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203枚徽章的抗戰記憶
    該商品所屬分類:政治/軍事 -> 軍事
    【市場價】
    489-710
    【優惠價】
    306-444
    【介質】 book
    【ISBN】978751188282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法律
    • ISBN:9787511882820
    • 作者:孟中洋
    • 頁數:183
    • 出版日期:2015-08-01
    • 印刷日期:2015-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0千字
    • 《203枚徽章的抗戰記憶》以作者孟中洋私家珍藏的203枚徽章為鎖鑰,進入歷史大門,還原真實抗戰。書中既有宏大的歷史敘事,又有入微的老兵故事,五大篇章,連起抗戰畫卷。
      本書是一本通俗而嚴肅的抗戰題材書籍,邀您一起,珍藏歷史,正視歷史!同時本書也是為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隆重獻禮!
    • 站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歷史節點,作者孟中 洋繫統整理、精選了30年來珍藏的徽章、走訪記錄和 研究資料,以徽章為骨、以史料為血肉、以中華民族 不屈的抗爭精神為靈魂,構築起這本全新的書籍—— 《203枚徽章的抗戰記憶》。本書由96篇文章組成, 每篇文章配以一枚以上徽章,圖文並茂,既有恢弘的 大歷史,也有細致的“小人物”。按照戰爭發展的脈 絡,根據不同的戰爭主體,將全書劃分為五個主要篇 章: 書中首先從日偽頒發的徽章入手,向讀者介紹日 本近代以來對中國從覬覦到發動局部、全面侵略戰爭 ,繼而把自己引入滅亡之路這樣一個過程。對這個過 程的有效梳理,有利於人們全面把握中日戰爭的歷史 背景、發生軌跡及深層原因,繼而明晰中華民族抗戰 之緊迫和必要。對此,以“侵略者”為題,置於全書 第一部分。 其後的“抗戰者”,著眼於在外敵入侵面前,國 共如何改變“兄弟鬩於牆”的局面,“外御其侮”, 共赴國難。特別是通過徽章這一媒介的細節展示,闡 述國民政府政略和戰略的轉變,中共抗日民族統一戰 線旗幟的樹立。以軍事戰場為重點,展現國民黨軍隊 和共產黨領導的軍隊以血肉之軀保衛國土家園的壯舉 。 抗戰,既是一場軍事力量的較量,更是社會動員 力的較量。“覺醒者”部分著重向讀者介紹億萬普通 的中國民眾,是如何“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地 投入抗戰洪流,彙成“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 的。 中國的抗戰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在 “同盟者”部分,擷取了中國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互相 鼓勵、支持和配合,共同贏得戰爭勝利的幾個片斷, 感受“德不孤,必有鄰”的意韻。 尾聲“化劍為犁”表達愛好和平的人們創造和睦 、進步、美好明天的共同心聲。 書後還簡編了大事記,便於讀者查找和對照相關 史實。
    • **部分 侵略者
      甲午之殤:中國作戰大*“變身”日本軍功章
      日本**國勢調查,臺灣被納入版圖
      列強中的“演技派”:八國聯軍侵華中的日本
      家門口強盜開戰,守中立主人遭殃
      日本如何侵占了中國青島和膠州灣
      “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日本野心昭然若揭
      1932年匆忙出籠的傀儡政權“滿洲國”
      日本“討伐”熱河,意在“恢復全滿治安”?
      “銃後奉公”的日本國防婦人會
      日本在華這樣祭奠陣亡軍人
      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
      那些為虎作倀的偽政權和漢奸組織
      誰是西太平洋主人
      溥儀是怎麼把“祖宗”請回來的
      日本人眼中的“聖戰”:“大東亞戰爭”
      汪偽政權滑稽之舉:“國民政府”對英美宣戰
      “物資統制”:日本對淪陷區經濟掠奪之縮影
      為日本侵華張目的“精神鴉片”
      第二部分 抗戰者
      “黃金十年”,國民政府“化敵為友夢”的幻滅
      毀譽參半的“廬山軍官訓練團”
      閻錫山給“主張公道團”出考題
      中共統戰史的旗幟:犧盟會
      胡漢民與弔詭的兩廣事變
      西安事變:扭轉時局的“捉放蔣”
      紅軍改佩“青天白日徽”的故事
      國民黨設戰區曾聽取中共意見嗎
      國共兩黨軍隊中的“政治部”
      戰鬥在國統區的中共“新華軍”
      當真“前方喫緊,後方緊喫”嗎
      “射太陽”還是“射紅星”
      為**爭人格,為民族求生存:悲壯的淞滬抗戰
      血肉築就的“中國長城”
      一次不能公開稱“抗戰”的大捷:“綏遠挺戰”
      中日首場大交鋒:“八一三”淞滬會戰
      臺兒莊大捷前*光輝的序幕戰
      池峰城:“中國戰**一神人”
      日軍相逢“比俄軍*強之敵”:昆侖關大捷
      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
      珍貴的“紅軍十周年紀念章”
      平型關大捷和第686團
      中共領導的那些敵後抗日根據地
      “山東抗戰兩年來*模範的勝利戰鬥”:五井戰鬥
      “殲敵衛民”的駐來安新四軍
      與八路軍協同抗敵的第98軍
      國共“搶關東北”
      令國人振奮和汪副總裁喪氣的大會
      厚積薄發成脊梁:*火中巍然屹立的軍事院校
      “復興關”上的中央訓練團
      從“一片紅”到“三三制”
      中共中央黨校:“保存骨干,教育骨干”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
      中國不會亡,因為有“陝公”
      《論持久戰》首提紀念“七一”建黨
      “馬錫五審判方式”:為抗戰服務的邊區司法模式
      自力*生的大生產運動
      沒有*,沒有*,我們自己造
      為延安輸送黃金,為抗日輸送血液
      第三部分 覺醒者
      五月七日,民國奇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
      “五四”運動:從驚醒到行動
      由“五卅”慘案引發的校慶活動
      對日經濟*交大同盟:上海商界合力抗擊侵略
      倭寇與中華民族結不解之仇,由此而始
      兵役制下的抗戰“壯丁”
      廣西“四大建設”造就“世界上***士兵”
      遍布各地的學生抗戰“預備兵”
      “宋氏三姐妹”發起的戰時服務組織
      原始工具搶建世界***機場:難忘“特種工程”
      抗戰時,中國有個了不起的“紅三角”
      雍興公司:金融扶植的大後方實業
      中國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抗戰時期兵工廠內遷
      到獻金臺去
      一個華僑能出力,十個敵人九不回
      為抗日,我們要過“新生活”
      “文章下鄉,文章入伍”: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
      抗戰中的中華職業教育社
      中國近代教育**的豐碑:西南聯大
      弦歌相續的戰時“國立中學”
      欲恢復民族地位與精神,須先養成健全之體格
      汪偽政權眼皮底下的“清毒運動”
      第四部分 同盟者
      我像體驗著我的祖國的災難一樣
      諾門罕戰役:日本陸軍***大敗仗
      中共提出的“三條統一戰線”
      中國人民永遠的朋友:白求恩
      “古來征戰幾人回”:九死一生的中國遠征軍
      重慶上空的“鷹”和重慶地面的“墳”
      一名中美空軍混合聯隊老兵的記憶碎片
      “六分儀”會議:中國**參加的盟國首腦會議
      1945年8月9日:蘇聯對日*後一役
      它們,見證“同盟勝利”
      發生在北平的“阿基米德式反抗”
      國立羅斯福圖書館:為紀念反法西斯同盟者而建
      尾聲 化劍為犁
      毛澤東等獲“國民政府勝利勛章”
      “臺灣光復”:五十載家國重圓
      1956年:中國審判日本戰犯
      捍衛中國領土主權的“保釣運動”
      中國向日本籍解放軍老戰士發獎章
      大事記(1874--1945年)
      主要參考書目
    • 甲午之殤:中國作戰大*“變身”日本軍功章 甲午戰爭,國之大殤。此役之後,清政府國運漸 衰,在與日本的軍事對比中*是一蹶不振。戰爭結束 後,中國折戟沉沙,而日本收獲頗豐。國運對比也可 從一枚小小的徽章窺見一斑。1895年,日本向參加甲 午戰爭的日軍人員頒發“明治二十七八年戰役從軍記 章”。有資料稱,該紀念章即是用繳獲中國的大*銅 材鑄造而成。
      1871年,琉球國部分居民船隊遇臺風漂至中國臺 灣東海岸,因語言不通,被臺住民誤認為海盜,雙方 發生衝突,日人大部被殺。日本抓往時機,與清政府 交涉。在清政府答復“生番繫化外之民,未便窮治” 的情況下,1874年5月10日,日軍以保護日屬邦琉球 為由,在臺灣射寮登陸,大舉進犯臺灣,是謂牡丹社 事件。清政府反應遲緩,一直到5月下旬方纔派瀋葆楨 赴臺,並調遣淮軍6000人參戰。在英公使威妥瑪斡旋 下,中日雙方達成《北京專約》,清政府賠款50萬兩 白銀,承認日軍出兵是“保民義舉”,給了日人琉球 是日本屬地的口實。這是日本明治維新後**發動的 戰爭,是日本侵華的**步。1879年4月,日本宣布 琉球納入本國版圖並*名為衝繩縣。
      此後,日本繼續圖謀侵略中國。1887年,日本專 門制定了《征討清國策》,進行大量間諜活動,做好 了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準備,並選中了同為中、日鄰國 的朝鮮。日本確定朝鮮為跳板,為的是盡快實現吞並 整個中國和亞洲的“大陸政策”。一面積極在朝鮮培 植親日勢力,一面取得清政府同意,凡朝鮮遇重大事 變,中、日兩國派兵干涉時,必須事先互相通知。
      1894年2月,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請 求清政府派兵援助,日本乘機派大軍赴朝。待事件平 定,日本卻拒不退兵,並不宣而戰,轟沉清朝的運兵 船艦,導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因事先全無作 戰準備,在平壤陸戰及黃海海戰中連遭慘敗,不得已 退守本國境內。日本軍隊乘勝渡過鴨綠江,侵占中國 的許多城鎮。在旅順日軍進行了慘*人寰的大屠殺。
      為使清政府**屈服,隨後,日軍向北洋艦隊基地威 海衛發起總攻,使洋務派長期經營的北洋海軍毀於一 旦。
      1895年1月,甲午戰爭以中國失敗告終。同年4月 17日,清政府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 、臺灣和澎湖列島,賠償軍費白銀2億兩,允許日本在 中國開設工廠,開闢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等地為 商埠。後由於沙俄等國出面干涉,日本把遼東半島歸 還中國,但又攫取了“贖遼費”3000萬兩白銀作為“ 補償”。《馬關條約》是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 日本從中國掠奪的數億金錢,為其進一步發動侵華戰 爭奠定了物質基礎,割占臺灣使得臺灣從此陷入日本 侵略者長達半個世紀的殖民統治。
      P003-00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