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從清華到聯大/現代文化名人自傳叢書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文學家
    【市場價】
    174-252
    【優惠價】
    109-158
    【介質】 book
    【ISBN】978753994218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江蘇文藝
    • ISBN:9787539942186
    • 作者:朱自清
    • 頁數:235
    • 出版日期:2011-04-01
    • 印刷日期:2011-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80千字
    • 朱自清,作家、學者,萬千青年所景仰所追隨的導師。他不但趕著時代向前走,也推著時代向前走;他不但同青年向前走,也領導青年向前走。他從為人生走向人民;從寫血汀文學到為人民生存而鬥爭;從表現“我的階級”到歌頌群眾的集體力量;從“狷者”變為民主鬥士。
      他是一顆恆星,悄悄地升起在繁星燦爛的天空,默默地閃耀著獨特的色彩光耀環宇,經久不滅。
      《從清華到聯大》記錄了朱自清的一生。
    •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於光緒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於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因三代人定居 揚州,自己又畢業於當時設在揚州的江蘇第八中學高中,且在揚州做過教 師,本書是朱自清傳,記錄了朱自清的一生。 “朱自清”這三個字已經和《背影》成為不可分的一體。 他要以樂觀 的心情,去迎接美好的未來,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後的鬥爭。 他卻在這歷 史的關鍵時刻,光明與黑暗交替時節,匆匆地走了。 生命的價值並不會被 死神的陰影所淹沒。 有的人能超越生命,就因為他活在人們心中,長在人 們的記憶裡。 《從清華到聯大》是“現代文化名人自傳叢書”之一。 《從清華到聯大》是朱自清傳,記錄了朱自清的一生。
    • 序:我是揚州人
      壹 青燈兒時
      故鄉的夏
      隻懂梔子花
      七歲到揚州
      喫白煮豆腐
      我的父親
      貳 我的愛情
      相親喜劇
      不忘臺州
      我們的兒女
      懷亡妻
      參 南方舊事
      欣賞藝術女人
      生命競有了價格
      我的自尊與憤怒
      我的“剎那主義”
      旅行雜記
      走向“春暉”
      肆 清華歲月
      初到清華
      親歷“三·二八”大屠殺
      我要找一條好走的路
      荷塘獨處
      我的顏色永遠是灰的
      西行通訊
      我與新詩
      我與散文
      清華一日
      北平淪陷那**
      清華精神
      伍 聯大八年
      蒙自五個月
      外東消夏錄
      重慶行
      我希望的新中國
      我的寫作生活
      我的國學研究
      這是一個動亂時代
      陸 “像牙塔”外
      回到北平
      論雅俗共賞
      我的氣節觀
      喫飯**
      走出“像牙塔”
      真正能夠顧到眼前的人
      拒購美援面粉
      知識分子的道路
    • 七歲到揚州 在第十期上看到曹聚仁先生的《閑話揚州》,比那本出名的 書有味多了。不過那本書將揚州說得太壞,曹先生又未免說得 太好;也不是說得太好,他沒有去過那裡,所說的隻是從詩賦中, 歷**得來的印像。這些自然也是揚州的一面,不過已然過去, 現在的揚州卻不能再給我們那種美夢。
      自己從七歲到揚州,一住十三年,纔出來念書。家裡是客 籍,父親又是在外省當差事的時候多,所以與當地賢豪長者並無 來往。他們的雅事,如訪勝,吟詩,賭酒,書畫名家,烹調佳味,我 那時全沒有份,也全不在行。因此雖住了那麼多年,並不能做揚 州通,是很遺憾的。記得的隻是光復的時候,父親正病著,讓一 個高等流氓憑了軍政府的名字,敲了一竹杠;還有,在中學的幾 年裡,眼見所謂“甩子團”橫行無忌。“甩子”是揚州方言,有時候 指那些“怯”的人,有時候指那些滿不在乎的人。“甩子團”不用 說是後一類;他們多數是紳宦家子弟,仗著家裡或者“幫”裡的勢 力,在各公共場所鬧標勁,如看戲不買票,起哄等等,也有包攬詞 訟,調戲婦女的。*可怪的,大鄉紳的僕人可以指揮警察區區 長,可以大模大樣招搖過市——這都是民國五六年的事,並非前 清君主專制時代。自己當時血氣方剛,看了一肚子氣;可是人微 言輕,也隻好讓那口氣憋著罷了。
      從前揚州是個大地方,如曹先生那文所說;現在鹽務不行 了,簡直就算個沒“落兒”的小城。
      可是一般人還忘其所以地耍氣派,自以為美,幾乎不知天多 高地多厚。這真是所謂“夜郎自大”了。揚州人有“揚虛子”的名 字;這個“虛子”有兩種意思,一是大驚小怪,二是以少報多,總而 言之,不離乎虛張聲勢的毛病。他們還有個“揚盤”的名字,譬如 東西買貴了,人家可以笑話你是“揚盤”;又如店家價錢要的太 貴,你可以詰問他,“把我當揚盤看麼?”盤是捧出來給別人看的, 正好形容耍氣派的揚州人。又有所謂“商派”,譏笑那些仿效鹽 商的**生活的人,那*是氣派中之氣派了。但是這裡隻就一 般情形說,刻苦誠篤的君子自然也有;我所敬愛的朋友中,便不 缺乏揚州人。
      提起揚州這地名,許多人想到的是出女人的地方,但是我長 到那麼大,從來不曾在街上見過一個出色的女人,也許那時女人 還少出街吧?不過從前人所謂“出女人”,實在指姨太太與妓女 而言;那個“出”字就和出羊毛,出蘋果的“出”字一樣。《陶庵夢 憶》裡有“揚州瘦馬”一節,就記的這類事;但是我毫無所知。不 過納妾與狎妓的風氣漸漸衰了,“出女人”那句話怕遲早會失掉 意義的吧。
      另有許多人想,揚州是喫得好的地方。這個保你沒錯兒。
      北平尋常提到江蘇菜,總想著是甜甜的膩膩的。現在有了淮揚 菜,纔知道江蘇菜也有不甜的;但還以為油重,和山東菜的清淡 不同。其實真正油重的是鎮江菜,上桌子常教你膩得無可奈何。
      揚州菜若是讓鹽商家的廚子做起來,雖不到山東菜的清淡,卻也 滋潤,利落,決不膩嘴膩舌。不但味道鮮美,顏色也清麗悅目。
      揚州又以面館**。好在湯味醇美,是所謂白湯!由種種出湯的 東西如雞鴨魚肉等熬成,好在它的厚,和啖熊掌一般。也有清 湯,就是一味雞湯,倒並不出奇。內行的人喫面要“大煮”;普通 將面挑在碗裡,澆上湯,“大煮”是將面在湯裡煮一會,*能入 味些。
      揚州***的是茶館;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滿滿的。喫的花 樣*多。坐定了沏上茶,便有賣零碎的來兜攬,手臂上挽著一個 黯淡的柳條筐,筐子裡擺滿了一些小蒲包,分放著瓜子花生炒鹽 豆之類。又有炒白果的,在擔子上鐵鍋爆著白果,一片鏟子的聲 音,得先告訴他,纔給你炒。炒得殼子爆了,露出黃亮的仁兒,鏟 在鐵絲罩裡送過來,又熱又香。還有賣五香牛肉的,讓他抓一 些,攤在干荷葉上;叫茶房拿點好麻醬油來,拌上慢慢地喫,也可 向賣零碎的買些白酒——揚州普通都喝白酒——喝著。這纔叫 茶房燙干絲。北平現在喫干絲,都是所謂煮干絲;那是很濃的, 當菜很好,當點心卻未必合式。燙干絲先將一大塊方的白豆腐 干飛快地切成薄片,再切為細絲,放在小碗裡,用開水一澆,干絲 便熟了;潷去了水,摶成圓錐似的,再倒上麻醬油,擱一撮蝦米和 干筍絲在尖兒,就成。說時遲,那時快,剛瞧著在切豆腐干,一眨 眼已端來了。燙干絲就是清得好,不妨礙你喫別的。接著該要 小籠點心。北平淮揚館子出賣的湯包,誠哉是好,在揚州卻少 見;那實在是淮陰的名產,揚州不該掠美。揚州的小籠點心,肉 餡兒的,蟹肉餡兒的,筍肉餡兒的且不用說,*可口的是菜包子 菜燒賣,還有干菜包子。菜選那*嫩的,剁成泥,加一點兒糖一 點兒油,蒸得白生生的,熱騰騰的,到口輕松地化去,留下一絲兒 餘味。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點兒糖和油,燥濕恰到好處;細 細地咬嚼,可以嚼出一點橄欖般的回味來。這麼著每樣喫點兒 也並不太多。要是有飯局,還盡可以從容地去。但是要老資格 的茶客纔能這樣有分寸;偶爾上一回茶館的本地人外地人,卻總 忍不住狼吞虎咽,到了兒捧著肚子走出。
      揚州遊覽以水為主,以船為主,已另有文記過,此處從略。
      城裡城外古跡很多,如“文選樓”,“天保城”,“雷塘”,“二十四橋 ” 等,卻很少人留意;大家常去的隻是史可法的“梅花嶺”罷了。倘 若有相當的假期,邀上兩三個人去尋幽訪古倒有意思;自然,得 帶點花生米,五香牛肉,白酒。
      P8-11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