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改變教學的36部教育名著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教育
    【市場價】
    272-393
    【優惠價】
    170-246
    【介質】 book
    【ISBN】9787561779965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61779965
    • 作者:劉徽
    • 頁數:239
    • 出版日期:2010-09-01
    • 印刷日期:2010-09-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61千字
    • 鐘啟泉、顧泠沅、劉定一、張華聯袂**!6年精雕細琢,36部教育名作,126段精粹品讀,一位教育學者“另類”的書評寫作,一本適合教師“悅讀”的名著導引!
      閱讀,從“心”開始,教學從“新”開始!
      本書作者在精讀36部教育學名著的基礎上,結合當前中國教育的一些現狀,發出自己的理解與評論,可供教育理論界特別是一線教師們參考。
      讓我們用一種恬淡的心境平心靜氣地與文本展開對話,細細感受文字的內蘊和力度,體會思維的起伏和共鳴,一起慢慢地研磨品味……
    • 當前我們經歷的這場改革使教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迫切需要理論的給 養,許多教師都會有想讀好書的願望,但是浩瀚的書目、厚重的書本、深 奧的文字總是讓人望而卻步。本書作者有著中小學一線教學經驗,又深入 過教育理論研究,懂得跨越那道理論界與實踐界的鴻溝的意義和價值;因 而,而每當她閱讀一本本好書,為一些精彩思想、新理論的發現興奮不已 時,也多希望能與第一線的教師一起分享。於是便有了這一個嘗試,嘗試 給教育理論“變臉”,理論不總隻有一張孤芳自賞的傲氣面孔,如果把堅 澀的理論比作味苦的良藥的話,這一撮吸引和感動就是一個藥引,以品讀 的方式讓教師們親近一本本好書。
    • 1.一本獻給成人的童話/1
      《小王子》精粹品讀
      2.一本人生教育的教材/8
      《愛彌兒》精粹品讀
      3.箴言錦囊/14
      《教育漫話》精粹品讀
      4.生活即是學習與成長/20
      《民主主義與教育》精粹品讀
      5.讓學生們自由發展/26
      《夏山學校》精粹品讀
      6.巴學園的美好記憶/33
      《窗邊的小豆豆》精粹品讀
      7.*美的教育旋律(一)/40
      《孩子們,你們好!》精粹品讀
      8.*美的教育旋律(二)/46
      《孩子們,你們生活得怎樣?》精粹品讀
      9.*美的教育旋律(三)/51
      《孩子們,祝你們一路平安!》精粹品讀
      10.重建課程文化/57
      《課程的邏輯》精粹品讀
      11.迎接教育變革/63
      《教育的挑戰》精粹品讀
      12.應有一顆開放、進取之心/69
      《對話教育:**視野與本土行動》精粹品讀
      13.重釋課程與教師/77
      《課程與教師》精粹品讀
      14.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構性變化/84
      《靜悄悄的革命》精粹品讀
      15.恢復立體的“學習”概念/91
      《學習的快樂——走向對話》精粹品讀
      16.以“關心”為核心的教育/97
      《學會關心——教育的另一種模式》精粹品讀
      17.教育是一種智慧行動/103
      《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精粹品讀
      18.教育不在控制而在尊重秘密/110
      《兒童的秘密》精粹品讀
      19.現像學研究:探索教育的新途徑/116
      《生活體驗研究——人文科學視野中的教育學》精粹品讀
      20.用心靈支撐起教學的天平/121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精粹品讀
      21.經驗敘事是教學研究的好方法/128
      《教師成為課程研究者——經驗敘事》精粹品讀
      22.內心的對話需要平等、自由的平臺/135
      《論對話》精粹品讀
      23.重回我們的內心世界/141
      《自傳、政治與性別》精粹品讀
      24.智能魔方:旋出教育的多種可能性/149
      《多元智能新視野》精粹品讀
      25.精彩觀念誕生於豐富的情境之中/156
      《精彩觀念的誕生——達克沃斯教學論文集》精粹品讀
      26.學會傾聽,學會描述/162
      《讓學生強壯起來——關於兒童、學校和標準的不同觀點》精粹品讀
      27.探索腦與教學的聯結/169
      《創設聯結:教學與人腦》精粹品讀
      28.讓教育重振想像的翅膀/176
      《教育想像——學校課程設計與評價》精粹品讀
      29.多元開放取代單向獨白/184
      《後現代課程觀》精粹品讀
      30.教學是關繫中的智慧發掘/191
      《**化與後現代教育學》精粹品讀
      31.構造得宜的頭腦/197
      《復雜性理論與教育問題》精粹品讀
      32.在復雜環境中教育改革需要非線性的語言/203
      《變革的力量》三部曲精粹品讀(上)
      33.在復雜環境中教育改革需要非線性的語言/211
      《變革的力量》三部曲精粹品讀(下)
      34.教學應注重行動現場的雙向構建/219
      《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精粹品讀
      35.理解潛能的全新維度/225
      《人類的潛能——一項教育哲學的研究》精粹品讀
      36.尋找教學中的“鏈”/232
      《社會科的使命與魅力——日本社會科教育文選》精粹品讀
    • 漫話,也就是散談的意思。乍翻看《教育漫話》,似乎很難把它和洛 克這樣一位聞名遐邇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聯繫在一起,整本書沒有什麼 理論體繫可言,和市面上充斥的譬如“怎樣培養一個好孩子”或“如何做 一個好媽媽”之類的通俗讀物沒有多大區別。然而,仔細翻閱,對其中的 諸多觀點頻頻點頭後發現,所謂的漫談後面是有其一整套的人生哲學作為 支撐的。盡管《教育漫話》是旨在培養英國紳士的,然而對於教育來說, 許多觀點都是相通的。所以,無論對於父母還是教師,這本書都是一個蘊 含兒童教育智慧的箴言錦囊。
      健康到底有多重要? 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這是對於人世幸福的一種簡短而充分的 描繪。凡是身體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麼別的奢望了。身體精神有 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別的種種,也是徒然。……我們要能工作 ,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要能忍耐勞苦,要在世界上做個人物, 也必須先有強健的體格;這種種道理都很明顯,用不著任何證明。
      ——摘自《教育漫話》,**~2頁 洛克的《教育漫話》開篇是談健康問題的。似乎每個人都知道健康有 多重要,人人都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然而,王均瑤、陳逸飛等等 的早逝讓人在惋惜的同時,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我們**忽視的也是 健康。一進健身房,很奇怪地發現大部分鍛煉的人都是上了年紀的中老年 人,年輕人隻有寥寥幾個。難道隻有生病的時候纔知道健康有多麼重要, 隻有年老的時候纔知道年輕時的揮霍是要付出代價的,隻有面對死亡的時 候纔知道身體比什麼都重要嗎?我們的一切思想、一切行為都發自我們這 個**的身體,如果健康受到了威脅,思維、行動都會被阻斷,恐怕沒有 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可是大家都說,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鍛煉。然而正如 那句俗語所說,沒有時間鍛煉就有時間生病。當然,對於健康來說,鍛煉 隻是一部分。洛克在書中提到了許多具體的話題,大體上有:多吸新鮮空 氣,多運動,多睡眠,臥床堅硬;飲食簡單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 喝,藥物要用得極少,*好是不用;衣著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 部要涼爽,多洗冷水浴,遊泳;而且身體的健康和精神的健康也是有關繫 的,比如,清淡的飲食可以培養節制的品性,而這種節制的品性無論在健 康還是事業方面都是十分必要的。應該說洛克的建議是很平實的,你似乎 會覺得在很多地方都見過類似的建議,沒有什麼新奇的。實際上,你應該 考慮一下,既然每個人都這麼說,都通過自己的體驗作出了證明,是否* 值得你借鋻呢?的確,健康還有許多因素也許是我們難以控制的,但是我 們能做的是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如果我們活著**,就該健健康康、快快 樂樂地活著,而這些不是平自無故的贈予,是你關注自己身體、努力培養 健**活習慣的結果。以往,我們老是會有一種傾向,覺得犧牲身體是一 種榮耀,所以我們鼓勵教師帶疾上課,倡導學生生病也不請假,品德高尚 的榮譽總是授予他們。誠然,這不愧為一種精神。然而,我們是不是也該 表揚那些從不生病、從不請假的教師和孩子,而不能因為他們身體健康就 從此無緣於德性?我們要告訴教師和學生,請珍惜你們的身體,這是你們 幸福的基礎和根本。作為一個教師,如果我們是著眼於孩子的一生的,就 應該教導學生愛護自己的健康,這一點並不比學習次要,不要因為成績而 透支自己的身體,這是得不償失的。
      無用的規則 規則對於我們人生的行動是很少幫助的,或者至少,對於兒童沒有用 處,因為兒童學了規則立刻就會忘記的。
      ——摘自《教育漫話》,**40頁 你對於兒子所定的規則應該愈少愈好,比表面看去好似**不可缺少 的還要少。……請你記住,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得好l的,規則總是會被 他們忘掉的。你覺他們有什麼必需做的事,你便應該利用一切機會,甚至 在可能的時候創造機會,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它們在他們身上 固定起來。這就可以使他們養成一種習慣,這種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後, 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
      ——摘自《教育漫話》,第37頁 其實,在以往的日子裡,我們從書籍、演講中獲得的箴言並不少,也 許當時還很激動,下決心要給自己定些規則,而且頭幾天規則似乎是起作 用的,然而慢慢地,生活又回復到原來的樣子,這是因為規則在習慣的面 前太不堪一擊了。所以,隻有拿出改變習慣的勇氣,沉下心來改變自己的 生活,慢慢地將規則融入並培養成為新的習慣,一切纔會真正有改變的可 能。要對這個過程的漫長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克服浮躁,經常反思,因 為壞習慣是我們從小看著它長大的,非一日之寒。成功往往就在於良好的 習慣。如果我們自己有了這樣的經歷,就不會再常常對孩子感到失望了, 懊惱地覺得,**和這孩子說過的事,明天他又忘了。兒童不是用規則可 以教得好的,他們的心靈是仄狹和脆弱的,繁雜的規則超過他們的負荷, 他們自然就自暴自棄,拋棄所有的規則了。所以,作為父母也好,教師也 好,我們首先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因為改變比培養往往需要 多付出一倍的努力。其次,不要再對那些規則抱有幻想了,認為規則能改 變一個人,既然規則在自己身上都沒有靈驗過,又如何能要求孩子們呢? 如果你想培養一個孩子,就得利用一切機會,甚至在可能的時候創造機會 ,給他們盡可能多的練習,養成他們的—種習慣。這之後你會發現一切都 變得容易自然了。要注意的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可太多,否則會把孩子 們搞得頭昏眼花,反而一種習慣都培養不成了。
      強迫的害處 兒童是喜歡變換,喜歡自由的,因此他們就喜歡遊戲。所以我們不應 該把書本和別種我們要他們去學的事物當做一種任務去強加給他們。…… 我覺得這就很明白,兒童通常都是憎惡懶惰的。**應該注意之點是,他 們的好動的性情應該經常用在對於他們有益的事情上面。如果你要達到這 個目的,你就應該把你所願意他們去做的事情當做他們的一種娛樂,不可 當做一種工作。
      ——摘自《教育漫話》,**08~109頁 生活條件好了,許多家庭都買了鋼琴,送孩子去學芭蕾、拉丁、畫畫 等等五花八門的各種培訓班,然而熱衷於此的孩子卻很少,許多孩子都是 很不情願地敲打著琴鍵、套上舞鞋僵硬踏步、拿著畫筆胡亂塗抹。在歸結 這種現像的原因時,人們往往認為是孩子們缺乏這方面的興趣或是天分。
      這當然是一個不可否認的原因,天道不總是酬勤。然而,興趣往往也是可 以培養的,天資也會受到後天的影響;反之亦然,原有的興趣也可以消退 ,天生的資質也可能埋沒。強迫是興趣和資質的一大天敵。洛克認為,孩 子在年幼時,他們所要的隻是忙,忙他們以為是他們自己選定的事,忙他 們以為是父母或他們所敬重、所願取得好評的人的恩賜的事。所以,原本 學習也好,鋼琴、芭蕾、拉丁、畫畫也好,和遊戲等等都是一樣的活動。
      但是有**,家長和教師想到了要兒童做的事,他們就急於要使兒童去做 ,就不想方設法誘導兒童去做了。於是,其中的一些東西成了強加在兒童 身上的東西,兒童便從心底裡對它們表示厭惡。洛克說,一個人對於任何 被人強迫去做的事情,一旦有了離開的機會,他立刻就會離開,做的時候 也得不到多少利益,*得不到娛樂。所以,我們應該避免去強迫兒童,而 要引導他們熱愛活動的天性,一方面要順應他的天資,留心捕捉他們的興 致上的有利時機,另一方面要著力發掘你想讓他做的那件事的樂趣。比如 學習,我們就不該老是用“苦作舟、勤為徑”來導訓兒童,而是要使他們 把學習當作一件樂事。這樣投入學習時,效率要好兩三倍,而且也會*具 有持續的力量。
      我們會不會娛樂 人生是很短促的,我們不能件件事情都學會,我們的心理也不能夠永 遠注意到要學的事物上面。我們的脆弱的精神與身體都要我們常常得到舒 暢。凡是一個善於利用生活的任何部分的人,他就應把一部分時間用在娛 樂上面。……我在以前就說過,把身體上與精神上的訓練相互變成一種娛 樂,說不定就是教育上的*大秘訣之一。
      ——摘自《教育漫話》,**72頁 因為娛樂並不是懶惰,娛樂是換種工作,把疲倦了的部分舒暢一下的 意思。……忍不住閑暇時候的沉重壓迫,忍不住一點事情不做的難受,同 時他們又從來沒有學習過任何值得贊美的手藝,去使自己得到消遣,於是 隻好去找這種種愚蠢的或者不良的辦法,去消磨他們的時間。
      一——摘自《教育漫話》,**77~178頁 有人會覺得這個標題可笑,隻有人不會學習,還有人不會娛樂嗎?如 果問你目前*流行的娛樂方式是什麼,許多人都會毫不遲疑地回答“打牌 和搓麻將”。洛克在《教育漫話》中特地談到了當時的社會也盛行這種所 謂的“娛樂方式”。之所以要打引號,是因為這種娛樂方式並不能使他們 的身心得到真正的舒暢,事後回想也一定不能使他們得到滿足,隻不過是 因為一個沒有任何愛好的人忍受不了無所事事的無聊,胡亂找點事來填充 時間而已。而且一旦成為賭博,那就*稱不上是娛樂,而是一種生意了。
      還有人會做整整一星期的沙發土豆,長期逗留在酒吧等等,這些同樣不是 一種真正的娛樂。許多人認為娛樂是和學習、工作相對的,就是什麼事也 不做。洛克認為,怠惰的、懶洋洋的、**到晚做夢過日子的脾氣是*不 可放任的,是*不能容許青年人具有的。這是一個生病的、不健康的人的 狀況,此外無論什麼年歲或境況的人都不應有。實際上,娛樂一方面使疲 倦了的身體或大腦部分得到舒展,同時還應使人獲得除了目前的快樂與安 適以外的其他好處。洛克建議青年人*好學習一門手藝,如園藝、細木工 ,或者薰香、雕刻等等。他認為,一個人**花上一小時去做這種消遣, 他很快就可以獲得出乎他意料的進步。此外,洛克認為閑暇的聊天、圖畫 、音樂等等也是很好的娛樂。因為在這些娛樂上面,健康和進步是可以合 而為一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我們會發現娛樂和工作、學習、勞動之間未 必是界限分明的,一個人的*佳狀態是把娛樂和工作的邊界模糊起來,即 對工作著迷,工作就成了舒展身心的活動,工作便也成了娛樂。《第五項 修煉》中就提到,隻尋求工作外的滿足,而忽視工作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將會限制我們成為快樂而完整的人的機會。所以,我們不僅應該關注我們 的學生是不是學會了學習,還應該關注他們是不是學會了娛樂,*為重要 的是,我們應該關心他們是不是善於從日常學習生活中尋求快樂和滿足。
      在《教育漫話》正文開始前附了洛克致奇布勒地區的愛德華·葛拉克 先生的一封信,其中寫道:“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不可輕犯。教育 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次弄錯了,決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 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願這句話成為為人師、為人父母 者教育兒童的警言。
      P15-19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