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華杉講透大學中庸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368-532
【優惠價】
230-333
【介質】 book
【ISBN】9787532169054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上海文藝
  • ISBN:9787532169054
  • 作者:華杉
  • 頁數:255
  • 出版日期:2019-01-01
  • 印刷日期:2019-01-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196千字
  • ◆不讀《大學》,就摸不到儒學的大門。 ◆不讀《中庸》,就到不了儒學的高峰。 ◆《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一起並稱“四書”,是兩篇對中國文化產生巨大影響的儒家經典。 ◆這回終於讀懂《大學》《中庸》! ◆逐字逐句講透《大學》《中庸》,由淺入深領悟儒家智慧。 ◆暢銷書作家華杉全新力作! ◆作者華杉,研究儒學30多年,因其通俗易懂的語言風格而廣受好評。
  • 《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一起並稱“四書”,是兩篇對中國文化產生巨大影響的儒家經典。 《大學》相傳為曾子所作,被稱為“四書之首”。大家熟悉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大學》的內容。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讀“四書”就應該從《大學》開始讀起。可以說,不讀《大學》,就摸不到儒學的大門。 《中庸》相傳為子思所作,其中的道理非常精奧,被朱熹稱為“孔門傳授心法”,列為“四書”中的高階讀本。可以說,不讀《中庸》,就到不了儒學的高峰。 可是大多數人隻知道《論語》《孟子》,忽略了《大學》和《中庸》的重要性,其抽像難懂的語言也令人望而卻步。 本書作者華杉,研究儒學三十多年。他已經創作出版了《華杉講透〈論語〉》《華杉講透〈孟子〉》兩本解讀“四書”的作品,因其通俗易懂的語言風格而廣受好評。現在,他又創作了《華杉講透〈大學中庸〉》,將“四書”的內涵融會貫通。 翻開本書,無需半點古文基礎,就能讀懂“四書”,由淺入深領悟儒家智慧。《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一起並稱“四書”,是兩篇對中國文化產生巨大影響的儒家經典。 《大學》相傳為曾子所作,被稱為“四書之首”。大家熟悉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大學》的內容。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讀“四書”就應該從《大學》開始讀起。可以說,不讀《大學》,就摸不到儒學的大門。 《中庸》相傳為子思所作,其中的道理非常精奧,被朱熹稱為“孔門傳授心法”,列為“四書”中的高階讀本。可以說,不讀《中庸》,就到不了儒學的高峰。 可是大多數人隻知道《論語》《孟子》,忽略了《大學》和《中庸》的重要性,其抽像難懂的語言也令人望而卻步。 本書作者華杉,研究儒學三十多年。他已經創作出版了《華杉講透〈論語〉》《華杉講透〈孟子〉》兩本解讀“四書”的作品,因其通俗易懂的語言風格而廣受好評。現在,他又創作了《華杉講透〈大學中庸〉》,將“四書”的內涵融會貫通。 翻開本書,無需半點古文基礎,就能讀懂“四書”,由淺入深領悟儒家智慧。《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一起並稱“四書”,是兩篇對中國文化產生巨大影響的儒家經典。 《大學》相傳為曾子所作,被稱為“四書之首”。大家熟悉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大學》的內容。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讀“四書”就應該從《大學》開始讀起。可以說,不讀《大學》,就摸不到儒學的大門。 《中庸》相傳為子思所作,其中的道理非常精奧,被朱熹稱為“孔門傳授心法”,列為“四書”中的高階讀本。可以說,不讀《中庸》,就到不了儒學的高峰。 可是大多數人隻知道《論語》《孟子》,忽略了《大學》和《中庸》的重要性,其抽像難懂的語言也令人望而卻步。 本書作者華杉,研究儒學三十多年。他已經創作出版了《華杉講透〈論語〉》《華杉講透〈孟子〉》兩本解讀“四書”的作品,因其通俗易懂的語言風格而廣受好評。現在,他又創作了《華杉講透〈大學中庸〉》,將“四書”的內涵融會貫通。 翻開本書,無需半點古文基礎,就能讀懂“四書”,由淺入深領悟儒家智慧。
  • 華杉,生於1971年,上海華與華營銷咨詢公司董事長,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副理事長,知名財經及史哲作家。 華杉與弟弟華楠在2002年共同創立的華與華,是中國知名的戰略營銷創意咨詢公司。2006年,兄弟倆再創辦讀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也成為中國民營圖書業領軍企業,連續四年躋身福布斯中國潛力企業榜。 華杉經商不忘治學,堅持夜不外出應酬,每天清晨5時即起,讀書寫作兩小時,日日不斷,長達十餘載,成就多部暢銷書,包括:與華楠合著的《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以及《華杉講透〈孫子兵法〉》《華杉講透〈論語〉》《華杉講透〈孟子〉》《華杉講透王陽明〈傳習錄〉》等,其中《華杉講透〈孫子兵法〉》發行量達40萬冊,並在韓國出版,引起廣泛反響。《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的英文版Super Signs: Taking Your Brand to the Ultimate Level即將上市。
  • 自?序 / I
    大?學 / 1
    學習是一種行動反射 / 3
    《大學》**學案:親民還是新民 / 6
    止於至善,就是沒有私心 / 11
    止定靜安慮得,關鍵在立志 / 14
    知行合一的三個層次 / 17
    儒家思想的社會學原理 / 19
    誠意正心 / 22
    愛有等差 / 23
    保持緊張 / 27
    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 28
    知止的價值觀 / 29
    道學先生 / 31
    中國歷史*重要的朝代 / 33
    孔子、曾子、子路、***審案比較 / 34
    《大學》第二學案,格物致知 / 38
    好德與** / 41
    慎獨的企業文化 / 43
    誠中形外 / 47
    恐懼論 / 48
    愛屋及烏是病 / 50
    父母心 / 52
    一人定國 / 55
    清洗詞語 / 58
    絜矩之道 / 61
    上下級之道 / 64
    劉邦和項羽的錢財觀 / 65
    人間國寶 / 72
    嫉賢妒能是公司*大的惡 / 74
    敢於得罪人,纔是君子 / 78
    用人黜人,都要快 / 80
    好惡之道 / 82
    忠,是發自內心盡心盡力 / 84
    亞當·斯密羨慕中國什麼 / 85
    生財之道 / 87
    發財與發身 / 88
    利害利害,利就是害,君子以利為害? / 91

    中?庸 / 95
    率性而為,就是循規蹈矩 / 97
    不拘小節者,難有大節 / 99
    性情之德 / 101
    修養的海因裡希法則 / 103
    喝心靈雞湯的三個層次 / 106
    勝心是學問修養的大敵 / 108
    知行合一的兩個標準 / 111
    “義襲而取”和“集義而生”的區別 / 113
    君子之強四條標準 / 115
    邪門的二十四孝,就是文化垃圾,以惑下愚 / 118
    能不能堅持,關鍵在有沒有志向 / 121
    門檻低,道行深 / 123
    道不遠人,保持簡單 / 125
    忠恕之道 / 127
    言行相顧的兩個體會 / 129
    羨慕別人,是大毛病 / 132
    非競爭論 / 134
    從小事做起 / 137
    做個實誠人 / 138
    中庸之道的馬太效應 / 140
    五千年**家族 / 143
    家業、家風、家學 / 145
    禮的智慧 / 148
    禮樂治國 / 151
    人存政舉 / 152
    區別對待,而不是一視同仁 / 154
    知恥近乎勇 / 156
    修身兩條道:慎獨與擇友 / 162
    對高、中、基層不同的人力資源政策 / 165
    做個實誠人 / 167
    學習學五條,少一條就不是真學習 / 171
    誠是*大領導力 / 176
    至誠如神 / 179
    不誠無物 / 182
    至誠無息的工作原理 / 184
    誠的兩個標準 / 188
    修德凝道五句話 / 190
    處世之道四原則 / 194
    守本分 / 197
    企業詞典和企業文化半徑 / 199
    王莽與周公 / 202
    道統和事業理論 / 207
    聖人的五條標準 / 209
    至誠的生態繫統 / 212
    名氣的價值觀 / 215
    後記?五個儒家論 / 221自?序 / I
    大?學 / 1
    學習是一種行動反射 / 3
    《大學》**學案:親民還是新民 / 6
    止於至善,就是沒有私心 / 11
    止定靜安慮得,關鍵在立志 / 14
    知行合一的三個層次 / 17
    儒家思想的社會學原理 / 19
    誠意正心 / 22
    愛有等差 / 23
    保持緊張 / 27
    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 28
    知止的價值觀 / 29
    道學先生 / 31
    中國歷史*重要的朝代 / 33
    孔子、曾子、子路、***審案比較 / 34
    《大學》第二學案,格物致知 / 38
    好德與** / 41
    慎獨的企業文化 / 43
    誠中形外 / 47
    恐懼論 / 48
    愛屋及烏是病 / 50
    父母心 / 52
    一人定國 / 55
    清洗詞語 / 58
    絜矩之道 / 61
    上下級之道 / 64
    劉邦和項羽的錢財觀 / 65
    人間國寶 / 72
    嫉賢妒能是公司*大的惡 / 74
    敢於得罪人,纔是君子 / 78
    用人黜人,都要快 / 80
    好惡之道 / 82
    忠,是發自內心盡心盡力 / 84
    亞當·斯密羨慕中國什麼 / 85
    生財之道 / 87
    發財與發身 / 88
    利害利害,利就是害,君子以利為害? / 91

    中?庸 / 95
    率性而為,就是循規蹈矩 / 97
    不拘小節者,難有大節 / 99
    性情之德 / 101
    修養的海因裡希法則 / 103
    喝心靈雞湯的三個層次 / 106
    勝心是學問修養的大敵 / 108
    知行合一的兩個標準 / 111
    “義襲而取”和“集義而生”的區別 / 113
    君子之強四條標準 / 115
    邪門的二十四孝,就是文化垃圾,以惑下愚 / 118
    能不能堅持,關鍵在有沒有志向 / 121
    門檻低,道行深 / 123
    道不遠人,保持簡單 / 125
    忠恕之道 / 127
    言行相顧的兩個體會 / 129
    羨慕別人,是大毛病 / 132
    非競爭論 / 134
    從小事做起 / 137
    做個實誠人 / 138
    中庸之道的馬太效應 / 140
    五千年**家族 / 143
    家業、家風、家學 / 145
    禮的智慧 / 148
    禮樂治國 / 151
    人存政舉 / 152
    區別對待,而不是一視同仁 / 154
    知恥近乎勇 / 156
    修身兩條道:慎獨與擇友 / 162
    對高、中、基層不同的人力資源政策 / 165
    做個實誠人 / 167
    學習學五條,少一條就不是真學習 / 171
    誠是*大領導力 / 176
    至誠如神 / 179
    不誠無物 / 182
    至誠無息的工作原理 / 184
    誠的兩個標準 / 188
    修德凝道五句話 / 190
    處世之道四原則 / 194
    守本分 / 197
    企業詞典和企業文化半徑 / 199
    王莽與周公 / 202
    道統和事業理論 / 207
    聖人的五條標準 / 209
    至誠的生態繫統 / 212
    名氣的價值觀 / 215
    後記?五個儒家論 / 221自?序 / I
    大?學 / 1
    學習是一種行動反射 / 3
    《大學》**學案:親民還是新民 / 6
    止於至善,就是沒有私心 / 11
    止定靜安慮得,關鍵在立志 / 14
    知行合一的三個層次 / 17
    儒家思想的社會學原理 / 19
    誠意正心 / 22
    愛有等差 / 23
    保持緊張 / 27
    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 28
    知止的價值觀 / 29
    道學先生 / 31
    中國歷史*重要的朝代 / 33
    孔子、曾子、子路、***審案比較 / 34
    《大學》第二學案,格物致知 / 38
    好德與** / 41
    慎獨的企業文化 / 43
    誠中形外 / 47
    恐懼論 / 48
    愛屋及烏是病 / 50
    父母心 / 52
    一人定國 / 55
    清洗詞語 / 58
    絜矩之道 / 61
    上下級之道 / 64
    劉邦和項羽的錢財觀 / 65
    人間國寶 / 72
    嫉賢妒能是公司*大的惡 / 74
    敢於得罪人,纔是君子 / 78
    用人黜人,都要快 / 80
    好惡之道 / 82
    忠,是發自內心盡心盡力 / 84
    亞當·斯密羨慕中國什麼 / 85
    生財之道 / 87
    發財與發身 / 88
    利害利害,利就是害,君子以利為害? / 91

    中?庸 / 95
    率性而為,就是循規蹈矩 / 97
    不拘小節者,難有大節 / 99
    性情之德 / 101
    修養的海因裡希法則 / 103
    喝心靈雞湯的三個層次 / 106
    勝心是學問修養的大敵 / 108
    知行合一的兩個標準 / 111
    “義襲而取”和“集義而生”的區別 / 113
    君子之強四條標準 / 115
    邪門的二十四孝,就是文化垃圾,以惑下愚 / 118
    能不能堅持,關鍵在有沒有志向 / 121
    門檻低,道行深 / 123
    道不遠人,保持簡單 / 125
    忠恕之道 / 127
    言行相顧的兩個體會 / 129
    羨慕別人,是大毛病 / 132
    非競爭論 / 134
    從小事做起 / 137
    做個實誠人 / 138
    中庸之道的馬太效應 / 140
    五千年**家族 / 143
    家業、家風、家學 / 145
    禮的智慧 / 148
    禮樂治國 / 151
    人存政舉 / 152
    區別對待,而不是一視同仁 / 154
    知恥近乎勇 / 156
    修身兩條道:慎獨與擇友 / 162
    對高、中、基層不同的人力資源政策 / 165
    做個實誠人 / 167
    學習學五條,少一條就不是真學習 / 171
    誠是*大領導力 / 176
    至誠如神 / 179
    不誠無物 / 182
    至誠無息的工作原理 / 184
    誠的兩個標準 / 188
    修德凝道五句話 / 190
    處世之道四原則 / 194
    守本分 / 197
    企業詞典和企業文化半徑 / 199
    王莽與周公 / 202
    道統和事業理論 / 207
    聖人的五條標準 / 209
    至誠的生態繫統 / 212
    名氣的價值觀 / 215
    後記?五個儒家論 / 221
  • 自?序 關於四書的閱讀順序,朱熹說:“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大學》裡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先後次序很重要。多數人往往隻是讀過《論語》,《大學》和《孟子》沒有認真讀過,《中庸》則很難讀懂,根本沒踫過,這樣的學習就不完整了。我們一定是依次研讀下來,*後把四本書讀成一本,學以潤身,渾然一體,這樣的話,舉手投足便能知行合一,得其所,也得其樂,也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樂。
    為什麼說讀《大學》是定規模呢?因為《大學》是儒學的大門,是開“綱目”的——“三綱八目”,就是三綱領、八條目。通過學習《大學》,纔能知道儒家修養的框架和結構,後面的學習纔有個歸攏處。不讀《大學》,就沒打過基礎,缺了課,後面的課也一定聽不懂,而且你還不知道自己沒聽懂,還以為自己懂了。
    《論語》是根本,也是主干,畢竟那都是至聖先師孔子的思想。《孟子》呢,朱熹用的“發越”二字極妙,因為他既有生發,也有**。孟子和孔子不一樣,他比孔子走得*遠,特別是他提出的良知良能,在1800年後啟發了另一個人——***。***的“致良知”之學,正是《孟子》的發越。
    到了《中庸》,就是微妙處了,妙不可言,達到了天、地、人三合一的*高境界。這境界怎麼體會呢?你要去讀讀看,再在自己的日用常行中磨練,逐漸知行合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不是為了曉得些知識,而是一種行動反射,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篤行,學習*終應該落實到篤行,成為那樣的人,纔算是學到了。
    曾國藩說,讀書能改變人的性情,甚至能改變人的骨相。希望我這一套“講透四書”,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修身養性,就在讀書。
    華杉 2019年1月2日於上海自?序 關於四書的閱讀順序,朱熹說:“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大學》裡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先後次序很重要。多數人往往隻是讀過《論語》,《大學》和《孟子》沒有認真讀過,《中庸》則很難讀懂,根本沒踫過,這樣的學習就不完整了。我們一定是依次研讀下來,*後把四本書讀成一本,學以潤身,渾然一體,這樣的話,舉手投足便能知行合一,得其所,也得其樂,也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樂。
    為什麼說讀《大學》是定規模呢?因為《大學》是儒學的大門,是開“綱目”的——“三綱八目”,就是三綱領、八條目。通過學習《大學》,纔能知道儒家修養的框架和結構,後面的學習纔有個歸攏處。不讀《大學》,就沒打過基礎,缺了課,後面的課也一定聽不懂,而且你還不知道自己沒聽懂,還以為自己懂了。
    《論語》是根本,也是主干,畢竟那都是至聖先師孔子的思想。《孟子》呢,朱熹用的“發越”二字極妙,因為他既有生發,也有**。孟子和孔子不一樣,他比孔子走得*遠,特別是他提出的良知良能,在1800年後啟發了另一個人——***。***的“致良知”之學,正是《孟子》的發越。
    到了《中庸》,就是微妙處了,妙不可言,達到了天、地、人三合一的*高境界。這境界怎麼體會呢?你要去讀讀看,再在自己的日用常行中磨練,逐漸知行合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不是為了曉得些知識,而是一種行動反射,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篤行,學習*終應該落實到篤行,成為那樣的人,纔算是學到了。
    曾國藩說,讀書能改變人的性情,甚至能改變人的骨相。希望我這一套“講透四書”,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修身養性,就在讀書。
    華杉 2019年1月2日於上海自?序 關於四書的閱讀順序,朱熹說:“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 《大學》裡說:“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先後次序很重要。多數人往往隻是讀過《論語》,《大學》和《孟子》沒有認真讀過,《中庸》則很難讀懂,根本沒踫過,這樣的學習就不完整了。我們一定是依次研讀下來,*後把四本書讀成一本,學以潤身,渾然一體,這樣的話,舉手投足便能知行合一,得其所,也得其樂,也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樂。
    為什麼說讀《大學》是定規模呢?因為《大學》是儒學的大門,是開“綱目”的——“三綱八目”,就是三綱領、八條目。通過學習《大學》,纔能知道儒家修養的框架和結構,後面的學習纔有個歸攏處。不讀《大學》,就沒打過基礎,缺了課,後面的課也一定聽不懂,而且你還不知道自己沒聽懂,還以為自己懂了。
    《論語》是根本,也是主干,畢竟那都是至聖先師孔子的思想。《孟子》呢,朱熹用的“發越”二字極妙,因為他既有生發,也有**。孟子和孔子不一樣,他比孔子走得*遠,特別是他提出的良知良能,在1800年後啟發了另一個人——***。***的“致良知”之學,正是《孟子》的發越。
    到了《中庸》,就是微妙處了,妙不可言,達到了天、地、人三合一的*高境界。這境界怎麼體會呢?你要去讀讀看,再在自己的日用常行中磨練,逐漸知行合一。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不是為了曉得些知識,而是一種行動反射,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篤行,學習*終應該落實到篤行,成為那樣的人,纔算是學到了。
    曾國藩說,讀書能改變人的性情,甚至能改變人的骨相。希望我這一套“講透四書”,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修身養性,就在讀書。
    華杉 2019年1月2日於上海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