋,偶爾出去走走,志摩回來若有空閑與興起之時,便帶著 妻子外出散步、看電影或者訪友。他熱衷於參加朋友們舉辦的藝術聚會,如 布魯姆斯貝裡社(Blooms Group)和“邪學會”(The Heretics Club)的 聚會,志摩是常客。
      布魯姆斯貝裡社的成員有小說家、傳記作家、藝術評論家、經濟學家等 ,志摩的好友畫家傅來義先生也是其成員之一。該社是因其成員大部分居住 在倫敦離大英博物館不遠的布魯姆斯貝裡區而得名,成員為倫敦的知識名流 和精英,他們主張個人主義並且支持唯美觀點,希望用理智和教育的辦法消 滅戰爭。而“邪學會”同樣人纔濟濟,名流精英出入頻繁,對於志摩而言, 這個團體*為熟悉,他每個禮拜都會參加其所舉辦的演講與辯論,並經常聽 到羅素等人的演講發言。
      志摩的生活漸漸趨於規律與寧和,隻是感覺少了點什麼。答案不言而喻 ,林徽因。因為妻子的到來,叉因為搬到了距離倫敦較遠的沙士頓,志摩與 徽因的踫面漸漸減少,無奈二人隻能以書信寄托相思。這相思,乃是志摩的 深沉些。妻子的溫柔體貼已經不能撫平他內心波瀾起伏的漣漪,他在醞釀, 如何向徽因表白,又如何擺脫幼儀。
      彼時,志摩與林長民依舊維持著*初興起的情感遊戲,一個是有夫之婦 ,一個是有婦之夫。隻是,情感傾訴的對像發生了轉換,林長民抒情的對像 是從前的戀人,而志摩扮演的是替代與傾聽的一方。據說,後來志摩以林長 民敘說的感情經歷為原型,寫了一篇小說名為《一個不很重要的回憶》(後 改名《春痕》),而後又在自己所主編的《晨報副刊》上刊登了一封林長民 曾經寫給自己的情書,並在附記中回憶道:“宗孟在時*愛閑談風月,他一 生的風流蹤跡,他差不多都對我說過。他曾經原原本本地對我說過他的‘性 戀歷史’,從少年期起直到白頭時,他算是供給我寫小說的材料。” 而志摩呢,這個在遊戲裡扮作“有夫之婦”的男子,在對好友的“情書 ”中表現得全是對他女兒深執的愛意。“萬種風情無地著,遼原白雪葬華顛 。”於是,按捺不住的志摩終於有一次,將深藏已久的愛意通過書信的方式 直接向好友的女兒表白。徽因接到後,無限不安與困擾,對於十六歲的少女 而言,不知如何回復比自己大七歲且有家室的男子,所以她退怯了,選擇將 情書交給父親處理。
      林長民接到信,替女兒回復了一封言簡意賅的回信:“閣下用情之烈, 令人感悚,徽亦惶惑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了。” 林長民的心意是體貼而無奈的,既不能讓好友下不來臺,又要委婉地表 示拒*。對於林徽因而言,“婚姻之事乃父母之命”,她還是一個保有中國 傳統情操的閨秀女子,父親已替她定了婚事,盡管當時尚未下聘禮,但基本 上已屬於鐵板釘釘的事,她如何再與一個有婦之夫糾纏不清?況且,她對於 志摩的感情含糊不明,她自己也說不上這到底屬於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小 女兒式的依賴,或者,孤獨少女需要一個排遣寂寞的藍顏知己——僅此於通 信的知己,連“柏拉圖”都算不上。
      這裡不得不提到林徽因在倫敦的一段遭遇,林長民有一段時間獨自離開 倫敦,空餘不算短的時期隻剩徽因一人獨留倫敦。身處異國,身邊無親人相 伴,入目全是陌生的人與景,少女的寂寞與苦澀可想而知。這時候,無論是 誰,隻要是心意相通且體貼溫柔的有緣人,大概都會打動少女的芳心吧—— 她可以把它假想成懵懂美好的初戀,但實際上隻是一段短逝如流光的初潮。
      P66-7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