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老子的教誨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32-336
【優惠價】
145-210
【介質】 book
【ISBN】978753332753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齊魯
  • ISBN:9787533327538
  • 作者:張吉良
  • 頁數:307
  • 出版日期:2013-08-01
  • 印刷日期:2013-08-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48千字
  • 張吉良本名伯良,湖南湘鄉人,男,漢族,1925年2月生,中共黨員。清華大學肄業,江鈴汽車集團公司教授級**工程師,副總工程師,**中國哲學會會員,國學家。世界漢詩協會會員,**二級詩人。中華民族電視臺、中國黨建網授予“共和國英模”榮譽稱號,並贈“民族脊梁,時代先鋒,祖國驕傲,扎根基層,奉獻社會,堪稱楷模”的錦旗。張吉良編著的《老子的教誨》闡述了思想的基本概括,表明中華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相通,當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符合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是無比正確的,必須努力奮鬥使之實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老子的教誨》作者張吉良以王弼《道德經》通 行本為底本,校之他本,融導論、校注、譯文於一體 ,《老子的教誨》對老子的“道”進行了詳細地闡釋 。
  • 夜讀
    張吉良事跡介紹

    從老聃《老子》到環淵《上下篇》
    緣起
    緒論
    上篇
    一章 本體論和生成論,認識在於科學抽像
    二章 萬物都包含著陰陽的矛盾
    三章 不贊成《尚賢》,提出務實的關注民生的政治思想
    四章 “道”的品格和風貌
    五章 承認變化,承認事物從一種質態向著另一種質態的轉變
    六章 保持虛懷若谷的精神
    七章 宇宙論,認識論和人生論
    八章 認識論和條件論
    九章 反對盈滿,鋒芒畢露
    十章 使思想合於客觀外界的規律性
    十一章 “無”之為用大矣哉
    十二章 反對縱欲腐朽的生活
    十三章 “貴”、“愛”“為天下”獻身
    十四章 “道”的抽像性
    十五章 古思想家的風貌
    十六章 運動的兩種狀態,靜態和動態
    十七章 四種統治人物
    十八章 道、儒殊途同歸
    十九章 返樸還真,保持淳樸
    二十章 道家的反思
    二十一章 “道”的物實性,認識在於科學抽像
    二十二章 窮局部則知全體
    二十三章 說話要恰如其分
    二十四章 有“道”者所不取
    二十五章 “道”、天、地、人相生相法
    二十六章 慎重冷靜的重要性
    二十七章 順應常道
    二十八章 認識論三要點,“守雌”、“守黑”、“守辱”
    二十九章 軍事思想
    三十章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三十一章 對戰爭持**慎重的態度
    三十二章 天下萬物源出於“道”,統一於“道”
    三十三章 看問題忌帶片面性
    三十四章 “道”的普遍客觀性,由此導出人生論
    三十五章 以“大道”執政,天下人民都歸服
    三十六章 軍事策略原則
    三十七章 守“道”原則和克服私欲的重要性
    下篇
    三十八章 尊重理論,反對唯理論;貴重經驗,反對
    經驗論
    三十九章 “一”的**和“得一”的重要性
    四十章 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宇宙生成論
    四十一章 集格言啟示“反”的義蘊
    四十二章 宇宙生成的內容和這個內容自己所具有
    的辯證法
    四十三章 從矛盾的特殊性論證“無為”原理
    四十四章 名節與操守是**位的
    四十五章 “大成”“反”以律己
    四十六章 揭露戰爭,歌頌和平生活
    四十七章 韓非以前人偽作的羼人
    四十八章 客觀事實分析的重要性
    四十九章 無主觀成見,聽取百姓意見
    五十章 戰略防御
    五十一章 遵循“道”,貴重積累經驗的重要性
    五十二章 兩個認識過程的互相聯結——由特殊到
    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
    五十三章 批判鋒芒指向奴隸主貴族
    五十四章 保持思想與“道”不相脫離
    五十五章 事物壯大到極點就走向衰老,叫做失去
    現實性,失去現實性就走向死亡
    五十六章 怎樣“知和”、“知常”
    五十七章 “無為”原理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應用
    五十八章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五十九章 遇事取分析(嗇)態度的重要性
    六十章 治大國,其間有個規律
    六十一章 屬意於新興大國統**下
    六十二章 “道”對於“天子”的重要性
    六十三章 如何做事
    六十四章 做事要有預見、預謀和準備
    六十五章 以“愚”“治國”
    六十六章 謙虛的重要性
    六十七章 認識論三個要點的進一步闡述
    六十八章 軍事唯物論思想
    六十九章 繼續闡述軍事唯物論思想
    七十章 老子的書懷感慨之言
    七十一章 對知識的正確態度
    七十二章 奴隸制的危機達到頂點
    七十三章 唯物論的勇敢論和認識自然規律的**
    重要性
    七十四章 對奴隸主貴族鎮壓人民的控訴和警告
    七十五章 反對過分的壓迫和剝削
    七十六章 對“物壯則老”、“柔弱勝強”的具體闡釋
    七十七章 揭露奴隸制“損不足以奉有餘”,提出新的
    政治綱領“損有餘而補不足”
    七十八章 “弱者,道之用”的繼續闡述
    七十九章 社會理想的進一步具體化
    八十章 對古代公社的眷戀,“小國寡民”
    八十一章 關於聽言的*後闡述
    附錄
    《老子》譯釋比較一例
    援用西方文化的**思想解讀中國古經的疑難
    ——先秦學術研究回顧
    關於征集評選“世界重大學術創新成果”暨編輯出版《世
    界重大學術創新成果獲獎經典》(中文版Ⅲ)的通知節
    錄及回復
    《哲學研究》編輯部致作者的信
    江鈴
    ——扶持他走上學術道路的聖地
    後記
  • 把郭店簡本《老子》同帛書本《德經》、《道經 》,王弼本、河 上公本、傅奕本《道德經》對照,簡本分為甲、乙、 丙三篇,帛書本 和通行本分為上、下兩篇。帛書本和通行本收錄融合 了簡本全 文,章次作了調整,文字略有改動。簡本文字隻相當 於帛書本 或通行本的五分之二,增益章段文字概括闡釋頗精。
    可見簡本 是《老子》的一種原始傳本,帛書本、通行本是在簡 本.的基礎上 融合全部簡本的不同增訂傳本。
    《老子》原始傳本為老聃書,那是就其內容把它 專屬於老 聃。從出土的其他部分來看,“墓主是‘東宮之師’ ,並可能是頃 襄王的老師,隨葬竹書可能是他教太子即後來的頃襄 王的教學 用書”(李全華《老子哲學考察》)。“郭店1號墓中 出土大量竹 簡均為先秦典籍,反映了此墓的主人博通道術,是一 個學者。
    同時出土漆耳杯一件,器底刻有‘東宮之幣(師)’四 字,表明墓 主所用之器來自於東宮。東宮是太子所居之地。因此 有人推 測1號楚墓的主人乃是‘東宮之師’,即楚太子師。
    東宮之師, 即太子傅。考《戰國策·楚策》記:楚頃襄王為太子 時,質於齊 (前297年)。太子日:‘臣有保傅。’當時為楚襄王 作太子之傅 者,乃慎子,即**道家學者慎到。”(何新《古本 老子(道德經) 新解》)慎到“學黃老道德之術,因發明序其指意” “著十二論”, 與稷下學者環淵、田駢、接子齊名。後仕於楚,為頃 襄王為太子 時之“傅”,稱“傅慎子”,已是道學在齊盛行之後 。由於用於教 太子的書講的是老聃思想,所以稱為老聃書。
    司馬遷有失考察,用傳聞作了老子本傳,但仍記 錄了老子 的相關材料。
    《老子》不同增訂傳本,帛書本《德經》、《道 經》,通行本《道 德經》,亦統以《老子》傳稱,增訂傳本亦托老子以 為名也。《老 子》原始傳本失傳,後人乃誤增訂傳本為老聃書矣。
    《老子》增 訂傳本出於作者離周出關之時,故有“老子百有六十 餘歲,或言 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史記·老子列傳 》)。
    《老子》增訂傳本出於何人?也可從作者“離周 出關”這一 基本線索得到考證。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 ,見周之 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日:‘子將隱矣,強為 我著書。’於是 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 其所終。” (《史記·老子列傳》) 司馬遷這個記載,可析為如下幾點: (1)老子是一個學者,其學說的主旨在於“修道 德”,“自隱 無名”。查簡本《老子》,言“道”20處,言“德” 1l處,言“道常無 名”、“道隱無名”各一處,可謂**吻合。至於《 老子》增訂本, 那是司馬遷據以為說的。
    (2)周衰久矣,老聃之時,“景王愛子朝,欲立 之,會崩,子丐 之黨與爭立,國人立長子猛為王,子朝攻殺猛。猛為 悼王。晉 人攻子朝而立丐,是為敬王”(《史記·周本紀》)。
    “王子朝及 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宮囂奉周之典籍以奔 楚。”(《左 傳》昭公二十六年)老聃為周“征藏史”,他所管典 籍也會被王 子朝帶走,因此他可能於此時“免而歸居”(《莊子 ·天道》)。
    故後人“莫知其所終”。司馬遷判斷,“老子,隱君 子也”。
    太史儋之時,“陪臣執政,大夫世祿,六卿擅晉 權,征伐會 盟,威重於諸侯。及田常殺簡公而相齊國,諸侯晏然 弗討,海內 爭於戰功矣。三國終之卒分晉,田和亦滅齊而有之, 六國之盛 自此始。務在強兵並敵,謀詐用而從橫短長之說起。
    矯稱蜂 出,誓盟不信,雖置質剖符,猶不能約束也。秦始小 國僻遠,諸 夏賓之,比於戎翟,至獻公之後,常雄諸侯”(《史 記·六國年 表》)。周王朝較之老聃時期,就*衰微了,故太史 儋離周去秦。
    (3)“至關”,當為函谷關,人秦必經之地也。
    據汪中《老子 考異》考證,其設置“實在獻公之世矣”。老子時尚 無此關。
    (4)關令尹強老子著書,那是按傳說言之,非史 實。書則指 《老子》增訂傳本《道德經》,而當時普遍誤為老聃 自著。這些 文字是圍繞著《老子》增訂傳本疑出於老聃說的,去 掉老聃的不 實部分,就隻有太史儋和關尹(即環淵)了,太史儋思 想與老子 不合。然則,《老子》增訂傳本就應為關尹書了。
    《莊子·天下》說:“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 有積為不足,澹 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 其風而悅 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 以空虛不毀 萬物為實。”關尹、老聃相提並論,這表明關尹獨得 老子之真之 純,是老子的正統。“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 ,是關尹對老 子“道”一“太一”所作出的發明。“故常無,欲以 觀其妙,常有, 欲以觀其徼。”簡本《老子》沒有這一章,隻提出“ 無名”、“有……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