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業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 田阡 著 田阡,苑利 編 社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
    【市場價】
    928-1344
    【優惠價】
    580-840
    【作者】 田阡,苑利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ISBN】978751305593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ISBN編號:9787513055932
    書名: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業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t化育自然 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業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t化育自然
    作者:田阡,苑利

    代碼:128
    是否是套裝:否
    出版社名稱:知識產權出版社


        
        
    "

    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業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

    作  者: 田阡 著 田阡,苑利 編
    size="731x8"
    定  價: 128
    size="731x8"
    出?版?社: 知識產權出版社
    size="731x8"
    出版日期: 2018年08月01日
    size="731x8"
    頁  數: 453
    size="731x8"
    裝  幀: 平裝
    size="731x8"
    ISBN: 9787513055932
    size="731x8"
    主編推薦

     

    目錄
    ●特稿
    吳平田阡農業文化遺產:鄉土社會中的農耕智慧——第六屆原生態民族文化高峰論壇綜述
    中華農耕文明的生態哲學
    黃濤楊雯雯生態民俗學視野下浙江省青田縣龍現村稻田養魚農業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
    胡牧從“稻鴨魚共生”結構看侗族的生態智慧
    秦瑩韓曉芬農業文化遺產在旅遊影響下的傳統生態文化保護陽哈尼梯田為例
    劉宗碧唐曉梅農耕文明背景下的侗族水資源觀和生態保護意識
    馬楠,閔慶文,袁正,李文華,楊慶春雲南省雙江縣4個主要民族野生食用植物資源調查研究
    張越泰興銀杏調查研究
    中華農耕文明的科學技術
    周紅,陳貝,杜發春雲南省楚雄州祿豐縣楊梅山苗寨遊耕農業生產方式初探
    李忠宵米塑制作技藝——以何陸生的制作技藝為例
    傅安輝簡論從江侗鄉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稻魚鴨共生繫統
    尹鋒超關於保護中國傳統榨油技藝的若干思考——以陝西關中地區為例
    朱佳敖漢旗旱作農業生產繫統研究
    李紅,秦瑩,韓曉芬紅河哈尼稻作梯田繫統農業景觀賦存狀況調研
    楊倫,劉某承,閔慶文,田密,張永勛哈尼梯田地區家庭農戶糧食作物種
    植結構及驅動力分析
    中華農耕文明的信仰崇拜
    張恆靈星祭祀興衰考
    姚桂芝中國古代土地神信仰的主體意識
    魯茸拉木孫秀清試論藏傳佛教對藏區社會發展的影響——以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羊拉鄉為個案的研究
    索南卓瑪嘉那嘛呢的宗教內涵與文化功能試論
    李莉地方性民俗資源開發中“官”“民”關繫問題分析——以川陝界臨地區
    煙霞山覃大仙信仰為例
    中華農耕文明的民俗風情
    張逸鑫二十四節氣民俗的誤讀與認知
    施雅慧現代鄉土社會中的喪葬民俗——基於對江蘇南通施姓葬禮的調查
    胡正裕僑資回流與浙南青田縣龍現村居住民俗變遷
    任燕青林業文化遺產中的飲椒柏酒民俗
    魏淼鴻曾慧滿族服飾圖案植物紋樣的傳承與發展
    安依雯曾慧滿族旗鞋的形制與文化內涵研究
    孫佳豐東北地區農業生產諺語的民俗文化價值探析
    周園朝河南民謠的分類及其傳承——以長垣縣為例
    李程漢益沅地區喪俗美術研究
    中華農耕文明的傳承保護
    常然楊鵬威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的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文化遺產地保護
    王成堯基於中國國民性視角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探究
    高國金民國農業文化遺產調查與保護研究
    斯欽巴圖烏日噶從八千年栗黍到當今農業產業化的傳承與發展——以中國旱作農業文明起源地內蒙古敖漢旗為例
    梁穎關於非遺文創問題的幾點討論
    張瑩龍文軍論農耕文化的傳承
    侯林英淺談非遺眾籌
    王劍鄉村振興戰略與烏江流域民族地區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研究
    中華農耕文明的鄉村振興
    譚淡濟寧城南運河沿岸五個村落民間傳說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
    王佳素豐富美麗鄉村內涵——以浙江省平湖市魚圻塘村為例
    劉坤農業文化遺產與民族地區精準扶貧研究——以“重慶石柱黃連傳統生產繫統”為例
    周昌華傣味飲食城市化過程中的雙向文化適應與保護
    李禾堯農事與鄉情:河北涉縣旱作梯田繫統的驢文化
    陳明論清代湘西農業的開發
    新聞報道
    農業文化遺產:鄉土社會中的農耕智慧——第六屆原生態民族文化高峰論壇在西南大學召開
    2017年度研究生農業文化遺產與民俗論壇在我校舉行
    內容虛線

    內容簡介

    size="789x11"

    農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悠久的農業文明創造了一批經濟與生態價值高度統一的土地利用繫統,體現了獨特的動態保護思想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傳統農業則凝聚著鄉土社會中人與生態和諧共生的智慧。在民俗學、人類學、歷史學的視野下,農業文化遺產被置於社區生活背景之中,以及人與生態環境的復雜關繫之中,由此產生了村民關於生態環境的適應問題,以及傳統智慧在現代社會的傳承變遷問題。2017年度研究生農業文化遺產與民俗論壇以“農業文化遺產學與民俗學視域下的鄉土中國”為主題,40多位專家學者從民俗學、歷史學、人類學等領域的研究出發,圍繞中國農業文化遺產基本理論問題、傳統農耕社會風俗、中國古代農耕文明等相關議題展開深入研討交流,有效助推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活化傳承研究。

    作者簡介

    田阡 著 田阡,苑利 編

    size="43x26"

       田阡,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現任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民族學院人類學與民族學繫主任、西南大學城鄉統籌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信訪與統籌城鄉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重慶國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兼任教育部全國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民族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人類學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經濟人類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理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雲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山大學移民與族群研究中心研究員。
    苑利......

    "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