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 简体中文 ]  
臺灣貨到付款、ATM、超商、信用卡PAYPAL付款,4-7個工作日送達,999元臺幣免運費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首頁 電影 連續劇 音樂 圖書 女裝 男裝 童裝 內衣 百貨家居 包包 女鞋 男鞋 童鞋 計算機周邊

商品搜索

 类 别:
 关键字:
    

商品分类

互聯網對自我的再建構研究
該商品所屬分類:哲學/宗教 -> 哲學
【市場價】
448-649
【優惠價】
280-406
【介質】 book
【ISBN】9787516156216
【折扣說明】一次購物滿999元台幣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2000元台幣95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3000元台幣92折+免運費+贈品
一次購物滿4000元台幣88折+免運費+贈品
【本期贈品】①優質無紡布環保袋,做工棒!②品牌簽字筆 ③品牌手帕紙巾
版本正版全新電子版PDF檔
您已选择: 正版全新
溫馨提示:如果有多種選項,請先選擇再點擊加入購物車。
*. 電子圖書價格是0.69折,例如了得網價格是100元,電子書pdf的價格則是69元。
*. 購買電子書不支持貨到付款,購買時選擇atm或者超商、PayPal付款。付款後1-24小時內通過郵件傳輸給您。
*. 如果收到的電子書不滿意,可以聯絡我們退款。謝謝。
內容介紹



  • 出版社:中國社科
  • ISBN:9787516156216
  • 作者:廖建國
  • 頁數:264
  • 出版日期:2015-02-01
  • 印刷日期:2015-02-01
  • 包裝: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數:288千字
  • “人”既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會建構的產物,
    自我始終處於一種未完成狀態。網絡改變了網民棲居
    的符號環境,制約著網民“構築世界”和“想像自我
    ”的可能,現代人符號環境的變化終將導致自我認知
    的變化,基於這些認識,廖建國所著的《互聯網對自
    我的再建構研究》有以下內容: 一是對傳播技術與
    自我認同邏輯聯繫的歷時考察; 二是對網絡生存中
    自我建構的一般性考察,討論時間、空間、思維方式
    、實在與虛擬對網民自我認知的影響; 三是分析網
    絡技術特性如信息海量、互動、匿名、虛擬等特征對
    個體身份認知的影響; 四是考察各類網絡應用平臺
    對自我認同的影響; 最後探討的是網絡的功能性滿
    足與自我擴張。
  • 導論
    一 作為永恆之謎的“自我”的結構假設
    二 什麼是“自我認同”
    三 “自我認同”與互聯網的關繫
    第一章 傳播技術與自我認同邏輯聯繫的歷史追蹤
    第一節 口語傳播階段:遮蔽自我的“天人合一”
    一 平民被隔離於組織化的信息傳播繫統之外
    二 崇“德行”的外在型崇拜認同
    三 “見聞止於四鄰”的信息視界讓自我消失在懵懂之中
    第二節 文字印刷媒介階段:“我思故我在”的啟蒙顯現
    一 現代報業讓組織化的信息傳播活動成為公共事業
    二 德先生與賽先生啟蒙下的自我發現
    三 文字印刷媒介延伸了自我的視聽神經
    第三節 廣電媒介階段:模寫電子偶像的自我
    一 廣播電視讓**的聲音對準了每一個社會個體
    二 群體化傳播制造的由政治**向電子偶像的認同轉移
    三 聲情並茂的光電技術與讓明星成為自我參照的新神像
    第二章 對網絡生存中自我建構的一般性考察
    第一節 網絡交往距離縮小與拉大的悖論
    一 在網絡中聲息相通、天涯即比鄰
    二 從實在中悄然隱退、比鄰即天涯
    第二節 思維方式的轉變與穩定自我的解體
    一 網絡塑造繫統、交錯的整體思維方式
    二 網絡強化了思維的後現代特征
    三 網絡思維方式下的自我喪失了穩定性
    第三節 新的時間觀與自我結構的發展
    一 循環時間觀:在向後看中尋找自我
    二 有節奏的直線時間觀:自我在不可逆中喪失意義
    三 無節奏的網絡時間觀:主我張揚後的孤獨自我
    第四節 網絡、身體與世界關繫的解讀
    一 從江家菜地到QQ農場說起一一身體體驗轉換成符號體驗
    二 從未來之城生活說起一一弱化現實生活感受的符號為所欲為
    三 從周正龍的虎照事件說起一一現實成為需要符號證明的假設
    四 從踏風車的小白鼠實驗說起一一直接植入神經的身體體驗
    第五節 “媒介依存癥”的惡化
    一 休閑網絡化與充欲主義
    二 搜索式學習催生疏離感
    三 網絡接受的異化與原子化
    四 理解的“鮑德裡亞式”愚蠢
    第三章 網絡技術特性與自我建構
    第一節 海量即時:速度化生存的焦慮與遺忘
    一 網絡中的速度化生存
    二 慢、無聊與反思
    三 快、遺忘與焦慮
    四 搜索引擎深化了記憶碎片化危機
    第二節 互動:“間離效果”助長自我意識
    一 傳統媒體的弱互動與“標準人”
    二 網絡媒體的強互動與“自主人”
    三 由亞裡士多德式戲劇的沉浸轉向敘事劇性的反思
    第三節 匿名:新的自我與虛擬狂歡
    一 網絡自我構成要素的重組
    二 匿名後的身份透明與流動
    三 自由釋放情感的狂歡自我
    第四節 存貯:日常符號痕跡維持自我的連續性
    一 口語傳播時代:長者與實物是現在自我的堅強基石
    二 傳統媒體時代:群體化傳播割裂自我的過去與現在
    三 網絡時代:過去*完整了,現在自我也*完整嗎
    第五節 虛擬:擴張體驗邊界與自我迷亂
    一 網絡虛擬是*純粹的審美形式
    二 虛擬的價值在於虛擬
    三 虛擬價值的隱憂
    第六節 控制:自我可能被權力深度掌握
    一 瞭望塔裡的網警對虛擬行為的抑制
    二 權力的網絡監管對自我認同的影響
    第四章 網絡技術平臺對自我認同的影響
    第一節 化妝表演的博客與播客
    一 進行自我重組的個人領地
    二 博/播客本質:化妝後的表演
    三 博/播客寫作:每一個人都是蒙田,每一個人都是盧梭
    第二節 BBS中的面具互動
    一 網絡注冊的自我呈現
    二 戴著面具的中介互動
    三 現實制約的虛擬自我
    四 實我隱退後的新自我
    五 BBS中匿名後的自我
    六 BBS中的“印像管理”
    第三節 網遊對遊戲情結的滿足
    一 網遊沉溺性與遊戲衝動滿足
    二 網絡遊戲對自我人格的培育
    第四節 即時聊的自我培養
    一 網絡聊天的“次生口語”特征對自我表達的改造
    二 網絡聊天的呈現的性情自我
    三 培養新的表達能力
    四 人不寂寞但很孤獨
    五 自我耗散於手機與網絡的共謀
    第五節 以自我為中心的微博
    一 呈現自我:碎片化真誠記錄讓內觀*清晰
    二 外觀世界:主觀真實無限地逼近客觀真實
    三 關繫鏈接: 以興趣為聚合點的共同體重建
    第五章 網絡的功能性滿足與自我擴張
    第一節 網絡新“性”“情”
    一 “情”的網絡新生活
    二 **的網絡新生活
    第二節 直面沒有變形的網絡“鏡中我”
    一 現實交往中的虛假自我“倒影”與認同分裂
    二 網絡“鏡中我”的無變形呈現
    三 網絡語境中的自我“周哈裡窗結構”變遷
    第三節 選擇空間促成自我啟蒙
    一 眾聲喧嘩的網絡符號空間
    二 多元文本對自我建構的正向影響
    三 多元文本對自我建構的負向影響
    第四節 我表達故我在
    一 “手機+網絡”配合傳播的自媒體
    二 表達權的獲得放大了人的符號本質
    三 自由表達與思想解放
    結語 網絡環境中自我生成及狀態的基本結論
    一 同質、個性雙向發展
    二 主體性被喚醒
    三 潛隱性自我表像化
    四 後現代自我*焦慮
    五 自我連續性增強
    六 ****寬容,一切皆有可能
    七 身份*加流動,但統一性依然
    八 自我不再寂寞,但孤獨*深刻
 
網友評論  我們期待著您對此商品發表評論
 
相關商品
在線留言 商品價格為新臺幣
關於我們 送貨時間 安全付款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我的帳戶 網站聯盟
DVD 連續劇 Copyright © 2024, Digital 了得網 Co., Ltd.
返回頂部