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社會風尚/尚古情懷書繫
    該商品所屬分類:社會科學 -> 中國社會
    【市場價】
    278-403
    【優惠價】
    174-252
    【介質】 book
    【ISBN】9787503162862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地圖
    • ISBN:9787503162862
    • 作者:霍建瀛
    • 頁數:178
    • 出版日期:2012-04-01
    • 印刷日期:2012-01-02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00千字
    • 十年來霍建瀛的《尚古情懷》欄目,以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方面為**,也涵蓋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歷**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諸多方面的內容。這個欄目一直頗受海外讀者和傳媒的青睞。這也難怪,從一個小物件或追尋著古人的足跡入手,用平實的語言講述舊時的故事,有情節、有細節,透露出的是中國人**的歷史、生活狀態和品性,這是人們普遍樂見的方式和視角。
      這些年,中國人收藏的熱度不斷高漲,但是對所藏古董本身所承載的文化和精神的價值有多少熱衷卻成了問號。而老霍的《藝術雅趣——尚古情懷書繫》還是沉浸在他收集的那些舊物和曾經走訪過的文物古跡,及其所承載的獨特人性和事件之中,為它們撰寫文字、拍照、配圖。他希望*多的人分享這些舊事舊物所承載的中國人的生活軌跡和精神痕跡。
    • 十年來霍建瀛的《尚古情懷》欄目,以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方面為 主導,也涵蓋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諸 多方面的內容。 《社會風尚——尚古情懷書繫》講述了1000年時的中國人,有幸在第 一個千禧年統治中國的皇帝是宋真宗趙恆,執政二十五年。他是北宋第三 代君王。
    • 1000年時的中國人
      春節絮語
      漢朝賢士
      盛世唐朝
      長安佳麗
      古代美女
      古代法律
      科舉之路
      啟蒙教材
      中醫文明
      醫本仁術
      明代寺廟
      少林武術
      晉商崛起
      晉商之敗
      尋根大槐樹
      蘇三監獄
      地下院落
      細話郵史
      吉祥結“盤長”
      送福的“蝙蝠”
      狐狸的名聲
    • 公元前11世紀的商朝末年,渭水流域(今陝西、甘肅一帶),一個叫 周的諸侯國正在興起,君主姬昌(後來的周文王)勤政愛民、韜光養晦, 誓要推翻腐朽的商王朝,解救黎民於水火。此時,文王手下已有不少文臣 武將,但他仍然感到缺乏一個能夠運籌帷幄、統領全局的棟梁之臣。
      一次,文王聽說在渭水的支流蟠溪邊上,有位釣魚的老者十分怪異, 他垂釣的魚鉤是直的,也不用魚餌,三年來從未釣上過一條魚。有個樵夫 譏諷他釣魚的方法,老者答道:“吾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為錦鱗 (指魚)設,隻釣王與侯”。此話分明弦外有音。文王立即前往,在蟠溪 果然見到了垂釣的老者。隻見他手持直鉤,懸在水面三尺之上,口中還念 念有詞:“快上鉤,願者快上鉤。” 這位老者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周朝國師姜子牙,他學識淵博。天文地 理、政治軍事無所不知。他在有生之年輔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父子兩代,完 成了滅商興周的大業,一個中國歷**立國八百年的新朝代——周王朝( 約公元前11世紀一公元前256年)從此誕生。
      周文王與姜子牙的相遇,三千多年來,始終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縱觀中國歷史,這種奇遇的發生鳳毛麟角,屈指可數。因此,如何建立一 種高效實用的官員選撥制度,是每個朝代,每個君王都必然要面臨和亟待 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商、周時代還處於奴隸制社會,那時官員的選撥、任用,采用的基本 上是世襲缸度。這種制度雖然簡便。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和諸多弊病。當官 的都是奴隸主、貴族階層。不管纔干如何,代代相傳。姜子牙不過是庶民 中的幸運者,盡管他有經緯天地之纔,但如果不是費盡心機見到了文王, 也注定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這種情況到了周朝後期出現了一些改觀。王公貴族們紛紛打起“招賢 納士”的旗號,掀起了一股不問門第出身的“養士”之風。有的權貴“養 士”多達幾千人。所養之士稱為“門客”或“食客”,無職無權,基本上 充當謀士和辦事員的角色,與主人的關繫形同主僕。當然,其中也有少數 人依靠自身纔能成為出類撥萃的人物,如魏國大夫須賈的門客範雎。範睢 因纔華出眾遭主人嫉妒、陷害,亡命秦國,在秦國為官時,他屢建功勛, 使秦國變得越來越強,範睢因此成了封侯拜相的人物,名列史冊。
      漢代選用官員的制度主要是“察舉”和“征闢”兩種。前者是一種推 舉制,由地方官員負責按照朝廷的要求把各個方面有突出表現的人纔** 上報朝廷。如品德**者,行為端正者,敢於直言進諫者,纔學出眾者, 孝敬父母者,等等,由朝廷經一定考核後酌情錄用。“征闢”制的做法是 對某些有特殊名望和纔能的人士,可不經**,由皇帝或**官員直接征 召,授官使用。
      漢以後的四百多年間,實行的所謂。九品中正制”,實際上仍是。“ 察舉”和“征闢”的延續,隻不過是將備選的人,分成了由高至低的九個 等級,選撥過程有朝廷的專職官員介入。
      舉薦制的不足之處是缺乏明確統一的考察標準,主管官員的個人好惡 、豪門世族的權勢等都起著重要作用,拉關繫、走門路的不正之風於是層 出不窮,舉薦的結果往往都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豪門權貴還 是操控著通往仕途的實權。這種局面直到公元七世紀隋唐年間,科舉制度 出現後,纔得到了實質性的改變。
      科舉,又稱“科考”,它實際上是通過一種金字塔形的層層考試,篩 選各級官吏。科舉考試的等級,在初創的隋唐時期分為地方(州,縣)級 、省級、中央(全國統考)級三個等級。宋代之後增加了一個由皇帝親自 主考的。“殿試”,由三級變成了四級,一直沿用了下來。
      縣級考試也稱“童試”,並不是指參加者的年齡,而是*初級考試的 意思,童試也可以說是參加科考的資格考試。合格者俗稱“秀纔”。隻有 取得了秀纔身份者,纔有資格參加*高一級的科舉考試,纔有了登上仕途 路的可能性。參加省級考試的合格者稱。“舉人”,考中舉人就等於獲取 了做官的資格,但不一定都有官可做,踫到機會纔有可能弄個學官、知縣 的做做。中央一級的考試,又稱“會試”,一般由朝廷的禮部主持,應試 者必須是舉人,合格者稱。“貢士”,取得了貢士頭銜,有點像贏得了進 入。“決賽”的資格。貢士都可以參加*高等級的“殿試”,如無特殊情 況,他們都可以通過殿試取得“進士”身份,關鍵是排名的高低。競爭* 激烈的是皇帝欽定的前三名,**為狀元,第二為榜眼,第三為探花。進 士都有官可做,而前三名一般都可以得到品級、職位較高一些的官職。
      科舉考試的開放範圍**大,可以說是面向全社會,除婦女之外的所 有讀書人均可參加,不分年齡、貧富、出身、門第。得中與否全看考試成 績,而且考試的次數沒有限制,不中者可反復參考,考場的大門永遠敞開 。因此,在長達1300年的科考歷**,從十幾歲的青少年到八九十歲的老 翁,金榜題名都不是什麼天方夜譚,如清代乾隆四十年(1775年)會試, 各省得中舉人中,年屆九十者一名,八十以上者二十名,七十以上者五名 。
      古詩中“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名句,也*非文學藝術的誇張 。千年前,宋朝有個叫呂蒙正的人,出身寒門。他刻苦攻讀,中名中狀元 ,後來官至宰相。他曾在一篇詩文中,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道出了得中前 後的巨大身份反差:“昔時也,餘在洛陽,日投僧院,夜宿寒窯,布衣不 能遮其體,淡粥不能充其饑。上人憎,下人厭,皆言餘之賤也。進居朝堂 ,官至**,位列三公,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觴,思衣則綾羅綢緞 ,思食則山珍海味,上人寵,下人擁,人皆仰慕,言餘之貴也。”P60-6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