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已知與未知(美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回憶錄)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領袖首腦
    【市場價】
    496-718
    【優惠價】
    310-449
    【介質】 book
    【ISBN】97875075395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文
    • ISBN:9787507539578
    • 作者:(美)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譯者:魏骍
    • 頁數:521
    • 出版日期:2013-05-01
    • 印刷日期:2013-05-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700千字
    • ●美國歷**被批評*多、**爭議的國防部長**自傳。
        ●2萬份日記、錄音、國防部和白宮*密檔案,披露美國政壇秘聞,解讀美國**戰略思維。
        ●在他任內,美國本土遭受了*嚴重的9·11恐怖襲擊,他為何還能安坐國防部長之位?
        ●親歷歷史:肯尼迪遇刺、水門事件、密會薩達姆、虐囚丑聞、中美南海撞機事件……
        ●語出驚人:坦承伊拉克戰爭並非為反恐、南海撞機事件主張強硬對待中國、承認曾批準虐待俘虜……
        ●小**真像傳說中的那麼蠢嗎?賴斯為何可以替總統做決定?鮑威爾因何與國防部交惡?希拉裡和拉姆斯菲爾德時朋友還是敵人?……

    • 從美國歷史上*年輕的國防部長,到*年長的國 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是一直位於美國權力核心的極 少數政治家之一。拉姆斯菲爾德經歷了美國近半個世 紀歷史的重大事件:越南戰爭、肯尼迪遇刺、水門事 件、海灣戰爭、“9·11”事件、伊拉克戰爭、阿富 汗戰爭,他既是見證者,也是親歷者,他的回憶錄充 滿驚心動魄的故事,也不乏個人智慧與魅力的展現。 《已知與未知(美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回憶 錄)》是美國歷史上被批評*多、*具爭議的國防部 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自傳。 《已知與未知(美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回憶 錄)》內容不僅從拉姆斯菲爾德個人的日記、錄音資 料取材,也有一部分內容來自他接觸到的政府秘密檔 案。拉姆斯菲爾德在本書中直言不諱地表達了他對美 國和世界政治家的看法,更首次把總統內閣的決策過 程和五角大樓的工作細節公之於眾。
    • (美)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1975-1977年、2001-2006年兩度出任美國國防部長。他在大蕭條時期出生,在二戰中度過童年,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加入海軍做飛行員,30歲成為議員,越南戰爭之後成為美國歷史上*年輕的國防部長,卸任後成為私營企業老總。68歲那年,他重返五角大樓,見證了美國歷史上*嚴重的恐怖襲擊,領導並指揮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 現在他擔任拉姆斯菲爾德基金會主席,和三個孩子、七個孫子孫女在新墨西哥州居住。
    • 題解
      **部分 反恐的教訓
      **章 微笑的死神
      第二章 深陷泥潭
      第二部分 我是美國人,生於芝加哥
      第三章 *後的春天
      第四章 輕舉卻非妄動
      第三部分 美國國會:從勝境到*境
      第五章 “這裡,人民在統治”
      第六章 少壯派
      第四部分 在尼克松的舞臺上
      第七章 1968年:躁動的年份
      第八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九章 顧問生涯
      第十章 北約與尼克松倒臺
      第五部分 接標*的人:在福特的白宮中
      第十一章 重建信任
      第十二章 困難重重的開端
      第十三章 苦澀的重新洗牌
      第六部分 冷戰交鋒
      第十四章 未竟之業
      第十五章 把燈點亮
      第十六章 堅持《限制戰略**條約》:緊張壓過緩和
      第十七章 1976年敗北
      第七部分 回到現實
      第十八章 西爾的甜味劑大獲成功
      第十九章 美國從不安到曙光初現
      第二十章 我們的鄉村生活被打斷了
      第八部分 主動參與
      第二十一章 我們再次啟航
      第二十二章 無事不生非
      第二十三章 樹林中的熊
      第二十四章 **安全委員會
      第二十五章 驚世大撞擊
      第二十六章 戰時總統
      第九部分 進入帝國墳場
      第二十七章 特種部隊
      第二十八章 巢中雛鳥
      第二十九章 喀布爾陷落,卡爾扎伊崛起
      第十部分 薩達姆打錯算盤
      第三十章 我行我素
      第三十一章 政權*迭勢在必行
      第三十二章 外交失敗
      第三十三章 脫離巴格達屠夫的魔掌
      第十一部分 占領伊拉克
      第三十四章 災難性的勝利
      第三十五章 任務已完成?
      第三十六章 方向盤上手太多
      第三十七章 從占領中解脫
      第十二部分 戰時拘禁
      第三十八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
      第三十九章 第20個劫機者
      第四十章 戰時法律
      第四十一章 沒有走過的路
      第十三部分 大步向前:戰區外的挑戰和爭議
      第四十二章 卡特裡娜和新機構的挑戰
      第四十三章 除草要趁早
      第四十四章 這就是我們的部隊
      第十四部分 漫長、艱苦的跋涉
      第四十五章 該放手了!
      第四十六章 死亡終結者
      第四十七章 聚焦阿富汗
      第四十八章 伊拉克充滿暴力的夏天
      第四十九章 該告別了
      第五十章 驚濤駭浪之後
      致謝
    • 2001年5月,我和**總統在總統辦公室談話, 說起珍珠港事件前夕,美國在國防上的投資在美國國 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跌到了*低點,並一直保持 至今。總統在競選中傳遞出來的關於軍事需求的信息 和如今他統治下的白宮所核準的實際情況出現了偏差 。我已經建議在前一年克林頓時期的國防預算基礎上 增加350億美元。如若不是**總統已經向我表明他 的另一些計劃,如增加聯邦政府對教育的補助和減稅 是他的主要優選計劃,我還會要求*多。
      我早知道國防部的資源已經捉襟見肘,但是直到 我到五角大樓上任,我終於有機會實地調研時,纔發 現事情實際上有多糟。造船資金不足就是一例。在裡 根時代美國就一直在計劃打造一支600艘艦船的海軍 。歷經喬治·赫伯特·沃克·**和克林頓兩屆政府 ,我們達到了315艘,然後開始減少。軍用飛機年老 失修,有些飛機即將停飛,而必要的*新換代步伐卻 沒有跟上。薪水沒有競爭力。軍隊中不斷攀升的衛生 保健費用給預算帶來了*大的壓力。而且這還沒有算 上總統的轉型計劃需要的成本。關於這種近似預算緊 縮的做法及其對軍隊和他們的家庭造成的影響,我警 告過**:“這不會是令人愉快的。” 我敦促總統建議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把**安 全和國防列為優先事項。我擔心行政管理和預算局不 會批準國防部需要的增加額,在行政管理和預算局甚 至有建議說我們應該裁減軍隊人數。
      雖然當時人們普遍感覺世界局勢總體來說風平浪 靜,但是我仍然提醒總統應該注意情報界的報告:伊 朗在尋求化學、生物和核**;朝鮮在積極尋求*遠 程的彈道導彈和核**;中國軍力也在增強。國防可 不應放在**事務之後。
      總統耐心地聽我說完,但我很快就發現自己沒有 說服總統。**批準給國防部的預算增加了180億美 元,隻是我建議的數字的一半。我很失望,但其他人 很憤怒。有些保守派稱**的國防開支是“不充分的 、不計後果的”,催促我辭職以示抗議。
      到了夏末,我還是沒有得到足夠的力量去執行總 統的計劃。不僅僅是我們沒有得到所需的資金,而且 他任命的很多文職人員還沒有得到美國參議院的確認 。就在那年八月,白宮辦公廳主任安迪·卡德給我們 傳來了*壞的消息:由於經濟的萎靡,國會預算局修 正後的預測顯示赤字比預計的還要高。卡德說,國防 部得到的資金很可能會比總統之前批準的*低。
      不出所料,我的計劃在五角大樓內部遇到了阻力 ,惰性占據了上風。華盛頓又開始了*喜歡的夏日消 遣:揣測內閣大改組。“國會山有傳言(無疑是誹謗 拉姆斯菲爾德的人發起的,這方面有大量可用的資源 )說他可能很快就會離去。”《華盛頓郵報》一位專 欄作家這樣寫道。批評的聲音集中在我對美國軍隊轉 型的計劃上。文章說一場由誰接替我的“競賽”已經 展開。
      我**清楚地知道,在五角大樓內刻意傳遞一種 緊迫感和嚴肅性有多重要。那一刻,如果說有任何跡 像表明我在背離總統的承諾以及我相信確實必要的改 革,那也是注定要這樣做的。於是我提高了賭注。我 向五角大樓和華盛頓中根深蒂固的勢力直接發表了講 話。
      “**的主題,”我開始說,“是關於會給美國 安全帶來威脅、嚴重威脅的敵人。” 這個敵人是世界上*後幾個計劃經濟堡壘之一。
      命令式的五年計劃在其中占統治地位。它試圖從一個 首都向不同時區、大洲、大洋甚至向*遠處發號施令 。通過殘酷無情的整齊劃一,扼殺了自由思想並且壓 制了新思路。它破壞了美國的國防,將軍隊中軍人的 生命置於險境。也許這個敵人聽上去很像前蘇聯,但 是那個敵人已經不存在了:我們**的敵人*狡猾也 *加難以和解。你也許在想我描述的是世界上*後幾 個衰弱的獨裁者之一。但是同樣,他們已經時日無多 ,在力量和規模上已經不是眼下這個敵人的對手。這 個敵人離家*近,它就是五角大樓的官僚主義。不是 某個人,而是這個流程。不是平民百姓,而是體制。
      不是穿著**的軍人,而是我們過於頻繁地強加於他 們的思想和行動的統一性。
      我表示,在五角大樓,一個時代的稀缺資源因不 斷攀升的威脅而耗盡,錢卻消失在重復的職責和臃腫 的官僚機構中。這不是因為貪婪,而是因為僵化。扼 殺創新的不是居心不良的壞蛋,而是機構的惰性。
      對我講話的反應是禮貌的。我知道聽眾中有一些 人贊同我,其他人卻不是。“拉姆斯菲爾德向官僚主 義宣戰。”一些頭版新聞這樣報道。這說法很公正。
      發表完這番演說之後,我很擔心,不過不是為了 我能當多長時間的國防部長。我的計劃是隻要我有用 ,就會以總統的意志為目標,為其服務,沒用的時候 **也不多待。但我很擔心,在挑戰降臨到美國時國 防部卻沒有做好應對準備。我**確信一件事,那就 是挑戰一定會來,而且源頭很可能出乎我們的意料。
      “*明確、*重要的轉型,就是要從兩極世界的冷戰 轉型,去適應另一種戰爭。冷戰中,威脅看得見而且 可預知,而新的戰爭中,威脅的來源可能有很多,其 中多數難以預測,甚至有很多我們**都無法知道。
      ”我警告說。這**是2001年9月10日。
      第二天早晨我抵達五角大樓,腦海中還回想著25 年前**任國防部長時的情景,那時我不得不去說服 那些質疑者,國防預算確實需要*多投資。現在我發 現自己又要去說服那些不情願的國會議員同意增加投 資。在與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九名成員的早餐中,他們 多數表示支持我的努力,但是懷疑我們是否能夠獲得 足夠的投票。共和黨人害怕支持大幅增加國防預算會 使他們在政治上變得脆弱。[i] “在今後的某一個時刻,”我說,“世界某處發 生的一件事將足以震驚美國人民,它將提醒美國人民 及他們在華盛頓的代表,保有強大的國防對於我們是 何等重要。”這不是我*初的原話,因為之前我曾經 說過太多次,每次都大同小異。事實上,幾個月之前 ,我給自己口授了一張備忘錄,寫明了下次在國會作 證時要提交的內容。“我可不希望再發生珍珠港那樣 的事件,然後坐在專門問題小組面前進行事後檢討, 去追究到底是誰之責,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有哪 些事情沒有做以及為什麼,”我寫道,“我們誰也不 願意被迫回到這裡再體會一次那種痛苦的經歷。” 我有時說,現在**令人驚訝的事情是我們在意 外發生時仍然會喫驚。1962年,哈佛經濟學家托馬斯 ·謝林給一本有關珍珠港事件的書寫序,其中**地 表達了人們的想法。“我們都在忙於思考一些‘明顯 的’日軍行動,而忽略了日本實際做出的選擇,沒有 采取防御措施,”他寫道,“我們計劃時有一種傾向 ,那就是把不熟悉與不大可能混為一談。”我被他的 這段話深深打動,我上任的**個月就給**總統發 了一份,當然也給很多國會議員發過。我的目的是想 讓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能夠就意外的主題召開聽證會。
      那年9月的早晨,當我與國會議員的早餐就要結 束的時候,海軍中將埃德蒙·詹巴斯蒂亞尼遞給我一 張字條:一架飛機撞上了紐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大廈 中的一座。我當時覺得,這應該是一次不幸的意外。
      我與國會議員們說了再見,他們返回了國會山,逃過 了幾分鐘之後在五角大樓上演的震撼一幕。
      回到我的辦公室,詹巴斯蒂亞尼打開了電視,看 到雙子大廈的一座正在燃燒。我把電視設成了靜音, 但會不時瞥上一眼。我收到丹尼·沃森的情報簡報, 她是我忠實的情報官,她每天給我的簡報與每天早晨 提供給總統的類似。沃森是一名出色的情報專家:事 無巨細,願意向分析家同事提出問題。我們在審閱著 世界各地的威脅報告,9月11日看上去就是普普通通 的**。坐在椅子上,我們可以聽見飛機飛越大樓, 飛向華盛頓**機場跑道時的聲音;飛機沿著波托馬 克河的飛行路線距我辦公室的窗戶僅數百英尺。飛機 經常在五角大樓東側附近起飛和降落。
      我在聽取簡報,過了沒幾分鐘,電視上的場景分 散了我們的注意力。世界貿易中心另一個塔樓爆出了 一個大火球,第二架飛機把塔樓的上層摧毀了。在兩 次撞機之間的這17分鐘之內,世界的歷史改寫了。
      我目瞪口獃地看著這一切。世界貿易中心的雙子 大廈,美國經濟實力的像征,就這樣淹沒在煙塵和火 焰之中。在被撞樓層之上有數百人陷於困境。火勢越 來越猛,樓內充滿了令人窒息的煙霧。高層有些人寧 願跳樓身亡,也不想坐等被烈火吞噬。多年來恐怖分 子一直針對美國和西方**采取著厚顏無恥的行動, 終於升級為這次災難,而且是通過電視屏幕向世界播 出。但這還不是*後的一擊。
      我還在五角大樓的辦公室,關注著紐約遭襲的新 聞,就在這時我感到了建築的晃動。震顫持續了僅僅 幾秒鐘,我知道隻有真正的龐然大物纔能使幾十萬噸 的水泥顫動。我們工作用的小圓木桌,也是威廉·特 庫姆塞·謝爾曼將軍用過的木桌在顫抖。謝爾曼是一 位極富傳奇色彩的聯邦軍將領,曾一路向南攻,在內 戰中力挽狂瀾。他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戰爭就是 地獄。”現在,地獄降臨五角大樓。P237-240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