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在關繫中認識自我(精)/克裡希那穆提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成功/勵志 -> 心靈與修養
    【市場價】
    547-793
    【優惠價】
    342-496
    【介質】 book
    【ISBN】9787510829130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九州
    • ISBN:9787510829130
    • 作者:(印)克裡希那穆提|譯者:桑靖宇//程悅
    • 頁數:469
    • 出版日期:2014-06-01
    • 印刷日期:2014-06-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386千字
    • 缺乏自我的認知便是無知;
      關繫就是自我的外化;
      不做選擇地生活於世。
      《在關繫中認識自我(精)》收錄了克裡希那穆提1933年至1967年間(38歲至72歲)在世界各地的重要演說和現場答問等內容,按時間順序結集為17冊。這套作品集是克氏*具代表性的繫列著作,已經包括了他的全部思想。
    • 《在關繫中認識自我(精)》是“克裡希那穆提集 ”(全17本)的第三本,收錄了克裡希那穆提1936- 1944年在世界各地所做的演講和討論。他以素有的循 序漸進的啟發方式,揭示出關繫就是自我的外在體現 ,外在世界的混亂源自個體內心的衝突,引導讀者一 個人去體驗自我,不加選擇地去生活,喚醒生活的智 慧。
    • 出版前言
      英文版序言
      美國1936 年
      生活是一個整體,不能撕裂
      大眾便是我們自己
      認同,而不是容忍,需要深刻的智慧
      缺乏自我的認知便是無知
      “我”即欲望
      要探明痛苦就必須認識自我
      洞悉生命的短暫,即能達到永恆
      簡單地生活
      在不接受任何影響的前提下認識自我
      個人被困在剝削和殘忍的機器中
      機械化的生活觀妨礙體驗真實
      日常生活的道德實際上是不道德的
      真實便是一個人去體驗自我
      荷蘭 1936 年
      認識個體意識的過程
      認識痛苦的根本原因
      終止欲望纔能喚醒智慧
      不躲避痛苦就會帶來對自我的認知
      不做任何選擇地生活
      人是什麼
      心靈的柔韌
      “我”是不朽的,還是暫時性的
      印度 1936 年
      探明什麼是實在
      理解生命的整個過程
      安全感是痛苦的根源
      經驗會讓思想獲得解放嗎?
      荷蘭1937 年
      渴望永恆的想法滋生了衝突
      滿足的意願毀滅了愛
      無知能夠終結
      消除無知的方法
      探尋是另一種形式的逃避
      關繫意味著衝突,愛不屬於關繫
      充分的覺知纔能帶來改變
      不能通過愛來克服仇恨
      荷蘭 1938 年
      真理隻存在於不受限定的自由中
      恐懼是自發性的絆腳石
      恐懼是形成習慣的根源
      隻有一個根本的問題存在
      新生必須是自發的
      源自欲望的“愛”無法克服恐懼
      美國1940 年
      戰爭的深層原因
      貪婪是導致衝突的主要原因
      關繫就是一種自我揭示的過程
      關繫是建立在信賴之上
      思想的根源是欲望
      覺知萌生於洞察的那一刻
      覺知始於興趣
      以完整的方法解決問題
      貪婪的結果是使人受到局限
      美國1944 年
      關鍵是找到對於自我的富有創造力的認知
      擺脫對立面的衝突
      欲望導致了二元分裂對立
      要體驗未知就必須**自身
      發展美德是自我的庇護所
      擺脫欲望就能開啟美德之門
      有依賴就不會綻放愛
      怎樣過上簡單的生活
      每個人都應當思考自身的問題
      要想了解整體,先得認識自己
    • 諸位滿懷著許多的期許、希望以及想法,前來聆 聽這幾場演說。為 了闡釋得*加清楚一些,不妨讓我們對這些談話做一 番分析,從而發現 其真正的價值所在。或許這兒有一些人,其心靈並沒 有為胡言亂語所負 累。所謂胡言亂語,也就是詞語上乏味的重復。還有 一些人,他們已經 將自己從信仰和迷信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熱切地想 要去理解我話語裡 的重要涵義。由於認識到了模仿的虛幻本質,所以他 們可以不再去尋求 行為上的種種模式。他們希望去喚醒自身內在的創造 力,以便能夠在生 命的運動中過一種具有深刻意義的人生。他們不會去 尋找某種無意義的 新的言談或行為模式,不會去追尋觀念的睿智或情緒 化的斷言。
      現在,我將跟那些渴望喚醒生命的真相、渴望擁 有正確的思考及生 活方式的人們來談一談。這麼說,並不表示我的話隻 是針對少數人或者 某個被挑選出來的知識分子群體。
      我的話,對那些僅僅是抱著一絲好奇心的人來說 可能無甚重要,因 為我沒有可以讓其感到興奮的空洞的話語或者魯莽的 斷言。那些滿懷好 奇的人,那些僅僅是渴望獲得情緒上的刺激的人,是 不會在我的演說中 得到任何滿足的。
      有些人之所以會到這兒來,是希望把我所說的同 許多思想流派的觀 點進行一下比較(笑聲)。不,請別這麼做,這並非是 一席睿智的評論。
      從收到的信件以及那些同我交談的人們那裡,我知道 有很多人都認為, 通過從屬於某個思想流派,他們便可以獲得提升並能 夠為世界效力。然 而他們所稱謂的思想流派,僅僅是一些流於模仿的胡 言亂語,這些胡說 隻會帶來界分,鼓勵排他以及導致心靈的空虛和自負 。這些建立在幻覺 之上的思想體繫,實際上毫無用處。盡管它們的追隨 者可能會變得博學 廣聞,用其學識來捍衛自己,然而事實上卻並無真正 的思想可言。
      還有許多人,他們尋找著各種救贖人類的方法, 結果卻使自己的心 靈變得錯綜復雜起來。他們試圖通過經濟、宗教、科 學給人類的生活帶 來秩序與真正的和諧。許多人嘗試通過教義的宣稱而 把自己的想像和幻 覺施加給他人,他們將其稱之為真理或神,結果不可 遏制地陷入到狂熱 之中。
      所以你們必須要憑借自己的力量去探明你為什麼 會來這兒,去弄清 楚你是基於什麼樣的衝動而來聽這場演說的。我希望 大家相聚在此,共 同去探明我們能否過一種心智健全、理性的、睿智的 人生,能否充分地 理解生活的真諦。我感覺,這對演說者和聽眾來說, 都將是一項極為艱 巨的任務。我們即將踏上的這段旅程,其目的是要去 展開深入的探尋和 個體的試驗,而不是去進行教條化的斷言或是創立新 的信仰與理念的模 式。想要明白我話語裡面所傳達出的真正涵義,你們 就必須要對其加以 檢驗和審視。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抱持這樣一種觀念,即認為, 隻要找出人類之所 以會陷入痛苦、衝突和混亂的某個原因,我們便能夠 解決生活的諸多難 題了。於是以下的說法變得時髦起來:比如“根治了 經濟上的罪惡,就 能保證人類的幸福與圓滿”,又或者“隻要接受了某 種宗教或哲學理念, 世人便將獲得安寧與幸福”。在對單一原因的找尋中 ,我們鼓勵和培養 起了一些專家,他們一直準備去創立和闡明邏輯體繫 ,而那些思考欠缺 周全的人們便會深陷這些體繫之中。你們將那些排他 性的思想體繫或理 念,視為救贖世人的方法。我們極易落入到這些陷阱 之中,以為這種單 一原因看似邏輯上的簡單性,將有助於我們消除掉痛 苦和混亂。
      倘若一個人將自己交付給這些專家,交付給某個 單一的原因,那麼 除了遭遇*大的混亂、困惑和痛苦之外,他將一無所 獲。他淪為了專家 手中的一個工具,抑或心甘情願被那些能夠輕而易舉 地闡明單一原因邏 輯上的簡單性的人所奴役。
      毋庸置疑,假如你們深入地審視一下人類的痛苦 與混亂,將會發現 存在著諸多的原因,有一些復雜,有一些簡單,我們 必須要**地認識 這一點,爾後纔能夠從衝突和痛苦中解脫出來。如果 我們想要了解這許 多的原因及其所具有的干擾性,就得將生活當做一個 整體來對待,而不 是把它撕裂開來,拆分為精神的和情感的、經濟的和 宗教的、內部的和 外部的。正因如此,我們纔不可以把自己交付給那些 專家們,因為他們 經過訓練已經形成了觀念上的排他和獨斷,隻曉得專 注於他們那些狹隘 的界分。牢記這一點至關重要,但我們無意中還是將 自己交付給了其他 人來引導,讓別人來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以為某位宗 教或經濟方面的專 家,因其擁有專業知識和成就,便能夠對我們的個體 生活予以指導。大 多數專家都是如此受訓的,以至於他們無法全面地理 解生活。我們讓自 己的生活和行為去遵從各類專家們的指示,因此隻會 制造出*大的混亂 和悲傷。所以說,既然我們已經意識到不可以聽命於 那些專家、教師、 哲學家,不可以受制於那些聲稱已經發現了神並且看 似過著簡單生活的 人,那麼我們就應當對這些人格外地加以提防。我們 應該尋求簡單,然 而在這種找尋的過程中,也要對許多的幻像與錯覺保 持警覺。
      P3-5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