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列維-斯特勞斯傳(附卷)(精)/列維-斯特勞斯文集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577-836
【優惠價】
361-523
【介質】 book
【ISBN】978730007874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 ISBN:9787300078748
  • 作者:(法)德尼·貝多萊|譯者:於秀英|校注:張祖建
  • 頁數:585
  • 出版日期:2008-06-01
  • 印刷日期:2008-06-01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452千字
  • 本書是《列維-斯特勞斯文集》繫列之一,列維-斯特勞斯是當代法國**的結構主義大師和文化人類學家,結構主義人類學創始人,曾被譽為20世紀法國*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把人類一切的親屬關繫歸納為三種結構和兩種交換形式,認為社會人類學應主要研究深層結構的轉換規則。14卷的《列維·斯特勞斯文集》***譯介了這位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家的一生力作,展現其學術體繫的全貌。
  • 列維—斯特勞斯的學術思想在戰後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史上占有獨特的地 位,其獨特性首先表現在他作為專業人類學家和作為結構主義哲學家所具有 的雙重身份上。在人類學界,作為理論人類學家,50年來其專業影響力幾乎 無人可及。作為“結構主義哲學家”,其聲勢在結構主義運動興盛期間竟可 直逼薩特,甚至曾一度取而代之。實際上,他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結構 主義思潮的第一創始人,其後結構主義影響了法國甚至西方整整一代文化和 學術的方向。比薩特更為重要之處則表現在,其影響不限於社會文化思潮方 面,而是同時滲透到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專業領域,並已成為許多學科的重 要理論和方法論的組成部分。可以說,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在諸相關 學科領域內促成了各種多學科理論運作之交彙點,以至於以其人類學學科為 中心可將其結構理論放射到許多其他相關學科中去;同時作為對傳統西方哲 學的批評者,其理論方法又可直接影響人文社會科學的認識論思考。
  • 第一章 探險家的誕生
    一、緬憶往昔
    二、藝術家與資產者
    三、瘋狂的因子
    四、艱難時世
    五、藝術與事物
    六、睿智的叛逆
    七、“三位情人”
    八、信念與徘徊
    九、幽靈大學生
    十、活動家
    十一、多方奔波
    十二、革命與教師資格會考
    十三、媒介
    十四、馬爾桑嶺
    十五、終局
    第二章 彼岸
    一、新視野
    二、出發
    三、迷醉巴西
    四、聖保羅大學
    五、教學
    六、民族學
    七、初期田野調查
    八、學者與政治
    九、美洲文化學者
    十、走進陌生世界
    十一、另一個世界
    十二、順流而下
    十三、傷情巴西
    十四、歸國
    十五、戰爭爆發
    第三章 一個巴黎人在紐約
    一、橫渡大洋
    二、紐約
    三、回到民族學
    四、教學
    五、與超現實主義者的友誼
    六、印第安人的藝術與民族學
    七、博阨斯與人類學
    八、羅曼·雅各布遜與結構的啟示
    九、嫁接美國
    十、法國插曲
    十一、文化參贊
    十二、結構
    十三、職業計劃?
    十四、親屬關繫
    十五、分界線上
    第四章 登堂入室
    一、返鄉
    二、在人文科學的叢林裡
    三、危機與悵惘
    四、發現東方
    五、神話的位置
    六、非殖民化與聖誕老人
    七、美國攻勢
    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九、失落的天堂
    十、起死回生
    十一、一道公式
    十二、論戰
    十三、綜合與啟示
    十四、面對歷史
    十五、法蘭西學院
    第五章 神話的帝國
    一、在自己人當中的民族學家
    二、法蘭西學院的**演講
    三、一位教授
    四、網絡
    五、圖騰與野蠻
    六、眾人當中的民族學
    七、機器與貓
    八、光榮與名譽
    九、熱衷神話
    十、音樂的比喻
    十一、機構與人
    十二、眾多的神話
    十三、“五月風暴”
    十四、結構與虛無
    十五、《裸人》
    第六章 大地丈量者
    一、思想大師
    二、歷史、基因與文化
    三、舊爭議與新思路
    四、扶手椅內的人類學家
    五、不朽者
    六、城市裡的民族學家
    七、歷史中的音樂家
    八、在民族學的邊界上
    九、遠東
    十、頭銜與崇敬
    十一、親屬關繫再探
    十二、古典主義和拒*墨守成規
    十三、退休
    十四、常態與變化
    十五、知識之路
    第七章 求知的熱情
    一、田野裡的紳士
    二、思想大師的終結
    三、江戶與神道
    四、自得其樂
    五、學者的領地
    六、八秩之壽:生命和結構
    七、印第安人
    八、人類學家面對的問題
    九、原始人與智者
    十、1492年
    十一、神遊往昔
    十二、總結
    十三、沒影線
    十四、親屬關繫與暴力
    十五、自然與神話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 1914年,雷蒙不得不離開家,應征入伍,從此無法照顧家庭。
    由於身體差,他被分配到凡爾賽軍隊醫院當護士。由於擔心德國人 攻入巴黎,艾瑪帶著孩子們走了。他們先到諾曼底,爾後到達布列 塔尼地區,“我們還去過布列斯特(……)我和幾個比我年長的表 姐站在陽臺上,她們教給我大嚼通心面,然後往過路人的頭上吐去 (……)”危險解除以後,艾瑪回到巴黎地區,回到了父親被任命 為大教士的凡爾賽。他住的是與猶太教堂相鄰的公房。她和兒子、 姐妹及她們的孩子都在那兒住了下來。然而,預料之中的宗教信仰 的改變卻沒有發生。
    艾瑪·列維還是姑娘時就生活在宗教氛圍裡。“我的外祖父是 個缺乏個性的宗教人士,嚴守教規。一連三四年,我參加了所有宗 教節日的活動。”他的妻子、克洛德的外祖母卻很有獨立意識。女 兒們甚至懷疑母親是否真正的教徒。她們自己也生活得無拘無束: “五個姐妹和她們的丈夫都不信教。”住在凡爾賽的時候,列維一斯 特勞斯回憶道:“母親為我們準備火腿三明治,我們立刻跑到公園 裡,躲在雕像後面狼吞虎咽,擔心外祖父發現後會發火。”教堂和 家之間是一條長長的陰冷的通道,把神聖之域與世俗之地截然分離 開來。這種分離,加上隻用於做聖事的陰暗的教堂,使小克洛德覺 得宗教不但與日常生活無關,而且令人生厭地枯燥無味。這種分離 的另一個好處,是從日常生活裡除去了一切宗教內容。“除了外祖 父餐前必做的默禱之外,沒有任何東西告訴孩子們自己生活在對於 某種崇高範疇的感懷之中。” 父親家的情形同樣不那麼一清二白。“我祖母仍去教堂做禮拜。
    這個家族裡沉睡著一點點瘋狂的東西,時而表現為喜劇,時而表現 為悲劇。父親的一個兄弟成日沉溺於闡釋聖經,敏感脆弱得競至自 殺。那時我三歲。遠在我出生之前,父親的另一個兄弟在與父母發 生口角之後,竟然跑去當了教士,借以報復父母。曾有一段時間, 家庭成員裡還出了個修道院的列維院長(……)”瘋狂的行為沒有 繼續下去,教士叔叔後來還了俗,*後成為煤氣公司的職員。
    奇怪的命運。除了他們的不穩定感和個人痛苦以外,特別明顯 地反映出家庭的歷史和社會地位的深刻危機。在先因德雷福斯事 件、後因分裂的鬥爭而四分五裂的法國,如何做個猶太人,如何確 立自己的身份?兩個叔叔的故事或許是一次無意識的驗證:在采取 雷蒙所顯示的方向——即對宗教的無所謂態度——之前,列維一斯特 勞斯的家庭正在探索保持自豪感的途徑:一個人熱衷於肯定宗教信 仰,另一個激烈地擯棄它。在一個高壓時期內,較之那種多少使人 感到羞辱的病癥,“瘋狂的因子”或許是宗教虔誠與民族歸屬之間的 衝突的一條出路。
    在列維-斯特勞斯看來,這個問題不再是個難題:“我來自父母 雙方的兩個猶太家庭,兩家都在阿爾薩斯定居達250年,或許*久 (……)也就是說,我知道我的根可能上溯到幾千年前極富文化內 容和事件的歷史,雖然這一點對我很重要,但是我覺得自己是一個 **、**的法國人。”孩子在寧靜的氣氛中長大。一邊是當大教 士的外祖父、定期禮拜的祖母,一邊是持懷疑觀點的外祖母和不信 教的雙親。他既學習了宗教儀式,也學會了與宗教保持距離。在世 俗化的社會裡,無動於衷地從旁觀察宗教儀式,這是解決宗教身份 與宗教喪失意義之間的矛盾的*便捷的方式。在家裡,父母雖然不 過宗教節日,但並沒有忘記。他們常常講給孩子們聽。“父母在凡 爾賽讓我接受了洗禮。為了讓我順從,事先隻告訴我一條理由:別 叫外祖父難過。”這是一次並無實際內容的皈依,走過了整整一個 世紀的列維一斯特勞斯既沒有否定什麼,也沒有肯定什麼。“我清楚 自己是猶太人,這個古老的血統正像人們常說的那樣,令我 欣然。” 如果說,身為猶太人於他沒有絲毫宗教方面的含義,這個事實 卻令他生出一種特別的感覺。“父母越是不信仰宗教,就越是崇拜 和信仰文化。我認為這是許多猶太家庭的特點。猶太民族被視為愛 書的民族,的確如此,我是在書堆中長大的。從童年起,我就被鼓 勵讀書,增長纔智,對一切好奇(……)這纔是真正神聖的 東西。” P12-14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