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 新类目

     管理
     投资理财
     经济
     社会科学
  •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爾/中西對話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276-401
    【優惠價】
    173-251
    【介質】 book
    【ISBN】9787567546578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華東師大
    • ISBN:9787567546578
    • 作者:瀋清松|總主編:汪琪
    • 頁數:261
    • 出版日期:2016-04-01
    • 印刷日期:2016-04-01
    • 包裝: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05千字
    • 瀋清松著的《從利瑪竇到海德格爾/中西對話》詳論利瑪竇及早期來華耶穌會士引進西方科技與亞裡士多德哲學進入中國,並將儒家經典和孔子思想引進歐洲,啟迪了法、德哲學家,並引起歐洲初期的啟蒙運動。其後,歐洲如何由贊頌中國轉向批判中國,然而到了二十世紀又有馬丁·布伯和海德格爾等人對於老子、莊子的重新學習。本書交待了中西交流的雙向軌跡。
    • 十六世紀末,利瑪竇與其他耶穌會士來華,讓中 國人首度聽聞西哲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 奧古斯丁、托瑪斯的人名與思想,並將四書與孔子、 《易經》與康熙引介西歐,促成歐洲初期啟蒙運動。 瀋清松著的《從利瑪竇到海德格爾/中西對話》講論 自利瑪竇到海德格爾的中西哲學互動演變,並在現代 性與後現代脈絡中給予公正評價。
    • 叢書序
      導讀

      **講
      引言
      第二講
      中西互譯運動的開端:亞裡士多德著作的譯介與改寫
      第三講
      西學中譯選樣解析:從耶穌會士譯述亞裡士多德《靈魂論》到中國士人夏大常的《性說》
      第四講
      中國經典西譯與西方近代哲學家的回應:理性主義者與啟蒙運動的初興
      第五講
      清初中國士人的響應與初融中西的嘗試
      第六講
      批判中國哲學:黑格爾與馬克思
      第七講
      欲近還遠:馬丁·布伯與馬丁·海德格爾
      第八講
      結語
    • 劉千美 多倫多大學東亞繫教授 如果說二十一世紀的後現代,是越過西歐近現代 主體宰制文化之後,處於跨文化、跨界域、多元雜糅 、差異並置的世代,而且東方、西方似乎不再是差異 對立的兩極,而是文化之間相互觀照、容受、吸納的 普世共存的互為增補因素;那麼,回顧近現代以來東 西方思想家,如何經由相互差異的傳統經典的相互適 譯、閱讀與詮釋,逐漸跨越文化差異的框架,形成東 西方文化在認知體繫、倫理價值、生命或宗教信念等 方面的知性、感**錯互動、相互理解,是當代思想 史研究不可忽略的一環。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爾》一書,便是一本有關中 西文化在近代思想史的脈絡中,如何跨越文化差異進 而彼此互動、交談與相互豐富的論述著作。在這本書 中,作者瀋清松從跨文化的角度,解讀中西學者、思 想家,自十六、十七世紀之交的歐洲和明末清初的中 國之跨越文化差異的相遇以來,經由經典文本的翻譯 與解讀,在相互往來的文化思想中,所隱含的導向後 現代、**化、跨文化的基本因素,包括朝向多元他 者、傳輸文明的慷慨、相互外推等思想動力的正向能 量。
      概言之,本書是作者瀋清松透過從利瑪竇到海德 格爾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行動、事件與思想,在跨文化 脈絡下來進行哲學思索的成果。他認為人是歷史性的 ,因此應該要透過歷史中發生的事件和思想,來進行 哲學思索;而且,*由於哲學是起自文化,而眾生平 等,文化也各有長短,必須以彼之長濟己之短,以彼 之短來省思此文化的限度與可能,並要在跨文化脈絡 下來思考,希望透過相互外推,達致相互豐富。
      因此,在跨文化歷史脈絡下,作者一方面解說自 十六世紀末以降,遠自西歐來華的耶穌會士包括羅明 堅、利瑪竇、艾儒略等,如何本著傳揚宗教信仰的熱 誠,和傳輸文明的慷慨,把當時西歐**的科學技術 ,以及文藝復興所詮解的古典的倫理道德、藝術文學 、哲學思想與基督宗教引入中國,開啟了中華文化走 向近現代性的理論思維,為中西文化問的宗教交談提 供理性的反省基礎,因而開啟中西文化深層交流的契 機。另一方面,他也闡述西方文化在走向東方之際, 中國傳統思想經由旅華人士透過經典的翻譯與詮釋, 回傳至西歐後,如何在西歐知識分子、學者、思想家 之間引起對中華文化思想的響應、論述、接受、批判 與**,其影響從馬勒布朗士、萊布尼茲、沃爾夫、 黑格爾對中國思想的想像、理解與批判,到馬丁·布 伯與海德格爾對中國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的接受、詮 釋、吸收與內化,並間接啟迪後現代思想家如德裡達 等的解構思想。可見,不僅近代文化的近現代性特質 ,成為後現代思想家不斷回顧、探討的議題之一;而 且,盡管許多當代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文化沒有哲學, 然而,借鏡漢學思想的研究,仍是許多當代學者試圖 反思並**承自希臘傳統的本體思想論述體繫的途徑 之一。隻要思考當代思潮中有關去主體、非表像、講 理而非理性等後現代議題,便不難想像其中隱而未宣 的東方思想,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因素。
      不過,一如作者所指出,本書論述中西雙方思想 的交流的意義,並不在於透過比較的方法,羅列兩種 文化之間的同異,進而比評彼此的優劣,而是關切在 **文化跨界域、**化的時代,在不同文明之間的 交談下,跨文化哲學研究的含意、方法,與思想的可 普化性問題。除了要在思想史的脈絡下還原中西文化 思想交流,自十六世紀明末相遇以來所發展的原初風 景,*要釐清近代所著重的現代性思想的意義,以及 跨文化研究所涉及的文本翻譯問題、主體與多元他者 等概念。簡言之,本書涉及在中西文化思想交流論述 的三項基本議題:跨文化研究的含義與方法,中華現 代性的探討以及近代思想史的重新思考。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中,雖然西學東漸、東學 西傳是常見的說辭,但多半是指從西到東或從東到西 的單面向的文化傳播。尤其在二十世紀清末民初,倡 導文化革新的知識分子,普遍從實用科學或經世之學 的角度來評斷中西文化思想的價值,而且普遍認為西 方強大而中國衰敝,在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上,基本 上一直傾向以學習西方思想,尤其以西方近代啟蒙運 動以來的思維體繫所提倡的現代化,作為文化革新的 借鏡典範。即使在哲學上,也是以近代西方哲學在研 究法上優於中國思想的論述為主。二十世紀以來,雖 然也大量翻譯、研究西方哲學家的著作,但選擇性地 以近代西方思想邏輯、哲學用語來詮釋傳統經典、或 論述傳統的中國思想的同時,也一並承受了西方現代 性文化的思維框架:理性、主體、表像與宰制。其不 幸的結果是:儒家思想被批判為父權宰制思想的結果 ,卻忽略儒家思想中強調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 之性的盡性之道的開放思想。然而,儒家這種從自我 走向萬物的開放思維,反而被西方學者吸納,內化為 去主體的後現代思想特色之一。
      事實上,近代西方文化的現代性的革新動力,也 隱含在影響至今的平權思維裡,如政治上的民主運動 ,或文藝美學的現代主義思潮中的平權運動,例如十 八世紀的席勒或十九世紀的波特萊爾所論述的平民百 姓(P1-3)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