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社會學概論(第2版二十一世紀普通高等院校實用規劃教材)/經濟管理繫列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市場價】
428-622
【優惠價】
268-389
【介質】 book
【ISBN】978730250468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清華大學
  • ISBN:9787302504689
  • 作者:編者:肖雲忠
  • 頁數:262
  • 出版日期:2018-08-01
  • 印刷日期:2018-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2
  • 印次:1
  • 字數:410千字
  • 本書第2版在通讀全文基礎上,結合*新經濟社會變化特點進行修訂,增加新材料、新提法,使全書內容*加貼近現實,充分體現社會學實證性、現實性等學科特點,充分發揮社會學知識和方法的實踐功能。
  • \"本書是按照教育 部社會學教學指導委員會關於社會學概論主干課程的要求而組織編寫的。全書共分為11章,主要內容包括社會學導論、社會及其構成要素、社會化與社會角色、初級社會群體與社會組織、社會分層、社區、社會制度、生活方式、社會變遷與現代化、越軌與社會控制、社會學理論視野與研究方法。 本書體繫完整、結構嚴謹、內容翔實、重點突出、行文簡明、表達流暢,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社會學、社會工作、管理學、思想政治教育等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成人高校社會管理、公關文秘等專業的通用教材,還可供其他人士自學使用。 \"
  • 目 錄

    第一章 社會學導論 1
    第一節 社會學的研究對像和研究領域 1
    一、社會學的研究對像 1
    二、社會學的研究領域 3
    第二節 社會學的地位和特點 5
    一、社會學的學科地位 5
    二、社會學與其他社會科學的關繫 6
    三、社會學的學科特點 8
    第三節 社會學的社會作用 10
    一、理論作用 10
    二、實踐作用 13
    第四節 社會學的產生與發展 18
    一、社會學產生的條件 18
    二、社會學的產生和發展 19
    三、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 22
    本章小結 24
    習題 24
    第二章 社會及其構成要素 26
    第一節 社會的本質 27
    一、社會的含義 27
    二、社會的類型 28
    第二節 社會結構 29
    一、社會結構的概念 29
    二、社會結構研究的內容 31
    三、轉型期中國的社會結構問題 32
    第三節 社會空間——自然環境 35
    一、自然環境的概念 35
    二、自然環境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35
    第四節 人口——社會主體 37
    一、人口的含義 37
    二、人口因素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 38
    三、我國人口狀況及問題 41
    第五節 社會文化 43
    一、文化的構成與特性 43
    二、文化與社會的相互作用 48
    三、文化的運行規律 51
    本章小結 55
    習題 55
    第三章 社會化與社會角色 57
    第一節 個人社會化 57
    一、個人社會化的含義與類型 57
    二、社會化的條件和過程 59
    三、社會化的中介 62
    四、社會化的內容 65
    第二節 社會互動 66
    一、社會互動的定義與構成要素 66
    二、社會互動的類型 67
    三、社會互動的意義 69
    四、社會互動的理論 70
    第三節 社會角色 71
    一、社會角色概述 71
    二、社會角色的扮演 73
    本章小結 74
    自測題 74
    第四章 初級社會群體與社會組織 76
    第一節 社會群體概述 77
    一、社會群體的含義和特征 77
    二、社會群體的類型 78
    三、社會群體的結構 80
    第二節 家庭、鄰裡與工作群體 82
    一、家庭群體 82
    二、鄰裡群體 86
    三、工作群體 88
    第三節 社會組織的性質和類型 89
    一、社會組織的含義及其構成
    要素 89
    二、社會組織的類型 89
    第四節 社會組織的內部結構和外部
    關繫 91
    一、社會組織的內部結構 91
    二、社會組織的外部關繫 93
    三、我國社會轉型期的組織結構 94
    第五節 社會組織的運行和管理 95
    一、社會組織的運行過程 95
    二、社會組織的管理 96
    本章小結 99
    習題 99
    第五章 社會分層 102
    第一節 社會分層概述 103
    一、重要概念辨析 103
    二、社會分層的維度 105
    第二節 社會階級 109
    一、階級的定義 109
    二、階級的劃分 111
    三、中國的階層劃分 113
    第三節 社會分層的解釋 116
    一、功能主義的分層觀 116
    二、衝突論的分層觀 118
    本章小結 118
    習題 119
    第六章 社區 121
    第一節 社區概述 122
    一、社區概念的來源及其含義 122
    二、社區的構成要素與分類 124
    三、社區研究 127
    第二節 農村社區與城市社區 129
    一、農村社區 129
    二、城市社區 133
    第三節 社區發展與社區服務 136
    一、社區發展 136
    二、社區建設 137
    三、社區服務 139
    第四節 城市化 141
    一、城市化的含義與動力 141
    二、城鄉關繫 142
    三、我國的城市化 143
    本章小結 144
    習題 144
    第七章 社會制度 147
    第一節 社會制度概述 148
    一、社會制度的含義 148
    二、社會制度的特征 149
    三、社會制度的類型 149
    第二節 社會制度的構成與功能 150
    一、社會制度的構成 150
    二、社會制度的體繫 151
    三、社會制度的功能 153
    第三節 制度建設和制度變遷 157
    一、制度化與制度建設 157
    二、制度變遷 160
    三、制度改革 161
    本章小結 162
    習題 162
    第八章 生活方式 164
    第一節 生活方式概述 164
    一、生活方式的含義 164
    二、生活方式的構成要素 165
    三、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 166
    第二節 生活方式的基本內容 167
    一、家庭生活方式 167
    二、消費方式 168
    三、社會交往方式 169
    四、休閑娛樂方式 170
    第三節 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生活
    方式 171
    一、什麼是社會主義生活方式 171
    二、社會主義生活方式的特征 171
    三、社會主義生活方式的目標
    與模式 172
    四、構建社會主義生活方式的基本
    路徑 173
    第四節 網絡社會及其對生活方式的
    影響 175
    一、網絡社會的崛起 175
    二、網絡社會的特征 176
    三、網絡社會對生活方式的影響 177
    本章小結 180
    習題 180
    第九章 社會變遷與現代化 183
    第一節 社會變遷概述 184
    一、社會變遷的含義 184
    二、社會變遷的類型 187
    三、社會變遷的原因 187
    四、社會運動 189
    第二節 社會發展 191
    一、什麼是社會發展 191
    二、社會發展觀的演變 192
    三、社會發展模式 195
    第三節 和諧社會與中國社會的
    現代化 197
    一、和諧社會 197
    二、社會現代化 200
    三、中國社會的現代化 203
    本章小結 204
    習題 205
    第十章 越軌與社會控制 207
    第一節 社會控制的構成和功能 207
    一、社會控制的概念 207
    二、社會控制的構成 208
    三、社會控制的功能 209
    第二節 社會控制的類型和手段 211
    一、社會控制的類型 211
    二、社會控制的手段 214
    第三節 越軌行為及其社會控制 218
    一、越軌行為的含義與特點 218
    二、越軌行為的類型 218
    三、越軌行為的功能 220
    四、越軌行為的社會控制 221
    第四節 社會問題及其綜合治理 221
    一、社會問題的定義 221
    二、社會問題的構成要素 222
    三、社會問題的特征 224
    四、社會問題的類型 226
    五、社會問題的基本理論 227
    六、社會問題的治理 230
    本章小結 231
    習題 232
    第十一章 社會學理論視野與研究
    方法 234
    第一節 社會學的理論流派 235
    一、結構功能理論 235
    二、社會衝突理論 237
    三、社會交換理論 240
    四、符號互動理論 244
    第二節 社會學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246
    一、社會學研究的程序 246
    二、調查研究的方法 248
    三、實地研究方法 251
    四、文獻研究方法 254
    五、實驗研究方法 257
    本章小結 259
    習題 259
    參考文獻 261
  • 二、社會學的研究領域 社會學的研究領域是指社會學研究的範圍。因社會學的研究領域比較寬泛,可作如下劃分。
    (一)理論社會學、應用社會學、經驗社會學 根據知識結構的不同可把社會學的研究領域分為三大類:理論社會學、應用社會學和經驗社會學。
    理論社會學又稱為純粹社會學(Pure Sociology),是對社會構成要素、社會關繫、社會行動、社會結構、社會過程、社會制度、社會變遷等問題的理論分析,形成社會學理論流派、社會學史、社會思想史等具體研究學科領域。理論社會學是社會學有史以來的傳統研究中心,孔德、斯賓塞、迪爾凱姆、韋伯等古典社會學家研究的中心都是理論社會學的內容,這些內容為人們全面觀察和分析社會提供了參考框架。
    應用社會學(Applied Sociology)是把社會學理論和方法運用於社會實際生活和問題的研究。當前對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會工作、社會建設、社會治理、精準扶貧等方面的研究就屬於應用研究,這些研究可以為**和社會發展制定有關政策提供依據。
    經驗社會學(Empirical Sociology)是從事社會學研究所使用的方式方法、程序和手段,是方法論、研究方式和具體方法技術的有機統一,通過選題、設計、資料收集和分析,得出研究結論。經驗社會學為理論社會學的發展和應用社會學的實踐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二)普通社會學、分科社會學 根據社會學的理論研究層次進行分類,可將社會學分為普通社會學和分科社會學兩大類。
    普通社會學是指一般的社會學理論和研究方法,一是社會的結構,包括社會構成、社會群體、社會組織、地域社會、社會分層、社會制度,目的是揭示社會要素和社會單位是如何構成特定社會有機體的,如何形成社會秩序的,幫助人們認識和解釋社會現像之間的關聯性和特定社會現像的狀況、特征與原因。二是社會的運行及其規律,橫向範圍包括不同人群、不同社會單位的活動規律,研究人們的社會生活、行為發生狀況、原因和規律;縱向範圍研究社會構成要素在不同時間空間內的變遷規律。
    分科社會學是運用普通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對某一類社會現像和社會問題作專門的社會學研究所形成的社會學分支學科,其特點是將某一類社會現像放在社會整體中加以考察,有多少領域就有多少社會學分支學科,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分科社會學有100種以上,分為6個大類。
    (1) 研究人類社會同自然環境關繫的社會學,如地理社會學、氣候社會學、生態社會學、災害社會學。
    (2) 研究社會某一特定領域的社會學,如經濟社會學、政治社會學、教育社會學、軍事社會學、勞動社會學、旅遊社會學。
    (3) 研究社會結構性單位的社會學,如家庭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社區社會學、鄉村社會學、城市社會學。
    (4) 研究社會某種特定規範的社會學,如民俗社會學、道德社會學、法律社會學、宗教社會學。
    (5) 研究社會特定人群的社會學,如兒童社會學、青年社會學、中年社會學、老年社會學、婦女社會學、殘疾人社會學。
    (6) 研究各種文化現像的社會學,如文化社會學、知識社會學、語言社會學、藝術社會學、科技社會學。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