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哈佛幸福課(精)
該商品所屬分類:成功/勵志 -> 心靈與修養
【市場價】
462-670
【優惠價】
289-419
【介質】 book
【ISBN】9787508688909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信
  • ISBN:9787508688909
  • 作者:(美)丹尼爾·吉爾伯特|譯者:張岩//時宏
  • 頁數:296
  • 出版日期:2018-08-01
  • 印刷日期:2018-08-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4
  • 印次:1
  • 字數:280千字
  • 《哈佛幸福課》作者在哈佛大學有“幸福教授”之稱。本書曾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科普類書籍獎。連續23周入選《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 感受幸福,也許是人類最強烈或者一意孤行想要追求的一種生活。 大多數人認為,隻要努力學習、工作、積累財富、經營婚姻、養育子女、健康飲食,我們就能擁有幸福的未來。我們為了“未來的自己”能夠在1秒鐘、1分鐘、1天或者10年之後享受從“現在的自己”這裡繼承下來的世界,而約束“現在的自己”做出犧牲。然而,“未來的自己”也常常會忘恩負義。是我們自己出問題了嗎? 有“幸福教授”之稱的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吉爾伯特告訴我們,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根本區別在於人類可以預見未來,因此,人類也就有了區別於其他所有動物的幸福感。但是,人類對未來自己的情感預期,往往和實際有很大的“預測偏差”。 《哈佛幸福課》中列舉了大量怪誕的實驗,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學和行為科學方面的研究成果,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中獎的幸福感遠沒有你預期的那樣強烈持久,被解雇的失落感也遠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痛苦萬分。我們都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幸福基礎值”,生活中的成就與挫折,往往隻是短暫地改變我們的幸福水平。很快地,我們就會回歸自己的“幸福基礎值”。因此,作者認為,現代社會中,人們擁有自主的選擇權,我們的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人們應當“智慧地購買”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基礎值”。《哈佛幸福課》是一本講述幸福科學知識的書,它能帶你穿透幸福的本質,發掘背後的原因。這些科學道理解釋了人類大腦是如何想像未來、如何預測自己會滿意哪種結果,以及這樣的預測準確性如何。作者站在人類思想巨人的肩膀上,為我們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對“未來的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的了解如此淺薄。
  • 丹尼爾?吉爾伯特(Daniel Gilbert) 丹尼爾?吉爾伯特是社會心理學家,在哈佛大學他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幸福教授”。他領導著一個研究人類幸福本質的“社會認知與情感實驗室”。丹尼爾?吉爾伯特提出了“預測偏差理論”,被認為是世界上幸福研究領域的頗具影響力的研究者之一,他的教研工作曾為他贏得眾多獎項,其中包括由美國心理協會頒發的“青年心理學家傑出貢獻獎”。2002年,丹尼爾?吉爾伯特成為《個性與心理學雜志》評選出的“當代50位具有影響力的社會心理學家”之一;2003年,他的研究論文被《心理學探究》雜志評選為社會心理學領域的“4部現代經典著作”之一。此外,他的研究成果經常被刊登在《紐約時報》《福布斯》《金錢》《紐約客》《華爾街日報》《今日心理學》等媒體上。
  • 專家導讀
    序言
    **部分 夢想的幸福
    第一章 通往幸福未來的思考之旅
    隻有人類可以創造未來
    你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學習活在當下
    人為什麼會推遲享用免費大餐?
    控制未來能帶給我們幸福感
    關於幸福的作戰計劃

    第二部分 幸福是什麼
    第二章 幸福的相對論
    追求幸福是人類行為的根本動機
    哲學家眼中的幸福
    言不由衷的偽幸福
    每個人眼中的幸福都是不同的
    記憶是人生體驗的濃縮版
    幸福的魔力
    戴著有色眼鏡看到的幸福
    被擠壓的語言
    相對而言的幸福感
    揭開幸福的神秘面紗

    第三章 測測你的幸福感
    被誤讀的情感體驗
    你幸福了嗎?
    測量情感體驗的3個科學法則
    至關重要的幸福感

    第三部分 想像力的雙重身份—魔術師與冒失鬼
    第四章 想像出來的幸福
    你的記憶可信嗎?
    大腦是*偉大的魔術師
    從唯實主義到唯心主義
    大腦是天纔的造假者
    富人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幸福

    第五章 幸福的細節
    存在的與缺失的,我們*容易忽略後者
    想像力的細節缺失
    **得到 19 美元與明天得到 20 美元,你*期待哪個?
    自作主張的想像力

    第四部分 未來的幸福
    第六章 未來的現實枷鎖
    折射現實影子的未來
    被現在改寫了的過去
    當現實照進未來
    神奇的預感
    跟隨預感做對選擇
    盒子裡的未來

    第七章 相比較而言的幸福
    空間維度上的幸福與時間維度上的幸福
    想像的終點不會距離起點太遠
    為什麼我們總喜歡拿現在與過去做比較?
    並列的多種選擇為什麼*讓我們頭疼?
    在買主和賣主眼中,同一件商品的估價差別很大
    無法消除的厚今主義

    第五部分 幸福的技術
    第八章 偏好與現實的博弈
    找針的遊戲
    是銀行還是河岸?
    人們對屬於自己的東西評價*高
    生理與心理的自我平衡
    選擇的藝術
    雙重標準下的選擇行為

    第九章 對現實的心理免疫
    關於悔恨的理論
    小傷害比大傷害*不容易平復
    自由不見得是一種幸福
    無知是一種幸福
    預測是不可靠的

    第六部分 幸福其實很簡單
    第十章 我們一犯再犯的錯誤
    為什麼我總排在*慢的隊伍中?
    結局決定一切
    記憶總會低估或高估我們的幸福度

    第十一章 幸福的真諦 // 233
    關於幸福的傳統智慧 // 236
    預測未來的正確方法 // 245
    依據他人的經驗做出的預測要準確得多 // 247
    追求個性讓我們固執己見 // 251
    幸福就在你的鼻子底下 // 257

    後 記 // 259
    參考文獻 // 265
  • 你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大人喜歡問小孩子愚蠢的問題,因為他們可以在小孩子給出愚蠢答案的時候笑話他們。我們經常問小孩子的一個愚蠢的問題是:“你長大了想要干什麼?”小孩子常常被這個問題弄糊塗了,他們也許會擔心,大人之所以會這樣問,是因為他們有可能長不大,而是越長越小。他們即使*後回答了這個問題,也常常隻是給出像“賣糖人”“攀樹人”之類的答案。我們會為此竊笑不已,因為我們知道這些孩子成為賣糖果的或者爬樹的人的概率**小,而且概率會越來越小。之所以概率會越來越小,是因為一旦這些孩子長到自己也能提出這樣愚蠢問題的年紀的時候,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就不再想成為這樣的人了。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對“你長大了想干什麼”這個問題,答案都是錯誤的,但是它們是另外一個問題的正確答案,這個問題就是“你現在想干什麼”。小孩子不知道自己以後想干什麼,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以後”是什麼意思。所以,他們就像老奸巨猾的政客一樣,避開了別人的問題而直接回答他們能夠回答的問題。當然,大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要好得多。如果你問一位30多歲的女性希望退休以後在哪裡生活,她也許就會提到邁阿密、菲尼克斯以及其他一些生活安逸的地方。目前,她可能**享受奮力打拼的都市生活,但可以想像,幾十年後,她也許會*加珍惜休閑娛樂或者及時的醫療救護,而不再對藝術館和有權有勢的男人感興趣。小孩兒隻能想到事情現在的樣子,而大人則能夠想到事情將來的發展。在從嬰兒車向輪椅邁進的歷程中,我們了解了什麼是“以後”。
    “以後”,多麼讓人驚訝的想法,多麼有威力的概念,多麼偉大的發現!人類是如何學會在自己想像的鏈條中預見那些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的?哪一位史前的天纔**次意識到他可以閉上眼睛任思緒飛向未來?不幸的是,即使是*偉大的想法也雁過無痕,沒有留下化石供我們對它們的年代進行碳14測定,所以“以後”的自然發展史對於我們來說永遠成了不解之謎。然而,古動物學家和神經解剖學家確信,人類進化**這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應該發生在距今300萬年前,而且它是突然發生的。*早的大腦出現在5億年前,然後不緊不慢地經過了4.3億年的進化,它纔演化成*早的靈長類動物的大腦,又過了7000萬年左右,纔發育成了*早的猿人大腦。然後又發生了一些變化,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變化,大家的猜測五花八門,有人說是因為氣候變冷,有人說是因為猿人學會了食用熟食,總之,即將變成人類的這些靈長類動物的大腦經歷了***的飛速發展,在200萬年多一點兒的時間內腦容量增加了1倍多,從重量隻有1.25磅的能人的大腦進化成了重量近3磅的智人的大腦。
    現在,要是你喫許多熱乳脂軟糖,並讓自己的體重在很短的時間內增加1倍的話,你肯定不會指望你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平均增長。你的肚皮和屁股也許會是這些新增脂肪的主要生長部位,而你的手指和腳趾可能還很纖細,沒有變化。同樣,人類大腦容量的激增也沒有一視同仁地將大腦所有部分的體積都增大1倍,要是那樣的話,現代人大腦的功能就會同原始人的大腦功能一模一樣,**的區別在於它的體積變大了。事實上,現代人大腦的某部分長大了許多倍,這個部分叫作額葉(見圖1–1)。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這個部分位於前額部位,就在眼睛的正上方。人類的祖先的前額是向後傾斜的,可是,額葉體積的增大將它撐高撐大,變成了現在這樣鼓出來的、平平的樣子,因此,我們的頭纔能戴得住帽子。而我們頭形的這種改變主要是為了適應腦容量的激增。這個新的腦部器官都干了些什麼,值得人類的頭骨如此大費周折地擴容來遷就它的增大?這個部分到底有什麼用,讓大自然這樣著急地讓所有人都擁有一個如此大的玩意兒?額葉到底有什麼了不起? 直到*近,科學家們還認為額葉其實沒有多大用處,因為那些額葉受到破壞的人的生活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菲尼亞斯·蓋奇是拉特蘭鐵路公司的工頭,在1848年的一個美麗的秋日,工地不幸發生了**事故,一根鐵棍不偏不倚地正好打到他的臉上,從左面頰進入,從頭骨上方穿出,在他的顱腔內穿出了一道溝,捅掉了很大一塊額葉(見圖1–2)。菲尼亞斯被砸倒在地,有幾分鐘他**動彈不了。然後,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是,他居然站起來了,並且問有沒有人肯陪他去看醫生,他自己**可以行走,不需要坐車。醫生從他的傷口中清理出了一些髒東西,他的同事從鐵棍上清理下來了一些腦漿。沒過多久,菲尼亞斯和那根鐵棍就都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隻是他的個性自此變得**不討人喜歡,這也是他至今還很有名氣的重要原因。但*令人驚訝的是,除了這個變化之外,菲尼亞斯的一切都與常人無異。如果這根鐵棍損壞的是大腦的另外一個部分,比如視覺皮層、布羅卡區域或者腦干,菲尼亞斯就有可能一命嗚呼,或者變成盲人,或者變成啞巴,或者變成像卷心菜一樣一動不動的植物人。然而,在此後的12年裡,他不但活了下來,而且能看、能說、能工作,可以活蹦亂跳地到處跑。因此,神經學家得出結論:沒有了額葉,人類的機能不會遭到破壞。一位神經學家在1884年寫道:“自從出現了那次**的美國鐵棍事故之後,人們就知道了原來額葉的損傷不會導致生理病征的出現。” 但是,這些神經學家錯了。19世紀,人們對大腦功能的認知主要來自對那些像菲尼亞斯一樣不幸在事故中遭受腦損傷的人的觀察。到20世紀,外科醫生們摒棄了這種“靠天實驗”的研究方法,進行了*加**的科學實驗。他們的研究發現,原來額葉並非無關緊要的部位,相反它很有用處。20世紀30年代,一位名叫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茲的葡萄牙醫生,找到了一種讓情緒激動的精神病患者平靜下來的方法。他的靈感來自一種叫作“額葉切斷術”的新型外科手術,這種手術利用化學和機械的手段破壞了額葉的部分組織。人們在猴子身上試驗了這個手術。在手術前,如果有人把猴子的食物拿開,猴子就會**憤怒,但是在手術後,對這樣的挑釁行為,猴子卻可以保持心平氣和。莫尼茲在人類患者身上實施了這個手術,並且發現它同樣可以起到平靜情緒的作用(莫尼茲還因此於1949年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在其後的幾十年間,外科手術的技術取得了進步(能夠在局部麻醉的條件下用冰錐取出腦組織),從而避免了許多手術後的副作用(比如智商降低和小便失禁)。破壞額葉的某些組織已經成為在其他治療方法無效的情況下治療焦慮癥和抑郁癥的常規療法。同19世紀醫學界對額葉的傳統認識不同,人們發現缺少額葉的確會引起人體的變化,這個變化就是,沒有了它,有些人看起來活得*好了。
    然而,在一些外科醫生致力於研究額葉缺失的好處的時候,另外一些人卻注意到了額葉缺失的壞處。通過手術對病人的額葉進行破壞之後,病人常常能夠在常規的智商測試、記憶力測試以及類似測試中表現良好,但是在任何一種同做計劃有關的測試中(即使是*簡單的測試),他們都表現出明顯的問題。比如,在做迷宮遊戲或者在解決一些采取**步之前要通盤考慮所有行動步驟的問題的時候,額葉受到損傷的人的表現和正常人的表現相比就像一個白痴。人們隻是在實驗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他們計劃能力的缺失。這些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表現得很正常,他們喝茶的時候不會把茶灑出來,也能夠閑談服裝的款式,但是,他們根本沒有辦法說出自己**下午打算干什麼。在對這個領域的研究做總結的時候,一位傑出的科學家是這樣說的:“額葉損傷*常見的癥狀就是失去計劃能力……隻有額葉功能喪失的病人纔會出現這種癥狀……而且,該癥狀同神經繫統其他部分的病理損傷都沒有關繫。” 現在,人們觀察到了這兩種現像—額葉某些部位的損傷能夠讓人平靜下來,同時他會失去做計劃的能力,這就是*後的結論。焦慮和計劃這兩個概念之間有什麼聯繫嗎?當然,它們都是由對未來的考慮激發的。當預見一些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的時候,我們會感到焦慮,我們通過想像自己將要如何展開行動來做計劃。做計劃要求我們能夠洞察自己的未來,而焦慮是我們在預見未來結果之後可能產生的反應。隻有額葉損傷,纔會引起計劃能力的缺失,以及焦慮情緒的消除,而且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必然的。這些都充分說明,額葉就是大腦組織中使正常的成年人具備預見未來能力的關鍵器官。沒有了它,我們就會陷入隻看到現狀的泥沼中,無法想像明天是什麼樣子,所以也不會擔心明天可能帶來的一切。現在,科學家們認識到,額葉“賦予健康的成年人思考自己未來生存狀態的能力”。因此,研究人員用“隻能對當前的刺激做出反應”,或者“被鎖定在當前的時空中”,或者“表現出隻能考慮當前具體情況的傾向”等說法,來描述那些額葉受損的人。換言之,他們跟“賣糖人”和“攀樹人”一樣,生活在一個沒有“以後”的世界中。
    一個可憐的被稱為“NN”的病人的病例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得以了解這個世界的另一個樣子。1981年,NN在一次交通事故中遭到了閉合性顱腦損傷,當時他剛滿30歲。檢查結果顯示,他的額葉受到了大範圍損傷。在事故發生幾年之後,一位心理學家訪問了NN並記錄了下面的對話: 心理學家:明天你要做什麼? NN:我不知道。
    心理學家:你還記得我的問題嗎? NN:是關於明天我做什麼的嗎? 心理學家:是的,能否請你描述一下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你的頭腦正處於什麼狀態嗎? NN:一片空白,我猜……就好像它睡著了……就好像有個人讓你到一個房間裡去拿一把椅子,而你卻發現房間裡空無一物……就像在湖中央遊泳,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幫助你浮起來,你什麼也抓不住,什麼也做不了。
    這種無法想像自己未來的情況是額葉受損病人的典型癥狀。對於NN來講,明天就像一間空空的房間,在他試圖勾勒“以後”的模樣時,他的感覺跟我們這些正常人試圖想像不存在的東西或者永恆時的感受一樣。但如果你踫巧在地鐵裡跟NN談話,或者是在郵局排隊的時候跟他閑聊打發時間,你也許就根本看不出他缺乏這樣一種對人類而言如此重要的能力。畢竟,他理解“時間”和“將來”都是抽像的概念,他知道小時和分鐘是什麼,知道60分鐘等於1小時,也知道“之前”和“之後”的意義。那位訪問NN的心理學家在報告中說:“他知道許多關於這個世界的知識,他也知道自己掌握這些知識,並能靈活地運用這些知識。他感覺自己同正常的成年人沒有多大區別,但是,他看起來沒有辦法體會時間的延伸……他好像生活在‘永恆的現在’當中。” 永恆的現在,一個多麼讓人心潮騰湧的短語啊!判決一個人被永遠囚禁在當下,永遠都無法脫離現在的束縛,生活在一個沒有盡頭、沒有以後的時空中,這是一種多麼奇怪又不真實的懲罰啊!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很難想像這樣一種生存狀態,這種體驗同我們日常的經驗如此相悖,以至我們常常輕描淡寫地說,這不過是小概率事件,是一種由創傷性大腦損傷導致的不幸的、罕見的、奇怪的和異乎尋常的現像。在大腦*初形成的幾百萬年間,所有的大腦都被囚禁在永恆的現在當中,而大部分的大腦現在還是如此。但是,這些大腦不是你們的,也不是我的,因為在兩三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開始了一場擺脫當前時空束縛的偉大的大逃亡行動,他們逃離的主要工具就是一團功能**單一的灰色腦組織,它**脆弱、布滿褶皺、相互粘連。它就是額葉—人類大腦進化過程中*後形成的部分,也是成熟*慢且在老年階段衰退*快的部分。額葉允許我們逃離當下,在未來到來之前體驗它的時空穿梭。沒有其他任何動物擁有我們這樣的額葉,這解釋了為什麼隻有我們纔能夠以現在的方式思考未來。但是,額葉的故事隻能告訴我們關於未來的想像是如何進入我們的腦海的,卻不能告訴我們為什麼會這樣。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