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民國的金融大亨(親歷者講述)
該商品所屬分類:傳記 -> 財經人物
【市場價】
320-464
【優惠價】
200-290
【介質】 book
【ISBN】97875034361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文史
  • ISBN:9787503436116
  • 作者:文昊
  • 頁數:389
  • 出版日期:2013-01-01
  • 印刷日期:2013-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50千字
  • 《民國的金融大亨(親歷者講述)》介紹了張嘉璈、陳光甫、周作民、吳鼎昌、王伯元等民國金融界大佬。
    他們不是政治掌權者,但他們卻因金錢而成為與權力和官場距離*近、關繫*密切的人;不過,金錢固然給他們帶來了無上榮耀,但也往往使他們深深陷於權錢糾葛之中而難以自撥,甚至淪為權力的附屬物和犧牲品……
  • 民國時期的國家銀行不僅是金融家施展纔能、開創事業的活動場所, 更是眾多官僚權貴、軍閥政客們爭權奪利、爾虞我詐、翻雲覆雨、廝殺博 弈的又一戰場。盡管在這個戰場上看不到硝煙和鮮血,但其激烈、殘酷的 程度也無疑令一般人嘆為觀止,甚至感到不寒而栗。而在錯綜復雜的人際 關繫和權錢糾葛中,某些頗有銀行業經營管理能力的行家裡手反而失去了 用武之地,有的則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民國的金融大亨(親歷者講述)》介紹了張嘉璈、陳光甫、周作民、 吳鼎昌、王伯元等民國金融界大佬。《民國的金融大亨(親歷者講述)》由 文昊編著。
  • 做派不同、手段各異的央行大佬
    一 把交通銀行綁上北洋戰車的“帝制禍首”梁士詒
    二 我服務交通銀行三十餘年所了解的種種內幕
    三 宋漢章、張公權聯手抗拒北洋政府停兌令的詳情細節
    四 兩度出任中國銀行總裁的馮耿光憶述權錢糾葛往事
    五 “國舅爺”宋子文從奠基中央銀行到被迫下臺的形形色色
    六 “聚斂能手”孔祥熙控制中央銀行十二年之久的隱秘內情
    七 宋子文重掌財政大權,貝淞蓀履新苦不堪言
    八 俞鴻鈞兩度任職央行總裁並劫走金銀、美鈔及檔案的謎情
    九 中央銀行“末代總裁”劉攻芸的*後掙扎
    年少成名、壯志難酬的金融奇纔張嘉璈
    一 早期所經歷的短暫政治生涯
    二 與北洋政府之間的大鬥法
    三 同宋子文、蔣介石等人的周旋
    四 登上中國*大銀行的總經理寶座
    五 寧辦獨立自主的專業銀行,不辦俯仰由人的中央銀行
    六 促成銀行業聯合準備會的建立
    七 扶植國貨廠商,承貸鐵路借款
    八 “四大家族”加強金融壟斷,被迫辭職
    九 入主中央銀行,“圖窮匕首見”無力回天
    十 張公權三上廬山晉見蔣介石之謎
    中國通商銀行的三個特殊掌權者
    一 盛宣懷創辦銀行的企圖和主張
    二 “掛羊頭,賣狗肉”,盛宣懷獨攬大權
    三 通商銀行初期的業務進展情況
    四 傅筱庵繼任董事長,通商銀行每況愈下
    五 杜月笙大肆投機漁利,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小小銀行”的“大掌門”陳光甫
    一 “上海銀行是苦出身”
    二 陳光甫經營上海銀行的特殊做法
    三 對國民黨政府政治經濟的適應與徘徊
    四 在新形勢下的變通求存之道
    五 陳光甫的經營管理方式及其與國民黨和美國的關繫
    六 我所知道的陳光甫與上海銀行
    七 陳光甫走向成功道路的“六個法寶”
    八 陳光甫的志與術、為人和用人策略及其生意經
    九 重視信息管理,完善信息網絡
    十 廣結善緣崇尚“人和”,靈活處世躲避政爭
    長袖善舞的“北四行”魁首周作民
    一 借力使力,周作民創辦金城銀行
    二 大力吸收存款,多方面開拓業務
    三 扶植民族工業,大力支持範旭東、盧作孚
    四 倡議“北四行”走聯合發展道路,開展多種經營
    五 周作民獨特的用人之道
    六 廣泛結交政治人物,既“趨熱灶”也“燒冷灶”
    七 抗戰期間和漢奸周佛海及日本人的往來
    八 周作民和張群之間的“生死刎頸之交”
    九 屢遭兇險,化險為夷
    十 摒除障礙,歸返祖國
    亦官亦商的鹽業銀行總經理吳鼎昌
    一 我的父親張鎮芳創辦鹽業銀行的曲折經歷
    二 吳鼎昌鵲巢鳩占,自封鹽業銀行總經理
    三 吳鼎昌及行內要員利用權力發財致富的手段
    四 吳鼎昌官商兩棲,遙控鹽業銀行的伎倆
    浙江興業銀行的創設、經營者群像
    一 集合眾人之力,堅持穩健作風
    二 人纔濟濟一堂,開創全盛之局
    三 扶助民族工業,投資錢江大橋
    四 興業銀行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
    五 葉揆初退居幕後,徐寄庼出面維持
    六 我所知道的浙江興業銀行頭面人物
    七 我的父親蔣抑卮與浙江興業銀行
    八 “金融界之蓮花”徐寄庼
    掌控中國墾業銀行的“金子大王”王伯元
    一 名噪一時,人稱“金子大王”
    二 轉移陣地,創辦錢莊銀行
    三 根深蒂固,插手各行各業
    四 身外之物,聚易用難
    五 情之所至,自附風雅
    六 人生棋盤,何如達觀自得
  • 做派不同、手段各異的央行大佬 ——民國三大**銀行領軍人物面面觀 銀行,尤其是**的中央銀行,原本是經濟命脈以至國運 民脈之所繫,對國計民生和政權、社會穩定都有著“牽一發而 動全身”的重大關繫,因而執掌央行職權的人不但必須德纔兼 備、恪盡職守,且在經營管理、任人用事上也要慎之又慎。然 而,在“當官發財”這種封建傳統意識和陳腐觀念依然盛行 而且大有市場的民國時期,大部分央行大佬和手握重權的軍政 人物卻把銀行這種新式經濟組織當作了大肆搜刮財富、瘋狂聚 斂錢財的“搖錢樹”,他們耍盡種種花招,使出渾身解數,或 巧取,或豪奪,上下其手,予取予求。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任何一個政權的存續都 離不開必要的金錢支撐,而一個政權越是反動透頂、腐化墮 落,那就越需要巨額的金錢作為後盾。有了足夠的金錢,反動 統治者纔可能從事收買、賄賂、發動戰爭等各種活動以及滿足 私人的窮奢極欲。中華民國成立後,先後曾有三家銀行有幸躋 身於“央行”之列,即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央銀行。作 為**銀行,它們無疑稱得上是民國金融界的“幸運兒”,能 夠擁有比其他銀行*多的特權和便利,但與此同時,這些銀行 也無一例外地因其特殊身份而成為官商爭權奪利、權錢糾葛頻 頻發生的“重災區”。
    因此,民國時期的**銀行不僅是金融家施展纔能、開創 事業的活動場所,*是眾多官僚權貴、軍閥政客們爭權奪利、 爾虞我詐、翻雲覆雨、廝殺博弈的又一戰場。盡管在這個戰場 上看不到硝煙和鮮血,但其激烈、殘酷的程度也無疑令一般人 嘆為觀止,甚至感到不寒而粟。而在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繫和權 錢糾葛中,某些頗有銀行業經營管理能力的行家裡手反而失去 了用武之地,有的則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一 把交通銀行綁上北洋戰車的“帝制禍首”梁士詒 交通銀行(以下簡稱交行)是清末創建的一家官商合辦銀行。它 是清廷郵傳部為了籌款贖回帝國主義控制的京漢鐵路而發起興辦的。該 行籌建於1907年(光 緒三十三年)12月, 翌年2月即在北京正式 開業。資本額定為庫平 銀五百萬兩,其中官股 四成,商股六成。那 時,中國的銀行業還處 在發軔階段。除了1904 年清政府創立的戶部銀 行外,僅有中國通商、 四川浚川源和浙江鐵 路、興業等幾家銀行。
    但是,早在十九世紀四 十年代,資本主義列強 已經伴隨著它們的商品 輸出,紛紛把銀行開設到中國土地上來了。這對於中國新興的銀行業, 不能不是一個嚴重的威脅。
    交行成立前後,中國正處在社會大動蕩的歷史關頭。清政權昏庸腐 朽,搖搖欲墜;帝國主義虎視眈眈,競相搶奪中國這塊肥肉。交行為了 籌款贖路,郵傳部允將過去分存帝國主義銀行的輪、路、郵、電四政存 款往來,均劃歸交行經理,以期“振興實業,挽回利權”。這對初創的 交行,實是一個重大的支持。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袁世凱在帝國主義支持下,篡奪了辛亥 革命的果實,1912年當上了臨時大總統。從此開始了北洋軍閥統治的 黑暗時期。袁世凱的親信、原交行幫辦梁士詒,以總統府秘書長身份, 於1912年5月兼任了交行**。自此以後,梁士詒憑恃其政治地位, 積極為交行出謀劃策,不斷擴充交行的權力與業務,力圖把交行辦成為 維護北洋軍閥統治、掠取人民財富的經濟工具,幾乎把交行拖到了瀕臨 崩潰的邊緣。
    取得**銀行特權 交行經過辛亥革命的動蕩,加以經營不善,放款大量虧蝕達二百八 十萬兩以上,致資金枯竭,“行務停滯,幾有不能支持之勢”。梁士詒 掌權以後,即千方百計籌集資金,復興業務。在袁世凱的同意下,首先 從多方面擴大交行權力,使其與中國銀行(前身即戶部銀行)取得同 等的**銀行地位。
    (1)為了應付資金短缺情況,增加資金來源,交行通過交通部向 袁世凱上一簽呈,提出“緩提官存,新舊賬分開”的辦法。簽呈指出: 交行當初為輪、路、郵、電四政而設,今後四政存款均應繼續存人交 行,概歸舊賬往來,隨時聽候提撥。辛亥革命前郵傳部及四政存款,應 作為舊賬,仿照中國銀行辦法,一律轉為緩提;一俟清理就緒,議妥辦 法,再行呈候核咨。簽呈經袁寫了一個“閱”字,交行即作為依據。
    當時郵傳部被凍結的存款達二百萬兩,存在天津交行。這樣,公款大量 提取的難關暫時得以應付過去。1912年9月間,北洋政府向比利時借 的隴秦豫海鐵路 借款兩億五千萬 法郎,其**批 交款兩千五百萬 法郎,經部指定 中國、交通兩行 各半經收,增加 了營運資金。經 過這些努力,交 行資金獃滯的情 況逐步好轉。
    (2)力爭擴 大發行權,期與 中國銀行取得同 等地位。交行於 1909年開始發行 兌換券,計有銀 兩券、銀元券、 小銀元券三種。辛亥革命前夕共發行二百五十萬餘元。但這種發行與一 般商業銀行並無差別;營運範圍受到很大限制。通過梁士詒的活動,袁 世凱於1913年1月下達命令:“交通銀行迭經整理,信用昭著。在紙幣 則例未經詳定以前,所有交通銀行發行之兌換券,應按中國銀行兌換券 章程一律辦理。”交行即據此通過財政部、交通部通令各省,凡完糧、 納稅、發餉及一切官商交易,交行兌換券一律通用。該行並在輪、路、 郵、電各機關分設兌換機構,特別在全國鐵路各大車站均設立兌換處, 擴大收付業務。交行發行額遂逐年增加。1913年較1912年發行額增加 四倍以上,達到四百五十萬兩。1914年又增至五百九十六萬兩。1914 年2月,北洋政府公布“國幣條例”;3月,財政部正式印發國幣兌換 券,並開始在天津造幣廠鑄造銀元國幣,通過中交兩行逐步推行。交行 的發行信用於是日益鞏固。
    P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